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型学第六章

合集下载

语言学第六章

语言学第六章
语言学第六章语言学潜伏之赤途第六章乱斗西游第六章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概论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dnf第六章心理语言学
Topic 6
Semantics
Chapter 5 Semantics
Definition The study of meaning. What is meaning?
2. Some view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s.
4. Major sense relations
4.1. synonymy dialectal synonyms stylistic synonyms synonyms with emotional and evaluative differences collocational synonyms semantically different synonyms 4.2. polysemy 4.3. homonymy 4.4. hyponymy
The truth of one sentence necessarily implies the falseness of another sentence, for example: Elizabeth II is queen of England. Elizabeth II is a man. Scott is a baby. Scott is an adult.
Componential analysis-verbs
Take=CAUSE (x, (HAVE (x, y)))…………….x causes x to have y Give=CAUSE (x, (~HAVE (x, y))) Die=BECOME (x, (~ALIVE(x))) Kill=CAUSE (x, (BECOME (y, (~ALIVE(y))))

第六章_语义指向分析

第六章_语义指向分析

• 1、前指与后指
• 前指就是在一个语义指向结构体中,指 向成分前指被指成分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 后指则是指向成分后指被指成分构成的语 义指向模式。
• [1] 领导在开会。
• [2] 领导开完会了。
• “开会”前指“领导”。 “完”后指 “会”。
• 区分前指和后指有助于考察结构相同, 但语义所指的方向或方式可能不同的同形 结构。例如:

补语在语义上则可以指向不同的句法
成分,这些成分跟补语有的是直接成分关
系,有的则是非直接成分关系,如“砍倒
了”的“倒”一般指向受事,“砍累了”
的“累”则指向施事,“砍钝了”的“钝”
又指向了工具,“砍快了”的“快”才真
正指向述语,而“砍破了”的“破”则既
可能指向受事,也可能指向施事,还可能
指向工具,这说明单个的“砍破了”是有
• 首先,从句法成分看: • 1、谓语 • [1] 我找个老师问一下。 • [2] 我找个老师教一下。 • [3] 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 • [4] 我找个人一起去。 • [5] 三顿饭就把他吃厌了。
• 2、定语 • [1] 他晚年过着幸福的生活。 • [2] 他干了一整天的活。 • [3] 孩子们每人买了两块钱的菜。 • [4] 他做了50块钱的衣服。 • [5] 她昨天想了一天的心事。 • [6] 小王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一个有形的疑问成分。二是它们所指向的疑问成
分必须置于它们的后面(即只能后指)并尽量靠
近。试比较(句前的问号代表该句可接受性弱,
下同):
• [9] a.你吃过晚饭后究竟去不去看电影?
• ?b.你究竟吃过晚饭后去不去看电影?
• [10] a.你下班后到底去哪儿?
• ?b.你到底下班后去哪儿?

语言学教程 chapter6 PPT

语言学教程 chapter6 PP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含义: An image-schema is a “skeletal”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a recurrent pattern of embodied (especially spatial or kinesthetic) experience. 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 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
Involves repetitious events and event series. Its structur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 starting point A progression through successive events
without backtracking A return to the initial state
Cognition is the way we think.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ay we communicate and the way we think.
It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hat is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way we perceive and conceptualize it.
类型:
Involves
a physical or metaphorical core and edge, and
degrees of distance from the core.

语言学第六章chapter6ppt课件

语言学第六章chapter6ppt课件
(5)Susan’s sister bought two houses.
This sentence presupposes that Susan exists and that she has a sister.
In English, words like here, there, this, that, now, and then, as well as most pronouns, such as I, we, you, he, her, them.
(2) You’ll have to bring that back tomorrow, because they aren’t here now.
பைடு நூலகம்
可编辑课件
19
6.2.3 Anaphora
Anaphora (照应) is coreference of one expression with its antecedent. The antecedent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for the expression’s interpretation. This is often understood as an expression “referring” back to the antecedent.
I was waiting for the bus, but he just drove by without stopping.
To study the meaning of such pieces of language in smaller contexts is called micropragmatics.
可编辑课件
17

语言学概论(第四版)PPT第6章 文字

语言学概论(第四版)PPT第6章 文字

二、完善和扩大语言交际功能的书写符号系统
1. 文字的发明,打破了语言的时空界限性。 2. 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告别了原始的蛮荒时代而进入文明时代。 3. 文字与语言
• 文字和语言不同,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的,是标记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语言对文字有决定性作用。
2. 分类 (1)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2)音符: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3)字符:
• 分类:字符又可以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两种 •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图形部件都是字符;单独的字符还不等于文字
二、文字的类型
(一)几种不尽相同的分类标准 1. 按照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何种语言单位相联系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
• 文字对语言又有很大影响,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形成书面语使之向横的方向和纵 的方向传播,这也使人们有可能对语言进行加工和锤炼,使之愈来愈丰富,愈来愈 精密细致,进而形成书面语言。此外,语言中有的词语是在文字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一、字符
1. 含义: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 系的符号。
二、文字创制
文字创制是指在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 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 一种现象。
一、女书
• 女书,也称女字,在我国湘南江永县潇水流域 已经流传很久了,是当地妇女专用的文字符号 (她们称汉字为男书),这种文字传女不传男, 男人不学也不用。
2. 内容:字形规范、字表规范、字音规范、标点符号规范、字组合规范和版面组合规范等。

语言类型学讲义(共147张PPT)

语言类型学讲义(共147张PPT)
–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旁格>领属定语>比较基准; –有复指代词的比无复指代词的可及性强。
1.3.4 认知语言学
• 功能理念与形式学派式测试研究方法的结合
1.4 同类课题三种方法如何研究
——以双及物结构为例
测试法:以句式测试为例
还可以进行有定无定测试

我给他书。/
我送他书。/
我还他书。/
(给这位先生一杯红茶。 我卖他书。/~*我?给买他一书位。先/ *生我倒这他杯茶红。 茶)、
有怎样的优先系列(给予义、获得义、告诉义、显示义……),双及
物结构在被动化、话题化和关系化等语法过程的关系……
1.5 各派方法的局限
形式学派注意定性(合格与不合格之别)而忽略定量,可语法中 并不处处存在合格不合格的纯粹定性标准。从单一语言中总结出 的规律实际上混杂了人类语言普遍规则和个别语言特有规则两种 情况。
-P, +Q -P, -Q
2.2.1 蕴涵性共性与四分表
• (2) WX YZ
GU25:假如代词性宾语后置于动词,那么名词性宾语也 同样如此(GU代表Greenberg1966所建立的共性)
VOp Von
由 WX YZ 可推出: ZY XW (如OnV OpV)
但不能推出:
YZ WX (如不能推出 VOn VOp)
成的基础犹如文化人类形成的基础:复数意义的文化观念和语言 观念。“夷夏之辨”,自我中心不利其产生。
• 古典类型学:形态分类法(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及后 加入的多
式综合语);对语言要素之间跨语言的相关性的注意是蕴涵性语言共 性的萌芽。
结构主义对语言个性的强调:你今天认为是人类语言共同特性的
东西,也许在你明天调查的一种语言中就被打破。

普通语言学第六章

普通语言学第六章

Speech act theory
• Constatives (叙述句) ---- statements that either state or describe, and are thus verifiable; • Performatives (施为句) ---- sentences that do not state a fact or describe a state, and are not verifiable. • Note: Sometimes they are easy to get confused, e.g.“It is raining outside” can be a constative, and also a performative, for by uttering such a sentence, we may not only state a fact, but involve in the act of informing someone about the rain.
• Note: Pragmatics can make sense out of nonsense, given a suitable context. Appropriateness is very important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f you say something grammatically incorrect, you are at worse condemned as “speaking badly”, but, if you say something inappropriately, you will be judged as “behaving badly”, such as insincere, untruthful, or deceitful. (Thomas, 1983)

语言学6整理版

语言学6整理版

Chapter 6: Language and Cogni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reality and cognition:nguage reflects reality2.cognition determines language(reality-cognition-language)nguage determines thoughtthre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the formal approach, 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he conceptual approachwhat is psycholinguistics?Is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it usually studie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s and ment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language.Focus: largely unconscious application of grammatical rules that enable people to produce and comprehend intelligible sentences.Six subjects: acquisition, comprehension, production, disorders, language and thought, neurocognitionLanguage acquisition: holophrastic stage, two-word stage, stage of three-word utterance, telegraphic stage.ASL: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InnatenessChildish creativityWords, regular for irregular, negation, interrogative, imitation and correction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hat is based on human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way they perceive and conceptualize it.Construal and construal operations: construal is the ability to conceive and portray the same situation in alternate ways through specificity, different mental scanning, directionality, vantage point, figure-ground segregation, etc.1.attention/ salience: relates to language, among other things, because we use certain linguisticexpressions to provoke certain patterns of activation.2.judgment and comparison (figure-ground alignment)3.perceptive/ situatednesscategoriz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is a mental process, in which human beings analyze, make judgments, generalize. And in this way they understand the objective world. This mental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 is now commonly called categorization, and its products are the cognitive categories.1.basic level(principle of similarity, continuation)2.superordinate level3.subordinate levelimage schemas 物理,抽象metaphor: involves the comparison of two concepts in that one is construed in terms of the other.1.the foundation of Gestalt Psychology (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 proximity, continuation,prominence)2.metaphor as a figure of speech3.conventionalized metaphor4.metaphor as cognitive instrument(time is money)types of metaphor:1.ontological metaphor: inflation is an entity. We are out of trouble now.2.structural metaphor: time is money. Argument is war.3.orientational metaphor: happy is up; sad is down.Novel metaphor: literature metaphor, scientific metaphorMetonymy and metaphor:1.similarities: both are seen being conceptual in natureboth can be conventionalizedboth are means of extending the resources of a languageboth can be explained as mapping processes2.differences: metaphor involves a mapping process across different cognitive domain whilemetonymy is a mapping within one domain, close or relevant domain.Metonymy involves the relation of closeness and salience.General conceptual configuration:1.part for wholewhole for part (bathroom, the united states)2. attribute for entity (he is a size ten, hand)Extending the word meaning:Head:人数:metonymy智力:metonymy首要的:metonymy率领,向…前进:metonymy顶部,源头:metaphor首脑:metaphor。

语言学概论第6章重点

语言学概论第6章重点

Chapter 6 Syntax 句法学6.1 Syntax:definition 定义Syntax is a study of sentences:sentenc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句法学就是对句子的学习。

Syntax can be defined a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the words of a language can be combined to make larger units, such as phrases, clauses and sentences.语法可以被定义为语言学的分支研究语言的词汇如何被合并成更大的单位,比如短语和句子,从句。

It studie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ments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nd the rules gov erning the production of sentences. 它研究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句法研究语言的句子结构。

Finite(有限的)number of words and small set of rules can create infinite number of sentences.有限的单词和少量规则能创造无穷尽的句子。

Syntactic knowledge: the intuition of a native speaker about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be phrases and and how phrases are combined into sentences. 句法知识:说话者用直觉知道母语词汇如何结合成词组和短语如何组合成的句子。

6.2 Grammar,syntax and morphology 语法、句法学和形态学Grammar :“the knowledge and study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regularities of a natural lang uage. ”It excludes phonetics, phonology, semantics.语法是关于自然语言形态规则和句法规则的知识和研究。

语言学概论第6章重点

语言学概论第6章重点

语言学概论第6章重点Chapter 6 Syntax 句法学6.1 Syntax:definition 定义Syntax is a study of sentences:sentenc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句法学就是对句子的学习。

Syntax can be defined a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the words of a language can be combined to make larger units, such as phrases, clauses and sentences.语法可以被定义为语言学的分支研究语言的词汇如何被合并成更大的单位,比如短语和句子,从句。

It studie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ments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nd the rules gov erning the production of sentences. 它研究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句法研究语言的句子结构。

Finite(有限的)number of words and small set of rules can create infinite number of sentences.有限的单词和少量规则能创造无穷尽的句子。

Syntactic knowledge: the intuition of a native speaker about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be phrases and and how phrases are combined into sentences. 句法知识:说话者用直觉知道母语词汇如何结合成词组和短语如何组合成的句子。

6.2 Grammar,syntax and morphology 语法、句法学和形态学Grammar :“the knowledge and study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regularities of a natural lang ua ge. ”It excludes phonetics, phonology, semantics.语法是关于自然语言形态规则和句法规则的知识和研究。

普通语言学 6-Syntax解析

普通语言学 6-Syntax解析

不定式短语(infinitive phrase)
learn to speak English
终极节点: V, N, I 非终极节点:VP, IP
V
二分原则(Binary Principle)
• 二项合并
• 非终极节点是二分的
5.2 X-语杠(X-bar)
短语由中心语( head )和右面 的补足语(complement)构成
笛卡尔 洪堡特 索绪尔
• 语言:(有限的成分集合构成的)句子的集合 • 语言能力(competence)与语言运用(performance)
目 的
• 用于描写各种语言的普遍语法(UG) • 思维的本质和机制
grammar
?
发展阶段
1. 经典理论( 1950s)建立了生成语法的概念,以及短语 结构规则和转换的概念。 2. 标准理论( 1960s)确立了与转换相关的深层结构和表 层结构,并且为了限制生成不合形式的句子,在深层结 构中引入了语义成分。 3. 扩展的标准理论( 1970s)提出表层结构决定了语义解 释,并且引入了语迹理论。 4. 管辖和约束理论( 1980s),也称作原则与参数理论, 引入了规则和规范的概念,包括X-语杠理论,θ 理论, 格理论,约束理论,移位理论。 5. 最简方案( 1990s及以后),核心假设是应该用最少的 理论和描写工具对语法进行描写。
• 成分统制(constituent command) • 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
先从统辖(dominance)说起
• 统辖(dominance):树形图中的等级关 系,从上到下的顺序关系。
•节点A统辖其他所有节点;
•节点B统辖节点C和D;
•节点E统辖节点F, G, H, J; •节点G统辖节点H和J;

大学课件-《语言学概要》

大学课件-《语言学概要》
• ⑶加之近千年来,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宋人
话本、元曲和明清的白话小说等,大多是用北方 方言或者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
• ⑷使用北方方言的人也最多。 • 这些因素使北方方言在汉语众多方言中地位最为
重要,影响也最大,因而它就成了现代汉民族共 同语的基础方言。
• 国语: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北京牛街回民把“倒霉”叫做“鼠灭”。
“上街买东西把钱丢了,您瞧有多鼠灭。”“宰鸡,不能 说杀鸡,这回民就说宰鸡、宰羊,不能说杀羊、杀鸡。”
(二)地域方言
• 1、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
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
或变体就叫做地域方言。如:
北京
• 中国境内: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马来-玻利尼
西亚语系、南亚语系
第三节 语言的统一
• 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 语言的统一有两种情况:一种语言逐步消除方言
分歧走向统一;一种是几种不同的语言统一为一 种语言。
• 思考:推广普通话就是消灭方言吗? • 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
要的心理条件。
• ③劳动改善了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
了必要的生理条件。
• 普遍认为:人类有声语言的产生大约是在
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
是晚期智人时期。
二、语言发展的原因
• (一)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 1、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
之一。
• 2、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 • 3、社会的发展向交际提出新要求,推动了
第六章 文字
重点:文字的性质; 文字和汉字的类型
• 一、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1.文字是符号 • 2.文字起源于图画 • 二、文字的类型

考研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语汇精品资料

考研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语汇精品资料
➢ Tele-vision – TV,拆开来,“T、V”均无义, 不是语素,但在“TV”一词中是缩略语素。 “彩电”中的“电”代表电视机,也是 缩略语素。
6、词根语素 — 词缀语素。
英语中词缀语素较多。汉语中词缀语素 在增加,有的比较“虚”,如“桌-子、 看-头、老-师”,有的还比较“实”,如 “-家、-手、-员、非-、反-”等。
1、多音节语素 — 单音节语素 — 音位语素。
多音节语素:英语等印欧语系语言以多音节语素为 主。
单音节语素:各种语言均有单音节语素,汉语以单 音节语素为主。汉语中的多音节语素主要有联绵词 (双音节,如“慷慨”)、叠音词(双音节,如 “姥姥”)、音译外来词中的语素(如“麦当 劳”),以及叠音词缀(如亮-堂堂)等。
3、显形语素 — “隐形语素”。
显形语素可以分析出语音形式,如blackboard , pass-ing;
隐形语素有声音但分析不出来。如:keep / kept ,“kept”靠声音的改变增加了“曾 经、过去”的意义,但这个语素无法确 定明确的语音形式。也可以说“kept”与 “keep”是两个不同的语素。
4、定形语素 — 变形语素。
定形语素,即读音从不改变的语素:人、 手、学、习;off、two ;
变形语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异读 (多音不多义),如汉语:(热)血(流)血、(堵)塞-(塞)车;
另一种是语流音变,如英语:books- dogsbenches 。
5、完形语素 — 缩略语素。
词语缩略后形成了新词,其中的语素往 往是1个音节,这个音节的意义是往往临 时的。
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形式即语音形式。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 没有必然的联系,语素和词的意义是全 体社会成员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短语 和句子的意义是词义与语法义的合成。

pederson et al. (1998) 语言类型学

pederson et al. (1998) 语言类型学

pederson et al. (1998) 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是中西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刘丹青、曹瑞炯,本书共分为五讲,系统地梳理了语言类型学形成的历史、内涵、创立背景和逻辑过程等相关知识。

语言学的研究既要注意到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演变,也要注意到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结构与功能差异,以这种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为背景,强调跨语言验证的语言类型学得以逐步形成。

语言类型学是在跨语言考察基础上,总结人类语言的共性和类型差异,对于每一类进入语言库藏的范畴,类型学都可以在不同种类语言的对比中,研究这些范畴与其他类型特征可能存在的蕴含或和谐关系。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语言类型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过程。

通过与形式学派、功能学派和认知学派的对比,介绍了语言类型学产生的现代语言学背景,说明了语言类型学派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通过系统梳理早期类型派学者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对Greenberg的经典类型学研究文献的精讲,阐释了语言类型学早期的主要思想和成果;通过对后续主要类型派学者研究课题的介绍以及他们之间承转关系的讲解,阐释了语言类型学逐步发展并成为独立学派的进程。

在共时维度,本书通过准确而具体地案例,把西方语言学家的类型学理论与不同语言实际结合分析,清晰地描述了语言类型学的核心课题和主要贡献。

阐释了语言类型学所涉及的语言现象的等级序列、语序模型及其原则、语序共性等问题,并系统介绍了语言库藏类型学的内涵、创立背景及主要课题。

在*后一部分,本书开创性地提出,建立语言类型学的分支
——库藏类型学。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六章语言的变异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六章语言的变异

(二)社会变异
1、什么是社会变异
社会阶层、文化修养、职务高低在语言中的



体现构成了社会变异。 2、社会变异的意义 企业招聘 社会交往根据语言判定对方信息 (1)有什么爱好?(相亲) 看书、看电影、打球、下棋(穷人) (2)骗子的本事
2010年5月,仅上过小学一年级的安徽籍男子侯某
炫耀个人能力 关系就是生产力 权力寻租
还应该是男性特征的显示,
依然是畸形社会关系的表现
2、女性语言
(1)文雅的原因 妇女的地位比男子要低一些,更加需要在语言上和
别的方面来表明和保障她们的地位。 男性面对文雅的女性,当然会更加客气与尊重 (2)交往的启示 个人的形象是由自己来定位的。 你怎样对待他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不断的付出,才会收获友谊与快乐。 过多的付出,收获的只是疲劳。
(二)阶层变异
1、威廉拉波夫的调查


英国英语标准语的习惯是,元音后的R不 发音,但在美国,R的清晰发音,被认为是 文化教养的标志。 低档商店,人人漠视R的读音 中档商店,人人重视,老年更甚 高档商店,老年漠视,青年重视 为什么会这样?
2、什么人应该追求时尚




越漂亮越打扮? 越自信越打扮? 工作性质与对像。 时尚也是金钱堆积的结果。 美是个人综合信息的总合:生活状态、身 体状态、心理状态、文化状态
1、我来说说:以前有个同事,是河南人。她
巨能说,广东话,英语,那是张嘴就来啊! 但是发音很烂,用词也不地道。但是你会觉 得她不停的给你提供信息,用她能用到的词 语铺天盖地的表达着。你会被她吸引。自信, 绝对的自信。这样一来沟通绝对没问题!
2、和中国人在一起说英语,对方会直接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基本语序。(常用语序的多样性) 该观点植根于是否成分序列主要在意语用考察
• 固定的成分序列:某一种语言在S、V、O可组成 的语序中,其中一种语序最具有代表性,也是该 语言中最重要、最常见的语序。(常用语序的单 一性) 该观点植根于是否成分序列主要在意句法考察
1.2.语序类型学的问题
• 问题一:语言揭示了在组构成分的排序方面的灵活性程度问题。
1.3.语序类型学的问题
问题二:人们在使用一个灵活成分语序的语言时要考虑 的关键有哪些? 来自Oodham语言的例子 该语言特点:1、该语言拥有S、V、O可组成的所有语序 类型。 六中语序中某一种语序(SOV)相对于其他语序而言具 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Abstract level SOV——抽象句法 Surface level Flexible order(Hele 1992)——表层句法
2.2.2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
•(5)意义标准,语法中无标记项的意义一般比有标记 项的意义宽泛,或者说有标记项的意义包括在无标记 项之中。例如,“man”包括man和 woman。
•2.在某种相似的风格中,高频率的统计在不同的 文本体裁中有可能存在不同。
•3.在一些语言中,文本数的有用性是被降低了的, 因为S和O很少作为一个完整的名词短语出现在一 个从句中。
2.1.使用频率标准
•针对争议2,即在某种相似的风格中,高频率的 统计在不同的文本体裁中有可能存在不同。
•来自Agutaynen的现象:动词句首的从句支配着叙 述性文本,然而SV说明性话段中最常见的语序。
Kangaroo AUX spear-nonPST that
yalumpa (that)本来是修饰Wawirri(Kangaroo )为一个名词性短语,
从该语言中可以看出,两个成分之间存在不连续性。
B.语言灵活的成分序列的属性是该语言广泛的运用主语脱落。
panti-rni
ka
spear-nonPST AUX
一.语序的变异
•经典课题:S、V、O三者的关系
➢ 六种逻辑可能,SVO、SOV、VSO、OSV、VOS、 OVS。96%以上语言只属于前三种,近90%属于前 两种
➢ 前三种之共同点:S在O前 ➢ 前两种之共同点:动词和宾语相邻 ➢ 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pdf
1.1.基本语序类型学
• 灵活的成分序列:某一种语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Myhill认为动词句首语言趋向于在从句中使用VS 语序表达暂时序列,而SV语序不能表达暂时性序 列。
•但在Agutaynen的说明性话段中,主语高频率代表 高信息量,而在许多语言中,高信息量的文本实 体趋向于放置在从句开始部分,所以才出现了SV 语序。
2.2.标记性标准
• 2.2.1标记性理论
•语言中的标记现象是指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 中不对称现象,有关这种不对称现象的理论就叫 标记理论。
•标记性理论是由布拉格学派的两位大师 N.Trubetzkoy和R.Jakobson创立的,但两者观点 有所差别。Trubetzkoy(1931,1939)最先将有标记和
无标记的对立运用于音位学。
2.2.标记性标准
•(1)缺值对立,指甲乙两个音位的唯一区别在于某一 特征为甲有而乙无,如/b/-/p/对立,/b/有[带声]特征, 而/p/无此特征。 •(2)级差对立,指几个音位之间的对立在于具有某一 特征的程度不同,如/i/-/e/ -/a/的对立在于特征“开 口度”大小不等。 •(3)等值对立,指相对立的音位各有各的区别性特征, /p/-/t/ -/k/的对立在于分别为唇音、齿音和腭音。
关于问题二的不同回答
Dryer(1992)的分支方向的理论,认为主要是基于组构成分 之间的完型(结构)关系,并不应该只限于S、V、O 这三个组构成分。
基本语序应包括两种:一是基于抽象句法的确定;二是 基于表层句法的确定。
而类型学关于基本语序的概念传统来讲是关注在大多数 表层层面的语言中的词和短语之间的组合。即在表层 句法中关注抽象句法。
2.2.2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
•(1)组合标准,一个语法范畴中用来组合有标记项的 语素数目比无标记项多,至少也一样多。从语音上, 可以理解为有标记音位比无标记音位包含较多的发音 姿势或语音特征。
•(2)聚合标准,聚合成一个无标记范畴的成员比聚合 成一个有标记范畴的成员多,至少也一样多。语音上, 可以理解为无标记音位的变体多于有标记音位的变体。 元音和鼻音。
某一语言中一种基本语序的确定必然是伴随着该语言拥 有灵活的成分序列现象。
二、基本语序的确定
2.1.使用频率标准 2.2.标记性标准 2.3.语用中性标准
2.1.使用频率标准
•该判断标准存在一定的争议
•1.就典型的话语功能来说,文本的各个部分地位 并不是相同的。频率只是描述了一种配置或介绍 性质。
其中的一个极端是像英语一类的语言十分刚性,SVO的样式用
一组原则例外被强加于从句上。另一个极端是在类似于瓦勒皮
里语的语言中,从句单位语序唯一的限制条件是助动词在句子
中必须占有第二的位置。
• 来自瓦勒皮里语的证据
A.它允许组构成分的不连续性。例如:
Wawirri kapirna panti-rni
yalumpa
2.2.2有标记项在句法中无标记项可以出现的句法环 境比有标记项的多,至少也一样多。例如,主动态对 于被动态是无标记的,前者可用于任何一个动词作谓 语的句子,后者则受限制,不能用于“姓、像、属于” 作谓语的句中。
•(4)频率标准,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比有标记项的高, 至少也一样高。例如,“长”的使用频率高于“短” 的使用频率。
基本语序的确定
一、语序的变异 二、基本语序的确定 三、延伸议题 四、结语
1.何谓基本语序?
•对本章中“基本语序”中“基本”一词的 理解:
• 指小句基本成分S、V、O三者可组成的语 序,即区别于其他句法结构的语序。
•当S、V、O在一种语言中有多种排列可能时, 基本语序就指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语 序,通常也是作为参照其他结构语序类型的 参照语序,以区别于该结构的较不重要的可 选语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