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2c2996bcaaedd3383c4d348.png)
( p.o ar n i. a t ih d s oa’ eh o1. a t 10 5 Det fD i E gn 。B o uLg tn ut ctj e.Cl 8 oo 0 4 3 ) y o l .V T . u
A s a t F n a p l ac ai s( P r rsnl b c m n n f h sa hh t p t a o gn m ru c n bt c r u gl o s ch r e F )aepee t e o igo eo er e c o s o m n u eo s i - y d y t e r s se
糖一 般称作 胞外 多糖 , 因此 , 菌 多糖 可 以初 步划 真 分为子 实体 多糖 、 菌丝体 多糖和胞 外 多 糖 3大 类 。
同一真 菌 的这 3种 多糖 的 抗氧化 活 性 大小 一般 存 在差异 “ , 文对 这 3类 多糖 的抗 氧化 活 性 研 】本 究 进展 进行 了简 要概 述 。
力, 以及 对二 价铁离 子 的螯合 能力 和还 原力 , 结果 证 实这 3种 多糖均 有较 强的体 外抗 氧化 活性 。胡 晓倩 等 ¨ 对 热 水 浸 提 的 茶 树菇 多糖 的 体外 抗 氧 化 活性进 行 了研 究 , 现 茶树 菇 多 糖 具 有 良好 的 发 抗 氧化性 能 : 在试验 浓度 范 围 内 , 总还 原 能力 和 其
收 稿 日期 :0 20 -8; 回 日期 :0 2 11 2 1 -1 修 0 2 1- - 0 0
8 4
微
生
物 . 学
杂
志
1 子 实体 多糖 的 抗 氧 化 活 性研 究
现状
由于真 菌 子 实 体 的采 集 和 后 续 处 理 比较 方
食用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食用菌多糖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10c126aaea998fcc220ed5.png)
一.食(药)用菌多糖分子活性部位结构 食
食(药)用菌多糖主要由几丁质和β-(1,3)-D-葡聚糖构成。 一般认为多糖的主链组成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较大,线性结 构链为β-(1,3)糖苷键和β-(1,4)糖苷键,此外还有β-(1,2)糖苷 键和β-(1,6)糖苷键。具有活性的多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分支 度,分子量的大小是多糖具备生物活性的必要条件。对于抗 病毒多糖来说,除一级结构外,磺酸基是其重要的官能团之 一],多糖的高级结构对于多糖活性的发挥起着更为重要的 作用。近几年研究报道的食(药)用菌多糖有四类:杂多糖 (Heteropolysaccharide)、甘露聚糖(Mannan)、葡聚 糖(Glucan)、糖蛋白(Glycoprotein)和多糖肽 (Polysaccharide peptide)
1 杂多糖
食(药)用菌多糖一般都含有杂多糖,杂多糖由葡 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鼠李糖、 果糖等单糖组成。羊肚菌(Morchella)、银耳 (Tremella fuciformis)、竹荪(Dictyophora)、金 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香菇 (Lentinula edodes)、红栓菌(Pycnoporus)、毛 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糙皮侧耳 (Pleurotus ostreatus.)等都含有杂多糖。杂多糖一 般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香菇多糖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ed9f0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1.png)
2、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进展 近年来,香菇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工艺的改进、结构测定的方法和生 物活性的检测等方面。
1、提取工艺的改进
1、提取工艺的改进
为了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率和纯度,研究人员不断尝试优化提取工艺。例如,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效率;而利用复合酶解法则能够 更好地保留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其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对 于香菇多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涉及到更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进一步探索香菇 多糖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研究其在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更高效的 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等。这些研究将为香菇多糖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谢谢观看
2、结构测定的方法
2、结构测定的方法
随着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香菇多糖的结构测定逐渐变得可行。例如,利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香菇多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核磁共振 技术则可用于研究香菇多糖的结构特征和分子量分布。
3、生物活性的检测
3、生物活性的检测
为了更好地了解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生 物活性检测方法。例如,采用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观察香菇多糖对肿瘤细胞和免 疫细胞的影响;同时,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香菇多糖调节机体免 疫应答的机制。
文献综述
香菇多糖的提取
香菇多糖的提取
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其中,热水提取法、 碱提取法、酶解法等是常用的提取方法。不同方法提取的香菇多糖得率和纯度存 在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标和可用的实验条件。
香菇多糖的结构
香菇多糖的结构
香菇多糖的结构分析是研究其生物活性的关键。研究表明,香菇多糖是由多 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其分子量、单糖种类和连接方式等均 会影响其生物活性。例如,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分子量相关,而其免疫 调节作用则可能与单糖种类和连接方式有关。
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058651f01dc281e53af0d8.png)
谯 科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 践
真 菌 多糖 结构 和 生 物 活性 研 究 进展
尹显锋 胡建平 康珏 。 刘丹 ( 内 职 技 学 ; 西 学 ; 成 农业 技 业 院 1 江 业 术 院2 昌 院3 都 科 职 学 ) . . .
摘要 :真菌多糖是~类重要的保健功能因子 ,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作 疗 和 预 防 作 用 : 菇 多 糖 对 防 阿 伯 尔 氏病 毒 和 十 二 型 腺 病 毒 感 染 香 用 。 本 文 主要 介 绍 了国 内 外 对 真 菌 多糖 的 化 学 结 构 和 生 物 活 性 等 方 面 的研 也 有 效㈣。 究进展 。
.
25 其他 作用 如灵芝多糖可促进核酸和蛋 白质的生物合成 : . 木耳多糖 有抗衰老的活性 ; 云芝 多糖 、 苓多糖可减轻辐射 对大鼠 猪 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 虫夏草多糖 在治疗慢性 乙型肝 炎、 冬 丙型肝 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 实体 、 菌丝体、 发酵液 中分离 出的 , 能够控 炎 方面 取 得 较 好疗 效 等 等 。 制细胞分裂分化 , 节细胞 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 多糖n ] 调 1, 1 大量研究 2 3 展 望 证明, 真菌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与调 节、 抗病毒 、 放射、 抗 抗肿瘤、 抗凝 在开发利用方面 ,先后在食药用真菌多糖的提取及多糖胶囊、 多 血、 抗衰 老等作用[ 是公认 的安全低毒活性 物质 , 近年来人们 关 3 1 , 是 糖注射液的应用研 究方面取得 了一定成效 , 尤其是 以真菌多糖作 为 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就真菌多糖研 究的进展进行概括 、 总结 , 以 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多。由于真菌多糖能明显增 期对多糖的研 究开发提供参考。 强 免疫 功 能 , 以对 治 疗 免疫 功 能低 下 症 、 瘤 的 治 疗 等 方面 也 大 所 肿 1 真菌 多糖 的 化 学 结构 有开发应用的前景 。 真菌多糖 的化学结构 可分 为一级、 二级 、 三级、 四级结构。真菌 参考文献: 多糖 的一 级 结 构 主链 主 要 有 两种 : 种 是葡 聚 糖 , 1 13糖 苷 键 一 以 3— , [ ]刘博 ,许德 昌.真菌多糖研究进 展 [ ] 1 J .中国甜菜糖 业 ,0 7, : 2 0 3 连 接 为 主 , 有 少 量 B一 , 兼 14或 1— , 苷 键 , 自然 界 中 的茯 苓 2 9. 3 1 6糖 如 6-2 多糖 、 云芝多糖 等的分子结构 ; 另一种是甘露聚糖 , 主要由 a一糖苷 1 ru r D:i 2 B a e Kmmo s TP ip .o aio o wo meh d J n :hl s M C mp r n f t to s l i s o h a t a i f t o lc n r m hi e t s o 『 . r o 键连接 , : 如 冬虫夏草 多糖 是 a一 , 1 2糖苷键连接 , 银耳多糖和黑木 f r t e qu n i t n o B—gu a s fO s iak mu hroms J]J u — a o r s i & e dcn l a t J R CS CI 耳多糖是 a一 , 1 3糖苷键连接 。真菌多糖 的二级结构是指多糖 骨架 n t f He b ,Spc s M e iia Plns ( HE BS SPI E MEDI — NA L T ,0 7 1 【) — 6 L P AN ) 0 ; 33 :5 2 . 2 1 链 间 以氢键 结合 形成 的各 种 聚 合 体 ,只 与 分 子 主 链 的 构 象 有 关 , 不 [ ] h nS i C u g L , iK a g ni g g n cit s o 3 C e ,h h n ,uMe u n .A t n i e i a t i f h — a o c vi e 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形式。 真菌 多糖的三级结构是指由多糖 中糖残 s d ot o 基 中 的 官能 团 间通 过 非共价 作用而导致 的有 序、 规则而粗大的空间构象。 p l a c aie s l e f m dcn lfn i[ ]F MS Mirb lg oy c h r s i a d fo me iia u g J .E co io y L t r : g2 O5 ete sAu 0 ,Vo.2 s u 2 1 49 Is e ,p2 7—2 4. 4 5 四级结构是指多糖多聚链间以非共价作用力而结合形成的聚集体 。
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研究
![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c5d4dab9f3f90f76c61bd1.png)
2、主链上糖苷键决定多糖活性
大多抗肿瘤活性的葡聚多糖:(1→3)糖苷键连接。 香菇多糖
3、主链构型决定多糖活性
抗肿瘤活性的多糖:β-(1→3)-D-葡聚糖的主链结构。
[1]孔繁利.碱提糙皮侧耳水溶性多糖WPOP-N1的结构解析及抗肿瘤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多糖支链长度对活性的影响
一般支链较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
参考文献
[4] Shao-Ping Nie, Steve W. Cui, Aled O. Phillips, et al. Elucid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 bioactive hydrophilic polysaccharide from Cordyceps sinensisby methylation analysis and NMR spectroscopy[J].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1,84:819– 899.
[5] Himani Bhatia, P.K.Guptab, P.L. Soni. Structure of the oligo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Prosopis juliflora (Sw.)DC. seed polysaccharide[J]. Carbohydrate Polymers.2014,101:438– 443.
2.2、单糖组成分析
XiuJu Du[2]等采用了 HPAEC-PA对3种桦褐 孔菌子实体多糖进行了 单糖组成分析。
表1 桦褐孔菌多糖的HPAEC-PAD分析
[3] XiuJu Dua,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2013,62: 691– 696.
【推荐下载】论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推荐下载】论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283ee7733687e21af45a9f9.png)
论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能够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与调节、抗病毒、抗放射、抗肿瘤、抗凝血、抗衰老等作用,是公认的安全低毒活性物质,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真菌多糖研究的进展进行概括、总结,以期对多糖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1 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 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真菌多糖的一级结构主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葡聚糖,以-1,3糖苷键连接为主,兼有少量-1,4或-1,6糖苷键,如自然界中的茯苓多糖、云芝多糖等的分子结构;另一种是甘露聚糖,主要由-糖苷键连接,如:冬虫夏草多糖是-1,2糖苷键连接,银耳多糖和黑木耳多糖是-1,3糖苷键连接。
真菌多糖的二级结构是指多糖骨架链间以氢键结合形成的各种聚合体,只与分子主链的构象有关,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形式。
真菌多糖的三级结构是指由多糖中糖残基中的官能团间通过非共价作用而导致的有序、规则而粗大的空间构象。
四级结构是指多糖多聚链间以非共价作用力而结合形成的聚集体。
2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抗肿瘤作用真菌多糖对癌细胞并没有直接杀伤能力,其有效作用就在于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癌细胞的功能,激活来自胸腺淋巴的T细胞和来自骨髓淋巴的B细胞,促进抗体的形成。
如猪苓多糖对PHA活化的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抑制S-180肉瘤细胞的增殖。
茯苓多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反应生成一种水溶性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ran,CMP),CMP对小鼠肿瘤U-14、昆明种小鼠S-180肉瘤等有抑制作用。
曾报道从金针菇中提取几种不同结构和单糖组分的金针菇多糖,发现它们对小鼠肉瘤S-180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认为是通过恢复和提高免疫力方法来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真菌胞内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真菌胞内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88e012f5901020207409c5f.png)
。国内外在真菌多糖的研究及 开
。史琦云等[4]总结归纳了食用菌 多
发利用方面的 进 展 很 快, 其 中 真 菌 多糖 的 提取 是 研究与应用的基础。真菌多糖 的 提取 过 程 就 是 使 之从细胞 内释 放、 穿 过基 质、 扩 散 到 溶 剂中的过
作者简介: 阿燕
糖提取工艺流程: 原 料 → 烘 干 至 恒 重 → 粉碎 → 准 确称量→复水→热水浸提→离 心 分离 → 上 清 液 脱 色 → 去 除 蛋 白 质 → 醇 析 → 离 心 → 干燥 → 菌 多糖
2
酸提法
心组合实验方法进行 3 因 素 3 水 平 的 实 验 设 计, 结果表明, 热水浸提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 浸 提温度 78. 6 ℃ , 浸 提 时 间 120 min, 料液比 1 58. 3 ( g / mL) , 在此条件下的多糖得 率 和 含 量 分 别 为 14. 22% 和 38. 57% 。 热 水 浸 提 法 的 优点 为 试 验设 备 简 单, 操 作方 便, 提取 成 本 低, 适 用 于 大规 模的工业生产, 但此 法 存 在 的 不 足 是 需 经 多 次 浸 提, 而 且 费 时 费 料, 劳 动 强 度 大, 过长的浸提时间 还 会 破 坏 多 糖 的 结 构, 进而导致其生物活性的 降低。 随着工业技术的 发 展, 一些改进的热水浸提 [7 ] 法开始 应 用 于 真 菌 多糖 的 提取。 刘 美 娜 等 利 用加压水提法对黑木耳子实体多糖提取过程进行 得出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条件: 浸提时间为 了优化, 90 min, 料水 比 为 1 35 ( g / mL ) , 浸 提 温度 为 115 ℃, 提取率 7. 1 g /100 g。结果 表 明, 在 浸 提 时 间、 温度、 料水比相同的条件下, 加压水提法的多糖提 , 取率较高 升高压力有利于缩短提取时间, 且对多 糖本身没有破坏 作用, 相比热水浸提法有利于保 持多糖的稳定性, 防 止 多糖 在 提取 的过 程 中 发 生 水解, 也可以防止多糖失活。 亚临界水提法也是当前兴起的一种多糖提取 方法, 所谓亚临界水也被称为过热水、 高压热水或 热液态水。当水在 374. 2 ℃ 和 22. 1 MPa 以 上 的 高温、 高压条件下, 可形成既非液体又非气体的第 4 状态, 。在 此 状 态 下 的 水 即 所 谓“超 临 界 状 态 ” “超 临 界 水 ” 。 在 稍 微 低 于 此温度 和 压 力 下 称为 的水称 为“亚 临 界 水 ” 。 娄 冠 群 等 采用 亚 临 界水技术提取香菇子实体多糖, 结果表明, 最佳提
真菌多糖的趋势
![真菌多糖的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e6e1c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a.png)
真菌多糖的趋势
真菌多糖(fungal polysaccharides)是从真菌中提取出来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随着对真菌多糖研究的深入,以下几个趋势愈发明显:
1. 应用范围扩大:真菌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预防和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随着对真菌多糖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2. 提取工艺改进: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对其质量和效果有重要影响。
目前,人们在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上进行了不断改进,如超声波辅助提取、酶法提取等,以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人们对真菌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改变提取工艺或修饰多糖结构,可以调控其生物活性,进而提高其药物功能。
4. 多糖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真菌多糖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也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与化学药物、天然药物等的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5. 新品种开发:为了满足应用需求,人们不断寻求具有更好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品种真菌多糖。
通过研发新的真菌菌株、优化培养条件等方法,来获得更多种类和更高品质的真菌多糖。
总之,真菌多糖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其应用前景广阔。
新疆阿魏菇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研究
![新疆阿魏菇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6480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3.png)
新疆阿魏菇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研究引言:阿魏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常被用于烹饪和药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阿魏菇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包括多糖。
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在保健和药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研究阿魏菇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对于了解其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1. 样品的准备我们选取了新疆地区的阿魏菇作为研究对象。
新鲜的阿魏菇样品经过清洗和去皮处理后,切碎成细小颗粒,以便更好地进一步提取目标物质。
2. 多糖的提取采用热水提取方法来提取阿魏菇中的多糖。
将阿魏菇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随后在恒温搅拌下加热,提取多糖。
3. 多糖的沉淀与去蛋白通过醇沉淀法去除多糖中的蛋白质。
在多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使多糖与乙醇反应形成沉淀。
沉淀经过离心后收集,将乙醇洗涤干净。
4. 多糖的进一步纯化对于得到的多糖沉淀,可以利用薄层层析、凝胶层析等方法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多糖样品。
二、多糖的结构分析1. 糖类组分的检测利用紫外光谱(UV)和红外光谱(IR)等方法来检测多糖样品中的糖类组分。
UV光谱可以用于分析多糖中的糖苷键的存在情况,而IR光谱可以提供关于糖类组分官能团的信息。
2. 分子质量的测定多糖的分子质量是了解其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利用激光束光散射仪(Laser Light Scattering,LLS)或者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方法来测定多糖的分子质量。
3. 糖链的构建糖链的构建对于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利用核磁共振(NMR)等高分辨率技术可以获取多糖糖链的具体构建信息。
结论:通过对,我们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多糖样品,并了解其结构特征。
多糖的提取纯化过程中使用的热水提取方法以及醇沉淀法在实验中证明具有较好的效果。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a52b701cff00bed5b9f31df3.png)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zaq摘要:真菌多糖因其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最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新资源。
本文从其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以及其真菌多糖的开发利用现状和研究前景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多糖;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前言: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由10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多聚物。
大量的药理实验表明,真菌多糖化合物具有免疫增强与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衰老等作用,其中对多糖免疫增强作用机制的研究最为成熟,已深入到分子和受体水平[1]。
随着对真菌多糖功效的更深入的了解,真菌多糖必将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尤其是制药及保健品行业。
目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在真菌多糖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的真菌多糖研究近年来也有很大的进展,但对多糖的研究仍多偏重于药用多糖的提取、分离、精制、化学组成等方面,大多数品种尚处于实验阶段或仅用于滋补品和饮料,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1 真菌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1.1 预处理为了提高多糖的溶出率以及去除干扰性成分,通常在正式提取之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比如:减小样品粒度—对子实体进行粉碎、对菌丝体进行匀浆、研磨、对细胞或孢子进行超声波破碎和酶解等;用石油醚、乙醚等溶剂除去脂溶性杂质;用85%乙醇除去单糖、低聚糖及苷类[2,3]。
1.2 提取一般多糖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可以用冷水也可采用热水浸提法,热水浸提法具有多糖溶出率较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对多糖活性破坏小、操作简便和节约等优点。
水提取的多数是中性多糖,用碱提法可以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酸性条件往往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提取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酸提法[4]。
根据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多糖进行分离。
对于蛋白多糖,可利用酶提取法提取多糖,如在提取液中加入果胶酶等单酶或双酶。
或者用复合酶法,在水溶液中先加入中性链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后提取多糖[5]。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景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ea3b248a8956bec0975e360.png)
浓厚 的兴趣 , 并对真菌多糖的化 学结构 、 物活 生 性进行 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取得 了丰硕 的成果 。 31 . 免疫调节作用 真菌多糖对免疫系统可发挥多方 面的调节 作用 。 如灵芝多糖有广泛药理 活性 和保 健作 用 , 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 、 抑制肿瘤 、 增强机体 耐缺 氧能力 、 消除 自由基 、 抗衰老 、 抗辐射等作用 。 王 镜 等通过姬松茸对 消化道肿 瘤的疗效 观察发 现, 姬松茸有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 。 银耳 多糖 能 促进正常小 鼠和免疫功能受抑制小 鼠的溶血 素 形成 , 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反应 , 促进体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功能。 32抗肿瘤作用 . 真菌多糖并不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而是作 为一种生物 反应修饰剂 ( R , 强机体 免疫 B M)增 功能 , 问接地抑制肿瘤 细胞 生长 起到扶正 固本 作 用 。猪 苓 多 糖 [o p ̄s u e a (es P l o mbH ms Pr y n) 】对小 鼠移植 性 肉瘤 S 8 10有 明显抑 制作 用 ; 多糖对小 鼠移植 型 S 8 云芝 10肉瘤有明显抑 制作用 ;茯苓 多糖 腹腔 给药 可 明显 抑制 小 鼠 s 8 和移植性皮下肿瘤 的生长 , 10 但未经 化学改 取, 与传统 方法相 比具 有省时 、 作 简便 、 件 造的茯苓多糖 抗肿瘤 活性 很低 , 化学方法处 操 条 用 温和、 纯度高、 提取 率高等优点。 理 B 一茯苓聚糖后 ,才能使之转化成 为具有 11去除蛋 白质 . 抗 肿 瘤 活 性 的 羧 甲基 茯 苓 多 糖 ( a oy e C r xm b 常用方法 有 Svg法 、 ea 鞣酸法 、 白酶法 、 ty ahmaa C ) 蛋 hl cy rn, MP 。 p 三氟三氯乙烷法 、 氯乙酸法等 , 中 S vg 三 其 ea 法 33健 胃保肝 . 常用氯仿 、 正丁醇或 正戊醇按 5: 1混合后 , 加到 有 _些真菌多糖 具有健 胃保肝 的作用 , 如 样品水溶 液中振摇 、离 心除去形成凝胶状的蛋 猴头菌 多糖可增加骨液分泌 、 释胃酸、 护溃 稀 保 疡面、 促进 黏膜再生 , 胃癌 、 对 慢性 萎缩性 胃炎 、 白质 , 反复多次直至蛋白质除尽为止。 1 去色素 . 2 食道癌 、 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疗效 。 云芝多糖对 有 些真 菌子实 体或 菌丝体 中含 有大量 色 慢性肝炎 、 乙型肝炎 皆有 防治作用 。香菇 多糖、 素, 不仅对分 光光度计 的准确度有影响 , 而且影 树舌提取物有保肝 、增强排毒能力 以及增 强对 响成品品质 , 因此需要 除去 色素。 由于真菌多糖 洋地黄毒素 的抵抗 能力 。茯苓多糖具有增 强机 色素大多呈 负性离 子,因此不能用活性炭吸附 体免疫能力 、 护肝解毒作用 。 剂脱色 ,而用 D A 一纤维 素或 D o t — EE u l A T吸 i e 34 降血糖 、 . 血脂作用 附或者使 用氧化脱 色法 。 真菌多糖能有效增强冠状动脉 机能 、扩大 1 . 除小分子物质 3去 冠体 流量 , 增强 心肌供氧能力 , 降低血 脂 , 防 预 采 用半 透膜逆 向流水 透析 法和 柱离子 交 动脉硬化 , 改善血液循环 。K bt u o1 3 等曾进行 了灰 换法等除去低聚糖 、 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 树花 多糖治疗高血脂症大 鼠的实验, 发现 灰树 2纯度鉴定 花多糖具有 明显的降血脂 和增加脂肪代谢 的能 多糖 纯度 的测定一般采 用纸层析法 、 旋光 力 。 薛惟建 在研究猴头菌 多糖对 实验性高血糖 测定法 、 压电泳法 、 离心分析 法 、 高 超 高效 液相 的防治作用 中发现 ,猴头菌多糖对 四氧 嘧啶诱 色谱法 、 光谱 扫描法 和凝胶 柱层析法。 多糖纯度 发 的 糖 尿 病 具 有 明 显 的 预 防 及 治 疗 作 用 。 不能用通 常化合物 的纯度标准衡 量 , 好建立 Hiio 从灵芝子实体 中分 离得到 两种具有 降 最 kn 等 多项指标 , 一项指标测定 一种不 同的特 性 , 每 一 血糖活性的多糖对正常小 鼠及 四氧 嘧啶诱 发的 般用 3 以上方法测定 的结果 才能对某 一多糖 高血糖小 鼠都有明显降糖活性 。 种 的均一 眭做 出结论 。其 总茧测定 采用苯酚 一硫 35 抗 衰 老 作 用 . 酸法、 酮 ~硫 酸法及 间接测量法。 蒽 真菌多糖有清除 自由基 、提高抗氧化酶活 3多糖 的生物活性 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 的活性 ,起到保护生物膜 真 菌 多 糖 具 有 很 强 的 生 物 活 性 , 自 1 5 和延缓衰老 的作用 。 98 李连德 等用虫 草多糖证 明 年 Badr报 道 了 酵 母 细 胞 壁 多 糖 fZ m sn 了其抗衰老作用。 rn e y aa ) 宗灿华 等证 明黑术耳多糖 能 具有抗肿瘤 作用以来,人们对真 菌多糖产生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增 加 衰 老 小 鼠 血 浆 中 S D、 O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9b59c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b.png)
四、结论
真菌多糖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和丰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独特的生 物化学特性和功能使其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对真菌多糖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在自然界中,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生物群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和功能。 其中,真菌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药用 和保健功能。本次演示将介绍真菌多糖的分类、功能和应用,以及它与人体健 康的紧密关系,为人们认识和利用真菌多糖提供参考。
真菌多糖的分类
真菌多糖是由真菌细胞壁提取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和化 学性质。根据来源和结构,真菌多糖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甲壳素类多糖:甲壳素是一种由N-乙酰基-D-葡萄糖胺组成的线性多糖, 广泛存在于真菌和甲壳类动物中。根据取代基的不同,甲壳素类多糖可分为脱 乙酰甲壳素和低脱乙酰甲壳素。
3、临床应用研究:虽然真菌多糖在许多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生 物活性,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在医疗和健康领域的应用效果。这 些研究不仅可以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支持真菌多糖的广泛应用,也有助于解决当 前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
参考内容
真菌多糖,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和丰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近年来已成为 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次演示将探讨真菌多糖的生物化学特性、功能及 其应用前景。
1、结构与活性关系:尽管真菌多糖的结构复杂,但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其 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真菌多糖的精细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其生物活性的来源,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优化其功能。
2、提取方法优化:目前用于提取真菌多糖的方法仍有许多不足,如效率低下、 环境不友好等。因此,我们需要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提取技术,以满足大规 模生产的需求。
真菌多糖研究进展_结构_特性及制备方法
![真菌多糖研究进展_结构_特性及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5c13dace2f0066f5332265.png)
0 引言
真菌多糖系真菌中分离出的由 10 个以上的单 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多聚物 , 是从真菌 子实体 、菌丝体 、发酵液中分离出的 , 能够控制 细胞分裂分化 , 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 糖 。与动 、植物多糖不同 , 真菌多糖分子单体之 间主要以 β2 1, 3 与 β2 1, 6 糖苷键结合 , 形成链 状分子 , 具有螺旋状的立体构型 。且具有四级结 构 , 这一点与蛋白质结构类似 。真菌多糖按单糖 成分组成种类可以分为杂多糖和均多糖 。真菌多 糖在免疫功能的调节 、癌症的诊断与治疗 、抗衰 老及解除机体疲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且得到大量国内外科学实验结果证实 。日本及欧 美等国在真菌多糖的研究方面始于 20 世纪 30 年 代 , 积累了大量的科研资料 , 随着科研人员对真 菌多糖功效的更深层次了解 , 真菌多糖势必将被 应用于更多领域 , 尤其是制药及保健品行业 。我 国的真菌多糖研究近年来也有很大进展。真菌多糖 生物功能特性将在续篇进行综述。本文就真菌多糖 来源、真菌多糖结构以及真菌多糖的提取和分离方 面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展开综述。
Recent advance s in fungis po lysaccha rom yce s — survey on bio ac tive struc ture , func tio na l p rope rtie s and p repa red m e thods
ZHU J ian 2hua , YANG X ia o 2quan
3 糖 苷 键 结 合 , 支 链 β2 1, 6 糖 苷 键 结 合 的 葡
聚糖
[6]
。
117 冬虫夏草多糖 ( CS - 81002 ) 它是由冬虫夏草菌 ( Cordyceps sinensis ) 在液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eaa6cdb33d4b14e85246829.png)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魏天儒1,张战峰2(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户县中心苗圃,陕西户县710307)摘要:本文综述了真菌多糖提取和纯化的方法、分子结构分析的方法、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真菌多糖的种类和生物学活性作了概述。
关键词:真菌多糖;构效关系;抗肿瘤作用中图分类号:Q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117(2007)02-0042-03Research Progress of Fungi PolysaccharidesWEI Tian-ru1,ZHANG Zhan-feng2(1.Y angling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 angling712100,Shaanxi,China;2.Center Nursery of Hu County,Hu County710307,Shaanxi,China)Abstract:A summary about fungi polysaccharides in terms of its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molecular structural analysis method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eremade.Analysis of its bioactivity as well as its typologies was described.Key words:Fungi polysaccharides;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tumor resistance.真菌被作为药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清初汪昂的《本草备要》分别记载20多种真菌的药效[1~2]。
现已证明,各种食(药)用真菌的活性成分主要在于其中的真菌多糖。
红菇多糖研究进展
![红菇多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47db9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2.png)
红菇()属真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红菇目、红菇科。
近年来红菇属的分类原则被重新修订[1],将红菇科真菌被分为4个属:红菇属、乳菇属()、多汁乳菇属()以及叉褶菇属()已报道的红菇属真菌有300多种,我国有记载的90余种,其中多数可食用且具有多种多样药用功能,但其人工栽培及其困难,虽有一些与植物共生关系的研究[2],但缺乏决定性的研究成果。
红菇属真菌经过多年研究,已被证实是潜力巨大的天然产物资源库,如含有小皮伞烷(marasmane )骨架的天然抗菌化合物[3,4],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促进作用的Cerebroside B [5],此外还含有黄酮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抗坏血酸,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具有强抗氧化活性,抗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成分[6],对红菇的研究又以红菇多糖研究最为深入广泛,已被证实具有具有抗炎症、抗菌、抗氧化、抗癌[7]等多种生理活性,具有极佳的商业潜力。
1红菇多糖的提取方法1.1提取方法1.1.1水提法。
红菇子实体清水冲洗,60℃烘干至恒重并粉碎;称取适量粉末,加去离子水浸提,重复2次,减压过滤后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再加入3倍体积乙醇,封口,静置过夜,离心分离,沉淀物经真空干燥即为粗多糖。
1.1.2碱提法。
一些特定的多糖如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在碱液中更易提取,将新鲜红菇使用水提法提取之后,其残渣再用NaOH 提取[8]。
通常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
选用碱提法要根据不同糖类的特征来选择碱溶液。
某些多糖会在碱性较强时水解。
使用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1.1.3超声波提取。
按设定液料比加入蒸馏水设定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然后按照水提法的方法提取。
1.2提取方法的优化常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进行多因素优化设计,YeYuan [9]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三个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使用Design Expert Software (8.0.6)软件来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最终确定了正红菇()提取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h ,提取温度77.3℃,液料比为42.5g/L 。
真菌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31350fca8114431b80dd803.png)
真菌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关键词】真菌多糖;,,构效关系;,,,药理作用摘要:对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种类及构效关系等研究进行综述。
真菌多糖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健胃护肝、降血脂、血糖和胆固醇、抗血栓、抗衰老、抗辐射、祛痰镇咳等多种药理作用。
真菌多糖是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真菌多糖;构效关系;药理作用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组织中。
真菌多糖是从食药用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代谢产物,在国际上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简称BRM),它能够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护肝、排毒、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1]。
真菌多糖作为一种生物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现正为人们所关注。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千原羽田首次证实了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从此国内外对真菌多糖在生物学、医学、药理学、食品科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仅就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种类、结构及构效关系几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真菌多糖药用价值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真菌多糖结构及构效关系1.1 结构通过近二十多年对各类真菌多糖组成和结构的研究,真菌多糖的结构可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其单糖残基的组成、排列序列、连接方式等。
真菌多糖的一级结构主链主要有两种:(1)葡聚糖,真菌多糖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以β(1→3)糖苷键连接为主,并兼有少量β(1→4)、(1→6)或其他糖苷键,香菇多糖、茯苓多糖、云芝多糖等都属于这种连接。
(2)甘露聚糖,主要由α糖苷键连接,以α(1→3)、α(1→2)糖苷键为主,侧链有α(1→3)、(1→5 )和(1→6)糖苷键,如虫草多糖、银耳多糖、灵芝多糖等。
真菌多糖的二级结构是指多糖骨架链间以氢键结合形成的各种聚合体,这只关系到其分子主链的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086ecda7f1922791688e8a4.png)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真菌多糖在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抗白血病等药理学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真菌多糖,药理活性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以糖苷键线性或分枝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一般将多于20个糖基的糖链则称为多糖。
近年来,糖类结构测定和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大量实验事实揭示糖类是重要信息分子,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关研究已渗诱到生物学各个领域[1]。
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功能。
1 免疫调节功能1.1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多糖可以增加T、B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
张秀娟等[2]报道灵芝多糖对T细胞及其亚群有明显的影响,它可增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细胞的回收量,在增加Lyt2+和L3T4+细胞回收量的同时,还可增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功能。
张伟云[3]等用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纯化出胞外多糖(PEP)实验,得出PEP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增殖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浓度为6.25mg/L时即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的结论。
可以增加树突状细胞(DC)细胞前体细胞的数量。
DC细胞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它能摄取各类抗原,在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控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何彦丽等[4]分析得出枸杞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等多种中药多糖(主要由β-1,3糖苷键为主链的葡聚糖或杂聚糖组成)可增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CSF(集落刺激因子)活力,促进骨髓有核细胞数和粒/ 巨噬细胞集落数量的增加(CFU-GM),而DC细胞与单核、粒细胞、T、NK等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有可能同时增加DC前体细胞数量。
可以提高巨噬细胞(MΦ)的活性。
MΦ是具有多种功能的重要免疫细胞,可通过处理抗原和释放可溶性因子对免疫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于多糖激活MΦ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绝大多数中药多糖都能促进MΦ的吞噬功能。
药用蘑菇多糖的研究进展
![药用蘑菇多糖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d78fd6647d27284a735158.png)
食品科技药用蘑菇多糖的研究进展常晓青(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摘 要:蘑菇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药用蘑菇多糖是从蘑菇中提取的具有最强生物效应的分子,具有多种功能。
本文从药用蘑菇多糖的提纯、抗氧化、抗肿瘤、免疫和肠道微生物调节方面来介绍药用蘑菇多糖目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药用;蘑菇;蘑菇多糖蘑菇的烹饪和营养价值较高,在人们的餐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蘑菇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中国古代就将灵芝和香菇入药,黑木耳、巨型马勃和木蹄层孔菌等真菌蘑菇在欧洲国家也有很长的药用历史,在现代中医中蘑菇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药材[1]。
目前,全世界已鉴定出约15 000种蘑菇,其中650种被认为是药材。
但直到最近几十年,人们才开始对蘑菇医疗特性背后的机制进行科学研究。
药用蘑菇被认为具有大约130种药用功能,包括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心血管、抗高胆固醇、抗病毒、抗菌、抗寄生虫、抗真菌、解毒、护肝和抗糖尿病等[2]。
蘑菇多糖是从蘑菇中提取的具有最强生物效应的分子,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而受到研究者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目前蘑菇多糖的生物医学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蘑菇多糖是从子实体、菌丝体或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物质。
葡聚糖是蘑菇中发现的主要多糖,其是蘑菇细胞壁的构成成分,并可以分泌到细胞生长培养基中,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回收、纯化和鉴定[3],并应用到生物医学及临床研究中。
1 蘑菇多糖的提纯目前已经从香菇、灵芝、平菇、木耳、猴头菇和金针菇等多种不同物种中提取到了蘑菇多糖,提取多糖的技术决定了蘑菇多糖的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
蘑菇多糖大多通过糖苷键相互交联作为细胞壁的骨架,并通过糖肽键与蛋白质结合。
目前提取蘑菇多糖的方法包括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酶辅助提取、亚临界加压热水萃取和脉冲电辅助萃取[4]。
提取完成后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纯化操作,纯化一般会使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和凝胶过滤法来得到聚合度和空间构象相同的单一多糖组分[5]。
天然多糖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进展
![天然多糖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3b10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d.png)
天然多糖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进展一、概要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关注日益加剧,天然多糖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和安全性的天然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
天然多糖抑菌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已经成为微生物学、食品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近年来天然多糖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的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天然多糖是一类含有大量单糖分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包括淀粉、果胶、纤维素等。
这些多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植物细胞壁、动物肠道、土壤等。
天然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然多糖还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天然多糖抑菌活性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天然多糖通过改变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菌失去附着能力,从而抑制其生长。
其次天然多糖能够与细菌表面的受体结合,影响细菌的营养摄取和代谢过程,进而抑制其生长。
此外天然多糖还可以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
目前关于天然多糖抑菌活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例如不同来源的天然多糖抑菌活性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同时,天然多糖的制备方法和工艺也需要优化,以提高抑菌活性并降低毒性。
此外天然多糖抑菌活性与具体应用场景的关系也需要深入探讨,以便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天然多糖的概述天然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复杂大分子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如储存能量、调节生物代谢、抗病毒、抗菌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天然多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已知的天然多糖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壳聚糖、几丁质、海藻酸等。
这些多糖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因此在抑菌活性和机理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刚性,能够阻止细菌侵入;而壳聚糖和几丁质则具有疏水性和阳离子性,可以与细菌表面的带电基团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刘玉红 1, 2 ,王凤山 13 (11 山东大学药学院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 ,济南 250012; 21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济南 250014 )
摘要 :目的 综述真菌多糖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 。方法 参阅近年来的文献 ,对真菌多糖的结构研究方法和近年来报道的真 菌多糖的结构与构象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 随着各种分析技术的发展 ,目前已确定了多种真菌多糖的一级结构 , 并对其构象及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有所研究 。继续进行深入的结构研究将会大大推动真菌多糖的开发和利用 。 关键词 :多糖 ;真菌 ;结构 ;研究方法 ;构象 中图分类号 : R28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2494 (2007) 08 - 0561 - 04
了单糖残基间的连接顺序 。 P rovidencia stuartii O44中得到的 泛应用的香菇多糖 、裂褶菌多糖 、云芝多糖 、小菌核葡聚糖均
O 2多糖 ,其 ROESY揭示了各个残基间的相关 ,α2Fuc H 21,α2 为 (1→3) 2β2D 2葡聚糖 。
Glc H 23在 δ5127 /3178;α2Glc H21,α2Qui H24在 δ5103 /3126; 212 杂多糖
等 从 [16 ] Cordyceps sinensis中得到的葡聚糖 ,主链为 ( 1 →4) 2 侧耳 ( P leu rotus ostrea tus)等真菌里也分离得到了杂多糖 。
α2D 2葡萄糖 ,并有微量的 ( 1 →6 ) 2α2D 2葡萄糖侧链 。葡聚糖 213 蛋白糖和肽糖
二维 NMR 技 术 ( 2D 2NMR ) 如 COSY、TOCSY、ROESY、 HMQC、HMBC等的迅猛发展 ,为多糖的结构解析提供了有力 的工具 。由于多糖中大部分氢化学环境相似 ,氢信号相互重 叠严重 ,造成解析的困难 。H , H 2COSY谱揭示质子与质子间 的自旋偶合关系 ,包括质子间孪生 、邻位和远程偶合相关 。 通过糖上质子间的偶合关系 ,可从容易辨认的质子 (如异头 质子或甲基质子 )开始 ,寻找糖上其他碳位的质子 。Larocque 等 [9 ]从 B ordetella avium 中得到一个 O 2多糖 , 采用二维 CO2 SY,使每个质子的信号得到确认 。 TOCSY是分子内氢偶合 链的接力相干信息 ,如果偶合常数较大 ,其信息会象接力赛 一样沿着碳链传递 ,中止于偶合常数小的部位 ,不同的单糖 残基有不同的偶合特征 ,根据 TOCSY的特征可以判断糖残 基的类型 。如 P roteus m irabilis O 40的脂多糖经缓和酸水解 后 ,分离到一个 O 2多糖 ,建立在偶合常数 J2, 3、J3, 4、J4, 5的基 础上 ,从其 COSY和 TOCSY谱中鉴定了 1个半乳糖和 2个乙 酰氨基葡萄糖的自旋系统 ,并从偶合常数 J1, 2判断出单糖的 构型 [ 10 ] 。
作者简介 :刘玉 红 , 女 , 博士 研究生 3 通讯 作者 : 王凤 山 , 男 , 博士 , 教 授 , 博士生 导师 Tel: ( 0531 ) 86652375 E2mail: fswang @
sdu1edu1cn
中国药学杂志 2007年 4月第 42卷第 8期
结构主链由 (1→6) 2α2D 2葡萄糖和 ( 1 →3 ) 2α2D 2葡萄糖组成 , 岩 藻 糖 、α2D 2甘 露 糖 、α2L 2岩 藻 糖 取 代 [23 ] 。从 蛹 虫 草
比例为 215∶1,无分枝 ; PS2Ⅱ则为 ( 1→6) 2α2D 2葡聚糖 。W u (Cordyceps m in lita ris) 、红栓菌 ( Pyconoporus cinnba rius) 、凤尾
等 从 [15 ] Ganoderm a lucidum 孢子中分得一葡聚糖 ,重均相对
→6)连接的 β2D 2半乳糖残基组成 。灰树花 ( Grifola frondo2
分子质量 (Mw )为 110 ×104 ,主链为 ( 1 →3 ) 2β2D 2葡聚糖 ,在 主链的 C26位有一个 、两个和几个葡萄糖取代 ,通过甲基化
结构 。 近些年来 ,各种软电离技术如快速原子轰击电离质谱
( FAB 2M S) 、液态二次离子质谱 (LSI2M S) 、电喷雾质谱 ( ESI2 M S现使糖 的分析有了很大的进展 ,可获得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信息的分 子离子峰和提供化合物结构信息的碎片峰 [8 ] 。
Chin Pha rm J, 2007 A pril, V ol142 N o18 ·561·
特征 [9 ] 。Mondal等 [11 ]从食用蘑菇 Term itom yces eu rh izus的子 子实体多糖为 α2( 1→4 ) 、( 1 →6)连接的葡聚糖 。以上提及
实体中得到 2个多糖 PS2Ⅰ和 PS2Ⅱ,通过 NOESY实验确定 的葡聚糖多数具有免疫调节或抗肿瘤活性 ,目前在临床上广
sa)菌丝体多糖 G1F121的 Mw 为 1123 ×106 ,由木糖 、甘露糖 和葡萄糖组成 ,摩尔比为 019∶114∶417,其一级结构是由以 β2
分析 、Sm ith降解 、1D 和 2D 2NMR、ESI2M S确定了其复杂的结 (1→3) 、β2(1→6)糖苷键为主 ,分枝点大部分发生在主链糖
多糖是真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具有广泛的 生物活性 ,如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抗肿瘤 、抗衰老 、抗病毒 、抗 凝血 、降血糖 、降血脂等 ,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23 ] 。 化学结构是多糖活性的基础 ,因此笔者就真菌多糖的结构研 究方法 、近年来研究报道的真菌多糖的结构及构象研究作一 综述 。 1 真菌多糖结构研究方法的进展
组成多糖的单糖品种繁多 ,单糖的连接顺序 、连接位置 的不同以及可能有的侧链使多糖结构更具复杂性 ,其结构鉴 定也更困难 。目前常用的多糖结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 3 大 类 ,即化学分析法 、物理分析法和生物学分析法 。包括酸水 解 、高碘酸氧化 、Sm ith降解 、甲基化分析等在内的化学分析 法仍然是多糖结构分析常用的方法 [627 ]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 紫外 (UV ) 、红外 ( IR) 、质谱 (M S)和核磁共振 (NMR ) 。生物 学方法主要是酶学方法 ,即利用各种特异性糖苷酶水解多糖 分子得到寡糖片断 ,通过分析寡糖片断的结构来推测多糖的
NOESY与 ROESY谱提供了糖环质子的残基内的和残 基间的 NOE相关 ,糖残基内的 NOE相关不仅能够提供有关 糖残基相对立体化学的信息 ,并且可为归属残基内采用 CO2 SY和 TOCSY谱未能归属的质子信号提供有用的信息 ,而残 基间的 NOE相关可为测定糖残基的连接顺序和糖基化位点 提供关键性的信息 。从 B ordetella arium 中得到的 O 2多糖 ,单 糖残基内 (H2 , H4 )和 ( H3 , H5 ) 强的 NOE效应证实了葡萄 糖残基的存在 , (H1 , H3 )和 (H1 , H5 ) 强的 NOE效应表明 ,其 为 β2构型 ,而 ( H1 , H4 ) NOE相关峰的出现为 1, 42糖苷键的
糖 HEP21,Mw 为 118 ×104 ,由鼠李糖 、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 , 摩尔比为 1119∶3181∶1100。HEP21有一个 ( 1 →6)连接的 α2
复单元中单糖残基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 [12 ] 。Lemercini2 D 2半乳糖骨架 ,某些单元的 O 22 位上为 ( 1 →6 ) 2β2D 2葡萄寡
构 。Mondal等 [11 ]从食用蘑菇 Term itom yces eu rh izus的子实体 基 C26位的 β2D 2葡聚糖构成 [22 ] 。从 L aetiporus su lphu reus中
中得到 2个多糖 PS2Ⅰ和 PS2Ⅱ,均为 α2葡聚糖 ,其中 PS2Ⅰ 得到的 1个杂多糖 ,其中部分的 O 22位有 32O 2D 2甘露糖 2α2L 2
糖 、杂多糖 、蛋白糖和肽糖 ,糖的种类与真菌种属间无明显的 糖 、木糖或葡萄糖醛酸基团取代 。 PL 21和 PL 24是来源于 Ga2
相关性 。由于研究糖类方法的复杂性与技术的局限性 ,目前 noderm a lucidum [21 ]的 2 个杂多糖 ,经结构分析 PL 21 主链为
分离得到的多糖纯品实际上为糖链长短不一的混合物 ,结构 (1→4)连接的 α2D 2葡萄糖残基和 (1→6)连接的 β2D 2半乳糖
各个单糖的自旋系统 [14 ] 。
杂多糖 T3a ~ T3d , Mw 分别为 5510 ×104、4210 ×104、515 ×
2 近年来研究报道的真菌多糖的结构
104、418 ×104 ,糖链分析表明 ,它们均有一个甘露糖骨架 ,约
到目前为止 ,从真菌里分离出来的多糖有几十种 ,分聚 一半的甘露糖在 O 22 、O 24或 O 26上有葡萄糖 、甘露糖 、岩藻
α2Qui H 21,α2GlcNAc H23 在 δ5101 /3188; α2GlcNAc H 21,α2
从 Hericium erinaceus[19 ]子实体中分离到一个新的杂多
GalNAc H24 在 δ4186 /4102; α2GalNAc H 21, α2Fuc H 23 在 δ5124 /4105;β2GlcA H 21,α2Fuc H 24在 δ4155 /4111,证实了重
分析多局限于一级结构 ,高级结构的研究比较少 。
残基 ,在葡萄糖 O 26位和半乳糖的 O 22 位有分枝 ,分枝由末
211 聚糖
端葡萄糖 、(1→6)连接的葡萄糖残基和末端鼠李糖组成 ; PL 2
近年来 研 究 报 道 的 真 菌 聚 糖 中 , 以 葡 聚 糖 居 多 。Bao 4由 (1→3) 、( 1→4) 、( 1 →6)连接的 β2D 2葡萄糖残基和 ( 1
经过分离纯化的多糖在测定结构前需检查其纯度并确 定相对分子质量 。目前检查其纯度和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最 常用的方法是高效凝胶液相色谱法 (HPGPC) ,即高效体积排 阻色谱法 (HPSEC) ,采用示差折射检测仪 ( R I)直接检测 ,如 为对称的单峰 ,说明其均一性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样 品在水溶液中测定会出现不止一个峰 ,有可能是聚合所致 , 此时可换用二甲亚砜 (DM SO )作溶剂 ,会变成一个峰 [4 ] 。体 积排阻色谱 2示差折射检测仪 ( SEC2R I)测定多糖的相对分子 质量 ,需用一系列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多糖做标准曲 线 ,通过测定样品的洗脱体积 ,与标准曲线对比 ,得到相应的 相对分子质量 。目前最先进的检测仪是小 角激 光 散 射 仪 (LLS) ,可以不用标准品而方便地测定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及其分布 ,还可得到分子链的构象信息 。近些年来 ,体积排 阻色谱 2小角激光散射仪 ( SEC2LLS)结合诸如紫外 (UV ) 、折 光指数 (DR I)检测器对于高度分散的聚合体系统的特征分 析 ,被证明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效的方法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