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七 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七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

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负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理解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能够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材提供的情境和学生喜欢的游戏,让学生深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开展同伴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研究、共同成功的收获与喜悦。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认识负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飞跃。本单元第一课时《温度》的研究为学生接触并简单了解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知道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这节课将要拓宽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通过研究之后,学生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这种理性认识观察生

活中的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做小游戏,说反义词,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2.情景导入:引入动画片《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让学

生认真听听他们的对话,看看他们与我们学过的温度有没有联系。

3.探究新知:

1)出示温度计,问0与正数的大小关系和0与负数的大

小关系,让学生回答。

2)介绍生活中的一些正负数,如我国漠北地区温度为-52.3℃,南极温度为-94℃,北极温度为-74℃,存折为+.80表

示存入。

4.练与巩固:

1)让学生通过游戏,练判断正负数。

2)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

问题。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再次理解正

负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700.00-.00表示:取出(3)用正负数表示收入与支出:

①出示问题:XXX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费支出200元,记作(-200)元。

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③反馈、总结。

4)用正负数表示存入与取出:

①出示问题:XXX在银行存了500元记作(+500)元,

取了100元记作(-100)元。

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③反馈、总结。

5)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①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图(如下图)

②介绍海平面:图中的这条红线就表示海平面。你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④反馈、总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板书:海平面),比海平面高8844.43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记作

(+8844.43)(板书:+8843.43);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

称为海拔负155米,可记作(-155)米(板书:-155)。

⑤学生齐读:珠穆朗玛峰海拨+ 8844.43米;吐鲁番盆地

海拨-155米。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

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6)总结: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所有的负数。

7)出示课件:

零上15℃---零下15℃(+15℃,-15℃)

收入2500元---支出200元(+2500,-200)

存了500元---取了100元(+500,-100)

高8844.43米---低155米(+8844.43,-155)

老师:你们能不能把上面的内容用正负数表示呢?

学生:能。

老师:观察上面的每组中的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每一组表示的都是一对相反的量。

老师: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活动4【练】练巩固

1、读一读,分一分:-5,+268,-40,-120,+103,+128,-

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0怎么办呢?

让学生齐读一遍。

2、练一练第二题:

组织学生交流,反馈。

3、智力开发题:

甲乙两人做游戏,赢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1分,现在甲得4分,乙得-4分,乙再赢几场就可以把分数追平。

让学生好好的读题,并且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活动5【活动】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介绍第89页“你知道吗?”

通过这节课研究,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完成练册“正负数”一节。

在本节课中,同学们学到了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现在,我们来找一些生活中有关正负数的例子。比如说,你的银行账户里有2500元存款,这是一个正数;你欠别人200元借款,这是一个负数。再比如,你的电费单上显示你需要支付155元,这也是一个负数;而你的工资单上显示你这个月收入了500元,这是一个正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一个特殊的数字。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我要恭喜同学们在本节课中取得的进步和收获。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研究,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谢谢大家!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三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能够 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使用抵消的思 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正负数能够互相抵消。 1、师生游戏 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 玩玩,谁愿意和我玩? (师生游戏,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 师: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 师:比赛的时候还要给比赛双方记录成绩,你认为怎样记录成绩 好呢? (揭示课题) 出示评分规则: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师生共同记录比赛成绩) 师:现在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 生:+1和-1能够互相抵消? 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戏 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须有一人记录成绩。 (学生活动) (反馈比赛结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 师:如果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 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5和-3,-5和+3还能互相抵消吗? 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能够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能够采用抵消的方法实行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教师在数学学习中仅仅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七 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七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 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负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理解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能够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材提供的情境和学生喜欢的游戏,让学生深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开展同伴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研究、共同成功的收获与喜悦。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认识负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飞跃。本单元第一课时《温度》的研究为学生接触并简单了解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知道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这节课将要拓宽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通过研究之后,学生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这种理性认识观察生

活中的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做小游戏,说反义词,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2.情景导入:引入动画片《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让学 生认真听听他们的对话,看看他们与我们学过的温度有没有联系。 3.探究新知: 1)出示温度计,问0与正数的大小关系和0与负数的大 小关系,让学生回答。 2)介绍生活中的一些正负数,如我国漠北地区温度为-52.3℃,南极温度为-94℃,北极温度为-74℃,存折为+.80表 示存入。

4.练与巩固: 1)让学生通过游戏,练判断正负数。 2)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 问题。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再次理解正 负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700.00-.00表示:取出(3)用正负数表示收入与支出: ①出示问题:XXX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费支出200元,记作(-200)元。 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③反馈、总结。 4)用正负数表示存入与取出: ①出示问题:XXX在银行存了500元记作(+500)元, 取了100元记作(-100)元。 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③反馈、总结。 5)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①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图(如下图)

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7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第2课时--正负数 优质教案

正负数教学目的: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具: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收集数据,激趣导入 课前安排学生调查记录相关的数据,如储蓄卡上记录的存、取款数据,海拔高度的记录等,了解生活中的负数,以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激起学生探素负数奥秘的兴趣,了解数字的作用。 二、自主探索,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温度的知识,通过对气温中的一组数据的比较,讨论。从中抽象出负数的概念。 2、组织学生交流信息。说说这些数据的意义,进一步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生活中负数的表示方法。 三、反馈交流正负数的读和写。 1、组织学生读温度记录表。小组讨论归纳正负数的读法。并读出下列各数: +5、—5、+500、—100等。

2、有了读的基础后,让学生自主探素正负数的写法。同桌练习,一人读,一人写,交换轮流。 (适当提示正数的“+”可以省略) 四、精讲点拨(试一试) 1、通过读题,学生理解了高出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从而推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和海平面的高度的表示方法。 2、收入用正数表示的话,负数怎样表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说一说,写一写,本小组同学家庭每月收支情况。 3、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你的周围还有那些数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如电梯的上升与下降等。 五、巩固与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的对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正负数读写。 (2)练一练第二题,通过填表格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加深了解生活中的负数。 (3)练一练第三题,此题先让学生找到开始的位置,然后按照题意在图上描出来,回答题。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正负数 5、6、9、12、100、等都是正数,或记着+5、+6、+12、+100 -2、-3、-15、-123都是负数

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上册 教案 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温度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正负数表示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它们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读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3、会用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用正负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昨天收集了哪些城市的天气预报?哪位同学能汇报一下收集的方法及相关信息?学生根据记录单汇报自己收集的天气预报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方法:看电视、看报纸、上网等;相关信息:学生根据记录单汇报) 2.欣赏激励。 师:你们的方法很好,信息也很全面,老师这里还有几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84页上面的情境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你们发现了什么?观察情境图,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发现零上的温度可以省略“零上”两个字,零下的温度不能省略“零下”两个字) 3.揭题。 师:用怎样的方法才能简单、明了地表示这些温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引入生活中的负数。 (1)了解温度符号及某天北京的气温。 ①温度用哪个符号来表示?读作什么?(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②今天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今天北京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零下2℃) (2)尝试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 ①请学生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引导学生从用实物表示想到用文字表示,再到用正负数表示) ②学生汇报自己的表示方法。 ③比一比,哪种方法比较简便?(用正负数表示比较简便) (3)小结:用文字和符号表示都是可以的,因为用符号表示比较简便,所以数学上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4)完成对“0℃”的认识。 ①想一想,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以谁为分界点?(以0℃为分界点) ②0℃是表示没有温度吗?(不是) 师小结:0℃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5)根据教材提供的温度计图,尝试表示情境图中各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比较温度的高低。 (1)填一填。 独立完成教材84页“填一填,说一说,哪个温度最低?” (2)比一比:组织学生比较各个温度,看哪个温度最低。 (3)说一说。 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7℃<-4℃<-2℃ (4)总结:零上温度高于0℃,0℃高于零下温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85页练一练1题。 2.完成教材85页练一练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后集体订正答案。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生活中的负数》精品教案

生活中的负数 课题内容:生活中的负数(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符号的简洁及使用负数的优越性。 3.切身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负数史料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对0的再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一)负数引入: 1、课前利用一点时间,让学生玩游戏,如:“剪刀石头布”(可以先了解学生喜爱的游戏,再组织游戏。要求:在相同的时间里,同桌两人玩,记住自己输赢次数。) 2、引入: (1)汇报刚才的游戏结果: 生:输一次,赢两次…… 师:赢两次可以用2(板书)表示,但输了两次还能用2表示吗?你能用一种新数表示输了两次吗? 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2)展示学生作品 生:-2 输2 哭脸图2 02 生:减2 师:比较哪种数写起来最简便,而且一眼能看出输了2次呢?是呀,用这种符号来记录又简便,又能让人一眼看出输了2次。而且这种记录方法跟数学家规定的一模一样!现在的人们就用这种形式来区分!1前面的符号,在这里表示负号,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减号一样,但在数字之前就表示负号。同学们,像这样带有符号的是什么数呢?(负数)那么,为了区分负数,我们也可以给嬴两次所表示的2,前面添上一个这样的符号“+”,它就是(正数),嬴和输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它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介绍读法:-1,读作:负一 +2,读作:正二(板书)

生活中你还遇到过这样相反意义的量吗? (学生回答) 像这样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进行区分。接下来,老师说出一些信息,你能把听到的数据准确地记录下来吗?(没问题。) 1、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2、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0名同学。 3、张阿姨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师:反馈时提问: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答略) 师:进两个球用“+2”表示(板书“+2”),怎么读呢?(正2) 丢两个球写成“-2”(板书“-2”),猜猜这个数怎么读?(负2)再读一遍! 师: 转来25人怎么表示?(正25)转走18人呢?(负18) 师:赚6000呢?(+6000)写哪边?(右边)亏2000怎么表示?(-2000)。 (黑板上已逐渐把几个正数放在右侧成一列,负数在左侧成一列) 师:很明显,这里用到的加、减号和以前的意义不一样了,“+”叫正号,“-”叫负号。(同时板书:+正号-负号) 师:会读了吗?咱们来个快速抢答,看谁反应快! (师逐个出示写有“-100,+6.8,-1.5, 36”的四个磁力卡片,同时追问是正数还是负数?并适时贴在黑板上) 师:这个数(36)是正数还是负数?(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认为是正数,有的认为什么数都不是。 师:你怎么认为是正数? 生:我觉得36是正数,因为可以把正号省略了。 师:真是这样的,为了书写更简便,可以把正号省略不写。这些数去掉正号之后,(师指黑板上的正数)你们熟悉吗?(熟悉)对,正数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 师:哎,正号能省略,干脆,我们把负号也省略了?(不行)怎么不行啊? 生:那就又没办法区分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备课教案-第7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2 正负数

2正负数 课时目标导航 正负数。(教材第86页内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能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零的内涵。 一、情景引入 游戏活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说反话”的游戏。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与下面的内容或意义相反的词或句。 (课件PPT出示相关词句,并结合回答出示答案) (1)左(右)前(后)高(低) (2)零上10 ℃(零下10 ℃) (3)向东走40米(向西走40米) (4)比赛赢两场(比赛输两场) (5)存款5000元(取款5000元) 二、学习新课 1.结合温度,回顾对正负数的认识。 (1)如何表示零上10 ℃? (2)0 ℃表示没有温度吗?生活中,除温度外,还有其他事物会用到像“+10”“-10”这样的数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1)用正负数表示收支情况。(课件PPT出示教材第86页“爱心超市3个月的经营情况”)

图中的16900元、-127元和15200元分别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比赛得分情况。(课件PPT出示教材第86页“知识竞赛评分规则图”) ①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②你知道知识竞赛评分规则的含义吗? 3.明确正负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1)概括正负数的意义。 ①你们知道像10,200,8844.43这样的数是什么数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介正数的写法及读法) ②像-1000,-500,-127这样的数是什么数?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介负数的写法及读法) (2)明确“0”的特殊性: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明确正负数与0的关系。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即正数>0>负数。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87页“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2005月12日-1205月15日+1400 第2题:(1)-500(2)东500+500 四、课堂小结 你会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了吗? 正负数 “+”“-”表示意义相反的数量。 +15,+10……读作:正15、正10…… -15,-10……读作:负15、负1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 本节课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 备课资料参考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七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比较、探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二、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唱反调”。老师说一句话,同学们要快速说出和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比如:我今天比赛赢了两场,反过来则是我今天比赛输了两场。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三、游戏: 四、(1)我昨天作业正确了十道题。 五、我昨天作业错误了十道题

六、(2)小明上了三层楼。 七、小明下了三层楼。 八、(3)淘气向东走了800米。 九、淘气向西走了800米。 十、(4)妈妈卖衣服赚了500元。 十一、妈妈卖衣服赔了500元。 十二、(5)爸爸最近胖了3kg。 十三、爸爸最近瘦了3kg。 十四、师:同学们,我们刚刚通过“唱反调”的游戏发现语文当中用于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其实在数学当中,我们也要学习这样有着相反意义的数,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正负数》。(板书:正负数) 十五、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在数学中到底是如何表现其意义相反呢?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对以下四组数据进行观察讨论,并总结出小组观点,随后进行汇报。(展示四组图片) 1.海拔中的正负数。 2.师:同学们知道我国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有多高吗? 3.如果把海平面定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还要高884 4.43米,这就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出示幻灯片)我国有一个地方,它比海平面还要低155米。如果把高于海平面8844. 43米记作:+8844.43米,那么低于海平面155米应该怎么来记呢? 4.小结: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用负数表示。 5.2.比赛中得分的正负数 学生比赛,回答正确得十分,回答错误扣十分,如果将得十分记作+10分,那扣十分应该怎么表示? 小结:得分用正数表示,扣分用负数表示。 3.超市经营中的正负数。 3月份赚了16900元,4月份赔了127元,5月份赚了15200元。如果6月份的显示为-500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七 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版小学第7册7单元第2课《正负数》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结合情境,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 3、扩充0的意义,认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体会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0在不同情景中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正负数表示温度,谁能说说今天的气温。正负数不仅能表示温度其实还能表示生活中好多的事物。 二、新授 1、谈话导学 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0的意义,出示海平面图 (板书:—155米 0 +8844.43米) 师:这里的正负号表示什么? 生:高出海平面记作+8844.43米,低于海平面就记作—155米 师:追问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峰,但对于海拔高度而言还有没有更高的高度呢?+10000米、+2000000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还有没有更低呢?……所以正负数也是无穷无尽的。 师:那么,海平面记作什么呢? 生:海平面记作0米。 师:谁规定的海平面为0米——人。 人们如果用别的作为标准,如用珠穆朗玛的高度为标准高于为正,低于为负,想象大部分的高度都会用什么数表示 生:大部分的高度都会用负数表示 师:所以0在这里只是一个标准,是一个分界。 【评析:课始教师便抓住了正负数代表相反意义的量,强调标准的重要性,同

时渗透标准的不同对正负数产生的影响,为本节课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小组合作研究下面三幅图想想这三幅图中正负数代表什么? 学生汇报: 盈亏图: 师追问:这里的正负号表示什么? 盈利与亏损是以什么为标准?能把盈利换个词吗?多了,亏损换个词? 少了 【评析:学生在这一环节对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丰富,体会标准的作用】出示竞赛图,学生汇报 生:0有可能在开始比赛时出现(0表示开始) 生:还有可能对一题又错一题时出现(0表示没分)……。 板书:—10 0 +10 师:,一队得了0分,猜猜他可能的比赛结果? 生:平局,对方也是0分。 生:输,对方是正分。 师:比赛中怎样才能正分。 生:赢,对方是正分。 【评析:学生在这一环节不仅对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同时正向、逆向的思维均在这里得到训练,同时进一步丰富了0的意义】 出示存折,学生汇报 师:正数表示存钱,负数表示取钱,再取多少钱余额会显示0呢? (板书:—10.93元 0 54.66元) 这里的正负号表示什么? 师:当余额是275.83元时,再取78.52元,存折上的数据会发生什么变 化呢? 3、你还能想出用正负数还能表示什么吗? 学生说说…… 这样说太多了,我们很难说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意义相反的量 就能用正负数表示。

《正负数》(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正负数》(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可以根据数轴判断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让学生懂得正负数的加减法则。 教学重点: 正负数的概念,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正负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正负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2. 教学工具:数轴、标尺、黑板、白板、笔、橡皮、挂图等。 3. 学生准备:听课笔记、数学工具、学习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真实物品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正数、负数的含义。然后,教师可以借助数轴,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二、讲解重点难点 1. 正数、负数及其大小比较:教师可以以数轴为例,让学生了解正数、负数的大小关系,加深学生对正数、负数的概念和理解。

2. 正负数的和与差:教师从实际生活中举例,强化学生的直观 感受和认识,然后通过数轴来解释正负数加减法的规律。 三、固化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正负数概念和加减法的 掌握。 四、拓展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拓展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正负数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结,重点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学生 的学习成果。 六、布置作业 教师可以在家庭作业中,设计一些巩固练习,用以强化学生的 掌握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和总结 教师可以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根 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 拓展法等,通过多角度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正负数概念的认识。 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工具,包括数轴、标尺、黑板、白板、笔、橡皮、挂图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

第七单元《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七单元《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学习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正数、负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掌握表示方法。 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及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 1.导入新课(5分钟) 指导学生观察温度计图片并回答: 张三下山里的气温是10℃,李四下山后温度比张三低了5℃, 那么李四下山时的气温是多少℃? 为什么会有负数呢?这需要我们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正负数概念的引入(15分钟) 通过图片及数字的介绍,引入正数、负数概念,并介绍表示方法——数轴。 数轴是一个数学概念,通常被用来表示实数。数轴是一条直线,标记出了实数,其中零点、正数和负数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一侧的数值是正数,另一侧的数值是负数,数轴定下一个基准点,标记相应的数值,可以表示数轴上的任何实数,包括整数、分数和浮点数。数轴可以用简洁的形式表示数值,并形象地比较两个数值的数量。 3.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30分钟) (1)正数加正数 分组活动:让学生两两配对,相加后比较结果,教师点拨。 (2)负数加负数 同上,学生两两配对,相加后比较结果,讨论教师引导。 (3)正数加负数 以温度为例,让学生推理正数加负数的结果会变成正数。 例如:10℃和-5℃相加 = 10 +(-5)= 5℃ 数字整理:10 - 5 = 5 (4)负数加正数 以温度为例,让学生推理负数加正数的结果会变成负数。 例如:- 5℃和10℃相加 = - 5 + 10 = 5℃ 数字整理:10 - 5 = 5 让学生两两合作,再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加深印象。 4.练习(30分钟) 让学生到书上,完成相关练习,并检查答案。同时老师也可以特别设计一些练习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七 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 公开课教学设计_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七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公开课教学设计_1 三下数学《正负数》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结合情境,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 负数的分界。 3、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 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多媒体课件 : 一、课前游戏。 1、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截然相反”。请看游戏规则:指名读(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2、师:读一读每一组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小声读一读,生汇报。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像这样意义相反的情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

见,有很多很多,比如下面这幅图(课件出示)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能想办法记录上下车的情况吗?老师已经用汉字的方法了,请小朋友们用其他方法试一试。学生板书,(生1:↑2,↓2;生2:+2,—2)并讲解 3、师: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说理由;师总结得出正数、负数。(课 件演示)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1、师:刚才我们用“+”表示上车情况,用“—”表示下车情况。(板书) 2、师:其实正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4幅图,在你的数学书上,请选择你喜欢的图与同桌交流。找学生到前面讲解。 3、师:再看这四幅图,回顾这四幅图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记录了什么?在刚才的几组数量中,我们用正数分别代表了高于、答对、盈利、收入。那谁能说说用负数代表了什么呢?(生说)那你发现了正负数是具有怎样的意思吗?(相反)并找到每幅图的0表示什么? 4、师:观察这些词语,有个共同的特点,生汇报,师板书(意义相反的量)在生活当中经常用一组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七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教案1 省赛获奖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游戏激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我反、我反、我反反"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相关词、句,并结合回答出示答案) (1)向左看(向右看) (2)向东走20米(向西走20米) (3)零上10℃(零下10℃) (4)比赛贏两场(比赛输两场) (5)存款5000元(取款5000元) 2.谈话导入。 (1)“存款5000元"和“取款5000元"都能用5000元表示吗?为什么? (2)怎样表示“存款5000元"和“取款5000元”这类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正负数。(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结合温度,回顾对正负数的认识 (1)如何表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你会表示下列城市的温度吗? (2)0℃表示没有温度吗?(水结冰时的温度)生活中,除温度外,还有其他事物会用到像“+10"“-10" 这样的数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1)(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

师: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师:你能记录下他们的高度吗?(生尝试记录试算本) 汇报结果: 方法一:高于海平面8843.43米 低于海平面155米 方法二:+8843.43米 -155米 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你能说说“+”和“-”表示的意义吗?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话,比如(+8843.43米表示比海平面高的高度是8843.43),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初步体会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师:从这幅图里你发现了哪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生:高出,低于 师:高出我们可以用“+”表示,低于可以用“-”表示。 (2)用正负数表示收支情况。(课件出示教材86页爱心超市3个月的经营情况)师:图中的16900元、-127元和15200元分别表示什么? 生:盈利16900元(“+”可以省略),亏损127元,盈利15200元。 师:你能找到其中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是什么呢? 生:盈利亏损 师:盈利可以用“+”表示,亏损可以用“-”表示。 (3)用正负数表示比赛得分情况。(课件出示教材86页知识竞赛评分规则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公开课 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在前一刻《温度》的学习基础上,将要拓宽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通过学习后,学生将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用这种理性认识观察生活中的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2、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感受正、负数及0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较好基础。 学情分析 1、第一课时《温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零上、零下温度的区别、读写方法,并形象而生动地感受了负数产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2、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

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感知正数与负数,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负数是根据需要来界定的,体验具体情境中的负数;知道正负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探索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北师大四年级正负数教案

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87—P90 教学分析:《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二课时,它的上一课是《温度》。在这一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负数》一课中,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0的特殊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正负数, 知道正负数用来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举例、尝试、比较、探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 3、使学生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中国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点:认识正负数,能正确读写正负数,会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听说过正负数吗? 生:听说过。 师:你了解负数吗?在生活中你见到过负数吗?先跟同桌说一说,再举手。 ` 生:(互相说见到过的负数。) 师:我们来听一听举手的同学的意见。你来! 生:在天气预报里我见过。 师:举个例子给大家听听。 生:哈尔滨的气温是零下12摄氏度。

师:这里哪个是负数? 生:零下12是负数。 师:哦,他在天气预报里见过负数,还有不一样的吗?你来! 、 生:我在电梯里见过负一层,负二层。 师:负一层是什么意思? 生:地底下一层就是负一层。 师:哦,他在电梯或者楼层里的标示上见到过负数。 师:还有吗?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负数。 (板书:正负数) 师:这是老师昨天晚上看天气预报时记录的几个温度,会读吗? (出示:北京—9℃~—2℃、杭州—1℃~7℃、衢州2℃~6℃)你来! 《 生1:北京:零下9摄氏度到零下2摄氏度。 生2:杭州:零下1摄氏度到7摄氏度。 生3:衢州:2摄氏度到6摄氏度。 师:刚才大家读的都是它的意思,看这里,—9,预备起! 生:负9。 师:下一个,—2。 生:负2。 师:下一个,—1。 ? 生:负1。 师:—9℃是什么意思? 生:零下9摄氏度。 师:那—2摄氏度呢? 生:零下2摄氏度。 师:诶!像这样,能够表示零下的数,就叫负数。(板书:负数) 师:负数前面有个小短横,它叫负号。那还有几个度数:(板书:7,2,6。)7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汇编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汇编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运用抵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 1、师生游戏 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玩玩,谁愿意和我玩? (师生游戏,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 师: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 师:比赛的时候还要给比赛双方记录成绩,你认为怎样记录成绩好呢? (揭示课题) 出示评分规则: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师生共同记录比赛成绩) 师:现在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 生:+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戏 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须有一人记录成绩。 (学生活动)

(反馈比赛结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 师:如果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 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5和-3,-5和+3还能互相抵消吗? 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可以采用抵消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是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从时间轴上求正负数的相差数。 (课件出示:天宫神八交会对接) 师:从这张图片你看明白了什么? 师:你知道太空人两餐相差多长时间吗? 师: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现实的情境,并以别开生面的“神八、天宫一号太空一吻”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并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合作交流、不断探索以获得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正负数问题 师:生活中除了赢分和输分这样的量可以用正负来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只要你用心感受,那么它就在你的身边。 (课件出示:一个11岁儿童的标准身高150厘米我们把它记作0,想一想你的身高是多少,应记作什么?) (学生思考后,全班反馈) 出示表格。 (1)完成表格。 (2)求这一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方法一:(150+145+157+155+148)÷5=151(厘米) 方法二:(0-5+7+5-2)÷5+150=151(厘米)

小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

四年级《正负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86—87。 教材分析:《正负数》是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二课时,在前面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负数表示事物的范围。 以往,负数的教学一直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生活基础。因此《课标》安排在小学的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这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 教材运用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学生通过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去感知和研究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抽象出负数的概念,感受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并在自然数扩充到整数范围的过程中,发展、完善对0的认识,拓展对数的概念的认识。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和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温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零上、零下温度的区别及表示方法,并形象而生动地感受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积累了认识正、负数的直观经验。本节课学习《正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较为轻松有趣,但理解0的内涵有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性。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初步懂得生活中的负数是根据需要来界定的。会用正负数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学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结合情境,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3、通过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深厚兴趣和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单、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路,揭示新知。 1、师生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你知道哪些有关温度的知识? 2、随机揭示课题——正负数。(板书) 【设计意图:以“温度”为话题,展开师生谈话,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并自然导入本节课课题,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3、启发诱导,提出数学问题。 (1)提问:关于正数和负数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2)教师随机概括为两点: ①人们为什么喜欢用正负数?②怎样使用?(板书) 【设计意图:新课标注重问题的解决,更注重问题的提出。因此,在抛出“关于正数和负数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这一问题后,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老师适时概括为两个方面,作为本节课新知要探究的问题。】 二、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课一等奖《正负数》教案

《正负数》教学设计 XX 小学XX 教学过程目录 一、课前热身,游戏引入 (4) 1、唱反调 (4) 2、富翁和负翁 (4) 二、借助实例,探究新知 (4) 第一部分:感受相反意义的量 (4) 第二部分:“0”的新认识 (5) 第三部分:分类整理,揭示意义 (6) 三、课堂游戏,巩固读写 (6) 分组对抗,读找负数 (6) 四、链接生活,解释应用 (7) 寻找生活中的负数,说说意义 (6) 五、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7) 完成课后习题 (7) 六、课堂小结,知识延伸 (7) 教师寄语 (7) 自我总结 (7) 七、板书设计: (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材分析】 《正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知了自然数、初步认识了小数、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生 活中的正负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学习见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正负数,知道整数的意义, 为后续进一步学习负数奠定基础。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模型、抽象、符号化是教 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学生学情】 对于正负数,学生的已有认知到底有多少?我向四年级学生下发了学情调查问卷,进行了学 情调查: (1)请每一位学生独立各写一个正负数,不会的写上一个问号。抽调的四四班全部学生都能 正确的写出正负数,可见正负数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 (2)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正负数?从回答情况看,多数学生提到在试卷,电梯,温度计中见过,少数学生提到存折中见过,仅有9.7%的学生写不出具体在哪里见过,由此可见,学生在生活中对正负数已经有较多的接触。 25.2%的学生,学生对负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及关键点就在于让学生抽象并提炼正负数的本质。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集合、数轴、无限的思想,并借助哲理名言,引导学生用正负数思考,衡量自己的表现,激起“爱学数学”的欲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