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ptx
合集下载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PT教学课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2d679aba1aa8114531d98a.png)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 体作用,维护农民利益;
•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中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持生产 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 农业农村中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农业与工 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 3 从哲学方面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 矛盾的观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四、能力培养与提高
• 运用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改革开放与 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 分析: • 调动知识的范围:认识论 • 切入点: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 试题类型:关系型
谢谢大家 祝大家学有所成
Unit 9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 A
half an apple
an apple
three apples
• a piece of orange
• two oranges
• a piece of tomato three tomatoes
• 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执政为民,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 的主人,理应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 的捍卫者,关注民生,是坚持对人民负责 原则的体现。
做后反思
• 以科学发展观为切入点 • 凸显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不同方面 • 做好材料中心的落脚点 • 把握不同类型题的解法和组织方法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 体作用,维护农民利益;
•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中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持生产 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 农业农村中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农业与工 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 3 从哲学方面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 矛盾的观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四、能力培养与提高
• 运用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改革开放与 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 分析: • 调动知识的范围:认识论 • 切入点: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 试题类型:关系型
谢谢大家 祝大家学有所成
Unit 9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 A
half an apple
an apple
three apples
• a piece of orange
• two oranges
• a piece of tomato three tomatoes
• 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执政为民,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 的主人,理应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 的捍卫者,关注民生,是坚持对人民负责 原则的体现。
做后反思
• 以科学发展观为切入点 • 凸显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不同方面 • 做好材料中心的落脚点 • 把握不同类型题的解法和组织方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讲义(PPT 35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讲义(PPT 35页)](https://img.taocdn.com/s3/m/ea78cd8a1a37f111f1855b4d.png)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切实转变观念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较为固定的看法, 它决定着人们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支 配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的行为的指挥部。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追求科学发展的 观念体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精神 支撑。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3、完善法律体系 逐步制定和完善保证科学发展 观贯彻落实的法律法规体系,以 法律的权威约束发展行为,特别 是依法惩戒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发 展行为,使其为不科学的决策付 出相应的代价。
1、 传统发展观又称工业文明的发展观 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中,人们视发展为单纯的经 济增长,以经济增长为追求的唯一目标。认为只要 经济上去了,整个社会生活就可以大为改观,甚至 社会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如可以实现社会 稳定、政治民主化,克服贫富悬殊,等等。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传统发展观, 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传统发展观的鼓舞下,人 类大规模的向自然界开战,战天斗地,征服自然, 创造财富,使物质财富极大涌流。
理论骨干班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省委党校教授 魏恩政
2010.8.7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前言:发展观的含义及其意义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也是思想理论探索 的永恒主题。因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 会发展确立正确的道路和目的,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 个民族都在孜孜以求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道路等 重大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 要务;
2、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 步;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2、切实转变观念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较为固定的看法, 它决定着人们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支 配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的行为的指挥部。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追求科学发展的 观念体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精神 支撑。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3、完善法律体系 逐步制定和完善保证科学发展 观贯彻落实的法律法规体系,以 法律的权威约束发展行为,特别 是依法惩戒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发 展行为,使其为不科学的决策付 出相应的代价。
1、 传统发展观又称工业文明的发展观 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中,人们视发展为单纯的经 济增长,以经济增长为追求的唯一目标。认为只要 经济上去了,整个社会生活就可以大为改观,甚至 社会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如可以实现社会 稳定、政治民主化,克服贫富悬殊,等等。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传统发展观, 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传统发展观的鼓舞下,人 类大规模的向自然界开战,战天斗地,征服自然, 创造财富,使物质财富极大涌流。
理论骨干班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省委党校教授 魏恩政
2010.8.7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前言:发展观的含义及其意义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也是思想理论探索 的永恒主题。因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 会发展确立正确的道路和目的,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 个民族都在孜孜以求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道路等 重大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 要务;
2、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 步;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PPT课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415a5f03d8ce2f01662320.png)
(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 若干突出矛盾
1.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与低效益之间的矛盾 2.经济的粗放式增长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
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
3.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失衡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
1.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2.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发展的基础
(1)实施三大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 展) (2)完成五项任务(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即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3.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统一是 发展的目标
12
10
8
6
4
2
0
1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11.3 %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7.9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2007年12月26日)
——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2006年,煤炭剩余探 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 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 世界首位。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煤炭和水力资源相 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仅为世界人均 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如煤炭资源主要赋 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而能源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优秀课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199e2252d380eb62946da1.png)
复习导入
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不发达 如何发展生产力?
当今中国谁的名字最值钱?为什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 2008年8月,中国的粮价 油价肉价的胀势不仅得到 了控制,而且都在跌,中 国经济的头号难题找到了 答案:农业丰收得靠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世界可以没有比尔· 盖茨, 不可以没有袁隆平。
重要动力 ★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 性,全局性作用
□
我国的教育现状:
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发展教育事业仍然任重道远
●与发达国家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高素
单项选择:
2008年6月20日人民网载文指出,数据显示,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4246万人,已成 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是相对 来讲,大师级的高科技人才还是比较缺乏。 上述材料反映了:( B )
目的
指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沿着 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实施
3.2科教兴国战略
3.3可持续发展战略
蓝天白云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 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 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 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科教兴国的意义:
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从根 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关键在教育
5班
不定项选择题
课堂练习
1、下列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是( AB ) A、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 B、模拟军事演习 C、某地区农业精耕细作 D、某学校夜读补习班 2、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关健在( B A、科技 B、教育 C、经济 )
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不发达 如何发展生产力?
当今中国谁的名字最值钱?为什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 2008年8月,中国的粮价 油价肉价的胀势不仅得到 了控制,而且都在跌,中 国经济的头号难题找到了 答案:农业丰收得靠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世界可以没有比尔· 盖茨, 不可以没有袁隆平。
重要动力 ★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 性,全局性作用
□
我国的教育现状:
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发展教育事业仍然任重道远
●与发达国家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高素
单项选择:
2008年6月20日人民网载文指出,数据显示,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4246万人,已成 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是相对 来讲,大师级的高科技人才还是比较缺乏。 上述材料反映了:( B )
目的
指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沿着 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实施
3.2科教兴国战略
3.3可持续发展战略
蓝天白云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 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 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 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科教兴国的意义:
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从根 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关键在教育
5班
不定项选择题
课堂练习
1、下列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是( AB ) A、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 B、模拟军事演习 C、某地区农业精耕细作 D、某学校夜读补习班 2、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关健在( B A、科技 B、教育 C、经济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owerPoint演示文稿-专业文档资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owerPoint演示文稿-专业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45d660733d4b14e842468ae.png)
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去年对 全国54000多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 示,10%的居民占有45%的城市财富,而财富 最少的10%居民,只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 1.4%。0.4%(约150万)的家庭占有了70% 的财富。基尼系数2000年达到0. 417,超过0. 4的国际警戒线 。2004年的基尼系数为0.465, 2006年的基尼系数超过0.48 。目前我国的基 尼系数已经接近巴西(0.59)、委内瑞拉 (0.49)、智利(0.57)等拉美国家。
生态环境破坏
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
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城 市河段90%以上受到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 的富营养化。目前我国土地沙化面积已达174.3万平 方公里,并且仍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被酸雨侵害的面积 占1/3 。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 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一个是二氧化 硫排放量, 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 加了27%;一个是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仅减少了 2%。两项均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
2、在发展的目标上,单纯强调物质财富的积 累,没有以人为中心,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 需要,人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具体表现在“重 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 “重有形资源,轻无形 资源” 。
3、在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上,一味地强调“征服 自然、人定胜天”,不断向自然索取的反自然倾向, 缺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亲自然倾向。具体表现在 “重资源开发,轻资源保护”“重生产,轻生态”、 “先污染,后治理”、“先温饱,后环保”。
2、《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 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 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 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 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之处 在于阐述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 关系,使人们认识到代际公平 的重要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质课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a67397c8d376eeaeaa31f8.png)
3、环境污染重。单位污 染物排放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 倍。农业文明对环境的破坏, 工业文明的破坏,太湖与巢湖 污染,景区污染,西方治理污 染的经验。
4、城乡结构不平衡。收入 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政策, 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 民素质。
5、区域结构不平衡。人 力和资源的运输成本加大,大 城市拼命扩张,住房和交通成 本问题。
11、就业形势严峻。就业 是民生根本,不仅关系到生活, 而且关系到人的尊严。下岗工 人,大学生,农民工。为什么 要确保8%的增长率?
12、教育和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的分类,中国的学生这么 辛苦,但为什么出不了大科学 家?
13、文化产业落后。文化 引领地位,美国后来居上的原 因,中国的文化底蕴,近代和 现代文化,来自西方和港台的 冲击,关键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4、认真研究淮北市的实际 问题,既研究宏观发展战略, 又研究微观问题。哈佛大学有 200多个研究所,奥地利国家 税务局200多职工,有8个研究 所。
城市转型问题。产业结构 的转型和工业结构的转型。重 点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非 煤工业,大力改造传统农业。 既要有非煤工业的支撑,又要 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5、从淮北市实际出发, 形成特色(比如城市绿化), 做大做强。像文化旅游业、小 商品市场、高效农业能不能做 大做强?
6、转变工作方式,转变 工作作风。
(三)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中的问题
1、产业层次低,利润少, 工资低,就业结构层次低。
研发设计——生产制造— —品牌销售
发达国家掌握世界86%的 研发收入和90%的发明专利
2、资源消耗大。 2006年, GDP是世界的5.5%,消耗世界 54%的水泥、30%的钢材和 15%的能源。石油,煤炭,铁 矿石,木材(森林覆盖率), 土地,西方保护资源的方式, 中国圈地运动和城市扩张方式, 粮食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传统发展观又称工业文明的发展观 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中,人们视发展为单纯的经济 增长,以经济增长为追求的唯一目标。认为只要经 济上去了,整个社会生活就可以大为改观,甚至社 会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如可以实现社会稳 定、政治民主化,克服贫富悬殊,等等。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传统发展观, 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传统发展观的鼓舞下,人 类大规模的向自然界开战,战天斗地,征服自然, 创造财富,使物质财富极大涌流。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传统发展观的理论缺陷 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是发展问题上 的价值危机。这种发展模式只有动力机制 (如追求无限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的欲望 和自由竞争)而没有发展的价值评价机制。 它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即发展 的技术问题),而对于 “为了什么而发展” 的目的论、价值论的问题却漠不关心。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二)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 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发展是贯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也是 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同时根据实践 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 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认 识。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理论创新的基本走向
1、从制度到制度目标; 2、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3、从一个文明到多个文明; 4、从物到人:关注发展的价值 论、目的论的探寻。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 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 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 发展的实际能力,确保实现科学 发展。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为了保证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 消费指标的增长,资源的浪费、生态 环境的破坏就都被看成了为了发展而 必须付出的合理代价。物的尺度取代 了人的尺度,本来是作为手段的经济 增长本身却当成了发展的目的。其结 果是:发展背离了人, “我们的发展 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 向 ”。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1、发展的前提: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2、发展的道路:工业化加社会主义; 3、发展的目标: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4、发展的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
针; 5、发展的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
人的精神力量。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第二代领导集体:重点带动的全面发展观
1、一个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两个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三大目标: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富强、民主、 文明; 4、主要动力:改革开放。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 特征。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 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 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二)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党获得了领导社会主 义建设宝贵经验,最根本的就是“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在对发展的认识上我们逐步 认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 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必须坚 持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发 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正确处理改 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辩证的全面的发展 观,重点解决三大问题:
(1)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处在不 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2)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 界应该相协调相适应。
(3)发展的最终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 全面发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 经济运行、社会运行也出现一些严 重的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概 括为三大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自我的矛盾。有的矛盾和冲突 已经到了十分激烈的程度。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三)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传统
发展观的弊端及人类对新发展观的探索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 要务;
2、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 步;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1、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 3、统筹兼顾; 4、社会和谐。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发展观对发展的实践产生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 响。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发展观决定着一个党、一个民 族发展目的的追求和发展道路的选择。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 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 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 战略思想。”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二、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和原因
十七大 报告:“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 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 展要求提出来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一)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确定路 线方针政策、作出一切重大决策的根本依据。
理论骨干班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省委党校教授 魏恩政
2010.8.7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前言:发展观的含义及其意义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也是思想理论探索 的永恒主题。因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 会发展确立正确的道路和目的,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 个民族都在孜孜以求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道路等 重大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传统发展观, 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传统发展观的鼓舞下,人 类大规模的向自然界开战,战天斗地,征服自然, 创造财富,使物质财富极大涌流。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传统发展观的理论缺陷 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是发展问题上 的价值危机。这种发展模式只有动力机制 (如追求无限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的欲望 和自由竞争)而没有发展的价值评价机制。 它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即发展 的技术问题),而对于 “为了什么而发展” 的目的论、价值论的问题却漠不关心。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二)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 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发展是贯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也是 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同时根据实践 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 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认 识。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理论创新的基本走向
1、从制度到制度目标; 2、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3、从一个文明到多个文明; 4、从物到人:关注发展的价值 论、目的论的探寻。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 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 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 发展的实际能力,确保实现科学 发展。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为了保证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 消费指标的增长,资源的浪费、生态 环境的破坏就都被看成了为了发展而 必须付出的合理代价。物的尺度取代 了人的尺度,本来是作为手段的经济 增长本身却当成了发展的目的。其结 果是:发展背离了人, “我们的发展 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 向 ”。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1、发展的前提: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2、发展的道路:工业化加社会主义; 3、发展的目标: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4、发展的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
针; 5、发展的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
人的精神力量。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第二代领导集体:重点带动的全面发展观
1、一个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两个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三大目标: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富强、民主、 文明; 4、主要动力:改革开放。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 特征。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 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 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二)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党获得了领导社会主 义建设宝贵经验,最根本的就是“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在对发展的认识上我们逐步 认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 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必须坚 持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发 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正确处理改 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辩证的全面的发展 观,重点解决三大问题:
(1)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处在不 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2)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 界应该相协调相适应。
(3)发展的最终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 全面发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 经济运行、社会运行也出现一些严 重的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概 括为三大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自我的矛盾。有的矛盾和冲突 已经到了十分激烈的程度。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三)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传统
发展观的弊端及人类对新发展观的探索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 要务;
2、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 步;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1、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 3、统筹兼顾; 4、社会和谐。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发展观对发展的实践产生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 响。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发展观决定着一个党、一个民 族发展目的的追求和发展道路的选择。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 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 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 战略思想。”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二、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和原因
十七大 报告:“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 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 展要求提出来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一)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确定路 线方针政策、作出一切重大决策的根本依据。
理论骨干班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省委党校教授 魏恩政
2010.8.7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前言:发展观的含义及其意义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也是思想理论探索 的永恒主题。因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 会发展确立正确的道路和目的,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 个民族都在孜孜以求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道路等 重大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