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HMGA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合集下载

《山羊、牛MyoG启动子序列克隆及其活性分析》范文

《山羊、牛MyoG启动子序列克隆及其活性分析》范文

《山羊、牛MyoG启动子序列克隆及其活性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深入,启动子序列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MyoG(Myogenin)是肌肉发育和生长的关键调控因子,其启动子序列的研究对于理解肌肉生长和发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克隆山羊和牛的MyoG启动子序列,并对其活性进行分析,为后续的基因表达和肌肉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本实验所需的山羊和牛的肌肉组织样本、酶切工具、载体等实验材料均来自可靠渠道,且在实验前进行了充分的检验与鉴定。

2. 实验方法(1)启动子序列克隆:采用PCR技术,以肌肉组织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MyoG启动子序列。

(2)序列分析:对扩增得到的启动子序列进行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

(3)活性分析:构建含有山羊和牛MyoG启动子序列的报告基因载体,通过细胞转染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等方法,分析其转录活性。

三、实验结果1. 启动子序列克隆结果通过PCR技术成功扩增出山羊和牛的MyoG启动子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序列完整,无突变或缺失。

与已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高度相似性。

2. 序列分析结果对克隆得到的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包含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这些位点可能与肌肉发育和生长相关。

此外,还发现山羊和牛的MyoG启动子序列在某些区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其物种特异性的肌肉生长和发育机制有关。

3. 活性分析结果将含有山羊和牛MyoG启动子序列的报告基因载体转染至细胞中,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这两个启动子均具有较高的转录活性。

进一步比较发现,牛MyoG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略高于山羊MyoG启动子。

这可能与牛和山羊的肌肉生长和发育特性有关。

四、讨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山羊和牛的MyoG启动子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活性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启动子均具有较高的转录活性,且存在物种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物种的肌肉生长和发育机制有关。

绵羊ANXA1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绵羊ANXA1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Ab s t r a c t :T h i s s t u d y a i me d t o s t u d y t h e b i o i n f o r ma t i o n o f s h e e p A^ J D g e n e . T h e p h y s i c o c h e m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Bi o i n f o r ma t i c s An a l y s i s o f S h e e p ANXAI O Ge n e
Z HANG Xi a o x u e ,L I F a d i , 2 7 W ANG We i mi n
( 1 . C o l l e g e o f 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G a n s u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G a n s u 7 3 0 0 7 0 ,C h i n a ;2 . E n g i n e e i r n g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 u t t o n S h e e p B r e e d i n g a n d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G ns a u P r o v i n c e , Mi n q i n G ns a u 7 3 3 3 0 0 , C h i n a )
a c i d s . h e T s h e e p p r o t e i n o f A 』 D i S 2 5 . 0 KD i n mo l e c u l a r we i g h t . 8 . 1 6 i n i s o e l e e t r i c p o i n t . he T s e c o n d a r y s t r u c t u r e o f A NXA 1 0 s h o ws t h a t i t ma i n l y c o n s t i t u t e d o f e t s h e l i x a n d c o i l s .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范文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范文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篇一一、引言内蒙古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绵羊养殖区之一,由于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得该地区绵羊群体在遗传结构上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本文旨在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分析,以期为绵羊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当地绵羊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

首先,对内蒙古地区不同绵羊群体的样本进行采集,提取DNA;其次,运用基因分型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型分析;再次,通过群体遗传学分析方法,对各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评估;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分析。

三、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1. 群体遗传多样性通过对内蒙古地区不同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各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

这主要与地域、气候、饲养环境等因素有关。

同时,各群体内部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这为育种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2. 群体遗传关系通过构建遗传关系图谱,发现内蒙古地区不同绵羊群体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这表明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各群体间发生了基因交流。

同时,各群体在遗传上的差异也为其独特性的保持提供了基础。

四、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1. 选择信号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方法,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检测。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基因区域的选择信号强度,可以了解各基因区域在育种过程中的重要性。

2. 选择信号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基因组选择信号主要集中在与生长速度、繁殖能力、抗病性等性状相关的基因区域。

这表明在长期的育种过程中,人们主要对上述性状进行了人工选择。

同时,不同基因区域的选择信号强度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各性状的重要性及选择压力的大小有关。

五、讨论与结论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基因组选择信号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群体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差异。

绵羊肺腺瘤病毒Gag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抗原表位预测

绵羊肺腺瘤病毒Gag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抗原表位预测

I 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stru ctu re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Gag protein of the 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 (JS R V ). Methods T he sequence of the gag gene of the JSR V and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its coding pro­

王 宇 (198卜),男 ,内 蒙 古 呼 和 浩 特 人 ,博 士 ,
实 验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主 要 从 事 动 物 疾 病 机 制 研 究 。 E-m ail:
w angyu@ im
中 国 病 原 生 物 学 杂 志 2021年 5 月 第 16卷 第 r)期 J o u r n a l o f P a thoge n B i o l o g y May 2021. Vol. 16, No. 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bioinform atic analysis, the Gag protein of the JS R V is a hydrophilic protein with multiple
epitopes and may have immunogenicity. It can be used as a potential antigen to establish diagnostic methods and to devel­
【关 键 词 】 绵 羊 肺 腺 瘤 病 ;绵 羊 肺 腺 瘤 病 毒 ;G a g 蛋 白 ;抗 原 表 位 ;生 物 信 息 学

-绵羊QM基因的电子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绵羊QM基因的电子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Docin Choose -----------------------------------豆 丁 推 荐↓精 品 文 档The Best Literature----------------------------------The Best Literature作者简介尹珊珊(1982-),女,四川眉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

收稿日期2008!03!10基因的电子克隆(sillconcloning)即利用计算机来协助克隆基因,是与定位克隆、定位候选克隆策略并列的方法之一。

EST(ExpressedSequcenceTag)表达序列标签是指从不同组织来源的cDNA文库中随机挑选克隆,对其5'或3'端测序后得到的部分cDNA序列,长度一般在300~500bp[1]。

电子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延伸EST序列[2],以获得基因部分乃至全长的cDNA序列。

EST数据库的迅速扩张,已经并将继续导致识别与克隆新基因策略发生革命性变化。

QM基因是Weissman等首次从人Wilm’stumor相关的细胞系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基因[3],是一种与肿瘤抑制,细胞生长、分化、发育和凋亡等有关的重要基因。

QM同源基因广泛地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真菌界,目前已在小鼠、鸡、果蝇、牛、酵母、玉米和水稻等生物中克隆了QM同源基因,这些基因的核苷酸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

在鸡中,QM同源基因Jif!1可与癌基因c!Jun的蛋白产物结合从而抑制c!Jun的反式激活转录调节活性,影响细胞生长与增殖[4];在酵母中,QM同源基因GRC5/QSR1与线粒体呼吸作用有关,而且QM基因突变,可导致酵母蛋白质合成下降、生长和分裂阻滞、细胞骨架异常,QM基因缺失,则导致酵母死亡[5];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QM参与基因转录和转译后的调节,与组织细胞分化关系密切[6]。

绵羊繁殖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SNP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绵羊繁殖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SNP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绵羊繁殖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SNP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绵羊繁殖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SNP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绵羊是世界上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其繁殖性能对农民及牧场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绵羊的繁殖能力,人们对绵羊的基因组进行研究,特别是研究与繁殖相关的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和遗传变异。

本文旨在探讨绵羊繁殖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产羔数之间的关联。

首先,我们对与繁殖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了筛选和鉴定。

通过文献调研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确定了一批已知与绵羊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如生殖激素受体基因、生殖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精子质量相关基因等。

这些基因被认为在绵羊的繁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组织表达分析,以探索这些繁殖候选基因在绵羊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我们采集了不同时间点和生理状态的绵羊组织样本,如卵巢、子宫、精巢等。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我们测定了这些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呈现出差异的表达模式,说明它们在绵羊的繁殖过程中具有组织特异性的功能。

为了探索这些候选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绵羊繁殖能力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SNP分析。

使用PCR技术,我们从不同个体的基因组中扩增出了这些候选基因的片段,并对其进行了测序。

通过比对分析,我们鉴定出了一些SNP位点,并对它们进行了进一步的遗传分析。

我们发现,一些SNP与绵羊的产羔数呈现出显著的关联,说明这些SNP在绵羊繁殖能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综合分析组织表达和SNP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绵羊繁殖候选基因的功能机制。

通过组织表达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这些基因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表达模式,进而揭示其在绵羊繁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通过SNP分析,我们可以鉴定与繁殖能力相关的遗传变异,并探索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

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绵羊的繁殖机制,并为绵羊繁殖性能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本文报道了对绵羊繁殖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SNP 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2024年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范文

《2024年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范文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篇一一、引言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其绵羊养殖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并对其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内蒙古地区绵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材料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地区的多个绵羊养殖场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大量绵羊的血液、毛发等样本。

同时,收集了相关养殖场的养殖管理、繁殖记录等资料。

三、研究方法1. 遗传结构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取绵羊的基因组数据。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基因组数据进行变异检测、单倍型分析、连锁不平衡分析等,以揭示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

2. 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方法,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的生长、繁殖、抗病等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以检测与这些性状相关的基因组选择信号。

四、结果与分析1. 遗传结构分析结果: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绵羊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和遗传分化。

不同地区的绵羊群体在基因频率、单倍型等方面存在差异,表明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的遗传压力和选择作用。

2. 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结果:通过GWAS方法,我们检测到了与绵羊生长、繁殖、抗病等性状相关的多个基因组选择信号。

这些信号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表明这些区域可能存在与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

进一步的功能验证和实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这些基因在绵羊生长、繁殖、抗病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五、讨论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基因组选择信号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然而,不同地区之间的遗传分化也表明了该地区绵羊群体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的遗传压力和选择作用。

《转fat-1基因克隆绵羊的制备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分析》范文

《转fat-1基因克隆绵羊的制备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分析》范文

《转fat-1基因克隆绵羊的制备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编辑技术如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和基因过表达等在动物育种、疾病治疗和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为研究基因功能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本论文主要研究转fat-1基因克隆绵羊的制备方法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分析,以期为动物遗传育种及基因治疗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转fat-1基因克隆绵羊的制备1.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以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fat-1基因导入绵羊基因组中。

首先,提取绵羊的成熟卵母细胞和雄性绵羊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获得胚胎。

然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fat-1基因插入胚胎的基因组中,再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将转基因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羊体内,最终获得转fat-1基因克隆绵羊。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尝试和优化,我们成功制备了转fat-1基因克隆绵羊。

通过PCR和DNA测序等方法验证了fat-1基因的成功导入和整合。

同时,对转基因绵羊进行了生长性能和代谢等方面的观察和检测,发现转基因绵羊在生长速度、体脂含量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三、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1. 实验材料与方法为了研究转fat-1基因对绵羊基因表达的影响,我们针对fat-1基因的启动子区进行了甲基化分析。

首先,提取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绵羊的DNA样本,利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对启动子区进行甲基化检测。

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甲基化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转fat-1基因后,绵羊的fa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

与非转基因绵羊相比,转基因绵羊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有所降低,这可能导致了fat-1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甲基化程度与转基因绵羊的生长性能和体脂含量等性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这表明转fat-1基因可能通过影响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来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绵羊的生长和代谢。

绵羊食欲素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绵羊食欲素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绵羊食欲素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绵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发育和生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能量供给。

蛋白质是绵羊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而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绵羊自身合成或者从饲料中摄入。

其中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参与基因中的营养基因对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欲素是一种能调节动物饥饿感和摄食量的代谢激素,其在营养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欲素同样对绵羊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绵羊食欲素调控合成和代谢的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该研究可为绵羊营养调控、遗传改良和生产效益提高提供基础性知识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绵羊食欲素基因cDNA片段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绵羊食欲素基因调控摄食量、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分子机制,为绵羊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克隆绵羊食欲素基因cDNA片段(1)实验材料:绵羊头皮下脂肪组织(2)总RNA提取:采用TRIzol法从绵羊头皮下脂肪组织中提取总RNA。

(3)基因的cDNA合成:将1000ng总RNA作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反应转换成cDNA。

(4)PCR:以酶消解,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扩增条件:94°C预变性5min;94°C变性30s,Tm+(−)2°C的温度退火30s,72°C延伸1-2min;72°C恒温10min,洗脱于4°C。

(5)利用T-A克隆技术将扩增得到的PCR片段注入载体,并进行质粒重组测序进行验证。

3.2 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克隆所得的绵羊食欲素基因cDNA片段进行分析。

对运用比对算法比对与绵羊食欲素基因相关的遗传序列和蛋白质序列,并对序列间的进化关系和保守区域进行分析,预测其功能、表达模式和互作关系。

四个绵羊品种MHC-DQA1基因exonⅡ多态性分析

四个绵羊品种MHC-DQA1基因exonⅡ多态性分析

四个绵羊品种MHC-DQA1基因exonⅡ多态性分析李敏;任艳玲;肖娜;董文艳;沈志强【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1(032)007【摘要】为了比较和揭示洼地绵羊、杜泊羊、小尾寒羊及特克赛尔绵羊4个绵羊品种MHC-DQA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采用PCR-RFLP技术对4个绵羊品种224个样本的MHC-DQA1基因exonⅡ的315 bp片段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运用Popgen32软件计算相应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AluI-RELP检测的4个绵羊品种224只群体中,出现3种基因型MM、MN、NN,其中N为优势等位基因,且MM基因型只分布于洼地绵羊中.遗传参数分析表明,除小尾寒羊外,洼地绵羊、杜泊羊及特克赛尔羊AluI-RELP位点杂合度均高于纯合度;且洼地绵羊表现中度多态,其他绵羊品种表现低度多态.4个绵羊品种224只群体MHC-DQA1基因exonⅡ在AluI-RELP位点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总页数】5页(P29-32,54)【作者】李敏;任艳玲;肖娜;董文艳;沈志强【作者单位】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山东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0;山东省洼地绵羊繁育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山东滨州256600;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山东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0;山东省洼地绵羊繁育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山东滨州25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9【相关文献】1.绵羊DECR1基因exon 5部分序列多态性分析 [J], 刘冬;刘桂林2.绵羊EPAS1基因Exon12和Exon16 SNP多态位点筛选 [J], 穷达;卓嘎;巴桑;唐晓惠;强巴央宗;张浩;;;;;;3.绵羊EPAS1基因Exon12和Exon16 SNP多态位点筛选 [J], 穷达; 卓嘎; 巴桑; 唐晓惠; 强巴央宗; 张浩4.河南地方绵羊品种LH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J], 邵俊红;彭彬;付俊伟;董智豪;白俊艳;陈梦柯;付学言;冀祥;韩志洪;崔晗晗5.4个绵羊品种LHCG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J], 邵顺成;闫背背;张稳;张天闻;梁鹏;邹诗凡;张坤;冯登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奶绵羊与蒙古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研究》范文

《奶绵羊与蒙古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研究》范文

《奶绵羊与蒙古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 甲基化差异研究在畜牧业中逐渐崭露头角。

奶绵羊与蒙古羊作为两种重要的家畜品种,其遗传特性和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对于提升其生产性能、改良品种以及保护遗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奶绵羊与蒙古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及DNA甲基化差异的研究,以期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奶绵羊和蒙古羊分别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

通过对这两种羊的全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遗传背景、基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为品种改良和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DNA甲基化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机制,其差异研究有助于揭示两种羊在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抗病能力等方面的分子机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甲基化芯片技术,对奶绵羊与蒙古羊的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进行研究。

首先,收集两种羊的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其次,利用GWAS技术分析全基因组选择信号,筛选出与两种羊生产性能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

最后,利用甲基化芯片技术检测两种羊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其差异并探讨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四、结果与分析1. 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通过对奶绵羊与蒙古羊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我们成功筛选出一系列与两种羊生产性能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

这些位点在不同品种间的分布和频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它们在两种羊的遗传背景和适应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DNA甲基化差异研究利用甲基化芯片技术,我们检测了奶绵羊与蒙古羊的DNA 甲基化水平,并分析了其差异。

结果显示,两种羊在多个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两种羊在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抗病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有关。

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甲基化差异可能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从而影响两种羊的生产性能。

绵羊MHC Class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物信息学毕业论文

绵羊MHC Class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物信息学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生命科学学院院生物工程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1 年 1 月 18 日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绵羊MHC ClassII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2011年 1月18日开始至 2011 年 6 月 10 日止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3.1所用资源:万维网上的生物数据库;学校所购买的电子期刊;校图书馆;学院实验室网络;3.2 参考资料:张阳德编著.生物信息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9.金伯泉.细胞和分子免疫学[M].科学出版社,2006,281-305. 许忠能.生物信息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4. 杨晶,胡刚,王奎,沈世镒.生物计算——生物序列的分析方法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0,105-111.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4.1获取绵羊MHC ClassII基因核酸与蛋白序列及与其同源的其它物种的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做出分子进化树,并分析;4.2对绵羊MHC ClassII分子的疏水区、跨膜区、功能结构域和生物活性位点分析;4.3预测绵羊MHC ClassII分子的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5.1严格按照<<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的写作完成毕业论文,完成不少于8000字信息量的论文;格式正确,包括目录、论文中英文题目及摘要、前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词和附录;5.2 在实验及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数据和结果等要求实事求是,并且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6 发题时间: 2011 年 1 月 17 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指导人:(签名)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摘要从NCBI中获取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原理,对绵羊MHCⅡ分子疏水区、跨膜区、结构功能域和生物活性位点等几方面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预测出该基因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并将绵羊与其它动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对比,做出分子进化树。

《三种不同来源蒙古绵羊早期胚胎的转录组研究》范文

《三种不同来源蒙古绵羊早期胚胎的转录组研究》范文

《三种不同来源蒙古绵羊早期胚胎的转录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对于胚胎学、基因学和转录组学的研究,对于农业和畜牧业中的物种改良具有深远的影响。

蒙古绵羊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资源,其早期胚胎的转录组研究对于提高其生产性能、疾病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三种不同来源的蒙古绵羊早期胚胎进行转录组研究,分析其差异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研究选择了三种不同来源的蒙古绵羊早期胚胎样本,分别为草原型、半牧区型和牧场型。

样本均来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并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质量控制。

2.2 实验方法(1)样本收集与处理:收集三种不同来源的蒙古绵羊早期胚胎样本,进行RNA提取和纯化。

(2)转录组测序:对提取的RNA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取基因表达谱。

(3)数据分析:对测序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序列比对和基因表达量分析。

(4)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等。

三、实验结果3.1 转录组测序结果概述通过对三种不同来源的蒙古绵羊早期胚胎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大量的基因表达数据。

经过质量评估和序列比对,得到了可靠的基因表达谱。

3.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三种不同来源的蒙古绵羊早期胚胎在基因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草原型与半牧区型、半牧区型与牧场型之间均存在大量差异表达基因。

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生长发育、代谢、免疫防御等方面。

3.3 功能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的蒙古绵羊在生长发育、代谢途径、免疫应答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饲养管理、遗传背景等因素有关。

四、讨论本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来源的蒙古绵羊早期胚胎进行转录组研究,发现其在基因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饲养管理、遗传背景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蒙古绵羊的生长发育、代谢、免疫防御等方面,进而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绵羊RXRG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绵羊RXRG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绵羊RXRG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作者:张司龙张小雪宋其志王维民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0年第03期摘要:以绵羊RXRG基因为目的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

结果表明,绵羊RXRG基因编码463个氨基酸,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92 bp,起始密码子位于228 bp 处,终止密码子位于1 619 bp处。

RXRG基因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 845.19 Da,等电点为7.55,在氨基酸组成中亮氨酸所占比率最高,色氨酸占比最低。

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细胞核中,不属于分泌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序列;存在两个保守结构域,并且为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卷曲缠绕折叠形成。

关键词:绵羊;RXRG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中图分类号:S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0)02-0031-07Abstract:In this study, with the sheep RXRG gene as the target gen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heep RXRG gene were 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The RXRG gene of sheep encodes 463 amino acids, the length of open reading frame is 1 392 bp, the initial codon is 228 bp, and the termination codon is 1 619 bp.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and isoelectric point of RXRG protein were 50 845.19 Da and 7.55 respectively. Leucine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tryptophan accounted for the lowest proportion.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nucleus, not in the secretory protein;there is no signal peptidesequence;there are two conservative domains, and they are hydrophobic proteins.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is mainly αshelix and irregular curl, and the third structure is mainly formed by random curl winding and folding.Key words:Sheep;RXRG gene;Bioinformatics analysis視黄酸是一种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分化、上皮细胞生长、视觉和组织维持、胎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范文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范文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篇一一、引言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畜牧业区域,拥有丰富的畜牧资源,尤其是绵羊养殖业发展迅速。

绵羊作为内蒙古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其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对于提高本地绵羊品质、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以期为绵羊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地区的多个绵羊养殖场作为研究区域,收集了当地绵羊的遗传数据。

数据来源包括养殖场的绵羊个体DNA 样本、家系信息以及相关的养殖管理记录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

三、遗传结构分析(一)基因组SNP分型及连锁不平衡分析通过基因组SNP分型技术,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的基因组进行分型,并分析其连锁不平衡情况。

结果表明,本地绵羊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个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

(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利用群体遗传学方法,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本地绵羊群体可划分为多个亚群,各亚群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

这些亚群的分布与地域、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多个基因位点与绵羊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等性状密切相关。

这些基因位点的发现为进一步开展绵羊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基因组选择信号识别与解读通过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进行解读,识别出具有显著选择信号的基因位点。

这些位点可能与绵羊的抗病性、产肉性能等重要经济性状相关。

进一步分析这些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可以了解本地绵羊群体的遗传进化历程和人工选择对基因组的影响。

五、讨论与结论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亚群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2024年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范文

《2024年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范文

《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篇一一、引言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其绵羊产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其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而且对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和推动绵羊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基因组选择信号,为绵羊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材料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地区的多个绵羊养殖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草原、荒漠和半荒漠等不同生态环境的地区。

2. 材料与方法(1)样本采集:从各研究区域收集不同品种的绵羊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基因组DNA提取与测序: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绵羊基因组DNA进行测序。

(3)数据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SNP检测、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1. 遗传结构分析通过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品种间和同一品种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

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矩阵,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地理分布特点。

2. 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通过对SNP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在生长速度、产肉量、抗病性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基因组选择信号。

这些信号主要集中在一些与生长、繁殖、免疫等相关的基因区域,表明这些区域是绵羊育种过程中的重要候选基因。

四、讨论1. 遗传多样性内蒙古地区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丰富,这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然而,不同品种间和同一品种内的遗传差异也表明了育种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育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品种的遗传特性,合理利用种质资源,以提高育种效率和效果。

2. 基因组选择信号通过对基因组选择信号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与绵羊生长、繁殖、抗病等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区域。

《2024年绒山羊和绵羊Izumo1和CD9基因的克隆及其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范文

《2024年绒山羊和绵羊Izumo1和CD9基因的克隆及其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范文

《绒山羊和绵羊Izumo1和CD9基因的克隆及其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在畜牧产业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本篇研究论文主要围绕绒山羊和绵羊的Izumo1和CD9基因的克隆及其相互作用展开讨论。

我们致力于揭示这两种基因在羊类物种中的功能,并探究其相互作用的潜在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动物与样品本实验选用了健康的绒山羊和绵羊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组织样本进行基因克隆研究。

2.2 基因克隆技术采用PCR技术对Izumo1和CD9基因进行扩增,通过克隆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序列测定。

2.3 相互作用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Izumo1和CD9基因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行验证。

三、实验结果3.1 Izumo1和CD9基因的克隆成功克隆了绒山羊和绵羊的Izumo1和CD9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证实了其准确性。

3.2 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Izumo1和CD9基因在绒山羊和绵羊中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和表达模式。

3.3 相互作用研究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实验结果显示,Izumo1和CD9基因在绒山羊和绵羊中存在相互作用,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四、讨论4.1 Izumo1和CD9基因的功能分析Izumo1和CD9基因在绒山羊和绵羊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其具体作用机制。

4.2 基因相互作用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发现Izumo1和CD9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可能对羊类物种的生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这种相互作用的详细机制及其在羊类物种中的功能。

五、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绒山羊和绵羊的Izumo1和CD9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实验证实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基因在羊类物种中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潜在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4年奶绵羊与蒙古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研究》范文

《2024年奶绵羊与蒙古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研究》范文

《奶绵羊与蒙古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 甲基化差异研究在畜牧业中逐渐崭露头角。

奶绵羊与蒙古羊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其基因组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奶绵羊与蒙古羊的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及DNA甲基化差异,为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遗传学的飞速发展,全基因组选择信号研究在畜牧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奶绵羊与蒙古羊作为重要的畜牧品种,其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对奶绵羊与蒙古羊的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进行研究,为畜牧业的遗传育种、疾病防控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NA甲基化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对奶绵羊与蒙古羊的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 甲基化差异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包括:1. 采集奶绵羊与蒙古羊的样本,提取DNA;2.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样本进行基因型分析;3. 采用DNA甲基化芯片技术,对样本进行DNA甲基化水平检测;4.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差异进行解析。

四、研究结果1. 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通过对奶绵羊与蒙古羊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我们发现两组间存在显著的选择信号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涉及与产奶量、抗病性、生长速度等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区域。

这些结果为畜牧业的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DNA甲基化差异分析通过DNA甲基化芯片技术,我们发现奶绵羊与蒙古羊在DNA甲基化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涉及与生长发育、免疫防御、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相关的基因区域。

这些结果为揭示奶绵羊与蒙古羊的生物学特性和表型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五、讨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奶绵羊与蒙古羊在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和DNA甲基化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羊HMGA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作者:靳皓宇武顺权洁韩真真张小雪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02期摘要:高遷移率族蛋白A1基因(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1)是一类对DNA转录起调控作用的基因,广泛存在于多种动物体内。

为探究HMGA1基因在绵羊体内的功能,对该基因及其编码产物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显示,绵羊HMGA1基因编码152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式为C443H759N151O151S1,分子质量为10.648 35 kDa,等电点pI为10.31。

绵羊HMGA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亲水性蛋白、非分泌蛋白且无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主要存在于细胞核(95.7%)。

绵羊与牛的HMGA1蛋白相似度为100%。

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卷曲组成。

关键词:绵羊;HMGA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中图分类号:S826;Q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2-0078-06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2.019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Sheep HMGA1 GeneJIN Haoyu,WU Shun, QUAN Jie, HAN Zhenzhen, ZHANG Xiaoxue(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Abstract: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1) gene is a kind of gene that regulates DNA transcription and exists widely in many kinds of animal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HMGA1 gene in sheep,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HMGA1 gene and its encoding product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heep HMGA1 gene encoded 152 amino acid residues, and its protein molecular formula was C443H759N151O151S1, molecular weight was 10.64 835 Kda, isoelectric point pI was 10.31. Sheep HMGA1 protein was an unstable protein,hydrophilic protein, non-secretory protein and has no signal peptide sequence and transmembrane structure. The localization of HMGA1 at a subcellular level was mainly existed in the nucleus (95.7%). The HMGA1 protein similarity between sheep and cattle was 100%. Its secondary and tertiary structure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random crimp.Key words:Sheep;HMGA1 gene;Bioinformatics analysis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protein,HMG)是Goodwin等[1 ]在1973年于牛胸腺细胞中首次发现的一类染色质相关非组蛋白。

Bianchi等[2 ]将HMG蛋白分为3类:高迁移率族蛋白B(high mobility group-proteinB,HMGB)、高迁移率族蛋白A(high mobility group-proteinA, HMGA)和高迁移率族蛋白H(high mobility group-proteinH,HMGH)。

而HMGA 又可分为两大类:即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proteinA1,HMGA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proteinA2,HMGA2),分别由HMGA1基因、HMGA2基因编码。

由于HMGA1基因转录后的可变剪接,HMGA1又分为长度有所不同的高迁移率族蛋白A1a(high mobility group-proteinA1a,HMGA1a)、高迁移率族蛋白A1b(high mobility group-proteinA1b,HMGA1b)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A1c(high mobility group-proteinA1c,HMGA1c)3种蛋白[3 ]。

有关哺乳动物HMGA1基因在癌症细胞增殖和分化方面的研究较多,并且可能成为检测肿瘤标志物以及预测肿瘤预后的良好指标,针对HMGA1的治疗亦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新途径[4 ]。

小鼠HMGA1基因对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生成起重要作用[5 ],另有研究报道称猪HMGA1基因和黑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 4,MC4R)基因的SNP 互作与其生长、瘦肉量以及脂肪含量均有一定关系[6 - 8 ]。

有研究表明,猪HMGA1基因能提高软骨细胞增殖活性[9 ],并通过调控透明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来影响软骨组织的修复[10 ],从而影响骨骼的结实度。

目前针对HMGA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人类和猪,而针对绵羊的研究较少。

我们通过调取生物基因组数据库中绵羊HMGA1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绵羊HMGA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序列来源序列数据来源于NCBI网站GeneBank数据库,包括绵羊(XM_027958418.2、XP_027814219.1)、人(NM_001319077.2、NP_001306006.1)、家鼠(NM_ 001025427.3、NP_001020598.1)、鸡(NM_204369.1、NP_989700.1)、牛(NM_001076523.1、NP_001069991.1)、海龟(XM_037885374.1、XP_037741302.1)、黑猩猩(NM_001246496.1、NP_001233425.1)、猕猴(NM_001266352.1、NP_001253281.1)、猪(NM_ 001185154.1、NP_001172083.1)等9个物种的mR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

括号内为GeneBank登录号。

1.2 方法绵羊HMGA1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析采用NCBI的ORF Finder 程序;理化性质分析采用Bioedit及ExPASy分析软件;绵羊HMGA1蛋白亚细胞定位采用PSORTⅡ软件,蛋白潜在信号肽剪切位点预测采用SignalP3.0软件,蛋白跨膜螺旋区域预测采用TMHMM程序,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采用Smart软件,蛋白亲疏水性分析采用Prot Scale软件,二级结构预测采用Jpred软件,蛋白三级结构预测采用Swiss-model软件。

多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采用DNAMAN软件。

2 结果与分析2.1 绵羊HMGA1的理化性质分析蛋白質的基本性质包括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等电点基因编码产物半衰期和不稳定指数等[11 ]。

利用Prot Param在线工具和Bioedit软件对绵羊HMGA1基因编码产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编码产物的分子式为C443H759N151O151S1,共含有1 505个原子。

该编码产物氨基酸残基数为152个,分子质量为10.648 35 kDa,理论等电点pI为10.31,提示绵羊HMGA1蛋白呈碱性。

其氨基酸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是Lys(赖氨酸),所占比例为16.67%。

绵羊HMGA1基因编码产物中不含Cys(半胱氨酸)、Phe(苯丙氨酸)、His(组氨酸)、Trp(色氨酸)、Tyr(酪氨酸),负电荷残基总数(Asp + Glu)为15,正电荷残基总数(Arg + Lys)为27。

该编码产物在哺乳动物体外的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指数为81.81,不稳定指数为81.81 > 40,可确定该蛋白属于不稳定蛋白。

2.2 绵羊HMGA1基因开放阅读框分析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从起始密码子开始,是DNA序列中具有编码蛋白质潜能的序列,结束于终止密码子连续的碱基序列[12 ]。

由ORF分析可知,该序列最大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59 bp(起始密码子位于101 bp处,终止密码子位于559 bp处),编码了152个氨基酸残基(图2)。

2.3 绵羊HMGA1蛋白亚细胞定位从亚细胞定位结果可知,绵羊HMGA1蛋白分布于细胞核的可能性为95.7%,分布于细胞质的可能性为4.3%。

由此推断,绵羊HMGA1基因编码产物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生物学作用。

2.4 不同物种HMGA1蛋白的同源性分析将绵羊HMGA1蛋白序列与另外一些已发表的动物如人、绵羊、家鼠、鸡、牛、海龟、黑猩猩、猕猴和猪9种动物的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DNAMAN对9个物种的HMGA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结果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HMGA1基因在这9个物种中均有表达。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图4)表明,人、黑猩猩、猕猴的HMGA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绵羊与牛同源性高达100%,说明人、黑猩猩、猕猴的亲缘关系较近,绵羊和牛的亲缘关系比较近,绵羊与鸡和海龟的同源性较低。

2.5 绵羊HMGA1蛋白潜在信号肽剪切位点预测信号肽序列是存在于分泌蛋白基因编码序列中、在起始密码子之后的1段富含疏水氨基酸多肽的序列。

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进行,信号肽是蛋白质的一个片段,引导核糖体并定位于内质网上的一个通道上,使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并将不断伸长的蛋白质链穿透通过通道,随后信号肽被切割下来,合成完成的蛋白质被释放进内质网腔,最后被转运到胞外[1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