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论述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德育工作是提高学生素质、塑造良好人格的关键性工作。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需要思考和实践。
一、思考1. 合理规划合理规划是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础。
德育工作必须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计划性。
需要与学校教育目标保持一致、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教育要求和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制定具体计划,把德育工作纳入校园教育的整体规划中。
2. 深入实施德育工作需要深入实施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实际上,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课程安排不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德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讲座、辩论比赛等,增强学生实践、交流和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团队建设德育工作离不开德育工作者的团队力量。
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责任重大,必须他们具备德育能力,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教育教学部门应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平台,支持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培训他们的培训技能,并持续关注德育工作的实践和反思。
4.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是德育工作生根发芽的土壤。
建立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修养之道,丰富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让他们深入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实现文化效益和教育效益的双赢。
二、实践1. 创新创造新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的创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且也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探索。
正是通过教师有意无意间的探索、实验和创新,可以发现更多的德育教育方法,不断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2.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教职员工的责任。
彻底减少德育教育中的管理漏洞,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流程,确立相关的教育教学标准和评估制度,严格落实德育教育管理,确保德育教育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 建设绿色和谐校园学校应该拥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愉悦的学习空间。
提高小学教师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探讨
提高小学教师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德育工作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和难题。
如何提高小学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在此探讨,提出一些方法和途径,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
一、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榜样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其自身的师德素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可低估。
在提高小学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时,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榜样。
这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师德建设机制,注重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和培训。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的师德评比和考核,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激励更多的教师向优秀的师德榜样学习。
二、注重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全员参与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不能只是某一个教师或一个部门单独进行,而是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形成一个系统化和全员参与的德育体系。
在实践中,学校可以建立德育委员会或德育小组,明确各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包括主题班会、德育讲座、德育教育活动等,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和表现,营造全校共同关注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利用好每一个教育资源,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在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中,教育资源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教育资源,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资源,组织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践,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也可以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等外部资源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加强德育工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要提高小学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策略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策略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德育工作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想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班主任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的基础,班主任要善于与学生建立亲近的关系,要做到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自觉遵守班规班纪,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的能力,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三、加强家校合作班主任要积极与学生的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把家长纳入到德育工作中来,让他们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行为,使得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氛围,让德育工作更具成效。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班主任要结合教育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例如:班会、主题班会、德育示范课、德育教育讲座、班级文明评比活动等,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进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精心设计德育课程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德育工作的需求,精心设计德育课程,拓宽德育教育的视野,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注重课程的实效性和实用性,从而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六、注重德育工作的专业性班主任要提升德育工作的专业性,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吸收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德育工作更有实效性。
在实施这些策略的时候,班主任需要注重实践操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使得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而德育工作则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但现实中,德育工作往往成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摆设”,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因此,如何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关注德育教育的内涵德育工作的核心在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念,因此,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关注其内涵。
首先,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观念。
其次,要积极开展宪法和法律教育,让学生明确法律的作用和意义,知道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培养遵守法律的好习惯。
再次,重视财经教育,让学生了解钱的本质及使用方法,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最后,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培养出具有校园文化感的个性和品格特点。
二、建立全面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德育工作是与管理结合的,德育工作要能够管理好,就要建立全面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德育目标体系,明确各个阶段的德育目标和实现路径,使德育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其次,要强化德育评价体系,结合学生的德育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量化德育工作成果。
再次,要建立以德为先、宣传为主的德育机制,让校园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基础和常态化的德育教育方式。
最后,要建立青年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关系协调机制,采取多元化的德育教学方式,推动德育教育与教师专业化相结合,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合作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共同促进的过程,三者必须合作才能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
在校园内,学校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形成德育共识。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学校社区,为学生提供社会服务和社会责任感培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社会上,学校应该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和榜样,如何提高其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一、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要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
这包括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方方面面。
德育工作的目标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工作的内容应当涵盖品德、礼仪、心理健康等方面,既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德育工作的方法应当以情感教育、实践教育为主,通过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工作的手段应当多样化,包括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合作等多种形式。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才能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要注重班主任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德育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要关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
要强化班主任的团队意识,促进班主任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班主任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和激励。
只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才能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需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和道德训话来实现的,这种方式已经逐渐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现在的学生更加注重互动和体验,因此需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中小学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首先,注重道德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与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
学校可以制定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包括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需要共同努力,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通过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道德教育不应仅停留在道德准则的讲解和引导,更应该强调实践和行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例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道德行为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学校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实践性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道德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使个体能够自觉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让他们养成自觉遵守道德准则的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第四,注重与社会资源的合作。
道德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内外的教学环境,还应该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让学生在实际社会环境中接触到更多的道德榜样,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水平。
学校可以邀请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和人士等来校园开展讲座和互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责任。
最后,注重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了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不仅仅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表现和能力等方面。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道德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要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全面思考和努力。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是否能够产生实际的效果,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表现。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思考和实践。
要明确德育的目标和任务。
中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使其能够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公民。
德育工作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崇德向善的行为习惯。
只有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从而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要注重德育的实践。
德育不仅仅是口头上说教的宣讲,更需要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教育者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能力,比如开展道德讲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道德的力量,还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觉行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要注重德育的时机和方式。
德育的时机和方式应该与学生的年龄、成长阶段和特点相匹配。
教育者可以借助故事、影片、游戏等多种形式,通过情感的打动和激励,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也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班会、集会等多个场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引导和教育。
通过合理的选择时机和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注重德育的评估和反馈。
评估和反馈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方式获得关于学生德育成果的信息。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
评估和反馈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思考和实践。
明确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注重德育的实践,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进行德育引导,以及进行评估和反馈,这些都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只有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果,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学生道德水平普遍偏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道德沟通缺失等。
要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进行深刻思考并积极实践。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首先需要加强德育目标的明确性和实现路径的有效性。
中学德育工作不应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就要求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有长远的思考和规划,注重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空洞化的情况。
要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加强德育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
学校、家庭、社会是中学德育的主要主体,三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至关重要。
学校要与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共同育人。
只有三方合作,才能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需要重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德育工作注重理论灌输,而缺乏实践的熏陶。
学校应当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实践能力。
通过开设德育课程、组织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只有将德育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地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要加强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需要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用行动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学校也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关爱,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并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效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需要加强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多角度对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从而为学校改进德育工作提供准确的评价数据。
浅析如何在中小学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浅析如何在中小学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现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育人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实效的研究,努力提高德育质量。
强化班主任工作,增强德育实效。
学校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修养,重视师德教育,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重视更新教师的德育观念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创建“四心”工程,搞好学生管理。
为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学校倡议在教师队伍中创建“四心”工程。
即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具有“四颗心—爱心、细心、耐心、热心”用这四颗心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之中。
并为强化班主任工作采用了以下措施及方法。
1、建立校内四级德育管理网络。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它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家庭和社会德育教育的基点。
我校德育管理网络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由校级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的各项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的中长期德育工作规划,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探讨德育理念,研究工作思路,作出各项决策。
第二级由教导处、团委、少先队等部门组成,具体负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拟订和组织实施,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
第三级即各年级组,在学校总的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年级的德育目标和实施方案,指导本年级各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进行年级常规管理。
班主任处于网络的第四级,但却也是最为基础、重要的一级。
他们负责各项计划、活动的具体实施。
教育无小事,件件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立则。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第一篇: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整体优化,实现“活力学生”的培养目标,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
近日,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召开了新学期德育工作会议,会议由谢善英副校长主持。
会议首先学习《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关于成立学校德育处的决定》,为确保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决策和实施。
学校自上而下设立机构,逐级负责,进行链条式管理,形成了一体化的德育管理网络,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
紧接着,与会教师共同研讨我校2010年下半年德育工作思路及各条线工作,在交流讨论中,大家围绕着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出谋划策,各抒己见。
围绕着班级管理工作和学校“好习惯行动”、“四好教育”、“文明班级”的评定等内容,踊跃发言。
既有经验交流体会,也有困惑问题求助;会场气氛热烈。
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丁土根校长全面概括了过去一学期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倡大家都能在平时的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从常规抓起,把德育工作做实,做到位,充分发挥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培养人才,先成人再成才。
一个大写的“人”字,实际上是“一撇”加“一捺”,其实就是品德加才智,两者缺一不可。
我校德育工作将坚守以人为本,把德育工作做实,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公主岭市朝鲜族学校高志刚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方式方法的不当,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实效不高,因此,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势在必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新方法,拓宽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学习竞争加剧,先天不足又加上后天刺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问题已不容置疑地融入德育工作的范围,成为与政治并重的德育课题,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必须高度重视心理疏导。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学德育工作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于如何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提高?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
1.注重德育目标的明确性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需要明确德育目标,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品行规范。
只有在德育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工作重点和计划,让学生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2.注重德育工作的实质性和全面性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需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质性和全面性。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一些虚表面的形式,更应该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和品行规范的落实,以及学生心灵、品格、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3.注重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重视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应该因时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全方位地进行德育教育。
只有使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元化、生动化、趣味化,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注重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的衔接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需要重视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的衔接。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很重要的,但是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沟通,形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格局,共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贡献力量。
5.注重教师的德育素养和专业发展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需要重视教师的德育素养和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自身德育素养和专业水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和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学德育工作向更高效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1.建立科学的德育考评机制建立科学的德育考评机制,是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科学的德育考评机制,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推进,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探究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实中我们也经常能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学生的品德素质不符合要求,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违纪事件。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进行探究。
一、明确德育工作目标要想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
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
学校德育工作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德,以及学习品质等。
具体来说,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勇敢坚强,提倡诚实守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等。
二、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需要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校需要借助各种资源,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氛围,努力打造学生认同共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文化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来渗透德育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可以适当加大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力度,将其纳入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有关道德教育的活动,比如德育演讲、主题班会和道德评比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学校还需要加强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建设。
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感,从而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投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三、注重示范引领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注重示范引领。
作为小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教师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健康教案、科学教案、语言教案、安全教案、美术教案、音乐教案、数学教案、语文教案、节日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health lesson plans, science lesson plans, language lesson plans, safety lesson plans, art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math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holida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首要工作是德育。
抓好德育工作管理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抓好德育工作管理提高德育工作实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工作对于学生人格塑造、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如何抓好德育工作管理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是抓好德育工作管理的关键。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领导机制,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
同时,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师生德育教育,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是保证德育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
德育工作计划应当合理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德育工作计划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
定期检查督导德育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跟进调整。
三、推进德育文化建设德育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必然要求。
学校应当注重德育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宣传德育、崇尚德育的校园氛围。
推进德育文化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开设德育课程、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建设德育文化区域等。
此外,德育文化建设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断丰富、创新德育文化内涵。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德育工作质量和实效,需要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对德育工作进行量化评估。
具体措施可以是设置德育评定指标、开展德育问卷调查等。
同时,还需要通过绩效考核、奖励和惩罚等方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德育工作积极性。
五、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家校合作是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联系、互动、协作。
在德育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家庭访问、家长学校交流、家校德育联谊等活动,促进家中对学生德育的支持和配合。
而家长也可以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共同推进德育工作的实施。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范文]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范文]第一篇: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范文]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
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
那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德育重小事,润物细无声一个人的任何言行都表现着自己的思想、精神、品质,任何思想、精神、品质都是由点滴言行积淀的而形成的。
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这就是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形成要从小事抓起,不从点滴小事着手,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就无从谈起。
为此,学校应提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思想,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两规”教育。
各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会、晨会对学生重点加强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为内容的“两规”教育,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是注重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
每位教师都应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上来,形成德育合力。
教师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教育学生。
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升旗仪式等,弘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的不良行为的萌芽点。
让孩子的闪光点不断闪亮,辐射他人,影响并连成一片,使不良的行为没有成长的土壤,从而使孩子能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长。
要植真正做到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每一要素都是育人的园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二、德育重主体,活动促发展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探究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小学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
在日常实践中,不少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道德水平下降、道德观念淡化等。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组织管理的力度。
学校领导应该为德育工作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和政策倡导,明确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德育规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定期进行德育成效的检查和研究,及时总结和归纳优秀案例和经验,不断促进德育工作的提升和创新。
二、优化德育工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德育工作的教育内容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创新德育工作的教育方法,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和资源,如演讲比赛、德育主题班会、德育主题课等,营造丰富多彩的德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积极引入素质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借助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模范的力量,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三、强化德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推动学生德育成长的关键力量,而德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则是保证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该重视德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专业发展,加强德育工作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的教育,提升教师德育理念和能力。
鼓励教师不断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参与度,提升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构建健康的德育氛围和环境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取决于学校的德育氛围和环境。
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强化德育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倡导诚信、友爱、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和行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评判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围绕此话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有效方法。
一、明确德育工作目标和理念要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和理念。
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工作的理念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制度对于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德育工作制度是保障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保障,通过规范的制度可以有效地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包括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工作组织结构、德育工作责任制度等。
还可以建立德育档案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制度,能够帮助学校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注重个性化德育工作注重个性化德育工作也是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学生的性格、兴趣、家庭环境都不尽相同,因此德育工作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德育指导和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培养。
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励志演讲、思想动员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注重个性化德育工作,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也是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之一。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能够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延伸到家庭中,形成学校和家庭的联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从教师、课程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教师是中学德育工作的关键。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德育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只有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才能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榜样。
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德育知识和教育理论,提高德育工作的专业水平。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力,引导学生从道德教育的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工作,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需求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中学德育工作的课程设置是提高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德育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思想的引导和实践的锻炼。
德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等。
德育课程还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语文课程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道德问题;在科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增强德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
中学德育工作的环境营造是提高实效性的基础。
学校应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和社会风气的营造。
学校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约束。
学校还应创造多元化的德育活动和课外拓展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教育的力量。
学校要注重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学校还可以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要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教师、课程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素养和专业发展,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家校合作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实践中却存在着德育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如何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探讨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与措施。
一、理论思考1.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学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而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浸润、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熏陶。
中学德育工作不仅需要校方的努力,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家校联合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自信、责任、爱心、诚信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家长和社会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力的良好氛围。
2. 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学德育工作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教师可以通过讲座、心理测评、个案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德育工作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浸润。
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理念的载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校园文化长廊、制定校园文化节等方式,弘扬人文关怀、责任担当、勤奋学习等校园核心价值观念,形成校园文化的共识和认同,进而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实践探索1. 多元化德育课程设置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离不开多元化的德育课程设置。
除了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外,还可以增设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素养教育等课程,满足学生全方位的德育需求。
通过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小学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积极情感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多个方面探讨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教师方面1. 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
2.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小学德育教师是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
要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 积极开展德育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志愿者活动、团队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好品德的力量,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学生方面1.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对象,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并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道德准则。
2.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德育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
3.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应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问题,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家长要对学校的德育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积极参与学生的德育活动,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三、家长方面1.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论述齐鲁师范学院教育管理专业杨慧【摘要】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切实提高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十分重要。
针对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在对德育的实质问题进行分析之后,结合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与方法,形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从而真正实现促进学生整体协调发展这一目的。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德育环境现状分析对策与方法重视德育是我国的民族传统,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都是以德育为中心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青少年,要求青年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1978年以后,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各项工作中要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小学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德育工作。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关注德育、重视学校德育改革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新趋势,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社会大环境给学校德育环境的变革带来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的德育环境。
学校已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时代,走入了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
多种德育源的产生和发展、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多种道德信息的传播、大量道德媒体的辐射,社会环境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的激增等等,使学校德育处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冲击与生机共有的复杂局面中。
由于缺乏对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研究及社会现实的关注,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缺失。
其主要表现在:学校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合力性、操作性、实践性和可评价性;德育的某些内容和形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不适应学生的实际和身心发展特点,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德育工作重课堂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重说教管束轻体验疏导,而难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行动上的自觉,致使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
因此,探索新时期处理学校德育关系的新思路,增强学校德育的应变、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实施已走上了正轨,课程改革也在蓬勃开展。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现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不足:(一)“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
某些学校,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他们依然把学校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
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些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还有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另外,家长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也还没有真正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来了影响。
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二)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在的智育评估措施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很严格,学生的成绩往往与学校评价、教师奖金、评聘职称等利益直接挂钩;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学校也没把德育工作情况作为评估教职工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有的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措施时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年级高低、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脱离学生实际,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适时地进行教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降低。
很多学校没能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没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化德育网络。
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仍是枯燥说教,方法陈旧单一。
有的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硬的多、软的少;罚的多、奖的少;虚的多、实的少;批评多、表扬少;扣分多、加分少;强迫多、引导少;对后进生态度粗暴,动辄训斥、体罚甚至停课,致使学生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不能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甚至是放弃,从而错失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三)社会环境对德育实效产生消极影响我们从小学就教育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道理讲了很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当前,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
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外先进的高科技涌入国门,一时之间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健康的、亚健康的、甚至黄色的等信息一起来到我们面前。
一些不健康的录像、书籍、游戏、网站等,充斥着色情、暴力等内容,对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极易产生腐蚀作用。
中小学生是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新一代,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如何帮助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不致沦为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学校、课堂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常常被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所抵消,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致使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所宣传、灌输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
(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有的教师崇尚师道尊严,经常对学生训斥、讽刺、谩骂,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对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部分教师敬业意识淡薄,把从事教育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和鄙视本职工作,授课照本宣科,工作敷衍了事;有的教师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对专业探讨投入精力极少;有的教师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上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言行不一,纪律散漫,无法做到为人师表;极个别教师把不少精力用在搞第二职业、从事经营活动,热衷于有偿家教等,乱办班、乱补课现象时有发生。
以上几种教师,数量虽然不多,但却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效果,损坏了教师形象。
(五)德育合力有效整合欠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够紧密。
在实际工作中,家校教育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
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水平就显得参差不齐,而社会教育这一块就显得更为棘手。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与父母、祖父母生活的学生占多数。
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家长普遍不够重视,再加上家长对子女不恰当的爱,导致学生不会劳动,怕苦,追求享受。
有些家长个人素质差,自身的不良言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等,给子女以潜在的影响。
还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只注重子女的升学情况、物质生活要求,而对子女的思想、精神、心理需求等,疏于引导和教育,有的过分溺爱、过分袒护,有的放任自流,有的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用武断粗暴的方式解决等,于是出现了许多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的不快乐孩子。
在学校教育方面,有的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致使家庭教育滞后,家长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能力的责任。
不少学校家长会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把家长会开会开成了成绩分析会。
一些教师很少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很少家访,学校与家庭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
从社会方面看,学生成长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便出现了“高投入、低回报”的局面。
(六)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难度加大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高尚信念,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存在迷惘和偏差。
据调查,崇拜伟人和英雄模范的未成年学生不足20%,而崇拜歌星、大款、大腕的学生却高达44%。
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有了钱,干啥都不难”。
有的学生为竞选班干部,竟用请客吃饭的形式拉选票;还有的学生贪图享乐,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部分学生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一味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而不懂得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同样负有相应责任,缺乏对他人最起码的理解和宽容,在遇到挫折时,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陷入慌乱沮丧,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轻生。
三、德育工作实效性基本对策与方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为重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人为本,确立德育首要地位作为一个学校,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
德育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指导作用,德育对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保证作用。
因此,必须更新育人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即坚持德为首,抓“五育”并举,坚持面向全体,抓后进生的转化;坚持全程负责,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坚持全面丰收,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增强全员德育意识。
这种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共识,才是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根本所在。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如何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
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会密切联系,通力合作,达成共识,协调一致,使三方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要实行全员德育工作制,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要利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委员会、家长会、家访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育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