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

合集下载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碎屑岩:相·结构·应用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碎屑岩:相·结构·应用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碎屑岩:相·结构·应用随着松辽盆地营城组深层火山油气藏勘探的成功实践,火山岩(包括火山碎屑岩)作为储层的研究日益得到极大的关注。

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熔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岩性,其相-结构研究对于储层地质特征(包括物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松辽盆地东南缘出露的火山岩露头,提供了盆地火山碎屑岩相-结构研究的良好剖面。

与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碎屑岩的比较性研究,以及为由此建立的火山碎屑岩相结构模式为盆地火山碎屑岩储层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

本文以松辽盆地南缘露头区出露的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火山岩样品年代学研究,建立了营城组1-10Ma尺度的年代地层格架。

利用地球化学分析,对比了火山碎屑岩地层,为划分火山旋回和火山喷发期次提供了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对于同一冷凝单元内部的“热基浪相-热碎屑流相-空落相”给出了以K2O为代表的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结合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讨论了营城组形成的盆地构造背景,认为松辽盆地营城期为造山期后的伸展盆地。

通过对破火山口岩性序列重建和火山口发育过程恢复,形成两种火山口发育模式,即①酸性岩浆活动形成的“蒸气爆发-蒸气岩浆爆发”火山口模式和②中基性岩浆活动形成的“爆炸-喷溢”-“爆炸-溢流”-“岩浆侵出”火山口模式。

结合运用粒度分析、筛分分析和碎屑组成等方法,研究了营城组原发火山碎屑岩堆积和再搬运火山碎屑堆积,建立了原发火山碎屑堆积相结构模式(包括热基浪堆积、热碎屑流堆积、空落堆积)和再搬运火山碎屑堆积相结构模式(包括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湖泊上的热碎屑流堆积、热基浪堆积、火山泥石流堆积以及熔积岩沉积)。

根据火山碎屑岩相结构模式,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储层与岩性和岩相的关系,得出同一冷凝单元内,热碎屑流相的储集性能好于热基浪相和空落相。

近火山口-火山斜坡堆积的火山碎屑岩储层物性好于火山斜坡-过渡环境中的火山碎屑堆积。

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

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

地层岩性简表地 层 层位代号 厚 度 (m)岩性描述绝对年龄Ma 反射界面系统 组段第四系Q0-130黄色、土黄色、暗灰色粘土、杂色砂砾层白垩系上 统嫩 江 组三段 K 2n 3 100-1500 为灰、灰绿、棕红色泥岩,灰色粉砂质泥岩。

二段 K 2n 2 深灰色泥岩为主,顶部夹粉砂质泥岩。

一段K 2n 1 以灰、灰绿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粉砂岩。

姚家组K 2y 灰绿、棕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岩。

青山口组K 2qn上部灰绿、紫红色泥岩、砂岩。

下部深灰、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及油页岩。

下统 泉 头 组 四段 K 1q 4 500-1900 紫红、灰绿色泥岩与灰白、灰绿色砂岩。

三段 K 1q 3 灰、紫褐、灰绿色泥岩与灰、灰白色粉、细砂岩。

二段 K 1q 2 棕褐、紫褐色泥岩与粉、细砂岩不等厚互层。

一段 K 1q 1紫褐色泥岩与粉、细砂岩、中砂岩、含砾中砂岩互层。

登楼库组 K 1d100-2100 上部以紫、褐黑色泥岩夹粉、中砂岩、粗砂岩与浅灰黑色、黑色泥岩互层。

营城组营四 30-300岩性总体为灰色、灰黑色泥岩与灰绿色、灰色、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砂砾岩互层,营三 100-600 营二 100-800营一50-500沙河子组K 1sh600-1400 上部以深灰、灰黑色泥岩及砂砾岩,中部为灰色泥岩、粉砂岩及砂砾岩,下部为灰黑色泥岩、碳质泥岩、煤层和灰、褐灰色砂岩及砂砾岩。

火石岭组K 1h200-1500 灰紫色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深灰色砂、泥岩夹煤。

C- J基 底灰色片麻岩,灰色、灰绿色千枚岩、片岩,变质石英砂岩,灰岩,浅灰色、浅红色花岗岩、花岗蚀变岩。

To 2T 1T 11T 2T 3 8390.488.597 112124.5 Yc2 Yc3 Yc4T 4 T 42 T 5 131.8138.5145.6T 41。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预测方法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预测方法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预测方法
周华
【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年(卷),期】2014(033)004
【摘要】基于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心的密度及磁化率数据,通过模型正演分析可以看出,深层火山岩产生的重、磁异常不大,大多表现为叠加在强背景之上的次级异常,不易识别火山岩体.为此提出了积分-迭代延拓平化曲方法,增强火山岩磁异常信息,均衡磁异常,消除深度影响.通过应用该方法进行深层火山岩岩体圈定及岩性识别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增强深层火山岩的磁异常信息;磁异常的斜导数、欧拉反褶积能有效圈定火山岩边界;重、磁反演的视密度、视磁化率及两者的相关系数是识别火山岩的最佳三参数组合;井约束下的神经网络能有效判别火山岩岩性.
【总页数】5页(P153-157)
【作者】周华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
【相关文献】
1.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 [J], 王璞珺;郑常青;舒萍;刘万洙;黄玉龙;唐华风;程日辉
2.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体、岩相预测方法及应用 [J], 蒙启安;门广田;张正和
3.火山岩岩性宏观预测方法——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为例 [J], 杨辉;宋吉杰;文百红;徐光成;王立贤
4.松辽盆地庆深气田深层火山岩储层储集性控制因素研究 [J], 冯子辉;邵红梅;童英
5.盆地基底岩性的综合地球物理预测方法——以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基底岩性预测为例 [J], 李成立;崔瑞华;刘益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刘成林;杜蕴华;高嘉玉;金惠;刘人和;范柏江;朱玉新;朱杰【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08(020)004【摘要】在大量岩心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薄片鉴定、铸体薄片孔隙特征分析及显微照相,对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其储集空间类型为原生孔隙、原生裂缝、次生孔隙、次生裂缝4种;其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可分为2期、4个阶段.即喷发期和后喷发期,进一步分为岩浆冷凝阶段、热液作用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含二价铁矿物的交代作用、断裂作用、压溶作用、深层溶蚀作用和油气聚集作用等事件影响了储集空间的发育.【总页数】5页(P33-37)【作者】刘成林;杜蕴华;高嘉玉;金惠;刘人和;范柏江;朱玉新;朱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22【相关文献】1.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演化 [J], 刘世超2.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J], 李霞;董成;胡志方3.松辽盆地北部兴城地区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乔长芬4.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下白垩统泉头组4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刘媛;朱筱敏;张思梦;赵东娜5.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J], 邵红梅;刘招君;王成;冯子辉;洪淑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岩性识别和岩相划分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岩性识别和岩相划分

山岩主量元素一般有十余种 ,这无 疑增 大了岩性确
定 的误差 。另 外 ,通 过 地 震 波 形 特 征也 可 粗 略 判 断
火 山岩岩 性 。
化剥蚀或地层水淋滤作用形成大小不等 的角砾 ,仍 具 有 母 岩 流纹 岩结 构 和 构 造 特 征 。风 化 溶 蚀 的孔 洞 虽多被火山灰 或水携物质充填 ,但仍具有较好 的物 性 。在 F M I 静态图像上表现为较暗特征 ,反映了低 阻背景 ;在 F M I 动态图像上砾较明显 ,并可见到发
分布 ,有粉晶 、微 晶和隐晶质结构 ,呈互层状 ;有 的基 质 为 球 粒结 构 ,球 粒 间充 填 沥 青 质 、 自生 石 英
及 白云石 ,其充 填 顺 序 为 自生石 英 一 白云石 一 沥 青 质 ,三 者 的含 量 分 别 为 6 %、1 %和 6 % ;有 的基
量呈棱 角状 ;长石呈板状 ,大小不等。玻屑呈梳状 被拉长 ,具定 向分 布和假流纹构 造 ,与流面平行 。
或岩 屑 ,并可 见假 流纹构 造 ( 图2 C ) 。
( 4 )火 山角砾岩 。火山碎屑物粒度 大于 2 m m ,
且 超过 2 0 % ,最 大 粒度 可达 5 0 mm。E C S测 井 结 果 表 明 ,本 区火 山角 砾 主要 为酸 性 岩 。在 F MI 静 态 图
像和动态 图像上表现为稍 暗块状背景上的亮色条带
和斑 点 。 ( 5 ) 沉凝灰 岩
沉凝灰岩在 F M I 静态 图像和动态图像上表现为
稍 暗背 景 上 的 亮 色 条带 ,显 示 层 理特 征 明显 ;在 常
规测井 曲线上表现为 自然伽马变化幅度较大 、电阻
图 1 长岭断陷用 E C S测 井 法 识 别 火 山岩 图版

松辽盆地深层岩性(火山岩)分类方案

松辽盆地深层岩性(火山岩)分类方案
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分类主要是依据常量元素含量进行分类,如全碱-硅质图(total alkali-silica diagram)(Le Bas,et al.,1986)。LeMaitre 等(1989)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并 把火山岩分类分为三种情况区别对待:①矿物含量可确定则用 QAPF 双三角图进行分类,方 法和结果类似于深层岩;②若矿物成分不可确定而有岩石化学成分结果则用 TAS 图解分类; ③既无矿物含量又无岩石化学成分结果时则采用“野外用火山岩 QAPF 初步分类图解”,划分 为流纹岩类、英安岩类、粗面岩类、安山或玄武岩类、响岩类、碱玄岩类、副长石岩类,共 7 种,通常仅用于野外临时定名。
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委会 LeMaitre 等(1989)所定义的火山碎屑岩包括空落、流动和 基浪沉积,还包括地下和火山通道沉积(如,玻质火山碎屑岩、侵入和侵出角砾岩、凝灰岩 墙、火山角砾岩筒等)。火山碎屑(pyroclasts)专指作为火山活动直接结果的碎裂作用而产 生的碎屑,不包括熔岩流自角砾岩化而形成的碎屑颗粒。火山碎屑可以是单晶、晶屑、玻屑 或岩屑。火山碎屑的形状是其主要鉴定标志,其外形是在火山碎裂作用中或碎裂后搬运到第 一沉积地点时形成的,决不能有反映在后期再沉积过程中受到改造的迹象。如果有后期改造, 则应称之为“改造的火山碎屑 reworked pyroclasts”或 “外碎屑 epiclasts”。火山碎屑包括火山 弹(bombs)、火山集块(blocks)、火山角砾(lapilli)和火山灰(ash grains)。火山弹:平 均粒径大于 64mm,其形态和表面(如,面包壳外表)显示,在形成和后续搬运过程中处于 全部或部分熔融状态。火山集块:平均粒径>64mm,其棱角-次棱角状外形显示,它们形 成时是刚性的。火山(角)砾:任意形态的、平均粒径 64-2mm 之间的火山碎屑。火山灰: 平均粒径<2mm 的火山碎屑,可进一步分为粗火山灰(2-1/16mm)和细火山灰(<1/16mm; 也叫火山尘)。LeMaitre 等(1989)将火山碎屑体积含量大于 75%的岩石定义为火山碎屑岩, 其分类按粒度和碎屑成分分别进行。粒度大于 64mm 为火山集块岩(agglomerate)和火山碎 屑角砾岩(pyriclastic breccia);粒度在 64-2mm 为火山角砾凝灰岩(lapilli tuff);粒度在 2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王璞珺;郑常青;舒萍;刘万洙;黄玉龙;唐华风;程日辉【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年(卷),期】2007(026)004【摘要】在分析国内外火山岩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基础上,依据对近15年来大庆深层127口钻遇火山岩探井和盆缘剖面的研究资料,提出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及沉积岩、变质岩的分类方案.将火山岩类划分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四类.前两者是冷凝固结成岩,其孔渗等物性特征与埋深无关;后两者为压实固结成岩,其物性随埋深增加而变差.珍珠岩、黑耀岩和松脂岩等玻璃质熔岩以酸性为主,中基性者也常见.隐爆角砾岩和具熔结结构的岩石均属于火山碎屑熔岩类.【总页数】6页(P17-22)【作者】王璞珺;郑常青;舒萍;刘万洙;黄玉龙;唐华风;程日辉【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预测方法 [J], 周华2.火山岩体对火山岩气藏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深层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和升平火山岩气藏为例 [J], 孙粉锦;罗霞;齐景顺;邵明礼;曾富英;姜晓华;郝翠果3.深层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古环境--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为例 [J], 伍宏美;陈亚军;姜冠一;马强4.深层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古环境——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为例 [J], 伍宏美;陈亚军;姜冠一;马强5.松辽盆地深层断裂体系对火山岩成因和火山岩相带的控制:以徐深地区为例 [J], 王玲;孙夕平;张研;马晓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性及生储盖组合松辽盆地全解

岩性及生储盖组合松辽盆地全解

一.地层分布及岩性描述松辽盆地基底为前古生界、古生界的变质岩、火成岩等岩系,上部沉积盖层从侏罗系开始,至新生界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总厚度可达11000m以上,但以白垩系为主,白垩系厚达7000m以上,是盆地内的主要含油层系。

地表均为第四系未固结的松散粘土所覆盖。

松辽盆地自下而上为前古生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白垩系地层自下而上发育有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地层。

松辽盆地深部含油组合为农安油层,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帝庙油层。

研究区目的层段位于松辽盆地中生界白垩系地层之内,松辽盆地1 沙河子组(K1sh)沙河子组由灰白、灰黑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及酸性凝灰岩组成。

发育河流相、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

该组产狼鳍鱼(Lycoptera),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费尔干纳蚌(Ferganoconcha)等热河生物群典型分子。

也可见一定含量的早白垩世分子,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希指蕨孢(Schizaoisporites)等[20]。

2 营城组(K1yc)营城组下部以沉积岩为主,主要由灰黑、灰绿色安山玄武岩、凝灰质砂岩、火山角砾岩、砂砾岩以及灰色砂岩、砂砾岩及灰、灰绿色、灰黑色泥岩组成,局部夹红色泥岩和可采煤层;上部由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

发育湖相,火山喷发相。

营城组见到大量植物化石及孢粉化石,其它化石较少,植物化石如高腾刺蕨(Acanthopteris gothani),葛伯特茹福德蕨(Rufforidiagoepperti),稀脉北极蕨(Arctopteris rarinervis)等早白垩世分子。

该组海金砂科孢子含量较高,为典型的白垩纪分子。

介形类化石有三角星介属(Triangulicypris)也属于早白垩世分子。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_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_高有峰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_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_高有峰

火山熔岩类由熔浆喷溢至地表经“冷凝固结”而 用的表现是岩浆由地下深部上升到地下较浅处或地
成 , 具有火山熔岩结构 或玻璃质结构 , 常见块 状构 表冷凝固结过程中产生的作用 ;而火山碎屑岩以压
造 、流纹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及珍珠构造 。 松辽盆 实固结为主 , 成岩方式等同或类似于沉积岩 , 其早期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不同岩石类型在不同成岩作用的影响下孔隙发育特征也有所不同图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及成因tableporetypesvolcanicreservoirsyingchengformationsongliaobasin孔隙类型成因分布原生孔隙气孔岩浆中的挥发气体游离聚集呈气泡状向压力较小的顶面大气方向溢出火山熔岩石泡空腔孔酸性熔岩的表面由于凝固时气体逸出体积缩小而产生的多层同心圆球体中空腔酸性火山熔岩杏仁体内孔矿物充填气孔未充填满形成的杏仁体内矿物之间的孔隙火山熔岩岩浆喷出地表压力降低温度升高使斑晶遭受熔蚀形成的孔隙火山熔岩粒间孔隙火山碎屑颗粒间经成岩压实和重结晶作用后残余的孔隙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基质收缩缝岩浆喷发时由于基质近于等体积条件下的快速冷却形成见于各种火山熔岩次生孔隙晶内溶蚀孔斑状火山熔岩中斑晶或火山碎屑岩中晶屑被溶蚀产生的孔隙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基质内溶蚀孔基质中的微晶长石微晶石英火山凝灰物质被溶蚀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杏仁体溶蚀孔气孔或石泡内充填物质遭受溶蚀形成的孔隙具气孔杏仁构造的火山熔岩矿物碎裂缝聚斑结构矿物斑晶在压实作用下破碎形成的裂缝各种含斑晶或晶屑的火山岩重结晶晶间孔火山岩中玻璃质脱玻化作用产生的雏晶微晶之间的晶间孔隙含火山玻璃的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熔岩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岩性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关系fig1relationshipvolcaniclithologydiagenesisporetypesyingchengformationsongliaobasin早期压实作用对粒间孔隙的破坏不强烈火山碎屑岩中仍可保留部分粒间孔隙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_刘万洙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_刘万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SFC )49894190-12号“大庆目标区火山喷发岩储层建模机制分析及数学表达” 收稿日期:2002-04-16文章编号:0253-9985(2003)01-0028-04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刘万洙1,王1,门广田2,边伟华,尹秀珍1,许利群2(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的火山岩储层主要分布于徐家围子断陷的火石岭组和营城组,其爆发相和溢流相火山岩储集性能较好,孔隙度一般为6.3%~10.8%,渗透率为0.55×10-3~122.0×10-3μm 2。

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主要受构造作用、溶蚀作用及流体活动的影响。

松辽盆地火山-断陷期的构造活动致使火山岩产生大量次生裂缝,储集性能提高;淋滤作用主要改造爆发相凝灰质熔岩,使其变得极为疏松,孔隙度提高到15%以上。

流体活动对火山岩储集性的改造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新矿物的胶结和充填使得储集性能下降;另一方面,蚀变和溶解作用又可使孔隙度增加。

因此,应分期次进行研究。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岩相;影响因素;松辽盆地第一作者简介:刘万洙,男,52岁,副教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岩石学中图分类号:TE112.222 文献标识码:A 松辽盆地分为3个成盆期[1],其火山-断陷成盆期构造活动强烈[2~3],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岩-沉积岩组合,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受埋深影响甚微,所以成为本区深层油气的主要储集岩。

1 分布及组合1.1 分布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主要分布于徐家围子断陷上侏罗统火石岭组(145.6~157.19Ma )和下白垩统营城组(113.19~130Ma )。

火石岭组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也有少量酸性岩,包括安山岩、粗面岩、粗面安山岩、玄武质安山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流纹岩。

营城组以酸性和中酸性岩为主,也有基性岩发育,主要包括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粗面岩、粗面安山岩、玄武粗面安山岩、玄武安山岩以及碧玄岩[4]。

吴颜雄-2013-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

吴颜雄-2013-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
80~89 27~70 27~42 53~94 125~165 112~168 134~233 141~202 114~196 152~239
350~2100 40~803 41~74 42~105 27~173 30~100 30~255 305~492 140~365 21~84 4~478 14~146 23~64
与碎 屑 岩 储 层 相 比,火 山 岩 常 规 测 井 响 应 变 化 岩石中孔隙不发 育,致 使 高 电 阻,低 声 波 时 差,长 石
较大。选取能响应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孔缝等 的蚀变造成中子 偏 高。 岩 石 总 体 矿 物 成 分、结 构 构
特征的测井曲 线 进 行 对 比 研 究 (表 1),将 岩 心 和 薄 造比较均一,曲线未有大的跳跃。
2 常 规 测 井 响 应 地 质 解 译
地质特征:岩 石 呈 致 密 块 状,斑 状 结 构,钾 长 石 斑 晶 部 分 高 岭 土 化 ,基 质 微 隐 晶 质 结 构 ,发 育 高 角 度 裂 缝 均 被 红 色 岩 汁 充 填 ,局 部 见 微 孔 。
响应关系:钾 长 石 是 引 起 高 伽 马 的 主 要 原 因。
声 波 时 差/ (μs·ft-1) 57.5~61.4 54.8~64.5 60.0~68.0 56.0~73.0 62.6~91.7 55.3~66.6 54.0~71.0 58.6~60.3 52.4~55.9 54.9~74.3 59.4~72.0 65.2~81.6 64.2~68.9
第42卷 第6期
吉 林 大 学 1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Nov.2012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和气藏成因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和气藏成因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和气藏成因王璞珺1,侯启军2,刘万洙1,黄玉龙1,贾军涛1,唐华风1(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2.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吉林松源138001)摘要:松辽盆地发育上下两个盆地充填旋回:下部充填旋回指埋深一般大于3000米的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火山成因地层,自下而上有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上部充填旋回由下白垩统上部-上白垩统正常的沉积地层组成,主要为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

下部充填旋回的营城组火山岩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的主要储集层(占储层的87%)。

火山岩储层物性受控于火山岩岩相和亚相。

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Ⅰ1)和隐爆角砾岩亚相(Ⅰ3),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Ⅱ3)),喷溢相上部亚相(Ⅲ3)和侵出相内带亚相(Ⅳ1)是最有利的火山岩储层。

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层中发现的工业气藏天然气含有烃类、CO2、N2、H2S和少量稀有气体。

通过天然气组成、烃类碳同位素组成以及CO2来源分析,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天然气主要为煤型气、油型气和无机气构成的混合气,无机成因CO2气可能源于地幔或是岩浆成因。

关键词:松辽盆地白垩系火山岩储层火山岩相气藏成因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and gas pool forma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NEChinaWang Pu-Jun1 , Hou Qi-Jun1, Liu Wan-zhu1,Huang YuLong1, Jia Jun-tao1, Tang Hua-Feng1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Jilin, China2. Jilin Petroleum Company, Songyuan 138001, Jilin, ChinaAbstract V olcanogenic successions of the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comprise lower part of the basin fillings in Songliao basin. Most of the commercial natural gases including hydrocarbon, carbon dioxide and rare gases, have been found in recent 10 years in the volcanic reservoirs which are mainly rhyolite and andesite. The volcanic rocks are generally buried at the depth of more than 3000m below the surfac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volcanic reservoirs are facies-controlled. The best volcanic reservoirs were commonly found among those subfacies of volcanic neck (Ⅰ1),underground-explosive breccia (Ⅰ3),pyroclastic bearing lava flow(Ⅱ3), upper effusive (Ⅲ3) and inner extrusive ones (Ⅳ1). There are hydrocarbon, CO2, N2, H2S and some noble gas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natural gases preserved in the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in Xujiaweizi faulted depression, Songliao Basin. Gases in the studying area are the mixture of coaliferous gases, petroliferous gases and inorganic origin gases which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Mantle or released by the magma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atural gases, the C/H isotope composition of the hydrocarbon and the origin of CO2.Key words: Songliao Basin; Cretaceous; V olcanic reservoir rocks; V olcanic facies; Gas pool formation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20030183042号)课题。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是一项重要的地质调查与勘探技术。

它可以揭示出深层火山岩储层的特征,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地质构造及油气分布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开发利用深层火山岩储层的油气资源。

松辽盆地位于辽宁省中部,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油气田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开发的重要油气田之一。

松辽盆地的深层火山岩储层主要包括中、新生代火山岩,岩性以火成岩为主,其中以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碳酸盐岩为主。

为了进一步揭示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的特征,改善对其发育机制的认识,科学地开发利用其潜在的油气资源,必须对其进行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

测井响应的主要工作包括测井录取、数据处理、曲线解释、测井响应特征及储层识别等。

录取测井时,需要精细地记录每一条测井的深度、孔隙度、电阻率等基本曲线及其分析结果。

数据处理时,要求对所有测井的原始数据进行精细地平衡处理,使其保持一定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曲线解释时,要求对各类测井曲线进行精细地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识别不同岩性层位及其特征。

测井响应特征是根据测井曲线及其分析结果的比较和分析,结合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地质资料,形成的具有一定地质意义的测井响应特征。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岩性特征,识别出不同的层位及其特征,从而揭示出深层火山岩储层的特征。

最后,需要对深层火山岩储层进行储层识别,以便更好地识别储层的岩性、孔隙及油气分布情况。

根据测井曲线及其分析结果,以及结合地质调查和勘探资料,进行深入的地质解释,并结合现场试验资料,最终得出储层的岩性、孔隙及油气分布情况。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为其资源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对于深入认识深层火山岩储层的地质构造及油气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将测井响应及地质解译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深层火山岩储层的油气资源,实现更高效的勘探。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北部)基底岩性识别方法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北部)基底岩性识别方法
120
录 井 工 程 2020 年 3 月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 ( 北部 ) 基底岩性识别方法
张晏奇 ① ② 罗光东 ① 李 义 ①
(① 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②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摘 要 松辽盆地中央隆起带(北部)具有良好的天然气 成 藏 条 件,是 近 年 来 天 然 气 风 险 勘 探 的 重 要 领 域 之 一. 由 于 已
r
s
t
and
i
ngswe
r
ed
r
awn.F
i
r
s
t,t
heba
s
emen
ts
t
r
uc
t
u
r
eo
f
Song
l
i
aoba
s
i
ni
sc
omp
l
ex,andc
omp
l
exl
i
t
ho
l
ogywa
sf
o
rmeda
f
t
e
rmu
l
t
i
s
t
aget
e
c
t
on
i
cmovemen
t.Thr
e
eg
r
oupso
fba
s
e

men
钻井少,地层揭示厚度薄等原因,目前对该区域特殊岩性、地 层 特 征 等 认 识 不 清. 为 此,综 合 已 钻 井 岩 屑 镜 下 观 察、
XRF
元素分析、岩屑薄片分析等资料,在大量数据分析和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北部)岩 性 特 征,归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_类型_特征和储层意义_王璞珺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_类型_特征和储层意义_王璞珺

文章编号:16715888(2003)04044908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王璞1,迟元林2,刘万洙1,程日辉1,单玄龙1,任延广2(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2.大庆油田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松辽盆地火山岩相可分为5相、15亚相。

5相为火山通道相、爆发相、喷溢相、侵出相和火山沉积岩相。

火山岩孔、缝及其组合关系受亚相控制。

喷溢相上部亚相原生气孔和构造裂缝发育,储集物性优良;爆发相各个亚相之间常发育松散层构造,是有利的储集空间;侵出相内带亚相原生裂缝和粒间空隙发育,是优质的大型储集体。

不同亚相的成岩方式不同,有熔浆冷凝胶结、压实成岩和二者复合3种方式。

火山沉积岩相、爆发相的空落亚相和热基浪亚相均以压实成岩为主,其物性随埋深增加变差;火山通道相、喷溢相和侵出相均以熔浆冷凝固结成岩为主,其孔、渗与埋深无关。

爆发相的热碎屑流亚相是复合成岩,其储层物性与埋深的关系视两种成岩方式相对弱而变化。

关键词: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火山岩储层;中生界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3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9419013)作者简介:王璞(1959),男,黑龙江绥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学者,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勘查和沉积学研究,E mail :wpjslw @public .cc .jl .cn .1火山岩相研究回顾“相”是地质体中能够反映成因的地质特征的总和。

火山岩相一词(volcanogenous facies ,volcanic fa -cies ,volcanic phase )由前苏联学者较早引入地质文献[1]。

早期主要指火山熔岩,即溢流相火山岩。

火山岩相能够揭示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和不同岩性组合之间的成因联系。

不同岩相带的孔隙和裂隙及其组合不同。

因此,岩相是火山岩成因和物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

K1
三、盆地演化与地质构造特征
盆地的演化可分为裂陷、坳陷和萎缩三个阶段。 (一)裂陷阶段(J2-3—K1d) 正断层活动强烈,控制了地层厚度和沉积相带展 布,影响着白垩纪大型盆地的演化和二级构造带的 发育。 地层厚度变化较大,2000-3000m;沉积速度最快, 247-400m/Ma,平均296m/Ma;地热场较高,地温梯 度为3.7 ℃/100m。
(4)嫩江组
分为五段,厚度500-1000m。嫩一、二段,为盆地第二次 海侵,湖盆范围达到最大。地层岩性稳定、分布广泛, 以深色泥岩和泥页岩为主,是盆地内另一套主要生油层。 嫩二段底部的油页岩,为盆地的对比标志层。嫩三四五 段湖盆又一次发生明显收缩,三角洲相占主体部分。
(三)萎缩阶段(K2四方台期-早第三纪)
3. 宋方屯油田
位于大庆长垣的东坡上,为低幅的隐蔽油藏。北部为自西 向东倾的鼻状构造;南部为自南向北倾没的鼻状构造。断 裂发育,北北东走向。储层为姚家组下部葡萄花油层。 有三种油藏类型 断层遮挡油藏(西部)、 岩性断层油藏(东部) 岩性油藏(南部)。
4. 龙虎泡油田
位于古龙凹陷 西侧,泰康隆 起向东南倾没 的斜坡上,为 轴向近南北的 背斜构造。储 集层为萨尔图 (嫩一段)和 葡萄花油层 (姚一段)。
(三)盆地构造变动和构造特征
1. 时间演化:不同阶段构造变动形式不同:早期裂陷阶段 断裂活动强烈;中期坳陷阶段区域整体沉降,接受沉积; 晚期晚期萎缩阶段有三次强度随时递增的褶皱运动。构造 特征:深层以断裂为主,断距较大;中浅层褶皱构造发育, 幅度大,断距较小。
2. 空间变化:东早西晚、东强西弱。东部形成凹 凸相间的褶皱带,西部为平缓的东倾单斜。中部 为大型坳陷,在其中间形成大型正向构造带—— 大庆长垣。 3. 变形强度:三次褶皱运动(K2嫩江期/四方台期, K/E,E/N),构造变动不很强烈。中浅层变形不强 烈。地层倾角较缓,褶皱两翼倾角约1°-3°,通常 不超过10 ° 。 4. 构造形式:以褶皱为主,断裂除早期外,在中 浅层构造中处于从属地位。 5. 动力学机制:与区域构造应力和深部热动力作 用有关系。

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

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特征:松辽盆地的变质 岩具有多种类型,包括 千枚岩、片岩、大理岩 等,这些岩石在高温和 高压的作用下,经过变 质作用形成了新的岩石 类型,具有新的结构和 构造特征。
松辽盆地的地层与岩性关系
第三章
地层与岩性的相互影响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松辽盆地的地层与岩性关系密切,不同地层和岩性对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产生 了重要影响。
化。
地层的形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演化受到构造 运动、气候变 化和河流冲刷 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
地层的分布和 排列顺序对于 石油、天然气 等矿产资源的 勘探和开发具 有重要意义。
主要地层单元的特征
古近系:以河流相、湖泊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厚度较大。
新近系:以河流相、湖泊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厚度较小。
地层岩性简表的内容与结构
内容:松辽盆地的地层岩性简表包括地层、岩性、厚度、时代、分布范围 等基本信息。
结构:地层岩性简表采用表格形式,按照地层时代顺序排列,便于查阅和 对比。
特点:地层岩性简表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能够快速了解松辽盆地的地层 岩性特征。
应用:地层岩性简表在地质勘探、油气资源评价、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
第四系:以河流相、湖泊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粘土为主,厚度较小。
松辽盆地地层具有明显的沉积旋回性,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多个沉积旋回,每个旋回都由粗到 细的沉积序列组成。
松辽盆地的岩性
第二章
沉积岩的分布与特征
分布:松辽盆地内的沉积岩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特征:沉积岩的岩性主要由泥岩、页岩、砂岩和砾岩等组成,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和沉积纹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松辽盆地火成岩油气藏岩性识别与评价

松辽盆地火成岩油气藏岩性识别与评价
松辽盆地火成岩油气藏岩性识别与评价
潘保芝1,李庆峰2,张建民3,印长海4张晓明5
(1.吉林大学,长春,130026;2.大庆油田管理局测井公司,大庆,163712;3.吉林油田集团公司测井公 司,松原,138000;4.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163712;5.大中石化东北分公司,长春,130000)
356
L=C·V
其中,L为上述测井参数构成的矩阵,V为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含量和孔隙度(小数)构成的矩阵。当C为矿 物参数矩阵,这些矿物参数均为已知时,便可通过计算超定方程组逆阵的方法求解出各种矿物的体
积百分含量和孔隙度:V=(CT·C)~·Cr·L
355
软件与应用实例 根据前述火成岩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原理,编制了WINDOWS运行环境下的火成岩测井资料处 理与解释软件系统一Simple(System of Igneous&Metamorphic Petrophysical Log Evaluation)。采用面 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运行于WINDOWS环境。该系统具有测井数据管理、预处理、分层与岩性 识别、裂缝识别、解释程序、小助手、数学统计等功能。由于变质岩在矿物成分复杂、致密和裂缝 性并存等诸多方面与火成岩地层相似,因此本软件在许多方面可以应用于变质岩地层。 利用火成岩测井处理软件SIMPLE对松辽盆地北部54口井和南部28口井的深层火成岩测井资 料进行了处理。主要包括:预处理、分层、岩性识别与划分、综合定量评价。对比发现用Simple计 算的孔隙度可以与岩芯分析孔隙度对比,可以与核磁测井孔隙度对比,含水饱和度与试气结论相吻 合。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54口井和南部28口井的深层火成岩的测井资料分析,开展了岩性识别和 储层参数评价方法研究。松辽盆地深部的火成岩油气藏,不仅有从基性到酸性的各种熔岩,而且也 出现了凝灰和角砾岩等多种火山碎屑岩,同时还大量存在介于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之间的过渡岩 性,如熔结凝灰岩等。

松辽盆地北参1井深层地层划分与对比

松辽盆地北参1井深层地层划分与对比

收稿日期:2002205211作者简介:乔秀云(1957-),女,河南长葛人,工程师,中国古生物学会会员,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

文章编号:100023754(2002)0620013203松辽盆地北参1井深层地层划分与对比乔秀云,杨建国,孔 惠,金玉东,万传彪(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摘要:北参1井是北安地区目前钻遇下白垩统最全的一口参数井,为建立北安地区深层标准剖面以便与松辽盆地深层地层、西北部、东北部的一些外围盆地相关层位进行时代对比,采用氢氟酸-盐酸冷处理方法对52块样品进行处理,在12块岩心样品中获得了孢粉化石。

依据古生物岩性资料,北参1井深层60115~369110m 井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1个小层,4个组,分别为上侏罗统或下白垩统火石岭组、下白垩统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

依据北参1井火石岭组岩性特征提出火石岭组二分的方案。

将下部碎屑岩夹煤层划分为火石岭组一段,将上部中基性火山岩夹碎屑岩划分为火石岭组二段。

火石岭组二分性在松辽盆地北部任11井、杜22井等许多井均有体现。

关键词:北参1井;地层划分对比;地质时代;孢粉组合中图分类号:TE12113 文献标识码:A 北参1井位于松辽盆地北端的北安市南部。

为建立北安地区深层标准剖面,在北参1井的下白垩统中系统采集了52块样品,在12块岩心样品中获得了孢粉化石,在所能鉴定的54个属中发现了许多对确定地层时代有意义的类型,为松辽盆地北部的北安断陷下白垩统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1 北参1井深层地层剖面北参1井深层60115~369110m 井段,依据古生物岩性资料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1个小层,4个组,分别为上侏罗统或下白垩统火石岭组(细分为一、二段)、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细分为一、二段)、营城组和登娄库组。

北参1井深层地层剖面上覆地层泉头组三段----------平行不整合---------- 登娄库组 60115~124610m 厚64415m511灰色、杂色砂砾岩与灰色、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7115m501灰白、灰色粉砂岩与灰色、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杂色、灰色砂砾岩56m 491杂色砂砾岩与灰色、紫灰、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灰色粉砂岩120m 481灰色粉砂岩,夹灰色、紫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17m 471杂色砂砾岩与紫红色、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42m461紫红色、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20m451紫红色泥岩与杂色砂砾岩互层,夹灰色泥质粉砂岩11m 441杂色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79m 431紫红色泥岩与灰色粉砂质泥岩互层,夹灰色粉砂岩13m421杂色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灰色粉砂岩113m 411紫红色泥岩与杂色砂砾岩互层15m 401杂色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87m————————————————整 合————————————————营城组 124610~185410m厚60810m391灰色、杂色砂砾岩与灰色、深灰色、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206m 381深灰、紫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灰色粗砂岩、粉砂岩31m371杂色砂砾岩,夹灰色、深灰色、紫灰色泥岩、粉砂岩、泥岩37m 361灰色、紫灰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互层13m 351杂色砂砾岩与灰绿色、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83m341杂色砂砾岩,夹灰色、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107m331灰绿、深灰色泥岩与灰色粉砂质泥岩互层21m 321杂色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灰色泥岩、粉砂岩泥岩37m311灰色、灰白色粉砂岩与灰色、紫灰色泥岩互层,夹杂色砂砾岩33m 301杂色砂砾岩,夹紫灰色泥岩、灰绿色凝灰岩40m----------平行不整合----------沙河子组二段 185410~230410m厚45010m291灰色、紫灰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互层14m 281杂色砂砾岩与灰色泥岩互层62m 271杂色粗砂岩,夹灰色泥岩19m・31・第21卷 第6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 1G 1O 1D 1D 1 2002年12月261杂色砂砾岩,夹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21m 251深灰、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杂色粗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偶夹杂色砂砾岩274m 241深灰色凝灰岩8m 231杂色砂砾岩,夹深灰、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40m 221深灰凝灰岩3m 211杂色粗砂岩7m 沙河子组一段 230410~277710m厚47310m 201深灰、灰色泥岩与深灰、灰色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杂色砂砾岩、灰色泥质砂岩68m 191杂色砂砾岩与深灰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夹灰色泥质粉砂岩134m 181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8层黑色煤、杂色砂砾岩、杂色粗砂岩、灰色泥质粉砂岩116m 171绿灰色泥砾岩,夹深灰色泥岩37m 161杂色砂砾岩与紫灰、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偶夹杂色砂砾岩、灰色粉砂岩22m 151杂色粗砂岩与紫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73m 141紫灰色砂砾岩21m 131紫灰色泥岩2m ----------平行不整合----------火石岭组二段 277710~320810m厚43110m 121灰绿色粗安岩38m 111灰绿色闪长玢岩,夹紫灰色泥岩44m 101紫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4m 91绿灰色粗安岩204m 81深灰色闪长玢岩18m 71绿灰色粗安岩123m ----------平行不整合----------火石岭组一段 320810~369110m厚48310m 61灰色砂砾岩,夹紫灰色泥岩185m 51深灰色泥岩16m 41灰色砂砾岩,夹紫灰色凝灰岩45m 31灰色砂砾岩,夹深灰色泥岩28m 21灰色砂砾岩,夹黑色煤层和深灰色凝灰岩172m 11灰色砂砾岩,夹紫灰色泥岩37m ~~~~~~~~~~~不整合~~~~~~~~~~~~下伏地层: 基底(绿灰色变质中砂岩与变质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2 北参1井深层地层划分对比的依据211 277710~369110m井段划归为火石岭组277710~369110m井段下部岩性为泥岩、砂砾岩、凝灰岩及煤层;上部岩性为粗安岩、闪长玢岩夹碎屑岩。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相”是地质体中能够反映成因的地质特征的总和。

火山岩相一词由前苏联学者较早引入地质文献。

早期主要指火山熔岩,即溢流相火山岩。

火山岩相能够揭示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和不同岩性组合之间的成因联系。

不同岩相带的孔隙和裂隙及其组合不同。

因此,岩相是火山岩成因和物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科普切弗- 德沃尔尼科夫把火山岩分为原始喷发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管道相。

Lajoie 按成因将火山碎屑岩分为自碎屑岩相和火成碎屑岩相。

李石和王彤划分3 相8 亚相,包括喷发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管道相。

Fisher 和Schmincke 将火山碎屑岩分为火山碎屑流相、火山碎屑岩相、喷发冲积相和火山灰流相。

Cas 和Wright 按物源特征和搬运方式将火山岩相划分为熔岩流相、火山碎屑岩相、火山碎屑降落沉积相、陆上碎屑流和涌浪相、凝灰岩相和水下碎屑流和深海火山灰相。

陶奎元、邱家骧划分11 种火山岩相,分别为喷溢相、空落相、火山碎屑流相、涌流相、火山泥流相、崩塌相、侵出相、火山口- 火山颈相、次火山岩相、隐爆角砾岩相和火山喷发沉积相。

金伯禄按火山物质搬运方式分为4 相11 亚相,包括爆发相、喷崩及喷溢相、侵出相及潜火山相和喷发- 沉积相。

谢家莹等划分出13种岩相,包括喷溢相、爆发空落相、火山碎屑流相、爆溢相、基底涌流相、火山泥石流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颈相、侵出相、潜火山相、隐爆角砾岩相、侵入相、火山湖相。

刘祥将火山碎屑岩分为4 种岩相,包括火山喷发空中降落堆积物、火山碎屑流状堆积物、火山泥流堆积物、火山基浪堆积物。

刘文灿把大别山火山岩划分为爆发相、喷溢相、喷发- 沉积相、潜火山岩相。

谢家莹等对东南地区竹田头J 3 - K1 火山岩- 沉积岩序列进行剖析,划分出5 组岩相,包括喷溢相、火山碎屑流相、爆发空落相、喷发沉积相和火山沉积岩相。

近年来火山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火山岩相识别和储层预测是油气勘探成败的关键。

松辽盆地火山岩被分为爆发空落相、溢流相、火山碎屑流相、基底涌流相和喷发沉积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类、安山或玄武岩类、响岩类、碱玄岩类、副长石 岩类, 共 7种, 通常仅用于野外临时定名。
用 S iO2、 K 2O、 N a2O、 A l2O 3、 F e2O 3、 M gO、 T iO2 等常量元素含量确定火山岩类型的 TA S 图解在 国内外被广泛使用 [ 13-15] , 是目 前火山熔岩分 类的基 本依据。 TA S图中用 S iO2 和 ( K2 O + N a2 O ) 分别作 为横、纵坐标将火山岩分为 15种类型: 流纹岩、英 安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玄武岩、苦橄玄武岩、 粗面岩 (标准矿物石英 q < 20% ) 或粗面英安岩 ( q > 20% )、粗面安山岩、玄武粗安岩、粗面玄武 岩、 响岩、碱玄质响岩、响岩质碱玄 岩、碱玄 岩 (标准 矿物橄榄石 ol < 20% ) 或碧玄岩 ( o l > 20% ) 、副长 石岩。对其中高镁 M gO > 18% 火山岩划分为 麦美奇 岩 ( T iO2 > 1% ) 和科马提岩 ( T iO2 < 1% ) ; M gO > 8% 和 T iO2 < 0 5% 火山岩称为玻 ( 质 ) 古 ( 铜 ) 安 山岩。根据钾钠相对含量还可划分出夏威夷岩与钾质 粗面玄武岩、橄榄粗安岩与橄榄玄武粗安岩、歪长粗 面岩与安粗岩等 6亚种。根据 A l和 F e的相对含量又 分P G O D D
第 26卷 第 4期
分进行分类; 二是岩石化学成分分类。火山岩由于结 晶颗粒细小、难以定量统计组成矿物含量, 因此所谓 的矿物成分分类是指用化学成分计算标准矿物组成, 然后借用深成岩的矿物成分双三角分类图进行火山岩 的分类 [ 3] 。岩石化学成分分类是指用常量元素 [ 4] 或 微量元素 [ 5] 划分火山岩类型。
1 火山岩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火山岩熔岩分类有两个基本方向: 一是用矿物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037206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研究基金项目 ( 20030183042 ) 资助。 收稿日期: 2007-03-12 作者简介: 王璞珺 ( 1959- ) , 男, 黑龙江绥滨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油气地质勘查和盆地火山岩研究。
岩、钙碱性玄武岩、碱长粗面岩、粗面岩、安粗岩、
橄榄粗安岩、副长石碱长粗面岩、副长石粗面岩、含 副长石安粗岩、碱性玄武岩、响岩、碱玄质响岩、响 岩质碱玄岩、碱玄岩、响岩质副长石岩, 共 21种 [ 12] 。
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分类主要依据常量元素含 量进行分类, 如全碱 - 硅质图 ( to ta l alkali- silica d-i agram )。 L eM aitre等 ( 1989) 对 此进行了详细论 述, 并把火山岩分类分为 3种情况区别对待: 矿物含量 可确定则用 QAPF 双三角图进行分类, 方法和结果类 似于深层岩; 若矿物成分不可确定而有岩石化学成 分结果, 则用 TAS 图解分类; 既无 矿物含量又无 岩石化学成分结果时, 则采用 野外用火山岩 QAPF 初步分类图解 , 划分为流纹岩类、英安岩类、粗面
摘要: 在分析国内外火山岩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基础上, 依据对近 15年来大庆深层 127口钻遇火山
岩探井和盆缘剖面的研究资料, 提出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及沉积岩、变质岩的分类方案。将火山岩类
划分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四类。前两者是冷凝固结成岩, 其孔渗
等物性特征与埋深无关; 后两者为压实固结成岩, 其物性随埋深增加而变差。珍珠岩、黑耀岩和松脂岩
WANG Pu- jun1, ZHENG Chang-qing1, SHU P ing2, L IU W an-zhu1, HUAN G Y u- long1, TANG H ua-feng1, CHENG R -i hu i1
( 1 Colleg e of Earth Sciences, J 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China; 2 Exp lora tion and Developm ent R esearch Institu te of Daq ing Oilf ield Company L td , D aqing 163712, China) Abstract: H istory and situat ion about c lassification o f volcan ic rocks have been summ arized B ased on core sections from 127 w e lls cutting through J3-K1 vo lcanic rocks and outcrops around the basin, a litho log ic classificat ion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deep basin vo lcan ic rocks as we ll as sedim entary and m etam o rph ic rocks o f the northern Song liao Basin. V olcanic lavas, brecc ia- bearing lavas, pyroclastic rocks, and tu ff ites are c lassif ied and described in deta il T he form er tw o rocks are conso lidated by coo ling and the latter two ones by com pact ion T he two d ifferent w ays o f lith if ication, coo-l ing or com paction, are cruc ia l in determ in ing reservo ir fea tures of vo lcan ic rocks P orosity and perm eab ility o f the vo lcanic rocks lithified by coo ling w ill no t affected by their buried depth, w hile those by com paction w ill loss their porosity and perm eab ility w ith increasing buried depth Perlite, obsid ian and p itchstone are vo lcan ic g lass hav ing the sam e com pos-i t ions comm on ly w ith rhyolite as w ell as andesite and basalt B lind explosive brecc ias and w elded vo lcanics belong to breccia-bearing lavas in the classification K ey words: Song liao Basin; deep basin gas exp lo ration; vo lcanic reservo ir; sed im entary and m etam orphic rocks; lith ification by cooling / compaction; lithologic classificat ion
自 20世纪 90年代初,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勘探中 钻遇愈来 愈多的火山岩 [ 1, 2] 。截至 2006 年底, 仅在 徐家围子地区就有 127 口井钻遇火山岩, 加上滨北、 常家围子等地区的探井, 钻 遇火山岩的探井 已超过 200口。由于火山岩分 类方案不一致, 录井、勘 探、 开发以及各外协科研院所都采用各自的分类、命名体
国际地 科联 火 成岩 分委 会 L eM a itre 等 ( 1989 ) 所定义的火山碎屑岩包括空落、流动和基浪沉积, 还 包括地下 和火山 通道 沉积 ( 如, 玻 质火 山碎屑 岩、 侵入和侵出角砾岩、凝灰岩墙、火山角 砾岩筒等 )。 火山碎屑 ( pyroclasts) 专指 作为火山 活动直接 结果 的碎裂作用而产生的碎屑, 不包括熔岩流自角砾岩化 而形成的碎屑颗粒。火山碎屑可以是单晶、晶屑、玻 屑或岩屑。火山碎屑的形状是其主要鉴定标志, 其外 形是在火山碎裂作用中或碎裂后搬运到第一沉积地点 时形成的, 决不能有反映在后期再沉积过程中受到改 造的迹象。如果有后期改造, 则 应称之为 改造的 火山碎屑 rewo rked pyroclasts 或 外碎屑 ep iclasts 。 火山碎屑包括火山弹 ( bombs) 、火山集块 ( blocks)、 火山角砾 ( lapilli) 和火山灰 ( ash grains)。火山弹: 平均粒径大于 64 mm, 其形态和表面 (如, 面包壳外 表 ) 显示, 在形成和后续搬运 过程中处于全 部或部 分熔融状态。火山集块: 平均粒径 > 64 mm, 其棱角
第 26 卷 第 4 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 G O D D
2007年 8月
17
文章编号: 1000-3754 ( 2007) 04-0017-06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
王璞珺1, 郑常青1, 舒 萍 2, 刘万洙 1, 黄玉龙 1, 唐华风 1, 程日辉 1
( 1 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61;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等玻璃质熔岩以酸性为主, 中基性者也常见。隐爆角砾岩和具熔结结构的岩石均属于火山碎屑熔岩类。
关 键 词: 松辽盆地; 深层油气勘探; 火山岩储层; 沉积岩变质岩; 冷凝固结压实固结; 岩石分类
中图分类号: TE122
文献标识码: A
C lassification of deep volcan ic rocks in Songliao Bas 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