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人生大事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长江纪念馆展示内容整理
一.青少年时期及家庭介绍:(1909年—1926年)
1.少年时期:大家庭介绍:爷爷、父亲、母亲、弟弟。
家庭关系及家庭背景、文字介绍。
家庭背景: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田家乡赵家坝村,幼时的家庭是没落地主,四世同堂,共有20余人。
家庭关系:范长江祖父范延馨是前清末秀才,喜欢看新书,鼓吹青年人作文学家、诗人、科学家、实业家、谋臣、策士等,主张清高,鼓吹个人刻苦奋斗,这些主张对范长江先生的童年思想很有影响。
父亲范云巷在四川封建军阀队伍中任连排级军官,幼时常不在家,范长江主要靠母亲郭瑞玉以个人手工劳动的收人供给他读书,先后在田家乡和松柏乡两个小学就读。
2.中学时期:摘范先生自述对这一时期生活描述一段。
中学时期:1923年,范长江先生小学毕业后,考入内江县立中学,和同学组织过“进步青年谈话会”,讨论国家大事,还到校外参加支持北伐战争的宣传活动。
1926年转学到资中县省立第六中学学习,学习期间,成绩优异。
由于受到大革命时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他以高度的热情,参加了当时国民革命的一些宣传工作。
①范先生母亲照片。
如无采用绘画或线描范先生母亲劳动场景,复原当时生活。
②范先生二叔照片。
下文字简介,如无采用线描复原。
③三叔照片。
下文字简介,如无采用线描复原。
④范先生家庭介绍:母亲、子女简略文字介绍。
家庭介绍:范长江妻子沈谱,1940年12月10日在重庆枣市岚垭中良庄的沈钧儒的家中与范长江结婚。
沈谱出生于一个有着浓厚爱国意识的家庭,其父沈钧儒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志士。
长子范苏。
次子范东升,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硕士学位。
中国新闻社资深编辑、记者,中国国内早期知名传播学研究者之一,教授。
二.求学之路:(1927年—1934年)
范先生关于这段时期自述。
此时期重要介绍:
1.八一南昌起义:对八一南昌起义的起源和历史功绩作一简述,如实引用范先生自述表现范先生是怎么参加南昌起义及看法,表达范先生求知路上的困惑以及范先生思想追求独立、自主,渴望国家强盛的意志。
南昌起义的起源: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
南昌起义的历史功绩: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并为创建人民军队打好
基础。
范长江先生参加南昌起义的经历:1927年,范长江先生决心投笔从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成为一名新兵。
6、7月时,武汉政局已发生变化,范长江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学兵营,不久后编入二十军第三教师团的第三营,范长江任第三排九班班长,并参加了南昌起义。
起义过程中,9月份潮州一战,范长江所在指导团被打垮,撤退中,一个人跑到了汕头的他与部队失去了联系,病倒街头,沦为乞丐,被收尸的人收到一堆,几乎一起埋了。
思想上的变化:这时的范长江的思想非常苦闷,处于“十分茫然,不辨方向”的境地。
国内动荡而复杂的政治局势使只有19岁的他倍感迷惑。
在这时,范长江在汕头的第一个观念是不愿意打这种仗了,为弄清楚中国革命的出路问题,他毅然离开了部队,重新开始了求学之路。
在范长江身体稍好后,就应招如国民革命军教导第二师(师长薛岳)军医院当杂役,后学点技术,当了看护兵。
2.南京中央党务学校。
①.引用范先生自述。
简略介绍南京中央党务学校及范先生为何会上南京中央党务学校。
南京中央党务学校:1927年,中国国民党在南京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负责北伐期间国民党干部的教育训练。
国民党於1927年「清党」後,原先准备成立宣传训练院,但后来决定以中央党务学校为新名。
校训与民国十三年的黄埔军校一样,於民国十六年经蒋介石审定为「亲爱精诚」,起初借用国立东南大学校舍,後来再迁至江苏省立法政大学校址。
课程著重党务及社会运动、政治宣传,内容则分为理论、历史、地理和组织。
中央党务学校由蒋介石担任校长,但实际校务以副教务主任罗家伦、副训育主任谷正纲及副总务主任吴挹峰为主。
1929年,中央党务学校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
范长江先生进入该校的原因:南昌起义过后,范长江的思想非常苦闷,处于“十分茫然,不辨方向”的境地。
他觉得,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好好读书,从读书上找出路。
”于是,他毅然离开了部队,重新开始了求学之路。
范长江来到南京,考入了中央政治学校,该校原名中央党务学校,是国民党政府培养行政干部的大学,学制四年,校长由蒋介石兼任,罗家伦任教务长。
中央政治学校规定,学生入学时必须全体加入国民党。
因此,范长江在这里成为了一名
国民党员。
他选学乡村行政系,打算“将来在穷乡僻野中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②着重介绍范先生在中央党务学校期间发起抗日救国运动及自己离开学校到北平,表现范先生思想上的裂变及忧国忧民之心。
在中央党务学校期间发起抗日救国运动: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了“柳条湖事件”,侵略我国东北,蹂躏东北同胞。
象牙塔内的范长江再也坐不住了,他积极领导校内的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抗日救亡宣传队,呼吁人民抗日。
学校当局秉承政府的意志,极力压制学生的抗日活动。
教务长罗家伦亲自找到范长江,对他施加压力。
范长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抗日救国,就决不能再在此地呆下去。
一个星期日,他换掉学校发的制服,在同学的帮助下,秘密离开了南京。
在留给学校当局的信中,他公开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合理的教育应当是启发青年的思想,使他们能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法则有正确的把握,然后配合着各时代的环境,培养他们服务于人类、国家的能力。
”同时,他宣布脱离国民党。
离校到北平:1932年初,范长江来到北平,在黎锦熙主持下的国语大辞典编纂处谋得一份剪贴资料的工作。
同年秋天,经过自己的努力及友人之助,他进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北平生活:
①引用范先生自述描述范先生离开南京中央党务学校到北平打工求学生活。
关键
点:北平图书馆,向罗家伦自荐努力考上北大哲学系的学习生活。
解说:1931年底,范长江来到当时的文化中心北平,在黎锦熙主持下的国语大辞典编攥处谋得一份剪贴资料的工作。
他进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范长江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英语等书籍。
②1933年日本侵略中国,范先生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北大慰问团。
到长城山谷
口慰问将士。
1934年开始向各大报刊发表文章。
解说:面对日益严峻的抗日形势,1933年1月,范长江加入了朱庆澜主持的“辽吉黑抗日义勇军后援会”,一月后,后援会组织了一批抗日物资运往东北,他以“热河战地记者”的名义随队前往,在热河凌源遭遇日军。
战斗中,范长江被冲散,幸得一蒙古老乡的收留。
不久,范长江辗转回到了北平,组织了“北大学生长城各口抗日将士慰问团”,先后奔赴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等地,慰劳抗日军队。
1933年下半年起,范长江正式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内容多为文化教育方面。
他精炼的文笔、独特的视角引起了《大公报》社的注意。
这年年底,经过调查研究,范长江先后写出《佛学在北大》、《陶希圣与“食货”、》、《顾颉刚与“禹贡”》等数篇通讯,在《大公报》、《晨报》上发表。
2.名记生涯:
①引用范先生自述介绍范先生如何因发表文章结识胡政之,担任《大公报》特约
通讯员。
解说:1935年初,年仅25岁的范长江就产生了当时看似“想入非非”的“考察西北”、“了解红军”的愿望。
他曾设法与《世界日报》的老板成舍我等多家报社联系,但采访计划均未被接受。
当他向天津《大公报》投书谈了自己的想法,很快就被采纳。
1935年5月,范长江从北平到天津《大公报》社,拜访了该报总经理胡政之。
胡政之对范长江的采访愿望和写作计划大为赞赏,说了许多鼓励的话,并为其写了许多介绍信,以备沿途遇有困难时使用。
很快,范长江就被《大公报》社聘为旅行记者,还发了“记者证”,且预付了稿费。
这样,范长江就有了《大公报》记者的身份。
从1935年7月起,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从四川成都开始了他的著名的旅行考察,真实地报道红军长征的行迹和西北近况。
随着范长江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广大读者开始了解共产党和红军长征,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间范长江名声大震。
简约介绍大公报在中国的报业史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介绍范先生才华横溢的
一面。
解说:《大公报》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是中国当代新闻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报纸。
它的早期创始人有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等人。
在国内政治问题上,他们追求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倡导“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特别强调“不私”和“不盲”。
希望他们所办的报纸在国内各派军阀和政治派系的纷争中,处于比较超强的地位,以保证言论的公正。
在民族问题上,《大公报》在民族危亡日益严重的时刻,保持了坚定的立场,是百折不饶的“主战派”。
它坚决主张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天津、上海相继沦陷后,《大公报》先后宣告停刊。
《大公报》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不顾资产和设备的损失,多次毁报避难,多次搬迁,没有屈服日本人的压力。
正因为《大公报》为抗日战宣传做出的杰出贡献,194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全世界第一所成立的新闻院,世界公认最好的的新闻学院之一)将其评为“最佳外国报纸”,并授予“密苏里”荣誉奖章,这是中国新闻界首次获得这
一重要国际荣誉。
从1935年到1938年,范长江在《大公报》工作了四年。
这四年期间,在《大公报》主要领导人胡政之、张季鸾、王芸生的支持和帮助下,范长江顺利完成了西北考察,并出版了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
3.西北之行:
①引用范先生自述介绍范先生为何会产生西北之行的念想及西北之行的艰难。
解说:1935年的中国,由于蒋介石政府一味妥协退让,侵华日军肆无忌惮,全面推进。
当时,栖身于北京大学、心悬于国家危难的范长江,苦苦的思索后决定:深入大西北,去实地考察研究红军的问题和西北问题。
他向《大公报》提出了去西北的采访计划。
他强调只要一个记者的名义和采访证件,不要差旅费,也不要工资。
由于他没有透露去研究红军的目的,便获得了通过。
1935年7月,年仅25岁的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开始了西北采写的历程。
他从成都出发,历时10个月,马不停蹄,舟车劳顿,行程6000余里,足迹遍及四川、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北五省区,穿过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夜宿野兽出现的地区,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
在川西北,他眼见粮断盐缺、饿殍遍野的惨状;目睹抗日有功的19路军健儿,被贬到崇山峻岭中充当内战炮灰。
为了探明日本西侵的真实情况,他化装去居延海探访,又骑骆驼横穿沙漠返回归绥,沿途风餐露宿,皮肤干裂、溃烂。
历尽艰险,几度遇险,9月初到达甘肃兰州。
这期间他走的路线,正是蒋介石“剿匪”的中心干线。
历尽艰辛采写了大量的旅行通讯,陆续寄回天津在《大公报》发表。
1936年8月,他穿行千里戈壁,深入内蒙古西部,往返两个多月。
10月,绥远抗战期间,他担任《大公报》战地记者,在抗日前线采写了许多战地通讯。
12月,“西安事变”发生,《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和总经理胡政之又找到范长江,要他利用人地两熟的优势,再次去西北采访。
范长江于1937年2月2日到达西安的当日,遇到了突发的东北军特务团团长孙铭九等9人反对撤兵,枪杀了第69军军长、主和派将领王以哲和参谋长徐方等4人(史称“二二事件”),范被阻隔在城门之外,无法入城。
2月3日,范找到《大公报》西安分销处的李天炽。
经李介绍,范见到了邓宝珊,后又受到杨虎城的招待。
2月4日午后在杨虎城公馆,范长江见到了中共领导人周恩来。
接着,又安排他进人延安,毛泽东同他畅谈了一个通宵,向他详细介绍十年内战的经过,解释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两个阶段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1937年2月15日,他回到上海的第二天,就在《大公报》上发表了震动朝野的政论《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又接连发表了《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的系列通讯。
后来他将这些通讯和其他通讯汇集成《塞上行》一书。
②西北之行范先生思想重要嬗变,认识了中国认识了共产党,红军,对范先生革
命的一生具有重大意义,并为党作出重大贡献。
解说:在他的69篇旅行通讯中,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更真实记载了红军长征的情况。
在《大公报》上, 他第一个在媒体上公开称…红军‟,对…剿匪‟一词打上引号;第一个在媒体上把共产党作为客观的政治力量放在舆论舞台。
”在延安,范长江采访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毛泽东在工作的窑洞里会见了范长江,毛泽东和他讲五次反“围剿”,讲战略问题,讲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讲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问题,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等等,使他茅塞顿开。
毛泽东还建议范长江立即回上海,利用《大公报》的影响,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这次不平凡的红色之旅也让范长江成为第一个由白区进入红色政权中心——延安,向全国报道红色区域情况的记者。
也是第一次正面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立场。
③介绍范先生著作:《中国西北角》《塞上行》展示:文学《中国西北角》《塞上行》
当时在大公报上发表的报纸、影印件作旧复原,印刷图片。
①解说:《中国的西北角》
1935年到1936年,范长江在西北之行中,追踪观察了解红军北上动向和考察西北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沿途采写了数十篇通讯,第一次真实、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陆续寄《大公报》发表。
1936年8月,《大公报》出版部将范长江通讯结集成册,定名为《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范围公开发行,曾经再版过9次。
《塞上行》
1936年至1937年,多次赴西北地区考察,连续发表众多有关西北的新闻报道,引起轰动,促成国人对西北形势日益关注。
《塞上行》报道了百灵庙战役、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前后西北地区的政治、民族动向,批评了封建王朝及民国政府(传统狭义的消极的民族政策),提出了解决边疆问题的新途径。
1937年7月初,《大公报》再次把范长江近期撰写的通讯,汇编成册,取名《塞上行》,发行十余万册之多。
三、华商报、青记(入党)、国新社(结婚):(1935年—1941年)
1.引用范先生自述描述范先生此段时期生活。
(文字展板)
1935年到1941年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也是范长江个人思想上一个重要的转变期间,通过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理,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35年,范长江带着许多思想上的疑问和强烈的求知欲只身前往西北采访,采访结束后,他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抗战爆发后,在周恩来的关怀下,1938年,范长江发动创办“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于1938年10月20日在长沙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
1939年5月,范长江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
1941年,在“青记”和“国新社”被国民党“查封”后,在党的指导下,他又创办了海外机关报《华商报》。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华商报》被迫停刊后,范长江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于1942年的夏天辗转来到了苏北解放区新四军驻地。
在此期间,他以人民利益为重,全身心地投入“青记”和“国新社”的活动。
1 :他采写了台儿庄战役的重要通讯。
2 :他发起和领导了著名的“青记”。
培养了大量记者投身抗战宣传斗争中去。
3 :他1941年4 月在香港创办了《华商晚刊》4 :他后来进入华中解放区后,投身新闻事业的开创和发展,重庆成为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出版中心。
2.各用以一展板介绍华商报、青记、国新社的起源及在中国共产党解放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及范先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华商报》
它是在1941年4月8日由廖承志、范长江领导在香港创办的一份爱国统一战线报纸,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当年12月12日停刊。
日本投降后,《华商报》于1946年1月4日复刊,成为民主刊物,董事长为香港华比银行华人副经理,爱国民主人士邓文钊,总编为刘思慕,总经理为民盟负责人萨空了。
该报支持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创办的第一张中文报纸,是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喉舌,是揭露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宣传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号角。
《青记》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青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范长江、夏衍等人于1937 年11月8 日在上海组成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
1938年3 月30日,这个协会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武汉正式成立,简称“青记”。
它的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是范长江。
它是中共领导下的新闻统一战线组织。
从2000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规定11月8 日为记者节。
以“青记”会员为骨干筹组的国际新闻社,打破了“中央社”的垄断
阶段,向国内外和海外华报纸供给新闻通讯稿件,影响很大。
国新社
“国新社”,即国际新闻社,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革命新闻事业机关,是党在解放区以外的新闻战斗堡垒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为适应外国来华记者采访中国抗战消息的需要,上海文化、新闻界进步人士组成国际宣传委员会,发布抗战新闻。
由胡愈之主持,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董显光、曾虚白参加。
后迁香港,改名国际新闻社。
1938年9月,在周恩来指导下,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骨干为基础,采取合作社形式,又在武汉组成国际新闻社,负责人为范长江。
同年10月20日到长沙建社发稿,供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采用。
后迁桂林,成为全国性通讯社,正式对国内外发稿。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新社在香港重建,向海外华侨、外国报刊和国民党统治区报刊发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宣布结束。
3.在青记展板里重要介绍青记为中国记者节前身及沈钓儒以及与沈谱结婚。
周总理做介绍人入党等。
展示:文字、照片复制《华商报》老照片
解说: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青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范长江、夏衍等人于1937 年11月8 日在上海组成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
1938年3 月30日,这个协会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武汉正式成立,简称“青记”。
它的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是范长江。
它是中共领导下的新闻统一战线组织。
从2000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规定11月8 日为记者节。
以“青记”会员为骨干筹组的国际新闻社,打破了“中央社”的垄断阶段,向国内外和海外华报纸供给新闻通讯稿件,影响很大。
1939年5月,在国民党戴笠特务机关严密监视下的重庆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馆”里,由恩来同志介绍,经延安中共中央批准,范长江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指定与恩来同志单线联系。
自此,长江从一个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者,进入了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行列。
同时,在抗战的武汉,范长江作为新闻界救国会的会员,常常到沈钧儒家中商谈。
沈钧儒对他印象不错。
沈谱也就认识了范长江。
和沈钧儒同是“七君子” 的邹韬奋,是范长江的朋友。
由他牵红线,向沈老推荐范长江给沈谱。
由于在性格和思想上的一致,沈钧儒很喜欢范长江。
1940年12月10日,在重庆枣市岚垭中良庄的沈钧儒的家中,沈谱与范长江结婚。
新婚刚刚过了10天,范长江便为了祖国的抗战事业,遂与爱妻沈谱暂行分别。
范长江与爱人沈谱这一分别就是4年,直到此时她才历尽艰难险阻,辗转来到了华中根据地与范长江相会。
三.新四年、梅园、陕北、国民党新闻机构:(1942年—1949年)
1.引用范先生自述介绍些段生活身历的重大事件。
1949年至1952年历任新华社副社长、上海《解放日报》社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等职。
1952年后任国家科委副主任。
新四军时期(1942-1946):A重要贡献B重要事件
重要事件:香港沦陷后,范长江又辗转回到桂林,由于蒋介石再次发布了对他的通缉令,根据周恩来同志指示,他于1942年后进入苏北解放区,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
同年8月下旬到达苏北阜宁县新四军军部,在新四军度过了4年难忘的岁月,也和新四军的许多同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彭雪枫师长就是其中之一。
1949年5月,范长江奉陈毅之命,由北京前往上海,负责筹组《解放日报》等事宜。
重要贡献:1、范长江到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后,担任《新华日报》华中分社社长兼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等职。
在这样一个抗日热情高涨的崭新天地里,范长江以记者的敏感,很快写出了几篇报道了新四军在敌后的斗争的苏北解放区的见闻,刊载于延安的《解放日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