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球气候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

现在气象学界的头等大事就是研究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气候变暖。全球变暖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方面。除自然因素外,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污染导致的微量气体排放所造成的,这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迫使我们必须把全球环境作为整体统一考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合作治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影响,减缓

一、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

2. 自然因素的影响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界在长时期的历史演变中也存在冷暖变化,从冰期、间冰期又回到冰期、间冰期,这样的循环称为冰期旋回。有的气象学家提出我们现在正处于17世纪小冰期盛期已过的增暖期,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来看,近百年来地球冬至时公转半径处在缩短位相。另外ENSO[ENSO是厄尔尼诺(El Nino)和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的简称]对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也比较大,它是全球海气相互作用最显著的事件[2]。早期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认识是友好的,1925年意大利人斯科特回忆了1891年秘鲁沿岸出现海水增温时的情景:“首先是沙漠变成了绿洲,土壤被倾盆大雨浸泡着,在几个星期内,整个国家四处覆盖着丰盛的牧草,牛羊成倍增长,棉花等农作物能生长在以往年份不长植物的地方”。尽管当时人们也看到了海水温度升高引起了大量海洋生物和鸟类消失,但他们还是将这样的年份称之为“丰年”。南方涛动是指低纬度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附近海平面气压与太平洋中部海平面气压之间的一种周期性的反向震荡。厄尔尼诺是发生在海洋中的海水异常增温现象,而南方涛动是发生在大气中的气压变化现象。从表面上看两者似乎没有关系,但实际上两者存在着必然联系,它们是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合称ENSO。ENSO是大气过程与海洋过程发生耦合,从而产生海气系统自由振荡的一种现象,ENSO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当前气候研究中十分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全球大规模和局地小规模的气候异常与之有密切关系。ENSO发生时,对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影响不一。由于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温升高,加热了赤道大气,并通过大气内的环流进一步影响到其他地区,海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最终引起了全球性的气候异常,有的地方旱,有给一些地方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

人为因素的影响

适量的温室气体对包括人类的地球生物来说本是件好事,地球的温度就是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氧化亚氮、甲烷等“温室气体”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来维持着。如果没有温室效应的存在,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从现在的15℃下降到-18℃左右[5]。但是物极必反,人类有增无减的温室气体排放必然会加剧温室效应,过度的温室效应能保留更多的能量在地球系统中,气候就会变得更加暖和,夏天会变得相当炎热,冬天会变得不太寒冷。温室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由于

燃料的燃烧、大量砍伐森林造成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海洋的排放以及动植物呼吸作用等原因产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ppmv上升至1992年的356ppmv,20世纪80年代后年平均增长率为0.4%。二氧化碳含量在大气中增加10%,全球气温将升高0.3℃。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寿命较长,可达200年左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逐年增加,必然引起“温室效应”加剧,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将升高1.5~3.5℃。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其他还有臭氧、甲烷、氯氟烃、一氧化二氮、水汽等,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也许不如二氧化碳,但有些气体的温室效应作用远远超过二氧化碳,如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大20倍[4]。这些温室气体浓度在逐年递增,对大气增温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其作用有正、有负,各因素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过程极为复杂。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并非都是坏事,而是有利有弊。根据目前多数人的理论分析,正负作用的总和是使大气增温,这一点似乎是毫无疑问的。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1.气候带移动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带将北移,在远离赤道的地方变化最显著。据推算,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农业气候带将北移100公里。我国把冬季1月0℃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约处于秦岭—淮河一带,国内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气候增暖,副热带北界将推移到黄河以北,冬季徐州、郑州一带气温将与现在杭州、武汉相似。接近北极圈的冰岛气候可能会类似于现有的苏格兰北部。在高纬地区农业条件可能会更好一些。温度带移动会使大气运动发生相应变化,全球降水也将改变。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有可能对我国和夏季风边缘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雨水增加,有利于农业生产,有的地区将面临洪涝威胁;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加,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将会减少,例如中国的西北内陆和北美洲中部地区等。降水减少将使这些地区干旱加剧,造成供水紧张,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另外高温闷热天气也会使病虫害变得更严重。与此同时,气候带的移动也会引起生态系统及环境的改变。

2.海平面上升

随着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海水平面也随之升高。一方面气温升高,海水温度也随之升高,海水将会由于升温而膨胀,促进海水平面升高;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将使南北极和高山冰雪融化,也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当全球增暖1.5~3.5℃时,海水平面可能上升30~90mm 。据统计,近百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增暖0.3~0.6℃,全球海水平面大约已上升10~25mm。预测未来100年内如果继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平均增暖1.4~5.8 ℃[3] ;全球海水平面大约比目前上升9~88mm。海平面上升主要威胁沿海地区,沿海低地有被淹没的危险,如水城“威尼斯”、“低地之国”荷兰等。海拔稍高的沿海地区的海滩和海岸也会受侵蚀,需耗费巨资修建海岸维护工程。另外,还会引起海水倒灌、洪水排泄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后果,航运、水产养殖业也会受到影响。科学家们预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污染,可能使南极的冰在200~300年后全部消失,英国科学家马克〃拉威尔说:“这种变化将最终导致海平面的急剧上升,如果有一天这里的冰山真的消失,海平面将上升72m,这意味着我们熟悉的地球的外形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