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简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复合地基

浅基础
桩基础
端承桩
土层
土层 土层
岩层
摩擦桩
复合地基
土层
二、复合地基的效用 ①桩体效用
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刚度比桩间土体的大,在荷载作 用下,为了保持桩体和桩间土之间变形协调,地基中的应 力将按材料模量分配。因此,桩体上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使桩体承担较大比例的荷载,桩间土承担的荷载相应减小。 这样就使复合地基承载力较原天然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 地基沉降量减小。随着桩体刚度的提高,其桩体效用发挥 更加明显。
区别于桩基础
区别于天然地基
浅基础
复合地基
桩基础
Shallow Foundation Composit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
二、复合地基的分类
柔性桩复合地基(碎石桩、砂桩)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石灰桩、深层搅拌桩) 复合地基 刚性桩复合地基(混凝土类桩)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1)用桩体强度指标和桩间土强度指标
2)用复合土体综合强度指标
四、复合地基沉降 复合地基总沉降量 s是加固区的沉降量 s1 和 加固区下卧层的沉降量 s2两部分之和。
4.1 加固区沉降量s1的计算 1)复合模量法 将复合地基中增强体和基体两部分组成的非均质加固 区视为一分层均质的复合土体,采用复合模量代替原非均 质加固土体的模量。
3.2 应力比公式
3.3 复合土体稳定分析法
在圆弧分析法计算中,假设的圆弧滑动面往往经过加固区 和未加固区。地基土的强度应分区计算。加固土和未加固 土采用不同的强度指标,未加固区采用天然地基土体强度 指标。加固区土体强度指标可采用复合土体综合强度指标, 也可分别采用桩体和桩间土的强度指标计算。
桩基础
端承桩
土层
土层 土层
岩层
摩擦桩
复合地基
土层
二、复合地基的效用 ①桩体效用
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刚度比桩间土体的大,在荷载作 用下,为了保持桩体和桩间土之间变形协调,地基中的应 力将按材料模量分配。因此,桩体上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使桩体承担较大比例的荷载,桩间土承担的荷载相应减小。 这样就使复合地基承载力较原天然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 地基沉降量减小。随着桩体刚度的提高,其桩体效用发挥 更加明显。
区别于桩基础
区别于天然地基
浅基础
复合地基
桩基础
Shallow Foundation Composit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
二、复合地基的分类
柔性桩复合地基(碎石桩、砂桩)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石灰桩、深层搅拌桩) 复合地基 刚性桩复合地基(混凝土类桩)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1)用桩体强度指标和桩间土强度指标
2)用复合土体综合强度指标
四、复合地基沉降 复合地基总沉降量 s是加固区的沉降量 s1 和 加固区下卧层的沉降量 s2两部分之和。
4.1 加固区沉降量s1的计算 1)复合模量法 将复合地基中增强体和基体两部分组成的非均质加固 区视为一分层均质的复合土体,采用复合模量代替原非均 质加固土体的模量。
3.2 应力比公式
3.3 复合土体稳定分析法
在圆弧分析法计算中,假设的圆弧滑动面往往经过加固区 和未加固区。地基土的强度应分区计算。加固土和未加固 土采用不同的强度指标,未加固区采用天然地基土体强度 指标。加固区土体强度指标可采用复合土体综合强度指标, 也可分别采用桩体和桩间土的强度指标计算。
《复合地基简述》PPT课件

第 2章
复合地基理论概要
(Composite Subgrade)
一、概述 二、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三、复合地基应力特征 四、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五、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六、基础刚度和垫层对桩体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一、概述
1、概念
复合地基一般指由两种刚度(或模量)不同材料 (桩体和桩间土)所组成,在相对刚性基础下两者共 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包括剪切变形)的地基。 其研究方法是在众多根桩所加固地基中,选择一 根桩及其影响的桩周土所组成的单元体作为研究对象。
4)挤密作用
砂桩、土桩、夯实桩、砂石桩等由于施工过程中对桩 周土具有挤密作用;生石灰桩由于其材料吸水、发热和膨 胀等作用,对桩周土也具有挤密作用;据有关资料,其它 类桩也对桩周土具有挤密作用,但其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5)加筋作用
各种桩土复合地基不 仅可提高地基土的承 载力外,还可提高土 体的抗剪强度,增加 土坡的抗滑能力。
桩土应力比是复合地基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它关系 到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它与荷载 水平桩土模量 比、桩土面积 置换率、软地 基土的强度、 桩长固结时间 和垫层情况等 因素有关。
复合地基的p--n关系曲线(桩与土的模量影响)
n与桩土模量比的关系 应力一定时,Ep/Es 越大,n越大
碎石桩复合地基n与m 的关系
2、确定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a. 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首 选)。 b. 无试验资料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柔性桩复 合地基,桩体极限承载力可采用类似摩擦桩极 限承载力计算式计算,其表达式为:
p pf ( fSa L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p R) / AP
按上式计算桩体极限承载力外,尚需计算桩身 材料强度允许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即:
复合地基理论概要
(Composite Subgrade)
一、概述 二、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三、复合地基应力特征 四、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五、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六、基础刚度和垫层对桩体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一、概述
1、概念
复合地基一般指由两种刚度(或模量)不同材料 (桩体和桩间土)所组成,在相对刚性基础下两者共 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包括剪切变形)的地基。 其研究方法是在众多根桩所加固地基中,选择一 根桩及其影响的桩周土所组成的单元体作为研究对象。
4)挤密作用
砂桩、土桩、夯实桩、砂石桩等由于施工过程中对桩 周土具有挤密作用;生石灰桩由于其材料吸水、发热和膨 胀等作用,对桩周土也具有挤密作用;据有关资料,其它 类桩也对桩周土具有挤密作用,但其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5)加筋作用
各种桩土复合地基不 仅可提高地基土的承 载力外,还可提高土 体的抗剪强度,增加 土坡的抗滑能力。
桩土应力比是复合地基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它关系 到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它与荷载 水平桩土模量 比、桩土面积 置换率、软地 基土的强度、 桩长固结时间 和垫层情况等 因素有关。
复合地基的p--n关系曲线(桩与土的模量影响)
n与桩土模量比的关系 应力一定时,Ep/Es 越大,n越大
碎石桩复合地基n与m 的关系
2、确定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a. 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首 选)。 b. 无试验资料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柔性桩复 合地基,桩体极限承载力可采用类似摩擦桩极 限承载力计算式计算,其表达式为:
p pf ( fSa L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p R) / AP
按上式计算桩体极限承载力外,尚需计算桩身 材料强度允许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即:
地基处理新技术4(复合地基)ppt

地基处理新技术4(复合地基)
目录
• 复合地基简介 • 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 复合地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复合地基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 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复合地基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 复杂的情况,如软土、湿陷性
黄土等。
建筑需求
适用于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建 筑和设施,如高层建筑、大型 工业设施等。
环境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质量控制
应严格控制设计、施工和材料 的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04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环境保护。
流程
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施工方法与技术
方法
强夯法、桩基法、注浆法等。
技术要点
控制施工参数、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质量检测与验收
检测
沉降观测、土压力检测、承载力检测 等。
验收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确保 质量达Hale Waihona Puke 。03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生态化技术
研究开发环保、低能耗的复合地 基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精细化设计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 精细化设计复合地基结构,优化 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提高地基 承载力和稳定性。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基础设施 建设的不断推进,复合地基技术 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市场需
目录
• 复合地基简介 • 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 复合地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复合地基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 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复合地基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 复杂的情况,如软土、湿陷性
黄土等。
建筑需求
适用于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建 筑和设施,如高层建筑、大型 工业设施等。
环境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质量控制
应严格控制设计、施工和材料 的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04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环境保护。
流程
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施工方法与技术
方法
强夯法、桩基法、注浆法等。
技术要点
控制施工参数、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质量检测与验收
检测
沉降观测、土压力检测、承载力检测 等。
验收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确保 质量达Hale Waihona Puke 。03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生态化技术
研究开发环保、低能耗的复合地 基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精细化设计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 精细化设计复合地基结构,优化 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提高地基 承载力和稳定性。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基础设施 建设的不断推进,复合地基技术 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市场需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PPT课件

0.1
0
1
2
第36页/共173页
400kN 800kN 1200kN 1600kN 2000kN 2400kN 2800kN 3200kN 3600kN
3
(5) 复合地基深层位移
①“ 柔性基础”条件
测斜:桩顶以下0.4m至桩底以下2.4土有明显侧向位移(压缩变 形较大),最大位移量18mm。
第37页/共173页
第29页/共173页
(4) “基础”底面应力
P(MPa) P(MPa)
分布
0.2 0.15
0.1 0.05
0 1
GCD2复合地基土应力分布曲线
2
300kN 600kN 900kN 1200kN 1500kN 1800kN 2100kN 2400kN 2700kN 3000kN 3300kN
3
0.2
刚性长短桩(G C D 1 )复合地基Q-P曲线 Q(kN)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2700 3000 3300
4m桩 6m桩 桩间土
刚性长短桩Q-P及Q-N图
第23页/共173页
p(MPa) n
刚性短桩(G D 1 )复合地基Q-P曲线 Q(kN)
四桩复合地基试验中土压力盒埋设位置示意图
第12页/共173页
(4)测斜与分层沉降布置
测斜、深层沉降管
-1.3m -3.0m -5.1m -6.9m -8.9m -11.2m
±0.0m -1.2m
-5.2m
深层沉降标
复合地基(GD1)深层沉降布设示意图
第13页/共173页
测斜、深层沉降管
-1.2mm -3.0mm -5.0mm -7.1mm -9.2mm -11.3mm
地基处理新技巧(复合地基)精华课件

石灰桩法
总结词
将生石灰、火山灰、粘性土等材料混合搅拌后填入孔中,经过硬化形成石灰桩,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防渗性能。
详细描述
石灰桩法是一种利用生石灰、火山灰、粘性土等材料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法。将这些材料混合搅拌后填入孔中,经 过硬化形成石灰桩。石灰桩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防渗性能,适用于处理软弱地基和液化土地基。该方法具有施工 简便、成本低等优点。
地基变形计算
总结词
预测地基在不同压力作用下的变形量,确保 建筑物安全。
详细描述
地基变形是指地基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 或变形。在复合地基设计中,需要计算不同 压力作用下的地基变形量,包括沉降、水平 位移等。通过合理的地基变形计算,可以预 测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趋势,从而采取相应
的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某高速公路的路基处理
高速公路的特点
处理效果
高速公路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平整度要 求非常高,需要承受较大的车辆荷载。
经过复合地基处理后,高速公路的路 基稳定性和平整度得到显著提高,减 少了路面的损坏和维护成本。
地基处理方法
采用砂石垫层、排水固结、深层搅拌 等复合地基处理方法,提高路基的稳 定性和平整度。
04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
现场勘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 了解地形、地质、水文等 条件,以便制定合适的施 工方案。
设计交底
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 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设计 意图、施工要求和注意事 项。
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工程规模、特点等因 素,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 设计,确保施工进度、质 量和安全。
施工工艺流程
成孔
采用合适的钻机或人工挖掘成 孔,孔径、孔深应符合设计要 求。
注浆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课件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复合地基的力学性能 和变形机理,为未来技术的发
展提供理论支撑。
探索新型复合地基
针对不同工程需求,研发新型 复合地基,提高地基处理效果 和工程安全性。
推广智能化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 术,实现对复合地基的实时监 测和预警,提高工程管理的智 能化水平。
外观质量
复合地基表面平整,无裂缝、起 皮等明显缺陷。
尺寸偏差
复合地基的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 围内。
承载力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 求,且在规定荷载下的沉降量不
超过允许值。
06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实 施建议与展望
实施建议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加强培训与宣传
为确保《复合地基技术规范》的顺利实施 ,应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 和时间节点。
分类
根据增强体的不同,复合地基可以分为散体材料复合地基、柔性材料复合地基 和刚性材料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的优点与局限性
承载力提高
通过在地基中增加增强体,可以 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变形控制
复合地基可以有效控制地基的变 形,减少不均匀沉降。
复合地基的优点与局限性
施工简便
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相对简单,易于 操作。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 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推动我国复合地基技
术的发展。
与其他相关规范的协调性
1 2
确保与国家标准的协调一致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应与国家相关标准保持协 调一致,避免出现标准冲突和重复。
促进与其他行业规范的衔接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应与其他相关行业规范进 行衔接,确保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合作。
地基处理新技术4(复合地基)ppt

03
5.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04
6. 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
质量检测与验收
质量检测
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如沉降观测、土 压力检测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
验收标准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施工结果进 行验收,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03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可用于地质条件复杂、软弱土层较厚、常规地基处理方法无法满足要求的场合;
在地震区、膨胀土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复合地基的应用更具 优势。
02
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设计原则与流程
原则
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保护环境。
地基处理新技术4(复合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基)
• 复合地基简介 • 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 复合地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目录
CONTENTS
01
复合地基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详细描述:某商业中心工程采用复合地基技术,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地基处理,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为商业中心的安全 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某桥梁工程实例
总结词:技术创新
详细描述:某桥梁工程通过采用复合地基技术,实现了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和 耐久性,为桥梁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05
复合地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2复合地基PPT.

初期
复合地基一词最早 出现在1962年,用来形 容采用碎石桩加固的地 基
后来
深层搅拌法和高压 喷射注浆法的应用,人 们开始重视水泥土桩复 合地基的研究
2.复合地基概念与分类
复合地基
(1)概念:
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是指部分土体被增强 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上 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
(2)复合地基桩体破坏模式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中,桩体破坏模式可分为以下4种:刺 入破坏、鼓胀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滑动破坏
图2-6 复合地基中桩体可能破坏模式 (a) 刺入破坏;(b) 鼓胀破坏;(c) 整体剪切破坏;(d) 滑动破坏
复合地基
破坏模式
a.刺入破坏(图2-6a) 桩体刚度较大,地基土强度较
竖直向增强 复合地基
斜向增强 复合地基
图2-3 复合地基常用的形式
长短桩复 合地基
3. 复合地基特点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比较: 复合地基加固区是由增强体和基体两部分组成,是非 均质和各向异性的,该特点使复合地基区别于均质地 基。
垫 层
天然地基
复合地基
图2-4 地基——复合地基区别
复合地基与桩基比较
复合地基
2.2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
(1)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1)桩体作用
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整体刚度高于原地基,沉降量有所减少。
2) 垫层作用
可起到类似垫层的换土、均匀地基应力和增大应力扩散角等作用。
3)加速固结作用
除碎石桩、砂桩具有良好的透水特性,可加速地基的固结外,水 泥土类和混凝土类桩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加速地基固结。
柔性桩复合地基—如石灰桩、土(或灰土)桩;
复合地基简述

n随着m的增大而 减小,但幅度不大
L/d
桩的长径比L/d与n的关系曲线
n随着L增加而增大,但当桩长达到某一值时,n值基本上不再
增加。为此,存在一有效桩长Lo的概念。
碎石桩复 合地基n 与t的关系 曲线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碎石桩 复合地基实测n与t的变化 情况Biblioteka 四、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pcf :
在桩体未有贯穿整个软弱土层时的复合地基中,垫层 的作用尤其明显。 3)加速固结作用 除碎石桩和砂桩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加速地基的固 结外,水泥土类、混凝土类桩也可加速地基的固结。 Cv=k(1+e。)/γw· a t=2.47H2/Cv 式中:Cv-固结系数;k-渗透系数;e。-天然孔隙比; γw-水的重度;a-压缩系数;H-土层固结的厚 度;T-最终沉降完成所需时间。 水泥土类桩使k降低,同时使a减小,而且后者的减小 幅度要前者为大。
二、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1、作用机理
1)桩体作用 由于桩体的强度较桩间土为大,在刚性基础等量变形 时,地基中的应力将按材料的模量进行分布,在桩体上产 生应力集中现象,大部分荷载由桩体承担,桩间土上应力 减少。 2)垫层作用 桩与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层,由于其性能优于原天然地 基,它可起到类似垫层的换土、均匀地基应力、增大应力 扩散角的作用。
2、确定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a. 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首 选)。 b. 无试验资料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柔性桩复 合地基,桩体极限承载力可采用类似摩擦桩极 限承载力计算式计算,其表达式为:
p pf ( fSa Li Ap R) / AP
按上式计算桩体极限承载力外,尚需计算桩身 材料强度允许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即:
L/d
桩的长径比L/d与n的关系曲线
n随着L增加而增大,但当桩长达到某一值时,n值基本上不再
增加。为此,存在一有效桩长Lo的概念。
碎石桩复 合地基n 与t的关系 曲线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碎石桩 复合地基实测n与t的变化 情况Biblioteka 四、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pcf :
在桩体未有贯穿整个软弱土层时的复合地基中,垫层 的作用尤其明显。 3)加速固结作用 除碎石桩和砂桩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加速地基的固 结外,水泥土类、混凝土类桩也可加速地基的固结。 Cv=k(1+e。)/γw· a t=2.47H2/Cv 式中:Cv-固结系数;k-渗透系数;e。-天然孔隙比; γw-水的重度;a-压缩系数;H-土层固结的厚 度;T-最终沉降完成所需时间。 水泥土类桩使k降低,同时使a减小,而且后者的减小 幅度要前者为大。
二、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1、作用机理
1)桩体作用 由于桩体的强度较桩间土为大,在刚性基础等量变形 时,地基中的应力将按材料的模量进行分布,在桩体上产 生应力集中现象,大部分荷载由桩体承担,桩间土上应力 减少。 2)垫层作用 桩与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层,由于其性能优于原天然地 基,它可起到类似垫层的换土、均匀地基应力、增大应力 扩散角的作用。
2、确定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a. 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首 选)。 b. 无试验资料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柔性桩复 合地基,桩体极限承载力可采用类似摩擦桩极 限承载力计算式计算,其表达式为:
p pf ( fSa Li Ap R) / AP
按上式计算桩体极限承载力外,尚需计算桩身 材料强度允许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即:
多元复合地基法课件

为辅;在第二类多桩型复合地基中,主桩的数量较少,仅
布置在节点或荷载较大处,其主要目的是减小沉降,地基
承载力提高主要依靠次桩的置换作用。
多元复合地基法
四、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由水平向的增强体和竖向的增 强体与天然地基土体共同组成。在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中,如果竖向的增强体只有一种桩型,那么可称之为双 向单桩型复合地基(见图15-2);如果竖向的增强体有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桩型,那么可以称之为双向多桩型复合地 基(见图15-3)。
(3)由于板的平面尺寸比相同面积的方形板大,因
此压板应具有较高的刚度。
多元复合地基法
• 3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间接法)
所谓间接法就是分别对主桩或次桩进行 单桩或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然后利用多桩 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出多桩型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多元复合地基法
15.3.4 多桩型复合地基法的工程实践 15.3.4 Case Histories of Multi-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多元复合地基法
• 2. 第二类多桩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在第二类多桩型复合地基中,由于主桩的置换率 很小,主桩的置换作用较小,绝大部分荷载由次桩及 桩间土承担,而主桩仅布置在节点或荷载较大处,因 此第二类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与第一类多 桩型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有较大区别,下面建议 两种计算方法。
g
15.3.1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1. 第一类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m1 Ap'1 / Ae
m2 Ap' 2 / Ae
As AeAp'1Ap'2
多元复合地基法
第二章 复合地基

3.基础刚度和垫层设置 (1)刚性基础,设垫层; (2)刚性基础,不设垫层; (3)柔性基础,设垫层; (4)柔性基础,不设垫层。 4.增强体长度 (1)等长度; (2)不等长度(长短桩复合地基)
2.3 复合地基的常用概念
2.3.1 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
Ap——为桩体的横截面积(m2); Ae——为桩体所承担的加固面积(m2) 平均面积置换率:对于只在基础下布设桩体的复合地基, 桩体的横截面面积之和与基础总面积相等的复合土体面积之 比。
Es p mE p (1 m)Es
E p ——桩体压缩模量; E s ——桩间土压缩模量; Es p ——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 上式在某些理想条件下导出的,(1)复合地基的上的基础 为绝对刚性;(2)桩端落在坚硬的土层上,即桩没有向下 的刺入变形。 上式缺陷在于不能反映桩长的作用和桩的端阻效应。
(2)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工程上习惯把竖向增强体成 为桩,常称为桩体复合地基。 工程上应用较多,有碎石桩、 砂桩、水泥土桩、石灰桩等。
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体由散体材料组成还是粘结材料组成, 以及粘结材料的刚度大小,都会影响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的性状。
桩体复合地基可分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 基、刚性桩复合地基。
(1)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包括碎石桩复合地基和砂桩复合地 基,桩只有靠周围土体围箍作用才能成桩。
(2)根据桩体刚度不同,将粘结材料分为柔性桩和刚性桩。 柔性桩复合地基如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灰土桩和石灰桩复合地 基等。 (3)刚性桩复合地基如钢筋混凝土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 基和低强度混凝土复合地基。
2.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3)复合地基
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的强度得到提高或 者被置换,或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由基体和增强 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荷载由两部分共同承担。 复合体根据增强体设置的不同方向,可分为:水平向增强 体复合地基和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3复合地基

第三章
复合地基承载力
复合地基 由两种刚度不同材料组成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 工地基。 变形协调指桩和土变形一致共同变形。 散体桩复合地基 按 材 料 分 类 砂 桩 碎石桩 土 桩 灰土桩 柔性桩复合地基 石灰桩 粉喷桩 旋喷桩 树根桩 CFG 桩
刚性桩复合地基
第一节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1)不同型桩 •散体桩(振冲碎石桩)易产生膨胀破坏; •刚性桩(CFG桩) 易产生刺入破坏。 (2)桩身材料 同型桩当桩身强度不同时,也会有不同的破坏模式。 如水泥土桩:水泥掺入量aw
a w 5%
易发生膨胀破坏
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易发生刺入破坏
a w 15%
a w 25%
随桩身强度 的增加,破 坏形式逐渐 由膨胀破坏 过渡到刺入 破坏
f sp ,k [1 m(n 1)] f s,k
f p,k nf s,k
f sp ,k [1 m(n 1)] / n f p,k
f p,k nf s,k
2、柔性桩复合地基
f sp ,k f p,k m (1 m) f s,k
3、对刚性桩地基
复合地基变形增 大,桩体产生应 力集中。
•荷载进一步增大: 桩体进入塑性状态,桩土 应力比n降低。 桩和土同时进入塑性状态, 应力比趋向一定值。
2、桩土模量比 E p / Es
对应力比的大小有重要影响
随着模量比的增加,桩土应 力比近于呈线性增长。
应 力 比 模量比 关系
3、复合地基面积换算率
应 力 比 面积换算率 •桩土应力比 n
4、加筋作用
D
提高土体抗剪 强度,增强地 基土体抗滑能 力.
σ c线
复合地基承载力
复合地基 由两种刚度不同材料组成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 工地基。 变形协调指桩和土变形一致共同变形。 散体桩复合地基 按 材 料 分 类 砂 桩 碎石桩 土 桩 灰土桩 柔性桩复合地基 石灰桩 粉喷桩 旋喷桩 树根桩 CFG 桩
刚性桩复合地基
第一节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1)不同型桩 •散体桩(振冲碎石桩)易产生膨胀破坏; •刚性桩(CFG桩) 易产生刺入破坏。 (2)桩身材料 同型桩当桩身强度不同时,也会有不同的破坏模式。 如水泥土桩:水泥掺入量aw
a w 5%
易发生膨胀破坏
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易发生刺入破坏
a w 15%
a w 25%
随桩身强度 的增加,破 坏形式逐渐 由膨胀破坏 过渡到刺入 破坏
f sp ,k [1 m(n 1)] f s,k
f p,k nf s,k
f sp ,k [1 m(n 1)] / n f p,k
f p,k nf s,k
2、柔性桩复合地基
f sp ,k f p,k m (1 m) f s,k
3、对刚性桩地基
复合地基变形增 大,桩体产生应 力集中。
•荷载进一步增大: 桩体进入塑性状态,桩土 应力比n降低。 桩和土同时进入塑性状态, 应力比趋向一定值。
2、桩土模量比 E p / Es
对应力比的大小有重要影响
随着模量比的增加,桩土应 力比近于呈线性增长。
应 力 比 模量比 关系
3、复合地基面积换算率
应 力 比 面积换算率 •桩土应力比 n
4、加筋作用
D
提高土体抗剪 强度,增强地 基土体抗滑能 力.
σ c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地基破坏的模式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其取决 于桩体与桩间土的破坏特性,其中桩体的破坏特性是主 要的。
水泥土桩体与桩间土应力应变关系
复合地基的二次屈服现象
三、复合地基应力特征
1、基底反力
2、附加应力
实测载荷板下复合地基反力分布图
复合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等值线图 m-置换率 Ep/Es-桩土模量比
3、桩土应力比
二、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1、作用机理
1)桩体作用 由于桩体的强度较桩间土为大,在刚性基础等量变形 时,地基中的应力将按材料的模量进行分布,在桩体上产 生应力集中现象,大部分荷载由桩体承担,桩间土上应力 减少。 2)垫层作用 桩与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层,由于其性能优于原天然地 基,它可起到类似垫层的换土、均匀地基应力、增大应力 扩散角的作用。
在桩体未有贯穿整个软弱土层时的复合地基中,垫层 的作用尤其明显。 3)加速固结作用 除碎石桩和砂桩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加速地基的固 结外,水泥土类、混凝土类桩也可加速地基的固结。 Cv=k(1+e。)/γw· a t=2.47H2/Cv 式中:Cv-固结系数;k-渗透系数;e。-天然孔隙比; γw-水的重度;a-压缩系数;H-土层固结的厚 度;T-最终沉降完成所需时间。 水泥土类桩使k降低,同时使a减小,而且后者的减小 幅度要前者为大。
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同属地基范畴,两者之间有 内在联系,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复合地基与桩基都是 采用以桩的形式处理地基,故两者具有相似之处,但 复合地基属地基的范畴,而桩基属于基础范畴,两者 又有其本质的区别。
复合地基计算简图
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层在加固体内,而桩基的主要受力 层是在桩尖以下一定范围内。由于复合地基理论的最基本 的假设为桩与桩间土的协调变形。为此,从理论而言,复 合地基中不存在类似桩尖中的群桩效应。
p pf q
取二者中较小值为桩的极限承载力。
c. 无试验资料时,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体 极限承载力可通过计算桩间土侧向极限应力确 定,其表达式为:
pcf= k1λ1m ppf + k2λ2(1-m) psf 式中
(2-2-1)
ppf -单桩极限承载力,kPa; psf -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kPa; k1 -反映复合地基中桩体实际极限承载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不同的修正系 数,与地基土质 k2 -反映复合地基中桩间土实际极限承载力与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同的修 正系数 λ1-复合地基破坏时,桩体发挥其极限强度的比例 λ2-复合地基破坏时,桩间土发挥其极限强度的比例 m -复合地基置换率, m=Ap/A,其中,Ap为桩体面积,A为对应的加固面积
4)挤密作用
砂桩、土桩、夯实桩、砂石桩等由于施工过程中对桩 周土具有挤密作用;生石灰桩由于其材料吸水、发热和膨 胀等作用,对桩周土也具有挤密作用;据有关资料,其它 类桩也对桩周土具有挤密作用,但其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5)加筋作用
各种桩土复合地基不 仅可提高地基土的承 载力外,还可提高土 体的抗剪强度,增加 土坡的抗滑能力。
桩土应力比是复合地基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它关系 到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它与荷载 水平桩土模量 比、桩土面积 置换率、软地 基土的强度、 桩长固结时间 和垫层情况等 因素有关。
复合地基的p--n关系曲线(桩与土的模量影响)
n与桩土模量比的关系 应力一定时,Ep/Es 越大,n越大
碎石桩复合地基n与m 的关系
第 2章
复合地基理论概要
(Composite Subgrade)
一、概述 二、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三、复合地基应力特征 四、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五、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六、基础刚度和垫层对桩体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一、概述
1、概念
复合地基一般指由两种刚度(或模量)不同材料 (桩体和桩间土)所组成,在相对刚性基础下两者共 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包括剪切变形)的地基。 其研究方法是在众多根桩所加固地基中,选择一 根桩及其影响的桩周土所组成的单元体作为研究对象。
2、确定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a. 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首 选)。 b. 无试验资料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柔性桩复 合地基,桩体极限承载力可采用类似摩擦桩极 限承载力计算式计算,其表达式为:
p pf ( fSa Li Ap R) / AP
按上式计算桩体极限承载力外,尚需计算桩身 材料强度允许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即:
复合桩基与桩基受力比较示意
2、分类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柔性桩复合地基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粘结材料桩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 刚性桩复合地基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按材料:散体土类桩―如碎石桩、砂桩等; 水泥土类桩―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 水泥土夯实桩等; 混凝土类桩―CFG桩、素砼桩、树根桩等。
强度增加 / 原强度
2、破坏模式
刺入破坏 鼓胀破坏 整体剪切破坏 滑动破坏 刺入破坏:桩体向下刺入,导致其承担荷载急剧下降,桩间土发生破坏,
极易发生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 鼓胀破坏:桩周土不能提供足够侧向压力,导致桩体变形过大,易发生在 散体材料桩中; 整体剪切破坏: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桩体发生剪切破坏,从而引起复合地基 的全面破坏,易发生在低强度的柔性桩复合地基中; 滑动破坏:复合地基沿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柔性地基较刚性地基易发生。
按强度:柔性桩―散体材料类桩,其与桩身材料 的密实度有关; 半刚性桩―水泥土类桩,其与水泥的 掺入比有关; 刚性桩―混凝土类桩,其与砼的强 度等级有关。 柔性复合地基、半刚性复合地基、刚性复合地基
3、从荷载传
递路线看:
浅 基 础
复合地基 的本质是桩和 桩间土共同直 接承担荷载。
桩 基 础
桩 体 复合 地 基
n随着m的增大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减小,但幅度不大
L/d
桩的长径比L/d与n的关系曲线
n随着L增加而增大,但当桩长达到某一值时,n值基本上不再
增加。为此,存在一有效桩长Lo的概念。
碎石桩复 合地基n 与t的关系 曲线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碎石桩 复合地基实测n与t的变化 情况
四、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pc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