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919年—1949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高三学科历史编稿老师王凤侠

课程标题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919年—1949年)

一校林卉二校张琦锋审核樊金玲

一、考点突破

1.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民主义的发展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及大众传媒的发展。

二、重难点提示

1. 抗日战争的特点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

(4)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特点

正面战场:指国民政府将统治区域分为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以“大兵团作战,进行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在抗战防御阶段,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是抗战的主战场。

敌后战场:在日伪占领区创建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以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为主。在抗战的防御阶段起配合作用。相持阶段,成为敌人进攻的重点。

(2)关系

互相配合,相互联系。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破裂,军事上最终保证了抗战的胜利。

三、考情分析

1. 政治史近几年主要涉及抗日战争。

近代史中政治史部分是高考重点,内容侧重于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略战争: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人民反抗: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百团大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涉及抗日战争及相关知识(如百团大战)。尚未涉及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及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和解放战争等考点。

2. 经济史部分近几年高考主要涉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生活习俗变革,晚清时期的婚俗变化,近代的婚俗变化。

本部分内容从题型看,选择题和材料题并重,内容侧重于三方面: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本部分内容的命题关注社会生活,突出体现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与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挂钩。

3. 文化史部分近几年高考主要涉及:近代中西思想的交汇,顽固势力与维新派的论战,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本部分内容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点主要涉及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较少涉及毛泽东思想,尚未涉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国共合作与十年对峙

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924-1927年)

2.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三)抗日战争(1937-1945年)

(四)解放战争(1945—1949年)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迅速“一战”后 (1919—1927) 1.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2. 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

大量工厂倒闭

——

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迅速发展国民政府统治的

前十年(1927—

1936)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国民政府的鼓励。

不仅轻工业发展迅速,

重工业、化工工业等也

有很大发展。

为抗战胜

利奠定物

质基础

益萎缩抗战时期(1937

—1945)

1. 在沦陷区:日本侵华战争的

破坏及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2.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

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

1. 在沦陷区民族企业

被日军或毁或吞并。

2. 在国统区,大量企

业倒闭。

——

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1. 美国经济侵略加剧。

2. 官僚资本垄断经济,挤压民

企。

3. 国民政府的增捐加税,通货

膨胀。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

厂纷纷倒闭。

——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成果: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毛泽东思想

1. 形成过程(主要内容)

时间内容主要著作

萌芽

建党到

国民革命

时期

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

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

析》《湖南农民运动考

察报告》

步形成土地革命

时期

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

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

么能够存在》《井冈山

斗争》《星星之火,可

以燎原》

向成熟抗日战争

时期

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

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

大上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新民主

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富发展解放战争

时期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

会主义的总任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

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

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