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中国北方地区
![中国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016a43d549649b6648d747f0.png)
首钢新址曹妃甸地理位置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毗邻京津唐工业基地:产业布局集中, 1、毗邻京津唐工业基地:产业布局集中,区位 优势十分明显。 优势十分明显。 2、资源组合条件好:煤炭、石油、铁矿石、原 资源组合条件好:煤炭、石油、铁矿石、 盐等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 盐等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高密集发展现代重 化工业。 化工业。 水陆交通便利:曹妃店大型天然深水良港 大型天然深水良港, 3、水陆交通便利:曹妃店大型天然深水良港, 适宜矿石、能源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铁路、 适宜矿石、能源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铁路、公路 交通便捷,形成海陆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交通便捷,形成海陆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有广阔的滩涂地和盐碱地 的滩涂地和盐碱地: 4、有广阔的滩涂地和盐碱地:工业发展可不占 用耕地,土地价格低廉。 用耕地,土地价格低廉。
河 湖
植 被 土 壤
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肥沃的黑土, 肥沃的黑土,富含有机质
两大地区农业生产的对比
一年二熟
最大林业基 地
评价华北平原棉花生长自然条件: 评价华北平原棉花生长自然条件:
雨热同期;秋季降水少 有利: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秋季降水少 晴天 有利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秋季降水少,晴天 对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 多,对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
习题演练2 习题演练2 ( 3 ) 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 13分 自然条件 (13分) ( 4 ) 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 位置的重要性( 位置的重要性(7分)
(3)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 土壤: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须的农副产品。 土壤: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须的农副产品。 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 (4 ) 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 , 对外联系方便 , 东北可通东北平 河流: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运通道。 河流: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运通道。 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 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 气候: 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 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海洋) 效增加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效增加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1ae71fdd3383c4ba4cd22f.png)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3
、
范
围 :
内 蒙黑
行
古吉
政
辽
区
京津
的
晋冀
分 布
宁 甘
陕 豫
鲁 苏
皖
4、地形地势
主要的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5.气候植被
400mm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候 气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华北地
4、交通 ——稠密的铁路网
重要的铁路干线
满洲里
京哈线 绥芬河 京沪线
包兰线、京包线、大秦线 陇海线
滨洲线
滨绥线
沈大线
沈丹线
课堂练习:
1、上图示意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
水系分布。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 A )
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山西是本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的 储量的产量均占全国的1/3多,另外陕西和河北省也是煤炭大省。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 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铁矿主要在辽宁省和河北省。
1、自然资源
煤炭 铁矿 石油 森林
著名的树种:小兴安林的红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等
环渤海 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 么?
• 资源丰富; • 交通便利,本区铁路密
集,有利于原料的运入 和工业产品的运出;
中国北方地区
![中国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0f2120631711cc7931b71654.png)
北方地区跨二、三阶梯,以 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东北平原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多沼泽;由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
华北平原低湿地和盐碱地 黄土高原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 重 山地: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 太行山等
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黄土的特性: 粘性好,直立性强,
存在问题:
能源不足,水源不足,污染严重, 产业结构单一
有利条件
①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临海,利于 发展外向型经 济;
④地处平原, 地势开阔;
⑤农业基础较 好;
⑥人口较密集
重要工业中心:鞍山钢铁、沈阳机械、大连化工 和船舶等(长春汽车、哈尔滨机电制造等)
京津唐工业区
以轻、重工业兼顾 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北方地区;
一、位置和范围
二、自然地理特征
地气水土生源
三、人文地理特征
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民族、习俗等
四、区域(工/农业)问题、原因及措施
(2013重庆高考)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
图1,回答1~3题。
800 700
降水量 海拔
800
700
年降水量(mm ) 海拔(m )
不利: 东北——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
华北 ——旱涝、盐碱、风沙,水源不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源不足
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
(1)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③植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从森 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 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9f4c4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4.png)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中国地理_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_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f6562c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9.png)
名胜古迹
故宫
01
位于北京,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
一。
长城
02
横跨北方多个省份,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代表,也是世
界文化遗产之一。
颐和园
03
位于北京,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
一。
旅游资源
1 2 3
等。
人口分布
01 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较高,城市主要集中在京津 冀、半。
0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02
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01
02
03
地势平坦
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地 势相对平坦,平均海拔较 低。
黄土高原
包括山西、陕西等地的黄 土高原,是北方地区地形 地貌的重要特征之一。
北方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 要事件,如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更迭 和变革。
多元文化融合
北方地区历史上多次受到外来文化的 冲击和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 特点。
经济发展
农业发达
北方地区拥有广阔的平原和肥沃 的土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
基地。
重工业聚集
北方地区曾是中国重工业的主要 基地,如钢铁、煤炭、机械等产
05
北方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
当前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资源短缺
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加 上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土地荒漠化
过度开垦和采矿等活动导致土 地荒漠化问题突出,对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破坏。
空气污染
北方地区重工业发达,能源结 构以煤炭为主,导致空气污染 问题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319e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9.png)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中国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5度以北的地域,其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各自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貌、气候、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等角度,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貌特征中国北方地区的地貌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三种类型。
其中,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平原地貌,位于华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西北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包括青藏高原、阿尔金山脉等。
在西北地区的阿尔金山脉中,有我国主要河流长江的发源地,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候特点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其中,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是中国最寒冷的城市之一,而西北地区的西宁则是中国高原上气候最为宜人的城市之一。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大风频繁。
这些气候特点对于农田的耕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水资源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由于地势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较少且不稳定。
其中,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农田资源和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黄河治理等问题。
另外,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等河流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四、经济发展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
而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西北地区则以资源型经济为主,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资源。
青藏高原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宝贵的高原草场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地区拥有多样的地貌特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f3b740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2.png)
北方平原
中国北方的平原主要包括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 这些平原的地貌特征是地 势平坦、广阔。
农业发展
平原地区是重要的农业基 地,适宜发展大规模的农 业生产和粮食种植。
盆地
盆地特点
盆地的地势较低,四周有山地或 高原环绕。
北方盆地
中国北方的盆地主要包括准噶尔盆 地、塔里木盆地等,这些盆地的地 貌特征是地势平坦、低洼。
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丰富
北方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尤其在黄河流域和华北平 原地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雨水、河流和湖泊的渗透。
地下水开采与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北方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不 断增加。因此,合理开采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一个重要 的问题。
04
北方地区人口与民族
人口分布
人口密集区
资源丰富
盆地地区地下资源丰富,如石油、 天然气等,同时盆地也是人类重要 的居住和经济发展区域。
03
北方地区水文特征
河流
黄河
作为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黄河对北方地区的水文 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流经多个省份,提供了丰富的 水资源,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长江
虽然长江主要位于南方地区,但在其上游部分,长江穿越 了北方地区。长江在北方地区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河流 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重要枢纽。
公路运输
公路网络发达,高速公路和国 省干线贯穿全境,方便了货物 和人员流动。
航空运输
主要城市均有机场,航线覆盖 国内外主要城市,航空运输便 捷。
管道运输
北方地区拥有输油管道和输气 管道,为能源运输提供了保障
。
06
北方地区旅游资源
名胜古迹
故宫
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 的宫殿之一。
区域地理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区域地理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4f5fe8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f.png)
02
北方地区概述
章节副标题
地理位置
北方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东北三省、华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气候类型多样四季分明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北部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地形地貌: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并存 自然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交通便利性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 产业附加值
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 续发展
科技创新
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科 技资源和人才优势
科技创新是北方地区发 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北方 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科技创新可以促进北方 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增
人口分布
北方地区人口总数约为 3.6亿
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 100人
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 海地区
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城市化 进程较慢
经济概况
北方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拥有众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地区间差异较大
03
北方地区地理特征
著名景点:趵突泉、大明 湖、千佛山等
郑州
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中 部黄河中下游地区
历史背景:历史悠久曾是 商朝都城
经济地位:河南省省会国 家中心城市之一
交通枢纽:铁路、公路、 航空交通发达被誉为“中 国铁路心脏”
05
北方地区文化特色
章节副标题
历史沿革
北方地区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北方地区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中国地理之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之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09c0e793a1c7aa00b42acb19.png)
长芦盐(我国最大)场形成的条件:
① 用于晒盐的宽阔 的泥质海滩;
② 阳光充足,蒸发 旺盛,降水较少;
③ 风浪较小,晴天 较多。
二、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问题
(1)位置和范围 秦岭和长城之间,乌鞘岭和太 行山脉之间 过渡地带特征: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 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 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 农业向牧业过渡,生态系统脆 弱。
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 薪炭林、用材林;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淤地坝
① 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 下游河中。
② 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 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水源 不足
工业 中心
沈阳 大连 鞍山 本溪
北京 天津 唐山
发展方向
适当限制耗能大当地 又缺乏资源的工业 发展科技 发展外向型经济。
资源型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外向型经济
(3).东北农区整治
问题: 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 治理: 秸秆还田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加强对沼泽地 的保护性开发利用;退耕还林、还牧。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789dd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d.png)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北方地理区域,以黄河为界,包括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北方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经济特征。
本文将就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地理特征北方地区地势较高,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华北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均处于黄土高原上,而西北地区则被著名的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环绕。
东北地区则有长白山、张广才山等山脉。
山脉和高原的存在使得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同时也影响了其气候和资源的分布。
此外,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河流资源。
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对该地区的灌溉、农业和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辽河、淮河等河流也贯穿于北方地区,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气候特征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受到温带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西北地区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日温差大,年降水量较少。
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农业发展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耐旱作物为主。
此外,很多地区还利用黄河和辽河的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提高农业产量。
三、经济特征北方地区的经济结构较为丰富多样。
华北地区以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为主,工业、农业、服务业均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西北地区以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为主,资源丰富,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为支柱。
东北地区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为主,工业化程度较高,以汽车、钢铁、石油化工等产业为主要支撑。
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长城、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址吸引了众多游客。
同时,北方地区的冬季气候条件适宜冰雪运动,大量的滑雪场和冰雪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综上所述,北方地区的独特地理、气候和经济特征使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北方地区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地理复习课件 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复习课件 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00239c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f.png)
北方地区还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如 满族、蒙古族、回族等,他们的文化 特色也丰富了北方地区的文化内涵。
传统艺术
京剧
京剧是北方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 戏曲之一,被誉为“国粹”,其表演 艺术和音乐伴奏独具特色。
剪纸
剪纸是北方地区民间艺术的瑰宝,通 过纸张剪刻出各种图案和形象,寓意 着吉祥、幸福和美好。
气候特点
01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冷干燥。
02
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 四季分明。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较高。 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等地区。
02
北方地区地形地貌
高原
总结词
北方地区的高原通常地势较高,地表平坦,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和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北方地区的高原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这些高原地 区地势较高,地表平坦,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资源。这些 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干燥,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是北方 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山地
总结词
北方的山地通常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是重要的自然景观和 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北方的山地主要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这些 山地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是北方地区的重要自然景观和旅 游资源。这些山地的气候条件较为湿润,植被以森林和灌丛 为主,是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资源。
平原
总结词
北方的平原通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人口聚居区。
03
北方地区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
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 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区。这些煤炭资源为中国的能源 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铁矿资源
最新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
![最新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48c91bbd64783e08122b19.png)
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研究目的:通过预习下册课本和上网搜集资料,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认识相应的自然地理下特有的人文特征。
一、基本情况根据地理、人文的差异,在地理学上将中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二、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
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
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
(二)气候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夏季暴雨)。
(三)资源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东北地区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木材等等,华北地区则煤炭储量极为丰富。
北方地区一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总产最高)、吉林(单产最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
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地方特产也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
三、人文地理特征(一)人口与民族北方地区人口约占全国的40%(面积占20%)。
平均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华北地区人口最为密集。
北方地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满族、朝鲜族、回族等。
东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出产优质的东北大米。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af8a1880bceb19e8b8f6ba67.png)
林海雪原
香
山
红
叶
东北 平原 黄土 华北 高原 平原
黄土
黑土 褐土和棕壤
三、社会经济特征
(一)农业
1.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玉米、大豆、
棉花和温带水果的主产区,东北山区是我国第 一大林区。
1.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商品粮基地
江淮地区(冬小麦)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春小麦)
华北 地区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3.河流水文特征:
东北地区
流量
大
含沙量
小
汛 期 有春、夏两个汛期
结冰期
结冰期长
黄河中下游地区
小 大 有汛期,主要是在夏季 结冰期由南向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
凌汛
黄河的兰州到内蒙古磴 部分河流有凌汛 口和郑州花园口到入海
口有凌汛
4.植被和土壤:
东北地区:
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华北地区:
曹妃甸需填海建设的总面 积达310km2,是中国规 模最大的填海造地工程。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1.毗邻京津唐工业基地:产业布局集中,区位优势十
分明显。
2.资源组合条件好:煤炭、石油、铁矿石、原盐等资
源丰富,适合大规模、高密集发展现代重化工业。
3.水陆交通便利:曹妃店大型天然深水良港,适宜矿石、
能源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铁路、公路交通便捷,形成 海陆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商品棉基地 华北平原
油料作物 大豆(东北和华北)花生(山东丘陵)
糖料作物 甜菜(黑吉是主产区)
2.农业生产基本特征: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耕地 类型
旱地
作物 熟制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3bb28d15650e52ea551898f8.png)
中国干湿分区图
半干旱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三)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东北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湿润.半湿润季风
2、华北区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
(四)植被.土壤 1、东北区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黑土等
2、华北区
落叶阔叶林; 褐土.棕壤等
(五)资源
优势: 煤炭:山西、陕西煤炭 基地(大同、平朔、神 府); 石油:大庆、华北、中 原、胜利油田 铁:河北、辽宁铁矿 海盐:渤海沿岸海盐资 源 森林:东北林区
2、治理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 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 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大力 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 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等。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复垦工作。
①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 措施: 造林等。 ②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 肥、牧草;秸秆还田(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 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2)湿地的积极保护 思考:东北地区沼泽分布面积广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季节性和永久性冻土层,不利于下渗。
盐碱问题:
水盐运动的规律是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 定。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洼地排水不畅,地下水 中含量较高的盐会向土壤表层积聚而形成盐碱化。人为原 因是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加剧了土地的盐 碱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 专题02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 专题02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5d077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3.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专题02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知识梳理【重点图】P9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要求记住主要地形区、山脉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我国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练习:图中地形区①东北平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山脉:A太行山脉 B长白山脉海洋:C 渤海5.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灌溉水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补充】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个省()A.山东省B.河北省C.陕西省D.湖南省【分析】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解答】解:从行政区划看,北方地区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北部、内蒙古东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中南部。
湖南省位于南方地区。
依据题意。
故选:D。
2.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A.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B.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十分丰富D.北方地区大部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69a589dec1c708a1284a44c8.png)
北京
哈尔滨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森林和草原) (森林) (草原和荒漠) (荒漠)
自然地理特征—水文
(2)分别说明辽河 流域“东水”和 “西沙”形成的 自然原因。(8分)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 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 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 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例三: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分析两区域的主
要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并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该区 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图1
图2
1首先进行区域定位,建立空间观念 2善于抓住某个区域的区域特征 3对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进行对比 4能针对具体区域特征,区域问题,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B C (3)在农业生产方面,山脉以东主要发展______,山脉以西主要发展_____.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种植业 C畜牧业 D草原种植业
例二、读图做答
泰山
地垒
汾河
渭河
处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 大,流速快;(同时黄河在这 一带水量较大)
黄河及支流流经植被覆盖稀,土质松的黄土高原区 (夏多暴雨且降水集中)
⑤
水利枢纽
自然原因:总降水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径流量小。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工农业发达, 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附:课堂练习 例一、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
温带季风 (1)比较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说明:甲地应为_________气候,乙 地应为_________气候. 温带大陆 温带落叶阔叶林 (2)山脉以东的自然带是_________ 带,山脉以西是_________带,山脉东西两 温带草原 侧自然带的差异变化显示出自然带的________地带性规律. 经度
第六章_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第六章_北方地区区域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ec3fbf004a1b0717fd5dd3b.png)
比较项目 温度带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中温带
暖温带
干湿地区
植被类型
湿润、半湿 半湿润地区 润地区 针叶林 阔叶落叶林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春小麦、玉米 冬小麦、大豆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民俗点滴
A、北方许多地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 以面食为主,善于加工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食品。 B、由于气候寒冷,所以北方地区在建筑房屋时,都特别 注意保暖防寒。在农村很多地方习惯于睡火炕。 C、黄土高原的居民,因为气候比较干旱,他们便充分地 利用当地深厚的黄土,开挖窑洞居住。这样,既节省了建筑 材料,窑洞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D、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大地冰封,溜冰、滑雪是当地人 喜爱的冬季体育活动。
平原、高原、山地
低于0℃ 暖温带、中温带、 寒温带 400-800毫米 半干旱、半湿润、 湿润区
温度带 年降水量
干湿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课堂小结
位置和范围 自然特征
地形 气候 温度带 干湿地区 耕地类型
自 然 特 征 与 农 业
农业
工业
粮食作物 农作物 经济作物 旱灾 主要灾害 涝灾 冷灾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课堂小测练
判断数字和字母 代表的地理事物 名称
1、大兴安岭
2、小兴安岭 3、长白山
1
2
3
A、渤海 B、黄海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C
4、太行山
5、秦岭
E、黄土高原
4
A
E
5
D
B
读“北方地区”,回答
• 山脉:
大兴安岭 ; A___________ 小兴安岭 ;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长白山 ; 太行山 ; D___________ 六盘山 ; E___________ 秦岭 F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0 10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0-1968
65 68
径流量 输沙量
30 32
28 13
1969-1985
1986-1999
图3
2000-2007 (年)
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C. 上中游水库的增加
B.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D.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辽东丘陵)发展了温带水果,为我国温带水果 的重要产区。
请分析说明东北地区 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 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②农作物病虫害较少 ③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 溶作用较弱,土壤较肥沃 ④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 现象,改善土地墒情。
能力要求: 1、会正确判断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2、能够综合分析本区发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3、能够利用复习的相关知识解决对应的习题。
自学提纲:
1、根据教材和地图册明确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北方地区有哪些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有哪些温度带
和干湿地区?有哪些气象灾害? 形成这些灾害的原因? 北方地区主要自然带是什么? 3、北方地区有哪些种地形类型?都分在哪里? 大的地形区有哪些?它们的范围和内部特点怎样? 4、据图介绍北方主要河流名称,总结东北、华北地区 河流的水文特征。 5、北方有哪些种土壤?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的先后不同 D.水利建设不同
4、据图介绍北方地区有哪些重要的河流?东 北和华北的河流水文特征有何不同?
1000(立方米/ 秒)
黄河(花 园口)
0
松花江
例3【2013广东卷】7. 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 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考点1】 自然地理 【1—1】(2013·北京卷)读图,回答第(1)~(3)题。
(1)图中( D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五.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
讨论:北方地区有哪些生态问题?如何治理?
1:东北黑土流失
措施: ①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 ②种植绿肥化物、牧草 ③秸秆还田
2:东北沼泽破坏 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沼泽 3、东北森林资源破坏 保护森林资源,合理采伐,采伐 与种植相结合
华北平原: 旱涝、盐碱和风沙
50˚
45˚ 40˚
35˚
105˚
110˚
115˚
120˚
125˚
据 图 说 出 北 方 地 区 的 位 置 和 范 130˚围
判断地理位置
120˚E
①
40˚N
114˚E
120˚E 40˚N
②
35˚N
105˚E
114˚E 40˚N
③
34˚N
据 图都 介分 绍布 北在 方哪 有里 哪? 些 种 重 要 的 地 形 ?
5、土壤
北方地区有哪些 种土壤? 黄土从西北沙漠 到渤海经历了 哪些外力作用?
6、北方地区 有哪些种丰
富的资源?
二.北方“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
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根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 多种经济”的原则,北方地区在山区(大小兴 安岭、长白山等)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我国 最大的用材林基地;在丘陵地区 (山东丘陵、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
完成5-7题。
A 5.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6.对图中甲、乙两区
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
B 正确的是 (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A 7.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
中国地理 之
北方地区
陕北窑洞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三大自然区
西北 干 旱半 干旱 区 东
长城
部
青藏地区
季
风
区
复习目标:
基础要求: 1、掌握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植被和土壤、资源方面的基础知识。 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特点 3、明确本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范围) 地形特征(地) 气候特征(气) 水文水系特征(河湖) 植被与土壤(生、土) 自然资源等
人口与城市 农业 工业 交通(与商业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 Nhomakorabea区域问题
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防治问题
华北平原:兴修水利,合理用水 改善灌溉条件,引淡 淋盐,井排井灌, 生物措施 营造农田林网, 改造土壤,减轻灾害。
井灌井排
从机井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既可满足作物需水,又能淋洗土壤盐分和降低地下水位, 起了竖井排水的作用,故称井灌井排。
黄淮海平原农业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治理低湿洼地
“鱼塘——台田模式”(因洼制宜)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
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三.工业 讨论:图中工业基地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各工业基
地发展的共同条件是什么?它们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未来应如何综合整治?
四.交通 请说出图中 主要交通线 的名称
[2014全国卷Ⅱ] (24分)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 万,这里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 ,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 准施肥。图6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挖鱼塘:在水 中养鱼养鸭, 栽种水生经济 作物
筑台田:在田 地种粮、果、 棉和饲料作物, 饲养禽畜。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治理
黄土高原:生物措施(植树种草)与工程措 施相结合: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缓坡 修梯田,陡坡植树种草,沟道内打坝建库, 拦泥蓄水,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
复习目标:
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特征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 少的气候原因。(6分)
纬度高(48°N附近), 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 (虫卵)不易越冬(3分)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 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 生存和繁殖。 (3分)
例4:(2012·全国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下题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
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D)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华 北 地 区 的 地 形 特 点
3、据图说出北方地区的 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主要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主要胡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