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7-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7-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能说出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背景、口号、创办企业的结局)。

2、能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

3、能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特点。

1、复习:三大战役(名称、时间、领导者、参战部队、结果);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2、引导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初步认识张謇(如图)。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质量监测P074-075“选择题”。

二、重点讲析1、状元实业家张謇(1)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正系列企业的背景、目的、口号。

(2)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正系列企业的概况。

一战期间:获得进一步发展;(3)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正系列企业的结局一战结束后:纱厂最后被吞并。

这样的结局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第二阶段:一战期间进入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第三阶段: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2)发展的特点:①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②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部门,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③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地。

三、合作探究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1)内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

(3)使用国货,抵制洋货。

完成课后练一练和质量监测P075-076“非选择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内容教材P100~P103,状元实业家X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掌握X謇创办实业救国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2.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原因和特征。

3.感受X謇等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难点: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和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学而优则仕”,而中国清末状元X謇却放弃仕途,毅然回乡创办实业,这是为什么?他所创办的实业的命运又如何呢?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上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高中状元】多媒体呈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雀鸟闲欢枝上唱,哪知人世务农难。

”(1)为改变命运,年轻的X謇选择了什么道路?教师解读:走上科举之路。

【弃官从商】出示图片: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

多媒体呈现:“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治四年(1865)创办于某某虹口。

它长期租用浦东的两个船坞,下设若干分厂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

”多媒体呈现:“1895年清政府发布的上谕‘……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2)1894年,X謇考中状元。

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深深刺激了他。

他认为“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X。

”“工苟不兴,国无不贫之期,民无不困之望,可以断言矣。

”他放弃了官职,遂致力于实业和教育。

究其原因,你认为主要有哪些?小组合作:洋务运动的诱导作用;外商企业刺激了民办工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梦中惊起】大生纱厂筹办时,遇到资金困难。

X謇向官府求助,清政府却将闲置堆放了3年,且已经生了锈的4万多纱锭折价作为“官股”,以示对X謇办厂的求助。

几经周折,大生纱厂才建成投产。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学案

《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学案
课题课型使用者上课时间第十九近代民族工业讲授课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主要的民族工业企业,掌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概况,掌握实业家张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重点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张謇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教学进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
【学】:
一、实业家张謇
张謇人一辈子道路转变的缘故
为了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张謇前后开办了哪些实业?在教育上他又有何突出奉献?从他身上你看到了那些精神品质?
以大生纱厂为例说说这些实业的要紧经历,并谈谈你从中取得的熟悉。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进展
民族工业产生的缘故: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进展
【议】:
你如何看待近代实业家提出的“实业救国”?
展现升华
学生代表展现小组答案
【练】:反馈检测
教师检查完成情形
作业:辅导书第19课
板书:
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
一.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二.企业家张謇课后反思:
年月日。

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2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

3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难点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集体备课内容导入1、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导入框”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1、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2、清末状元提出了“”的口号,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3、从到末年,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4、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5、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

6、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说来是。

7、从行业上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部门。

个案补充阅读教材内容,作好标记,清除障碍。

梳理本课知识点,小组代表展示。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可用表格的方式归纳)时期阶段特点原因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民族工业萌芽艰难发展封建制度的阻碍一战期间发展较迅速“黄金时代”内因;外因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12(3) 读引言及“状元实业家张謇”、101-102页小字关于荣氏企业介绍,请思考:1、从张謇等人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可贵的精神?2、看到张謇、荣氏兄弟等实业家兴办企业的曲折坎坷,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你有什么感悟?(4)在20世纪之交,张謇提出“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积极倡导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但结果却行不通。

你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个案补充自学梳理小组展示梳理、交流、解读本课知识点。

【教育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教育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听说过老年人把铁钉、火柴分别叫什么吗?为什么那时的中国人要在这些日用品前加一个“洋”字?这表明了什么?今天我国的民族工业品牌已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这又说明了什么?生:老年人叫铁钉为洋钉,叫火柴为洋火。

说明近代中国技术水平十分低下。

走向世界市场的民族工业品牌有海尔、康佳、TCL、同仁堂、五粮液、张裕葡萄酒等并出示相关图片加以说明。

这说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

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板书题目)解释什么是民族工业。

二、新课讲授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引出实业家张謇。

问题:同学们认识图中的人物和建筑吗?师过渡:一位堂堂的状元去办纱厂,他能办好吗?实业家张謇从状元到实业家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一段材料:张謇(1853—1926年),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一直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

针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状况,他先是主张变法,继而呼吁立宪,最后力促共和。

但辛亥革命后,共和又使他大失所望,于是发出“政府顽固如此,社会腐败如彼”之叹,感到“国不亡而日演亡国之事”。

然则“何以解人民之痛苦?他只得决心,上不依赖社会,全凭自己良心去做”。

(转引《张謇之村落主义》)问1: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张謇参与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哪些为挽救中国而进行的政治斗争?问2:这些斗争的结果使张謇对当时的中国有何认识?他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问3:为进一步挽救中国,张謇提出了什么口号?,(参与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次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政府的腐败。

思想的变化表现在他决心“上不依赖社会,全凭自己良心去做”,并因此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请同学们把这四个字划起来)过渡:既然他提出了实业救国,那么他都举办了哪些实业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

接着出示一组图片(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实业救国问题1、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呢?他提出实业救国,实业是创办了,那么如何救国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们很自然地可以得出结论:他把挣来的钱用于举办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苑。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目的、口号、行动和结果。

2、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表现如何;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难点: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学习过程】【激趣】1、认知“学习目标”2、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3、为何我国当时进口的货物前面都带“洋”字?【自主学习】一.状元实业家张謇背景:目的:口号:行动:结果:精神:【合作探究】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近代民族工业曲折的原因是什么?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那些特点?4、思考101、102页的动脑筋。

【小结】:【检测】选择题1.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

他就是我国清末状元实业家()A.李鸿章B.詹天佑C.张謇D.左宗棠2.2008年9月23日下午,张謇杯·2008年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举办。

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身寒微,考中状元B.主张“实业救国”C.创办南通博物院D.创办大久精盐公司3.被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又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B.辛亥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十月革命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以重工业为主B. 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C. 比较落后D. 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5.(2008年,四川资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八年级历史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源和发展;2. 掌握近代中国的先进工业和起义工业;3. 了解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困境;4. 了解中国近代工人运动的发展。

【学习重点】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源和发展;2. 近代中国的先进工业和起义工业。

【学习难点】1.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成就和困境;2. 近代中国的工人运动发展。

【学习准备】1. 阅读教材第19课内容;2. 查阅相关教辅材料。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根据学习准备中的要求进行预习,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为学习本课内容做好准备。

二、探究活动1.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回答下列问题:(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特点?(2)近代中国的先进工业有哪些?起义工业又是如何兴起的?(3)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既有较大成就,又面临哪些困境?(4)近代中国的工人运动如何发展的?2. 小组讨论结束后,邀请各小组派代表逐个回答问题,并导入课堂讲解,引导同学们逐步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拓展延伸】1. 同学们可以自主找出相关资料,了解更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2. 查阅相关书籍或资料,了解一位近代中国工业家的成就和贡献,进行介绍或展示。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并了解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工业和起义工业。

同时,同学们也了解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困境,以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文章,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中的成就和困境,以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变革运动,对于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本次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进而探讨其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梳理1. 洋务运动是指清政府为了挽救国家危机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这一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终于19世纪70年代末。

2. 洋务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引进西方技术、设立洋务机构、兴办实业等。

3. 洋务派是主持洋务运动的一批清朝官员,他们主张依靠西方技术来振兴国家。

4. 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兴办了一些工业企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谈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影响。

2. 你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是由于什么原因?如果你是当时的清政府官员,你会如何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3. 与同桌讨论,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是否只有依靠引进外国技术才能实现?还是有其他途径?四、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

2. 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了解不同时期的工业兴起和发展情况。

3. 尝试分析近现代中国工业化的原因和历程,思考如何在当今时代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五、作业布置请同学们根据课堂讨论和拓展延伸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小论文,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同时,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一位相关人物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份关于其的传记,探讨其在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提交时间为下节课前。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 掌握洋务运动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3. 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导学内容: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 洋务运动是什么?- 洋务运动是指晚清时期对外国工业技术进行借鉴、引进和发展,以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一项重要运动。

初二历史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设计

初二历史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设计

初二历史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教学目标:1 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征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3感受张謇的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难点: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出示张謇创办企业的资料图片,讲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故事,回答下列问题(1)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2)张謇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各自的原因是什么?3旧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是什么?4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二合作探究1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怎样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三课堂小结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四达标测试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C 北洋军阀的分裂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外国商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这种现象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3下列不属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是()A总的来说比较落后B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 沿海沿江大城市较发达D内地重工业发达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A19世纪60到70年代B 19世纪末20世纪初C 一战期间D解放战争时期5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中最突出的是()A 美国B 日本C 英国D俄国6下列不属于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的是()A 民族资本主义B封建主义C 官僚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7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我国民族工业难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破坏B 封建主义的阻碍C洋务派的阻挠D官僚资本主义的阻碍8材料解析题(1)材料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案0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案02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学案一、中考考点: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二、难点概念解析:民族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团体官僚资产阶级: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势力,掌握国家政权,垄断全国经济命脉的买办性的资产阶级.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三、知识框架:(一)状元实业家 1.创办实业的背景:《 》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 、 利用中国廉价的 和 ,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目的:3.口号:“ ”4.实践:创办 厂、 等5.结果: 期间,大生纱厂等企业 ,一战后被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 从( )运动到清朝末年 ( )期间 ( )后至( )前夕 特征 出现( ),且艰难发展进入“ ” 再度( ),没能得到( )【凋谢萎缩】原因①( )刺激民族工业的产生②受外商企业刺激,( )后出现( )浪潮,初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①( )冲击了封建制度(内因);②使用国货,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③( )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外因);①一战后( )经济卷土重来,特别是( )侵略 ②抗战胜利后,( )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四、跟踪练习:1.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

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 .鸦片战争爆发 B .《马关条约》签订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 .《辛丑条约》签订2. 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B .民族工业的实力 C .“实业救国”思潮D .第一次世界大战3.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A 福州船政局 B 汉阳铁厂 C 大生纱厂 D 湖北织布局4.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骞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过程与方法: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张骞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理解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明确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他出身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

在当时中国的社会里,士农工商,士的地位最高,而状元是士中的极品。

因此,在十五岁,他进入科举考场,六年后即21岁他考中了秀才。

30岁的时候中举人,42岁即就在1894年慈禧太后为庆祝她60岁大寿的时候,特开了恩科,他在这次会试当中金榜题名,到此他已经奋斗了长达26年之久。

很快他被任命为“翰林院编撰”。

此时的他可以说是已经进入了封建统治的上层。

你知道他是谁吗?今天的学习就以张謇创办企业的发展史来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展示: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展示:张謇最后放弃高官转而创办企业,这是为什么呢?第一篇章国弱民穷——张謇创办实业的背景教师:这类机制的布在中国近代社会有一个专有名词,即洋布。

此外,像这种带洋字的货品很多,“洋蜡、洋火、洋线、洋烟、洋钉、洋枪”等,它们统称为“洋货”。

展示:思考:那么这些洋货是怎样进入中国市场的呢?展示:外国在华工业企业数:1840——1895年:10家1895——1910年:28家(引导学生结合所给数字,联系《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分析。

)教师:从1895年开始,1895年甲午战败,中国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并免收内地税”。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本课教学内容主要为: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于从洋务运动开始至民国结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影响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其包含两个子目“状元实业家张謇”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第一个子目,介绍了张謇创建大生纱厂一系列企业的背景、概况、结局,使学生通过大生纱厂这一旧中国民族工业的缩影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一感性了解;第二个子目,介绍了从洋务运动开始出现的民族工业萌芽,至民国结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使学生通过分析对旧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一定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认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认作为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在一战时期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段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和工人阶段正常的建立提供了阶段基础;民族资产阶段两面性的特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这也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能是无产阶段,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CJB八年级历史上册第 19 课《近代民族工业》导学案

CJB八年级历史上册第 19 课《近代民族工业》导学案

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1.记住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主要的民族工业企业。

2.简述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和概况,复述实业家张謇的主要事迹。

3.感受到张謇等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培养浓烈的爱国情感。

4.重点:近代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张謇的实业救国。

1.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的产生:①背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开办。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②产生: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纷纷投资于新式企业。

其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最著名的企业有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和同文书局等。

(2)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①时间:辛亥革命后到一战期间。

②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名师点拨】学习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可以根据内容制作一个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示意图,标明时间、原因和特征,这样便于梳理,易于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2.企业家张謇(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货的畅销,使张謇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先后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等18个企业。

张謇还提出了“父教育而母实业”的口号。

(3)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模拟场景——百家讲坛《张謇实业救国》。

(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教材,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分组编演历史小品——《点评张謇实业救国》。

LS-8-019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LS-8-019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5、下列不属于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
二、材料题
1899年5月23日,某纱厂开工试车,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的。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状元事业家张謇
1.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
2.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是什么?(内有封建势力,外有帝国主义。)
教师小结、过渡:我们在前面还学过张骞这个人物。“骞”与“謇”怎么区分?张骞是西汉出使西域的人物,他骑着马儿出塞西行,所以“塞”下以“马”换“土”[此处应板书讲解]。张謇考中过清朝的状元。状元者,必然擅长言语,所以“塞”下是“言”不是“马”。
张謇把国家民族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为重,义无返顾地放弃了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是炎黄子孙自己开办的民族工业,这些企业的兴起、短暂发展和迅速破产的过程,就是整个旧中国民族工业历史的缩影。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板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简表》,组织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在书上找到答案加以标注,然后通过“接龙”式练习,理解之:
2.过程与方法: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萌芽→“黄金时代”→凋谢萎缩)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萌芽
E.短暂的“黄金时代”F.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

大生纱厂可以说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给中国历史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政治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

二、课程标准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教学目标掌握张謇兴办实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及特征。

以张謇兴办企业为例来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及特征,使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分析方法和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认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曲折的历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华为中兴开拓国际市场美国海尔总部教师: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像华为中兴、海尔集团等都走向世界市场。

但旧中国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前都加了一个“洋”字。

你还能说出哪些?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历史,重新回到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去了解这段不平凡的往事,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以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来切入课题,激发兴趣,在教学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激趣导学。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走进状元实业家张謇展示: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教师: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展示: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和教材,帮助他设计一张特别的名片。

八年历史(上)19课

八年历史(上)19课
3、组学(5分钟)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90%
4,、展示(15分钟)教师点评学习效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预示展示问题
(1)从材料一的表格中你能看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运动中?
洋务运动
(2)结合材料二,你知道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材料一:中国近代民办企业创办情况表
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万元)
1863--1894
119
680
1895--1989
74
1432
材料二: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抗战胜利后
6.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D)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三民主义
八、检查学案
九、教学反思
一.情景导入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特点以及集中行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民表和爱国情感。
A.李鸿章B.詹天佑
C.张謇D.左宗棠
2.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清末状元张骞却“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他办的实业是(A)
A.大生纱厂B.安庆军械所
C.轮船招商局D.天津电报总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精品
第六单元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背景、口号、创办企业的结局)。

2、 能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

3、 能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特点。

诊断补偿
1、复习:三大战役(名称、时间、领导者、参战部队、结果);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2、引导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初步认识张謇(如图)。

新知导学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完成质量监测P074-075“选择题”。

二、重点讲析
1、状元实业家张謇
(1)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正系列企业的背景、目的、口号。

(2)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正系列企业的概况。

一战期间:获得进一步发展; (3)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正系列企业的结局
一战结束后:纱厂最后被吞并。

这样的结局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第二阶段:一战期间进入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第三阶段: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2)发展的特点:
①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②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部门,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③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地。

三、合作探究
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1)内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

(3)使用国货,抵制洋货。

达标测试
完成课后练一练和质量监测P075-076“非选择题”。

总结反思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