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词汇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方言词汇研究

作者:陈欢欢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4期

摘要:本人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四川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川方言既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又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各种风俗习惯、服饰的文化都在方言中体现了出来。本文以简单的语言,概括介绍了四川方言形成并定型的历史;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丰富的四川方言词汇,介绍了与四川人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各种称谓词语。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四川方言为什么属于北方方言以及其形成并定型的历史。第二部分:介绍与四川人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基本又有地方特色的词汇,了解这些基本四川方言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合。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与四川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称谓词语,用对比的方式分析了这些社会称谓词语与普通话中社会称谓词语的异同。

关键词:四川方言词汇社会称谓语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098-02

一、四川方言的形成

四川话属于北方方言。四川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和北方相差那么远,怎么又会属于北方方言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四川的社会历史和人文构成来看,也不能脱离清朝之前的1000多年里的深厚积淀,这是巴蜀文化包容吸收其他来源的根基。

巴蜀地区历史上有过多次北方人的涌入,在文化上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

第一阶段,秦国灭巴蜀后,曾有大量北方人迁移到蜀国。例如:吕不韦就是被秦王流放入蜀的。

第二阶段,曹魏灭蜀汉。三国时期是外来人涌入巴蜀的高峰。蜀汉后主刘禅还流传出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

第三阶段,是奠定巴蜀文化最重要的时期,即唐朝安史之乱至唐末军阀大乱导致大批北方权贵入蜀。如初唐四杰,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王维、孟浩然、杜甫等全都有入蜀经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入蜀避难,北方文人士子入蜀走向高峰。唐宋时期是巴蜀文化基本形成的阶段。正是大批北方精英人群与巴蜀地方文化的融合,造就巴蜀地区在文学、习俗、艺术等方面既“阳春白雪”又“下里巴人”的特色。而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巴蜀方言也同样是受到北方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并定型的。

第四阶段,元朝和明初的北方移民。元灭宋,蒙古大军(其中以陕西的北方人居多)进入巴蜀。

第五阶段,清初“湖广填四川”这是众所周知的由南方两湖移民大量进入巴蜀,基本确立了四川方言,也标志着南北文化在巴蜀地区融合的基本成型。

二、四川方言中具有代表性的词语

四川话和普通话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川人生活中常用的词语进行举例说明。

(一)词语中常见的重叠现象

四川话中含有大量的重叠式的词语。

例如:水凼凼(水沟)、瓜兮兮(傻)、巴巴掌(手掌)、吃嘎嘎(吃肉)、菜兜兜(菜根)、吹叫叫(吹口哨)、搓夹夹(洗澡)。

而这些重叠式的最大特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语素重叠都可以构成名词,有些重叠式还可以加“儿”尾,表示“小、细微”的意思。

例如:

名词语素重叠:皮皮儿、杯杯儿、虫虫儿等。

动词语素重叠:抽抽儿(抽屉)、飞飞儿(纸条)、盖盖儿等。

形容词语素重叠:空空儿(空隙)、皱皱儿(褶皱)等。

(二)含义丰富的词缀

四川话中还有一些特殊词缀。

(1)子:名词后加“子”。

例如:女娃子、今年子、瓜娃子、脚杆子、笨猪子、车子、鞋子等。

杆:身体的某个部位后加“杆”

例如:手杆(手)、脚杆(脚)、腰杆(腰)等。

(2)巴:名词后加“巴”。

例如:盐巴、泥巴、牙巴,嘴巴等。

(3)巴沙:名词或者形容词后加“巴沙”。

例如:烦人巴沙、气人巴沙、累人巴沙、笑人巴沙等。

(4)球:动词后加“球”。

例如:滚球(滚)、爬球(走开)、挨球(被人打)等。

(三)丰富的语气词

四川话语气词丰富,常用的就有好几十个。

(1)哆:用于陈述句,表示“再说”。

例如:等下哆,等他下午有时间了,过来了哆。——等下午他来了再说。

(2)哦:用于感叹句反问句,表示“强调”。

例如:你才讨厌哦!鬼才晓得哦!

(3)哈:用于陈述句,表示“提醒,叮嘱”,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哦”。

例如:你莫搞忘了哈!这个是我给你准备起的哈!

(4)嗦:用于反问句句尾,表示“不满,质问”的语气。

例如:又迟到了嗦?他又来我们屋头吃饭了嗦?

(5)嘛:用了陈述句,表示“本来就该这样,显而易见的事”。

例如:我就说他们两个会在一起嘛。早就该换个大房子了嘛。

三、四川方言中的称谓语

说到词汇,不得不提及称谓。四川人的称谓极具地方特色。下面简单列举生活中常用到的称谓语。

(一)祖辈称谓语

曾祖父太公祖祖

曾祖母太婆祖祖

祖父爷爷

祖母婆婆

外祖父外公家公

外祖母外婆家婆家家

四川基本很少有地区采用“爷\奶”的方式。称呼祖母为“婆婆”,外地人听起来会觉得特别奇怪,认为“婆婆”表示的是丈夫的母亲。其实,在四川地区,丈夫的母亲也称为“妈”。可能是因为四川人把女性的乳房称为“奶奶”(一声),两者读音很接近,为避免混淆,“奶奶”就用“婆婆”来代替了。(二)父辈亲属称谓语

父亲爸爸老汉儿

母亲妈妈妈

伯父排行+爷(一声)排行+爹

伯母排行+娘(一声)排行+妈

姑父排行+姑爷排行+姑爹姓+姑爷

姑妈排行+嬢孃排行+孃

舅舅排行+舅舅舅舅排行+舅爷

舅妈舅妈舅母排行+舅妈

姨夫排行+姨夫排行+姨爹姨爹

姨妈排行+姨孃排行+姨妈

公公老人公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