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手拉手》教案.doc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5f75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f.png)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手拉手》,详细内容包括:歌曲《手拉手》、《友谊地久天长》,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和乐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手拉手》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 学习并理解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培养他们珍惜友谊的品质。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手拉手》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起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手拉手》,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引导他们关注歌曲的主题——友谊。
2. 歌曲学习:(1)教师示范演唱《手拉手》,学生跟学。
(2)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共同提高。
3. 歌曲感悟:(1)教师讲述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
(2)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3)小组合作,共同演唱歌曲,培养团队精神。
4. 音乐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设计一首以友谊为主题的歌曲,要求包含本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和乐理。
(2)小组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手拉手》2. 内容:(1)歌曲《手拉手》的旋律、节奏及歌词(2)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情感表达(3)友谊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演唱歌曲《手拉手》和《友谊地久天长》。
(2)分析两首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3)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首友谊主题的歌曲,包含本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和乐理。
2. 答案:(1)歌曲演唱:要求旋律准确、节奏稳定、情感饱满。
(2)分析感悟:要求不少于200字,体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f99f7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c.png)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教案: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9课《手拉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歌曲《手拉手》、乐曲《非洲舞曲》及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手拉手》,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团结、友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学会简单的音乐欣赏方法,能够对乐曲《非洲舞曲》进行简单的评价。
3. 通过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歌曲《手拉手》的演唱和乐曲《非洲舞曲》的欣赏。
2. 难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学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PPT。
2. 学具:乐谱、课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几位同学表演手拉手的情景,引导同学们感受团结、友爱的氛围。
2. 歌曲学唱:(1)教师播放歌曲《手拉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分小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乐曲欣赏:(1)教师播放乐曲《非洲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文学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诗词的韵味。
(2)教师对诗词进行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钢琴或音响播放歌曲《手拉手》,进行自主练习。
(2)让学生结合乐曲《非洲舞曲》进行舞蹈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板书设计1. 《手拉手》2. 团结、友爱3. 非洲舞曲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七、作业设计1. 歌曲《手拉手》的歌词默写。
答案:歌词内容。
2. 乐曲《非洲舞曲》的欣赏感悟。
答案:对乐曲的简单评价。
3.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学鉴赏。
手拉手教案音乐
![手拉手教案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eb007d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0.png)
手拉手教案音乐教案标题:手拉手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2. 提供学生机会发展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1. 引入活动(5分钟)- 介绍音乐的重要性和它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或跳舞。
2. 团队合作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歌曲。
-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演奏乐器或唱歌,其他成员则负责和声或节奏伴奏。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
3. 创作音乐(15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些乐器或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音乐。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节奏、旋律和和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音乐欣赏(10分钟)- 听一段经典音乐作品,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或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不同乐器声音和乐曲结构。
- 讨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5. 总结和评估(5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音乐活动,强调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 提供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发展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组织一个音乐演出,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和表演能力。
2. 邀请一位专业音乐人士来学校进行音乐讲座或表演,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3.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表演形式。
教案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创作音乐环节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讨论和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理解和感受。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提供足够的音乐材料和乐器,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参与需求。
2. 鼓励学生尊重和欣赏彼此的音乐才华和努力。
3. 适当调整活动难度,以满足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需求。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在手拉手音乐教学中取得成功!。
2024年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
![2024年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da95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2.png)
2024年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音乐之旅》中的《手拉手》。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手拉手》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意义;掌握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世界和平、友谊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手拉手》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3. 借助歌曲传达的和平、友谊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掌握《手拉手》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及对歌曲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手拉手》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讲解歌词中的重点词汇。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3. 歌曲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4. 歌曲分析(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起伏、强弱等。
(2)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强调和平、友谊的主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1)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提高熟练度。
(2)教师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手拉手》2. 创作背景:世界和平、友谊3. 歌曲旋律特点:起伏、强弱4. 歌词重点词汇:手拉手、和平、友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手拉手》歌曲,录制视频或音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或音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比较异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手拉手音乐教案
![手拉手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33ff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3.png)
手拉手音乐教案音乐教案:手拉手教学目标:1. 了解手拉手的歌曲和舞蹈,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2. 学习动作和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培养音乐感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手拉手歌曲的伴奏音乐;3. 动作提示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播放手拉手的歌曲,让孩子跟着节奏跳动。
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曲调。
2. 歌曲学唱(15分钟)让孩子们听几遍手拉手的歌曲,一起唱一唱。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注意歌曲的节奏和发声的力度。
3. 动作学习(20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动作提示卡片,上面有与歌曲配合的动作。
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示范动作,并引导学生跟着做。
随着音乐的节奏加快,逐步加入更多的动作。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与音乐的节奏配合,可以适当鼓励和纠正。
4. 舞蹈编排(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编排一段与歌曲配合的舞蹈。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动作和编排的建议,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每个小组表演完之后,教师可以给予他们鼓励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
5. 表演和总结(10分钟)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编排的舞蹈。
在观看表演时,让其他学生们欣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6. 课后延伸(5分钟)鼓励学生在家里练习手拉手的歌曲和舞蹈,可以和家人一起跳舞。
学生也可以尝试编排其他的舞蹈,配合其他的音乐。
教学反思:通过手拉手的音乐教学,孩子们学会了合作、表演和感受音乐的节奏。
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提高了音乐表达能力。
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也培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在课后进行延伸练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了他们的协作能力。
初中音乐手拉手教案(3篇)
![初中音乐手拉手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a7875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0.png)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音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手拉手》,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歌曲《手拉手》。
2.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1. 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手拉手》的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 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觉得这首歌想表达什么?二、新课导入1. 教师介绍歌曲《手拉手》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作者、创作时间等信息。
三、学唱歌曲1. 教师范唱歌曲《手拉手》,学生跟唱。
2.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四、讨论与交流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教师总结:歌曲《手拉手》表达了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手拉手共同进步。
五、巩固与拓展1. 教师播放歌曲《手拉手》,学生跟唱。
2. 学生尝试即兴创作,用手势、表情等方式表现歌曲的意境。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课后与家人、朋友分享这首歌曲,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学会了歌曲《手拉手》,并了解了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9c77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2.png)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手拉手》,主要包含歌曲《手拉手》、《友谊地久天长》和《我们的田野》,以及相应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手拉手》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友谊地久天长》,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中的和声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手拉手》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学习。
难点:音乐中的和声知识,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两位同学手拉手走上讲台,让学生们观察他们的动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手拉手》。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歌曲《手拉手》: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跟唱,学习歌词。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旋律跳跃、节奏变化等,进行逐一讲解和练习。
(2)学习《友谊地久天长》:介绍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古典音乐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感受和声的美妙。
讲解和声知识,如和声的构成、和声功能等。
(3)学习《我们的田野》: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进行合唱练习。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演唱,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同学们手拉手,一起演唱《手拉手》,体验合作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手拉手》2. 歌曲旋律、节奏和歌词要点:(1)歌曲《手拉手》(2)歌曲《友谊地久天长》(3)歌曲《我们的田野》3. 音乐知识:和声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演唱歌曲《手拉手》,并拍成视频。
(2)分析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和声功能。
2. 答案:(1)视频作业:见附件。
(2)和声功能分析:①主和弦:Tonic(主和弦)②属和弦:Dominant(属和弦)③下属和弦:Subdominant(下属和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歌曲《手拉手》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手拉手》教案精选
![《手拉手》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fb0ee7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05.png)
编号:__________ 《手拉手》教案精选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手拉手》教案精选目录一、教学内容1.1 歌曲《手拉手》1.2 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合作活动1.3 用手势舞动的方式表达友谊二、教学目标2.1 学会歌曲《手拉手》2.2 能够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合作活动2.3 能够用手势舞动的方式表达友谊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重点:学会歌曲《手拉手》3.2 难点: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合作活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学课件4.2 音乐播放设备4.3 手拉手道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热身活动5.2 教授歌曲《手拉手》5.3 分组进行手拉手合作活动5.4 学生展示手势舞动六、板书设计6.1 歌曲《手拉手》歌词6.2 手拉手合作活动的步骤六、作业设计6.1 学会歌曲《手拉手》6.2 练习手拉手合作活动6.3 创作自己的手势舞动八、课后反思8.1 学生对手拉手合作活动的反馈8.2 学生对手势舞动的掌握情况8.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整九、拓展及延伸9.1 学习其他合作性歌曲9.2 探索更多手势舞动的表达方式9.3 组织手拉手友谊活动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歌曲《手拉手》1.1.1 歌曲歌词学习1.1.2 歌曲旋律练习1.2 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合作活动 1.2.1 合作活动规则讲解1.2.2 合作活动实践1.3 用手势舞动的方式表达友谊1.3.1 手势舞动教学1.3.2 手势舞动实践二、教学目标2.1 学会歌曲《手拉手》2.1.1 学会歌曲的歌词2.1.2 掌握歌曲的旋律2.2 能够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合作活动 2.2.1 理解合作活动的意义2.2.2 学会手拉手的技巧2.3 能够用手势舞动的方式表达友谊2.3.1 学会表达友谊的手势舞动2.3.2 能够运用手势舞动表达友谊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重点:学会歌曲《手拉手》3.1.1 歌词记忆3.1.2 旋律掌握3.2 难点: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合作活动 3.2.1 合作技巧的学习3.2.2 合作活动的实践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学课件4.1.1 歌曲《手拉手》的播放4.1.2 合作活动图片展示4.2 音乐播放设备4.2.1 用于播放歌曲《手拉手》4.3 手拉手道具4.3.1 用于实践手拉手活动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热身活动 5.1.1 学生之间相互手拉手5.1.2 一起做简单的动作5.2 教授歌曲《手拉手》5.2.1 播放歌曲并教唱5.2.2 分组练习歌词和旋律5.3 分组进行手拉手合作活动5.3.1 讲解合作活动规则5.3.2 学生分组实践手拉手合作活动5.4 学生展示手势舞动5.4.1 教授手势舞动5.4.2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六、板书设计6.1 歌曲《手拉手》歌词6.1.1 歌词板书设计6.2 手拉手合作活动的步骤6.2.1 合作活动步骤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7.1 学会歌曲《手拉手》7.1.1 歌词记忆练习7.1.2 旋律掌握练习7.2 练习手拉手合作活动7.2.1 合作技巧练习7.2.2 合作活动实践7.3 创作自己的手势舞动7.3.1 手势舞动创作八、课后反思8.1 学生对手拉手合作活动的反馈8.1.1 学生对合作活动的评价8.1.2 学生对手拉手活动的感受8.2 学生对手势舞动的掌握情况8.2.1 学生对手势舞动的评价8.2.2 学生对手势舞动的实践情况8.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整8.3.1 针对学生情况的改进8.3.2 教学方法的调整九、拓展及延伸9.1 学习其他合作性歌曲9.1.1 其他合作性歌曲的选择 9.1.2 合作性歌曲的学习方法9.2 探索更多手势舞动的表达方式 9.2.1 手势舞动的创新表达9.2.2 手势舞动的实践运用9.3 组织手拉手友谊活动9.3.1 手拉手友谊活动的策划 9.3.2 手拉手友谊活动的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歌曲《手拉手》1.1.1 歌曲歌词学习1.1.1.1 歌词的节奏与韵律 1.1.1.2 歌词中的友谊主题 1.1.2 歌曲旋律练习1.1.2.1 旋律的起伏与转折 1.1.2.2 旋律与歌词的配合1.2 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合作活动 1.2.1 合作活动规则讲解1.2.1.1 手拉手的正确姿势1.2.1.2 合作活动的协调性1.2.2 合作活动实践1.2.2.1 团队间的竞争与协作1.2.2.2 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3 用手势舞动的方式表达友谊1.3.1 手势舞动教学1.3.1.1 手势舞动的创编技巧1.3.1.2 手势舞动的表现力培养1.3.2 手势舞动实践1.3.2.1 手势舞动在不同场合的应用1.3.2.2 手势舞动的团队协作展示二、教学目标2.1 学会歌曲《手拉手》2.1.1 学会歌曲的歌词2.1.1.1 歌词的记忆与朗诵2.1.1.2 歌词的节奏感培养2.1.2 掌握歌曲的旋律2.1.2.1 旋律的听辨与模仿2.1.2.2 旋律的演唱技巧2.2 能够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合作活动2.2.1 理解合作活动的意义2.2.1.1 合作活动对个人能力的提升2.2.1.2 合作活动对团队精神的培养2.2.2 学会手拉手的技巧2.2.2.1 手拉手的力度与协调2.2.2.2 手拉手在不同节奏下的适应性2.3 能够用手势舞动的方式表达友谊2.3.1 学会表达友谊的手势舞动2.3.1.1 手势舞动的基本动作与组合2.3.1.2 手势舞动的表现意图传达2.3.2 能够运用手势舞动表达友谊2.3.2.1 手势舞动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2.3.2.2 手势舞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效果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重点:学会歌曲《手拉手》3.1.1 歌词记忆3.1.1.1 通过故事情节辅助记忆3.1.1.2 利用韵律游戏加强记忆3.1.2 旋律掌握3.1.2.1 旋律的分解与练习3.1.2.2 旋律的演唱与模仿3.2 难点: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合作活动3.2.1 合作技巧的学习3.2.1.1 团队间的默契培养3.2.1.2 合作活动中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处理3.2.2 合作活动的实践3.2.2.1 不同难度的合作活动尝试3.2.2.2 合作活动中的沟通与反馈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学课件4.1.1 歌曲《手拉手》的播放4.1.1.1 课件中的歌词展示4.1.1.2 课件中的旋律演示4.1.2 合作活动图片展示4.1.2.1 图片中的合作技巧示范4.1.2.2 图片中的手势舞动演示4.2 音乐播放设备4.2.1 用于播放歌曲《手拉手》4.2.1.1 设备的音质与音量调节4.2.1.2 设备的操作与使用方法4.3 手拉手道具4.3.1 用于实践手拉手活动4.3.1.1 道具的材质与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歌曲和活动的乐趣。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36b51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e.png)
《手拉手》教案《手拉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 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2、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 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 今天就开始行动, 第一步写信, 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 激发写作灵感1.小组讨论: 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 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三、动笔写作, 开启心扉1.写信方式:(1)小组合作写信, 分工合作, 一人写一个部分。
(2)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3.交流写信的格式。
4.交流第一部分内容: 自我介绍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 如何补充材料, 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 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第二课时一、继续写作, 在交流中充实内容1.交流第二块内容: 活动的方案学生各抒己见, 边讨论边修改, 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注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 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 姓名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交流, 在修改中完善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 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 再读一读, 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 语句是否通顺, 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手拉手》教案篇2教学目的:1.阅读歌词, 理解大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
2、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与发扬“友谊、团结、参与、和平、竞争”的奥运精神。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扳书课题, 播放《手拉手》歌曲。
初中《手拉手》音乐教案
![初中《手拉手》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0778a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2.png)
教案:《手拉手》音乐教学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手拉手》,感受团结友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 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手拉手》。
2.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高音部分。
2. 理解歌曲的主题。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握手,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2. 引导学生谈论团结友爱的意义,导入本课主题。
二、学习歌曲《手拉手》(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手拉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教师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三、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歌曲练习,注意团结协作。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结友爱的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手拉手》(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手拉手》,让学生跟唱。
2. 针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复习。
二、歌曲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其他关于团结友爱的歌曲,如《团结就是力量》。
2. 学生欣赏歌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组长带领组员创作一首关于团结友爱的歌曲或舞蹈。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结友爱的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手拉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如团结协作、创意发挥等。
3. 学生对团结友爱的认识和体会。
《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58ca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7.png)
《手拉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手拉手》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 熟记《手拉手》这首儿歌的歌词,能够正确地演唱出来。
-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手势动作,配合歌曲演唱。
- 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其音乐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手拉手》这首儿歌,培养学生对友谊和团队合作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歌曲的整体演唱。
- 手势动作的配合。
2.教学难点:- 整体与细节的结合。
- 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 音乐播放器- 课件投影仪- 指示牌和海报2.教学素材:- 《手拉手》歌曲的音频文件- 《手拉手》歌曲的歌词海报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 利用投影仪展示《手拉手》歌曲的歌词海报,并播放歌曲音频。
- 让学生静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熟悉歌曲(10分钟)- 在完成导入后,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可以利用口头提示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歌词的内容。
3.学习手势动作(15分钟)- 向学生介绍歌曲中使用的手势动作,并示范给学生看。
- 让学生跟随示范,一起练习手势动作,并配合歌曲演唱。
4.团队合作演唱(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组长带领其他成员进行训练。
-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整体演唱和手势动作配合。
- 随着练习的进行,可以增加难度,要求学生进行整齐有序的团队演唱。
5.展示与总结(10分钟)- 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演唱展示,并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鼓励。
- 通过展示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五、课堂延伸1.设计更丰富的手势动作,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更加灵活多样。
2.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表演,可以将手势动作、舞蹈等元素加入演出。
3.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表达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的意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手拉手》教案(最新7篇)
![《手拉手》教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d33e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f.png)
《手拉手》教案(最新7篇)《手拉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表演《一对好朋友》、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感受音乐中表现的欢快、活泼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二、能用甜美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并能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能合着《让我们手拉手》的歌声跳集体舞。
教学重难点在“听”中学会“唱”,在“练”中学会“演”,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染。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若干)、多媒体头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小朋友,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好朋友,我们经常和好朋友一起干什么呢?是呀,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歌中唱了哪些内容?听了以后你的心情怎样?二、聆听《让我们手拉手》1、聆听后学生自由回答歌中唱了哪些内容?听了以后你的心情怎样?(教师鼓励性地评价)2、复听《让我们手拉手》,师生和着音乐分组手拉手跳集体舞,感受音乐中表现的欢快、活泼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三表演《一对好朋友》1、聆听歌曲范唱第一遍: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边唱边表演。
师:小朋友,请你们听听这一对好朋友是谁呀?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心里怎么样啊?生:听完后举手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多媒体出现歌词及对应的画片,并领学生读歌词,解释“小伢伢、小妞妞”是农村对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妮称。
第二遍:听歌曲范唱录音师:小伢伢、小妞妞放牛、放鸭以后结伴回家,看到地里的庄稼、瓜果对他们张着笑脸,点头微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分成男同学组和女同学组,进行一场友谊赛,比比我们班的“小伢伢、小妞妞”哪一组歌唱得好,谁的舞跳得美,好吗?我们先来听听今天要唱的歌。
生:在老师带领下边听歌曲边拍手,每小节拍一次。
第三遍: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录音师:看哪个小朋友耳朵最灵,能听清老师拍的节奏。
生:请个别学生拍一拍,其他学生评议。
生:请几位节奏打得好的同学用双响筒、三角铁若干试着打节奏。
(老师鼓励评价)第四遍:聆听歌曲范唱录音师:两组比比,谁会拍这种节奏了?生:分男女两组听录音,一组持双响筒,一组持三角铁,比比哪组打得准确。
初中音乐《手拉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手拉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87cb5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4.png)
初中音乐《手拉手》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手拉手》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之博爱篇。
这首歌曲是1988年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
《手拉手》让我们感受到人类追求大同的精神,歌中所颂扬的友爱,平等,自由和人们手拉手的勇敢拼搏精神,正是奥运的宗旨所在。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奥运精神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人类追求大同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导入,观察比较,多媒体音响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教学进程,完成教学任务。
三.知识与技能:能有表情地演唱《手拉手》这首歌曲,能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并体会各种演唱形式所起的效果以及作用,体验歌曲旋律进行中以级进与同音反复为主和以跳进为主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表情地,准确完整地学唱《手拉手》。
难点:体验不同的演唱形式所达到的效果,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和你》师:大家暑假都看了奥运会吧?生:看了!……师: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用他们的汗水创造了金牌总数世界排名第一的辉煌历史。
(教师边讲边慢慢走向钢琴)在奥运会期间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奥运歌曲,它们中不乏优秀的作品,词曲之间寄予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憧憬以及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而最终被定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是在开幕式上由刘欢,莎拉布莱曼演唱的这首歌曲---话刚落音,《我和你》的优美旋律回荡在教室的每个角落。
(弹奏完毕),大家能说出这首歌的名字吗?生:《我和你》!……师:好。
现在我们来欣赏视频,重温开幕式当天《我和你》的旋律回响在鸟巢时每个人心中的奥林匹克之梦……请大家跟着轻声哼唱。
播放开幕式中《我和你》的视频。
播放完毕师:多么优美的旋律,它是含蓄的中国人对百年奥林匹克梦圆的欣喜之情的婉约表达,更以它特有的方式向世人传递着一种声音:地球村永远是一家。
手拉手初中音乐教案
![手拉手初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241d6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a.png)
手拉手初中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手拉手初中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演唱一首流行歌曲。
2. 学习和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
3. 学习和编排一个小合唱表演。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音乐器材,如键盘、吉他等。
3. 流行歌曲的音乐录音和歌词。
4. 乐曲的乐谱或简谱。
5. 合唱表演的歌曲和歌词。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并与本节课的主题联系起来。
-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
2. 学习和演唱流行歌曲(15分钟)- 播放流行歌曲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
- 分发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歌词一起听歌。
- 分段教学,逐句教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全班合唱练习,逐渐提高演唱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3. 学习和演奏乐曲(20分钟)- 介绍乐曲的基本知识,如曲调、节奏等。
- 分发乐曲的乐谱或简谱,讲解乐谱上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 演示乐曲的演奏技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乐曲的演奏方法。
-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乐器的演奏,强化合作和团队意识。
- 全班合奏练习,逐渐提高演奏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4. 学习和编排小合唱表演(20分钟)- 选择一首适合初中生的合唱歌曲。
- 分发歌曲的歌词和乐谱,让学生先听一遍。
- 分段教学,逐句教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声部的演唱,强化合作和团队意识。
- 整合各声部的演唱,编排小合唱表演。
- 练习和完善小合唱表演,注重音准和表现力。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 鼓励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 展示小合唱表演,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和团队的力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编写自己的歌曲或乐曲。
2. 组织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学生的才艺和成果。
《手拉手》教案(通用11篇)
![《手拉手》教案(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3a0f6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2.png)
《手拉手》教案〔通用11篇〕《手拉手》教案〔通用11篇〕《手拉手》教案篇1教学内容:1、唱:《手拉手》2、认:附点八分音符教材分析^p :1、《手拉手》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生活在大城市的小豆豆和生活在山沟沟的小妞妞对话的形式展开。
两位小朋友固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但都拥有着一样的信念,歌曲为D大调,2/4拍,二段体构造。
旋律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教学目的:2、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使少年儿童真切感受社会大家庭的热和,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美妙将来的无穷向往,从小培养做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合格建立者和接班人的坚决信念。
3、熟悉附点八分音符,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
教学重点:1、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的坚决有力。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教学预备:钢琴vcd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练习。
二、动一动:1、师: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要求: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用手拍出的节奏,并且可以正确模拟。
(1)指名学生起来模拟节奏(2)大家一起进展评议,并且一起来模拟节奏。
A:B:2、拓展:请学生自己设计节奏,一起来拍一拍。
三、认一认:师:刚刚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大家仔细听辨这条节奏:1、出示节奏:2、听老师拍节奏,照照节奏中的难点,大家一起练一练。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节奏中有一个新朋友呢?出示附点八分音符。
3、老师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学生熟悉并把握。
4、出示旋律,一起跟唱,稳固附点八分音符。
四、唱一唱:师:刚刚我们熟悉并学会了附点八分音符,如今我们一起来活学活用。
1、把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领一张卡片,分组自主学习。
老师巡视,指导。
2、分组唱一唱,大家一起评议。
3、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大家给旋律排列顺序。
4、把旋律连起来唱一唱。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word教案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1a4ddf0b4c2e3f572763ea.png)
《手拉手》(一)背景资料:歌曲《手拉手》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里的第三首歌曲,它是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的主题歌:“黎明划破黑夜,用希望在你我心中燃起火焰。
迈向崭新的一天,未来将是属于我们的世界。
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相信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带着骄傲一起飞向无边的蓝天。
心手相连。
”它由美国作曲家乔治·莫罗伯作曲。
莫罗伯生于意大利北部地区,是20世纪60年代涌现出来的新兴流行音乐与电影音乐作曲家,他享有“欧洲迪斯科大师”的美誉。
1983年为影片《闪电舞》、1986年为电影《空中尖兵》配乐而三获奥斯卡音乐奖。
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期间,所作《全力以赴》一曲被评为奥运会正式歌曲。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再次力克数千名应征者的竞争,以《手拉手》一曲荣登榜首,被选为会歌。
(二)教学课题:《手拉手》(三)教材分析:歌曲《手拉手》既有颂歌式的庄严辉煌,又有现代流行音乐鲜明热情的节奏。
它既把“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用音乐来唱响,又把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团结友谊公平竞争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已经超出了体育盛会的范畴,常被人们用来作为人类团结友爱和世界和平以及友谊的颂歌。
它是历届奥运会传唱最广的主题曲,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
(四)教学方法:欣赏法、视听法、教唱法、创作法(五)教学过程:晓,中文口号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二、合作探究,感受音乐作品教师引导:有一首歌曲,与《我和你》的含蓄婉约风格不同,它既把“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用音乐来唱响,又把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团结友谊公平竞争体现得淋漓尽致。
它是历届奥运会传唱最广的主题曲,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
它-便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988年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歌《Hand in hand 》(《手拉手》)。
播放视频我们本节课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曲:《手拉手》。
《手拉手》教案设计教案
![《手拉手》教案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230a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0.png)
《手拉手》教案设计教案教案名称:《手拉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手拉手》这首歌曲的歌词及旋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的表达,激发学生对友谊、团结和互助的感悟和体会。
二、教学内容:1.歌曲:《手拉手》2.歌词:手拉手,心连心,众志成城勇往前。
心有爱,路更宽,风雨无阻一起闯。
朋友们,你我他,携手并肩同心协力。
友情牵,心相连,祥和开心幸福甜。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手拉手》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一下节奏和旋律。
可以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或手部动作指导,让学生活跃气氛。
2.学习歌曲(30分钟)(1)分段教唱:将歌曲分段教给学生,带领学生跟随节奏和旋律唱起来。
(2)练习合唱:让学生分组合唱,巩固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3.歌词理解(20分钟)分段解释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友情和团结主题。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歌词,加深理解。
4.表演训练(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歌曲的合唱训练和表演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5.总结反馈(10分钟)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提醒学生要继续保持音乐感觉,欣赏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展示歌词和视频。
2.乐器:如吉他、键盘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伴奏和节奏。
3.手势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动作。
五、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2.合唱表现评估:评估学生的合唱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习成果评估:让学生进行歌曲表演,评估他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在课后自行练习歌曲,加深对歌曲的了解和掌握。
2.可以邀请学校音乐爱好者参与歌曲的演出,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3.拓展音乐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节、演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才艺表现能力。
《手拉手》教学设计
![《手拉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cac1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9.png)
《手拉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手拉手》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所听到的歌曲内容理解歌曲。
2.学生能正确发出歌曲中的音、调;3.学生能正确模仿歌曲中指定的动作;4.学生能正确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2.《手拉手》音乐录音;3.歌词卡片;4.学生的动作配合提示卡片;5.学生反馈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播放《手拉手》音乐,让学生静听。
然后学生通过讨论来猜测歌曲的内容以及歌曲可能的主题。
2.学唱歌曲:分发歌词卡片,老师带领全班齐唱歌曲。
然后老师一句一句指导学生跟唱,确保学生能正确发出歌曲中的音、调。
再次全班齐唱整首歌曲。
3.学习动作:给学生发放学生的动作配合提示卡片,通过卡片上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
老师带领学生一遍一遍地模仿歌曲中的指定动作,直到学生能正确模仿为止。
4.听歌观察:再次播放歌曲,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歌,并通过观察歌曲MV,观察歌手的表情、动作等来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5.情感表达讨论:老师鼓励学生主动发表对歌曲中情感的理解,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歌曲中情感表达的感受。
6.学唱舞台:将学唱的歌曲、动作展示在舞台上,让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和模仿,进一步加深对歌曲及动作的理解和熟悉度。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内容。
通过集体唱和单独模仿,帮助学生正确发出歌曲中的音、调,并能够通过观察歌手的表情和动作来理解歌曲中的情感。
通过学唱舞台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演能力。
此外,通过反思和反馈的方法,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对下一次教学的调整做出相应的计划。
手拉手音乐教案初中
![手拉手音乐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9e850d0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8.png)
教案名称:手拉手音乐课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手拉手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2. 通过手拉手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手拉手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手拉手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3. 手拉手音乐的曲目和表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手拉手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手拉手音乐产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手拉手音乐的认知和体验。
二、基本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示范手拉手音乐的基本技巧,如音阶、节奏、和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手拉手音乐表演(20分钟)1. 教师选取适合手拉手音乐的表演曲目,如《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曲目进行手拉手音乐表演。
3.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手拉手音乐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手拉手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曲目。
2. 学生进行手拉手音乐表演,教师给予评价。
二、提高手拉手音乐技巧(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
三、手拉手音乐比赛(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曲目进行手拉手音乐表演。
2. 评委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分,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团队奖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手拉手音乐比赛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拉手音乐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手拉手音乐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优质教案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354aa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6.png)
人教版音乐八上《手拉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手拉手》,主要内容包括:歌曲《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具体章节为第六章第三节《团结互助,快乐歌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手拉手》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感受歌曲所传递的友谊、团结互助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合唱水平,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手拉手》中的节奏变化和合唱部分的处理。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合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合唱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手拉手》,注意节奏和音准。
b. 分组练习合唱部分,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c. 学习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手拉手》的节奏变化,讲解合唱技巧。
4.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合唱,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手拉手》2. 内容:a. 歌曲《手拉手》歌词b. 歌曲节奏变化分析c. 合唱技巧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歌曲《手拉手》的歌词。
b. 练习合唱歌曲《手拉手》,注意节奏和音准。
c. 家长签字确认完成作业。
2. 答案:a. 歌曲《手拉手》歌词。
b. 合唱歌曲《手拉手》的录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合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b.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
c. 探索其他关于友谊、团结互助的歌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拉手》
(一)背景资料:
歌曲《手拉手》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里的第三首歌曲,它是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的主题歌:“黎明划破黑夜,用希望在你我心中燃起火焰。
迈向崭新的一天,未来将是属于我们的世界。
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相信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带着骄傲一起飞向无边的蓝天。
心手相连。
”它由美国作曲家乔治·莫罗伯作曲。
莫罗伯生于意大利北部地区,是20世纪60年代涌现出来的新兴流行音乐与电影音乐作曲家,他享有“欧洲迪斯科大师”的美誉。
1983年为影片《闪电舞》、1986年为电影《空中尖兵》配乐而三获奥斯卡音乐奖。
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期间,所作《全力以赴》一曲被评为奥运会正式歌曲。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再次力克数千名应征者的竞争,以《手拉手》一曲荣登榜首,被选为会歌。
(二)教学课题:《手拉手》
(三)教材分析:
歌曲《手拉手》既有颂歌式的庄严辉煌,又有现代流行音乐鲜明热情的节奏。
它既把“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用音乐来唱响,又把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团结友谊公平竞争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已经超出了体育盛会的范畴,常被人们用来作为人类团结友爱和世界和平以及友谊的颂歌。
它是历届奥运会传唱最广的主题曲,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
(四)教学方法:欣赏法、视听法、教唱法、创作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
反思:
通过教
唱这首
歌曲,
我感觉
整个设
计环节
不错,
影像视频带给学生全面的视听,感受奥运会的场面,体会奥林匹克精神,使整个课堂一直充满活力。
我个人感觉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个别学生的想象力不够
丰富,不能更好的进行作品的创新。
二是应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多做些预习,
更好的了解音乐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疾、节奏的钢柔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通过歌声、身体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