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胎头吸引实验报告

胎头吸引实验报告

胎头吸引实验报告引言胎头吸引,也称为产钳手术,在临床上常用于协助产妇顺利分娩。

该手术可以减少分娩时间、缩短孕妇的努力期,并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胎头吸引实验,分析其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实验方法实验设备- 模拟产妇模型- 胎头模型- 产钳实验步骤1. 准备产妇模型和胎头模型。

2. 将产妇模型放到分娩床上,进行适当的固定。

3. 将胎头模型放置在产妇模型的骨盆区域。

4. 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使用产钳进行胎头吸引。

5. 记录吸引的时间、产程和胎儿状况。

实验数据记录序号时间(分钟)产程(小时)胎儿情况-1 5 4 顺利2 73 顺利3 84 顺利4 65 顺利5 96 胎儿窘迫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胎头吸引可以有效减少产程时间。

平均减少时间为7分钟。

2. 胎头吸引有助于顺利分娩,提高了分娩成功率。

3. 产程时间与胎头吸引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4. 胎头吸引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合适的操作下可以保证其安全性。

结论与讨论胎头吸引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产妇辅助分娩技术。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胎头吸引可以缩短分娩时间、提高分娩成功率,并在适当的操作下保证胎儿安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胎头吸引不适用于所有分娩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胎儿的健康状况来判断是否适合采用胎头吸引技术。

同时,在使用产钳进行胎头吸引时,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操作技巧,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分娩的顺利和安全。

本实验仅模拟了胎头吸引的过程,没有考虑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在实际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受到疼痛和压力,这需要医务人员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此外,由于本实验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进行更多的临床观察,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1. Cunningham F, Leveno K, Bloom S, et al. Williams Obstetrics. 25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8.2. Dany A, Tiwari R, Gupta A, et al. Forceps versus vacuum: which instrument should be our choice for assisted vaginal deliveries? J Obstet Gynaecol India. 2012;62(4):404-409.3. Vacca A, Pellegrino M, Pascoli I, et al. Risk of birth trauma after prolonged and precipitous second stage of labor.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9;32(18):3023-3030.。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胎头吸引器及产钳都是用牵引的方法协助胎儿娩出的器械。

胎头吸引术较易掌握,并较安全,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助产方法。

一、手术适应症(一)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二)患有心脏病、肺结核、妊高征或有前次剖宫产史等,不宜产时过分用力者;(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胎儿宫内窒息等;(四)持续性枕后位,分娩进展过于缓慢者;(五)剖宫产胎头娩出有困难时,可用产钳协助。

二、手术条件(一)宫颈口必须开全,否则易造成产道撕裂;经产妇组织松软,必要时在宫口近开全时即可进行手术;(二)儿头必须“衔接”,头的位置越低,手术越安全;(三)胎膜未破者,应在手术前刺破;(四)必须为活胎儿,死胎可等待自产或穿颅。

∙2006-2-19 18:41∙回复∙∙天使也美丽∙62位粉丝∙2楼胎头吸引术一、术前准备患者取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不作会阴切开者一般不需麻醉。

初产大都需切开会阴。

手指聚拢如圆锥状,涂消毒浸润剂慢慢伸入阴道,进一步检查宫颈口开大情况及儿头位置的高低及方位。

胎头方位多由检查前囱门的部位或耳廓的方向来确定。

阴道较紧者,可用手指在阴道内轻轻来回旋转扩张,便于胎头通过。

二、手术步骤在一手引起下,将吸引器徐徐送入阴道(图201),紧贴儿头颅顶部。

注意勿夹住阴道软组织、宫颈或脐带等。

用50~100ml注射器,分数次从橡皮管抽出空气共约150ml,将橡皮管夹紧,使吸筒内产生负压牢附于儿头上。

听胎心,如无异常,可在阵缩时缓缓牵引。

开始稍向下牵引(图202)随儿头的下降、会阴部有些膨隆时转为平牵(图203),当儿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会阴部明显膨隆时,渐渐向上提牵(图204)。

吸筒应随儿头的旋转而转动。

在儿头双顶间径平面娩出时,可松开止血钳,消除负压,取下吸筒,用手助儿头娩出。

图201 放入吸引器图202开始稍向下牵引图203 平牵图204向上提牵牵引时若听到“嘶嘶”声,说明漏气,可能与放置或牵引方向不妥有关,可稍螺旋移动吸筒,或重新抽出一些空气后再牵。

《胎头吸引术》PPT课件

《胎头吸引术》PPT课件
2、胎儿颅内出血:与手术困难及缺氧有关。
3、颅骨骨折:由于负压过大或牵引力过大所致。
九、思考题
1、说出胎头吸引适应证及手术条件。 2、胎头吸引术有哪些手术步骤?
再见!

谢 谢!
二、适应证
1、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2、患有心脏病、肺结核、妊高症或有前次剖宫产史
等,不宜产时过分用力者,需缩短第二产程;
3、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胎儿宫内窘迫; 4、持续性枕后位,分娩进展过于缓慢者。
三、禁忌证
胎儿不适宜从阴道分娩者,口必须开全或近开全,胎膜已破。 2、只用于顶先露,而不适于颜面位、额位、高直位、 臀位、横位。 3、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以下。
五、术前准备
1、患者取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不作会阴 切开者一般不需麻醉。
2、手指聚拢如圆锥状,涂消毒浸润剂慢慢伸入阴道,
进一步检查宫口开大情况及胎头位置的高低及方位。 3、胎头方位多由检查前囱门的部位或耳廓的方向来确定。
六、手术步骤
1、放置吸引器
2、检查吸引器
3、抽吸吸引器 4、牵引吸引器
《妇产科诊疗》配套课件
任务十四 胎头吸引术
教学目标
• 能力目标:能够在难产接产时进行胎头吸引术的操作。 • 知识目标:明确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麻醉及具体手术 步骤;学会胎头吸引术的操作方法。 • 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尊重关心孕妇,保守 医密,动作轻柔、到位。
一、概 述
胎头吸引术是采用一种特制的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
5、取下吸引器
七、注意事项
1、牵引时若听到“嘶嘶”声,说明漏气,可能与放 置或牵引方向不妥有关。 2、吸引器负压不宜过大,牵引时间不宜过长。 3、吸引器术不应超过两次,第一次失败后,应寻找 失败原因,若无把握,应改用其它手术方式。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

助产方式
产钳
分类
操作要点
手法
操作要

吸引器
助产方式
产钳助 产钳助 产的分 产的难
类 易程度 与胎头 位置高
助产方式
产钳助产的
产钳助 手法操作要 产 点(以最常
用的 Simpson产 钳为例)
➢ 阴道检查,进一步核实胎头骨质部分与坐 骨棘水平的关系、胎方位
➢ 开放静脉通路,准备新生儿复苏 ➢ 检查产钳,并涂润滑剂 ➢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或持续性硬膜外阻
滞麻醉,行左侧会阴切开术 ➢ 依次放置左叶产钳、右叶产钳,然后顺利
扣锁产钳。如扣合困难,说明两叶产钳放 置位置不适当,应取出两叶产钳,再次检 查胎方位后重新放置 ➢ 再次徒手阴道检查,核实产钳位置,钳叶 与胎头之间有无产道软组织或脐带 ➢ 宫缩时,合拢产钳柄沿骨盆轴方向,向外 、向下缓慢牵拉 ➢ 胎儿、胎盘娩出后,依次检查子宫颈、阴
Maternal and Child
阴道手术助产指南
孝感市中心医院产 科
目 录
CONTENTS
阴道手术助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阴道手术助产的术前准备 阴道手术助产的器械选择 助产方式的分类 适时放弃阴道手术助产
助产前的思考
04 对母儿风险效益评估
03 终止产程的缓急
阴道手术助产是指术者利用产钳
02术者技术水平及熟练度 或胎头吸引器帮助产妇于第二产程
➢右侧同法
➢连接手柄并扣锁
产钳助产步骤
产钳助产步骤
产钳助产步骤
左手放置左叶 产钳
右手放置右骤
检查宫 颈
左 手 持 左 叶 产 钳
左 叶 产 钳 置 于 盆 腔 左 侧


助 产
右 手 放 入 右 叶 产 钳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
>10-20分钟)
会阴侧切
Incision
I (可选,肩难产时要考虑)
J
可及胎儿颌骨 (Jaw) 停牵引,放负压
当看到颌骨时,移走产钳
.
适时放弃阴道手术助产
当助产器械应用困难、牵引后胎头
下降困难、胎儿未能在推荐时间
(15~20 min)内娩出、评估继续
器械助产有高风险时,应果断放弃并
02
迅速实施紧急剖宫产结束分娩
➢ 开放静脉通路,准备新生儿复苏 ➢ 检查产钳,并涂润滑剂 ➢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或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麻醉,行左侧
会阴切开术 ➢ 依次放置左叶产钳、右叶产钳,然后顺利扣锁产钳。如扣
合困难,说明两叶产钳放置位置不适当,应取出两叶产钳, 再次检查胎方位后重新放置 ➢ 再次徒手阴道检查,核实产钳位置,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 产道软组织或脐带 ➢ 宫缩时,合拢产钳柄沿骨盆轴方向,向外、向下缓慢牵拉 ➢ 胎儿、胎盘娩出后,依次检查子宫颈、阴道有无裂伤以及 会阴切口,然后逐层缝合
➢ 开放静脉通路,准备新生儿复苏
➢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或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麻醉,
行左侧会阴切开术
➢ 放置胎头吸引器
➢ 行阴道检查,核实吸引器的位置,排除吸引杯缘
与胎头之间有产道软组织嵌入。调整吸引器牵引
横柄与胎头矢状缝一致,以作为旋转胎头的标记
➢ 形成负压
➢ 宫缩时,沿骨盆轴方向,向外、向下缓慢牵拉
手法
操作要点
吸引器
.
助产方式
产钳助产 的分类
产钳助产的难易程度与 胎头位置高低密切相关, 因此根据胎头位置将产 钳助产分为出口产钳、 低位产钳、中位产钳和 高位产钳
.
助产方式
产钳助产的手法 操作要点(以最

手术讲解模板:胎头吸引术

手术讲解模板:胎头吸引术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并发症:
⑶颅骨损伤:和吸引负压过大或牵引力过 猛有关。多为颅骨线性骨折,可自愈不需 处理,罕见的凹陷性骨折可影响脑组织, 应行手术治疗。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并发症: 母婴并发症均可用良好、规范的操作加以 避免,所发生的损伤轻微,多不需特别处 理。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后护理: 胎头吸引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确位置,开启电动吸引器,或用注射器抽 气,使负压达37.24~46.55kPa(280~ 350mmHg),最大不超过500mmHg,然后钳 夹胶皮管,以保持胎头吸引器内负压,或 用电动吸引器持续吸引亦可(图11.2.48)。负压形成后,胎头顶部形成产瘤 (图11.2.4-9),术者再以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前准备: 2.如宫缩较弱,可点滴缩宫素加强产力。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前准备: 3.准备及检查胎头吸引器及负压装置。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前准备: 4.必要时,行会阴侧切术。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1.如为枕后位或枕横位,可先行手转胎头 术。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后护理: 1.新生儿出生后要少搬动,并给予维生素 K1。
谢谢!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右手示指检查胎头吸引器与胎头间无产道软组织夹入后(图11.2.4-10), 开始牵引。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5.牵拉吸引器 于宫缩及产妇屏气时开始牵引,先向下向外协助胎头俯屈, 如胎方位为枕左前或枕右前位,在牵引时,应顺势旋转胎头,当胎头枕部 抵达耻骨联合下方时,逐渐向上向外牵引,使胎头逐渐仰伸,待双顶径娩 出时,解除负压,轻轻取下胎头吸引器,胎额、鼻及颏相继娩

胎头真空吸引器助产术与低位产钳助产术阴道助产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胎头真空吸引器助产术与低位产钳助产术阴道助产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阴道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产程异常或需紧急分娩,需要严格把握阴道助产术的手术指征,掌握手术技巧,了解母儿并发症,进而选择适合的阴道助产术,可以帮助产妇及胎儿尽快脱离危险,保证分娩安全,减少母婴的损伤[1]。

在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或孕妇合并严重并发症时,及时阴道助产能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有效避免剖宫产,减少并发症。

阴道助产术包括产钳助产术及胎头吸引术,是在第二产程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直接牵引胎头,以加快或实现胎儿阴道分娩的重要手段,是处理难产的重要产科手术。

临床研究显示,选用有效的助产方式对自然阴道分娩产妇的分娩质量、母婴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2]。

产钳助产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能快速、有效地结束阴道分娩,但操作不当,易对产妇及婴儿产生损伤。

胎头吸引术的操作较为简便,对旋转胎头、对产妇产道的损伤较小[3]。

因此,为进一步探究两种助产方式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降低剖宫产率,推广阴道助产术,避免不必要的中转剖宫产及其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笔者对第二产程中经评估后可以阴道助产的孕妇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0例第二产程中经评估后可以阴道助产的孕妇纳入研究。

纳入标准:(1)孕妇临床资料完整;(2)足月、单胎、头位;(3)宫口已开全,胎膜已破;(4)无相对或绝对头盆不称;(5)胎头骨质已达坐骨棘水平+2以下;(6)已明确胎方位。

排除标准:(1)经检查头盆不称者;(2)不能耐受疼痛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孕妇出现以下任何一项情况可行阴道助产:①第二产程延长;②明确或可疑的胎儿窘迫;③母亲因素需要缩短第二产程者。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孕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表1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x-±s,例(%)]Table1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n(%)]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535年龄(岁)27.53±6.3928.36±6.430.5420.590孕周(周)39.74±2.7339.45±2.640.4520.653产次(次)1.53±0.271.56±0.320.4240.673胎儿体质量(kg)3.05±0.243.03±0.270.3280.744第二产程延长8(22.86)6(17.14)胎儿窘迫27(77.14)29(82.86)0.3570.550初产妇28(80.00)29(82.86)经产妇7(20.00)6(17.14)0.0950.759助产原因分娩次数1.2方法两组孕妇施行手术前取膀胱截石位,需消毒外阴、铺巾、导尿,阴道检查进一步确定宫口已开全、胎方位及胎头的高低,且胎膜已破。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区别与选择护理课件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区别与选择护理课件

产钳助产术需要在严格的医学指征下 进行,是产科医生常用的手术之一。
产钳是一种金属器械,形状类似于平 行四边形,一端有柄,另一端呈弧形。
产钳助产术的适用情况
胎儿窘迫
当胎儿出现缺氧、胎心音异常等 紧急情况时,医生可能会使用产 钳助产术来迅速帮助胎儿娩出。
第二产程延长
当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如果胎 儿头部长时间卡在产道中无法娩 出,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产钳来 协助胎儿娩出。
02
胎头吸引术介绍
胎头吸引术的定义
• 胎头吸引术是一种助产技术,通过在胎儿头部的 真空吸引器或吸引球产生负压,将胎儿头部吸住 并协助分娩。
胎头吸引术的适用情况
01当胎儿头部位置较低,源自法正常 分娩时,可以考虑使用胎头吸引术。
02
当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缺氧等紧 急情况时,为迅速娩出胎儿,也 可以考虑使用胎头吸引术。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区别与选 择护理课件
目 录
• 产钳助产术介绍 • 胎头吸引术介绍 •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的区别 • 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护理注意事项
contents
01
产钳助产术介绍
产钳助产术的定义
产钳助产术是一种在分娩过程中,当 胎儿出现异常情况,如胎儿窘迫或第 二产程延长时,医生会使用产钳来帮 助胎儿顺利出生的手术。
心理支持
在手术过程中给予产妇心 理支持,缓解其紧张情绪。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产妇及胎儿的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
疼痛护理
评估产妇疼痛情况,给予适当的镇 痛措施。
饮食护理
指导产妇合理饮食,促进术后恢复。
THANKS
感谢观看
产钳助产术
适用于胎儿胎位异常、胎儿缺氧等紧急情况,需要迅速结束 分娩的情况。

妇产科主治医师产钳助产手术指导

妇产科主治医师产钳助产手术指导

妇产科主治医师产钳助产手术指导妇产科主治医师2017产钳助产手术指导导语:产钳术是用产钳牵拉胎头以娩出胎儿的手术。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分类及适应症等相关内容吧。

【产钳术的分类】1.低位产钳:胎头双顶径已过坐骨棘平面,胎头骨质部分已达盆底,矢状缝在骨盆出口前后径上。

2.中位产钳:胎头双顶经已过骨盆入口平面,可达坐骨棘平面,头颅骨质部分未完全达盆底。

3.高位产钳:胎头双顶径未过骨盆入口。

高位产钳术现已被剖宫产手术取代。

【适应证】1.第二产程延长: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持续性枕后位。

2.缩短第二产程:母亲有心脏病、妊高征等,不宜过多用力。

3.胎儿窘迫。

4.部分胎头吸引术失败者。

【条件】1.无明显头盆不称。

2.胎先露为顶先露,颏前位,臀位用于牵拉后出头。

3.宫口开全,胎膜已破。

【手术步骤】1.取膀胱截石位。

2.外阴消毒、导尿排空膀胱。

3.阴道检查:同吸引手术。

4.切开会阴。

5.放置左叶产钳:右手四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触摸耳廓。

以左手握左叶产钳垂直向下沿右手掌和胎头之间徐徐向胎头左侧滑行,将钳叶置于胎头左侧,助手固定之。

6.放置右叶产钳:以同样方法,左手伸入胎头和阴道后壁之间指引右钳放至胎头右侧,与左钳对应。

7.合拢钳扣:两叶产钳位置正确时,左右产钳锁扣容易,若不能对合,可稍移动钳柄调整甚至重新放置。

8.检查产钳:将手伸入阴道了解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宫颈组织嵌入。

胎头矢状缝应位于两产钳之中间(若胎方位不正,应先徒手旋转胎头,再放置产钳)。

9.牵拉:宫缩时向外、向下牵拉,当枕部位于耻骨联合下时,向上缓慢牵引。

胎头枕部娩出后,松开钳扣,取出产钳,然后娩出整个胎儿。

必要时也可在宫缩间歇期牵引。

10.缝合会阴。

【注意事项】1.上产钳时,一定要检查胎方位,必要时旋转胎头使矢状缝位于骨盆的前后径上。

2.钳柄不易合拢或产钳滑脱提示胎头位置或产钳位置不妥。

3.产钳牵引次数不应大于二次。

4.牵引力要持续均匀用力。

牵拉无进展时要仔细判断原因,必要时改变手术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胎头吸引器及产钳都是用牵引的方法协助胎儿娩出的器械。

胎头吸引术较易掌握,并较安全,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助产方法。

一、手术适应症(一)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二)患有心脏病、肺结核、妊高征或有前次剖宫产史等,不宜产时过分用力者;(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胎儿宫内窒息等;(四)持续性枕后位,分娩进展过于缓慢者;(五)剖宫产胎头娩出有困难时,可用产钳协助。

二、手术条件(一)宫颈口必须开全,否则易造成产道撕裂;经产妇组织松软,必要时在宫口近开全时即可进行手术;(二)儿头必须“衔接”,头的位置越低,手术越安全;(三)胎膜未破者,应在手术前刺破;(四)必须为活胎儿,死胎可等待自产或穿颅。

•2006-2-19 18:41
•回复

•天使也美丽
•62位粉丝

2楼
胎头吸引术一、术前准备患者取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不作会阴切开者一般不需麻醉。

初产大都需切开会阴。

手指聚拢如圆锥状,涂消毒浸润剂慢慢伸入阴道,进一步检查宫颈口开大情况及儿头位置的高低及方位。

胎头方位多由检查前囱门的部位或耳廓的方向来确定。

阴道较紧者,可用手指在阴道内轻轻来回旋转扩张,便于胎头通过。

二、手术步骤在一手引起下,将吸引器徐徐送入阴道(图201),紧贴儿头颅顶部。

注意勿夹住阴道软组织、宫颈或脐带等。

用50~100ml注射器,分数次从橡皮管抽出空气共约150ml,将橡皮管夹紧,使吸筒内产生负压牢附于儿头上。

听胎心,如无异常,可在阵缩时缓缓牵引。

开始稍向下牵引(图202)随儿头的下降、会阴部有些膨隆时转为平牵(图20 3),当儿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会阴部明显膨隆时,渐渐向上提牵(图204)。

吸筒应随儿头的旋转而转动。

在儿头双顶间径平面娩出时,可松开止血钳,消除负压,取下吸筒,用手助儿头娩出。

图201 放入吸引器图202开始稍向下牵引图203 平牵图204向上提牵牵引时若听到“嘶嘶”声,说明漏气,可能与放
置或牵引方向不妥有关,可稍螺旋移动吸筒,或重
新抽出一些空气后再牵。

牵引方向也可稍予改变。

必要时取下重新放置。

胎头吸引可造成胎
儿头皮水肿,但多在产后24小时内消失。

但负压过
大,或吸引时间过长、吸筒吸附位置不当,可产生
头皮水泡、脱皮或头皮血肿,须较长时间才能消
退、愈合。

严重时,胎吸可造成胎儿颅内出血,应
加以预防。

•2006-2-19 18:41
•回复

•天使也美丽
•62位粉丝

3楼
产钳术产钳曾是唯一用来牵出活胎儿的器械,较胎头吸引器难于掌握,若使用不当,可造成母婴创伤。

目前,多在胎头吸引术未成功时,才考虑应用。

一、产钳术分类
根据儿头在盆腔内位置的高低,分为高位、中位及低位产钳术。

高位系指儿头未衔接时上产钳,危险性大,已不采用。

胎头衔接后上产钳,称中位产钳术。

目前也很少采用。

儿头颅顶骨最低部位(不是先锋头的最低部分)降达会阴部时上钳,称低位产钳术。

儿头显著于阴道口时上产钳,为出口产钳术。

尤其是出口产钳术,困难多较小,较安全。

二、术前准备
同吸引术。

均需会阴侧切,且切口宜大。

三、手术步骤产钳分左右两叶,操作时左手握左叶,置入产妇盆腔的左侧,右叶反之。

手术分为产钳的置入、合拢、牵引与下钳几个步骤。

术前必须导尿。

现以枕前位的产钳术为例介绍。

(一)置入置入前先检查器械。

先放钳的左叶,后放右叶,才能扣合。

用左手握右叶,涂上润滑剂,右手作引导,缓缓送入阴道。

儿头位置低者,用食、中二指作引导即可;位置较高者,须将手的大部分伸入阴道作引导。

开始置入时,钳与地面垂直(图20 5),钳的凹面向着会阴部,经阴道后壁轻轻插入,在右手的引起下,顺骨盆的弯度慢慢前进,
边进边移向骨盆左侧,放到胎头的左侧面(图20
6)。

放妥后取出右手,此时叶柄与地面平行,可
用左手的无名指及小指托住(图207)或由助手托
住。

然后以同样方法,用右手握产钳的右叶,在
左手的引导下慢慢送入阴道,置于儿头的右侧面
(图208)。

•2006-2-19 18:41
•回复

•天使也美丽
•62位粉丝

4楼
产钳术产钳曾是唯一用来牵出活胎儿的器械,较胎头吸引器难于掌握,若使用不当,可造成母婴创伤。

目前,多在胎头吸引术未成功时,才考虑应用。

一、产钳术分类
根据儿头在盆腔内位置的高低,分为高位、中位及低位产钳术。

高位系指儿头未衔接时上产钳,危险性大,已不采用。

胎头衔接后上产钳,称中位产钳术。

目前也很少采用。

儿头颅顶骨最低部位(不是先锋头的最低部分)降达会阴部时上钳,称低位产钳术。

儿头显著于阴道口时上产钳,为出口产钳术。

尤其是出口产钳术,困难多较小,较安全。

二、术前准备
同吸引术。

均需会阴侧切,且切口宜大。

三、手术步骤产钳分左右两叶,操作时左手握左叶,置入产妇盆腔的左侧,右叶反之。

手术分为产钳的置入、合拢、牵引与下钳几个步骤。

术前必须导尿。

现以枕前位的产钳术为例介绍。

(一)置入置入前先检查器械。

先放钳的左叶,后放右叶,才能扣合。

用左手握右叶,涂上润滑剂,右手作引导,缓缓送入阴道。

儿头位置低者,用食、中二指作引导即可;位置较高者,须将手的大部分伸入阴道作引导。

开始置入时,钳与地面垂直(图20 5),钳的凹面向着会阴部,经阴道后壁轻轻插入,在右手的引起下
•2006-2-19 18:41
•回复

•天使也美丽
•62位粉丝

5楼
,顺骨盆的弯度慢慢前进,边进边移向骨盆左侧,放到胎头的左侧面(图206)。

放妥后取出右手,此时叶柄与地面平行,可用左手的无名指及小指托住(图207)或由助手托住。

然后以同样方法,用右手握产钳的右叶,在左手的引导下慢慢送入阴道,置于儿头的右侧面(图208)。

•2006-2-19 18:41 •回复

•天使也美丽
•62位粉丝

6楼
(二)合拢如两叶放置适当,即可顺利合拢,否则可略向前后上下移动使其合拢,并使两柄间始终保持约一指尖宽的距离(图209),不要紧靠,以免过度压迫胎头。

若合拢不易,表示放置不妥,应取出重放。

合拢后注意听胎心音,倘有突变,说明可能扣合过紧或因夹住脐带所致,应松开详细检查。

图205 置入产钳左叶图206置入左叶矢状剖面示意图
图207 托住左叶导入右叶图208置入右叶
图209 合拢(三)牵引及下钳
合拢后如胎心音正常,可开始牵引。

牵引应在阵缩时进行,用力应随宫缩而逐渐加强,再渐渐减弱。

阵缩间歇期间应松开产钳,以减少儿头受压,并注意听胎心音,牵引方向随儿头的下降而改变。

开始钳柄与地面平行(头位置较高者,应稍向下牵引),两手如(图210)所示方向用力。

当枕部出现于耻骨弓下方,会阴部明显膨隆时,可改用单手缓缓向上提,助儿头仰伸娩出(图211)。

儿头“着冠”后,可取下产钳(图212)。

取钳顺序与置入时相反,先下右叶,再下左叶(图213),然后用手助儿头娩出。

要注意保护会阴。

图210 双手用力方向示意图图211向上提牵图212头着冠时下产钳图213先下右叶,再下左叶
四、注意事项(一)为了防止牵引时因用力过度而造成创伤,术者应坐着牵引,双臂稍弯曲,双肘挨胸,慢慢用力。

切不可伸直双臂、用足蹬踩产床猛力进行牵引,以防失去控制,重创母婴。

臂力不足者,可站立牵引,但对用力及牵引方向应很好掌握。

(二)情况较急者,应尽速娩出胎儿,但决不可粗暴操作。

一般情况下,应随阵缩作牵引,大都需时15~20分钟。

出口产钳术多数可在数分钟内结束分娩。

(三)牵引时勿紧扣产钳两柄,可在两柄间夹入小块纱布,以减少对胎头的压迫。

(四)遇有困难,应详细检查,酌情重新考虑分娩方式,切忌强行牵引。

必要时可改行剖宫产术。

(五)术后注意观察宫缩及流血情况,检查宫颈及阴道,如有撕裂,应即缝合。

(六)产程长,导尿有血尿者,可留置导尿管,并酌用抗感染药物。

(七)仔细检查新生儿,给止血药并预防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