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化学 知识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化学期末知识梳理复习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动。通常把能量最、离核最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个),次外层不得超过个,倒数第三层不得超过个。
2、画出1到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元素周期律
1、人们按照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元素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的。
2、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是。更多的研究表明,除了元素的原子半径外(除外),元素的和,元素的都呈现周期性变化。我们把这种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原因是
3、根据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⑴与水反应最剧烈的元素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原子半径最大的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是。
⑵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
4、通常情况下: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依据有,,。
三、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周期,是短周期,是长周期。其中第周期也被称为不完全周期。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主族,分别用表示,有个副族,在罗马数字后面加表示,还有一个族和族。
3、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 ,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 ,元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电子层数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主族序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4、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可以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和材料。
5、1869年,俄国化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四、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可以是
2、化学键的定义
3、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和。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5、写出氯化钠、氢氧化钠、氧化镁、水,氮气,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6、写出氟离子、氯离子、钠离子、镁离子、氧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
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
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
O(g)
△
CO(g)+H
2
(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
2·8H
2
O+NH
4
Cl=BaCl
2
+2NH
3
↑+10H
2
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
、CaCO
3
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Ba(OH)2.8H 2
O 与NH 4Cl 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H 2与O 2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 +Y =M +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 -=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 -=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 、Ca 、Na 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 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