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

合集下载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摘要】亨廷顿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他的政治秩序理论对政治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亨廷顿的生平及影响、政治秩序概念、要素分析、批评以及在现实政治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亨廷顿将政治秩序定义为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和管理,提出政治秩序的三个要素包括权威、效率和稳定。

尽管亨廷顿的理论受到一些批评,但其思想在现实政治中的应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未来研究方向来说,也有深入挖掘亨廷顿政治秩序思想的启示和发展空间。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亨廷顿、政治秩序、思想、理论、要素、批评、现实政治、应用、启示、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亨廷顿是20世纪著名的政治学家,他对政治秩序的研究成果备受学术界关注。

在当今多元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下,亨廷顿关于政治秩序的理论思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政治秩序不仅仅是国家内部政治结构的组织和运行,更是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

通过对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展开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政治体制的运作机制,并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政治难题提供理论支撑。

深入探讨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对于拓展政治学研究的视野,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的这一部分将从介绍亨廷顿的生平及学术影响入手,逐步引入到他关于政治秩序的研究,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做出铺垫。

1.2 研究意义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亨廷顿关于政治秩序的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政治系统的运作和政治变革的机制。

通过对政治秩序中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治理方式和政治冲突的本质,为我们研究现实政治现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的框架。

通过深入研究亨廷顿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政治变革的必然性和可能的路径,为政治制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

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

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
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是基于他对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研究得出的。

他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现代性、民主与全球化的冲突》中提出了
一些主要观点。

首先,亨廷顿认为世界历史可以被划分为几个连续波潮,每个波
潮都伴随着一场重大政治变革。

他将这些变革分为三次浪潮,分别是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

亨廷顿认为,在信息革命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冲突越来越复杂和激烈。

其次,亨廷顿关注民主化的进程和挑战。

他认为,尽管民主制度
在20世纪下半叶取得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但民主化过程并不总是顺
利和稳定的。

他指出,在一些国家中,民主化可能会引发社会混乱、
冲突和权力斗争,甚至可能导致民主制度的崩溃。

另外,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

他认为,世界上的主要冲突
往往是基于文明之间的差异,并将其描述为“文明之间的冲突”,并
强调了它对全球政治的影响。

他认为,文明冲突是跨国、跨文化的,
可能是未来全球政治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最后,亨廷顿对美国的角色和命运提出了思考。

他担心美国正在
失去其超级大国地位,面临国内和国际上的挑战。

他强调了美国应该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保持其地位和领导力。

综上所述,亨廷顿的政治学观点包括对全球政治变革和民主化进
程的分析,文明冲突理论以及对美国角色和命运的思考。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析论--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析论--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

高 度的认 同和一 致性 ,体制 内高度协 同便能 促进政体 的 制度 化 ,反之 ,如果 内部不 团结则必 然导致 不协调和 混 乱, 使得政 治制度难 以有效 的存续 。

和程序的适应性越强 ,其制度化程度就越高 ;反之 ,适
应 性越差 ,越 刻板 ,其 制度化 程度就 越低 。适应性 就是
【 关键词 】 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政治现代化 16 年出版的 《 98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是使 当时
年 仅4 岁的亨 廷顿 享誉 盛名的 著作 ,在本书 中他在 刚走 1 向现 代化之 路 的发展 中国家的 变迁社 会进行 比较研 究 , 其 中他将政 治制 度化的 作用置于 一个重 要地 位 ,认 为2 0 力和 存 活能 力。环境提 出的挑 战越 多 ,年代 越久 , 应 适 力也 就越强 。【亨廷 顿认为一 个政治 组织 的适应性可 以 j j 通过 其组 织建立 时间 的长 短来评 价 ,时间越长 适应性 越 强 ;也可 以据其 组织 的领导 者是否换 代更替 来衡量 ,更 替越 多适应 性越 强 ;还 可以据 其组织 是否承担 新 的职 能 来 判断 ,不是 只为特 定职能而 形成 的组织 适应性越 强 。 ( )复杂性 一 简单 化 ,一个 组织 越 复杂 ,其 制度化 程 2 度就越 高 。复杂 『具 有两个 含义 。其一是 ,一个 组织必 生 须具 有数 量庞大 的下 属组织 ,从上 到下 ,隶属明确 ,职
南方论刊 ・ 0 2 2 1 年第2 期
学术之 窗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析论
— —
读《 变化社会 中的政 治秩序 》有感
袁 兰
( 中师范大学政 治学研 究院 湖北武汉 407 ) 华 309
【 摘要 】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是其政治发展理论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第三世界国家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摘要:二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为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国际背景。

政治制度化理论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等维度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政治稳定问题的解释,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然而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有限性。

通过对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在研究者价值取向、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本身内在逻辑和理论论证等方面存在的有限性进行系统分析,以更好地对其理论进行批判继承和应用。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the independence of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provides the background for Huntington's theor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theory explains how to maintain political stability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which has no doubt of much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limitations of Huntington's political system theory in terms of value orientation,research methods,theoretical inherent logicitself and theoretical demonstr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critical inheri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better.关键词: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有限性Key words:Huntington;the theor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limitations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5-0014-030 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第三世界实体存在的民族国家纷纷走上独立,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如何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以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的重要议题。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是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对世界政治体系的分析和理论,他认为政治秩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秩序模式。

亨廷顿指出政治秩序的本质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式,政治权力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分配和运行方式决定了制度的性质和政府的行为。

他将政治秩序分为三个层次:制度层次、政府行为层次和公民行为层次。

制度层次是指政府的权力结构和组织形式,政府行为层次则是指政府在权力结构内的行为方式和政策,而公民行为层次则是指公民在政治体系中的参与和行为方式。

亨廷顿提出了政治秩序的几种模式,即西方式民主秩序、东方式专制秩序和伊斯兰方式政治秩序。

他认为这三种模式是当今世界政治秩序的主要类型,并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西方式民主秩序以自由、平等和竞争为核心价值观,但也存在着民粹主义、利益集团等问题;东方式专制秩序以权力集中、军事力量为特点,但也易产生封建主义、黑暗治理等问题;伊斯兰方式政治秩序则以伊斯兰信仰和法律体系为基础,但也可能出现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抵制现代化的问题。

在分析这些政治秩序模式时,亨廷顿强调了文化和价值观对政治秩序的影响。

他认为不同文化和价值观所代表的利益和诉求会决定政治秩序的类型和发展方向。

西方式民主秩序的价值观强调个人自由和人权,适合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东方式专制秩序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和国家利益,适合于专制政治的发展;伊斯兰方式政治秩序的价值观强调伊斯兰教义和道德规范,适合于伊斯兰国家的发展。

亨廷顿还提出了政治秩序的转型和稳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他认为政治秩序的转型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过程,可能伴随着冲突和不稳定,而政治秩序的稳定则需要政治体制的配套和有效的治理机制。

他指出,政治秩序的转型和稳定不仅取决于内部因素,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国际关系、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等。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对我们理解和分析世界政治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浅析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

浅析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
期 的现 实 ,亨廷 顿创 造性 地 提 出了他 的政 治发 展理 论 ,针对 发 展 中 国家 的政 治稳 定 和发展 问题 提 出
了独 树一 帜 的见解 。


政 治现代化是政 治发展不稳定 的根源
大多数传统 的西方政 治学家认为 ,发展 中国家之所 以出现政治不稳定 、社会动荡 的现象 ,是 因为这 些 国家 的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 富裕的 国家 比贫 困落后 的 国家更容易获得 政治稳定 。Ⅲ然 而 ,亨廷顿创
那 么政 治稳定 乃至政 治发展都无从谈起 。
五 、革命和 改革是政 治发展 的途径
较为全 面地展现 了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体 系,对我 国 当前政 治与经济领域 的改革 与发展具有重要 的参
考和借鉴意 义。
关键词 :亨延顿
政 治发展
政治现代 化
第二 次世 界 大 战 以来 ,第 三 世界 国家在 取得 民族 独 立后 ,并 没有 像 原来 那样 步入 正 常的 经济社
会发 展 轨迹 ,而 是长 期动 荡 不稳 ,处 于混 乱状 态 。面 对 战后发 展 中 国家 的政 治 动荡 、现代 化 遥遥无
形势而变化。政治稳定体现在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 的交流互动 过程之 中 ,只有 当政治稳定 不存在 的情况
下才更 容易被辨别 。
虽 然亨廷 顿一直强调政治不稳定带来 的巨大破坏作 用 ,并 且认 为它是政治现代化 的 “ 拦路虎” ,但
是他依 然很欣赏许多新兴 国家所 出现 的政治不稳 与社会 动荡 ,因为这些 现象代 表着 这些 国家的人们极 力
期 的联合行动 。 亨廷顿对一个 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水平是有着双重要求 的 ,如果一个 国家的政 治制 度化水 平高 ,那 么 这个 国家的政治组织和秩序不仅会具有高水平 的适应性 、复杂性 、自主性和凝 聚性 ,而且政 治制度还能 有力地 促进整个社会 的公共利 益和 民众们 的道德 良知感 。 相反 ,如果一个 国家 的政治制度 建设 落后 ,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亨廷顿是美国政治学家,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政治秩序理论,该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政治论述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政治秩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政治秩序是一种强有力的制度,它由政府权力、法律、制度、规则和信仰等要素所构成,在一个社会中为人们提供了秩序、稳定和公正,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

亨廷顿在政治秩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即传统秩序、转型秩序和新兴秩序,这三个阶段的政治秩序的特征和演化过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不同的。

传统秩序是指一些传统的、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它通常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历史和宗教等基础之上。

在这种秩序下,政府权力通常是集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有限。

某些社会群体受到巨大的压抑,而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概念仍然不成熟,政治权力的權力濫用也是比较普遍的,政治腐败也比较严重。

在传统秩序下,政治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保障,但人权和自由往往得不到尊重和保护。

转型秩序是指在传统秩序逐渐衰落的时期,形成的新旧秩序交替的时期。

这个阶段通常是政治变革和政治体制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当代国家将推进政治改革的进程,试图建立起新的政治秩序。

在这个阶段里,社会中存在着,经济、文化、政治等不同的力量,这些力量也会直接影响政治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时期,民主制度和人权的概念开始得到推广,并且权利的扩大和政治开放的程度也开始增加。

新兴秩序是指在传统秩序逐渐消失后,在转型秩序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政治秩序。

在这个时期里,共产主义、跨国主义思想已经被很多国家所摒弃,代之以新的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和政府职能。

在新兴秩序的政治环境中,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这种新的政治秩序中,人们更多地享有民主、人权和自由,这也有助于社会的更好发展。

综上所述,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为理解不同国家政治发展的历程和使命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分析政治秩序的三个阶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阶段的国家在政治制度、民主和人权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政治学者、外交部门和国际组织制定政策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P·亨廷顿提出的,主要包括政治现代化理论和政治秩序理论两大部分。

该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对于理解后发展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主张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政治秩序则是政治现代化的结果。

当谈到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时,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路和理论观点。

一、亨廷顿政治现代化理论政治现代化理论是亨廷顿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强调后发展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也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革。

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参与、政治权力、政治文化和政治组织等方面的变革。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达到了一定的现代化水平,政治权力会变得更加合法和稳定,政治参与程度会提高,政治文化和政治组织也会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在中国的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历经了百年的动荡和混乱,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政治参与和政治权力的透明化等。

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政治秩序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亨廷顿政治秩序理论提醒中国,只有建立合法和有效的政治秩序,才能够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在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政治秩序的建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政治文明成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现代化路径和政治秩序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政治体制的透明度和权力的合法性等。

中国需要在政治现代化和政治秩序的建设上加大力度,不断推进政治改革,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亨廷顿腐败理论及其启示分析

亨廷顿腐败理论及其启示分析

亨廷顿腐败理论及其启示分析亨廷顿是美国最著名的政治学家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亨廷顿腐败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政治腐败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异常发展的一种表现,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腐败,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民族精神存在普遍的问题。

亨廷顿将腐败度量分为两个部分: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腐败的范围。

他认为,腐败的严重性越高,范围越广,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越有问题。

亨廷顿腐败理论的启示在于,政治腐败是一种很严重的问题,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且,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漏洞也是导致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从制度和文化两个方面入手,保障制度的公正和文化的公正。

首先,政治制度的漏洞是导致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完善的政治制度能够引导政治行为的合理性,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因此,建立健全的制度是解决政治腐败问题的关键。

例如,建设透明、公开、民主和法治的政治制度,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和监督等,都是预防和治理政治腐败的有效手段。

此外,还需要加强政治机构和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源上预防和治理政治腐败。

其次,政治文化的漏洞也是导致腐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政治文化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民众的政治行为和思想观念,其中包括宏观的民族精神、政治信仰等,以及微观的管辖区域、群体意识等。

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保持政治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是预防和治理政治腐败的理论基础。

政治文化健全,对培养具有政治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情操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角度统筹文化建设的全方面,促进政治文化的积极发展。

最后,整个社会都应该密切关注政治腐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治理腐败的目的。

政府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形象和公信力,同时鼓励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工作。

此外,相关社会组织和媒体也应承担预防和治理政治腐败的重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向公众公开有关政治腐败的信息,促进政府部门的行政透明度。

总之,亨廷顿腐败理论是一种对政治腐败问题分析和治理的重要思想。

论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论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论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及其现实启示摘要:从思考《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亨廷顿关于政党与政治参与的关系的理论论述出发,结合我国政治参与的发展状况,分析动员型政治参与模式的弊端。

由此得出依靠政党动员的政治参与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动员型政治参与模式转变为自主型政治参与模式,这样才能克服动员型政治参与模式下政治参与的被动性、形式性、非理性、和盲从性的弊端,从而推动和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亨廷顿;动员型政治参与;自主型政治参与亨廷顿是美国著名的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理论家,他以研究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而出名,其政治发展理论独树一帜,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中,其政治参与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所讨论的,只是他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文中所涉及的关于政党与政治参与理论理述中的一点。

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内容。

“传统政体的制度只需要组织社会上少数人的参与,而现代政体却必须组织广大民众的参与。

故而这两种政体关键的制度性别区在于组织大众参与政治方面。

”[1]而在组织政治参与方面他又极其强调政党的作用。

他认为,政党对扩大政治参与和维系政治稳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发达政党的国家,其政治稳定性更差,其政治参与的扩大会更艰难。

无可非议,一个发达的政党在把政治参与纳入体制内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现代化中的国家,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政治参与极少作为一个目标来被追求,政治参与要么被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要么被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副产品,这时政党制度下的参与,尤其是一党制下的参与,具有很大的虚假性质,其中动员参与占了很大成分。

结合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来看,动员型政治参与虽然在革命年代起到了加速革命胜利进程的历史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动员型政治参与的种种弊端就逐渐暴露了出来。

一、动员型政治参与模式下政治参与的缺陷1.被动性。

所谓被动性,就是参与主体并非出于自愿和自觉,而是通过他人或外力的引导、劝说、动员、甚至威胁等方式被迫参与政治生活。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亨廷顿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其政治学思想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之一便是《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该书于1968年出版,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秩序观。

在这本书中,亨廷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秩序的理论,对政治稳定、治理结构、国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观点阐述。

本文将对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进行探析,旨在深入了解亨廷顿的思想内涵和理论贡献。

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阐述。

他认为政治秩序是指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政治权威和政治治理结构,能够保障社会的基本秩序和规则。

在亨廷顿看来,政治秩序的核心是政治权威的稳定和合法性,以及政治机构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中,政府能够有效地行使权力,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和权利,实现国家的长久发展。

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进行了研究。

他指出,政治秩序是由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政治秩序的形成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政治秩序的演变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国际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和不确定性。

了解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对于改善和维护政治秩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危机和衰败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认为,政治秩序的危机和衰败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政府的腐败、社会的动荡、外部的干扰、制度的僵化等。

在政治秩序面临危机和衰败时,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改革和调整,以重塑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合法性。

亨廷顿强调,政治领导人和政府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需要具备远见、稳定和决策能力,引领国家走向秩序和稳定。

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他认为,政治秩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实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作者:孟军来源:《理论导刊》2012年第12期摘要:作为西方政治学中从传统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的过渡性人物,亨廷顿主要从结构和道德两个方面论述了其政治制度化思想,指出了政治制度化的四个重要指标。

亨廷顿把政治制度化看作是实现发展与稳定的核心要素。

当然,其政治制度化思想也存在着诸如概念界定不清、指标间关系不明确等理论限度。

尽管如此,亨氏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对于我国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尤其是化解日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政治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93-03西方政治学中制度主义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希腊城邦政体的研究。

此后,马基雅维里、霍布斯、联邦党人等都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不过,作为专门的政治制度化研究却始于亨廷顿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发展与失衡”困境的研究。

柏依姆指出,“令人惊讶的是,恰恰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制度的方法论,这一理论首先是S.P·亨廷顿提出来的。

然而,同旧的制度主义者的观点相反,亨廷顿所作的研究不是权力的平衡和立宪制的稳定,而是研究哪些制度——官僚机构、党派或者利益集团——是要达到的现代化过程‘现代化的’前提”。

[1]亨廷顿在《政治发展与政治衰败》一文中,将政治发展定义为“政治组织及程序之制度化”。

[2]可见他把政治制度化看作走出政治衰朽的重要路径。

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他从结构和道德两个方面探讨了政治制度,并分析了政治制度的内涵、指标,以及政治制度化在实现政治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而在《第三波》中,亨廷顿分析了从威权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型的过程。

政治制度化在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破解“发展与稳定失衡”困境的钥匙。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理论主要是围绕着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来阐述的。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发展稳定的启示在《政治发展与政治衰败》一书中,亨廷顿提出了“政治制度化”的概念。

他把“政治制度化”作为“政治发展”的定义加以诠释,即“政治发展=政治制度化”。

而到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述了政治制度化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和政治参与的关系。

一、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的提出亨廷顿在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虽有长足进步,但政治环境却充满乱象。

且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快,这种情况就越明显;而在那些经济起步较落后的国家,却能安享太平。

亨廷顿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谋求政治发展的时候,由于经济变革和大众媒介的推广等因素扩大了公众的政治意识,增加了人们的政治要求,拓宽了政治参与面,但这些变革在破坏政治权威的传统根基的同时却没有及时建立新的权威,即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政治基础的支持,而导致滋长不稳定因素,造成社会动荡,使政治陷入困境。

他认为,“政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1。

在复杂社会中,人们需要有道德基石的政府与完善的政治制度来调适政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是政治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在此基础上,亨廷顿提出了他的政治制度化思想: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与衰败,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并依靠强大政党的缔造与巩固来维持。

而政府的强大与否,主要看其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公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是否能实现很好的均衡。

二、亨廷顿政治制度化思想的内涵(一)政治制度化定义亨廷顿认为:“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

”2他认为,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体系在组织上和程度上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它代表着“社会组织和政治秩序的力量”。

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10页。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

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亨廷顿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政治学著作对国际政治和发展政治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政治秩序在变迁中》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本文将探析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从理论观点和实践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我们来谈谈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理论观点。

亨廷顿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政治秩序的概念,他认为政治秩序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关系的总和,包括政府的组织形式、权力的分配方式、政治参与的程度、政治决策的过程等。

亨廷顿强调了政治秩序的三个要素:权力稳定性、政府合法性和政治参与。

权力稳定性指的是政治体系维持稳定的能力,政府合法性则是指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政治参与则是指政治决策涉及到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

亨廷顿关注政治秩序的变迁过程,探讨了政治秩序的崩溃、复原和变革等问题,提出了政治秩序变迁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

他的理论观点深刻而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为我们理解不同社会政治体系的运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我们来探讨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在实践中的意义。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为我们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和国家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政治秩序的建设和变革问题,亨廷顿的理论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政治现代化和民主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而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在国际关系领域,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冲突。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在当代社会政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不仅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社会政治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亨廷顿政治秩序思想的探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政治体系的运行和变迁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政治挑战。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深入研究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思想,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启发和指导。

亨廷顿腐败理论及其启示分析

亨廷顿腐败理论及其启示分析

亨廷顿腐败理论及其启示分析【摘要】亨廷顿腐败理论是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认为腐败是现代政府的必然现象,但也提供了一些启示性的观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亨廷顿腐败理论的提出背景和历史,然后详细解释了其内涵和实践意义。

接着分析了亨廷顿腐败理论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存在的限制和批评。

最后总结了亨廷顿腐败理论的重要性,给出了一些启示,以及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亨廷顿腐败理论的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腐败的本质,为防止腐败提供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亨廷顿腐败理论、腐败、政治学、治理、社会现象、理论应用、社会发展、限制、未来展望、启示。

1. 引言1.1 亨廷顿腐败理论及其启示分析亨廷顿腐败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该理论对于理解政治腐败现象和探讨其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亨廷顿认为,政治腐败是指政治精英滥用职权、追求私利、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其根源在于制度性的漏洞和精英阶层的道德败坏。

亨廷顿腐败理论强调了制度设计的重要性,认为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约束制度是遏制腐败的关键。

亨廷顿腐败理论还强调了腐败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危害性,指出腐败会破坏信任、削弱行政效率、阻碍经济发展,甚至可能导致政治体制的崩溃。

亨廷顿腐败理论提醒我们要警惕腐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倡导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亨廷顿腐败理论对于我们认识政治腐败问题、探讨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在当今社会,政治腐败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当借鉴亨廷顿腐败理论,坚决打击腐败现象,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发展。

2. 正文2.1 亨廷顿腐败理论的提出亨廷顿腐败理论的提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亨廷顿认为,腐败是指政府官员利用其职权来获取私利的行为,这种行为有损于整个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

亨廷顿认为,腐败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制度,它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负面影响。

浅析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

浅析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

展 的理 解也 是仁 者见 仁智 者见 智 ,当 代许 多的 政治 学家 为 变革 产生 重大 影响 。 ( 3 ) 历史 比 较 研 究 法 , 将 两 个 或 两个
政 治发 展理 论作 出了 重大 贡献 ,形成 了几 种代 表性 观点 。 以上 的社 会历 史变 迁过 程进 行 比较 ,将现 代化 历史 进程 划
就 政治 发 展 的 内 容 而 言 , 政 治 发 展 包 含 以 下 几 个 部
从 演进 的角 度 ,政 治发 展使 人们 能够 在政 治生 活中 发挥 创 分 :
造 力 ,是 新的 政治 生活 模式 制度中国国 内 学者对 政 治发 展思 想的 研究 也 是众 说 纷纭 ,
亨廷顿以美国英国和前苏联为例指出尽管三国具有不同的政府形式但却都能安邦定国因为这三个国家都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强的有内聚力的政治体制而这正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大多数国家所缺有效的政府机构组织完善的政党民众对公共事物的高度参与文官控制军队的有效系统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广泛活动控制领导人更替和约束政治冲突的一套合理而行之有效的程序
号 和反 应 ; ( 2 ) 转换 功能 , 包括 利 益表 达 、利 益综 合 、决策 、 化 ”是 同 一的 概 念 , 认 为“政 治 发 展 ”的 本 质 上 就 是“政 治 规 则仲 裁 、传 播关 系等 ; ( 3 ) 维护 和 适应 功 能 , 包括 政 治 社 民主 ”。亨廷顿 对 此 持 有 异 议 , 他 指 出“政 治 发 展 ”和“政
加布 里埃 尔 ·阿 尔 蒙 德 与 鲍 威 尔 合 著 的《比 较 政 治 分不 同的 阶段 , 或 根据 统治 者的 领导 类型 划分 不同 的政 治
学 : 体系 、过程 和 政 策 》一 书 中 对 政 治 发 展 观 点 偏 重 于 政 治 体系的 能 力方 面 ,认 为 一 个国 家 的 政 治发 展 ,其 政 治 体

亨廷顿的政治稳固理论及其当代启发

亨廷顿的政治稳固理论及其当代启发

亨廷顿的政治稳固理论及其今世启发摘要:亨廷顿是政治稳固理论的代表人物。

亨廷顿界定了政治稳固的含义,分析了进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固的本源,并提出了实现政治稳固的解决之道。

在对亨廷顿政治稳固理论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指出亨廷顿的政治稳固理论关于我国政治进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政治稳固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今世启发政治稳固理论研究的渊源能够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不同政治体制变迁的研究。

只是,政治稳固理论的研究兴起于二战后的政治进展研究中,这源于西方学者对进展中国家政治进展窘境的反思。

二战后,进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后纷纷显现了政局动荡、政治腐败、军人干政等问题。

因此,对政治稳固的研究成为政治进展研究的主题之一。

亨廷顿是政治稳固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在《转变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立足进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论述了他的政治稳固理论,详细分析了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关系,成立了政治稳固理论的经典分析框架。

他说:“我以前对这种变迁的研究,即《变迁中社会的政治秩序》,把重点是放在政治稳固的问题上。

我写那本书是因为我以为政治秩序是一件好事。

我的目的是要进展一项通那么性的社会科学理论来讲明可否实现稳固的缘故、方式和条件。

”[1]亨廷顿阐释了政治稳固的含义、政治不稳固的缘故和实现政治稳固的途径。

亨廷顿的政治稳固理论尽管提出了近半个世纪,但关于我国政治进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借鉴和启发。

一、政治稳固的涵义政治稳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硕的概念。

亨廷顿指出,与政治民主不同,政治稳固是极难概念的。

只是,整体上来讲,“政治稳固这一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两个因素:秩序和持续性。

”[2]秩序意味着政治体系相对不存在暴力、高压政治和割裂等。

而持续性意味着政治体系的关键部份相对来讲不发生转变、政治进展不中断、不存在全然改变政治体系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政治运动。

亨廷顿以为,政治稳固并非政治体系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不断转变当中的。

亨廷顿 政治发展

亨廷顿 政治发展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评析政治发展理论是比较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达到研究的顶峰,是政治发展理论的活跃期,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衰落。

对世界政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发展理论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理论派别,即戴维·伊斯顿和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为代表的体系功能学派,以卡尔·多伊奇和马丁·尼德勒等为代表的社会进程学派和以李普塞特和塞缪尔·P ·亨廷顿等为代表的比较历史学派。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本文试图通过该书,阐明亨廷顿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梳理出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积极借鉴意义及其政治发展理论的缺陷,以求更深刻地认识政治发展理论和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一、亨廷顿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一大批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开始现代化的进程,但是经济的发展并未是这些国家出现相应的政治稳定,而是动乱频繁,基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实际,亨廷顿通过大量的研究,力图找出产生政治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设计一套可行的思路和模式,从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认为,政治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高低,通常把政治发展等同于政治民主和政治现代化。

亨廷顿则不同,他将政治发展的关键是政治制度化,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政治发展是积极意义上的现代化的政治内容和政治结果。

可见,政治发展不等同于政治民主,也不等同于政治现代化。

亨廷顿将政治现代化的内涵确定为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离异化和参政的大众化,这些标准都必须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政治制度作保障,因此,政治发展只是政治现代化所产生的积极地政治后果。

具体来说,亨廷顿从四个角度来概括了政治发展的内涵:从地理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贫困及工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现代化过程的政治方面和政治结果;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向某种政治体系的目标和状态的进展;从功能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向工业社会所拥有的政治特征的发展过程。

亨廷顿_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的简析和批判[1]

亨廷顿_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的简析和批判[1]

136文 史 研 究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1.选题逻辑:“那些正在发生的事实及他们的意义”社会变迁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然而,本书中所谈论的社会变迁不同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任何一次变迁,这是一次由传统社会向所谓现代社会的急速推进。

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之中,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全盘更新了祖先为之骄傲了几千年的器物文明,更舍弃了先人们固守了数个世纪的制度文明。

然而与此同时,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也接踵而来。

政治发展究竟有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政治发展就必然得以秩序的缺失为代价吗?政府在其中又该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兴趣,催生出一大批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成果。

对此,西方最具代表性现代化理论,即正统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修正论做出了以下的回答:首先,政治发展自然包含于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步步推进,最终水到渠成。

因此,在现代化过程之中,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改造具有优先的地位。

其次,政治发展确实遵循着某种一般性的规律,大体上来说,就是沿着从专制集权到议会民主的单行道进行线性发展。

西方的今天便是第三世界的明天,发展本身便是政治发展的全部意义及价值所在。

他们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传统性以及现代性的相互关系上。

正统现代化理论认为,传统性和现代性是两种完全对立的属性。

政治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性,拥抱现代性的过程。

而现代化修正论则承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并非单纯此消彼长的过程,关键在于如何调和二者关系,实现社会的动员和整合。

至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动荡,两种理论都倾向于将其视作一个不可避免,也无须避免的过程。

国家最多只能进行局部调整,从而降低社会动荡的频率或烈度。

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别无他项的价值选择,任何试图保持传统与静止以避免动荡的举措,不但不免徒劳无功的悲剧结局,而且难逃有悖时代与人文精神的指责。

相较之下,亨廷顿在本书中所阐述的“政治秩序论”[1]则显得颇具新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摘要:二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为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国际背景。

政治制度化理论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等维度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政治稳定问题的解释,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然而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有限性。

通过对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在研究者价值取向、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本身内在逻辑和理论论证等方面存在的有限性进行系统分析,以更好地对其理论进行批判继承和应用。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the independence of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provides the background for Huntington's theor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theory explains how to maintain political stability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which has no doubt of much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limitations of Huntington's political system theory in terms of value orientation,research methods,theoretical inherent logicitself and theoretical demonstr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critical inheri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better.关键词: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有限性Key words:Huntington;the theor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limitations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5-0014-030 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第三世界实体存在的民族国家纷纷走上独立,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如何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以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的重要议题。

在这样国际大背景下,现代化理论应运而生。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作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成书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从宏观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亨廷顿的政治理论标志着西方学者对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目前学者对其政治理论多是侧重于研究其理论对我国现实政治实践的启示。

例如,刘飞分析了亨廷顿的政治稳定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在社会转型中维护政治稳定、提高治党理政的能力具有重要启示作用[1]。

高雁晋和孟军分析了政治稳定理论对我国政治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2,3]。

对于其理论的缺陷性,学者或是单从其理论本身进行论述,或是在论述其理论内容的同时对其理论的缺陷进行简单和粗略的评析。

韩奇分析了政治制度化理论框架自身在概念界定、变量选取和分析框架的完整性方面存在的问题[4]。

刘小年指出,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存在稳定与自由、发达与发展、形式与内容、循环与进化等方面的内在矛盾[5]。

显然这种分析没有考虑到理论本身以外诸如环境背景、研究者自身的政治价值取向以及理论的分析论证的具体情境等因素对理论本身缺陷造成的影响。

本文在阐述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的基础上,尝试从研究者价值取向、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本身和理论论证等方面系统分析这些因素对政治制度化理论造成的有限性,以求在理论应用时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扬弃和借鉴。

1 问题的缘起对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保持政治秩序的稳定是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难题。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理论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关系角度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如何保持政治稳定的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

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是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换句话说,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理论只能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指导,并不能适应于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政治实践。

亨廷顿在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实践和历史事实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政治制度化理论以及政治制度化理论中关于经济增长(现代化)、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动员、腐败与政治稳定的论述,对于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与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6]。

但是,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发展道路选择的具体性会使其理论的适用性受到限制。

而且走社会主义道路与其他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又有着不同的具体国情。

因此有必要对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分析其理论适用的有限性和局限性,以实现对不同国家其理论实现有选择地继承和借鉴。

2 政治制度化理论概述2.1 政治制度化的衡量指标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组织人类共同生活、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认为设定的一些制约”[7]。

政治制度是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约束政治主体行为、维持政治共同体秩序的一整套规则,它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程序和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长期稳定性、强制性和和合法性的特点。

亨廷顿指出,“政治制度化是指使政治组织和政治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过程”[8]。

即政治组织和程序运行的不断合理化、制度化和效率化。

关于政治制度化的程度,亨廷顿提出,“政治组织和程序的制度化的水平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适应性―刻板性、复杂性―简单化、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团结四个方面来衡量”[8]。

要而言之,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组织和程序自身的适应性程度、复杂性程度、独立性程度和内聚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适应性就是组织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存续能力,它可以通过组织年龄、领导人更新换代的频次和创新性等指标进行量化测度。

复杂性程度意味着机构的组织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程度。

自主性就是政治系统在社会中的独立自主程度,政治组织对社会特殊势力的独立性越强,其自身利益和价值的表达就越容易实现。

内聚力程度就是组织内部各程序之间的协调性,这种协调性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纪律和内部成员对组织本身的共识来体现。

如果政治组织和程序在这四个指标上的测度较高,说明政治制度化水平较高,就可以在现代化中形成释放由社会分化造成的社会冲突的宽容机制和安全阀,就能够把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2.2 政治制度化是影响政治稳定的核心变量对于刚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来说,巩固新生政权以稳定社会秩序符合大多数政治家的政策和策略选择。

所以亨廷顿认为,“各国之间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8]。

政府的有效程度最终体现为维护政治稳定和谋求经济发展的能力。

而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必须以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前提。

在亨廷顿看来,决定政治稳定的关键变量是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并保持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参与之间适当的比例。

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手段来实现的,所以政治制度化是影响政治稳定的核心要素变量。

在亨廷顿的理论论证框架中,主要涉及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流动机会和政治参与等变量。

社会动员是指人们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引起的价值观和态度期望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程度跟社会转型的速度与剧烈程度成正比。

社会流动机会是指公民社会地位的转变和社会角色的转换的可能性程度。

一般而言社会流动机会越小,公民诉诸政治参与的可能性就越大。

亨廷顿用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社会颓丧/社会流动机会=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8]来论述影响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流动机会和政治参与等影响政治稳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亨廷顿在论证现代化进程中影响政治稳定各变量之间关系时,是通过引入中间变量来进行论述的,通过中间变量逐步推导出现代化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在论证过程中,他作了如下假设:首先是,社会转型所引起社会动员的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产生社会颓废并往往诉诸于社会流动。

其次,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流动机会不能为社会动员提供满足渠道,并使公民诉诸于政治参与。

在这样的理论假设下,如果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水平能够满足公民的政治参与需求,政治秩序就会保持稳定,如果政治制度化水平跟不上政治参与的步伐,就会引起参与内爆[9]。

2.3 政治制度化的实现路径二战以后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学者先后提出了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

这两种理论都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转型占有优先地位,政治现代化只有是在经济转型之后才能进行或者水到渠成。

这种理论显然带有自由主义模式的倾向。

但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实践的事实表明:政治发展对经济转型的依赖并不具有绝对性,二者往往在不同比例上共同发展;在一些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国家,由于社会期望过高往往会出现政治动荡。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就是基于以上事实提出的三种学说。

政治稳定的关键在于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两个变量的比例,而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由社会动员导致的,具有不可避免性。

因此,就必须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

亨廷顿主张“建立强大的集权政府或强大的政党制度,建立的途径可以是革命,也可以是改革,但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必须重视农民的利益”[10]。

一个强大的政党制度和政党体系,可以把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纳入制度体系内并使之组织化和程序化。

亨廷顿还从政党的存续能力、复杂性和深度、内部成员的认同等方面分析了衡量政党制度化力量的标准。

所以在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理论中,政治稳定是目标追求,政治制度化是其核心影响变量,政党制度是政治制度化的实现方式。

3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的有限性3.1 “西方中心论”的价值取向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取向对保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取向虽然是主观的,但会自觉不自觉地受环境左右,从这方面来说,它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理论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场域中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以西方民主政治的价值取向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秩序问题进行的研究难免会隔靴搔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