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50eb0d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8.png)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25•【字号】豫政办〔2017〕23号•【施行日期】2017.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17〕2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月25日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关键时期。
谋划我省“十三五”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对深入实施我省中原经济区等国家战略规划,保持全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树立发展新理念,厚植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创新发展思路,自我加压奋进,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业融合,保护农业生态,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全省粮食总产连续跨越550亿公斤、600亿公斤两大台阶,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06.71亿公斤,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
优势经济作物产量持续提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50万亩,油料、蔬菜及食用菌、水果总产量分别达到599.7万吨、7456.5万吨和930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0.91%、12.56%、16.83%。
十三五丹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丹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89290afcc22bcd126ff0c9d.png)
“十三五”丹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一、“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抓手,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支撑,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突出“米袋子”、“菜篮子”产品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积极推进园艺业、畜牧业提质增效行动,强化组织经营方式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和物质装备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2020年在省内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科技引领原则。
加强产学研紧密联合,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科技开发和转化能力,加速农业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体现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生态优先原则。
根据生态环境优先和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和要求,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产业功能定位相匹配,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扩大种养结合规模,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加快发展多模式生态农业,在发展中逐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三产互动原则。
立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要求,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业休闲观光景观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素的引入,不断延伸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链条,努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实现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格局。
——体制机制创新原则。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现代农业金融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品牌带动原则。
用培育品牌、运作品牌的理念、方法和机制,发挥品牌的示范、引领和辐射效应,在全市培育和形成一批质量好、效益佳、市场占有率高、自主创新能力强、消费者认可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12b35e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6.png)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十三五”规划是指中国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的国家发展规划,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等。
在这期间,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确定了一系列重点项目。
一、创新驱动型国家建设: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中心、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等。
2. 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
3. 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水务、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
2. 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
3. 城市综合配套改造:提升城市的市容市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技术和机械化生产。
2. 改善农村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用水、用电、用气等基础设施。
3.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四、生态文明建设:1.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2.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3. 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五、社会民生建设: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2. 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建设。
3.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资源配置。
“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涵盖了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
通过实施这些项目,中国将能够建设更加繁荣、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昭通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昭通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4e742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e.png)
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昭通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2.27•【字号】•【施行日期】2017.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昭通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十二五”农业发展回顾一、主要成绩(一)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四)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五)品牌农业建设扎实推进(六)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快(七)服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八)农业功能领域不断拓展二、存在问题第二章“十三五”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面临机遇(一)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导向明确(二)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条件改善(三)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外动力强劲二、面临挑战(一)面临追赶发展的挑战(二)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三)面临保增长保安全的挑战第三章“十三五”农业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发展思路三、基本原则(一)强化登顶意识,推动跨越发展(二)坚持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联动(三)坚持龙头带动,提升发展水平(四)坚持因地制宜,推动规模化经营(五)坚持科技支撑,推动绿色高效发展四、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二)发展指标第四章主要任务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二、打造提升特色产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一)苹果产业(二)马铃薯产业(三)天麻产业(四)花椒产业(五)特色养殖产业(六)特色经作产业三、着力发展六个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一)品牌农业(二)园区农业(三)循环农业(四)休闲农业(五)智慧农业(六)开放农业四、构建八大现代农业体系,保障农业持续发展(一)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健全现代农业种业体系(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五)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六)健全农业市场体系(七)建立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八)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第五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增强服务管理能力三、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五、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六、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七、加强督促检查考核第六章“十三五”现代农业重大建设项目昭通市“十三五”现代农业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表前言“十三五”时期,是昭通同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发挥“四大优势”、抢抓“三大机遇”的重大机遇期,是实施“六大战略”、补齐“六大短板”的攻坚期。
《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846fc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5.png)
《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是中国政府制定的指导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规划纲要明确了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3年,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通过政府的扶持政策,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规划纲要强调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规划纲要指出,要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通过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同时,加大对重点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支持力度,确保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规划纲要关注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的人才培养。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素质。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民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第四,规划纲要强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通过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规划纲要关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通过科学种植和养殖方式,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聚焦农村地区的发展,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核心,通过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注重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一规划纲要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16d660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e.png)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委员会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24-2024年)中制定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1.农业总产值:到2024年,农业总产值拟达到96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年均增长3.5%左右。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作物、果蔬、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重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加快农业机械化、农村电子商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5.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6.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7.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8.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进步、农产品增值等途径,提高农民在农村经济中的收入比重。
9.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在19亿吨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0.农民职业素质提升: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
以上是"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的一些具体内容。
通过实现这些指标,中国的农业将迈向现代化,提高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出台 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出台 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2d17732a79563c1ec5da71c8.png)
龙源期刊网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出台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
作者: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6年第22期
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规划》确定了五方面发展任务。
一是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二是协调惠农,着力促进农业均衡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
三是绿色兴农,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五是共享富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特殊区域农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
《规划》突出了“十三五”的新部署、新要求,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农业十三五规划
![农业十三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44f12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b.png)
农业十三五规划农业十三五规划是指2016年至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制定的农业发展规划,旨在加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是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
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结构,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转变。
农业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包括: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
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
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强农业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从依靠资源投入和要素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转变。
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提高灌溉设施建设水平,保障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水资源供应。
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
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生产与农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性。
总体来说,农业十三五规划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并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办发〔2017〕7号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办发〔2017〕7号](https://img.taocdn.com/s3/m/cb8d6d3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4b.png)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办发〔2017〕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2月20日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宜昌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业改革,建设农业强市和智慧农业,根据《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全市农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全市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百亿产业、千亿农产品加工、万元农民收入格局基本形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
2015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17 68亿元、370 31亿元和12990元,较2010年增长110 03%、109 35%和117 22%,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6%、15 97%、16 78%。
(二)特色产业有名有位。
畜牧、柑桔、蔬菜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六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2 6%,特色产业已成为宜昌农业名片。
其中柑桔面积192万亩,总产300万吨,居全国市州第一;茶叶面积69万亩,总产6 8万吨,综合效益全省第一;蔬菜面积194万亩,总产432万吨,设施化、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草食畜牧业、名优特水产养殖业和食用油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53949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d.png)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1.02•【字号】扬府办发〔2016〕144号•【施行日期】2016.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扬府办发〔2016〕14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扬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rar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1月2日扬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扬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新典型、迈上新台阶、走在最前列”的重要阶段,为指导“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特制订扬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回顾与新挑战、新机遇(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以来,全市认真落实中央、省文件精神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保障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稳供给,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形成了鲜明特色,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产业现状看,粮食生产取得“十二连丰”,单产和总产水平都登上一个新台阶,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14万吨,比2010年增加26.9万吨;在粮食持续增产的同时,先后启动实施“1161”菜篮子工程、“115鲜奶工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新建市区蔬菜标准化基地1.15万亩、新增鲜奶1.3万吨,本地农产品基本做到源头控制、产销对接、买卖便利。
375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584亿元,是2010年的1.8倍。
从区域特色看,着力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建成宝应生态有机产业、高邮鸭业产业、仪征生态农业产业、江都设施园艺产业、邗江水产水禽产业、广陵食品加工产业等6个50亿元连片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产值392.64亿元。
农业农村局十三五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农业农村局十三五规划实施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efdfac6c85ec3a86c2c585.png)
农业农村局十三五规划实施评估报告根据《关于开展市“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按要求开展评估工作。
现将市农业农村局“十三五”规划实施评估情况报告如下:一、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
积极引导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型,鼓励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农民等回乡创办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流通信息化、产品安全化、成员技能化、服务全程化的要求,规范合作社组织机构建设。
结合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定期监测工作,开展“空壳社”专项清理整顿,合作社质量进一步提高。
目前,全市共有家庭农场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X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X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X家。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
全面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市涉及承包地的X个乡镇X个村共完成家庭承包耕地确权面积X.X万亩,完善承包合同、建簿、颁证、建档X.X万份(卷),基本建成县级土地承包确权登记数据库和信息应用平台,确权成果已在农业补贴、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方面得到转化运用。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支持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开展生产托管服务面积每年达X万亩,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截至目前,全市耕地流转X.X万亩,占原家庭承包耕地面积比重X%,占承包地全确权后面积的X.X%。
二、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
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X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X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安全县,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覆盖。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绿色生产、规模化生产,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全市建成农残快检系统X套。
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X家企业X个产品通过认证,“三品一标”生产基地面积达X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监测合格率X%。
十三五规划思路
![十三五规划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96fc4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7.png)
十三五规划思路十三五规划思路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2016年至2020年的国家发展规划。
该规划旨在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十三五规划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经济发展思路: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二、社会发展思路:1. 推进人口和就业优先发展: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加强就业创业支持,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2.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
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路:1. 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2.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 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四、农业农村发展思路:1. 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2.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五、城镇化发展思路:1. 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协调,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
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89ccf5d9b6648d7c1c74680.png)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决胜阶段。
为切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形势一、“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克服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显著提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了稳增长、促增收、惠民生和保生态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农业农村经济实力增强。
201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83.02亿元,比2010年增加177.1亿元,年均增长5.2%(不变价)。
完成增加值251.68亿元,比2010年增加91.3亿元,年均增长5.3%(不变价)。
农林牧渔副产值结构由2010年的63.8︰2.9︰26.8︰2.6︰3.9调整为64.4︰2.4︰25.4︰3.3︰4.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9元,年均增长12.2%,增幅连续7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实现了“十连快”。
(二)粮食生产连创新高。
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全面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粮食总产自2012年突破370万吨大关,2015年达到372.6万吨,5年年均总产371.5万吨,比“十一五”年均增加39.4万吨,实现“十二连丰”。
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576公斤,居全国第5位,西北地区之首。
(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在统筹抓好13个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发展重点,坚定不移走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一特三高”发展路子;围绕重点产业,细化扶持政策,紧盯关键环节,建立“两组一会”(行政指导组、技术服务组、产业协会)推进机制,整合项目资金,着力补齐短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d3484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c.png)
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引言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规划的背景、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二、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资源环境压力、市场需求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种植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旨在推动种植业的现代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1. 提高种植业总体效益:到2020年,种植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6%。
2.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作物品种结构调整,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业。
3.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种植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种植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
4.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大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力度,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
5.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四、重点任务1. 提高农作物品种质量:加大对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培育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发展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种植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5.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大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的力度,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2023年“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2023年“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进入加速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5f6783b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f.png)
“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农业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十二五”现代农业改革提速。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进展要求更加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量的冲突更加突出,要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加快转变农业进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平安、资源节省、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关于我国现代农业进展阶段推断1、“十三五”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进展阶段。
浙江高校卫龙宝课题组将我国的现代农业进展阶段划分为: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应处于基本实现阶段的初期,这个时期以进展绿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作物品质结构和农业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院胡志全课题组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进展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全面实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依据世界现代农业进展规律推断,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政策支撑等条件作用下,“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进展阶段。
2、区域不均衡将滞缓我国现代农业进展进程。
胡志全课题组通过测算发觉,我国省际间现代农业进展水平差距明显,由于差距过大,“十三五”期间,区域不均衡将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进展面临的重大问题1、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冲突突出,需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我国居民人均大米、小麦等谷物消费从20世纪九十年月后期就开头呈下降趋势,而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占食物消费的比例持续快速增长。
但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结构变化,牛羊肉、奶类、优质高端苹果等高品质产品供需冲突加剧。
“十三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是,重点保口粮,统筹兼顾棉油糖、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生产,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大力进展草牧业,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农牧结合、粮经饲兼顾,努力提升大中城市的“菜篮子”产品自给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是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该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以下是关于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的一篇700字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也需要进行改革和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保障国家的食品安全。
为此,国家制定了《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首先,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农业将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将实现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
同时,农业科技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将有所提高。
这对于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和品种单一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规划还明确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规划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运输、仓储和物流能力的目标,同时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体系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
再次,规划重点关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加强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要举措。
通过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最后,规划还明确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规划提出了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重要举措。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解决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通过农业产业的优化和提升,带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之,《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整体战略和重要举措。
这一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