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标准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5诗词曲五首随堂训练课件(新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5诗词曲五首随堂训练课件(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defd1c5901020207409c59.png)
(二)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9.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 折戟 而发。诗中“前朝”指的 是 三国 ,“周郎”指 周瑜 ,“二乔”指 大乔和小乔 ,咏怀的历史 事件是 赤壁之战 。 1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你知道这两 句诗妙在哪里吗? 示例:这两句假想赤壁之战的另一种结局,这是极妙的手笔,诗人从反面 落笔,表达对历史的思考,最后用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失败的结局,生动 形象而意味深长。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4)《水调歌头》中富有人生哲理的一句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表达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出作者矛盾心理
的诗句是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出地势险要,暗示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杜”。
(2)《水调歌头》的作者是 苏轼 ,他的字是 子瞻 ,又字和仲,自号 东坡居士 ,他是宋代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及 豪放 派词人的杰出
代表。他与其父 苏洵 、其弟 苏辙 合称为“三苏”。 (3)《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 张养浩 ,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 庄。 元 代著名散曲作家。
4.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填空。
17.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 赏析。
示例:“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隐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 秋千女的形象。 18.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 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之情。
(二)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 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https://img.taocdn.com/s3/m/24dda0e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b.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25.五首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兰科()破戟()宫殿()琼()楼玉宇()地齐()胡犹豫()。
2.解释下面添加的单词。
(1)暂凭杯酒长精神.(2)折戟沉沙铁朱销.(3)千里共婵娟..(4)留取丹心照汗青..3.填空。
(1)诗作《支付乐天,扬州之初宴会见》的作者是“支付”的意思是“乐天”。
(2)《扬州之初宴请喜庆见礼》一诗充满了诗人无限的苦涩,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怨恨,。
(3)在他的诗歌中,刘禹锡用典故来表达他回国后的感受,。
这首诗中的一副对联是几千年来的名句。
现在它经常被用来解释新事物将取代旧事物。
这两句话是,。
(4)杜牧的《赤壁》蕴含着机遇创造人的哲学,诗人对自己不合时宜的人生和才华的感叹是:,。
(5)《穿越零鼎之海》是一首抒发诗人报国至死的誓言、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忠实的民族气节的通俗诗,。
(6)《穿越零鼎之海》是一首关于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的诗,。
(7)《水调歌头》中对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水条狗》中包含人生哲学的句子是:,。
(9)“此事古难伞”中的“此事”指的是,。
(10)《水调歌头》中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11)(山腰杨章顾古一句,寓意潼关是战略家必争之地。
),。
(12)《山坡羊潼关怀古》曲中的主旨句是,。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一)转身苏轼冰镇中秋节,快乐地喝着大丹,喝得酩酊大醉。
我写了这篇文章,怀上了我的儿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愿我们都能长寿。
虽然相隔遥远,我们仍然可以一起分享月亮的美丽。
1.苏轼,代杰出的家,字。
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三苏”。
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5课(诗词曲五首)拓展练习及解析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5课(诗词曲五首)拓展练习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c6b5f984254b35eefd34f4.png)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5课(诗词曲五首)拓展练习及解析1、下面这幅画中包含着刘禹锡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请读画写出诗句并完成文后问题。
〔1
〔2
〔3
〔4
〔5
〔6
〔8
2、探究拓展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从诗文的描写来看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2〕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能够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拓展练习参考答案
1、〔1〕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乐天〔白居易〕
〔4〕巴山楚水
〔5〕二十三年弃置身
〔6〕①闻笛赋②烂柯人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到乡翻似烂柯人
2、〔1〕日高人困之时,口干舌燥的作者来到了一个农村。
意对即可。
〔2〕当时作者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
能够看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意对即可。
2016年人教版八下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含当堂练习)课件
![2016年人教版八下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含当堂练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f1002d376baf1ffc4fad56.png)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颈联“惶恐”“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 4、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气节?
本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 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 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 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贬地之荒避,贬时之漫长。
辛酸和愤懑不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
表达诗人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3.颈联写的“沉舟”“病树”是什么意思?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什么?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境界?
本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 被贬谪、遭弃臵的无限辛酸和 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 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 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803~852),晚唐 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 年(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 佑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 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 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 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 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 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 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 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 称“小李杜”。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 形象?是从哪两个方面写潼关之险 的 ?“山河表里”暗示出什么?
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 的情景?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5课(诗词曲五首)习题精选及解析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5课(诗词曲五首)习题精选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24c05df46527d3240ce0f4.png)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5课(诗词曲五首)习题精选及解析基础训练1、给以下加黑字注音。
酬乐天〔〕凄凉地〔〕闻笛赋〔〕侧畔〔〕折戟〔〕寥落〔〕惶恐〔〕绮户〔〕宫阙〔〕2、解释以下加黑词语。
〔1〕暂凭杯酒长精神__________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2〕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4〕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_______________〔5〕把酒问青天__________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6〕高处不胜寒_________千里共婵娟_________3、诗词中常见用典。
认真阅读以下诗句,其中不含典故的一句是〔〕。
A、怀旧空吟闻笛赋B、东风不与周郎便C、自将磨洗认前朝D、铜雀春深锁二乔4、以下诗句中不含比喻的一句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B、身世浮沉雨打萍C、惶恐滩头说惶恐D、留取丹心照汗青5、对以下诗句翻译欠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辛苦遭逢起一经。
译:由于熟读经书而考试得中,取得人仕功名,从此遭遇坎坷不平。
B、干戈寥落四周星。
译:兵器不好使用,兵力单薄,在战斗中度过四年光景。
C、人生自古谁无死?译:自古以来,人生一世,谁能永存而不死亡呢?D、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留下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永久照耀在史册上。
6、用原文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比喻在自然和社会进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赤壁》中发出议论感慨借物兴感,假设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说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写了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富有人生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表达美好愿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0363e2dcc175527072208f4.png)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赤壁》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如此写有什么意义?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1.首联回忆了诗人怎么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4.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明了诗人怎么样的气节?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含义?3.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4、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山坡羊潼关怀古》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么样的形象?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么样的情景。
3、怎么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4、什么原因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局部研讨1.《赤壁》开头什么原因从一把特别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如此写有何作用?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含义?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境界?拓展延伸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本课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基本上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都表达乐怎么样的内涵呢?达标测试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妨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表达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字____,____人,__代诗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22e0c9c8d376eeaeaa314e.png)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2分)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
亡关头,起兵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
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 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 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古今异义。(4 分)
(1)自将.磨洗认前朝
将古义: 今义:
(2)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古义: 今义:
(3)山河.表里潼关路
Hale Waihona Puke 河古义: 今义:(4)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古义: 今义:
5.词类活用。(4 分)
(1)照无.眠.( 动词作名词,不眠的人 )
(2)低.绮户( 形容词作动词,低照
(3)《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字_履__善_,又字宋__瑞__,自号文__山__,吉州吉水人。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__死__明__志__、_为__国__捐__躯 的豪情壮志。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字子瞻,自号东__坡__居__士__,四川眉山 人。_宋___代文学家。借月抒发对_亲__人_的思念和对人__生__的哲理思考,表现对人间 生活热爱的_乐__观__旷__达_的情怀。
(3)自将.磨.洗.认前朝( 拿起;磨光洗净 ) (4)干戈寥.落.四周星( 荒凉冷落
)
(5)零丁洋里叹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 (6)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中指史册 )
(7)把.酒.问青天(
端起酒杯
)
(9)高处不.胜.寒(
经受不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f7cf92998fcc22bdd10d48.png)
25 诗词曲五首01 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侧畔.(pàn) 折戟.(jǐ) 铁未销.(xiāo) 干戈.(gē)寥.落(liáo)飘絮.(xù) 宫阙.(què) 琼.楼(qióng)低绮.户(qǐ) 踌.躇(chóu chú) 潼.关(tóng) 婵.娟(chá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2)折戟沉沙铁未销戟,古代兵器;销,销蚀(3)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4)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5)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6)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解析:D.应该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C)A.怀旧空吟闻笛赋B.东风不与周郎便C.自将磨洗认前朝D.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A.“向秀作《闻笛赋》,王质看棋回村时间过百年”的典故;B.“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典故;D.“曹操火攻失败”的典故。
)5.下列诗句不含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C)A.山河破碎风飘絮B.身世浮沉雨打萍C.惶恐滩头说惶恐D.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A.“山河破碎”比作“风飘絮”;B.“身世浮沉”比作“雨打萍”;D.“白雪”比作“梨花”。
)6.名句积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水调歌头》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过零丁洋》中作者直抒胸臆,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b0b51e66f1aff00bed51e53.png)
25.诗词曲五首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抚今追昔感时伤怀2.请给加点字注音。
烂柯.( )人贬谪.( ) 折戟.( )干戈.( ) 寥.( )落宫阙.( )琼.( )楼低绮.( )户踌躇.( )3.文学常识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作者是,朝人。
(2)《赤壁》选自《,作者是唐朝诗人。
(3)《过零丁洋》选自《》,作者是朝爱国诗人。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字,号,,(朝代)文学家,和他的父亲、弟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5)《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作者是,代家。
4.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5.默写填空。
(1) ,暂凭杯酒长精神。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3)《赤壁》一诗中以人物的命运代表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的诗句是:,。
(4)《过零丁洋》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一句是:,。
(5)《过零丁洋》一诗中,抒发诗人以身殉同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的诗句是,。
(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
(7)苏轼在《水凋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8)《山坡羊·潼关怀古》写曲人驻马远望,感慨人生的诗句是:,。
(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全曲主旨的句子是:,。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6.阅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4087c5e009581b6bd9eb32.png)
诗词曲五首训练题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你很棒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没问题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看你的了!)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一、做个小词人请把这首词默写在下面!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和练测精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和练测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e88feff767f5acfa0c7cd55.png)
.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和练测《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了典故,西晋向秀为纪念嵇康写下了《思旧赋》,含蓄委婉表达诗人对友人逝世的怀念;晋人王质山中观棋一局,人间已过百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贬谪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借用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会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赤壁》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用典故,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的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操,历史将要改写。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含蓄委婉地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过零丁洋》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国家比作风飘絮,把自己比作雨打萍,形象生动地写出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抒发诗人因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哀。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活用地名,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诗人的忧愤之情。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是诗人直抒胸臆的句子,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在圆呢?这是诗人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伤欢乐离别团聚的时候,月亮也有阴暗晴朗圆满残缺的时候,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很难十全十美。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https://img.taocdn.com/s3/m/50477ebbf524ccbff1218479.png)
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 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 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 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但诗人所咏的赤壁是湖 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 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 历史事件的看法。
1、本首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 文对历史的咏叹。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 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 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 蚀,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 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 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 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同是 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 情,刘禹锡写了此诗答谢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答谢 被抛弃的人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谪居巴山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算来已有二十 三年的时光。 反而 怀念老朋友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故人,徒然吟诵《思旧赋》,此番归来,真如 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恍如隔世,人 事沧桑呵!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千帆齐扬! 枯朽的树 病树之后,会有姹紫嫣红、万树春光! 增长、振作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学习、探究、诊断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
![学习、探究、诊断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https://img.taocdn.com/s3/m/b25944ccd4d8d15abe234ea2.png)
25.诗词曲五首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折戟.()宫阙.()峰峦.()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折戟.沉沙铁未销.()()③千里共婵娟..处()..()④伤心秦汉经行3.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洛阳人,________代诗人。
(2)《赤壁》作者________,唐代诗人,字________,京兆万年人,和________并称“小李杜”。
(3)《过零丁洋》作者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__和诗人。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并称“三苏”,因为其散文方面的成就并称为“________”之一,其诗清新豪健,风格独特,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5)《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济南人,________朝________作家。
这支曲子选自《________》,是诗人的代表作。
怀古,对古人的事迹有所追念和感慨。
4.理解背诵。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中偶然因素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做出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五、诗词曲五首
〔积累与巩固〕
一、填空题。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有乐观向上豁达坦然的生活态度,富于哲理的诗句是:。
2、《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主旨句是
二、将下列作品按要求归类填空。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赤壁》C.《过零丁洋》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E.《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作品的作者分别是:
2.属唐代作品的有:;属宋代作品的有:;属元代作品的有。
3.属绝句的有:;属律诗的有:;属词的有:;属曲的有:。
三、解释加点的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暂凭杯酒长.精神()
折戟沉沙铁未销.()留取丹心照汗青
..()
高处不胜
..()..寒()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绮户()望西都,意踌躇
..()
四、选择题。
1.对《赤壁》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赤壁”,三国时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处,在今湖北蒲圻西北,诗人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B.“折戟沉沙”写出了曹军丢盔弃甲的惨状。
C.“周郎”指周瑜。
周郎让人想到周瑜当年英姿勃发,年少有为的风采。
“东风”指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之事。
D.最后一句是说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
2.对《过零丁洋》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追述记事,说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颈联形象地抒发其关于世事人生的深沉慨叹,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也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世事难为。
C.颔联叙写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处境。
这两句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感染力极强。
D.尾联笔锋陡转,表达作者身处绝境时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下面几句话,朗读时停顿不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下列语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美景,借助摄影师的镜头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
B、回首过去的一百年,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先进文明成果。
C、美国将在近五年内用纳米技术建造一支别具匠心的“微型军队”。
D、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再求全责备了。
5、选出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埋怨明月的不遂人愿,十分怨恨。
B、面对明月直抒对子由的怀念。
C、因怅恨手足久别而埋怨明月不解人意但又无可奈何。
D、因怅恨手足久别而十分悲伤。
五、翻译下面的诗句。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却,此事古难全。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六、旧时有一位秀才,有一天来到江苏省泰安县一个名叫“白米”的小集镇,天已中午,一户人家的一只长满白色羽毛的雄鸡正引颈啼喱,秀才随即吟出一句上联:白米白鸡啼白昼。
秀才苦思冥想,下联却再也难以对出。
数日后,秀才路经一个名叫“黄村”的村庄,时值傍晚,一只大黄狗已在村头对着他这不速之客汪汪大叫,秀才触景生情,下联不禁脱口而出。
想一想,对出的下联应该是:
七、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却,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选出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 )
A.又恐/琼楼玉宇B.转/朱阁,低/绮户
C.此/事古难全D.但愿/人长久
2.文中作者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人们喜爱的一个过渡句是:。
3.选出对全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是全词的小序,表明作者写作的时间和写作的目的。
B.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超脱的人生态度,没有消极情绪。
C.这首词既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又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
D.作者借月之“阴晴圆缺”来烘托人之“悲欢满合”来祝愿“人长久”。
4.请写出两句除本篇以外的与酒有关的诗句或俗语。
5.试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跟“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作一比较,说说二者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6.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里通常蕴含的意义。
〔运用与思考〕
八、古诗鉴赏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
唐时已不存在,唐人常用来泛指西北地区与唐为敌的部族。
唐代诗歌中,常以“破楼兰”代指平定边患。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2)第四句虽豪迈,却反映出戍边将士们的思归和厌战情绪:不把敌人消灭终归回不成家。
上述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二、1.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2.A、B;C、D;E3.B;A、C;D;E三、以诗相答;增长,振作;销蚀;史册;经受不住;月亮;低低地挂;心情不愉快。
四、1.B(应是两军对垒,短兵相接的激烈)2.B(无“世事难为”之意)3C、4B 、5C。
五、略。
六、黄村黄狗叫(吠)黄昏七、1.C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B4.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枇杷与羌笛。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米明日忧。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从“隔千里兮共明月”中脱化出来的,但二者意境不同;“隔千里兮共明月”是“无我之境”,只是客观地描述分居异地的人们共享月光的情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是“有我之境”,是作者寄语远方的弟弟,也寄希望于明月之有情。
6.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古代诗人常以“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八、1、寂寞、冷落、肃杀。
2、不准确。
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杀敌卫国的意
志和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