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懂个X》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情绪
上瘾论
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10级化学三班
姓名:谭方林
学号:1003114212
情绪上瘾论
爱情不是因为爱上了对方,而是爱上见到对方的情绪(《我们懂个X》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题记
一部心灵电影《我们懂个X》(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一位女摄影师,一幕幕不管是现实或非现实生活场景。

每一个场景的某一刻所产生的思想和情绪,都在延续或改变人们的行为。

而在这些情绪中一种或几种往往使人沉浸于这些情绪,因而“情绪上瘾”也随之诞生。

情绪的产生实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一个过程,某些人、事物或某些情境,引起神经网络特定的反应,脑下垂体藉着释放特定的胜肽(peptite,由氨基酸组成的一小段蛋白质,扮演荷尔蒙的角色)到血液中,与细胞膜表面对应的接收器结合,引发一连串生化反应,最后产生我们感觉到的情绪,以及一些生理上的现象。

当我们对某种情绪上瘾,便不自觉的寻找能夠引发这种情绪的人事物、或情境,藉此让脑下垂体释放出特定的胜肽,不断地来喂养细胞。

长久下来,细胞表面其他型态的接受器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假设我们对哀伤这种情绪上瘾多年,很可能也失去感受快乐的能力了。

一个喜好酗酒者真正喜欢酒吗?不。

答案是否定的,他只是喜欢上了酒后产生的某些情绪而已。

试想一下,当今社会下,每个人都忙于奔命,无非是为了己身生活好一点,而生活好一点后又在生活质量、生活内涵上作文章,比如说游园览胜、绿色环保、益寿延年皆等皆等。

而酗酒不仅不能这样,相反,它会带来诸多身体上、精神上的损害。

这不就和当今人们的观念相悖么?这些喜好酗酒者一旦有了第一次酒后那种在自己世界欢娱的感觉,便形成了这样一种记忆,认为酒可以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一遇到不顺心时便不可救药地找这种可以产生这种感觉的方法,直到达到产生这种欢娱的情绪,就这样他们便对这种情绪毫无察觉的喝上瘾了。

同样地,烟瘾者或者更甚是吸毒者则更是因为他们
有了对相应情绪上瘾的意识,而去不可抗拒地重复做那些能让他们产生熟悉情绪的事情。

同样地,烟瘾者或者更甚是吸毒者则更是因为他们有了对相应情绪上瘾的意识,而去不可抗拒地重复做那些能让他们产生熟悉情绪的事情。

或许我们想不到一种更令人惊讶的“上瘾”。

其实,助人为乐也是一种“上瘾”,在不久以前,你还是个幼儿园学生或小学生的时候,老师会常常教育你要助人为乐,要扶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曾几何时你恰巧又做了,老师知道了便表扬了你,注意了,在此时你产生了这种情绪,而在以后的某段时间里你可能会不经意的去做一些事情,这就是一种情绪的上瘾,每次都浸在受老师表扬的情绪当中,因为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心理。

由于某些原因,一旦某一天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也会使人对这种负面情绪行成记忆,从而产生不再让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意识,这是对另一种情绪的上瘾。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扶老人”事件中,有多少人因为上瘾了这样情绪,而站在了消极的一方。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她在创造各种固有物体的同时又给了各种物体精神意识,在精神意识中“上瘾”却像是难以摆脱的业障,无论是正义或其他一些不好的习惯,它都是在这途中与你碰面与你成为伴侣。

我们在生活中不需要知道太多的东西,宇宙是单一的还是多重的?答案也许不重要,但是我们可以假设宇宙是多元的,宇宙与宇宙间是虫洞的链接,这样的形态就像是不同脑细胞之间的轴突链接,也像是量子。

这就像是“全息”,所谓全息就是整体中的任何小的部分都蕴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

佛教中也有相似理论叫做“芥子容须弥,毛孔收刹海”。

芥子、毛孔是极微的意思;须弥、刹海代表广阔的空间。

芥子、毛孔可以容纳、蕴含无限的宇宙,这是佛教对宇宙、量子物理、世界万物之间关系性、整体性的理解。

了解这些的意义是在于使我们明白世界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而这往往是被我们所忽略的。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依靠我们的感官和脑,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世界,通过脑处理来认知世界,但是这些仅仅是我们所知的部分的世界,还有很多信息是我们不知道的。

比如,我们眼睛看到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眼睛就像是镜头,瞬间接受的信息有400GB,但是反映在我们意识中这一瞬间的信息只有2GB,这是因为我们的视网膜传导的信息被大脑过滤和加工过,大脑只提供给意识感兴趣
的信息,而那些大脑认为“不重要”和“不喜欢”的信息都被过滤掉,进入潜意识。

而这些潜意识却又恰巧成为了人产生某些情绪的基础。

在心灵电影《What bleep do we know》中,一个线索人物——一个女摄影师,她及近疯的状态,面对生活中各种场景,产生种种令正常人看起来不解的幻想,深陷情绪的泥淖不能自拔。

这是一种深度的情绪受控者,但是她也从没想过要选择逃离情绪控制,这便是一种悲哀啊。

我想起奇迹这本书里谈到,引发特定情绪的化学物质,仅仅九十秒钟便在血液里通通消失了。

过了九十秒钟后,我们可以选择要继续逗留在同样的神经回路里,或是离开。

除了情绪不自觉被制约外,思考模式也可能被制约。

从小到大,我们的神经回路不知与多少事件产生连结:听到考试,心生抗拒;想到浪费,觉得罪恶;科学才是有凭有据,宗教都是迷信等。

这些不同形式的制约,无形中限制著自己的人生。

我们只能经验到我们所认定的事实,对于我们不相信的,就算其他的可能性出现在眼前,我们也经验做不到。

但只要我们感知到自己对某中情绪上瘾,以自由意志选择跳离,便能不受到束缚,进而有机会改变细胞记忆。

因此,摆脱情绪的困扰首先要做的便是认清事实,把自己从情绪意识中释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