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班主任有权批评教育学生”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三议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三议](https://img.taocdn.com/s3/m/7f0b8017524de518974b7dc2.png)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三议教育部最新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首次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项规定引起公众的热议。
批评权本是教师应有的权利之一,但为何要新发文予以规定?“适当方式”的标准是什么?教师究竟该怎样正确行使“批评权”?笔者做班主任工作已经二十余年,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些思考:一、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本不需要授权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原本是不用教育部授权的。
因为班主任的定义,就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怎可能无权进行批评教育呢?有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班主任的批评权源于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教育教学职责。
职责的含义包括职权、权利和责任、义务两个方面。
教师要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离开了批评的教育方式是万万不能的。
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其成长过程并不总是直线上升的,学生犯错误的情形也是千差万别,没有一名教师可以只依靠表扬和鼓励,完全不需要批评的手段就可以取得教育上的成功。
因此,批评权是教师固有的权利之一。
从职责的角度上看,为了制止、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需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如果教师故意无所作为、听之任之,则是明显的失职。
因此,必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批评也是教师需要履行的义务之一。
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原本是教师的固有职责,多少年来教师也是天经地义地践行着,为何时下却让教师欲言又止、诚惶诚恐甚而谈之色变?笔者认为,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近些年来一些教师以批评的名义对学生采取了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比如体罚和变相体罚。
变相体罚如讽刺、挖苦、侮辱等,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如学生因此自杀、自残,或导致学生产生精神、人格障碍等)。
一些学生或其家长愤而将教师、学校告上法庭,或者直接施暴于教师。
这样的事件多了,其传递出的信息让教师对批评学生可能造成的后果感到担心、恐惧,进而对批评的教育功能产生了动摇。
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的“规定”实在雷人!
![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的“规定”实在雷人!](https://img.taocdn.com/s3/m/7725e1a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0.png)
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的“规定”实在雷人!翻看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看到这样一条明确的新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初看的时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仔细看了几遍,确认没有看错才觉得啼笑皆非——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本世纪最“雷人”的规定之一了,他的搞笑程度甚至比刘镇伟、周星驰之类的喜剧大家的经典喜剧还要滑稽,比号称“雷阵雨”的偶像剧还要雷人!“雷点”之一:老师批评学生原来需要教育部授权!老师教育学生,原本无可非议。
韩愈的《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既然到学校接受教育,有不对的地方,老师当然就要批评教育,否则便无以“解惑”了。
可教育部的这个“规定”却一下子把这个老师当然的责任变成了权利——于是我们只能理解为,老师批评学生原来是需要经过教育部来“授权”的,那么之前的所有老师(班主任)批评学生都是未经“授权”的违法行为?而如今得以天光大亮,班主任终于被“授权”可以批评学生了?那以此为论,教育部的工作还不够“细”,还可以一二三四五地多给班主任们“授予”一些权力,比如:班主任有权布置家庭作业、班主任有权委任学生的班干部、班主任有权表扬学生……等等——把老师这个职业本应该有的职责都全部都“授权”一番,是不是显得更“专业”?这样的“授权”,简直就是一种脱裤子放屁的糊涂思维!“雷点”之二:原来只有班主任才可以批评学生!再细看一下这个“规定”,就发现更加不可理喻!“规定”里只是明确了“班主任”有权利批评,换句话说,对于不是班主任的授课老师,原来根本就没有“权利”批评学生!举个例子:历史课的老师在历史课上对学生的错误理解根本就不能施以“批评”的,因为班主任是数学老师,所以只有等班主任来了再享受权利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对于这种规定,我不知道是该可笑还是悲哀!再有,“权利”的意思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教育部规定班主任可批评学生尺度应界
![教育部规定班主任可批评学生尺度应界](https://img.taocdn.com/s3/m/e90bbe5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8.png)
教育部印发新规班主任可采取适当⽅式批评学⽣ 现实情况是,有⼀半家长对孩⼦过分保护 有⽼师建议:教育部应明确“适当⽅式”,划出批评红线 近⽇教育部下发《中⼩学班主任⼯作规定》,明确规定“班主任在⽇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式对学⽣进⾏批评教育的权利”。
记者采访了解到,⽬前中⼩学的确存在家长过分保护孩⼦,导致⽼师不敢批评的现象。
为此,有⽼师建议,教育部应该将这个“适当⽅式”进⾏明确,在批评和体罚之间划出红线,帮助⼤家把握批评尺度。
新规 班主任可采取 适当⽅式批评学⽣ 针对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近⽇教育部印发《中⼩学班主任⼯作规定》,在⼯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等⽅⾯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并从待遇⽅⾯加强了保障性规定。
其中,最引⼈注意的当属⽼师的批评权。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在接受采访时表⽰,在强调尊重学⽣、维护学⽣权利的今天,⼀些地⽅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不敢批评教育学⽣、放任学⽣的现象。
因此《规定》特别明确:“班主任在⽇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式对学⽣进⾏批评教育的权利。
” 友 ⽼师批学⽣写⼊规定很滑稽 该《规定》⼀经披露,就引来⼤批友的评论和跟帖。
⼤家的争论焦点,主要有三个⽅⾯:其⼀,教书育⼈,对学⽣进⾏批评教育不但是⽼师的义务,更是权利,怎么现在竟⽤部门的规章来规定,太滑稽了。
其⼆,⽂件明确班主任可⽤“适当⽅式”对学⽣进⾏批评,但这个适当⽅式如何把握,不好界定。
友“海洋”说,该“适当⽅式”应由《规定》列举出来,明明⽩⽩告诉班主任:什么⽅式是适当的,例如⼝头批评教育、找学⽣谈话,通知家长协助教育等;什么⽅式是不适当的,例如辱骂、暴⼒体罚、变相体罚、威胁等。
只有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式划出⼀条红线,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
其三,有友质疑,此次只规定班主任有批评教育权利,是不是别的任课⽼师就没有这个权利了? 现实 ⽣活中有⼀半家长过分娇宠孩⼦ 那么,现实⽣活中,是否真正普遍存在班主任不敢管学⽣、不敢批评教育学⽣的状况。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55e7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6.png)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作为学生的班主任,拥有一定的“批评权”,即有权对学生进行批评。
在行使这一权力时,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再省思。
班主任的批评权的合理使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滥用批评权却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是秉持教育原则的。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恶意诋毁。
批评应该以行为为对象,而不是以人为对象。
对于学生的错误和过失,班主任应该采取正确的肯定和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反思和改正。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是公正的。
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时,必须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来看待和评价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凭主观偏见或个人喜好来批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批评和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是适度的。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把握好尺度,不过度批评或过分苛求学生。
学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接受指导和帮助,而不是过分苛责和指责。
班主任的批评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激发他们的成长潜力,而不是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简单地指责或批评。
批评应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批评权的运用必须谨慎而又有效。
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批评权的合理使用,认识到批评权的重要性和责任性。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批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正确的批评方法和技巧。
我们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让学生能够接受我们的批评,并从中受益。
班主任的批评权的再省思是对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的人的提醒。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行使好批评权,始终以教育为本位,秉持教育原则,做到公正、适度和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关于班主任正确行使批评教育权的思考
![关于班主任正确行使批评教育权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5360d9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5.png)
关于班主任正确行使批评教育权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全民族的重视。
作为与赏识教育并行的批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并促进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行身份过渡。
事实上,批评教育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单从学校角度来说,如家长不配合、老师滥用权利过度批评等。
本篇文章探究班主任在对学生行使批评教育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班主任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批评教育权引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让人们意识到素质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必要,我们的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中批评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环,同样推动着学生的人格发展。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提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既是对班主任权利的肯定,也是对其任如何实施批评教育、家长如何配合的一种考验。
一、批评教育的重要性批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必不可少。
除了家庭以外,校园是孩子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
班主任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成长。
(一)批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现代社会,由于养育成本不断增加,可以说孩子几乎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和祖父母的宠爱有时会适得其反,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自私、任性,心灵脆弱,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
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需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面对错误及时指出,并且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完善自我。
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同等重要。
表扬指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和赞赏,鼓励学生再接再厉;而批评则是针对学生的缺点或者出现错误时及时指出,让学生正视自己的短板,促进其改变,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
(二)批评教育帮助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生转变人从一降生就形成了一些与生俱来的需求,比如满足感。
议“班主任有权批评教育学生”
![议“班主任有权批评教育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247e6b79b4daa58da0114ab6.png)
议“班主任有权批评教育学生”作者: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0年第01期编者按:2009年秋季学期。
教育部印发了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首次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予以法规确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一规定的出台。
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我刊为此采访了一些学校的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及任课教师。
大家就此展开热烈讨论……★校长访谈★记者《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一规定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议论,也勾起了我们许多老师心中的万千滋味。
在强调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近些年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违规学生的现象。
请问:贵校存在这种现象吗?您觉得它的根源在哪里?陈天高(广西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我校这种现象极少。
如果有,我想它的根源并不是“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而是教师的责任问题、对教育的认识问题、对学生的爱的问题。
学生违规是正常的,每天都会发生。
如果说,教师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对教育事业有一颗赤诚的心,怎能视学生违规而不见?黄能开(大新县昌明中心小学副校长)这种现象是常有的,教师都会明哲保身。
本市就发生过校长批评学生,学生跳楼而死的事件,学校为此赔了不少钱,还要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
多数教师不敢管学生,因为还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在发生这类事后保证教师不负责。
万一发生了事情,我们的老师真的赔不起。
罗聪(陆川县第一小学副校长)我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家长和社会对班主任的期望过高。
班主任没有教育的自主权,社会及家长不理解,不利的舆论环境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共同造成了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甚至放任违规学生的现象。
覃凌(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白沙小学校长)我校就有这种现象。
【调查显示】七成网民认为教师有权批评教育学生
![【调查显示】七成网民认为教师有权批评教育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e458c9a408a1284ac85043f7.png)
【调查显示】七成网民认为教师有权批评教育学生
去年下半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16条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一规定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层面的关注。
在广州学生网上也出现了相关的网络“民意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一规定是认可的。
认为:“老师有权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要公平公正客观。
”由此可见现在的学生哥都是挺讲道理的,“想批评我可以,但是请公平公正客观”。
单选投票,共有19人参与投票。
1.有权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要公平公正客观。
73.68%(14)
2.不置可否!老师有没有这样的权利无所谓。
5.26%(1)
3.没有!老师没有批评学生的权利。
21.05%(4)
口水
丫M:我想也要看看老师批评学生的方式对不对,否则很可能会被学生反告到校长那里去。
夜夜想超市:如果学生真的做错事,那批评教育也是很正常的嘛,何必大惊小怪。
keita:怎么样才算适当的批评教育啊?不同老师不同尺度的吧。
Rodman:师生之间虽是不平等的,但是师生之间都是向往平等的,尤其在批评教育方面。
谈班主任如何适度使用“批评权”的问题(全文)
![谈班主任如何适度使用“批评权”的问题(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e2ab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f.png)
谈班主任如何适度使用“批评权”的问题(全文)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绝大部分班主任表示,新规虽好,但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心里还是没有底。
面对这种尴尬,教育研究人士表示,社会的理解认可是教师行使好“批评权”的前提。
其实批评学生的现象在平时的管理中时常使用,现在批评学生首先以不能伤害学生自尊为准则,而且要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差异,讲究不同的批评方法。
什么程度的批评才算合适,这要根据班主任用自己的经验和书本知识来把握。
一、班主任“批评权”产生的背景1.鼓励、赏识教育的后果现代教育推行赏识教育,理论是能让孩子变得自信,刺激大脑思考,从而促使孩子向正确的一面发展。
但在赞美、表扬、鼓励声中,孩子听不进批评之声,对于善意的批评、建议都难以接受,“天下之大,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目中无人。
2.独生子女――带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干预家里的这些“宝”一旦放到学校,家长的过度溺爱自己子女,使得老师们更是以坚守决不与学生发生肢体接触的底线,哪怕是面对要奔出教室的学生,老师都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去拉住他,要考虑学生会不会认为是体罚,考虑学生家长会不会找麻烦。
此时面对学生的不是如何的教育的思考,而是明哲保身,不求无功,只求无过,这类教师经历过被家长告状或者是看到过同事受过其害,所以……3.老师与家长就学校教育方式发生分歧,老师处于弱势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我们是老师,哪个不想把学生教好,但有时候没有家长的支持真的觉得束手无策。
因此家校之间应该多沟通、多理解,不要一旦发生较有分歧就上告或许用媒体来扭曲宣传,作为教师要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还有社会舆论的压力,教师还要面对学生,“行为示范”的效果荡然无存。
4.班主任怕有事危及自己的人身或者饭碗有些班主任不负责任,对于学生的管理认为可有可无,任由发展;有的呢是碍于学生的家族势力而不管;有的是碍于学校领导的压力而不管;还有的班主任还畏于学生的所谓社会兄弟而不管等等;不管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教师都很弱小,所以纯粹不管。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7b0d3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c.png)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对于班主任的“批评权”,一直以来都是备受讨论和争议的话题。
在教育管理中,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和行为的直接监督者和管理者。
为了保障学生的正常秩序和教育质量,许多学校赋予了班主任一定的“批评权”,即对学生进行批评和处罚的权力。
这种“批评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再进行省思和讨论。
对于班主任的“批评权”,其合理性和合法性需要被充分审视。
在理论上,批评权是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一项职责,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边界和限制。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和尊严,不能因为班主任的权力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需明确规定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时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避免滥用权力和随意处罚学生。
对于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在教育目的和效果上进行评估和监督。
理论上,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进而成长和进步。
实际操作中,一些班主任可能滥用批评权,过度惩罚学生,甚至造成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
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和监督体系,对班主任的批评行为进行定期评价和考核,确保其批评是合理、有效和积极的。
对于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和能力提升。
作为教育工作者,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际沟通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技能。
面对学生的不同行为和问题,班主任应该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避免出现片面、偏激或不当的批评。
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对于班主任的“批评权”,还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加强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完善和落实。
在现阶段教育管理工作中,对于班主任的批评权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纠纷。
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批评权的行使上的权责边界,防止出现过度批评和不当处罚的情况。
学校也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申诉机制和教育环境监督机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
![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24083961011ca300a6c39046.png)
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教育部新规引发热议,记者调查发现“批评权”在不少班主任眼中“岌岌可危”王璟本报讯“老师批评学生是天经地义的,怎么到现在教育部才明确班主任有批评权?”“现在的学生还真的不该管,家长动不动就投诉,给班主任好看!”“批评尺度是最难把握!”…… 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了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该消息一经公布即在社会上引发热议。
记者昨天采访了南京一些长期在中小学担任班主任的老师后发现,老师的“批评权”在很多班主任的眼中确实岌岌可危,甚至老师给学生和家长道歉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三高”家长最听不进批评“越是名校的家长,越听不进去批评的话!”曾经在一所普通小学当了多年班主任,现在南京鼓楼区某名校分校担当二(1)班班主任的刘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名校里有很多是择校生,这些学生家长的背景比较好,而恰恰因为这样,班主任与他们沟通就越困难。
“我们班有一个小孩,非常调皮,经常不遵守纪律,作业完成得也不太好,为此我曾试图和他的家长沟通。
可没想到,这位父亲竟然回答:‘我的小孩今后是要继承我的公司的,他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情商很高。
我小时候也很调皮,现在不照样当老总!’家长的态度让我这个做班主任的根本没法继续做工作。
”采访中,很多老师反映,高知家长、高官家长和高收入家长是最难沟通的家长。
他们往往自诩有文化有本事,看不起老师,因而对老师善意的批评根本“不买账”。
老师因管学生被责令道歉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班主任跟记者讲了她身边的一件事:有一个孩子比较特殊,特别容易离群,往往排队上副科就会悄悄溜回教室,为了管住孩子,他的班主任便一直要求家长重视这个问题。
而没想到的是,这个家长竟然一通电话打到校长室,指责是学校的管理存在漏洞,要班主任老师赔礼道歉。
事情的结果是,年轻的班主任老师不堪其辱,不肯低头道歉,最后是校长没办法,只好代他向蛮横的家长道歉。
“现在最不能忍受批评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三议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三议](https://img.taocdn.com/s3/m/8c48d800581b6bd97f19eaa9.png)
完整 的 ” 。
对 广 大 班 主 任 真 正 的 鼓 舞 和 激 励 来 自何 方 ? 不 是
班 主 任 的批 评权 源 于 教 师 的基 本 职 责 之 一— — 教 育 灌 输 “ 子 不 听话 你 就 批 评 惩罚 ” 的老 套 路思 维 ,不 能 孩 教学 职责 。职 责 的含 义包 括 职 权 、权 利 和 责 任 、义务 两 让他们 成 为 兼 顾 分数 指 标 与 关 心 每个 学 生 的思 想 道 德状
为 受 教育 者 的学 生 ,其成 长过 程 并 不 总 是直 线 上 升 的 ,
状 况 与 人格 心志 成 熟 程度 相 背 离 的 成 长 困境 ,不全 面分
学 生 犯错 误 的情 形 也 是 千 差万 别 ,没有 一 名 教 师 可 以 只 析 他 们 的精 神 面 貌 和 志趣 追 求 并 寻 求 相应 解 决 之道 ,仍
之任 之 ,则 是 明显 的失 职 。 因 此 ,必 要 的 时候 对 学 生 进 评 教育 的权 利 ” ,笔 者认 为 ,班 主任 手持 的这 个 “ 箭 ” 令 行批 评 也是 教 师需 要 履行 的义 务 之 一 。
对 犯 了错 误 的学 生 进 行 批 评 ,原 本 是 教 师 的 同有 职 管 、 管不 了” 的现象 。因 为这 个规 定语 焉 不详 、 内容 空洞 , 责 ,多少 年 来 教 师也 是 天 经 地 义 地 践行 着 ,为何 时下 却 几 无可 操作 性 。 让教 师 欲 言又 止 、诚惶 诚 恐 甚 而 淡之 色 变 ?笔 者 认 为 ,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https://img.taocdn.com/s3/m/18f144dc49649b6648d74784.png)
读《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有感受降二小朱迎春独生子女的普遍,家长认知的残缺,无论何人自家孩子不能收一点委屈,老师的责罚也不行,去学校大吵大闹的有之,上访告状的有之,原因甚是可笑,因为他家的孩子受了老师责罚打骂。
时日以久,为师者不敢批评学生,更遑论责打。
满心期盼的是教完这一课赶紧下课,远离学生,学习是好是坏与我无关。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条规定受到舆论的普遍质疑。
从法律层面讲,我国的《教师法》早已赋予了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权利,而批评和惩戒本来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应有手段。
可独生子女的普遍,家长认知的残缺,无论何人自家孩子不能收一点委屈,老师的责罚也不行,去学校大吵大闹的有之,上访告状的有之,原因甚是可笑,因为他家的孩子受了老师责罚打骂。
时日以久,为师者不敢批评学生,更遑论责打。
满心期盼的是教完这一课赶紧下课,远离学生,学习是好是坏与我无关。
确实有极少数素质低劣的教师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法律的严厉惩罚。
对于这极少数害群之马,我们教师也是深恶痛绝。
然而,我们经常痛心地看到,对这些师德败坏、行为恶劣的班主任的口诛笔伐,常常演变成对所有班主任的否定、指责和辱骂。
一些未成年人希望世界“原谅自己所有的不对“,而对班主任却没有丝毫的宽容,一件小事也会被故意无限放大,一夜之间充斥网络,许多不明真相者也会同声相和,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因为在人们的判断中,班主任总是处于强势,而学生总是处于弱势,殊不知班主任有时也是弱势呢。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句话不但只是赋予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还有两个前置条件:1. 这种批评教育应该是“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2. 批评教育应该“采取适当方式”。
先说班主任批评教育应该是“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有人会说,难道竟然有班主任傻到超出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范围去批评学生?我要说,确实有这样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ac56d02a6c30c2259019ed9.png)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征文“批评教育”是班主任的责任——谈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2009年8月23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中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一石激起千层浪,规定一出,一片哗然,有拍手叫好的,有冷眼旁观的,也有质疑反对的。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只停留在“权利”上,讨论班主任有没有这种权利,怎样行使这种权利等。
而我认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是基本职责,就和表扬一样,是经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权利,是教师职业和班主任岗位所赋予的,可以说是教育工作者的天然职责,根本无需通过规定来确认。
近几年来,我们耳充各种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因为批评学生而遭受殴打、报复,甚至致残、致死的新闻,而舆论往往也都站在学生一边,指责班主任或教师侵犯学生人权在前。
这使得我们班主任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深怕自己一不小心步了他们的后尘,最后出现了像“杨不管”这样的教师。
我们都知道,权利和义务是并存的。
行使“批评”权利是班主任责任和义务的需要,班主任不能因为舆论,而丢失批评教育学生的义务,化用一句名言来讲就是,“你可以选择放弃自己的权利,但却万万不能丢掉自己的义务。
”如果,我们每位班主任把批评教育当做是自己的责任,那么问题是不是可以简单许多呢。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呢,我想光靠班主任自己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协作。
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在批评教育学生方面是怎么做的。
韩国规定,对小学、初中生,用直径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木棍直径可在1.5厘米左右,长度不超过60厘米。
男生只能打臀部,女生只能打大腿部,实施体罚时,初高中生不超过10下,小学生不超过5下,程度以不在学生身体上留下伤痕为准,保证体罚不以伤害为目的,韩国的关于女生的规定还避免了性的含义。
根据新加坡关于体罚学生的《指导原则》规定,在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但对象限于男生,部位限于手心和屁股,必须有见证人在场,体罚后写成书面报告,并立刻通知家长。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20fa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d.png)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近日,在一所高中发生了一起由班主任批评学生而引发的争议事件。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对于班主任的批评权,我们需要再次进行深入的省思和思考。
我们必须承认班主任有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
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
他们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有权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教育。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并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班主任的批评权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力对学生进行任意指责。
他们应该在批评学生时注意方式和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过度和无理的批评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甚至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时还应遵循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批评不应针对个别学生,更不能因个人喜好或偏见而进行。
应该依据客观的事实和规章制度进行批评,不给学生造成不公和歧视。
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公正的评判者和引导者,而不是滥用权力对学生进行偏见和歧视。
我们还需要探讨班主任的批评权与学生权益的平衡问题。
班主任的批评权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权益的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
学生有权受到公平和合理的批评,但同时也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不得对学生进行语言暴力或人身攻击。
他们应该给学生提供表达意见和观点的空间,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反馈。
我们需要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班主任的批评权。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行为准则和指导意见,明确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投诉和申诉渠道,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防止班主任滥用批评权和保护学生的权益。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https://img.taocdn.com/s3/m/19c4c7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5.png)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班主任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角色,担负着学生教育管理的责任。
他们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监督者和引导者,拥有一定的“批评权”。
在实践中,班主任的“批评权”也有许多需要再省思的地方。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明确在何种情境下可以发挥。
班主任是学生的“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应当在保护学生利益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下行使“批评权”。
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班主任都有权利进行批评。
在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中,班主任作为中立的角色,应该通过调解和引导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随意批评任何一方。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不应该因为个人喜好或偏见而滥用权力。
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批评是一种对学生行为的指责和责备,是为了促使学生改正错误、调整行为。
批评的方式方法如果不当,反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适得其反。
班主任应该在批评学生时,注意措辞和态度,避免使用侮辱、羞辱或伤害学生的语言和行为。
班主任还要在批评学生时注重方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上,更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产生自我反思。
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时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差异化处理。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情况和背景也不尽相同。
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时,应该把握好度,不应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
一方面,对于那些常常表现出问题行为、不遵守规则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适度批评和惩罚,以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对于那些本身就努力表现好、积极向上的学生,班主任应该更加注重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动力。
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时,还应该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学生的教育与成长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
班主任应该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班主任还应该教育家长正确对待批评,理解和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https://img.taocdn.com/s3/m/b21cf32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4.png)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班主任批评权,是指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言行及学习态度等予以批评的权利。
为了保证班级的正常秩序和学生的行为规范,班主任具有一定的批评权。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对班主任批评权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和深化,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再省思。
首先,班主任批评权不能成为侵犯学生权益的武器。
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要注意语言和方式的适当性,不能使用侮辱和羞辱学生的语言,或者以个人偏见批评学生。
班主任应该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鼓励学生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提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让学生能够自我反思和改进。
其次,班主任批评权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一般而言,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方法和家长对其情感的支持,对其个人品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应该与家长紧密合作,在批评学生时,与家长达成共识,确定相应的教育方向和措施,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批评应该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依据事实,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行为和表现,不能被个人情绪和偏见所左右。
此外,要遵从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公正的标准衡量学生的表现,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见随意批评学生。
最后,班主任批评权应该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能将学生塑造成一个模板,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批评和教育。
同时,班主任也应该认识到学生是自己的朋友和伙伴,不能以严厉的态度和手段去批评学生,而应该用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去关心和指引学生。
综上所述,班主任批评权的行使应该遵循合理、客观、公正、尊重等基本要求。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导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https://img.taocdn.com/s3/m/c657c6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d.png)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班主任作为学生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和责任。
其中之一就是“批评权”,即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批评、指导和引导。
在行使“批评权”时,班主任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以确保批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这就需要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时,做到以下几点:要慎重选择批评的对象。
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批评。
不可随意批评,更不能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不公正的批评。
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确保批评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要注重批评的方式和方法。
批评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指责和训斥的层面,更要注重引导和教育。
班主任应该用积极、理性、客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在批评中注重关心和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以促使学生积极面对批评并进行改正。
要关注批评的目的和效果。
批评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警告和纠正,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应该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
不仅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更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和危害,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批评,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达到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目的。
第四,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师长,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只有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批评和指导。
班主任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意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班主任还应该与其他教师、家长等形成合力。
班主任的批评是一个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仅在于个别学生,更应该达到推动整个班级、整个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https://img.taocdn.com/s3/m/6c8c2d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e.png)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作为学生,我们经常听到班主任有“批评权”,这是因为班主任作为我们的班级管理者和教育者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教育。
在实际情况中,班主任的“批评权”也让学生和家长们感到有些困惑和不满。
在这里我对班主任“批评权”进行再省思,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班主任“批评权”的概念。
班主任“批评权”是指班主任因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批评和教育的权利。
这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一种方式。
在很多情况下,班主任的批评是有益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改进和进步。
而且,对于一些不端行为,比如违反纪律、作业不认真等,班主任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以维护学校的秩序和规范。
在这些方面,班主任的“批评权”是必要的,而且是合理的。
也有一些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的“批评权”有所异议。
他们感到班主任的批评过于主观和片面,有时甚至会对学生进行歧视或者霸凌。
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批评不但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改进,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一些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滥用职权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公正的批评,甚至侵犯他们的尊严和权益。
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如何让班主任的“批评权”更加合理和有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规范和约束班主任的“批评权”。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管理,让他们更加理性和专业地行使“批评权”。
这包括对班主任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规范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批评权”管理制度,明确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的权限和范围,避免班主任滥用职权,对学生进行不当的批评。
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的批评行为进行监督和申诉,确保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
班主任在实际行使“批评权”时也应该慎重思考,尽量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避免主观臆断和歧视性批评,让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他们的批评,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成长。
也谈班主任的批评权
![也谈班主任的批评权](https://img.taocdn.com/s3/m/a0dd2a24227916888486d747.png)
也谈班主任的批评权英山县金铺中学余文教育部暑期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的权益和责任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规定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由此,“班主任的批评权”这一新概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应该包含批评的。
因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重在培育人才,对于那些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老师当然有义务有责任,对他们好的表现给予褒扬,对他们坏的表现提出批评。
如果在教育中只允许表扬而不允许批评,那么学生的缺点就可能被漠视,学生的价值观念就可能被模糊,这样的教育一定会给学生的未来留下巨大隐患。
当然,这里所说的批评是恰当的,是照顾到学生身心健康的批评,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种拳脚教育或挖苦讽刺。
无可否认,如今在中小学,甚至在家庭里,明辨是非性质的批评大势已去。
按照新的教育理念,赏识表扬成了“香饽饽”,而作为教育功能之一的“批评教育”,则大有“沉沦”的危险。
此时此刻,教育部及时强调班主任的“权利”,确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不过笔者还认为,与其把批评学生当作班主任的“权利”来对待,倒不如把批评当作教育的“艺术”来探讨。
如果班主任少有育人的热忱,即使屡屡借助批评来树立威信施加影响,也难有好的效果可言。
批评,不能成为棍子,否则这种权利就可能被滥用。
我不赞成变味的“师道尊严”,更反对粗暴地体罚学生,但从不反对老师正当批评学生。
试想,如果一所学校里传出那里的老师不能批评学生、不敢批评学生,我相信没有几位家长还会愿意把孩子送到那里去“接受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养份。
孩子都是在不断犯错和纠错中长大的,教师要细心发现孩子的问题,并适当适时地批评指正,这不仅会引导孩子及时改正错误,而且让其知道是非对错的标准。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社 会 各 界 的 议 论 , 勾 起 了我 们 许 多 也 老 师 心 中 的 万 千 滋 味 。在 强 调 素 质 教
果 , 体没 事 花 去 了 7 0多 元 , 身 0 后来 让 小黄 老师支付 。我觉得这种现 象的根源
敢批 评教 育 学生 、放 任 违规 学生 的现
为 了不把事 情 闹大保 乌纱 帽 , 硬要 老师
认 错 , 师 的权 利 难 以得 到 维 护 。 老 哪里?您觉得有必要让教 师、 生、 学 家长
象。 问: 请 贵校 存在 这种 现 象吗 ? 觉得 您
它的根 源在哪 里?
记者
您是 否遇 到过 这样 的 情况 :
育学生 , 而是教师 的责任 问题 、 对教育 的 认识问题 、 对学生 的爱 的问题 。 学生违规 是正常 的, 每天都会发生 。如果 说 , 教师 对学生负责 , 对教育负责 , 对教育事 业有
一
陈天高
如果这种 情况真实地 发生
在我校 , 能说 教师的修养 和素质较低 。 只 根据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 》 中 《 华人 民共和 国未成年人保 护法》 中华人 《 民共 和国教师法》 等相 关法律法规 的规 定 ,教师在教育教学 中应当平等对 待学 生 , 注学 生 的个体差的心 , 能视学生违规而不见 ? 怎 黄能开 ( 大新县 昌明 中心 小学副校 长 )
这种现象是常有 的 , 教师都会 明哲保身 。 本市就发生过校长批评学 生 ,学生 跳楼
而 死 的 事 件 , 校 为 此 赔 了不 少 钱 , 要 学 还
通, 而且要 达成共识 。 教师和家长 的沟通
评 教 育 的 权 利 。 这 一 规 定 的 出 台 , 发 ” 引
覃
凌 ( 林 市兴 业 县 城 隍镇 白沙 玉
小 )要放下架子 , , 向家长和学 生道歉 , 同 时指 出该生存在 的过错 ,并强调学生 自
身 的 问 题 是 造 成 纠 纷 的 主 要 原 因 。要 让 家 长 和 学 生 明 白 ,教 师 教 育 学 生 的 出发
…
…∽
一 一 一
罐
糍 § 蓦 善
誊
…^
= =
¨
鳓0 _自■_-_-_‘ 一 一
m 瓣囊 ■_ 越
精 臻豁 ‘ 一 鞴 瓤 蟊 善 ■●
编者按  ̄0 9年秋季 学期 , 育部印发 了新的《 20 教 中小学班 主任 工作规定》 首 次对班主 任的批评教 育权 予以法规确认 :班主任在 , “ 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 有采取适 当方式对 学生进行批评教 育的权 利。 这一规定的 出台 , ” 在社会上 引起 了广泛 的反 响, 我刊为此采访 了
明 确 这 个界 限 吗 ?
有 学生与教 师发生 了纠纷 ,不管起 因如
陈 天 高 ( 西大 学 附属 小 学 副校 长 ) 广 何 、 在 哪 方 , 论 往 往 指 责 教 师 违 反 师 错 舆 陈天高 违反 了 《 中小 学 生 日常 行
我校这种现象极少 。 如果有 , 我想它 的根
一
些 学 校 的 校 长 、 国优 秀 教 师 、 国 优 秀 德 育 工 作 者 及 任 课 教 师 。 家就 此展 开 热 烈讨 论 … … 全 全 大
议 “ 主任有 权批 评教 育学 生" 班
★ 校 长 访 谈 ★
记 者 《中 小 学 班 主 任 工 作 规 定 》 中 明 确 指 出 , 班 主 任 在 日常 教 育 教 学 “ 管理 中 , 采取 适 当方式对 学 生进行批 有
是 学 生 家 长 误 解 法 律 。再 有 就 是 在 老 师 的权 利 受 到 侵 犯 的 时 候 , 些 学 校 领 导 有
育、 尊重 学 生、 护 未成 年人 合 法权 益 保
的 今 天 , 些 地 方 和 学校 近 些 年 出现 了 一
教 师特 别 是 班 主 任 教 师 不敢 管 学 生 、 不
源并 不是 “ 敢” 学生 、不敢 ” 评教 不 管 “ 批
德和 法律 。如 果这种情况真 实地发 生在
贵 校 , 问校 长 您将 如 何 处理 ? 请
为 规范》 中小学生守则》等学校 规章制 《
度, 理应受 到批评 ; 至于惩 罚 , 我们是 不
允 许 惩 罚 学 生 的 。比如 , 学 生 重 复 抄 写 让 10次 同 样 的 文 字 就 是 对学 生 的惩 罚 。 0
小学校 长) 我 校就 有这 种 现象 。一个 学 生经 常 在 同学 面 前 用 言语 侮 辱 我校
小 黄老师 , 一次小 黄老 师实 在忍不 住就
打 了他一 巴掌 , 生 的家长 马上带 孩子 学 去 医院做 C 、 T X光 等 , 个 全 身 检 查 。 来 结
点是好的 , 只是方法欠妥 、 语不 当或行 用 为不慎 , 要理解 老师的 良苦用心 ; 让家长 和学生知道 , 学生确实有错 , 不服从老师 的教育 ,过急心理和过激行 为都是不尊
的人 格 ,不歧视学生 ,不对学生实施体
进 学 生 的 充 分 发 展 ;教 师 应 当 尊 重 学 生
黄 能开
在 农村 ,有些学生不爱 学
习, 总是做 坏事 , 没有批 评 和惩罚 , 的 真 很糟糕 。我们一般都是先批评教 育后 惩
罚 , 者 是 分 不 开 的 。 我觉 得 , 常有 必 两 非
要 让 教 师 、学 生 、家 长 在 这 方 面 时 时 沟
非常重要 。 罗 聪 批评 和惩罚 的界 限在于 :
处理一些复杂 的问题 。多数教师不 敢管
学 生 , 为 还 没 有 哪 一 条 法 律 规 定 , 发 因 在 生 这类 事 后 保 证 教 师 不 负 责 。万 一 发 生 了 事情 , 们 的 老 师 真 的 赔 不 起 。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