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运动学方程
7轴机械臂运动学方程
7轴机械臂运动学方程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运动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医疗手术、空间探测等领域。
而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则是描述机械臂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解析运动学方程,可以准确计算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7轴机械臂是指机械臂由7个关节驱动,具有7个自由度。
每个关节都可以旋转或者转动,从而实现机械臂在空间中的各种姿态和位置变化。
为了描述机械臂的运动学特性,需要建立一套运动学方程。
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可以分为正向运动学和逆向运动学两部分。
正向运动学是指已知机械臂各关节的角度,如何计算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
逆向运动学则是指已知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如何逆推出各关节的角度。
对于7轴机械臂的正向运动学方程,可以通过连续的坐标变换来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机械臂的基座坐标系和末端执行器的坐标系。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旋转和平移变换,将基座坐标系转换到末端执行器的坐标系。
最后,通过坐标变换矩阵,可以得到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
对于7轴机械臂的逆向运动学方程,可以通过逆解正向运动学方程来实现。
首先,已知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我们可以通过逆变换矩阵,将末端执行器的坐标系转换到基座坐标系。
然后,通过逆解旋转和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各关节的角度。
在实际应用中,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可以用于路径规划、碰撞检测、动力学分析等方面。
通过对机械臂的运动学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提高机械臂的精度和效率。
然而,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由于机械臂的关节之间存在复杂的几何约束,以及关节之间的耦合效应,导致运动学方程的求解变得困难。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求解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
总结起来,7轴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是描述机械臂运动的重要数学模型。
通过正向运动学和逆向运动学两部分的分析,可以准确计算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不仅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对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机械臂正运动学方程的DH表示法及逆运动学
关节变量
• 在图(a)中, 角表示绕Z轴的旋转角,d表示在
Z轴上两条相邻的公垂线之间的距离,a表示每一 条公垂线的长度(也叫关节偏移量),角 表示
两个相邻的Z轴之间的角度(也叫关节扭转)
8
坐标变换
• 假设现在位于本地坐标系
xn zn ,那么通
过四步标准运动即可到达下一个本地坐标 系 xn 1 zn 1 旋转平移平移旋转
1
前提
• 假设机器人由一系列关节和连杆组成。这 些关节可能是滑动(线性)的或者是旋转 (转动)的,它们可以按任意的顺序放置 并处于任意的平面。 • 连杆可以是任意的长度(包括零),它可 能被弯曲或扭曲,也可能位于任意平面上。 • 所以任何一组关节和连杆都可以构成一个 我们想要建模和表示的机器人。
2
R 1 2
18
n1
其中n是关节数
19
20
l a d 3 21 2 4 ii
21
22
• 在机器人的基座和手之间的总变换为:
R
TH A1 A2 A3 A4 A5 A6
S12 C12 l4 S12 l3 S12 l6 S12 l5C4C12 l3 S12 l4C12 l6C12 l5C4 S12 0 l2 l5 S 4 0 1
C n1 S n1 S C n1 n 1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d n1 0 0 0 1
=
25
26
• 如果关节是旋转的,Z轴位于按右手规则旋转的
方向。绕Z轴的旋转角 是关节变量;
• 如果关节是滑动的,Z轴为沿直线运动的方向。
运动学逆解公式
运动学逆解公式
运动学逆解是指已知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和运动学参数,求解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
运动学逆解公式的具体形式取决于机器人的类型和结构,以下是几种常见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公式:
1. 二自由度平面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公式:
θ1 = atan2(y, x) - acos((l1^2 + l2^2 - r^2)/(2*l1*l2))
θ2 = -acos((x^2 + y^2 - l1^2 - l2^2)/(2*l1*l2))
其中,θ1和θ2分别为机械臂两个关节的角度,x和y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坐标,l1和l2为机械臂两个关节的长度,r为末端执行器到机械臂起点的距离。
2. 三自由度空间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公式:
θ1 = atan2(y, x)
θ3 = acos((x^2 + y^2 + z^2 - l1^2 - l2^2 - l3^2)/(2*l2*l3))
k1 = l2 + l3*cos(θ3)
k2 = l3*sin(θ3)
θ2 = atan2(z, sqrt(x^2 + y^2)) - atan2(k2, k1)
其中,θ1、θ2和θ3分别为机械臂三个关节的角度,x、y和z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坐标,l1、l2和l3为机械臂三个关节的长度。
3.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公式:
由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公式比较复杂,这里不再给出具体公式。
通常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如牛顿-拉夫逊法、雅可比逆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学逆解公式只能求解机器人的正解,即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和运动学参数必须是合法的。
如果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和运动学参数不合法,就无法求解出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
机械臂运动学.
机械臂运动学基础1、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机械臂运动学研究的是机械臂运动,而不考虑产生运动的力。
运动学研究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机械臂的运动学的研究涉及到的几何和基于时间的内容,特别是各个关节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随时间变化规律。
典型的机械臂由一些串行连接的关节和连杆组成。
每个关节具有一个自由度,平移或旋转。
对于具有n个关节的机械臂,关节的编号从1到n,有n +1个连杆,编号从0到n。
连杆0是机械臂的基础,一般是固定的,连杆n上带有末端执行器。
关节i连接连杆i和连杆i-1。
一个连杆可以被视为一个刚体,确定与它相邻的两个关节的坐标轴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个连杆可以用两个参数描述,连杆长度和连杆扭转,这两个量定义了与它相关的两个坐标轴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而第一连杆和最后一个连杆的参数没有意义,一般选择为0。
一个关节用两个参数描述,一是连杆的偏移,是指从一个连杆到下一个连杆沿的关节轴线的距离。
二是关节角度,指一个关节相对于下一个关节轴的旋转角度。
为了便于描述的每一个关节的位置,我们在每一个关节设置一个坐标系,对于一个关节链,Denavit和Hartenberg提出了一种用矩阵表示各个关节之间关系的系统方法。
对于转动关节i,规定它的转动平行于坐标轴z i-1,坐标轴x i-1对准从z i-1到z i的法线方向,如果z i-1与z i相交,则x i-1取z i−1×z i的方向。
连杆,关节参数概括如下:●连杆长度a i沿着x i轴从z i-1和z i轴之间的距离;●连杆扭转αi从z i-1轴到zi轴相对x i-1轴夹角;●连杆偏移d i从坐标系i-1的原点沿着z i-1轴到x i轴的距离;●关节角度θi x i-1轴和x i轴之间关于z i-1轴的夹角。
对于一个转动关节θi 是关节变量,d i 是常数。
而移动关节d i 是可变的,θi 是恒定的。
为了统一,表示为ii iq d θ⎧=⎨⎩转动关节移动关节 运用Denavit-Hartenberg (DH )方法,可以将相邻的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表示为一个4x4的齐次变换矩阵1cos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0sin cos 01ii i i i i i i i ii ii i i i iii a a A d θθαθαθθθαθαθαα--⎡⎤⎢⎥-⎢⎥=⎢⎥⎢⎥⎣⎦上式表示出了坐标系i 相对于坐标系i-1的关系。
六关节机械臂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
六关节机械臂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六关节机械臂是一种多自由度机械结构,常见于工业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灵活、高精度的特点。
在进行机械臂运动控制时,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可以描述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六关节机械臂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一、机械臂的构造**六关节机械臂由6个关节连接而成,每个关节可以进行转动运动。
机械臂的末端往往安装有工具或夹具,用于完成各种任务。
机械臂上的每个关节都有一个旋转轴和一个驱动器,通过控制驱动器的运动来控制机械臂的姿态和位置。
**二、运动学分析**在进行动力学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机械臂的运动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机械臂各关节的运动学方程。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旋转矩阵和欧拉角来描述机械臂的姿态。
将机械臂的姿态表示为旋转矩阵,可以得到机械臂末端位姿与各个关节角度之间的关系。
**三、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的推导**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是用于描述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的重要数学工具。
其基本思想是从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出发,推导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1.定义广义坐标和广义速度:根据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引入广义坐标和广义速度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广义坐标用于表示机械臂各关节的角度,广义速度用于表示机械臂各关节的角速度。
2.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根据机械臂的构造和运动特点,可以计算出机械臂的动能和势能。
机械臂的动能可以分解为各个关节的动能之和,势能可以表示为机械臂的重力势能。
3.拉格朗日函数的建立:定义拉格朗日函数为系统的动能减势能,即L = T - V。
4.拉格朗日方程的推导:根据拉格朗日函数的定义,可以通过对拉格朗日函数求导来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即拉格朗日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描述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系统的运动学关系和动力学关系。
**四、应用**通过求解六关节机械臂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机械臂的运动方程。
这些方程可以用于机械臂的运动规划、轨迹跟踪、运动控制等领域。
六轴机械臂 xyz运动算法
六轴机械臂 xyz运动算法六轴机械臂是一种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机械装置,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内的运动和定位。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六轴机械臂的XYZ 运动算法:1.正向运动学算法(Forward Kinematics):o输入:关节角度(θ1, θ2, θ3, θ4, θ5, θ6)o输出:末端执行器(笛卡尔)坐标(X, Y, Z)正向运动学算法将给定的关节角度转换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
这可以通过对每个关节进行坐标变换和旋转变换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o定义每个关节的DH参数(链接长度、关节间的旋转和位移等)。
o使用DH参数计算每个关节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
o将所有关节的齐次变换矩阵相乘得到末端执行器的位姿。
2.逆向运动学算法(Inverse Kinematics):o输入:末端执行器(笛卡尔)坐标(X, Y, Z)o输出:关节角度(θ1, θ2, θ3, θ4, θ5, θ6)逆向运动学算法根据末端执行器的位姿计算相应的关节角度,以实现特定的位置和姿态。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采用数值求解方法,如迭代或优化算法。
具体步骤如下:o定义每个关节的DH参数。
o基于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和参考坐标系,计算目标末端执行器的位姿。
o使用数值求解方法,如牛顿-拉夫逊方法或雅可比转置法,通过不断迭代调整关节角度,使得末端执行器的位姿逐渐接近目标位姿。
3.运动规划算法:XYZ运动规划算法可以通过给定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计算出机械臂在空间中的运动路径。
这可以通过采用合适的插值方法,如直线插值或样条插值,将机械臂的一个位置平滑过渡到另一个位置。
这样可以避免机械臂在运动中出现突变和不连续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XYZ运动算法可能会因不同的机械臂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机械臂控制器和算法来实现适合的运动算法。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
1.什么是机械臂动力学方程?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是一组描述机械臂在空间运动时的运动学模型,是一组力学方程的汇总,是由机械学理论,动力学学理论和多关节系统学理论所确定的表达式。
它提供了有关机械臂运动状态下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量化表达。
2.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基本构成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基本构成包括:(1)动力学方程组,即机械结构形式下力学方程,用于描述机械臂的运动状态;(2)动力学约束方程组,其内容包括施加的力、质量、加速度等参数的表达式;(3)构型角度的约束关系,是指机械臂构型角度之间关系的表达式;(4)外力和转矩作用于机械臂的力角关系;(5)机械臂参数,如连杆长度、半轴长度、杆比等;(6)机械臂空间位姿,如机械臂的位置、四元数、速度和加速度等。
3.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优点
(1)便于计算机控制。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提供了用于分析机械臂运动状态的一种抽象的表达式,有助于编写精确的控制模型;
(2)提高机械臂控制精度。
使用机械臂动力学方程,可以更好地描述机械臂空间运动状态,从而使机械臂控制精度更高;
(3)降低设备损坏率。
利用机械臂动力学方程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机械臂的极限位置,从而防止机械臂发生破坏;
(4)有助于分析系统传动特性。
使用机械臂动力学方程,可以更好地研究机械臂系统传动特性,更好地进行系统能量计算。
4.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应用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在工业应用广泛,主要包括:(1)机械手、抓手等自动装配系统;(2)机床仿形系统;(3)车架装配系统;(4)机器手臂把柄装配系统;(5)汽车冷却系统的液力传动装配;(6)空间机器人;(7)机器视觉检测等。
图1给出一个二连杆机械臂,试求其运动方程式
图1给出一个二连杆机械臂,试求其运动方程式
1.机器人系统模型
假设一个二连杆机械臂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
机械臂的质量主要富集于机器人关节处,分别为:、;机械臂连杆长度分别为:、;机械臂关节运动为纯旋转,所以仅存在为角度的广义坐标:、;重力加速度为:。
根据定义
拉格朗日方程:
其中,
L为拉格朗日函数,而K为系统广义动能,P为系统广义位能。
为连杆子系统索引号();为第个子系统的动能和位能的坐标(位移和角度),为相应的广义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为第个子系统的广义力(力和力矩)。
2.计算各个连杆的动能及位能
该二连杆机器人系统可将机器人拆解为两个单独连杆(连杆1和连杆2)的子系统。
2.1连杆1的动能
2.2连杆1的位能
2.3连杆2的动能
2.4连杆2的位能
2.5系统总能量
总动能:
总位能
3.拉格朗日平衡法求动力学方程
二连杆机械臂的拉格朗日函数L可以计算得:
让L对分别对进行求导:
;
;
机械臂各关节力矩分别为,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得到:
整理成动力学方程,
写成矩阵形式
通常上述矩阵形式可以用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其中,分别为机器人广义坐标、广义速度、广义加速度;
为机械臂惯性矩阵;表示离心力和科氏力矩阵;表示机器人重力矩阵;表示机器人广义力。
常用性质:
性质1:是一个斜对称矩阵;
性质2:是一个对称正定矩阵。
机械臂动力学拉格朗日
机械臂动力学拉格朗日机械臂是一个由多个连接体组成的机械系统,可以模拟人手或其他动物的手臂运动。
机械臂的动力学是指机械臂运动的力学性质,包括力的作用、质量的分布、惯性的特性等。
在机械臂控制中,动力学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机械臂的运动特点,设计出更加高效和优化的控制算法。
在机械臂动力学中,拉格朗日方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
拉格朗日方程可以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运动,它可以将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的方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在机械臂控制中,拉格朗日方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推导出机械臂的运动方程,从而更好地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拉格朗日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将系统描述为一个势能和动能的和,然后通过对势能和动能求导,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
在机械臂动力学中,拉格朗日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机械臂的运动方程。
机械臂的运动可以被描述为多个刚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因此需要使用多个拉格朗日方程来描述机械臂的运动。
在机械臂控制中,我们通常需要推导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模型进行控制。
推导动力学模型的过程就是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机械臂的运动方程。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机械臂的自由度和关节数量。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机械臂的运动方程,其中包括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机械臂的势能和动能方程,以及机械臂的拉格朗日方程。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机械臂的运动方程,从而得到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
总之,在机械臂控制中,动力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机械臂的动力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臂的运动特点,掌握机械臂的控制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机械臂的控制。
拉格朗日方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推导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从而更好地掌握机械臂的控制方法。
二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
二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二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一、引言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的手臂运动的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航空航天等领域。
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是实现其各种任务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中,逆运动学求解是机械臂控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二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主要包括坐标系转换、角度计算和解析解法等内容。
希望能为机械臂控制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坐标系转换在进行逆运动学求解之前,需要确定各个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以二自由度机械臂为例,其通常包含三个坐标系:基座坐标系、第一关节坐标系和第二关节坐标系。
基座坐标系通常被定义为世界坐标系,用于描述整个机器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第一关节坐标系和第二关节坐标系则分别与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相连,用于描述机械臂关节的位置和方向。
在进行逆运动学求解时,需要将目标点的坐标从基座坐标系转换到第二关节坐标系。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 将目标点的坐标表示为基座坐标系下的三维向量P(x,y,z);2. 根据机械臂结构确定第二关节坐标系与基座坐标系之间的变换矩阵T01;3. 将P向量转换为第一关节坐标系下的向量P',即P' = T01 * P;4. 根据机械臂结构确定第二关节坐标系与第一关节坐标系之间的变换矩阵T12;5. 将P'向量转换为第二关节坐标系下的向量P'',即P'' = T12 * P'。
经过以上步骤,可以得到目标点在第二关节坐标系下的位置。
三、角度计算在确定目标点在第二关节坐标系下的位置后,需要计算机械臂各个关节对应的角度值。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 计算机械臂末端到目标点的距离d:d = sqrt(x^2 + y^2 + z^2);2. 计算关节1和关节2的夹角theta2:theta2 = acos((a^2 + b^2 - d^2) / (2 * a * b));3. 计算关节1的角度theta1:theta1 = atan(y / x) - atan((b * sin(theta2)) / (a + b * cos(theta2)));4. 将计算得到的角度值转换为弧度制。
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模型
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通常涉及到两个主要的方面:几何构型和运动方程。
在建立动力学模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机械臂的几何参数,包括每个关节的转动惯量以及各连杆的长度。
动力学模型可以分为两部分:静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静力学模型关注的是力的平衡问题,即在机械臂的任意位置上,作用在机械臂上的所有外力之和等于零,所有外力矩之和也等于零。
动力学模型则进一步考虑了机械臂的运动情况,即在给定的力和力矩作用下,机械臂的运动如何变化。
为了建立动力学模型,我们通常采用牛顿-欧拉方法或者拉格朗日方法。
牛顿-欧拉方法从关节坐标出发,逐步推导出各关节的力和力矩,再结合连杆的长度,得到整个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
拉格朗日方法则是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利用动能和势能的关系来建立动力学方程。
具体来说,对于二自由度机械臂,其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
M(q)q'' + C(q, q', t)q' + G(q, t) = T(q, q', t)
其中:
- M(q) 是机械臂的质量矩阵,q是关节变量;
- q' 是关节变量的速度;
- q'' 是关节变量的加速度;
- C(q, q', t) 是由关节速度引起的科氏力和离心力等构成的矩阵;
- G(q, t) 是重力矩阵;
- T(q, q', t) 是外部施加的力和力矩。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上述方程进行求解,这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模拟或数值积分方法。
通过求解动力学方程,可以预测机械臂在特定输入下的动态响应,这对于机械臂的控制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协作机械臂动力学计算
协作机械臂动力学计算
协作机械臂的动力学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连杆的质量、转动惯量、关节的角速度等。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计算过程:
1. 计算连杆的动能:
机械臂的动能为:K=12i=1n j=1i k=1j TraceUijIiUikTqjqk。
如果加入连杆驱动器的动能,机械臂系统的总动能为:K=12i=1n j=1i k=1j TraceUijIiUikTqjqk+12i=1n Ii(act)qi2。
其中,Ii(act) 为连杆驱动器的转动惯量,qi是连杆关节的角速度。
2. 计算机械臂系统的势能:
机械臂系统的势能是每个连杆关节势能的总和,可以写为:P=i=1n
Pi=i=1n -migT⋅i0Tri。
其中,mi是连杆i的质量,gT=gxgygz0] 是重力矩阵,ri是连杆坐标系中连杆i质心的位置。
3. 计算关节的线加速度方程:
AV˙Q=BV˙BORG+AΩB×(AΩB×BARBQ)+AΩ˙B×BARBQ。
其中,AV˙Q代表速度矢量Q在坐标系{A}中的表达式,等式右边相关的表示方式同理。
以上是一个简化的协作机械臂动力学计算过程,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更复杂的数学模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机械工程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三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
三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一、关节角度在三自由度机械臂中,关节角度是指各关节相对于固定参考系的位置。
每个关节都有一定的运动范围,通过组合不同关节的角度变化,可以实现机械臂的各种复杂运动。
二、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角速度是指机械臂各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角度变化的速率,角加速度则是角速度变化的速率。
通过对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测量和控制,可以了解机械臂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三、线性速度和线性加速度除了关节角度的变化外,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还受到线性速度和线性加速度的影响。
线性速度是指末端执行器在空间中移动的速率,线性加速度则是线性速度变化的速率。
通过控制线性速度和线性加速度,可以在关节角度控制的基上进行更精确的位置和姿态控制。
四、力矩和力在机械臂操作过程中,末端执行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对机械臂的运动产生影响。
力矩是力对机械臂关节产生的旋转效应,力则是力对机械臂产生的平移效应。
通过对力矩和力的测量和控制,可以实现机械臂的柔顺运动和避免与环境的碰撞。
五、控制输入和期望输出控制输入是指对机械臂关节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力矩和力的控制信号。
期望输出是指控制输入所期望达到的机械臂运动状态,包括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速度和加速度等。
通过将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的比较和控制算法的处理,可以实现机械臂的精确运动控制。
总结:三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主要研究关节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线性速度和线性加速度、力矩和力以及控制输入和期望输出等几个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方面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可以更好地设计和控制三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实现各种复杂任务的高效执行。
机械臂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机械臂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近年来,机械臂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然而,要想充分发挥机械臂的功能,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一、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旨在研究机械臂各个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移动规律。
机械臂通常由多个关节(或称为自由度)组成,每个关节都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运动。
关节的运动是通过驱动机构来实现的,而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完成复杂的任务。
运动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正运动学,它描述了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与关节的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正运动学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机械臂在给定关节角度下的末端位置和姿态,这对于任务规划和路径规划非常重要。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逆运动学,它描述了机械臂末端执行器所需的位置和姿态与关节的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
逆运动学分析是指根据末端执行器所需的位置和姿态,计算出相应的关节角度。
逆运动学解是一个多解问题,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来选择最优解。
二、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研究的是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和力矩的分布情况,以及关节处的转动惯量和力矩的关系。
动力学分析对于机械臂控制和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动力学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牛顿-欧拉动力学方程,它描述了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和力矩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欧拉动力学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机械臂在给定的关节力矩下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从而确定机械臂的运动状态。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运动学约束和动力学约束。
运动学约束是指机械臂各个关节之间的几何约束关系,如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与关节角度之间的关系。
动力学约束是指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和力矩之间的约束关系,如末端执行器所需的力和力矩与关节力矩之间的关系。
三、机械臂的应用前景随着机械臂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
机械臂在工业生产线上可以完成各种繁重、危险或精细的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事故风险。
机械臂d-h法 正运动学
机械臂D-H法正运动学研究一、D-H参数定义Denavit-Hartenberg (D-H) 方法是一种广泛用于描述机器人臂杆的参数化方法。
在D-H参数中,每一个关节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连杆,其中包含了四个参数:关节角度、连杆长度、连杆偏移量和关节旋转轴。
这些参数提供了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信息,使得我们能够全面描述机械臂的状态。
二、连杆变换矩阵连杆变换矩阵是D-H参数的核心部分,它描述了从一个连杆到下一个连杆的坐标变换。
通过连续应用这些变换矩阵,我们可以得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全局位置和姿态。
这些变换矩阵是仿射变换的一种,包括了平移和旋转。
三、关节角度计算关节角度是描述机械臂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
通过测量或计算每个关节的角度,我们可以确定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
关节角度的计算是机械臂控制的关键步骤,通常需要通过传感器或编码器进行测量。
四、正运动学方程建立正运动学方程是描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的数学模型。
通过已知的关节角度和D-H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正运动学方程是非线性方程,通常需要通过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五、运动学逆解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已知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需要求解关节角度。
这就是运动学逆解问题。
解决逆解问题需要用到正运动学方程的反向求解,需要找到使得末端执行器达到特定位置和姿态的关节角度。
六、工作空间分析工作空间是指机械臂末端执行器能够达到的所有位置和姿态的集合。
工作空间分析是评估机械臂性能的重要步骤,包括工作空间的形状、大小以及可达性等。
通过优化D-H参数和工作空间设计,可以提高机械臂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七、碰撞检测与避障在机器人操作中,碰撞检测和避障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
通过实时监测机械臂与环境或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关系,我们可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同时,为了确保机器人能够自主适应不同的环境,需要进行实时的路径规划和避障策略设计。
这些技术依赖于对工作空间的精确理解以及对运动学方程的实时求解。
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
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什么是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机械臂是一种可以进行精确控制和操作的机械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描述了机械臂在活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和运动规律。
机械臂的建模过程1.定义机械臂的坐标系和连接关系。
2.基于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
3.根据运动学方程,使用拉格朗日动力学原理,推导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
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示例•对于一个由n个连杆和n个关节组成的机械臂,可以得到如下动力学方程:1.τ1=I1θ1+c11θ1+c12θ2+...+c1nθn+g12.τ2=c21θ1+I2θ2+c22θ2+...+c2nθn+g23.…4.τn=c n1θ1+c n2θ2+...+I nθn+g n•其中,τi表示第i个关节的扭矩,θi表示第i个关节的角位移,θi表示第i个关节的角加速度,c ij表示第i个关节由于第j个关节的角速度而引起的附加摩擦扭矩,I i表示第i个关节的转动惯量,g i表示第i个关节受到的重力扭矩。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应用•通过求解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和运动规划。
•动力学方程可以用于优化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提高运动的平稳性和效率。
•通过动力学方程的分析,可以评估机械臂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性能。
总结•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是描述机械臂运动规律和力学特性的重要工具。
•建立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过程需要进行坐标系定义、运动学建模和动力学分析。
•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应用包括精确控制、运动规划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求解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基于拉格朗日方程:使用拉格朗日动力学原理,通过对机械臂的能量和约束进行分析,推导出动力学方程。
2.基于牛顿-欧拉方程:使用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和欧拉定理,结合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力学特性,推导出动力学方程。
3.基于递推方法:利用递推方法,从末端到基座的顺序计算各关节的力矩和加速度,得到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
4自由度机械臂正逆解公式推导
4自由度机械臂正逆解公式推导4自由度机械臂正逆解公式推导: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如何控制机械臂的运动,使其能够按照特定的轨迹完成任务,是机械臂控制中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介绍4自由度机械臂的正逆解公式推导。
正解是指已知机械臂关节的角度,求出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
而逆解是指已知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求出机械臂各关节的角度。
机械臂的正逆解公式可以通过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求解得出。
首先推导正运动学公式。
设机械臂各链节长度分别为L1、L2、L3、L4,各关节转角分别为θ1、θ2、θ3、θ4。
机械臂的末端位置为(x,y,z),末端姿态为(α,β,γ)。
则机械臂正运动学方程组如下:x=L1cosθ1+L2cos(θ1+θ2)+L3cos(θ1+θ2+θ3)+L4cos(θ1+θ2+θ3+θ4)y=L1sinθ1+L2sin(θ1+θ2)+L3sin(θ1+θ2+θ3)+L4sin(θ1+θ2+θ3+θ4)z=a1+b1θ1+c1sinθ2+d1sin(θ2+θ3)+e1sin(θ2+θ3+θ4)α=atan2(r32,r33)β=atan2(-r31,sqrt(r32^2+r33^2))γ=atan2(r21,r11)其中,r11、r21、r31、r32、r33分别是末端姿态旋转矩阵R的元素,a1、b1、c1、d1、e1、f1、f2、f3、f4是常数。
接着推导逆运动学公式。
逆运动学是指已知机械臂末端位置和姿态,求出机械臂各关节的角度。
逆运动学不同于正运动学,求解过程需要使用数值分析方法。
下面给出一种基于Jacobian矩阵的数值方法。
假设当前机械臂的关节角度为θi,末端位置为(xi,yi,zi),末端姿态为(αi,βi,γi)。
改变机械臂关节角度,使得末端位置和姿态发生微小变化(dx,dy,dz,dα,dβ,dγ)。
则机械臂的运动学约束关系可以表示为:J(dx,dy,dz,dα,dβ,dγ)=(Jx,Jy,Jz,Jα,Jβ,Jγ)×(dθ1,dθ2,dθ3,dθ4)其中,Jx、Jy、Jz、Jα、Jβ、Jγ是Jacobian矩阵的元素,dθ1、dθ2、dθ3、dθ4是关节角度的微小变化量。
dobotmagician运动学方程
Dobot Magician运动学方程一、概述Dobot Magician是一款智能机械臂,具有6自由度和高精度的定位能力。
其运动学方程是指描述机械臂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它为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本文将对Dobot Magician的运动学方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Dobot Magician机械臂的结构和动作1. 结构描述Dobot Magician机械臂由底座、第一臂段、第二臂段、第三臂段、吸盘/夹具等部分组成。
每个关节通过电机驱动,可以完成相应的转动动作。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机械臂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任务。
2. 动作描述Dobot Magician机械臂的动作包括平移、旋转、夹取等多种动作。
通过对各个关节的运动控制,可以使机械臂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组合,如抓取、搬运、装配等。
三、Dobot Magician的运动学方程1. 运动学基本概念在研究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关节、关节坐标系、工具坐标系等概念是运动学分析的重要基础。
2. 运动学方程的建立Dobot Magician的运动学方程是描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在三维空间内位置和姿态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可以建立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位姿与各个关节角度之间的关系。
3. 运动学方程的数学模型运动学方程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矩阵运算的方法进行描述。
通过对连杆的长度、关节的旋转角度以及坐标系的变换等进行数学建模,可以得到描述机械臂位姿的方程。
四、Dobot Magician运动学方程的应用1. 轨迹规划Dobot Magician的运动学方程可以用于机械臂的轨迹规划。
通过对目标位姿的分析和运动学方程的求解,可以确定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运动规律,从而实现机械臂的轨迹规划。
2. 运动控制Dobot Magician的运动学方程还可以用于机械臂的运动控制。
3关节平面机械臂运动学方程
图1 3关节平面机械臂1.3关节平面机械臂⏹3关节平面机械臂有3个自由度,关节1有1个自由度,关节2有1个自由度,关节3有1个自由度⏹机器人手臂的几何尺寸(mm):关节1长度:L1关节2长度:L2关节3长度:L3⏹关节的运动范围(右手):如表1所示。
2.机器人手臂的坐标系建立参考坐标系(1) 为了对3关节平面机械臂进行控制,同时也便于描述机器人的动作状态,必须建立适当的初始坐标系。
我们设定机械臂的初始姿态:关节1、关节2和关节3均处于水平姿态,与世界坐标系(x0,y0)的x0轴的夹角为0度。
参考坐标系(实验室坐标系)的设定如图1所示:X轴:从关节i到关节i+1的方向定义为X轴,即沿连杆方向y轴:根据X轴和Z轴的方向,以右手螺旋法则确定Z轴:沿关节轴方向,即垂直纸面,从里向外为Z轴正方向(2) 连杆参数连杆参数列表如表2所示。
表2 连杆参数正解:连杆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为:⎥⎥⎥⎦⎤⎢⎢⎢⎣⎡-=100001000000111101c s s c T 221221200000100001c s L s c T -⎡⎤⎢⎥⎢⎥=⎢⎥⎢⎥⎣⎦33233230000010001c s L s c T -⎡⎤⎢⎥⎢⎥=⎢⎥⎢⎥⎣⎦()()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1212120012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1212123123()0000100001c c c s s c c s s s c s s c c c s c c c s s s s L c L c c s s s c c c s c c c s s s s c c c s s c c s s s c s L s L s c c s T T T T ⎡----++-+-⎤⎢⎥++----++⎢⎥==⎢⎥⎢⎥⎣⎦(1)12312311212123123112120012312300001001c s L c L c s c L s L s T T T T -+⎡⎤⎢⎥+⎢⎥==⎢⎥⎢⎥⎣⎦(2)0012312300010001c s x s c y T T T T φφφφ-⎡⎤⎢⎥⎢⎥==⎢⎥⎢⎥⎣⎦(3)其中c 1: cos Θ1 (4) c 2: cos Θ2 (5) s 1: sin Θ1 (6) s 1: sin Θ1 (7)123c c φ= (8) 123s s φ= (9)11212x L c L c =+ (10) 11212y L s L s =+ (11)式(1)为3关节平面机械臂的变换矩阵,式(2)为采用三角函数和差角公式化简得到的,式(3)为式(2)的简化表示,式(4)- 式(11)为简化符号的详细表示。
末端受力的机械臂动力学
末端受力的机械臂动力学机械臂是一种机器人,它由多个自由度的连杆和关节组成,可以进行高精度重复动作和多种操作任务。
在机械臂的设计中,末端受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机械臂需要能够承受和稳定处理各种外部负载。
机械臂动力学是机械臂运动学的进一步扩展,它包括末端受力的问题。
末端受力可以被视为一个静力学问题,即通过计算末端的受力和距离来确定机械臂的稳定性和负载限制。
然而,机械臂动力学也需要考虑运动的能量和加速度等因素。
机械臂动力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等式:F = ma,其中F表示机械臂末端受力,m表示机械臂的质量,a表示机械臂的加速度。
这个等式类似于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
然而,在机械臂动力学中,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因为机械臂的质量和受力分布通常不均匀。
因此,机械臂动力学需要考虑机械臂的各种参数和运动方程,以确定机械臂的稳定性和运动范围。
末端受力的机械臂动力学还需要考虑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机械臂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在空间中移动和旋转,这意味着机械臂需要能够承受各种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受力。
因此,机械臂的末端受力应该在设计和运行时考虑到机械臂的运动性能,以确保机械臂可以稳定运行和高效完成任务。
在实际机械臂应用中,末端受力的机械臂动力学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领域涉及多个学科,例如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
为了设计和控制机械臂并优化其性能,需要深入了解末端受力的机械臂动力学。
这可以通过模拟和物理实验来实现,以测试机械臂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末端受力的机械臂动力学是机械臂设计和控制的一个核心问题。
通过深入理解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机械臂的性能和功能,为工业和服务领域提供更加高效和精密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手臂的运动学公式推导1. 仿人机器人手臂模型● 仿人机器人的手臂有6个自由度,肩部(shoulder )3个,肘部(elbow )2个,腕部(wrist )1个,如图1所示。
● 机器人手臂的几何尺寸(mm ):上臂长度:216 小臂长度:173.5● 关节的运动范围(右手):如表1所示。
表1 关节运动范围⑴ 参考坐标系为了对仿人机器人进行控制,同时也便于描述机器人的动作状态,必须建立适当的初始坐标系。
我们设定机器人手臂的初始姿态:大臂从肩垂直向下,小臂向前平伸,与大臂成90。
参考坐标系(实验室坐标系)的设定以机器人本身的初始位置与实验室坐标系相一致的原则设定,如图2所示。
X 轴:以机器人初始(状态)位置的右侧方向作为实验室坐标系的X 轴; y 轴:设定y 轴使其为右手系坐标系,即正前方为y 轴正向。
Z 轴:以机器人初始(状态)位置的上方向作为实验室坐标系的Z 轴;按D-H 坐标建立的方法,各个关节的轴线与各关节坐标系的Z 轴共线.(2) 关节坐标系各关节坐标系的建立如图3所示。
12 3 4 5 6图1 手臂模型 X 5 XOZ Y图2 参考坐标系X 3 O 3 Z 3Y 3Z 4 O 4Y 4X 4O 5Z 5Y 5Z 6 O 6Y 6 X 6 X 1 O 1 Z 1Y 1 Y 2 O 2 X 2Z 2shoulder 1、2、3elbow wrist 4、5 6 图3 关节坐标系(3)连杆参数连杆参数列表如表2所示。
表2 连杆参数连杆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为:⎥⎥⎥⎥⎦⎤⎢⎢⎢⎢⎣⎡---=----------100001111111111i i i i i i i i c d c s c s s s d s c c c s a s c T i i i i i i i ii i i αααααααα从而可以确定:⎥⎥⎥⎦⎤⎢⎢⎢⎣⎡-=100001000000111101c s s c T ⎥⎥⎥⎥⎦⎤⎢⎢⎢⎢⎣⎡--=100000010000222212c s s c T ⎥⎥⎥⎦⎤⎢⎢⎢⎣⎡---=10000100003303323c s l s c T ⎥⎥⎥⎥⎦⎤⎢⎢⎢⎢⎣⎡--=100000010000444434c s s c T⎥⎥⎥⎦⎤⎢⎢⎢⎣⎡---=100000100005515545c s l s c T ⎥⎥⎥⎥⎦⎤⎢⎢⎢⎢⎣⎡--=10000010000666656c s s c TT T T T T T T 56453423120106= =[ (((cos(t1)*cos(t2)*cos(t3)+sin(t1)*sin(t3))*cos(t4)+cos(t1)*sin(t2)*sin(t4))*cos(t5)-(-cos(t1)*c os(t2)*sin(t3)+sin(t1)*cos(t3))*sin(t5))*cos(t6)-(-(cos(t1)*cos(t2)*cos(t3)+sin(t1)*sin(t3))*sin(t4)+cos(t1)*sin(t2)*cos(t4))*sin(t6),-(((cos(t1)*cos(t2)*cos(t3)+sin(t1)*sin(t3))*cos(t4)+cos(t1)*sin(t2)*sin(t4))*cos(t5)-(-cos(t1)*cos (t2)*sin(t3)+sin(t1)*cos(t3))*sin(t5))*sin(t6)-(-(cos(t1)*cos(t2)*cos(t3)+sin(t1)*sin(t3))*sin(t4)+cos(t1)*sin(t2)*cos(t4))*cos(t6),-((cos(t1)*cos(t2)*cos(t3)+sin(t1)*sin(t3))*cos(t4)+cos(t1)*sin(t2)*sin(t4))*sin(t5)-(-cos(t1)*cos(t2)*sin(t3)+sin(t1)*cos(t3))*cos(t5), (-(cos(t1)*cos(t2)*cos(t3)+sin(t1)*sin(t3))*sin(t4)+cos(t1)*sin(t2)*cos(t4))*l1-cos(t1)*sin(t2)*l0] [ (((sin(t1)*cos(t2)*cos(t3)-cos(t1)*sin(t3))*cos(t4)+sin(t1)*sin(t2)*sin(t4))*cos(t5)-(-sin(t1)*co s(t2)*sin(t3)-cos(t1)*cos(t3))*sin(t5))*cos(t6)-(-(sin(t1)*cos(t2)*cos(t3)-cos(t1)*sin(t3))*sin(t4)+s in(t1)*sin(t2)*cos(t4))*sin(t6),-(((sin(t1)*cos(t2)*cos(t3)-cos(t1)*sin(t3))*cos(t4)+sin(t1)*sin(t2)*sin(t4))*cos(t5)-(-sin(t1)*cos(t 2)*sin(t3)-cos(t1)*cos(t3))*sin(t5))*sin(t6)-(-(sin(t1)*cos(t2)*cos(t3)-cos(t1)*sin(t3))*sin(t4)+sin(t1)*sin(t2)*cos(t4))*cos(t6), -((sin(t1)*cos(t2)*cos(t3)-cos(t1)*sin(t3))*cos(t4)+sin(t1)*sin(t2)*sin(t4))*sin(t5)-(-sin(t1)*cos(t2)*sin(t3)-cos(t1)*cos(t3))*cos(t5), (-(sin(t1)*cos(t2)*cos(t3)-cos(t1)*sin(t3))*sin(t4)+sin(t1)*sin(t2)*cos(t4))*l1-sin(t1)*sin(t2)*l0] [((-sin(t2)*cos(t3)*cos(t4)+cos(t2)*sin(t4))*cos(t5)-sin(t2)*sin(t3)*sin(t5))*cos(t6)-(sin(t2)*cos(t3)*sin(t4)+cos(t2)*cos(t4))*sin(t6), -((-sin(t2)*cos(t3)*cos(t4)+cos(t2)*sin(t4))*cos(t5)-sin(t2)*sin(t3)*sin(t5))*sin(t6)-(sin(t2)*cos(t3)*sin(t4)+cos(t2)*cos(t4))*cos(t6), -(-sin(t2)*cos(t3)*cos(t4)+cos(t2)*sin(t4))*sin(t5)-sin(t2)*sin(t3)*cos(t5), (sin(t2)*cos(t3)*sin(t4)+cos(t2)*cos(t4))*l1-cos(t2)*l0] [0,0,0,1]⎥⎥⎥⎥⎦⎤⎢⎢⎢⎢⎣⎡-==-1000010000cos sin 00sin cos 111110110θθθθTT ⎥⎥⎥⎥⎦⎤⎢⎢⎢⎢⎣⎡---==-100000100cos 0sin 0sin 0cos 222211221θθθθTT ⎥⎥⎥⎥⎦⎤⎢⎢⎢⎢⎣⎡----==-10000100cos 0sin 0sin 0cos 0333312332l TT θθθθ⎥⎥⎥⎥⎦⎤⎢⎢⎢⎢⎣⎡---==-1000100cos 0sin 0sin 0cos 444413443θθθθTT⎥⎥⎥⎥⎦⎤⎢⎢⎢⎢⎣⎡----==-10000100cos 0sin 0sin 0cos 1555514554l TT θθθθ ⎥⎥⎥⎥⎦⎤⎢⎢⎢⎢⎣⎡---==-1000100cos 0sin 0sin 0cos 666615665θθθθT T 以“6”为参考,1、2、3三个关节交点“0”的位置由4、5、6三个关节决定,因此有26363266P T P =其中,⎥⎥⎥⎥⎦⎤⎢⎢⎢⎢⎣⎡=1266z y x p p p P 已知;263P 为23T 的第4列,即⎥⎥⎥⎥⎦⎤⎢⎢⎢⎢⎣⎡-=1000263l P T T T T 43546563= p=[]Tl s s l c l c c s c s l s l c s s c c P T 1)()(054160464561604645626363-+--+-=1222266266+++=z y x T p p p P P120142120+-+=l l c l l p P T a l l p p p l l c zy x =---+=1222212042令2tan 4θ=u ,则a u u c =+-=22411,有aau +-±=11 a a +-=11arctan24θ或aa+-+-=11arctan 24πθ(4) θ4的范围为 –150----30 由054l s s p z -=得: 405s l p s z-=其中04≠s令u =2tan5θ,则2512sin u u+=θ,即40212s l p uu z-=+ )11arctan(211122420405242040402-±-=-±-==++s l p p s l s l p p s l u u p sl u zz zz zθ)11arctan(2)11arctan(224204052420405-++-=-+-=s l p p s l s l p p s l zz zz πθθ (5)θ5的范围为 –180----180 160460456l s l c s l c c c p x +-= 则有:0)22()(0450042045=-+-++l c c p u l l c u l c c p x x)(2))((4)22()22(0450450452004004l c c p l c c p l c c p l l c l l c u x x x +-+--±--=因此6θ有两个值: 04522425424200046)12()(arctan2l c c p p c c c c l l l c x x+-++-+--=θ或4522425424200046)12()(arctan 2l c c p p c c c c l l l c x x+-++-+-+-=πθ二、手腕方位的反解321θθθ、、决定手腕的方位。
T T T p a o n p a o n p a o n z z z z y y y y x x x x 10213210=⎥⎥⎥⎥⎦⎤⎢⎢⎢⎢⎣⎡ 或⎥⎥⎥⎥⎦⎤⎢⎢⎢⎢⎣⎡------+---+=10000022121323132131321323132131321102132l c s s s c s s c c s c s cs s c c c s s c c c s s s c c c T T T3tan θ-=xy a a 当0sin 2≠θ时),(2tan 3x y a a a -=θ1tan θ-=zzn o ),(2tan 1z z n o a -=θ12sin tan θθz za o =)sin ,(2tan 12θθz z a o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