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优质公开课教案:第01课 第01节 体味文化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资源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1 体味文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的概念

◇理解:文化的内涵

◇分析: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情感及态度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文化的内涵(广义、狭义)

三、教学设计

【知识体系】(板书设计)

【知识要点】

1、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语言学。

2、特点:

(1)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与个人的关系: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表现形式:

(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影响个人,也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历史。

【常考、易错点提示】

(1)文化的广义和狭义:我们所学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领域。

(2)文化与文明: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文化发展中的精华、积极成果是文明,文化不等于文明。(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本课使用的资源

1、下面属于文化现象的有哪些?(

2、

3、5、6、7)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购买蔬菜水果

(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2、思考:

1、大自然的山水是文化吗?

2、画家笔下的山水是文化吗?

3、两者有什么区别?

3、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

4、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5、阅读思考: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针对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平台、机构和个人大肆炒作明星绯闻隐私和娱乐八卦等低俗之风,2018年2月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公安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热衷炒作、涉嫌违法违规的各类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和依法综合整治。

材料二:1920年《共产党宣言》第一中译本出版。青年毛泽东潜心研读后,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说:“从此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帮助无数有志青年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如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

(参考分析:低俗炒作、大肆渲染明星绯闻隐私严重扰乱了网络传播秩序,传递了错误导向,侵害了公民合法权益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感)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