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评课28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人》评课
城区二十八校陈玉峰
一、本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框架设计有新意
开课伊始,顾小燕老师紧扣课题《穷人》,用一个框架问题引领:课文写的是穷人,字里行间没有一个穷字出现,却把穷人生活的贫穷表现的淋漓尽致,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探究。学生默读、勾画、思考穷人生活的贫穷体现哪些方面?由于问题明确,引领性强,学生阅读探究开展的深入、细致,反馈交流具体、有序、实效性强。通过读议相关语段,学生从屋内装饰、吃穿用度、夫妇忙碌、天气恶劣等方方面面真真切切感受到穷人生活的贫穷,对桑娜一家及邻居西蒙的生活状况产生了极大的同情,从而对下文进一步感知穷人心灵之美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阅读探究又用一个大的框架问题引领:有人说《穷人》一课全文没有一个“穷”字,是因为穷人并不穷,他们是人格上的富翁,你支持这种观点吗?在此问题引领下,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组内阅读批注,组员之间交流、质疑,从环境描写、事件描述、人物心理、语言描写等,深入到人物的思想深处,理解桑娜勤劳持家、心疼丈夫、照顾孩子、关心邻居等诸多美德,尤其抓住桑娜抱回孩子的矛盾心理描写,体会省略号用法,反复朗读感悟,
抓住“忐忑不安”一词,对照桑娜当时的真实生活情形,设问:如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如果不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学生通过读议、讨论,脑子里勾画出桑娜种种矛盾不安心理:愧疚、担心、坚定……从而设身处地理解桑娜的忐忑不安,进而理解桑娜义无反顾抱回孩子的善良美德。在学生充分感知桑娜美好品德的基础上,出海归来的渔夫以他的勇敢、善良、有担当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穷人物质的贫穷,精神的富有,顾老师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感受桑娜夫妇共同拥有的“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人格魅力,水到渠成般领会了文本所要传达的主旨。
框架设计大而富有新意,赋予了《穷人》这节课教学的大气、有序、活力、魅力。摒弃了繁琐的问答式阅读理解,为老课新教、长文短教进行了有益、有效的探索。
(二)合作探究重实效
合作探究,人人参与,交流反馈,生生互动,是课改的产物,也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但是如何让合作学习适时、实效,不走过场,是每一个老师孜孜以求的教学效果。顾老师的课有几处合作学习,其中一处是从文中字里行间读出“穷”,感受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一处是阅读感悟桑娜抱回孩子的忐忑心理,认识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这两处都是文本阅读理解感悟的重
难点所在,选择这两处展开合作学习,首先做到了适时。此外,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生生互动、交流反馈也确实达到了实效。学生在明确的问题引领下,个体阅读勾画、组内探究互补、全班交流反馈,学生思维不断碰撞,阅读探究走向深入,很好地理解了文本主旨,实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三)读中感悟有真情
怎样有效的实现读中感悟,读出作者借助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读出对文本准确、真切、深刻的理解感悟,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着力追求的理想境界。课文较长,顾老师精心选择朗读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朗读方式,着重引导学生心怀同情,读出文本字里行间表现出的穷人生活之极度贫穷;心怀理解,读出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心怀敬意,读出渔夫和妻子桑娜共同拥有的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品德。
(四)巧设话题诉真情
精心设计切合学生生活、贴近文本主旨的开放性话题,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实现自己情感的升华,人格的飞跃,是有经验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擅长运用的教学手段。在本课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顾老师设计了这样一组话题: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很幸福,因为;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很,因为。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学生纷纷从不同侧面表达自
己对幸福生活的感受,对桑娜夫妇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崇高精神的敬仰,至此,《穷人》一课全文没有一个“穷”字,是因为穷人并不穷,他们是人格上的富翁,这种观点已经在学生心中牢固确立。
二、几点需要改进的建议:
(一)课堂朗读更深刻准确些。如桑娜抱回孩子的忐忑不安,学生品读还是不够深入人物内心,尤其是和丈夫对话时的心神不定,语言试探,欲言又止,到最后得知丈夫态度后的如释重负,学生明显不能准确把握,所以读起来感觉不能淋漓尽致表现人物复杂情感世界。这和学生年龄、生活经历有关,当然也和教学时的情景创设、教学铺垫欠缺有关。
(二)阅读探究再充实深入些。课文较长,教师力求抓住文本主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感悟,比如穷人的生活贫穷程度,桑娜抱回孩子后的矛盾心理,桑娜夫妇共同的勇于承担,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但是文本想要传达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比如邻居西蒙临死前把孩子用衣服包好,还用旧头巾抱住孩子的小脚,两个孩子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可见母亲临死前忍受了怎样的痛苦,让自己尽量安静地离去,不惊扰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怎样的贫苦无依,又是一种怎样的伟大母爱!另外,夫妇俩的对话中,有片刻的沉默,各自心中在想什么……文本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允许我们的阅读探
究酣畅淋漓。
(三)课堂学习更自主化一些。
框架设计富有新意,引领性强,但框架下的阅读探究毕竟还是被牵引的成分居多。“问题导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展示交流,深化理解;总结梳理,巩固升华。如果课堂上能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出探究问题,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教学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顾老师课后会进行反思,我们的每一位老师,上过的每一节课,每次的教学活动,都会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学习,勤于反思,勇于改进,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日趋完善,日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