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
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ppt课件(图文)pptx
学校传承
将蜡染技艺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
进行传承。
蜡染的保护措施与政策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蜡染技 艺进行保护,打击侵权行为。
资金扶持
设立专项资金,对蜡染技艺的 传承、保护和发展给予资金支 持。
建立档案
对蜡染技艺进行建档立卡,记 录其历史渊源、工艺流程、传 承谱系等信息。
01
02
03
图案丰富多样
包括几何图形、动植物、 人物故事等,构图饱满, 形象生动。
色彩鲜艳明快
以蓝白为主色调,搭配红 、黄、绿等鲜艳色彩,形 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寓意深刻
图案和色彩往往承载着民 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具有 深厚的文化内涵。
蜡染的艺术风格与流派
民族风格
蜡染作为一种民间工艺,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 同民族的蜡染风格各异。
博物馆展览
通过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展览,向公众展示蜡染的历史、技艺和文化 内涵,提高人们对蜡染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将蜡染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 动蜡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旅游推广
在旅游景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地,开展蜡染制作体验、蜡染产品展 示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和体验,促进蜡染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脱蜡
染色完成后,将布料 放入热水中煮洗,使 蜡质融化脱落,露出 图案。
蜡染的技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线条表现
通过运用不同粗细、长短的线 条,表现出图案的轮廓和细节
。
色彩搭配
根据图案需求和审美原则,合 理搭配色彩,营造出和谐、美
观的视觉效果。
蜡染的简单介绍
蜡染的简单介绍蜡染是一种传统的染色技术,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悠久的历史。
它是一种将蜡烛融化并涂在织物上,然后将织物浸入染料中的方法,以实现一种独特的图案和颜色效果。
蜡染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后来传播到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
在这些地方,人们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来进行蜡染。
在印度,人们使用蜜蜡和天然染料来制作蜡染,而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人们使用蜡和人造染料来进行蜡染。
在非洲,人们使用蜡和泥浆来制作蜡染。
蜡染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人们需要准备一块织物和一些蜡。
织物可以是棉布、丝绸或麻布等,而蜡可以是蜜蜡、蜂蜡或石蜡等。
然后,人们将蜡烛融化并用刷子或铅笔将蜡涂在织物上。
涂蜡的部分将被保护起来,不会被染料渗透。
接下来,织物被浸入染料中,染料会渗透到未被蜡保护的部分。
最后,织物被晾干并去除蜡,这样就可以看到蜡染的图案了。
蜡染的图案和颜色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和工艺来实现。
最常见的技术是涂蜡和浸染,但也有其他技术,如绑扎、打结和刮蜡等。
通过这些技术,人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花朵、动物和几何图形等。
颜色方面,蜡染可以使用天然染料或人造染料,可以实现丰富多彩的效果。
蜡染不仅可以用来染织物,还可以用来染制其他材料,如纸张、木材和皮革等。
在不同的文化中,蜡染被用于制作服装、家居用品和工艺品等。
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装饰和艺术价值。
蜡染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艺,它需要人们熟练掌握染料的使用和蜡的涂抹。
同时,蜡染也需要人们具备艺术和创造力,以创作出独特和美丽的图案。
在现代,蜡染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手工艺活动,许多人喜欢亲自尝试蜡染,以体验其中的乐趣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蜡染是一种传统而独特的染色技术,它通过涂蜡和浸染的方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颜色效果。
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装饰和艺术价值。
蜡染需要人们具备耐心、技巧和艺术创造力,同时也是一种受欢迎的手工艺活动。
苗族蜡染的技法特点
苗族蜡染的技法特点苗族蜡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具有独特的技法特点和艺术风格。
以下是苗族蜡染的技法特点:1. 使用天然染料:苗族蜡染使用的是天然的植物染料,如靛蓝、茜草、紫梗等,这些染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性能。
靛蓝是一种常见的蓝色染料,用于制作蓝色背景上的白色花纹,呈现出清新淡雅的艺术效果。
茜草是一种红色染料,常用于制作红花或红底上的白色花纹,呈现出鲜艳夺目的视觉效果。
紫梗则是一种紫色染料,常用于制作紫色背景上的白色花纹,呈现出高贵典雅的艺术效果。
2. 以蜡为防染剂:苗族蜡染使用的是天然的蜂蜡或石蜡作为防染剂,这些蜡在低温下会凝固,而在高温下则会融化。
蜡染艺术家通过在布料上涂蜡,形成各种图案或花纹,然后在染料中染色。
由于蜡具有防水的性能,因此染料无法渗入涂有蜡的部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花纹或图案。
3. 手工精细:苗族蜡染是一项手工精细的技艺,需要艺术家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艺术家根据设计图纸或灵感来源,在布料上用蜡刀蘸取熔化的蜡液进行描绘,每一刀都要准确无误,线条流畅自然。
染色时也需要掌握好时间和温度,以保证颜色均匀、鲜艳。
4. 图案精美:苗族蜡染的图案精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
常见的图案有花鸟鱼虫、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这些图案都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生活和传统信仰。
艺术家通过运用不同的线条和构图方式,创造出丰富多彩、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展现出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5. 环保可持续:苗族蜡染使用的天然染料和蜂蜡等材料都是可再生资源,不仅对人体无害,而且对环境友好。
此外,蜡染布料上的花纹可以通过洗涤和摩擦逐渐磨损,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
这种环保可持续的特点使得苗族蜡染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之,苗族蜡染具有独特的技法特点和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和欣赏苗族蜡染,不仅可以领略到其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艺术魅力,更可以感受到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蜡染ppt课件
不同地域特色蜡染品种
贵州蜡染
介绍贵州地区的蜡染特色 ,如苗族蜡染的图案和色 彩,以及其在贵州文化中 的地位。
云南蜡染
讲解云南地区的蜡染风格 ,如大理白族蜡染的工艺 特点和图案设计。
其他地域蜡染
简要介绍其他地区的蜡染 特色,如四川、湖南等地 的蜡染品种和风格。
名人名作欣赏与解读
名人名作介绍
列举几位著名的蜡染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简要介绍其艺术风格和 成就。
选择有潜力的学徒,通过口传心授、手把手教学的方式传 承技艺。
群体传承
在特定地域或社群内,多人共同参与蜡染制作,互相学习 、交流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署
普查与记录
对蜡染技艺进行全面普查,记录工艺流程、材料配方等关键信息 。
建立档案库
整理普查资料Leabharlann 建立蜡染技艺档案库,方便后续研究和保护。
传承人认定与扶持
03
蜡染品种与风格
Chapter
传统民间蜡染风格介绍
民间蜡染的起源和历史
01
介绍民间蜡染的悠久历史和传承,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重要地位。
传统民间蜡染的图案和色彩
02
详细讲解传统民间蜡染常见的图案和色彩,如花鸟鱼虫、山水
风景等,以及其寓意和象征意义。
传统民间蜡染的工艺流程
03
介绍传统民间蜡染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布料准备、蜡液制作
政策法规对产业影响解读
政策法规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的政策法规,为蜡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 力保障。
行业标准规范
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蜡染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
蜡染的名词解释
蜡染的名词解释蜡染,是一种源自古老传统的染色技艺,通过涂抹蜡在织物上形成阻隔,使蜡未被染色的区域在后续染料浸泡中得以保持清晰,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花纹和图案。
这门技艺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如印尼的巴厘岛、印度的卡拉巴里、非洲的尼日利亚等地均有相应的蜡染工艺。
蜡染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埃及时期。
古埃及人将蜂蜡混合植物树脂,涂抹在织物上,以实现部分染色的效果。
而到了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蜡染工艺得以发扬光大,当地人将蜡和热蜡熔体混合,用画笔或者特制的工具将蜡涂抹在棉、丝等织物之上,再进行染色。
这种蜡染技艺被称为“巴厘蜡染”,具有鲜艳多彩的特点,成为了巴厘岛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
在蜡染工艺中,最核心的步骤就是涂蜡。
在纹样设计之前,制作人需要将蜡加热至液态,然后使用画笔或者其他工具将蜡涂抹在织物上。
这一工序要求工匠们持有稳定的手艺和审美素养,因为涂蜡的过程不可逆转,任何小的错误都会对最后的染色成果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蜡染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外,近年来亦融合了现代技术的发展,例如数码印刷和机器的辅助。
这些技术的引入使蜡染工艺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将其应用范围扩大至家纺、服装等领域。
蜡染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效果。
在经历了染色和脱蜡的步骤后,织物上的蜡便被清除,让原本未被染色的部分呈现出饱满的颜色,与染色区域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使得织物上的花纹和图案更加立体感和层次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
而且,由于每个手工制作的蜡染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特性也增添了其艺术价值。
蜡染作为一门传统工艺,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还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创意。
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蜡染被视为宗教仪式中的重要工艺品,在庆祝节日和庆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在尼日利亚,蜡染则成为了当地人纹身和服装装饰的一种方式,展现着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豪感。
蜡染作为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承载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
它不仅仅是一种制作工艺,更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蕴含着生活的艺术与智慧。
蜡染课程ppt课件
对称的图案给人以平衡和稳定的感觉,而平衡的图案则能更好地突出主题和层次感。在蜡染过程中,需要注意图 案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确保其对称与平衡,提升作品的艺术美感。
色彩搭配与运用
总结词
色彩搭配与运用是蜡染艺术的又一重要元素。
详细描述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能够直接影响蜡染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感表达。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突出作 品的主题和氛围;而巧妙的色彩运用则能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蜡染过程中,需要根据创作 意图和布料特点选择合适的颜色和搭配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蜡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体现了人类对 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023
PART 02
蜡染制作流程
REPORTING
材料准备
染料
选择天然植物染料,如 靛蓝、茜草红等,确保
安全无毒。
布料
选用质地细密、吸水性 好的棉布或麻布,便于
上色和呈现图案。
蜡
采用蜂蜡或石蜡,熔点 适中,便于制作蜡模。
2023
PART 03
蜡染技巧与难点解析
REPORTING
蜡温的控制
总结词
蜡温的控制是蜡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蜡染的效 果和质量。
详细描述
蜡温过高会导致蜡液过快地融化,使得图案模糊不清;而蜡 温过低则会使蜡液难以渗透到布料中,导致颜色不均。因此 ,在蜡染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蜡温,以保证蜡染效果的完 美呈现。
涂蜡
用蜡刀将熔化的蜡均匀涂在布 料上,形成一层薄薄的蜡膜。
冷却
待蜡膜冷却凝固后,用热风枪 轻轻加热,使蜡膜变得柔软。
刻画图案
在蜡膜上刻画出之前设计的图 案,注意力度和线条流畅。
蜡染技法介绍
蜡染技法介绍
蜡染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纺织工艺,以其独特的纹理和色彩效果而闻名。
以下是蜡染技法的介绍:
1. 材料准备:蜡染的主要材料是蜡和布。
蜡通常由动物脂肪或植物蜡制成,具有良好的粘性和可塑性。
布料一般选择天然纤维,如棉布或麻布,以保持其柔软性和透气性。
2. 画蜡:在布料上绘制图案是蜡染的关键步骤。
画蜡时,使用特制的铜刀或竹刀,蘸取熔化的蜡液,在布料上描绘出所需的图案。
蜡液在布料上凝固后,形成一层透明的蜡膜,起到防染作用。
3. 染色:将画好的布料放入染缸中,进行染色。
染缸中的染料通常是天然植物染料,如靛蓝、茜草等。
染色过程中,蜡膜可以阻止染料渗透到图案之外的布料上,从而形成独特的纹理效果。
4. 去蜡:染色完成后,将布料取出,用热水或蒸汽加热,使蜡膜软化并溶解。
然后用水冲洗布料,去除残留的蜡质,露出底下的图案。
5. 晾干:将去蜡后的布料晾干,即可得到具有独特纹理和色彩效果的蜡染作品。
蜡染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纹理效果丰富多样,色彩鲜艳且持久。
同时,蜡染工艺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蜡染手工课件ppt
蜡染产业的未来展望
培养传承人才
重视蜡染技艺的传承,通过培训 、教育等方式培养新一代蜡染传
承人。
拓展国际市场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将蜡染推向 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知名度。
创新商业模式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定制化服务 、线上线下结合等,满足消费者多 样化的需求。
谢谢
THANKS
文化内涵深厚
作品应充分体现蜡染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传递民族文化和历史信
息。
作品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主题内容评价
评价作品的主题是否鲜明,内 容是否具有深度和意义。
技艺水平评价
评价作品的蜡染技艺是否精湛 ,线条、色彩、细节处理是否 到位。
创意性评价
评价作品的创意是否独特,是 否具有新颖性和突破性。
文化内涵评价
02 蜡染制作材料与工具
CHAPTER
染料与颜料
染料
用于给布料上色,常见的有靛蓝 、藏红等植物染料。这些染料在 水中溶解后,能将布料染成各种 颜色。
颜料
与染料相似,但颜色更为鲜艳, 且颜色种类更多。它可以直接涂 在布料上,不需经过水煮。
蜡与蜡刀
蜡
蜡染的主要材料,通常使用蜂蜡或石 蜡。蜂蜡的质地较软,容易操作;石 蜡的质地较硬,但价格更便宜。
尝试使用新型材料和工艺 技术,丰富蜡染的表现形 式和创作手段,提高生产 效率。
跨界合作与创意应用
与时尚品牌合作
创意家居用品
与时尚品牌合作,将蜡染应用于服装 、配饰等领域,拓展市场应用范围。
将蜡染应用于家居用品,如桌布、窗 帘、抱枕等,丰富家居装饰风格。
与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
与其他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共同创 作跨界作品,激发创意火花。
蜡染分析报告
蜡染分析报告1. 简介蜡染是一种传统的染色工艺,使用蜡在织物上涂抹、绘画,然后进行染色,通过蜡的防护作用,使蜡未覆盖的区域染上颜色。
蜡染可以获得独特的纹样和纹理效果,是一种常见于手工艺品和纺织品的染色技术。
本报告将对蜡染技术进行分析,包括蜡染的工艺过程、材料的选择和蜡染产品的特点。
2. 蜡染的工艺过程蜡染主要包括以下工艺过程:2.1 准备工作在进行蜡染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和工具:•蜡烛或蜡块•织物或手工艺品•染料•刷子或蜡笔•热源(可以使用熨斗或热风枪)2.2 绘制图案使用蜡烛或蜡块在织物上进行绘画,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纹理效果。
蜡具有防护作用,可以保护未覆盖的区域不被染料渗透。
2.3 染色将染料溶解在水中,将织物浸泡在染料溶液中,直到达到理想的颜色深度。
蜡覆盖的区域将不会被染色。
2.4 去蜡将染色后的织物放入热水中,融化蜡,并用清洁剂洗涤织物,以将蜡完全去除。
洗涤后,用清水冲洗织物并晾干。
3. 蜡染材料的选择蜡染的材料选择对于获得理想的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蜡染材料:•织物:蜡染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织物,包括棉布、丝绸、麻布等。
选择适合的织物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
•蜡:蜡是蜡染的关键材料,可以选择传统的蜡烛或蜡块。
不同类型的蜡具有不同的融化温度和颜色。
•染料:染料的选择也很重要,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和类型的染料,如天然染料或合成染料。
染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会影响蜡染效果。
•刷子或蜡笔:用来绘制图案的工具,选择合适的刷子或蜡笔可以更好地控制细节和线条。
4. 蜡染产品的特点蜡染产品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纹样多样:蜡染技术可以实现各种纹样和图案的绘制,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进行设计。
•手工艺感:蜡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
每一件蜡染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耐久性:经过正确的染色和处理,蜡染产品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可以经受多次清洗和使用。
•自然纹理:蜡染的纹理效果独特而自然,不同于其他染色技术。
蜡染
蜡染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传说故事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
起源地考察了解考察蜡染的起源是理解蜡染本质的必要环节。
任何技艺的起源和人类的劳动都是同步的,它包括人类发现的自然中的各种效应和人类的操作经验,蜡染技艺的起源也是如此。
埃及埃及是古代文明的摇篮,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同时吸取东西方的各种文化,成为最早步入文明的古国之一。
蓝靛在公元前2400年的古埃及及第五王朝就已经作为防腐抗菌剂使用,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学者普利尼斯在《自然史》中,描写了埃及人浸染织物时用蜂蜡访燃,并称这种方法为“古怪的”,这说明早在相当于西汉时期的埃及,蜡染技艺就已经广为流行了。
英国L.W.C.迈尔斯主编的《纺织品印花》中认为,埃及蜡防花布早在公元前1500年已闻名遐迩。
因此,埃及应被认为是蜡染的发源地之一。
印度印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棉纤维的国家,而且印度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有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棉纺织品的记录,因此棉织品的印染术也可能发源于印度。
虽然印度气候潮湿,很难发现古老的织物残片,但从其他地区出土的蜡染棉织物可以判断,印度曾拥有高度发达的蜡染文化。
赵丰教授在《丝绸艺术史》一书中考证了新疆民丰地区尼雅出土的绘有半裸女神像的蜡染棉织品,根据神像头后背光具有印度文化的因素,认为蜡染工艺在东汉时已传入中国西部边陲,印度应是蜡染的起源地之一。
中国我国无疑也是蜡染发源地之一,从大量史料记载和古代绘画中可寻觅一些线索。
近年来发掘出土的精美的蜡染实物更是提供了有力证据,且把我国蜡染起源时间大大推前。
蜡染简介——精选推荐
蜡染简介làrǎn 蜡染(蜡染)[wax printing;batik] 染布工艺。
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
我国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
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就呈现出白色图案。
可能汉代已有,唐代始盛行。
蜡染(batik),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
蜡染,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蜡染的起源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
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丝、染色当时都设有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工官。
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
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
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公元581--907年)。
这里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一代传一代,可以说,从我国的染织技术开创时,蜡染就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称之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
这批遗存的蜡染实物中,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纹。
蜡染染的四种基本方法
蜡染染的四种基本方法以蜡染染的四种基本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蜡染的四种基本方法,包括熔蜡法、蜡泥法、蜡印法和蜡浆法。
一、熔蜡法熔蜡法是蜡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首先,将蜡块放入蜡炉中加热,使其熔化成液态蜡。
然后,使用蜡笔或蜡刀,将液态蜡直接涂抹在织物上。
可以根据需要在织物上涂抹不同的图案或图案的一部分。
涂抹完毕后,等待蜡干燥,即可进行染色。
染色时,将织物浸入染料液中,经过适当的时间后取出,用水冲洗干净,使蜡与染料分离,完成染色。
二、蜡泥法蜡泥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蜡染方法。
首先,将蜡块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糊状。
接下来,将蜡糊均匀地涂抹在织物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蜡泥。
在蜡泥上可以使用蜡笔或蜡刀绘制图案。
待蜡泥干燥后,进行染色。
染色时,将织物浸入染料液中,使染料渗透到未被蜡泥覆盖的部分。
染色完成后,用水冲洗织物,使蜡与染料分离,呈现出图案。
三、蜡印法蜡印法是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图案的蜡染方法。
使用蜡印机或蜡印块,将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印在织物上。
蜡印机类似于印刷机,可以将蜡印在织物上。
蜡印块则是将蜡印在块上,通过压力将蜡印在织物上。
蜡印完成后,进行染色。
染色时,将织物浸入染料液中,使染料渗透到未被蜡印覆盖的部分。
染色完成后,用水冲洗织物,使蜡与染料分离,呈现出图案。
四、蜡浆法蜡浆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蜡染方法。
首先,将蜡块加热至液态,然后加入适量的石蜡或蜡油,搅拌均匀,形成蜡浆。
接着,使用蜡刀或蜡笔将蜡浆涂抹在织物上,形成图案。
蜡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浓度,以控制蜡的渗透性和图案的清晰度。
蜡浆干燥后,进行染色。
染色时,将织物浸入染料液中,使染料渗透到未被蜡浆覆盖的部分。
染色完成后,用水冲洗织物,使蜡与染料分离,形成图案。
总结:蜡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通过使用不同的蜡染方法,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和效果。
熔蜡法、蜡泥法、蜡印法和蜡浆法是蜡染中常见的四种基本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蜡染。
蜡染
蜡染的主要方法是,先在白布上画好几何图 案或花、鸟、鱼、虫等花纹,然后用蜡刀把演化 了的蜡液填在画好的花纹上。全部面完后,再把 布浸入靛蓝液中浸染。颜色达到一定的深度后, 把布取出晾干,再用水煮脱蜡,就印成了蓝底白 花的蜡染布。由于蜡性较脆,容易产生裂纹,染 料渗入裂缝后,印成的花红中往往产生一丝丝细 的冰裂,形成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
蜡染Hale Waihona Puke 线灰 染点
蜡染图案以写实为基础。艺术语言质朴、天真、粗 犷而有力,特别是它的造形不受自然形象细节的约束, 进行了大胆的变化和夸张。
1、铜鼓纹 2、蝴蝶纹: 3、鸟纹 4、鱼纹 5、螺旋纹 6、龙纹: 7、花草植物纹 8、虫纹 铜鼓纹
蝴蝶纹
鸟纹
鱼纹
螺旋纹
龙纹
花草植物纹
虫纹
纹样的布局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 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 蓝靛浸染,既染 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
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然龟裂,
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
蜡染的主要方法是,先在白布上画好几 何图案或花、鸟、鱼、虫等花纹,然后用 蜡刀把演化了的蜡液填在画好的花纹上。 通常意义上的蓝印花布也是一种蓝 白二色的花布。蓝印花布的制作方法 是,先把纸刻成花板,蒙在白布上, 然后用石灰、豆粉和水调成防染粉浆 进行刮印,再放入靛蓝染液中浸染, 晾干以后,刮去防染浆,就成了蓝白 二色的花布。
蜡染如同一股清新的风,令现代人感受到人与
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温馨。它的价值是来自不同社
会文化的同构与艺术潮流的推动作用。它属于人
类自然禀赋中的心理遗传信息,是积淀于深层的
集体无意识。
蜡染工艺的详细介绍
蜡染工艺的详细介绍1. 历史渊源蜡染,又称蜡缬,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
这一技艺主要利用蜡质作为抗染剂,在织物上绘出图案,再经染色后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蜡染工艺在我国各地均有流传,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如贵州、云南等地,蜡染更是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2. 制作材料蜡染工艺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织物、蜡、染料和工具。
织物常用棉布、丝绸等;蜡则选择蜂蜡、白蜡等,这些蜡质具有良好的防染性能;染料多为天然植物染料,如蓝靛、茜草红等;工具则包括画笔、刀具、熔蜡壶等。
3. 制作流程蜡染工艺的制作流程包括画蜡、染色和去蜡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艺人会用熔蜡壶将蜡加热至融化,然后用画笔或刀具在织物上绘制出所需的图案。
接着,将绘制好的织物浸入染料中,由于蜡质具有防染性能,因此染料无法渗透到蜡质覆盖的部分,从而在织物上呈现出白色图案。
最后,经过煮沸或熨烫的方式去除蜡质,完成蜡染作品。
4. 技艺特点蜡染工艺具有独特的技艺特点,其中最显著的是其冰纹效果。
由于蜡质在染色过程中会产生裂纹,使得染料在裂纹处渗透形成独特的纹理,这种纹理被称为“冰纹”。
冰纹的存在使得蜡染作品具有一种天然的美感,充满了艺术韵味。
5. 图案设计蜡染工艺的图案设计丰富多样,包括动植物纹样、人物故事、几何图案等。
这些图案设计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蜡染图案还常常被用来象征吉祥、祈福等寓意。
6. 文化内涵蜡染工艺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还承载着民族历史、信仰和审美观念。
通过蜡染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
7. 应用领域蜡染工艺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服饰领域,蜡染被用于制作各种民族服饰和时尚服装;在家居装饰领域,蜡染作品常被用作窗帘、床单、桌布等;此外,在艺术品收藏领域,蜡染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而备受青睐。
精巧之工艺中国蜡染技术
精巧之工艺中国蜡染技术精巧之工艺:中国蜡染技术蜡染技术是中国传统丝绸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技艺,其精巧的工艺使得织物上呈现出独特的纹样和色彩。
通过在织物上涂抹蜡膏,然后将其染色,再经过蜡的退去,最终得到一幅幅精美的蜡染图案。
本文将介绍中国蜡染技术的历史渊源、工艺过程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一、历史渊源蜡染技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约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独有的一种纺织装饰工艺。
蜡染技术的起源与古代祭祀仪式密切相关,人们采用蜡染技术将各种纹样和图案应用于仪式用织物上,作为一种信仰的表达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蜡染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宋代以后,蜡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丝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明清时期,蜡染技术达到了巅峰,在宫廷和民间都广泛应用。
二、工艺过程中国蜡染技术的核心在于蜡的运用和染色的工艺。
下面将介绍中国蜡染技术的传统工艺过程。
1. 准备工作首先,选择适合的织物作为蜡染的载体。
一般来说,棉和丝绸是常用的织物材料。
然后准备蜡膏,一般采用兽蜡或植物蜡等天然原料制作而成。
2. 设计纹样在织物上使用铅笔或者其他工具绘制出所需的图案和纹样。
设计可以是传统的花鸟鱼虫,也可以是现代的抽象图案,根据需求来决定。
3. 涂蜡使用特制的蜡刀或者蜡笔在织物上涂抹蜡膏,以固定下来的纹样为准确起点,细致地将蜡膏涂在织物表面并勾勒出纹样的细节。
蜡膏会在织物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层,防止染料渗透。
4. 染色将织物浸入染料中,染色剂会渗透没有涂蜡的区域,而被蜡覆盖的区域则保持原有颜色。
通过不断调整染色时间和染料浓度,达到所需的颜色效果。
5. 去蜡经过染色后,将织物在热水中清洗,使得涂抹在织物上的蜡膏溶解。
热水的温度和浸泡的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蜡和染料来进行调整,以确保蜡完全去除。
6. 干燥和整理将染色和去蜡后的织物晾干,然后用熨斗轻轻烫平来展示蜡染图案的细节和光泽。
三、传承与发展蜡染技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蜡染的介绍
蜡染的介绍蜡染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染色技艺,它以蜡作为染料的阻隔剂,通过在织物上涂抹、描绘、印刷蜡的方式来制作图案。
蜡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古代埃及和印度,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流行的手工艺品之一。
由于蜡染的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它被认为是一门艺术。
首先,制作蜡染需要准备好织物、蜡和染料。
然后,将蜡加热至液态,用刷子或工具将蜡涂抹在织物上,形成想要的图案。
蜡涂抹完成后,将织物浸入染料中,使染料渗透到未被蜡涂抹的部分。
待染料干燥后,用热水清洗织物,将蜡融化并去除,最终呈现出鲜艳的图案。
蜡染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创造出多样且独特的图案。
通过改变蜡的涂抹方式、染料的颜色和织物的选择,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效果。
蜡染可以呈现出自然风景、动物、花卉等图案,也可以表现出抽象的几何图形和线条。
这些图案不仅可以用于制作服装、家居用品等实用品,还可以作为艺术品展示或收藏。
蜡染的工艺虽然简单,但是制作出精美的作品需要技巧和经验的积累。
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多次涂蜡、染色、脱蜡的循环过程来创作出层次丰富、色彩鲜明的作品。
这种手工制作过程赋予了蜡染作品独特的质感和艺术性,与机械化生产的产品相比,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独特的魅力。
蜡染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服装领域,蜡染可以为布料增添独特的花纹和颜色,使服装更加时尚和个性化。
在家居装饰方面,蜡染可以用于制作窗帘、靠垫、桌布等,为家居环境增添一丝艺术气息。
此外,蜡染还可以应用于手工艺品制作、艺术教育和文化交流等领域,成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蜡染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将自然、艺术和人文融合在一起,让人们更加关注手工艺品的价值和独特性。
制作蜡染作品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这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蜡染的制作过程,人们可以感受到手工艺品的温度和独特之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蜡染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染色技艺,它以蜡作为染料的阻隔剂,通过涂抹、描绘、印刷蜡的方式在织物上制作图案。
蜡染技术说明
蜡染技术说明
蜡染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染色技艺,以其美丽独特的图案和对织物染色的精准度,得
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青睐。
蜡染是通过将蜡涂在织物上,以阻止染料渗透到织物的某些部分,从而形成各种图案和设计的技术。
蜡染技术有三种主要类型,包括块蜡染、线蜡染和
自由手蜡染。
块蜡染是最常见的蜡染技术之一。
这种技术使用蜡块或小块蜡来涂在织物上,并通过
固定蜡的位置来创造出复杂的图案和设计。
在染色时,整个织物被浸入染料中,染料会渗
透到未被蜡覆盖的织物部分,形成某种颜色。
当染色完成后,蜡会被溶解,轻轻抽出蜡块,从而露出染料未染色的部分。
经过如此反复的颜色浸染和蜡涂抽取,最终形成完整的图案
和设计。
线蜡染是另一种常见的蜡染技术。
它使用细线把蜡涂在织物上,并按照设计线条,将
线拉在织物上来创建光滑的形状和细节。
在染色过程中,蜡以类似于块蜡染的方式充当染
色障碍。
最后,将蜡脱落,无需将线纤维从织物中拆出,蜡染过程就完成了。
自由手蜡染是最具挑战性的蜡染技术之一。
这种技术的难点在于需要在空白的织物上
涂上蜡,形成有效的图案和设计。
自由手蜡染需要完美的手艺和高超的技巧,才能创造出
美观复杂的作品。
蜡染技艺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经验,还需要独特的创造力和美学眼光。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蜡染教程、特殊的织物染色剂和其他必要的工具,来实践和自学
蜡染技术。
蜡染技术和工具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使其在当今时代变得更加现代化、实用化,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蜡染工艺特点
蜡染工艺特点
蜡染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染色技术,以使用熔化蜡在织物上涂绘图案,然后进行染色的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
1. 独特的效果:蜡染工艺可以制作出独特而精细的图案和纹理,使得染色的织物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
2. 精妙的技巧:蜡染需要细致的手工操作,在织物上涂抹蜡,需要准确的手法和技巧,才能制作出清晰和精确的图案。
3. 耐久的效果:由于蜡在染色过程中起到屏障的作用,可以阻止染料渗透到涂抹蜡的部分,因此蜡染的图案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持久性,不易褪色。
4. 可变的颜色:蜡染可以使用各种颜色的染料,通过在蜡涂抹的部分进行染色,可以制造出多种颜色的图案。
5. 多样的应用:蜡染工艺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织物和纺织品,包括棉布、丝绸、毛料等,使得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6. 环保和可持续:蜡染工艺使用天然的蜡和染料,不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此外,蜡染织物可以水洗和重复使用,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
蜡染工艺特点
蜡染工艺特点
1. 手工制作:蜡染工艺是以手工为主的染色技艺,需要艺人使用蜡烛或蜡笔将蜡涂抹在织物上,形成图案或图形。
2. 可重复使用:蜡染工艺中使用的蜡可以在染色过程中进行多次涂抹,并且可以多次融化和清除,使得可以在同一块织物上进行多次染色。
3. 阻隔效果:蜡染工艺中,蜡可以形成一层隔离层,使得被蜡覆盖的部分织物不会染色。
这种阻隔效果使得可以在染色过程中控制颜色的分布和渐变效果。
4. 多样化的图案设计:蜡染工艺可以制作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和图形,包括花卉、动物、几何等各种形式。
蜡的涂抹方式、染色方法以及颜料的使用都可以灵活变化,使得设计师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图案。
5. 自然效果:蜡染工艺使用的染料一般为天然植物提取的颜料,不含有害物质。
因此,所染出的图案具有柔和自然的色彩效果,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6. 柔软质感:蜡染工艺中,染色的织物保持了原有的柔软质感,没有过多的化学处理,因此手感舒适,有一定的凉爽感。
7. 耐久性:经过蜡染工艺处理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图案不易磨损或褪色,可以长时间保持美观。
总结起来,蜡染工艺以手工制作为主,具有丰富多样的图案设计,能够创造出自然、柔软的质感和持久的耐久性。
这使得蜡染工艺在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受欢迎程度。
蜡染的具体操作方法
蜡染的具体操作方法
蜡染是一种将蜡烛熔化后涂抹在织物上,然后再深染的工艺。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具和材料:蜡烛、织物、蜡笔或者刷子、深染剂、染缸、锅、烧杯等。
2. 准备织物:将要染色的织物清洗干净,确保没有任何杂质。
3. 热融蜡烛:将蜡烛放入锅中,用小火加热直到蜡烛全部融化。
可以用烧杯将蜡烛融化后的蜡倒入蜡笔或者直接使用刷子。
4. 涂抹蜡:将融化的蜡涂抹在织物上,可以使用蜡笔进行图案勾画,也可以直接用刷子涂抹。
5. 固定蜡:将涂抹完蜡的织物晾干,然后使用熨斗在织物上加热,使蜡渗透到织物内部,达到固定的效果。
6. 准备染料:根据需要的颜色,将染料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7. 染色:将带有蜡的织物放入染缸中,将染料倒入染缸中,使织物完全浸泡在染料中。
根据需要上色的深浅程度,可以决定浸泡的时间长短。
8. 上色完成:根据染色时间,取出织物,用清水冲洗,使染料完全洗净。
9. 去除蜡:将染色后的织物放入开水中煮沸,蜡就会溶解在水中,然后用中性清洗剂清洗,最后晾干。
10. 完成:蜡染工艺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后续加工,如熨烫、裁剪等。
需要注意的是,蜡染是一种具有一定技巧和经验的工艺,操作时要小心不要将蜡染到不需要上色的部分,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烫伤等意外。
建议初学者先在小块织物上练习,掌握技巧后再进行大面积的蜡染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染蜡染简介làrǎn传统苗族蜡染蜡染[wax printing;batik] 染布工艺。
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
我国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
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就呈现出白色图案。
始于汉代,盛于唐代。
蜡染(batik),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
蜡染,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蜡染的传说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
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
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
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
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
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
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
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
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
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蜡染的起源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
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丝、染色当时都设有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工官。
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
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
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公元581--907年)。
这里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一代传一代,可以说,从我国的染织技术开创时,蜡染就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称之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
这批遗存的蜡染实物中,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纹。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流行很广,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绑腿,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蜡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蜡染图案有的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
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蜡染的发展与变迁随着苗乡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使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了中击,因此现代苗族人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苗族社区的过剩劳动力大批加入全国劳动力迁移大军,黔东南的苗族村寨中,60%的青年人外出打工,在工作的同时,他们也逐渐接受了发达地区的价值观念。
另外,随着电影、电视等传媒深入到苗乡,拉近了边远地区与文化中心地区的距离,也加速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传统的文化传承机制之所以能有效运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传统文化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世代相传的。
"过去由于居住在高山峡谷中的苗族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只能是祖辈所创造的文化。
但是当他们有条件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后,就有了比较和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念就会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
尤其是年轻人的求富意识和求知意识在外界信息的强烈j中击下表现得分外突出,他们对生存、对美、对快乐都有了与祖辈完全不同的理解。
随着外界信息的传入,年轻人价值观的变化和他们对所处的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与几十年前相比,苗族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但改变更大的是他们的心态。
以前苗族妇女画蜡染没有功利的目的,艺术劳动和生产劳动完全一致,可以说那时的苗族蜡染是一种地道的生产者为本身需要而创造的生产者的艺术。
当我们翻看苗族妇女出售的蜡染时,凭直觉就可明确地判断出这是新的还是老的。
她们的前辈在淡泊平静的心态之下点蜡,'每一笔都透着灵气,构图也用心良苦,整个画面精致而饱满。
现在尽管还有画的不错的妇女,但比起人人都是点蜡高手的时代来说,苗族蜡染无疑呈退步趋势。
经济时代改变了她们的价值观,近年来画的蜡染多是草草了事,制作速度较快,笔画也显得粗糙。
所以由于苗装的文化功能逐渐减弱,费工费时的服饰工艺也就逐渐衰落。
但新的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拓展,使苗族服饰工艺从开发利用的角度得到了肯定,服饰工艺的传承不仅关系到苗族服饰文化的保存,也关系到了苗族人谋生技能的延续,因此可以说包括苗族蜡染文化在内的服饰工艺文化比苗族其他文化因子的发展机会更多。
从审美角度来看,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_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组成一种理想化的完形关系。
这种"人化"作用沟通了人们心灵的联系,架起一座人类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
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结起来。
这种沟通作用使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标与角度,从积淀下来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内容。
从文化特性来看,苗族蜡染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已由原有功利内容的意念标记转化为用做欣赏的审美形式,人们在对这蓝白相间的幽远、神秘象征符号的联想与品评中,重新领悟并充实了它的内容。
当人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去审视与评价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时,它实际上已超脱了自身,作为一种艺术元素进入了现代艺术生活,实现了向新的文化氛围与审美境界的跨越,展示出新的文化意义。
综上所述,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虽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
人类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开始了全球规模的文化交流。
现代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观正渐渐同化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这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保持发扬,还是任其自生自灭。
虽然苗族蜡染文化已经引起文化界和艺术界的重视,但其传统的独特工艺、其毫无功利内容的图案形式以及其所独具的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否以完整的,不掺杂现代.。
诠释的方式保存下来,还需关注传统民族文化的人们进一步努力。
蜡染的种类贵州苗族蜡染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
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
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
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
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蜡染的工艺流程蜡染制作方法,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
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观出白色花纹。
蜡染的材料:贵州蜡染制作工具绘制蜡染的织品一般都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
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
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
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作为蜡染的防腐剂。
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
贵州盛产蓝草,这是一种蓼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
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
贵州乡村市集上都有以蓝靛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蓝靛买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
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
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
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
根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贵州民间蜡染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过程:『1、画蜡前的处理』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
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
另外一些地区则不用花样,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画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3、染色』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
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
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
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