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论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论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1d4d0d02020740be1e9b4e.png)
论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学改革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但是,相对于语文教学领域的里的文言文教学改革而言,几乎上还是一个空白。
传统的“说文解字”式的文言文教学,把文言文的教学定格成了“释文解义”,文言文失去了它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所特有的艺术魅力。
本文就自己在文言文教学改革中尝试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改革;探究一、熟读深思法(1)熟读,增强语感。
现在文言文教学是讲得多。
读得少,显然不是效果最好的办法。
文言文的学习,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意思是说读得多了就自然而然懂得句子所说的意思了,可见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积累词汇,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熟读,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
对重点句、难句更要反复读,用心体会,做到“手到、眼到、心到”。
首先要对文章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一时还不能读懂的句段,不必急于求解,暂且放在一边,借助工具书,帮助疏通词义,求得大致的含义,或者自已进行猜测,以意会之,等日后求得老师的指点。
再进一步求得理解。
其次,要借助于文本的已有注释和“课文导读”,疏通文章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轮廓。
二、联系贯通法联系贯通是在熟读掌握了文章的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求得更深理解的阅读方法。
(1)作者作品联系法。
阅读中,不能孤立地读,要充分利用已有知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这种联系,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同时代或同作家的作品联系起来读。
这类作品因为时代相同,或作家相同,它们在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及文章风格上基本接近或相同,可以起到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的作用。
第二类是与同文体、同风格的作品联系起来读。
这类作品在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之处。
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
![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7c20e6b0b1c59eef8c7b4fd.png)
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摘要】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本研究提出以下方法:侧重读、引导说、指导背和学会用。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教读文言文时,应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读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感知、体味、创新上下功夫,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入文章的意境,最终达到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因此,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浅提以下几点看法:一、侧重读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读的训练,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自读、齐读、小组读,从课题到作者,从实词到重点句子的翻译,再到主题思想的感悟,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进而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文意,然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品味。
那么,怎样教学生读出文意呢?1.预习读:学生预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这就要求学生不会读的字一定要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工具书,读准确,把握好停顿和节奏。
然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边读边品:教师在教学生读的同时,边读边品味,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意去理解疑难句子的含义,从而整体把握文章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思想倾向。
3.反复诵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声地反复朗读,加强记忆,加深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丰富了语言,训练了感悟,同时又培养了素质,陶冶了情操。
另外,在读的基础上,除了读准字音,还要做到停顿准确,如此理解文意才不会出错,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的角色,有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因此,学生要经过反复阅读训练,反复琢磨、反复品味。
学生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反复诵读,必然会对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而且为品味文章的意境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下一步的背诵奠定了基石。
二、引导说我们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大部分老师采用我讲你听的方法,不管学生听不听,只管讲,到考试时学生却得不到高分。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fc3af2941ea76e58fa040a.png)
感 知 , 明 意 后 背 诵 , 教 给 学 生 一 些 帮 助 记 忆 的 在 并
技 巧和 方 法 。 切实 使 学 生 在 熟 读 成 诵 的过 程 中理 解 每 篇 诗 文 的 思 想 内 容 , 之 让 内容 与 文 法 融 化 为 学 随 生 自己 的知识 。 当我 们 的学 生 能“ 读 唐诗 三 百首 ” 熟 n
语 文 教师 为讲 解 剖 析 不 惜 挤 占文 言 诵 读 的 环 节 。 这
容 易 给学 生造 成 一 个 错 觉 . 特别 是 对那 些 深 怕 考查
二 、 设情境 激趣 法 创
由 于文 言 文距 离 我 们太 久 远 ,而 且 初 中语 文 教
文 言 词汇 和 翻译 的 初 中 生 来 说 , 课 就更 是 忙 于耳 上 听笔 录 , 忽视 了对 美 文佳 作 的感 知 品读 。当 一段 段 、
材 中许 多 作 品大 都 跟作 家 的 亲 身经 历 有关 ,多 是 作
者 的 不 平则 鸣 、 景 抒 情 、 借 以文 明志 之 作 , 生 难 以 学
3 2 oo 4m o ・ ’’
从 中体 验作 家 当 时 的处 境 、 境 , 难 以 与作 家 的 思 心 更
想产 生共 鸣 , 习起来 积 极 性 不高 , 学 兴趣 不 浓 。此 时
时 , 是 文 言 知 识 的积 累 ,不 会 作 诗 也 会 吟 ”2 , 就 “ l时
就 是 知 识 转 化 为 能力 的体 现 。 总之 , 读 成 诵 文 意 熟 明. 内容 文 法 化 我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
诵读 感知 明意 法
文 言 文 教 学 长 期 强 调 “ 字 落 实 , 句 清 楚 ” 字 句 ,
职业中专文言文教学探讨
![职业中专文言文教学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cf185370912a2161479299a.png)
朗读 中就会 逐步弄清其 义 , 而且效果 远 比教 师指 点好 。对学 生 的诵读 指导要科学 、 有针对性 , 要根据作 品的特定要求 , 在节奏 、 语气 、 语调 、 语速 方面做好 指点 。每次 的读都 要有 明确 的要求 , 是读准 字音 、 读清句读 、 出语气 、 出语 势 , 读 读 还是在读 中粗 知大
点人手 :
学 的特 殊要求 , 文言 文 比现代文 更讲究 韵 律 , 人之 所 以采用 古
“ 吟唱” 的方式来诵读诗 文 , 就是 因为这样做 有助于对 内容 的理 解 。要求学 生读 准字音 , 意停顿 , 出语气 和感情 , 悟意境 , 注 读 感
提 高语 言感 悟 能 力 , 些 难 句 、 句 一 时 领 悟 不 透 , 生 在 反 复 一 长 学
中, 生不 明 白“ 步” 含 义 , 引导 学生 根 据相 似结 构 “ 学 跬 的 就 跬
文言文知识不是通过 教师 硬塞给 学生 , 而是教 给学生 整理 文言文知识 的方法 , 培养他们借助注释和工具 书, 在理解的基础 上分类 整理文言文知识 的 良好 习惯 , 并给 以充足 的 自习时问 , 课
二 、 造情 境 , 创 营造 愉悦 的教 学 氛 围
教 育心理 学认为 , 在学 习活动中 , 常常有许 多内部思想 因素 的转 化成 学习动机 , 对学生 的好 奇心 、 如 求知 欲 、 趣 、 兴 情感 等 , 良好 的学 习动机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和热情 。创设情境 就是很好地激 发学生动机的一种途径 。语 文课 堂教 学中创设情 境教 学的方式 很多 , 如利用 和巧用流行歌曲 , 今中外名 曲导人 古 新课 , 紧紧抓住学生强烈 的求知 欲和好 奇心 , 在浓郁 的教学氛 围 中, 一步一步把他们引入到课 堂的佳 境中 , 例如 在教 学 自居易 的
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思考论文
![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4261c20508763230121204.png)
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文言文凝聚着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生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但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一直不容乐观,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
一句话,高耗低能。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跟上改革的步伐,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那么应如何进行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一、文言文教学应“言”“文”并举文言文可分为“文”和“言”;文,是指文言文作为一般文学作品的特点;言,是指语言,专指文言。
换言之,文言文教学就是古代的文学、语言的教学。
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就需要看教师如何处理好“言”与“文”这一对矛盾。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曾经犀利地批评文言文教学的弊端:有言无文。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唯”言”独尊,着眼于高考应试的教师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碎片,对“文”则是轻描淡写,轻轻带过。
特别是一些教师信奉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章情感的感悟,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总是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串讲,也使得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死气沉沉,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因此,“文”“言”两者应同等重要,在教学时不能只重一面,而要二者兼顾。
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妥善处理“文”“言”关系,要在“文”“言”相生相融中实现当下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例如教学李密《陈情表》,历来教师都是从“情”的角度来解读,但却忽略了它作为“表”的魅力,即李密是怎么样洞察对方心理,巧言说辩,以达到目的的。
文言文教学听课 心得体会(共5篇)
![文言文教学听课 心得体会(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5be58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d.png)
文言文教学听课心得体会〔共5篇〕第1篇: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进步自己的欣赏品位。
因此,教好文言文是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
心得之一:要转变观念。
文言文教学根本上是文学教学。
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
《桃花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
《与朱元思书》是所谓‘应用文’的一种书信,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是用它教给学生怎样写信……只是由于吴均的信写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富春江美景跃然纸上。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侧重于朗读、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享受文中之“雅”,进展审美教育。
心得之二:要走出误区。
误区一:文言文教学目的单一,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
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根底,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的之一,但仅此一个目的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还得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根底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进步读写才能。
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联络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展思想品德教育。
比方教《爱莲说》,教育学生学做“君子”,学习洁身自好、端庄正直、不攀富贵的君子品格。
教《岳阳楼记》,启发学生效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热爱祖国,报效人民。
误区二: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
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老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
我们对学生的才能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从零开场,因为“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开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43b43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7.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第1篇】文言文的教学,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
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
对于本文的教学,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想要质量与效率并行,不光是有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就能做到的,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教学问题,课后我总结起来,具有以下几点反思: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
文言文的学习,相对于小说、记叙文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而,在教学时,多以故事的形式去讲解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十二章里,有些是学生在小学或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很多学生都能背诵,可以从这些入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翻译文本的同时注意心灵的感悟。
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将文言文翻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做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注重心灵的感悟,让学生从文言语句中感受古代文言的魅力,从而体会其中渗透出来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言文,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很多时候,文言文是学生自己读懂并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教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
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积累知识的习惯。
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4、因材施教不是一句口号。
尤其是这样的文言文,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教学,讲多了差生不能接受,讲深了学生不能理解,最后一团雾水,老师费了力没取得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大忌。
总的来说,本课的课时安排是2课时,但实际花了3课时,并不是因为乱了教学计划,而是因为初一的学生对文言的认识比较浅薄,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慢慢引导,在理解翻译方面就花了一个多课时,教会学生去体会具体的含义并非易事,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更难了,因为论语里的有些章节不单单是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泛的阅历,自然学生没有这些,只能靠老师用一个个的事例来阐释。
文言文教学演讲稿范文
![文言文教学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534a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d.png)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自古以来,文言文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然而,在当今社会,文言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下面,我就文言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言文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文言文语言简练、含蓄,要求学生善于推理、归纳、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言文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文言文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情感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二、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随着现代汉语的普及,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逐渐减弱。
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抱有抵触情绪,认为学习文言文枯燥乏味。
2.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文言文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教师多以讲解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3. 缺乏实践机会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对文言文的理解层面,未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文言文背后的故事、介绍作者生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将文言文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改进教学方法(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文言文教学反思_1
![文言文教学反思_1](https://img.taocdn.com/s3/m/65e6e73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b.png)
文言文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反思1《蜀鄙之僧》是一篇文言文,是一篇传诵已久的佳作,很富有哲理。
语文A 版的教材将其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学习。
我想一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文中所蕴涵的哲理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很多,虽然前面有学习《刻舟求剑》、《狐假虎威》、《郑人买履》等文言文的基础,但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仍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节课我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
在朗读时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首先学生听老师范读,老师读时做到读得有声有色(还有一些欠缺),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然后指导学生读通顺。
此阶段的练习,我采取带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我理解我读等多种形式。
学生读得兴致盎然。
我还注重对长句、难句的反复练习。
如让学生说说会读哪些句子或者哪些句子读起来还有困难,如: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这样的长句多练习。
榜样从学生中来,问题也从学生中来,练读效果较好。
第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文中两次出现“子何恃而往!”两个“子何恃而往”的标点是不一样的,我强调读的语气是不同的,要读出二僧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不同句式(如反问句)的语气。
一节课下来,学生通过朗读,能读通句子,正确停顿,较轻松愉快。
学生在学习了本课之后,能够与自身的行为相联系,鞭策自己从小不仅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行动。
我想这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另外,我在上课时,感觉没有给太多的空间给学生自主的学习,学生的思维都是在围绕我转。
因此在操作中有些前松后紧之感,教学时间掌握不够好,并且自我感觉在挖掘寓意这一环节上还缺乏更进一步的拓展。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深入钻研教材,扎实教学,把每节课上得更精彩。
学生学得更轻松。
文言文教学反思2通过我们前期的调查问卷和个人进行的个案谈话,我觉得要消除语文学科的抄袭现象,要在日常教学中贯彻落实。
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
![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e140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a.png)
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文言文教学反思11.文言文教学,还应该以“读”为主。
《口技》的描写极具画面感,教学过程中运用朗诵学习法,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文多读,每个人都参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层层推进,多种角度。
在多读、读熟的基础上,来感知、理解课文。
2.字词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点是不变的。
但是,由老师讲还是学生自主去掌握,其效果是不同的。
文言文字词的串讲,向来是枯燥乏味,也是老师和学生最怕的一个环节。
所以,我们可以转变一些方法,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去探究,通过合作讨论,解决字词问题。
3.因为《口技》文字较为浅显,内容的趣味性也强,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太难。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些能由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有学生自己去把握。
如让学生自己查阅作者作品信息,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理解__大意等。
这样便可以教会学生知识同时,更教会他们一种学习的方法。
文言文教学反思2《学弈》讲了弈秋教两个学生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是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
学文时,我联系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谈体会,比如:你上课时是什么学习状态?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两小儿辩日》文句工整,他们辩论的言之有理。
两小儿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可贵的是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罢《学弈》、《两小儿辩日》二篇文言文,强烈蹦出一个认识: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会读能说的能力。
读是基础。
让学生一读,读准字音,单个读,纠正后再读,指名读,齐读;二读,读出停顿,学生尝试读,师范读,指名读,交流读,划出节奏来读,指名读,齐读;三读,读出味道来,读出意思来。
读是提高。
在学生读到第三步时,让学生说说文言文的意思,在说意思交流中领悟文言文的感情。
《学弈》一课就有学生说出弈秋没有理解学生,没有懂学生,那个思援弓缴而射之的学生,让他去学射箭好了,因为他对学下棋不感兴趣,而对射箭特有兴趣。
《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39e791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d.png)
《文言文》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反思1文言文复习,既深奥又沉闷,加上在高考的语文考试中分量比较重,学生们为了明年的高考,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下去,每一次课下来,学生辛苦,老师也辛苦。
有很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多次跟我反映,这些文言文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书,让我不得不经常对自己的课堂加以思考,到底怎样的文言文复习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既高效学生学有所获,又生动活泼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愿意学。
经过自己的思考揣摩,以及向其他人学习借鉴,我想就文言文的复习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文言文教学与复习一直是块硬骨头,在新课程理念下,文言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探索,这一个月以来,我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主要分五个板块学习:积累实词和虚词,以例句探讨,加以文言实虚词的推断方法,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字字落实,明辨意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辨析方法,归纳积累,并联系所学过的__,拓展分析,尽量做到举一反三,由易到难;其次是句式,让学生熟悉各类句型,由课本延伸到课外,最后以翻译和理解为主,鼓励学生用资料、查工具书,尽力翻译要准,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
第三,文言翻译与文言整体阅读,结合实虚词、句式,在阅读迁移中培养能力,落实基础,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扣题回答;第四,文言断句,先熟悉断句方法,在练习中落实方法。
第五文言简答,其实这个也是一个综合考查的内容,因此我也贯穿了文言实虚词文言翻译与整体阅读,从而达到一个综合能力提升的结果。
最后,文言的整体阅读。
反思这些复习课,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文言文的专题复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夯实基础,积累拓展迁移,就需要我们从实际探讨,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想主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注重课内文本,夯实基础,然后才能拓展迁移。
我的作法是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再辅以课外练习,在练习中联系学过的内容来比较拓展,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
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7a498ad4d8d15abe234e87.png)
河 量 ,直 接 影 响一 节 课 的 成败 。因 此 ,教 师 在 “ 换 的科学 态度和 工作 方法 。 北 位 ”的同 时,还 要作好 教学 目标 的定 向控制 。 例 如 ,在 学 习 “ 氯气 的性 质 ”时 ,通 过 学 生 实 验 “ 气体 闻 的方法 ”,培养 学 生正 确 的学 习方法 ,增强 学生 安全 意 识 ;实验 “ 在 氯气 里燃 烧 ” ( 加 “ e 铜 增 F 在氯 气里 燃烧 ”) ,得 出广义 燃烧 : c c c 。 + + H + : , c c 。 的概 念 ,从 而使 学 生初 步领 略到 ,在 一 定范 围 内 ,科 学 的定 义是 相对 的,人们对 科 学 的认识 是发展 的 。 第 C (l) C2 =ao I 2C0f a CO2 O+ Occ ̄ +H 1 + 六 但 是 ,如 果让 学生 对 知 识进 行 理 解 、 挖 掘 、 三 、在 习题课 中 ,对规 律性 的知识 “ 位 ” 换 般说 来 ,带有 规 律性 的知 识 ,可 以解 决某 一类 型 的 问题 。 深 化 ,就 会 得 出 :①实 验 室制 取c 。 ,为什 么 用 1时 子 。 NO 吸收 多余的c, aH 1 ,而一 般不选 用石灰 水吸收 多余 在 教师 引 导下 ,让 学生 自己去探 索 、 归纳 ,发现 了规律 就 发现 了
一
翔 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
、
錾 基础 之上, 简约的 言中品 人 心理、 感、 从 语 味 物的 情
月 乃至 思想 感情 ,从而 理解 作者 抒发 的感情 、表 达 的观
点 ,为更 深层 次的学 习打 好基础 。 二 、夯实 基础
・ 文 言文 教 学 中 ,教 师 应 引 导 学生 注 重 对 文 化 常 省 识 的了解 和对 名句名 段 的背诵 。文 言文默 写题 型主 要 迁 有 两种 : ( )识 记填 空; ( )理 解 填空 。识记 填空 1 2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a87b8076eeaeaad1f330ad.png)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作者:林科松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46-01当前,学生在学习当中最怕文言文,考试当中也最怕文言文阅读。
该怎么学好文言文呢?下面,我就谈谈一点看法。
1.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背字典、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诵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
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到那种语言环境中,每天说,每天听,就能很容易地学会。
说文言的时代已经距我们很远很远了,后世学文言的人已经找不到那种语言环境了。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人的文章和古人晤对一堂,在一个小的天地里创造出一个学文言的语言环境。
诵读时,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记得快,能培养文言的语感。
阅读文言文与阅读现代文不同。
现代文是从现代汉语写的,所用的词汇和句式在口头上就很熟,并且理解了,只要把文章念出来,体会体会,就能明白意思。
文言文是用古汉语写的,我们虽然通过汉字,用现代的语音读出声音来,但不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也不明白这些声音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当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
叶圣陶先生曾举"弃甲曳兵而走"为例,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象,"弃甲曳兵而走",六个字中,除了"曳"字外,其余五个字都在2500常用字表中,小学毕业生都会认会写,但会认会写并不等于能够理解它们在文言中的意思。
"弃"只在"放弃"这个词儿里学过;"甲"呢,只知道甲乙丙丁的"甲";"曳"字没学过,当然不明白是"拖"的意思;"兵"字认识,但只知道是"水兵""士兵"的"兵";"走"字认识,也只明白是"行走"的意思。
我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我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20cd3c67ec102de2bd8983.png)
色 ,不 失 时机 地 激 发学 生 学 习兴 趣 ,让 学 生在 快 乐 中学 到知
体验 , 就不 可 能有 对知 识 的 真正 兴趣 。 ”正如 卢 梭所 讲 的那 识 、增 长 见 解 ,提 高 学 生独 立 思考 问题 的 能力 。 样 ,在文 言 文教 学 中如 何 唤起 学 生 掌握 知 识 的兴趣 ,是 提高
教师可以在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所了解之后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这篇文章复述时要注意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和一些文言句式的用法
・-睡 / 备教导腕
我 对 文 言 文 教 学 的 几 点 看 法
◎ 任 洪 国
文 言文 是 中华 民族 辉 煌灿 烂 的 历 史文 化载 体 ,是几 千 年
① 假 设你 就 是屠 户 ,回 到 家之 后 你 向家 人说 说 今天 遇 狼 老 师 讲 ,或 学 生 讲 , 这 样 学 生 兴 趣 盎 然 、热 烈讨 论 , 从 而 的事 。 ( 要求 紧扣课 文 内容 ,也 可 以适 当地 加入 自己的创造 ) ② 当 你遇 到两 狼时 , 你会 怎 样做 呢 ?
文 占文 教学 迫 在眉 睫 的任 务 了 。笔 者认 为 :激 发 学 生学 习文 言文 兴趣 ,拉近 学 生与 文 言文 之 间 的情 感距 离 , 是提 高 文 言 从 中我 们不 难看 出 学生否 定 了传统 意义 上所 说 的 , 《 》这 篇 课文 中主人 公 屠 夫是 多 么 多么 的 勇敢 , 多么 多么 狼
文言 文 教 学的 一个 有 效 的途 径 。
1 巧妙 提 问 ,激发 兴趣 .
小度写范文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析_文言文教学的意义模板
![小度写范文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析_文言文教学的意义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8a34c9a581b6bd97f19ead8.png)
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析_文言文教学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的文言文,记载了我们民族大量的文化遗产,它以其丰厚的积淀、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所不能代劳的。
新教材在选文时,非常注重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希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让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但是被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传统的文言文“串讲法”是否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是否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呢?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味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将自己的阅读、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文言文产生畏惧心理,离开老师也不愿独立阅读文言文,学生学习文言文没有成功的感觉,更不用说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了。
这就牵涉到文言文教学的价值问题了。
尽管文言有一些“缺点”,但纵观历史,客观地说,文言这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还是功大于过的。
不过,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在现阶段学习文言文还有没有意义?学习文言文的价值何在?在经过多次地讨论之后,中学语文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学。
其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认识功能――文化价值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
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教育、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
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列有一万多种、十万多卷。
在这座由文言的“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里,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有人说,掌握祖国的语言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aece0d6add88d0d232d46a26.png)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瑰宝,是古代文学的灵魂。
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我们传承文化精髓,借古喻今培养健康情感,警戒自己树立正确价值观,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但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在“作者简介——背景补充——逐句翻译——内容分析”的陈旧的教学流程中颠簸,既消耗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冲淡了古典文学的神韵,更是疲惫了教师传道授业的信心。
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我就如何创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谈几点看法。
一、诵读有方,打造文言学习的亮丽风景线以读打开文言学习的情感闸门,唯有读才能让学生领会文言丰富内涵,体悟文言无穷韵致,感受文言字少意深音单义广的美感。
可见,离开了读,文言便成了空中楼阁。
读以激趣,读以提神,朗朗上口,嘤嘤成韵,原生态地还原了文言的生命和活力。
为了使朗读的功效充分地发挥出来,我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要精心地设计读的方法、读的材料、读的策略、读的程序。
读以促悟,读以激趣,诵读有方,及时点拨,为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范读,读准字音,恰当句读。
教师范读要准备充分,广泛学习,确实有以一当十,率先垂范的作用,既要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自我陶醉,身受感染,又要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让学生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还原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
文言文向来以精炼和内蕴深厚得以传承千年,诗词歌赋曲,都凝结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教师首先要在内心热爱文言文,而不仅仅是当做教学任务来看待,范读要标准而切实,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和节奏。
(二)学生通读,借助注释,理解文句。
文言翻译既能考查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又展示了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学习文言文的重头戏。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8d09860b1c59eef9c7b483.png)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作者:孙晶晶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0期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孙晶晶【摘要】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大纲的要求还是从高考中的分值来看,文言文学习对高中学生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
从目前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来看,很多的教师采取的仍然是格式化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也不能做到活学活用。
要想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就必须革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法,不断探究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
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但它的传播却陷入了一个较尴尬的境地。
就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极为烦恼,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而且文章生僻难懂,很难理解,导致文言文教学乃至是语文教学形势不容乐观。
因此,我就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讲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讲《鸿门宴》,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这样就会大大的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到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课本的内容,教师可以再次编排,改写成话剧、小品、相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上课。
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流程
![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f1e4b4adaef5ef7bb0d3cc3.png)
古文学习的几点看法梁茂鲁学习文言文,首先需多读。
教师若理解深刻,可范读,若不能,则需寻求朗诵较好的版本,用多媒体放于学生,以求学生初步理解作者之感情。
然后学生可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同时把课下注释中对单字注释的部分抄于课文夹缝中,一是加深印象,一是方便以后读课文时可随时扫一眼,以便记忆掌握。
学生自读初解课文时,教师可绕场巡视,若有学生询问,亦可粗略解答,不必细解,但须记住学生疑问之处。
若班级气氛较好或学生比较独立自主有见解,提问者或多,一般班级,当无提问者,然教师绕场,可促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可提高其认真程度,所以,下去看看,是有必要的。
候大部分学生自读完毕,教师可选取学生试读课文,若欲流畅可选较好学生,若欲发现问题,可选中等以及偏下学生,每人一段,就诵读中出现的问题,可于读后指正,以再次强化对课文的认知。
学生分别读后,可齐读课文,齐读不求其有感情,但求有最多的学生张嘴,然后求其整齐与有气势,时间长后或可求其有感情诵读。
齐读后可进入课文解析。
若学生水平较高,可就各段知识点提问与强化。
若学生水平不足,则宜通译课文,译时可随时强调知识点,我一般采用此种,面向全体学生,然此种方式,学习好者或预习较充分者或有不耐,故亦可采用提问方式,由其回答,而程度较弱者可同时书写记忆。
以上两种,都需要求学生把知识点记于书缝中,要落实到纸上。
课文讲完之后,可跟上适当的练习题,一般配套练习册即可,可分课时完成。
学生不觉其累,而积累目的已达。
古文学完之后,一般每半月或一月,当抽出两三节课的前半截,于课堂之上齐读已学之古文。
此一过程亦可放于相关联古文时,在讲新古文前,引导学生齐读相关之学过古文,然后由此讲起,亦可收复习与深化背景的效果。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扬中职教中心方利在长期的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先带学生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充当记录员的角色,课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结果收效甚微,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以至于一些名家名作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的“残羹冷炙”。
那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呢?就此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以“小组”为定向,利用“自主”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的观念陈旧所致。
总怕学生吃不饱,面面俱到,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无所不讲,学生被动接受。
文言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没有得到锻炼,造成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
因此当学生面对一篇新的文言文时就茫然失措。
其实,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大可放手让学生去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于工具书或网络资源疏通文意,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整体感知课文。
比如教《庖丁解牛》时,将4—6人分为一组,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疏通文意,在此过程中,老师适当点拨、解疑。
在归纳了“进、遇、行为、善、游”等词的义项后,提出问题,要求体会庖丁形象和领会文章深刻的哲理。
之后我发现学生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据语境去揣摩语意从而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
所以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自己去解决字词翻译、内容概括等问题。
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主体。
二、鼓励学生多诵读,重视文言词汇积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朱光潜先生在《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一文中也谈到:“过去我国学习诗文的人大半都从精选精读一些模范作品入手,用的是…集中全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诵,仔细揣摩,不但要懂透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这就要高声朗诵,只浏览默读不行。
” 因此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如在教学《兰亭集序》时,重视诵读,不仅能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还能引发学生对“生与死”的思索。
在鼓励学生多诵读的同时,还要重视文言词汇的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
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教师要适当点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
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辨析、归
类、比较。
如在《崤之战》一文中,“劳师以袭远”中的“劳”是使动用法,而“师劳力竭”中的“劳”是形容词,此时应帮助学生比较,找到辨析的方法。
三、采用“合作探究”、“延伸”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兴
趣,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提出的学习方式,它是对课本知识的再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比如教《登泰山记》时,可以就“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负”、“烛”展开探究,也可就作者在正面写完日出景色后,提出问题探究:“为何又将笔触从东方抽出来,伸到西峰上去,是不是闲笔?”通过讨论,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明白了这是表现阳光的效果、日出的影响,也是文意的跃进,形成了艺术境界的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丰富了画面的色彩,毫无单调之感。
当然,文言文教学还离不开延伸和创新。
首先,选入课本的古文毕竟有限,还有许多优美的篇章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教苏洵的《阿房宫赋》时,可以推荐学生去读《孟子梁惠王上》,认识治国的策略是“人治”。
其次,要写读后感和心得体会,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认识。
让学生抓住主旨或文中的某一方面的感受,深入阐述,抒发己见,是延伸的体现。
比如在学完《石钟山记》后,可就文中的主旨:“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写自己的感想。
第三,借鉴写法和语言。
古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的确值得学习。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一些以白话文写作的佳作,这就与他们在写作实践中借鉴文言文写法和运用语言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教师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积极钻研,勇于创新,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体验进步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