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运动、光现象实验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之运动、光现象实验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有答案)*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小明想测一辆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下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情况。请根据图
中所给信息回答:
(1)该实验的原理
(2)测量工具和
(3)S AB=cm
(4)V AC=m/s
(5)斜面的坡度应该较(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金属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
度v AB会偏。
(8)若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AB,通过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 BC,则v AC、v AB、
v BC的大小关系是。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9)下图是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的滑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符合实际情况
的是:。
(10)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
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答案:v=s/t 停表和刻度尺 4.00 0.03 小便于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
便于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小V AB 所测得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相关原理: 1.光的反射原理(平面镜成像现象) 2.光的折射原理(光的色散现象,比如彩虹;凸透镜成像现象) 3.光路可逆原理 4.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量角器 (2)做此实验时选择环境(填“较暗”或“较亮”)较暗 (3)实验中可转纸板的作用是①。 ②。答:显示光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记录光路的路 径;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寻找普遍规律 (5)实验中,如果让光垂直于镜面入射,此时反射角为度;为了更好地显示光路, 实验所用的纸板的表面应尽量(光滑/粗糙)些,在纸板上发生的是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答:0 粗糙漫反射 (6)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不能反射关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7)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可垂直也可不垂直)。 答:一定垂直 (8)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说 明。 答:光路可逆 (9)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10)实验时从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的原因: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 (11)实验结论:①。②。③。答案: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虚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1)现有厚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进行实验,目的是 防止出现重影。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 (3)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B 蜡烛,这时人在光屏的______(“左侧”、“右侧”)观察 光屏,直到与A 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__________;若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应该在光屏的_______(“左侧”、“右侧”)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4)实验中还要用到刻度尺,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方格纸代替白纸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6)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烛B,蜡烛B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7)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 填“实”或“虚”)像。 (8)某同学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物体B,都无法使它与物体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 情况的原因是。 (9)为了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该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 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进行观察。 (10)若实验中出现重影,原因是:玻璃杯有厚度,有两个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11)实验探究方法:用到了等效替代法。(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时) 实验结论: ①。②。 ③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④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⑤平面镜成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