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设计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摘要】文章对在《工业设计史》课堂上应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了反思。

一方面阐述了在授课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预习效果不佳、部分学生表现不积极以及知识点掌握不准确等问题。

另一方面,针对课程特征提出了预习形式多样化、课堂学习形式多样化、课程阶段性知识整合、课时分配和排课方式改革等改进方案,并针对每种方案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改革举措。

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指颠倒课堂内外时间,让学生学习更为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自2007年出现以来,发展应用广泛。

在国内外实践应用过程中,体现出其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良好特征。

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其较强的理论性导致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时学习效果不佳,于是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笔者在工业设计史课堂上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文章将对在该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课堂应用情况概述
为了避免单纯的“结果性学习”带来的短时记忆的学习效果,在工业设计史课程改革中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模式。

基本模式如下:a课程梳理:第一次课上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整体梳理,让学生了解整个课程学习的纲领,并对课程中涉及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介绍;b课前发
布预习内容:预习内容形式多样,视频资料、需解决的目标问题、该章节知识点的关键词等;c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整合:通过检查学生对目标问题的掌握情况,对掌握效果不佳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

课上设置关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最后预留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该章节的内容进行整合;d关键词整合串联:将每个章节的关键词延伸结果进行进一步整合,从而形成整个课程的完整知识体系。

二、应用该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习效果无法把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目前课前预习主要采用提供视频学习资料、提出目标问题和提供章节关键词等方法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自主预习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a在线视频浏览不完整:在线学习平台数据统计,部分同学在线学习时长小于所提供的视频时长,即所提供的课前预习视频根本没有完整观看,小部分同学只是为了完成预习任务而登录,并采用快进的方式浏览;b对目标问题的回答重复率高:在对所提供问题回答过程中过于依赖客观答案,只有少数学生会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探讨,仍然缺乏学习的自主性;c关键词延伸缺乏深度与广度:部分学生在对相关知识点整理过程中仅限于当前阅读到的章节,对前后文内容的关联性缺乏思考和探索,导致掌握的知识不够深入,知识串联效果欠佳。

(二)部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够
笔者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总学时为32个,课堂容量为两个自然班,
共约50人。

据统计,在课程涉及的主观问题讨论过程中,约有26%的学生的有效参与次数不超过3次,有效参与次数大于10次的学生比例为18%。

数据说明,小部分学生对于需要讨论的主观问题参与度不高,客观问题回答过程中,该部分同学的正确率也相对较低。

对于难度稍高的问题,往往是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综合评定效果较好的同学会主动参与。

课后询问得知,小部分不积极参与的同学只是为了获得平时考核成绩而参与,并不是真的对该问题有较为明晰的理解。

他们也表示出对这种关注过程式的学习模式不适应的态度。

(三)学生自主学习时会遗漏学习的重难点
尽管在课程预习时提供了该章节学习的重难点,但由于设计史涉及内容范围较宽,学生们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依据自己兴趣进行,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难免会遗漏掉章节内容的重难点,甚至会出现讨论方向跑偏的情况。

课下预习中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在课堂学习环节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a课堂检查效果不佳;b讨论结果无法继续深入:由于对相关问题的关键信息准备不足,在小组讨论环节往往无法进行切题的深入讨论;c学习状态略显被动:由于预习不充分而带来的课堂表现的不自信使得预习走偏的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表现略显被动。

三、对以上问题的反思
(一)预习方式的多样化
针对预习效果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在发布课堂预习任务时针对不同的预习目标,采用差异化的预习形式。

一方面保留传统的发布预
习学习视频、设置目标问题、提供章节内容的关键词等方法。

另一方面,依章节知识点特征进行多样化的预习方式:a增添有关时代背景的预习内容:预习提示中给出关于相关作品、设计风格的时代背景关键词,要求学生依据关键词主动挖掘与其相关的时代背景。

旨在通过主动学习使学生加深有关时代背景的印象,对设计史知识的学习有较大帮助;b分组讨论并准备汇报:针对部分内容较多的章节,要求采用分组预习并在上课前提交汇报文档,任课教师在课前批阅后给予修改意见,小组成员依据修改意见完善后,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这种方式避免了课堂上才发觉跑偏的情况,分组进行也可以适当地减轻学生的预习压力与任课老师批阅的压力;c采用情景体验式的预习方式:对于背景复杂、涉及人物较多的章节,适当扩大小组成员人数,采取建立人物模型、角色扮演等方式,建立生动的、相对完整的人物关系图,通过人物关系建立起更立体的设计风格、设计作品、设计特征的知识结构图。

(二)课堂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为加强课堂学习效果,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具体改革内容如下:a汇报、讨论、问答等方法并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具体形式以该章节的内容而定。

此外,为减少该部分的时间,亦可针对具体情况将检查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但问题设置需以主观题为主,避免学生所提交答案重复率过高;b部分需要网络讨论的话题由课上转移至课下,参与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考核:针对在课堂上通过网络的形式讨论不深入的情况进行改良,在
课下发布话题,并设置较宽裕的截止时间,这样学生能自主选择时间发布自己对该话题的观点。

由于时间相对充足,学生一方面有更多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并思考;另一方面同学们之间也可以就彼此的观点在线上展开讨论,任课教师亦可参与其中并及时调整讨论方向;c课堂讨论设置定量目标:针对课堂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讨论不积极的情况,采用设置定量目标的办法进行,比如设置每个小组单次课需发言的次数、每个学生整门课程需发言的次数等,以刺激少数不积极学生主动参与。

(三)课程阶段性知识整合
为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除了每次课堂中进行“以点串线”的知识梳理之外,每个章节、阶段需要进行一次“以线成面”的知识整合。

在串联过程中查缺补漏,疏通筋脉。

整合过程中除了对客观知识点的梳理外,更要对其文化特征、社会意识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化讲解,将知识点放入一个动态的情景之中,并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形态密切联系起来,掌握工业设计的真正动力与源泉,达到“读史明智,鉴往知来”的学习目的。

(四)课时与排课方式改革
在高校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下,《工业设计史》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为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建议高校可适当增多课程的课时,除理论课时外可适当设置实践课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外,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后,课堂时间被拆分了几个大块,
两个课时的时间通常会显得紧张,所以可依具体情况延长单次课的课时,并减少每周上课次数。

这样一方面师生均有更充足的时间完成课下相关预习与检查的任务,另一方面延长后的单次课堂能把设计好的系列教学环节进行完毕,对于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而言大有裨益。

四、总结
翻转课堂是通过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来更深刻地掌握课程知识,对理论性强逻辑性一般的《工业设计史》而言非常适用,但就目前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素质的基本情况,翻转课堂的落地需要因材施教。

笔者通过多次的课堂实践,发现了在《工业设计史》课堂采用经典翻转课堂模式的一些问题,针对课程特色和相关问题提出了预习方式多样化、课堂学习形式多样化等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旨在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借鉴CDIO教学模式评价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15(03):96-100.
[2]方敏.工业设计史授课中关键词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设计,2015(03):159-160.
[3]潘炳超.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03):83-88.
[4]王筱冰.产品设计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研究[J].戏剧之家,2017(7):235.
[5]严茂华.舞蹈素质教育如何翻转课堂—慕课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戏剧之家,2017(09):202-203.
[6]李敏敏.学科交叉视域下设计理论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以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史论专业为例[J].新美术,2016(09):129-132.
[7]姜晓娜.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5(8):188-189.
[8]李京南,伍忠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5(06):4-9.
作者:方敏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