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ppt课件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以有为也
3、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 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 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不矛盾。“求死”是因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 “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 国之策。
4、“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 此句是下文的纲,作者历尽限险而不死,就因为他有这样一 个坚强的信念。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研读第五段,翻译词句:
A、为巡船所物色
搜寻
B、几彷徨死
走投无路
C、竟使遇哨
假使
D、所陵迫死
凌侮逼迫
E、邂逅
遇上
F、层见错出
通“现”
G、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痛苦的事情过去以后再回味当时所受 的痛苦,那是多么痛苦啊!
思考与探究
1、这一段采用哪些表达方式?叙什么事, 抒什么情?
叙述、抒情相结合,以抒情为主。叙述了
小结:
本段以抒情为主,兼用叙 述、说明和议论,抒发饱经痛 苦以后的无限感慨和为国赴难 的大无畏精神。
阅读第六段,思考与探究:
1、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
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 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 本不忍心丢掉……)。 2、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3、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不臣 指心 南一 方片 不磁 肯针 休石
《<指南录>后序》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号文山,南宋大臣,杰出的 文学家、诗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 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 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 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 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 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 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 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 (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遗有 《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
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他 的报国行为是感人的,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 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当然他企图以言辞 说动敌人是对敌方估计不足。
研 本习 文:
中 出 现 的 二 十 二 个 “ 死 ” 。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很多时候,感情往往能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友情往往能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这世间最可依赖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不要指望他人,一定要坚强自立。
中兴复国。
小结
本段说明诗集中卷次的划 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
诵读第七段,思考探究:
1、第7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这一段作者感慨自身尽忠尽孝,“誓不与
贼俱生”的决心以及“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的顽强意志。
读第八段,思考:
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 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 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
西南 江宋 孝状 子元 祠忠宰 联臣相

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wenku.baidu.com
文化常识
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 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 编作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 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 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 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 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 于说明文,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 于议论文。
小结:
本段说明作序的时间和诗集 的题名。
词语总结:
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形容词作动词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轻视)
C.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下:下达)
种种危险的遭遇,表明了作者忧国、爱国的 心志。
2、中间写了多少个死,写这么多死的作用 是什么?
十八个。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作者为解 救国难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
3、 两个“呜呼”,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讨 第论一)个呜呼: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感情 第二个呜呼: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悲痛 第一个矣:统领句子,提示下文,重读 第二个:总结上文,轻读 第三个:处在文意转折之前,宜急收。
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没有依托。) • 以至于永嘉(到达。) •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十分激烈。) •为巡船所物色(搜寻。) •几彷徨死(走投无路。)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出使一次。) •是年夏五(指示代词,这。)
总结
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身许国的 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 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录音诵读 注意字音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第1 — 5自然段)自述出
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 视死如归、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 操。
第二部分(第6 — 8自然段)说明诗
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 报国、死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的 题名。
第一段字词
•除:授官。 •都督:统率。 •所出:所字结构,“所┼动词”一种名词结构。 •会:适逢。 •当国者:掌管国务的人,如丞相。 •纾:缓和,解除。 •意:估计,料想。 •以口舌动:用言语打动。
5、在叙述中用了一连串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请找出,并分 析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
“奔”,急不择路;“变 ”“诡”,形势突变后自己采取的 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等反映了迅 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 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小结:
出使北营,震慑敌方, 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表达 了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 思想。
诟 :耻辱,怒骂。数:列举罪状。
貌:表面
分:道理上
思考与探究
1、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 个阶段是怎样的?
第一阶段 :“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第二阶段: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 后……予不得归矣。” 第三阶段:“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 目。”
2、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 ,为什么却又 “隐忍以行”?
思考与探究
1、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文天祥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2、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心情是:“予不得爱身” ,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企图以外 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 之策” 。
3、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说明了什么?
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小结:
本段叙写出使北营的背景、
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 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 想感情。
第二、三、四段字词
遽 :立刻,马上。轻:轻视。
慷慨:意气激昂。 度 :估量
羁縻 :束缚,这里是软禁、扣留的意思。
前:向前。
直:直接,径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