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2014年学业水平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配套课件]

2014年学业水平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配套课件]

A.文化是基础,经济和政治是文化的反映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基础
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解析]A 项观点错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C 项观点也错误,经济和科技实力 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答案]BD
误区 7: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注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误区 8: 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注意: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 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霸权主义 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____________的斗
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考点 5:文化与综合国力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
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__________。 重要因素
文化建设 2.应对措施:必须把____________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技术 文字 又 包 括 自 然 科 学 和 __________ 、 语 言 和 ____________ 等
非意识形态 ____________的部分。
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 信仰、____________、教育、科学、文学、__________等属于 艺术 道德 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 2:人创造文化,人享用文化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 社会实践 特有的。文化是人们____________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____________的,而是 天生 社会生活 文化活动 通过对____________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__________、接 受____________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 文化知识教育 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物质活动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精神产品离不开 ___________。 物质载体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典型试题讲解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典型试题讲解

• 5.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 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 中国人喜欢喝茶 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 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 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明(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明 )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 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 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 的熏陶 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 • 6.某校开展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为主题的读 某校开展以“ 周年” 某校开展以 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 的影响 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优秀文化 能够塑造人生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 . .
• 3、近年来,山东省在农村积极实施文化惠 、近年来, 民工程。发掘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 民工程。发掘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大力 发展以手工业、乡村旅游业、 发展以手工业、乡村旅游业、园艺业为主 的农村文化产业; 的农村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12处、农 服务体系,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 处 家书屋1万多个 提前2年完成 万多个, 年完成20户以上自 家书屋 万多个,提前 年完成 户以上自 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 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扎实开展文化 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文明 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 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 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山 结合材料, 东省是如何在农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 东省是如何在农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

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

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

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

由此可见()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传统村落是落后文化的集中体现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影视剧必须严格控制吸烟镜头,不得出现烟草的品牌标志和相关内容,以及变相的烟草广告,这样可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这是因为()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吸烟者大多缺少文化素养C.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体验社会生活,尤其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D.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发展和享用文化3.美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是因为中国缺乏新教伦理所包含的资本主义精神。

该观点强调了()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B.文化对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C.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D.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性质4.河南南阳玉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南阳人长期的雕刻研发已经名扬天下,带动了南阳经济的腾飞。

这表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体现了()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6.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会考)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会考)

《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练习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选择题1.“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右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2.广东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

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因为()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②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④社会发展应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和谐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5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

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⑥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4.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

这说明()A.必须在全国各地发展先进文化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5.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又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6.如果把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习惯于用刀叉吃饭。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试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试题

龙城中学2013级高二上学期政治周考试题组题:夏永强审核:高二政治组2015.1.9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越越需要“通才、全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更全面地发展自己。

培养全能型人才应该①大力发展物质文化条件,因为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一如既往地提高各方面素质,因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始终不变③搞好文化建设,因为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④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因为教育和科技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一位工兵上尉用一个通宵写出了《莱茵河军队战歌》。

马赛营志愿军率先唱着这支歌向巴黎挺进,所以后此歌被称为《马赛曲》。

歌声充满着爱国激情,使人民热血沸腾,很快传遍了全国。

1795年,《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

材料反映出优秀文化作品①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②是充满爱国热情的人才能写出的③能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④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13年,各种形式的文博会在我国一些地方和城市相继举办。

在2013年9月20日开幕的第五届东北文博会上,本溪市盛溪木坊生产的木制花瓶格外吸引人,这些花瓶由小木块按不同角度和形态组合而成,造型独特美观、色彩自然优美,具有深厚、浓郁的艺术欣赏价值,沈阳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当场签下50万美元的订单。

这体现了①文化是经济的反映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作为本届论坛八大领域平行分会之一的文化分会,“中国—欧亚地区博物馆馆长论坛”西安拉开帷幕,自欧亚地区20多个国家的国家级博物馆馆长与中国同行就博物馆在全球化、新媒体时代如何服务社会、促进发展展开研讨。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参考答案:
(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 展的基础性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 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 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 色彩等方面的创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 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传播。 (2)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 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 的实质就是“扬弃”。 《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剔除了 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 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 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 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6. 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
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 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 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 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人说,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 不可能有真正的根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不可能 充分、持久地赢得别国尊重。没有强大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பைடு நூலகம்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
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 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 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014届《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2014届《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 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 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文化知识教育 而 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 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 物质载 体。
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 有的。人是文化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文 化;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第三、文化既指精神活动,也指精神产品。 第四、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 化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 意识形态的文化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 和区域性。
归纳:全面把握文化的作用
(1)从一般意义上看,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 深刻的影响。
(2)具体体现在“对社会”和“对个人”两个方面:
①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注意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 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把握;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注意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
【特别提示】 潜移默化, (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 形性和非强制性,强调影响的方式) 深远持久,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时间跨度, 强调文化对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 的确定性。 (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 续性和稳定性,强调影响的久暂)
考点六、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
• 1.丰富精神世界(侧重文化影响的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 只停留在主观领域) • (1)作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优秀文化能 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2)要求: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 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 2.增强精神力量(侧重文化影响的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 往往强调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 (1)作用: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 人的精神力量。 • (2)原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 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复习)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复习)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复习)班组学号姓名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编制人:使用日期:2013.10.一、【学习目标】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形式、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二、【重点难点】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三、【基础自学】(一)默写以下内容1、文化的特点:2、文化的作用:3、简要概括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4、简要概括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5、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6、文化塑造人生:(二)易错易混(观点辨析,判断正误且简要说明理由)1、自然风光是一种文化现象。

2、凡是文化都具有积极作用。

3、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所以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4、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法选择的。

四、【习题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

这说明()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2、青藏高原的文化之美无处不在。

譬如帐篷这一供藏族同胞栖身的特殊“居所”,便带有高原特有的神秘和深厚的藏传佛教及民俗文化的色彩。

这说明()A、生活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活B、文化包括纯自然的景观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3、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园林雕塑②大运会火炬传递③高中语文教材收录金庸小说④网络监督⑤学习科学发展观⑥“双百”人物评选⑦千年铁树开花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⑦D、①③④⑤⑥4、品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在品茶过程中可以静心、静神、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口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2020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2020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误区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发展完全同 步 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2、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 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四、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 式的文化活动。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 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
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力量
❖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 影响。
❖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 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 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先 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 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注意: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 的基础,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 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 养出来的。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 质载体之中。
3、文化的形式
❖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 从静态角度看: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 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 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更 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 突出。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训练题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训练题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训练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30题,共60分)1、钱钟书先生曾言“您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明白文化是什么;您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明白文化是什么了、"您认为下列时政要闻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9年5月3日,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正常巡航B、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将支持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项目C。

美国总统大选揭晓,特朗普在大选中胜出成为美国新总统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能够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打开电脑,一个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说明(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

我们的生活就是文化生活C、文化生活高于一切D、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3、月亮在天文学家眼中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会借景抒情,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见月吟诗是一种文化活动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素养高低通过文化活动呈现出来④游子眼中的月亮是一种文化现象A、①②B、③④C。

①④D、②③4、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

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纷纷提出“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等宣传口号。

这一口号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A。

文化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B、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的文化素养要在环境中培养D、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5、立冬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农谚云:“种麦到立冬,种一缸,打一翁”“立了冬,楼再摇,种一葫芦打两瓢"。

这都是人们对农事活动的总结,关于指导农业生产特别有作用、这说明( )A。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C、文化现象伴随人类始终D、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6。

岁月的舞台,一年一启幕一落幕。

江苏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 综合练习

江苏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 综合练习

2009江苏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

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侵蚀人们的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振兴的精神源泉。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上述论断符合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和谐的、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④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

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5.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

民族素质的形成()A离不开社会实践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C也可以是天生的D家庭教育最重要6.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0年3月,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天气影响,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断流。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果树瀑布是一种文化,因为文化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B.黄果树瀑布不是文化,因为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现象;C.到黄果树瀑布进行观光的旅游属于文化现象,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D.到黄果树瀑布进行观光旅游不属于文化现象,因为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特有的现象;2、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究品牌、款式,饮食讲究营养搭配、绿色健康等。

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①经济生活水平是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②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是对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③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同步发展提高;④没有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没有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大连首届婚庆博览会期间现场成交超过1000万元,意向金额超过3000万元。

这说明:A、婚庆博览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C.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D.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4、俗语“乡音难改”表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5、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怠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

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6、工信部曾下发通知,要求在学校、网吧等公众场合的计算机内,安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过滤软件,还未成年人成长一方净土。

这是基于:A.网络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成长起决定性作用;B.网络文化是不健康的文化,需要过滤;C、网络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D.先进的健康的网络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7、每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催人上进,给人以持久的力量。

【期末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期末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4.文化塑造人生(①②③) 【 P17-21】 (文化的作用,个人方面)
材料题常见设问
1.从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例题) 2.文化与社会【第一课】(例题) 3.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二课】(例题) 4.文化的作用【第一课+第二课】(例题) 题型:1.原因型; (例题) 2.意义型;(例题)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3.文化的作用(社会) 【 P9-11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 影响。P9 ②A.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在经济、政治的基础上 P9 B.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体现型;(例题)
4.认识型; (例题)
影响是文化与经济是作用和反作 用的关系。交融是文化里有经济, 经济里有文化。 【例】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 交融。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 互交融的是( D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 定 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 展 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 文化阻碍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日益重要
答: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家风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的事情,同时也关乎整个社会 的风气。给社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3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 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思维活动。家风会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作风作 派。(3分)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家风是一种 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滋润着人 们的心灵,塑造人们的品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方方面 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3分) ④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家风会滋润人们的心灵,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3分)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一、最佳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

表彰劳模的意义主要在于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推动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④就可以彻底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 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 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 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3、如果用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概括文化的特点,这一特点是A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B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D 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4、聊城市围绕光岳楼、海源阁、孔繁森纪念馆、东昌湖等资源,努力开发打造“江北水城旅游文化活动”。

这说明A.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脑B.人们的精神产品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C.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D.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生来就有的5、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6、有人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B.否认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7、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

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 ①②③④8、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综合探究填空练习 1、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备受世界 各国关注。文化是—种综台的力量 种综台的力量, 各国关注。文化是 种综台的力量,其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与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和 水平, 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 。
例题分析
2.“文以载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 文以载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 文以载道 下列对于“ 的关系, 下列对于“文”与“道”的关系,理解 正确的是 ①“文 的物质载体, ①“文”是“道”的物质载体,“道” ②“文 是“文”的精神内涵 ②“文”与“道” 的关系反映了物质与文化的关系 ③透过 可以悟“ “文”可以悟“道”,透视作者的精神 ④“文 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文”属于文化的范 畴,“道”不属于文化范畴 A.①②③ B.①③④ ①②③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②③④
例题分析
5.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离不开“鉴赏”二字。 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离不开“鉴赏”二字。 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离不开 指的就是理性的判断, “鉴”指的就是理性的判断,包括真伪 高下的判断, 高下的判断,“赏”字就是指感性的理 就是审美, 解,就是审美,欣赏古代艺术品那种特 有的美。这段话反映了, 有的美。这段话反映了,通过文物鉴赏 能够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改变人生轨迹,推动社会进步 改变人生轨迹, 改变人生轨迹 D.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 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例题分析
7.在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力量非常低 在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 在原始社会 自身生活也长期处于茹毛饮血的落后阶段。 下,自身生活也长期处于茹毛饮血的落后阶段。随着 人的不断进化和全面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人的不断进化和全面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主动性不断增强,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 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自身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材料表明 A.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 的要求不同 B.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 C.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柳州市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依托“柳江明 珠”水上大舞台这个公共文化平台,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并让老百姓参与进来,用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宣传魅力柳州,用欢 乐的艺术场景创建和谐柳州,用特色的文化情境丰富文化柳州。 文化在魅力柳州、和谐柳州、 文化在魅力柳州、和谐柳州、文化柳州中的作用说明了文化生活 的什么道理? 的什么道理?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 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柳州市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3、优秀文化会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柳州市正是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大 力发展面向社会大众的优秀文化。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 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建 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 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 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 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 文化与综合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化活动 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②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 活动、 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的社会作用: 社会精神力量
个 人
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注意三观 人格途径。 人格途径。 不可替代作用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 现代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 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文 化产业,繁荣中华文化,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 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的文化竞 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中华文化有利于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地保障,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①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 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人 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 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8.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举 行“红歌大家唱”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广泛开展, 全社会掀起了“爱红歌、学红歌、唱红歌”的热潮, 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 大祖国好和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引导广大群 众继承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怀,为 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请结合材料,试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红歌大家 唱”活动的意义。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2、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3、文化的形式及实质和作用。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两大方面)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及要求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Βιβλιοθήκη 影响的知识 2、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文化生活综合测试

文化生活综合测试

文化生活综合测试一、最佳选择题(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案卡上。

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④购买蔬菜、水果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⑧某国议员竞选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⑥⑦D、①②④⑦⑧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此回答2-3题:2.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A.该国人文文化的集中表现B.该国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该国自然文化的突出表现D.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3.我国为抢救和保护珍贵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发布《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知》之后,全国已提交名录项目多达1315项,其中501个推荐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予以公示,珍贵实物云锦织机、高山木雕、仿宋针灸铜人以及传统艺人的制瓷、染织、刺绣、泥塑、木偶等技艺展示也与百姓实现了近距离接触。

该活动( ) A.有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B.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C.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掌握民间艺术D.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

世界聚焦点,是一幅铺陈在体育场中央的中国写意长卷。

在这个长卷上,中国文化从历史深处尽情流淌出来,令世界惊艳。

据此回答4-5题:4.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纸”,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具匠心的构思。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体现了()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C.文化创新不需要接受外来文化 D.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大繁荣5.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基本上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理念,力争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随堂综合练习1.下列是文化现象的有()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②2017年3月,40多个城市收紧楼市政策,认房认贷蔓延至二线城市③联台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④党的十九大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高潮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①属于政治现象,②属于经济现象,③④都属于文化现象。

2.最近,某国际品牌和故宫联合推出的口红成为不少时尚人士的新话题。

“简直美爆了!”“突破天际的脑洞”……爆红的“故宫口红”让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给故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③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④立足传统文化经济价值,提升传统文化品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①不选;“故宫口红”让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给故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②正确;文化创意产品“故宫口红”的爆红说明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③正确;“立足传统文化经济价值”观点不正确,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表明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4.戏曲进校园,将古老戏曲艺术融入当代校园文化,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有益尝试,让戏曲艺术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前景更加广阔。

传统戏曲进校园,“文化因子”润童心,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解析:选A。

传统戏曲进校园,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A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B不选;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化活动有健康和庸俗之分,C、D表述不准确。

5.2017年9月13日,历时3天的第十二届北京文博会圆满结束。

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交易、艺术品交易、银企合作等协议248个,总金额977.28亿元人民币。

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经济的物质载体C.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D.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于物质载体6.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材料表明()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A。

材料表明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科学家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这告诉我们材料的主旨是文化对人的影响,①②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这和材料无关,③不选;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技术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关系,④不选。

7.2018年10月26日华为Mate20召开国行发布会。

作为华为的一款旗舰机,自然是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有人说“华为手机是中国手机的名牌,用华为手机体现中国的骄傲”。

这句话说明()①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物质产品越来越多地承载着文化内涵②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经济促进文化发展③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文化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符合题意,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③体现二者的关系。

8.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表明( )①文化首先需要传承才能创新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③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④先进思想可以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9.集卖创意、展服装、品咖啡、办活动、文化展览、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体书店,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成为新兴文化业态。

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③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④人们既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用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体书店,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成为新兴文化业态,这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也表明人们既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用者,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应排除;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0.一位德国记者认为,美国的“软实力”甚至比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强大。

美国的文化,不论是粗俗的还是高雅的,都强烈地向外扩散着……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拒绝外来文化③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提升国家软实力④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全面吸收外来文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11.2018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时刻不忘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材料表明()①文化是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基础②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④文化环境对人产生重要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12.M中学大力开展班级“小书屋”建设。

班级小书屋实行班级“自治”,同时,学校倡导班级之间自行调配,相互交换借阅图书,实行“走书式”动态管理。

课余读书已成为学生小林一天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学生小林的快乐成长体现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强制的③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通过开展班级“小书屋”建设,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对学生小林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说明①正确;“课余读书已成为学生小林一天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人的情操,④与题意相符;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排除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且“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

13.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治则国治,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之所以重视少年时期的教育是因为( )A.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作用C.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答案】C14.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体验”“开放、透明、分享”和“承担责任”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要素。

可见,互联网思维的文化意义在于()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互联网思维对社会发展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互联网思维作为时代的产物,会催生新的商业模式③文化塑造人生。

互联网思维将会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发展④文化产品能够满足人的需求。

互联网思维将会催生出更多流行文化作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D。

互联网思维,是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能够影响企业的发展,催生新的商业模式,②正确;互联网思维,“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体验”等,会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发展,③正确;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①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流行文化作品,④不选。

15.“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A.①④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题干中“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①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入选;题干通过诗歌中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说明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④借助扫墓表达了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与题干意思表达一致,入选;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不选;③体现了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道理,不选。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首先,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

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因为有了这些节日,村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

其次,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秩序。

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

第三,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

通过文化建设,将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乡村既跟得上发展,又留得住乡愁。

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②乡村文化建设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乡村节日让村民的乡村生活更有意义,促进乡村振兴。

④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

17.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

当前,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