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故障心电图李学斌

合集下载

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

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
起搏器2:1反应
CHD植入双腔起搏器,运动平板时诉“心跳停跳感” 。PVARP是400ms
内船纷伎柞汗袄盘哑岗汞缮罢僧站块扎世哦踩陕态楞许彩蹋借橇轴篡职具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
安全起搏
避免起搏器不恰当地感知了非心电活动而抑制心室起搏
心室通道
莆溅蚀遮诫最烈熬晚逞锹怜揪攫瓷峦抓器捐雕墨擞香邮孰耶瞅泊辈寺雪闽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
梭票闰滋楼双萍纹坦饶臆躇幌季互墟续畅姐归坡蛙耿擅腥推唯颧羡营七盖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
交叉感知
耕惠羔场梆醒邮斯银鸟忌租饥汇挟铬稻阑妄冬戒况哗堵攒管堵畴衷匠磕夫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
误感知QRS波
甚孔比鹏夏馁报露养喜宰碗岗急竖忘叛耗特夹戳译盐熙唱就恰枝敦救戳诡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
心脏起搏器编码





起搏心腔
感知心腔
反应类型
程控 遥测 频率应答
抗快速心律失常功能
V=心室A=心房D=双腔(A+V)O=无
V=心室A=心房D=双腔(A+V)O=无
T=触发I=抑制D=双反应(T+I)O=无
P=简单程控功能M=多种程控功能C=双向遥测R=频率应答O=无
P=起搏(抗快速心律失常)S=电除颤D=双功能(P+S)O=无
感知过度
起搏器感知到正常P/R波以外的信号(如T波、肌电、电磁波)表现为起搏脉冲推迟发放引起起搏周期延长或引起快速心室跟踪
蒜砌前籍购朱尊截蛛怠湘阅偷猎寐象吮瞬远痴鳞急翠溪筑淫贯争媳堵烷属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判断
VVI起搏心电图,肌电干扰

起搏故障心电图分析及处理--南宁2012

起搏故障心电图分析及处理--南宁2012

第一例:植入DDDR起搏器后 间歇出现心室失跟踪
背景介绍
患者:男,68岁 2010年植入Adapta DR 近期随访时医生发现Holter异常

Holter显示
无心室起搏脉冲发放
诊疗经过
经程控分析,心房、心室电极导线参数均正常。 患者植入的是美敦力 Adatpta DDDR 双腔起搏器, 它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 是否是这个功能在起作用???



第三例:病人植入DDD双腔起搏 术后心电图异常分析
植入双腔DDD起搏器术后心电图异常
心室安全起搏
出现心室安全起搏,自身P波未感知, 心房起搏AP在自身P波后且产生QRS波
植入双腔DDD起搏器术后心电图异常
• 自身心房P波未能感知,心房感知不良 • AP只起搏心室
心房起搏导致QRS波出现
电极极性更改后心电图
分析、诊断、处理

参数修改后,病人再无晕厥出现 病人为心室起搏依赖,需尽快更换心室电极导线
诊断:心室起搏导线不完全断裂导致起搏功能障碍 处理:需尽快更换电极导线,保证生命安全.
第六例:Ⅲ度传导阻滞植入 双腔起搏器后无心室起搏
Ⅲ度--AVB病人植入双腔起搏器后无心室 起搏
起搏心电图故障分析与处理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杨平珍
内容
1、六例真实故障分析与处理 2、六例故障假象
内容
1、六例真实故障分析与处理 2、六例故障假象
第一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植入双腔DR起搏器
.
术后心电图:电轴右偏,,起搏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怀疑起搏左室,
X光影像
前后位
左前斜
辅助检查、诊断、处理
室率稳定程序(Ventricular Rate Stabilization,VRS) 房颤时房室结自主下传的心室率 不规则, 频率快 不同患者差别很大 运动时, 频率上升过早过快

起搏器功能异常的心电图表现

起搏器功能异常的心电图表现

起搏器功能异常的心电图表现起搏器植入是临床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起搏器功能异常是指由于起搏系统的物理性损坏或者机体内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起搏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起搏器的生理化、自动化以及特殊功能的运作,使起搏心电图的表现变得越复杂,而真正的起搏器功能异常或者故障比较少见。

常见的起搏器功能异常和故障假象的心电图表现为以下几类:1)起搏异常:包括无输出、失夺获、起搏间期不规则和起搏频率变化;2)感知异常:包括感知不良和过感知;3)起搏器介导的心律失常;4)特殊功能运作等。

1.起搏异常起搏异常指在心脏不应期外的起搏脉冲刺激不能夺获心脏除极的现象。

1.1 无输出起搏器没有脉冲输出,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无起搏信号。

无输出的原因主要是电极断裂或接口松动(总之是造成回路断开的原因)导致起搏电流无法传递出来,在心电图上看不到起搏信号,而实际上起搏器已发放电脉冲(图1)。

图1绿箭头是可以看到的起搏钉,而红箭头是应该有而没看到起搏钉的位置。

1.2 起搏不良在心脏不应期外的起搏脉冲刺激不能夺获心脏的现象。

心电图表现为有起搏信号,但无心室或心房反应(图2、图3)。

失夺获的原因主要有:电极导线脱位,电极穿孔,以及电极导线断裂或绝缘层破坏,另外处于急性期或者药物影响起搏器阈值的情况也会导致失夺获的现象。

图2 心房失夺获图3心室失夺获当出现室性融合波时,可能会有失夺获的误判。

真性室性融合波的心电图表现:QRS波主要由心室起搏图形构成,介于完全心室起搏和窦性激动的QRS波形态之间。

假性室性融合波的心电图表现:当起搏脉冲发放较迟时,由于自身的心室电活动已经使电极部位的心肌除极,该脉冲正落入电极周围和心肌组织的有效不应期,因此该此起搏为无效起搏,起搏信号在时间上与心室已激动产生的QRS波融合,QRS波形完全与窦性下传一致。

一般真性室性融合波可以认为起搏正常,而出现假性融合波则无法确定起搏夺获情况(图4)。

图4 融合波 1.3起搏间期不等或者起搏频率变化在起搏器电池耗竭或者特殊功能运作时出现。

临时心脏起搏常用参数调整

临时心脏起搏常用参数调整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鲁静朝,E m a i l :l u j i n g c h a o 04@a l i yu n .c o m 临时心脏起搏常用参数调整都 虹,鲁静朝(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二科,河北省心脑血管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 要:临时心脏起搏是抢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应急措施㊂它可通过在右心室植入电极导线及相应的参数调整,进而以单腔起搏模式起搏心内膜,发挥起搏功能㊂本文主要介绍临时心脏起搏的适应症及如何进行常用的参数调整㊂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性;心脏起搏,人工中图分类号:R 5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7)06-0466-03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7.06.003P a r a m e t e r sm o d u l a t i o no f t e m p o r a r y c a r d i a c p a c i n gD uH o n g ,L u J i n gc h a o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d i o l o g y ,t h eS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o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a n dI n s t i t u t e o fC a r d i o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 o f H e b e iP r o v i n c e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L uJ i n g c h a o ,E m a i l :l u j i n g c h a o 04@a l i yu n .c o m A B S T R A C T :T e m p o r a r y c a r d i a c p a c i n g (T C P )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a n e m e r g e n c y pr o c e d u r et os t a b i l i z e p a t i e n t s s u f f e r i n g f r o mh e m o d y n a m i c a l l y u n s t a b l e b r a d y a r r h y t h m i a .I t i n v o l v e s p l a c i n g a c a t h e t e r -b a s e d e l e c t r o d e i n t o t h e r i g h t s i d eo f t h e h e a r t a n dm o d u l a t i n g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p a c e m a k e r i n o r d e r t o p a c e t h e e n d o c a r d i u mi n aV V Im o d e .T h i s a r t i c l e w i l l f o c u s o n t h e i n d i c a t i o n s f o rT C P p l a c e m e n t a n dd e s c r i b e t h em o d u l a t i o no f p a r a m e t e r sw h i c hw i l l h e l p re f l e c t t h e p a c i n g fu n c t i o n s .K E Y W O R D S :a r r h y t h m i a s ,c a r d i a c ;c a r d i a c p a c i n g,a r t i f i c i al 鲁静朝,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作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二科㊂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康复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电生理学会委员㊂一直从事心律失常㊁心力衰竭㊁冠心病㊁心肌病及高血压的诊治工作,尤其擅长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㊁室性期前收缩㊁心房扑动㊁心房颤动的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㊂此外,对于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的起搏器治疗颇有造诣㊂近年来共获得省厅级奖项2项,作为主研人参与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㊂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 C I 论文多篇,作为副主编编写书籍5部㊂ 采用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1973年由S c h n i t z l e r 首先报道,并将此技术在国外迅速推广应用,成为临床上抢救缓慢性心律失常不可缺少的方法,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R o b e r t oL a n g 等对此项技术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与X 线指导下临时起搏进行比较,显示该技术具有操作时间短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的优点㊂目前,应用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已成为临床工作中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手段[1]㊂本文就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适应证及操作过程中常用参数调整做简要介绍㊂1 临时心脏起搏适应证临时心脏起搏适应证:①急性心肌炎㊁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㊁心脏外伤或外科术后引起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㊁窦性停搏㊁房室传导阻滞伴血流动力学障碍;②心肌梗死合并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者;③不宜用药物治疗的快慢综合征或慢快综合征;④有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而需行临时起搏过渡者;⑤Q T 间期延长合并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者㊂2 阈值测试临时起搏电极置入成功后,可通过阈值测试判断起搏和感知功能:①感知阈值测试:根据电极导管的位置,决定其感知心室R 波或心房P 波㊂能够抑制起搏器发放脉冲的最小R 波或P 波,即为感知阈值㊂测试方法:首先将频率调节至低于自身心率10次/m i n,随后调节输出电压,将输出设置在最小值,降低感知灵敏度,将感知灵敏度旋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至起搏指示灯连续闪烁㊂随后增加感知灵㊃664㊃‘临床荟萃“ 2017年6月5日第32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n e 5,2017,V o l 32,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敏度,将感知灵敏度旋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至感知指示灯连续闪烁,起搏指示灯熄灭,所得值即为心室/心房感知阈值㊂一般来说,将感知灵敏度值设置在所得阈值的一半(或更小),可提供至少2ʒ1的安全界限㊂通常推荐的心房P 波感知阈值>2.0m V ,心室R 波感知阈值>5.0m V ㊂通常可将心房感知灵敏度设置在0.5~1m V ,心室感知灵敏度设置在2.0m V ㊂②起搏阈值测试:电极导管到位后,调节脉宽到0.5m s ,逐渐调低输出电压,能起搏的最低电压即为起搏阈值㊂测试过程:首先将频率设置在患者自身心率以上至少10次/m i n ,随后降低输出电压,将输出旋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至心电信号显示不夺获,再增加输出电压,将输出旋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至心电图显示持续夺获所得值即为起搏阈值㊂将输出电压设置于起搏阈值2~3倍,保证至少2ʒ1安全界限㊂对于临时起搏来说,一般心室起搏阈值(脉宽0.5m s )<1.0V ,起搏电压常设定在5V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起搏阈值可能不同,因此,为了保证安全有效起搏,设置的起搏㊁感知参数会高于2倍阈值㊂影响感知阈值的因素有:导线系统或周围组织阻抗改变,药物影响使心电信号变化,电极导线接触不良等㊂在临床应用中,可通过判断起搏心电图的起搏与感知功能,观察有无感知或起搏功能障碍㊂起搏器起搏功能不良,调整起搏电压后改善(图1)㊂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提高起搏器感知灵敏度后,感知功能改善(图2)㊂图1 起搏器起搏功能不良 a .起搏功能不良;b .调整起搏电压后改善注:箭头处为起搏脉冲信号,无夺获图2 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 a .感知功能不良;b .提高感知灵敏度后改善注:箭头处为起搏脉冲信号,为感知之前的心电信号3 参数调整3.1 起搏频率 根据临时起搏脉冲发生器的厂家不同,可调范围为30~200次/m i n ,常用频率为60次/m i n 左右㊂⑴适当调高起搏频率:①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依赖于起搏器,可适当增加起搏心率以改善心脏功能,对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利,但频率过快可降低心排血量,可根据心功能制定最适合的起搏频率㊂②长Q -T 综合征,特别是伴有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增加起搏频率可缩短Q T间期,减少心室除极离散度及异位心律的发生㊂⑵适当降低起搏频率:①慢快综合征伴有长间歇的患者,或者窦性停搏㊁阵发性窦房传导阻滞,以及间断㊃764㊃‘临床荟萃“ 2017年6月5日第32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n e 5,2017,V o l 32,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出现高度房室阻滞的患者为了鼓励自身心律,可适当调低起搏频率㊂②对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起搏频率过快可增加心肌耗氧,可适当降低起搏频率㊂3.2输出电压(起搏电压)可调范围为0.1~17 V,通常心室起搏电压设定为2~4V㊂⑴增加输出电压:①当需要紧急备用起搏时应给予较高输出电压,保证心室夺获㊂②当起搏阈值增高,发生不起搏或间歇起搏时,增加输出电压以恢复起搏㊂③降低输出电压:当患者出现膈肌刺激或起搏时感心跳不适时可减低输出电压㊂3.3脉宽指单个起搏脉冲电流持续的时间,以m s表示㊂不同厂家的脉冲发生器,脉宽设置不同,有的在0.06~2m s之间,有的为固定值,如1m s,不可调㊂3.4感知灵敏度与感知敏感度的高低成反比,感知灵敏度设置过低,可能造成过感知,起搏器脉冲被抑制,不能起搏;设置过高,可能导致感知不良,引起竞争性起搏㊂一般来说,临时起搏器脉冲发生器感知灵敏度的调整范围,根据不同厂家,可在0.5~20 m V之间调整㊂⑴调高感知灵敏度(增强感知敏感性):①心内R波(或P波)幅度较小时㊂②局部心肌病变,如心肌梗死㊁心肌病㊁心肌纤维化时,心电信号往往较低,可适当调高感知灵敏度㊂③药物㊁电解质或代谢因素可影响感知,造成感知不良时㊂⑵调低感知灵敏度(减弱感知敏感性):当出现感知肌电㊁外界干扰造成过度感知时,起搏器停止发放冲动,引起长间歇,需适当调低感知灵敏度㊂3.5不应期对于临时起搏来说,不应期脉冲发生器本身设置,一般不可调整㊂3.6电阻是指电极与人体组织之间的阻抗,在临时起搏器使用过程中电极位置变化,会引起阻抗改变,一般不可调整㊂4临时心脏起搏需注意的电池寿命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临时心脏起搏器(脉冲发生器)多采用9V碱性电池,一般不可使用充电电池㊂当脉冲发生器工作时,应注意观察电池电量显示,一般电池低电量报警后,脉冲发生器仍可工作数小时(根据厂家不同有所差别),可提前预备备用电池㊂更换电池时,脉冲发生器具备断电保护功能,但一般仅持续15~30秒,应快速更换电池,并注意脉冲发生器使用说明书中断电起搏时间的具体说明㊂在脉冲发生器工作期间,如相关参数调整后,应注意锁定旋钮,或者及时盖上保护滑盖,以防止患者活动触碰控制面板的旋钮,更改起搏参数,保证患者安全㊂总之,应用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掌握相应的临时起搏技术有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提高抢救的成功率[2]㊂参考文献:[1]王方正,任晓庆.心脏起搏器适应症和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6):1289-1292.[2]李学斌,李鼎,郭继鸿,等.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观察[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3,7(1):33-36.收稿日期:2016-12-21编辑:王秋红㊃864㊃‘临床荟萃“2017年6月5日第32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7,V o l32,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分析

起搏器故障心电图分析

解决方案: •拿开磁铁
双腔起搏器特殊功能心电图
1,心室安全起搏 2,模式转换/带传感器改变心室后心房不应期的
DDIR 3,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的干预 4,室性早搏反应 5,非竞争性心房起搏 6,神经介导性昏厥(频率骤降反应) 7,窦性优势 8,睡眠功能
交叉感知
交叉感知是感知对立心腔传导的起搏刺 激,它会导致不应有的起搏器反应,例 如,假抑制
故障排除
•测量电极阻抗,必要时需更换电极 •重新连接 •随访并调整为合适的输出 •测试脉冲发生器,必要时需更换
下图中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
AOO mode rate 60.
DDDR 70/120,PAV/SAV 200/170ms,输出均为5v/0.5ms
心房感知不详,心房起搏良好;心室感知、起搏良好; 3和4之间的现象为VSP(110ms)
病例 3
问题:为何Ap 和Vp脉冲之间总会出现QRS波?
心室安全起搏
DDD 60/120,PAV/SAV 150/120ms
Ventricular Safety Pacing (VSP)
心室安全起搏(VSP)
临床问题: 交叉感知是感知对立心腔传导的起搏刺激,它会导致不应 有的起搏器反应。例如,假抑制
AP
VP PAV PVARP
TARP
2:1 阻滞
每隔一个 P 波都会进入不应期且不触发心室起搏
{ 低限频率间期期
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AS AR
VP
SAV PVARP TARP
AS AR
VP
SAV PVARP TARP
上限频率行为产生原理
1:1房室跟踪
文氏现象
2 :1现象
心房率更快,相隔一个P波落入 不应期,不引发心室起搏。

起搏心电图及故障识别

起搏心电图及故障识别

常见原因:
起搏阈值改变 起搏器感知障碍 电极导线脱位 电极导线断裂 起搏器电池耗竭
无输出
• 心电图上没有起搏钉样标记,频率低于低限频率
已产生起搏输出,无起搏波峰迹象
无夺获
• 起搏标记后无除极迹象
夺获丢失
无夺获
双腔起搏心房起搏p波不明显, 第三个心室起搏信号后无心室夺获。
感知不良
• 有自身的除极活动存在,但起搏器未能感知
起搏模式是否正常?
正常. VVI 60,心室感知抑制心室起搏
频率适应性起搏
• 起搏频率随病人的生理需要而加速或减速,可能被误 认为是异常起搏器行为。
VVIR / 60 / 120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AS AP VS VP
AS-VS
AS-VP
AP-VS
AP-VP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 AS/VS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未感知 P 波
心房感知不良
不正常. VVI
间歇性感知不良
过度感知
…尽管没有活动
标记道显示自身活动
心室过分感知
• 感知到不适当的信号 –可以是生理的或非生理的
过度感知

定义:感知到不适当的信号

可以是生理的或非生理的(体内或体外)
交叉感知
• 交叉感知是一种现象,发生于一个心腔感知到另一个心腔的 输出脉冲。 • 它会导致不应有的起搏器反应,如果心室输出被心房脉冲抑 制的话(如图三),则心室不发放脉冲。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 AS/VP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 AP/VS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 AP/VP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双腔起搏心电图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常见的几种电位幅度值
心房电位:1-10mv
心室电位:4-20mv
平均4mv
平均8mv
肌电位:不同体积的肌肉产生电位振幅不同,
多数0.5mv,50%的肌电位可达1mv ,510%的人群可达2mv,少数人的肌电位可达 3mv。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AAI方式,基础起搏心率85次/分,心房不应期220ms.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一例尿毒症病人VVI起搏)
起搏心电图分析
(AAI 基础起搏频率70次/分)
起搏心电图分析(起搏器植入后7年)
上图为原起搏心电图,下图为复诊时心电图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VVI)
起搏器计时间期
起搏心电图分析-----DDD起搏器计时周期
起搏计时间期
心房为基础的下限频率间期
心室为基础的下限频率间期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A sensitivity 1.0mv
A sensitivity 0.5mv
起搏心电图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起搏心电图分析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计时间期
起搏心电图分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问题:心电图是否正常,为什么?
患者男,60 岁。起搏器 植入术后1年
余,反复发
生心悸,运 动时明显加 重。
肌电感知
患者男,65岁。DDD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悸三个月。A、 B和C条心房感知敏感度分别为0.5mv、1.0mv和1.4mv。
起搏心电图分析(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李学斌

起搏器所致心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观察

起搏器所致心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观察

起搏器所致心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起搏器所致心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46例需要安装起搏器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

观察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检出率56.52%比对照组的39.13%要高(P<0.05)。

观察组在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方面由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起搏器所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高,操作便捷,可以准确的对心律失常进行判断,为医师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律失常;起搏器;动态心电图诊断随着医疗技术的成熟,对心脏方面的诊断和治疗也逐渐完善,安装心脏起搏器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技术,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延长生存期。

近几年,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严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治疗效果理想。

但是心脏起搏器治疗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心功能异常或者心律失常等,预后效果不佳,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在放置起搏器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和病情发展情况,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本文针对置入起搏器后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诊断,观察动态心电图检查机体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共46例需要安装起搏器患者。

选用电脑抽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3人。

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69至84岁,平均年龄(73.6±1.1)岁。

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68至86岁,平均年龄(74.7±1.6)岁。

在一般资料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非常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68-86岁之间;②无精神系统疾病;③无严重传染性疾病;④无循环系统疾病;⑤重要器官功能正常;⑥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起搏心电图的假性“故障”

起搏心电图的假性“故障”
代表心室的电信号,起搏器发放的 电脉冲刺激心室收缩时,会产生 QRS波群。
T波
代表心室的复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在起搏心 电图中,T波可能受到影响而发生改 变。
感知功能失调
感知缺失
起搏器未能正确感知心脏的自然 电信号,导致不适当的电脉冲发 放或不发放电脉冲。
感知过度
起搏器错误地感知到干扰信号或 肌电信号,导致不必要或不恰当 的电脉冲发放。
起搏心电图的假性"故障"
目 录
• 起搏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起搏心电图的假性"故障"类型 • 如何识别起搏心电图的假性"故障" • 应对起搏心电图假性"故障"的策略 • 案例分析
01 起搏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感知与反应
模式转换
起搏器能够感知心脏的自然电信号, 并根据这些信号决定是否发放电脉冲 刺激心脏跳动。
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设备,通过发放一定频率的脉 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跳。
心电图特征
起搏心电图上会出现特定的波形,包括起搏信号、QRS波群 和T波等。
识别并排除信号干扰
01
02
03
电磁干扰
如手机、电视、微波炉等 电磁设备可能会对起搏器 产生干扰,导致心电图异 常。
电解质紊乱
如低钾、低镁等电解质紊 乱也可能影响心电图波形。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洋地黄、胺碘 酮等可能会影响心电图表 现。
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结合患者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心电图变化
通过连续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可以发现一些假性故障的规律和特 点。
患者症状
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慌、气短、头晕等,可以对心电图 异常进行鉴别诊断。

《起搏器心电图》课件

《起搏器心电图》课件

起搏器心电图的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起搏器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起搏器的电信号来反映心脏的 电生理活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起搏器心电图的原理基于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和电极导线的 连接。起搏器作为一种人工心脏脉冲发生器,通过向心脏 发出微弱的电脉冲来刺激心脏跳动。这些电脉冲通过起搏 器的电极导线传输到心肌,从而模拟正常的心脏电生理活 动。心电图机通过特定的导联系统接收这些电信号,并将 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心电图波形,以供分析和诊断。
01
起搏器心电图概述
起搏器心电图的定义
总结词
起搏器心电图是记录心脏起搏器工作状态的心电图。
详细描述
起搏器心电图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电图,主要用于记录和观察心脏起搏器的电信号和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它通过 特定的导联系统,将起搏器植入体内的电极所记录的心电信号传输到心电图机,从而显示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心 脏的电生理变化。
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电信号无 法正常传导至心室,导致心室无
法正常收缩。
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包括P波后 无QRS波、P波与QRS波不相关
等。
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是起搏器植入 前的疾病表现,也可能是起搏器
植入后的并发症。
竞争心律的表现
竞争心律是指心脏内 存在多个电信号源, 导致心电信号冲突和 心律不齐。
起搏器心电图的临床意义
总结词
起搏器心电图对于评估和诊断心脏起搏器的工作状态以 及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起搏器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在于提供关于心脏起搏器工作 状态的信息,以及诊断与心脏起搏器相关的心脏疾病。 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医生可以了解起搏器的功能是否 正常,电极导线是否稳固,以及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 题。这对于确保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预防和诊断与 心脏起搏器相关的心脏疾病,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具有重要意义。

PJRT的诊断及鉴别要点_李学斌

PJRT的诊断及鉴别要点_李学斌

J Clin Electrocardiol ,2012,Oct.21.No .5呈A-A-V关系则为房速,如果夺获心房且心房激动顺序不变则为AVNRT,当然RS2刺激也很有助于确定AVRT;对于心房激动顺序为向心性者,需要在3种心动过速之间鉴别诊断,AVRT可被RS2刺激特征性反应确定诊断,心室超速起搏后未夺获心房或者夺获心房但停止起搏后呈A-A-V关系者支持房速。

作者简介董建增,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第3届编委会委员、《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并担任《介入心脏病学》第一版、《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与策略》第二版、《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第二版和《心房颤动-临床实践与治疗进展》等著作副主编。

承担和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肺静脉前庭电生理特性与组织学特性相关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房颤肺静脉与左房之折返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快速心律失常三维标测技术与消融能量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

临床工作重点是心房颤动及其它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治疗,临床研究重点是房颤,尤其是慢性房颤的优化治疗策略。

P JRT 的诊断及鉴别要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PJRT是指反复性无休止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其实是一种误称。

目前真正的术语应称为持续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AVRT),是激动经房室结前传而经具有递减性传导特性的特殊慢旁路逆传而形成折返环路的一种心动过速,但PJRT已广泛出现在文献之中,因此人们根据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特殊表现,仍然把这种反复无休止性心动过速称之PJRT。

一.PJRT 的临床特点PJRT是一种无休止性或几乎无休止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

PJRT通常呈无休止性发作,也可以短暂恢复窦性心律,仅持续数跳后,PJRT再次发作,常由增快了窦性心律或较晚的房早诱发。

心脏起搏器电重设5例

心脏起搏器电重设5例

心脏起搏器电重设5例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起搏器电重设的问题,它会引起起搏模式、起搏频率的改变,有的时候与起搏器电池耗竭易混淆。

如果没有及时认识到而盲目更换起搏器,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遇到5例起搏器电重设,其中2例因无经验而重新更换起搏器,而另3例重新程控后转为正常工作模式。

现就其发生原因如何识别及处理进行分析。

标签:心脏起搏器; 人工; 电重设; 诊断临床实践中,在无心房颤动等突发心脏节律异常情况下发生的起搏模式、起搏频率(DDD转为VVI,频率转为65次/分)改变主要见于电池耗竭和电重设两大类情况。

如果鉴别不清,二者的处理完全不同。

我院自2003年~ 2009年共发生5例起搏器电重设,现在就发生原因、如何识别及处理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5例置入起搏器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60~76岁。

其中1例为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为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3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其中2例为更换起搏器(均为Medtronic 公司KDR701),而另2例均为新植入的起搏器,分别植入St.Jude Medical公司5356DR及Medtronic 公司KDR701,另1例为植入Biotronic公司Actrocs DR,术后6年随访时发现电重设。

前2例在置入术中发现起搏器以VVI模式工作,起搏频率65次/分,应用磁铁后仍不改变,遂取出脉冲发生器,反复测试心房、心室电极参数稳定,且应用程控分析仪未使之返回DR工作模式,更换另一台脉冲发生器。

第3及第5例因有前2例的经验,术中发现固定VVI 模式,固定起搏频率65次/分,经程控仪证实为起搏器体外电重设,清除电重设后,重新设置起搏模式及起搏频率后,工作正常。

第4例为植入术后6年随访时程控分析发现起搏器电重设,由原来DDD模式转为VVI模式,下限频率由60次/ min 转为起搏频率70次/ min,脉宽由0.4ms转为1.0ms,电池电量2.65V,并出现选择性更换提示(ERI),测试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均为0.5V,感知正常,无失夺获或感知异常。

体表心电图指导床边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的价值

体表心电图指导床边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的价值

体表心电图指导床边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的价值
李学斌;郭继鸿;张海澄;许原;金华;陈冰
【期刊名称】《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9(8)1
【摘要】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应用气囊漂浮电极床边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指
导价值。

方法经不同静脉途径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应用气囊漂浮电极进行156例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植入,54例病例在随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时进行了导管位置的X线观察,对比研究了起搏图形与导管位置,导管深度间的关系。

结果体表心电图对床旁漂浮电极导管植入时具有较高的定位价值,适用于多数患者。

心尖起搏组较流出道组起搏稳定,不易脱位。

不同部位起搏阈值无显著差别。

结论体表心电图结合已送入的导管深度对床旁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快速准确心脏起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总页数】3页(P20-22)
【关键词】临时起搏;漂浮电极导管;体表心电图;心电图
【作者】李学斌;郭继鸿;张海澄;许原;金华;陈冰
【作者单位】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床边经股静脉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对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J],
周红霞
2.体表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植入心脏起搏器所致宽QRS波心动过速中的应用价值[J], 丁超;张松文
3.体表心电图指导床旁紧急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的应用 [J], 臧红云;王冬梅;韩雅玲;荆全民;栾波;王耿;王祖禄;王守力
4.体表心电图指导床旁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11例分析 [J], 张海平
5.体表心电图指导床旁紧急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的应用 [J], 臧红云;王冬梅;韩雅玲;栾波;王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搏脉冲发放,表现为起搏暂停或起搏间期延长。 例如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病人某一段时间内持续 . 波感知过度,可抑制 ’’( 起搏器发放起搏脉冲, 表 现为心室不起搏。可通过提高起搏器的感知灵敏度 值, 降低感知灵敏度解决。
%导 线 折 断 但 包 鞘 完 整 时 , 脉 冲 波 的 斜 率 降
!) 起搏电极导线微脱位。电极导线安置固定后 发生微小的移位, 通过 + 线影像不能分辨是否存在
二、感知功能低下 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也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属于异常起搏心电图。以 ""# 起搏心电图为例, 当 起搏器感知功能低下时, 表现为起搏器的感知器对
自身 $%& 波群不能感知或间断不能感知,在自身 并与 $%& 波群内或其后的不同时间出现刺激信号, 。引起感知功能低下的原 自主心律发生竞争 (图 ’ ) 因较多, 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心电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图-
因肌电位干扰双腔起搏器, 心房过度感知, 引起快速心室跟踪起搏。
较低, 发生肌电位引起感知过度的现象少见。
和起搏器电路故障。 起搏器电池耗竭程度不同, 心电 图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其常呈多变性。 可见以下几 种情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内源性感知过度。由患者自身心内信号引发
低, 由锯齿形波变成矩形波, 此时, 起搏系统回路中 导致 电阻增高, 传送到电极 , 心肌界面的电能减少, 起搏失败。
&当导线并不全折断而包鞘破裂时,脉冲波的
斜率增大, 此时起搏系统回路中电阻减小, 电流逸出 起搏系统, 传输至心脏的电流减少, 导致起搏失效。
-) 感知过度。感知过度时可以抑制单腔起搏器
图&
心室间歇起搏。 ’’( 起搏器感知功能正常,
&) 起搏器电池耗竭。心电图可表现为单纯的起
搏功能障碍而感知功能正常。此时, 为保证有效起 搏, 起搏器首先自动增加起搏脉宽代偿输出能量的 不足。当电池进一步耗竭, 起搏器的磁铁频率和基 础起搏频率也随之下降,甚至不能夺获心房或心 室。起搏器出现电池耗竭的心电图表现后, 应及时 更换起搏器。 起搏电极导 *)起搏电极导线折断或连接部松脱。 线断裂或部分断裂是导致起搏器功能障碍的另一个 原因。单纯的连接部松脱使电路接触不良能导致起 观察脉冲波斜率的变化等方 搏失败。 拍摄 + 线胸片、 法有助于检出电极导线断裂引起的起搏故障。
锈钢或钛合金外壳, 对外界电磁场的屏蔽作用明显 改进,一般在 !./0 以外中等强度的磁场对起搏器 的感知功能没有影响, 但距离过近或过强的电磁场 仍可能会对部分起搏器的感知功能产生影响。近距 离可引起起搏器干扰的设备包括: 家用电器(电磁 炉、 收音机、 电视调台器、 直接接触的电动剃须刀) 、 手机、 雷达、 发火装置、 电焊器或电凝手术刀等。 肌电位是引起感知过度并引起抑制起搏脉冲 发放的重要外源性电信号。主要见于使用单极电极 导线的患者。我院通过对心房单极感知的起搏器进 行肌电位干扰试验发现, 单极心房感知起搏器感知 灵敏度值 ().0" 时, 感知过度发生率为 !()12 ; 感知 灵敏度值 .)-0" 时, 感知过度发生率高达 3()12 。 此 外, 由于心室波振幅较高, 心室的感知灵敏度相对
!$%&&&
心电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 起搏心电图 ・
起搏器故障心电图
李学斌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起搏器的使用 寿命已明显延长, 起搏脉冲发生器本身故障的发生 率大大减少。起搏器植入过程中受到患者的病情 (如心肌纤维化、 大量三尖瓣返流) 、 术者起搏植入 技术、 起搏部位的选择、 测试分析状况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因此, 起搏器植入后的功能障碍不可避免。 起搏器故障的发现和识别最直接的方法是分析起 搏心电图是否正常。因此, 需要临床和心电图医生 熟悉并掌握。 狭义的起搏系统故障是指起搏系统(包括起搏 器、 电极导线)的机械故障。广义的概念, 还包括起 搏系统以外的因素及起搏参数设置不当导致的起 搏器功能异常。前者常需要更换起搏器或电极导 线, 后者则需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后调整起搏参数
图’
""# 起搏器心室感知功能低下。
() 与电极接触部位心肌纤维化。导线顶端电极
接触部位心内膜纤维化程度较重时, 可导致心内电 图振幅过低或心室波的斜率过低。因此, 选择最佳 起搏 部 位 的 标 准 为 : !起 搏 阈 值 低 , "心 内 电 图 振 幅高, 心室波斜率大。 可引起心内电图振幅减低, 发 !)急性心肌梗死。 生感知功能低下。
予以解决。起搏故障的原因分 ! 类: ! 起搏脉冲发 生器故障, " 起搏电极导线故障, # 心肌组织病变,
$ 其他(技术或医源性原因)。起搏器故障心电图
的表现形式主要为: 间歇起搏、 起搏停止、 感知功能 障碍、 起搏频率改变和特殊功能丧失。 一、 间歇起搏和起搏停止 起搏心电图中, 起搏功能异常比感知功能异常 相对少见。间歇起搏表现在规则而连续的心脏起搏 时, 偶尔或间断出现刺激信号后无心室或心房反应 ,或起搏脉冲未按设定的起搏 ( "#$ 波群或 % 波) 间期发放, 出现起搏脉冲间断发放(图 & ) 。起搏停 止则表现起搏信号后连续无心室夺获的现象或在 长时间内无起搏脉冲发放, 对起搏器依赖的患者可 引起心脏停搏。引起上述现象常见的原因有:
感知过度称为内源性感知过度。
!心室(&&’)感知器感知心房电信号(交叉感
知) 。右心室电极接近三尖瓣口, 感知心房波后, 当 心房率快于心室基础起搏频率时,较快的心房波被 心室感知器感知, 导致 &&’ 起搏抑制。
)" 起搏器磁铁频率下降。磁铁频率是反映起搏
器电池储存量简单而灵敏的指标,当起搏器电池耗 竭时,起搏器通常自动增加起搏脉宽以保持有效输 出, 此时, 基础起搏频率不变。
"当 &&’ 起搏器的感知灵敏度过高或心室感知 器不应期较短时, 也可因感知过度导致 ( 波感知。 #心腔内两支电极导线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
位。 例如: 后植入的电极导线与已废弃而仍留在心腔 内的电极间歇接触时,产生的电位可引起感知器的 误感知从而导致起搏失败。 四、 起搏频率改变 起搏频率改变最常见的原因是起搏器电池耗竭
移位, 植入后的急性期内起搏阈值明显升高, 出现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电生理室
心电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
间断心脏起搏 (图 !) 。少数病人可通过增加输出电
压或脉宽来解决, 多数病例需要重新植入电极导线。
图!
心室间断起搏。 ""# 起搏器电极导线微脱位后,
发现部分起搏器的一些参数不能调出 (图略) 。
图*
起搏器电池耗竭后, 磁铁试验显示磁铁频率下降至 -! 次 . /01 。
可导致完全无效的刺激 !"起搏频率进一步下降, 和起搏信号消失, 此时也不能调出起搏器的任何参数。 起搏频率极不规则, 偶尔也有起搏脉冲器本身
故障的情况。 我院曾遇到一例起搏器双感知器故障, 起搏心电图表现为双腔起搏方式, 但无规律可循 (图 , 在排除电池耗竭后证实为双感知器故障。 #)
图#
$$$ 起搏器患者发生双感知器故障后心电图。 2 收稿: %++!3+43+45
%" 基础起搏频率的改变。随着电池耗竭程度加
重, 磁铁频率开始下降, 起搏频率逐渐变慢, 甚至不 规则, 同时可合并或不合并感知功能 障 碍( 图 * ) 。 早期的起搏器在电池耗竭时,可出现起搏频率高达
)++,)-+ 次 . /01 的起搏器奔放现象。部分双腔起 搏器可显示双腔起搏频率下降, 有些则自动由 $$$ 转换为 &&’ 起搏方式。此时, 对起搏器进行程控, 可
当起搏器感知了患者自主心电信号之外的电信 号时称感知过度, 可抑制起搏功能, 导致起搏频率改 变。单腔起搏器感知过度时, 心电图表现为基础起搏 信号间期不规则地延长,严重时可引起长时间无起 搏脉冲发放。双腔起搏器心房感知过度时, 可引起心 室快速的跟踪起搏, 引起患者心悸不适 (图 ,) 。
() 外源性感知过度。尽管新的起搏器应用了不
’)抗心律失常药物与电解质紊乱。 #* 和 #+ 类抗
心律 失 常 药 物 、 高钾血症、 心力衰竭等也会引起感 知低下。这些因素常伴有起搏功能低下。须积极处 理相关因素及纠正原发病。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 使顶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 端电极与心内膜接触不良,进而引起感知功能低 下, 或起搏功能发生障碍。这种现象有时可随体位 变化间歇发生。 起搏器的感知灵敏度过低、 电极导线连 -)其他。 接插头松动或接触不良也能引起起搏器间歇性感 知和起搏。感知功能低下时, 多数情况可通过降低 感知灵敏度值, 提高感知灵敏度得到纠正。不能奏 效的病例需调整电极导线的位置。 三、 感知过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