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推断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有机物推断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物推断题解题技巧

⾼考化学有机物推断题解题技巧2019-09-14⼀、常⽤解题技巧技巧1 根据物理性质推断重点可根据物质的密度、状态、溶解性等⽅⾯进⾏考虑。

(1) 密度⽐⽔⼩的液体有机物:所有烃、⼤多数酯、⼀氯烷烃等。

(2) 密度⽐⽔⼤的液体有机物:溴⼄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 难溶于⽔的有机物: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如溴苯)、硝基化合物(如硝基苯)、醚、酯(如⼄酸⼄酯)等;苯酚在常温微溶于⽔,但⾼于65℃时与⽔以任意⽐互溶。

(4) 易溶于⽔的有机物:碳原⼦较少的醛、醇、羧酸(如⽢油、⼄醇、⼄醛、⼄酸)。

(5) 常温下为⽓体的有机物:1~4个碳原⼦的烃,⼀氯甲烷、新戊烷、甲醛等。

技巧2 根据化学性质推断(1) 能发⽣⽔解反应的物质:卤代烃、酯(油酯)、⼆糖、多糖、蛋⽩质等。

(2) 能发⽣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所有含醛基的物质。

(3) 能使⾼锰酸钾酸性溶液褪⾊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物;苯的同系物;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 能使溴⽔褪⾊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物(加成反应);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反应);含醛基物质(氧化反应);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烷等,属于萃取,使⽔层褪⾊⽽有机层呈橙红⾊)。

(5)能被氧化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不饱和化合物、苯的同系物、醇、醛、酚等可以被酸性⾼锰酸钾氧化;⼤多数有机物可以燃烧,物质燃烧都是被氧化;显酸性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6) 能使蛋⽩质变性的物质:强酸、强碱、重⾦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碘酒、三氯⼄酸等。

(7) 既能与酸⼜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质等)。

(8) 能与NaOH溶液发⽣反应的有机物:酚;羧酸;卤代烃(⽔溶液:⽔解;醇溶液:消去);酯(⽔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蛋⽩质(⽔解)。

有机推断题归纳及解题PPT课件(上课用)

有机推断题归纳及解题PPT课件(上课用)
有机推断题型归纳及 解题策略
23.03.2022
1
【解读考试说明】 --之能力要求
学 对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 习 通过观察获取有关感性知识并能加工
有机推断题 能 能准确提取信息和进行整合来解决问题
力 能正确的使用化学术语、图表来表达结果
知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识 能 了解代表物质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力 有机化学中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③写出与H官能团种类和数目都相同的所有同分异
构体

23.03.2022
12
类型四:通过信息处理进行推断
例题:(2009·全国II·30)化合物A相对分
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
为7.0%,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下图
所示:
A
催化剂 聚合
B
稀H2SO4 △
① 稀H2SO4 △
23.03.2022
2
一、解“有机推断题”的知识储备
代表物质特征性质的网络图及其反应条件
23.03.2022
3
一、解“有机推断题”的知识储备
常见反应条件与化学反应关系
反应条件
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Ni △ NaOH 醇 △
与H2的加成反应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NaOH 水 △
卤代烃的水解(取代)反应
浓H2SO4 △
H2 Ni
D
A 稀H2SO4 △
23.03.2022
H
O2 Cu /△
E
O2 一定条件
F
11
类型三:通过产物结构进行推断
C与F互为同系物,H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H物 质得到的1H-NMR谱中有5各吸收峰。

有机推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有机推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有机推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课件制作:开远一中周艳芳 kyyzzyf@
2012-11-5
有机推断在高考中的考察方式: 高考命题一般都是给出全部或部分有 机物变化线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中学有 关知识进行有机物的推断和综合分析。试 题以物质(官能团、碳链)推断作为思维 主线,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转 化过程的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书写、指 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为常见设问方 式。

①请推测B、C、D、E分别属于哪类有机物?
②如B是一氯代烃,请推测E中含有的官能团个数?
2个羟基
③如A是环己烷, B仍是一氯代烃,请写出E与足量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浓硫酸 OH + 2CH3COOH OH 加热 OOCCH3 + 2H2O OOCCH3
如D→E的转化改为如图所示关系,则此转化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烃A
(要领:烯烃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四、应具备的知识技能: 1、熟悉烃及其衍生物的转化关系
2、从不同角度掌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 (如:官能团与反应类型、特征反应条件、特征反 应现象、特殊数据、结构及提供信息等)
(1)熟悉有机物官能团的主要性质(特征反应)
请列举学过的有机物官能团,并写出一个 能代表这种官能团性质的反应。
.解题思路与方法
1、常见题型 a、选择题 b、框图题

2、解题方法:顺推法、逆推法、多法结合。 3、解题思路: 特征反应 推知官能团的种类 反应机理 数据处理 推知官能团的位置 推知官能团的数目 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产物结构
推知碳架结构

四、应具备的知识技能: 1、熟悉烃及其衍生物的转化关系

[谈解有机推断题的思维技巧] 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谈解有机推断题的思维技巧] 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谈解有机推断题的思维技巧] 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物质的性质、特征)了如指掌。

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

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

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

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

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第一种是顺向思维,从已知条件入手逐步推到产物;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最终产物向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

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

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

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如何做好化学推断题?有机推断题经常围绕苯及同系物、醇为中心的转化、葡萄糖的性质来考察。

所以我个人认为要做好此类题,首先上述提到的性质及转化关系要非常熟悉。

其次,做题时要善于抓题眼,题眼经常是一些特殊的性质、用途、现象、反应规律等,以此作为突破口解题。

平时可以专门找一些此类题集中练练,以便找出一些做题规律。

化学推断题的解答技巧与思路推断题怎么入手,有没有什么窍门?有机推断题经常围绕苯及同系物、醇为中心的转化、葡萄糖的性质来考察。

所以我个人认为要做好此类题,首先上述提到的性质及转化关系要非常熟悉。

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及解题突破

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及解题突破

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及解题突破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推断题是高中化学学习重要的内容之一,因其具备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等特点,所以在高考中是必考题,在高考试卷中,命题教师通常利用新颖的方式来变换出题的角度,进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在面对有机化学推断题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没有合适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思路。

本文结合化学教学当中积累的一些推断题解题经验,针对解题策略进行介绍,希望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能够有一定帮助。

标签: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策略;解题思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有机化学题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其中有机化学推断题也是比较常考的题型,并且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固定,有机化学推断题主要是考察对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拓展[1]。

因此,要正确解出有机化学推断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最基本的知识点包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等重点的官能团,掌握基本结构和常见化学性质的关系,并通过乙酸、乙醛、乙醇等物质推导出该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通过性质来掌握官能团的引入、保护和移除,以及相应碳链增减知识等等,进而学生将这些综合知识合理、正确的运用在化学有机推断题上,达到理清解题思路的目的。

一、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策略探究(一)高考化学大纲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2]。

(二)推断题知识点总结1.首先,掌握烷烴、烯烃、炔烃、二烯烃、芳烃、碳排放物等各种烃类的主要性质,掌握具有碳链和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各种烃类的主要性质。

并能灵活运用类似原理结合此类知识。

[3]。

其次,以一些典型的碳氢化合物衍生物(如乙醇、乙醛、苯酚)为例,掌握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应用,了解和掌握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和性质。

高三复习有机合成推断同分异构课件.ppt

高三复习有机合成推断同分异构课件.ppt
2、两个甘氨酸分子形成二肽
该反应与加聚反应不同,在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伴 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2O等)的生成。这类反应我 们称之为“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的特点: 1、缩聚反应的单体往往是具有双官能团(如—OH、
—COOH、—NH2、—X及活泼氢原子等)或多官能团 的小分子;
2、缩聚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副产物 (如H2O、NH3、HCl等)生成;
3、所得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不 同;
4、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 基原子或原子团(这与加聚物不同,而加聚物的端基不 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如:
① 由一种单体
n mol 单体中含—COOH官能团(或—OH)的物质的量为:n mol, 而在反应中,有一个端基(—COOH)是没有参与反应的, 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1) mol ②由两种单体:n mol
先确定合成物的类别及题中给定的条件,然后从 产物起一步一步反推至原料
高三化学复习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第二课时)
考纲要求
•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 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 单体。
•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合成第高二分章子化分合子物结的构基与本性方质法
聚乙烯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塑料。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聚乙烯的合成方法。
例3:
((12)有)机化物学甲式苯为C8H8O2的,芳在香H族-N酯M类R(有H机核化磁合 物,在H-NMR谱给出的峰有若干种,请写出
强共度振之)谱比上为观下察列峰的给结出构的简强式度(之每比种为只写一个)
(①
3:1:1:1:1:1
3∶2∶2∶1

3:)2:2:1

押全国卷理综第36题 有机化学基础(原卷版)

押全国卷理综第36题 有机化学基础(原卷版)

押全国卷理综第36题有机化学基础高考频度:★★★★★难易程度:★★★★☆高考中,对于有机化学选修部分的考查,主要以有机物结构、官能团、性质的推断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新物质的合成路线等方面的考查为主。

全国卷年份题号考点分布命名官能团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共面共线结构简式方程式检验鉴别同分异构设计合成路线其他乙卷2021 36 √√√√√√I 2020 36 √√√√√√2019 36 √ √ √ √ √ √ 手性2018 36 √ √ √ √ √ √2017 36 √ √ √ √ √ √II 2020 36 √√√√√手性2019 36 √√ √ √ √ √聚合度2018 36 √ √ √ √√2017 36 √ √ √ √ √甲卷2021 36 √√√√√√消耗氢气III 2020 36 √√√√√手性找规律2019 36 √ √ √分子式√ √探究实验2018 36 √ √ √ √ √ √2017 36 √ √ √ √ √ √一、试题导图二、解题思路1.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2.有机合成路线题的解题思路:3.常考的有机合成中三种官能团的保护:(1)酚羟基的保护:因酚羟基易被氧化,所以在氧化基团前先使其与NaOH反应,把酚羟基转变成—ONa,将其保护起来,使其他基团氧化后再酸化使其全部转变为—OH。

(2)碳碳双键的保护:碳碳双键容易被氧化,在氧化基团前可以利用其与HCl等的加成反应将其保护起来,待其他基团氧化后再利用消去反应重新转变为碳碳双键。

(3)氨基(—NH2)的保护:如在对硝基甲苯对氨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应先把—CH3氧化成—COOH之后,再把—NO2还原为—NH2,防止当KMnO4(H+)氧化—CH3时,—NH2(具有还原性)也被氧化。

4.解题步骤(1)审题——正确解题的基础:看清题中已知信息和框图信息,综合已知信息和框图信息,理解物质的转化过程。

(2)析题——正确解题的关键:运用“三看”突破物质间的变化:①看碳链结构变化。

化学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化学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化学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化学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考查为理解和综合应用,试题难度为较难或难,考查的形式选择题以有机物的结构或有机反应为背景考查有机基础知识,有机综合题以药物合成为背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

化学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内容整理:一、有机合成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过程:3、有机合成的原则是: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

4、有机合成的解题思路:将原料与产物的结构进行对比,一比碳干的变化,二比官能团的差异。

(1)根据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所带官能团性质及题干中所给的有关知识和信息,审题分析,理顺基本途径。

(2)根据所给原料,反应规律,官能团引入、转换等特点找出突破点。

(3)综合分析,寻找并设计最佳方案,即原料⇌顺推逆推中间产物⇌顺推逆推产品,有时则要综合运用顺推或逆推的方法导出最佳的合成路线。

二、有机合成中碳骨架的构建及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1、碳骨架的构建:(1)有机成环反应:①有机成环:一种是通过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来实现的;另一种是通过至少含有两个相同或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脱去小分子物质来实现的。

如多元醇、羟基酸、氨基酸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小分子水等而成环。

②成环反应生成的五元环或六元环比较稳定。

(2)碳链的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碳链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常见的方式如下所示。

①与HCN的加成反应:例如②加聚或缩聚反应,如nCH2===CH2③酯化反应,如CH3CH2OH+CH3COOH⇌浓硫酸ΔCH3COOCH2CH3+H2O。

(3)碳链的减短:①脱羧反应:R—COONa+NaOHCaOR—H+Na2CO3。

②氧化反应:R—CH=CH2RCOOH+CO2↑。

③水解反应:主要包括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和多糖的水解。

④烃的裂化或裂解反应:C16H34C8H18+C8H16;C8H18C4H10+C4H8。

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是高考的热点,是命题者的保留题目,预测今后将继续成为有机部分化学试题的主要考点,并且有可能逐步走向综合性、信息化、能力型方向发展。

而如何解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题是有机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大家在复习中应予以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题的特点1、命题形式上多以框图的形式给出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考查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判断反映类型、分析各种物质的结构特点和所含的官能团、判断和书写同分异构体等;或是给出一些新知识和信息,即信息给予试题,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成与推断,考查学生的自学及应变能力。

2、命题内容上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乙醛等这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和性质为中心来考查。

二、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解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

首先必须全面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审清题意(分清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题意)、用足信息(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积极思考(判断合理,综合推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剥离法,分层推理法等得出结论,最后做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三、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技巧1、准确把握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快速寻找试题的切入口例1、(2003年全国)根据图示填空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mol A与2 mol H 2反应生成1 mol E,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B在酸性条件下与B「2反应得到D,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有机推断

有机推断

练习:
1有机物A、B、C、D、E的有关变化如图。已知:E在标
准状况下为气态物质,其密度为0.74g/L、0.74gD物质可
以配制0.2mol/L的D溶液50mL。由此判断物质A~F的结
构简式为
A、
B、
C、
D、
E、
F、

D为CH3CH2COOH
CH3 COOCH2CH2CH3
M(E)=16 M(D)=74
4、综合应用
例:
有一烃的含氧衍生物,其分于相对质量为58。 (1)若该物质的分子结构中含—CH3,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CH3CH2CHO (2)若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2个—CH3,则其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 CH3COCH3 (3)若该物质的分子结构中既不含—CH3,也不含— CH2—,但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其结构式为 ________。OHC-CHO
(C5H8O2)
加聚
(C5H8O2)
练习:
15、有A、B、C、D、E五种有机物,A属于烃类,常温下 为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25g/L,其余均为烃的含 氧衍生物,A、B、C、D、E有如下 关系;
1)确定五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AB
C
D
E
2)写出右图六步变化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E:CH3COOCH2CH3
有机推断
有机物衍变关系的应用
一、有机物推断的主要类型
(1)、由结构推断有机物 (2)、由性质推断有机物 (3)、由实验推断有机物 (4)、由计算推断有机物
二、有机推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解题思路:首先剖析题意,分离出已知条件和推 断内容,弄清被推断物和其它有机物的关系,找准解题 的突破口,然后联系信息和有关知识,应用规律进行逻 辑推理或计算分析,排除干扰,精心筛选,最后作出正 确的推断。推断思路要正确,方法要简洁。

(完整版)有机推断题解题方法详解

(完整版)有机推断题解题方法详解

有机推断题解题过程详解一、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解有机推断题,主若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

第一必定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变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掌握以下三个推断的要点:1、审清题意〔解析题意、弄清题目的前因结果,掌握妄图〕——有什么?2、用足信息〔正确获守信息,并迁移应用〕——有什么联系?怎么用?3、积极思虑〔判断合理,综合推断〕依照以上的思想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打破口,即抓住特点条件〔特别性质或特点反响。

但有机物的特点条件其实不是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种类条件。

关系条件提示有机物间的联系,种类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种类。

关系条件和种类条件不仅为解题减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认识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种类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点条件。

尔后再从打破口向外发散,经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

最后作全面的检查,考据结论可否吻合题意。

二、机推断题的打破口解题的打破口也叫做题眼,题眼能够是一种特其他现象、反响、性质、用途或反响条件,或在框图推断试题中,有几条线同时经过一种物质,经常这就是题眼。

【课前例题显现】1.〔 2021 年四川高考真题、17 分〕有机化合物G 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G的合成路线以下:其中 A~F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局部产物及反响条件已略去。

:请答复以下问题:〔 1〕G 的分子式是;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第①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 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4〕第② ~⑥步反响中属于取代反响的有〔填步骤编号〕。

〔 6〕写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 E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只含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 O—;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 2 种峰。

【题目解析思路详解】:以框图合成形式察看有机化合物知识。

反响①是加成反响,这点由题目给出反响物是(CH 3)2C=CH 2与 HBr ,以及碳碳双键的性质可知。

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技巧

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技巧

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技巧化学有机推断题是化学有机化合物结构推断的题目,将化学反应途径、反应物、产物等信息进行分析,推断出未给定的有机化合物结构。

解题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反应类型:首先要根据提供的反应信息来分析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很多,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通过对反应类型的分析,可以根据反应机理来推断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 分析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在分析反应类型的基础上,需要仔细观察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

可以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如官能团、碳骨架等,来推断出化合物的结构。

3. 利用已知反应的规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行为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有机反应规律来推断出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例如,碳-氢键可以被卤素取代,烯烃可以进行加成反应等。

4. 利用详细反应机理: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是推断化合物结构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推断出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例如,醇的酸催化裂解反应可以推断出醇结构。

5. 综合考虑各种信息:在解答推断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信息。

不仅要考虑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还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反应物的反应性质等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合适的结构。

除了上述解题技巧,下面是一些有机推断题解题时常用的参考内容,供参考。

1. 有机反应官能团的特点:对各种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反应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包括醇、酮、醛、酸、酯、羧酸、醚、醚、酰胺等。

2. 化学反应的机理:了解各种反应的机理和反应过程,掌握一些常见反应的机理步骤和产物生成过程,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3. 反应特点:根据已知反应的特点来判断未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例如受邻基效应和孤对电子影响较大的取代反应、环的合成反应等。

4. 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有机化学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学科,有很多知识需要掌握。

对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对解答推断题非常有帮助。

5. 反应实例的积累:通过多做有机推断题,积累一些典型的反应实例,深化对有机反应机理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理解。

高中化学 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及常见题型归纳

高中化学 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及常见题型归纳

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及常见题型归纳有机化学推断题是根据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而设计的。

这类试题通常以新药、新的染料中间体、新型有机材科的合成作为载体,通过引入新的信息,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从中引出相关的各类问题,如推断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所含官能团、判断反应类型、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同分异构体等。

一、解题策略解有机推断题的一般方法是:1、找已知条件最多的,信息量最大的。

这些信息可以是化学反应、有机物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变化前后的碳链或官能团间的差异、数据上的变化等等。

2、寻找特殊的或唯一的。

包括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常温下处于气态的含氧衍生物——甲醛)、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特殊的反应、特殊的颜色等等。

3、根据数据进行推断。

数据往往起突破口的作用,常用来确定某种官能团的数目。

4、根据加成所需22Br H 、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的类型及数目;由加成产物的结构,结合碳的四价确定不饱和键的位置。

5、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结合题给信息进行顺推或逆推,猜测可能,再验证可能,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二、常见题型归纳1、给出合成路线的推断题(即框图题)此类题是最为常见的有机推断题。

除题干给出新化学方程式、计算数据、实验现象和分子式或结构式外,大部分信息均集中在框图中。

解答这类题时,要紧紧抓住箭头上下给出的反应条件,结合题给信息,分析每个代号前后原子数、碳干和官能团变化情况,找准突破口。

例1 已知:烷基苯在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如:化合物A~E 的转化关系如图a 所示,已知:A 是芳香化合物,只能生成3种一溴化合物;B 有酸性;C 是常用增塑剂;D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和常用化学试剂(D 也可由其他原料催化氧化得到);E 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酚酞,结构如图b 。

①−−−−→+-H ,MnO 4②正丁醇−−−−−→+H ,108H C 42216O H C℃④苯酚−−−−→+H , 348O H C图a写出A 、B 、C 、D 的结构简式。

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浓H 2SO 4 170℃ 催化剂 △ Ni △ 浓H 2SO 4 △乙酸、乙酸酐△ NaOH △有机推断题专题复习一、有机推断题的特点)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另一类则通过提供一些新知识,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1、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常考转化途径中的反应条件)[条件1] 光 照 这是烷烃和烷基中的氢被取代的反应条件。

如:①烷烃的取代;芳 香烃或芳香族化合物侧链烷基的取代;③不饱和烃中烷基的取代。

[条件2] 这是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

[条件3] 或 为不饱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C=C 、C=O 、C ≡C 的加成。

[条件4] 是①醇消去H 2O 生成烯烃或炔烃;②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③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

此外酯化反应的条件还可以是:[条件5] 是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②酯类水解反应的条件。

Cu 或Ag△NaOH 醇溶液 △ 浓NaOH 醇溶液 △稀H 2SO 4△[ O ] 溴水 溴的CCl 4溶液KMnO 4(H +) 或 [ O ][条件6]或 是卤代烃消去HX 生成不饱和烃的反应条件。

[条件7] 是①酯类水解(包括油脂的酸性水解);②糖类的水解[条件8] 或 是醇氧化的条件。

[条件9] 或 是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的条件。

[条件10] 是苯的同系物侧链氧化的反应条件(侧链烃基被氧化成-COOH )。

[条件11]显色现象:苯酚遇FeCl 3溶液显紫色;与新制Cu (OH )2悬浊液反应的现象:1沉淀溶解,出现深蓝色溶液则有多羟基存在2沉淀溶解,出现蓝色溶液则有羧基存在,3加热后有红色沉淀出现则有醛基存在2 审清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积极寻找突破口,巧妙选择顺推或逆推。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大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大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大题解题技巧有机合成与推断是有机化学考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常在口卷中以大题形式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是结合起来的。

首先,我们在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把握住合成的实质和推断的实质,在有机合成中,他的实质主要是利用有机官能团的基本反应进行必要的官能团的合成和转换过程,从而合成目标产物。

而推断的实质主要是利用具体物质的推断流程推断出其中缺少的某个环节、物质、反应条件或者根据已知物的信息推断未知物的信息,也会考查在某个环节中的反应类型、官能团的转化及位置、可能生成的物质及生成物的结构特征等。

有机推断6大〃题眼〃1.有机物化学性质①能使浸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一C二C一"、 "一C三C一"。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一C二C一"或"一C三C一"、 "一CHO"、"一OH (醇或酚);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一C二C一"、 "一C三C一"、“—CO - ” 或"苯环"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 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一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一OH"、 "一COOH"。

⑥能与Na2 CO3或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竣基。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⑨遇FeCl 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具有"一CH20H ”的醇。

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一CH 2 OH ”的醇,B就是醛,C应是酸。

2.有机反应条件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总结

有机 推断
反应机理
官能团的位置
解题 思路 数据处理 官能团的数目、
分子式
综合 分析
确定 有机 物的 结构
产物结构
碳链结构
2024/6/3
20
17
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物·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 均小于或等于4;
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CH3Cl、CH2=CHCl、HCHO 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 2、不溶于水比水重的常见有机物有
溴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溴苯、硝基苯 不溶于水比水轻的常见有机物有
己烷、苯、甲苯等烃类,乙酸乙酯、油脂等酯类
2024/6/3
14
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反应·转化关系】
R-CH2OH→R-CHO→R-COOH
2024/6/3
RCOOR'→RCOOH+R'OH
-R'表示脂肪烃基,也可以表示芳香烃基
15
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物·空间结构】
①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 碳碳叁键 。 ②具有 4 原子共面的可能含醛基。 ③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 。 ④具有 12 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
反应条件
可能官能团
浓硫酸, ①醇的消去(醇羟基) 加热 ②酯化反应(含有羟基、羧基)
稀硫酸
①酯的水解(含有酯基) ②二糖、多糖的水解
NaOH水溶 ①卤代烃的水解 ②酯的水解 (皂 液,加热 化)
NaOH醇溶 液,加热
卤代烃 消去(-X)
2024/6/3
2
反应条件 O2/Cu、加热 Cl2 (Br2)/Fe
一、根据反应类型来推断官能团种类:
反应类型
可能官能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3)特殊的水溶性、熔沸点等:苯酚常温时水溶性不大,但高于 65℃以任意比互溶;常 温下呈气态的物质有:碳原子小于 4 的烃类、甲烷、甲醛、新戊烷、CH3Cl、CH3CH2Cl 等。
(4)特殊的用途:甲苯、苯酚、甘油、纤维素能制备炸药;乙二醇可用做防冻液;甲醛 的水溶液可用来消毒、杀菌、浸制生物标本;葡萄糖或醛类物质可用于制镜业。
3、特殊的化学性质、转化关系和反应
(1)与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 萄糖、果糖、麦芽糖。
(2)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含碳双键或碳三键的物质因加成而褪色;含醛基的物质因氧 化而褪色;酚类物质因取代而褪色;液态饱和烃、液态饱和酯、苯及其同系物、氯仿、四氯化
[题眼 2]
浓 H2SO4
170℃
这是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
Ni
催化剂
[题眼 3] △ 或 △ 为不饱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C=C、C=O、C≡C 的加成。
[题眼 4]
浓 H2SO4 △
是①醇消去 H2O 生成烯烃或炔烃;②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
乙酸、乙酸酐
③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此外酯化反应的条件还可以是: △
有机推断题中的重要信息
一. 充分利用有机物化学性质
1. 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
”或“
”。
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
”、“
”或“苯
的同系物”。
3.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
”、“
”或“苯环”。
4.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
烯烃

蛋白质
二肽
葡萄糖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及例题讲解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及例题讲解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及例题讲解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有机推断解题技巧辅导教案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重点:1、掌握羧酸的性质2、掌握酯化反应3、掌握有机合成的方法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定义;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4、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

5、有机合成过程:【思考与交流】(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引导,得出答案)1.(1)醇的消去反应;(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炔烃的加成反应。

的加成反应;(3)醇或2.(1)烷烃或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2)不饱和烃与HX或X2酚的取代反应。

3.(1)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2)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4)酯的水解反应。

拓展1:引入-CHO,某些醇氧化引入-COOH,醛氧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羧酸盐酸化,酯酸性水解引入-COO-,酯化反应拓展2: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加聚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常见的有烃的卤代、芳香烃的硝化、卤代烃的水解、醇分子间脱水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酚的卤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以及我们即将学到的蛋白质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烯烃或炔烃的加成、苯环的加成、醛或酮的加成发生消去反应的有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脱卤代氢发生氧化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醛等。

发生还原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醛等。

发生加聚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等。

下面介绍一种有机合成的常用方法——逆合成分析法。

【板书】二、逆合成分析法:阅读课本,以(草酸二乙酯)为例,说明逆推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从分子构型突破
(1)、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碳碳叁键
(2)、具有4原子共面的可能含醛基
(3)、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
(4)、具有12原子共面的可能含苯环
二、有机计算
(一)、不饱和度计算
CxHyOa(NH)b则Ω=x+1-y/2
Ω=双键数+叁键数×2+环数
1、若Ω=0,说明分子是饱和链状结构;
2、若Ω=1,说明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
3、若Ω=2,说明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一个三键;或一个双键和一个环;或两个环;余类推;
4、若Ω≥4,说明分子中很可能有苯环。

(二)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最简式法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乙炔和苯;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2、物质的量关系法由密度或其他条件→求摩尔质量→求1mol分子中所含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
→求分子式
标准状况气体的密度M=22.4*ρ;
相对密度D D=ρ1/ρ2=M1/M2
3、余数法(商余法):烃的相对分子质量除以12,求得其商和余数。

用公式可表示为M/12=x…y,(其中x 为可能的最大碳原子数,余数y为可能的最小氢原子数)
①当y=0或x≥6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或增加12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

②若为烃的含氧衍生物,从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中扣除氧原子的部分后,再用余数法。

4、方程式法:利用燃烧反应方程式(,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有机物燃烧通式:烃:CxHy+(x+y/4)O2→xCO2+(y/2)H2O
烃的衍生物:CxHyOz+(x+y/4-z/2)O2→xCO2+(y/2)H2O
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确定
烷烃 2n-4+1
1、等效氢法
烃的一取代物数目的确定,实质上是看处于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数目。

判断“等效氢”的三条原则是:
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甲烷中的4个氢原子等同。

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是等效的;如新戊烷中的4个甲基上的12个氢原子等同。

③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在确定同分异构体之前,要先找出对称面,判断等效氢,从而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注: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的数目=
不同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强度之比)=
2.基团位移法
对给定的有机物先将碳键展开,然后确定该有机物具有的基团并将该基团在碳链的不同位置进行移动,得到不同的有机物。

此方法适合烯、炔、醇、醛、酮等的分析。

3. 定一移二法
对于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4. 酯可拆分为合成它的羧酸和醇(酚)
(一)、有机物的推断主要解决的问题
1、碳架问题
2、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和位置
(二)、有机物的推断的常用方法
1、从物质特征性质和特征反应条件突破
2、从物质的转化关系
3、从题目的信息反应突破
4、从简单数据及式量的综合计算突破
6、从不饱和度突破
7、从信息突破
【练习】
1.[2019新课标Ⅰ]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

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 中的手性碳。

(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
(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5)⑤的反应类型是。

(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

(7)设计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
试剂任选)。

2.[2019新课标Ⅱ] 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粘结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

下面是制备一种新型环氧树脂G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一种烯烃,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5)E的二氯代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

(6)假设化合物D、F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 mol单一聚合度的G,若生成的NaCl和H2O的总质量为765 g,则G的n值理论上应等于__________。

3.[2019新课标Ⅲ]氧化白藜芦醇W具有抗病毒等作用。

下面是利用Heck反应合成W的一种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类型为___________,W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
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5)X为D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如下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②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6∶2∶1;③1 mol的X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2 g H2。

(6)利用Heck反应,由苯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

(无机试剂任选)
4.[2019北京] 抗癌药托瑞米芬的前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
ⅱ.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2NCH2CH3的键线式为
(1)有机物A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其钠盐可用于食品防腐。

有机物B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产生CO2;B加氢可得环己醇。

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F是一种天然香料,经碱性水解、酸化,得G和J。

J经还原可转化为G。

J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5)M是J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包含2个六元环
②M可水解,与NaOH溶液共热时,1 mol M最多消耗2 mol NaOH
(6)推测E和G反应得到K的过程中,反应物LiAlH4和H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7)由K合成托瑞米芬的过程:
托瑞米芬具有反式结构,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2018新课标1卷】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______________。

(7)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6.[2019浙江4月选考]以煤、天然气和生物质为原料制取有机化合物日益受到重视。

E是两种含有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

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请回答:
(1)A→B的反应类型________,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

(2)C与D反应得到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检验B中官能团的实验方法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