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第一节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学习要点:

一、简析“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1)、“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

(2)、“争鸣”: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和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形成的原因:

(1)、经济:

(2)、政治:

(3)、阶级:

(4)、文化:

(5)、根本原因:

认识:一定时期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二、代表学派

(一)、儒家

1、孔子春秋

(1)、思想成就文化贡献

①政治思想:

②教育方面:

③整理古籍:

④言论:

2、评价:

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含义:即“爱人”,“仁者爱人”

实现仁的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别人)“克己复礼为仁”(对自己)

“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

政治上表现:“为政以德”反苛政:“苛政猛于虎也!”

有民本思想,社会人际和谐关系积极意义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八佾勿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维护周礼,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保守性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不能事人,焉能事鬼”

子曰: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孟子(战国)

(1)思想:

(2)评价:

【孟子】:名轲,邹国人,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被尊为“亚圣”。《孟子》为其经典著作。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孟子曰:“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谓大丈夫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不忍之心”

3、荀子(战国)

(1)思想:

(2)评价: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著作有《荀子》。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曰:“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道家

1、道家学派政体特点

2、老子思想

【老子】:春秋晚期的楚国贵族。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吏”(管理藏书的官吏),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一书相传为其所作,在道教被尊为教主,被称为太上老君。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为无为,而无不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小国寡民。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yú),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庄子思想: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的主要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三)法家

1、早期法家:

2、集大成者----韩非子

(1)理论:法、术、势三派;道家思想

(2)内容:

集权观:

法治观:

改革观:

认识论:

(3)发展趋势:

(4)作用:

【韩非子】“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疑匹夫”----《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四)墨家

(1)伦理观

宗旨:

主张:

特点:

(2)认识论

(3)逻辑学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墨子鲁问》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

2、

3、

4、

四、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1、儒家的仁政----

2、法家的法治思想----

3、孔子的教育思想---

4、墨家的兼爱、非攻---

5、道家的无为、辩证法---

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