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第25课《诗词五首——赤壁》(28页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什么? • 4、那么如果将刚才的算式换算一下,你
能得出什么算式?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 其一,杜牧崇敬曹操,千古之上,灵犀心通,视为 知己。在人生抱负以及对理想无成的深深忧虑等方 面,杜牧和曹操极为相似,使杜牧对曹操在赤壁之 战的失利深为同情。
赤壁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 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 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 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 很得意。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 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 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以济世之 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 三篇。有《樊川诗集》。
走近作者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 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 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 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 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 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 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 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 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 1、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 • 2、能否根据刚才的减法算式推出一个加
法算式出来 • 3、“东风”和“锁二乔/二乔留吴”分别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诗的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 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 这次东风不给周郎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 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3.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Fra Baidu bibliotek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有 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 成败论英雄。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 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 ,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 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 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 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 思绪,为后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 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 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 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 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
• 其二,杜牧和曹操俱精研军事,推崇《孙子兵法》。 曹操对《孙子兵法》的评价,杜牧非常同意,也敬 佩曹操注解《孙子兵法》,可谓“心有灵犀一点 通”。
➢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 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诗歌赏析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折戟沉沙铁未销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
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
• 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 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
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 称之,何也?”
诗歌诵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在水底还没有销蚀掉, 拿起来磨光洗净,认出来戟是东吴破曹 时的遗物。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 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 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 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 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课堂小结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 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 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 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 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曲折地反映出他 的抑郁不平的怀才不遇之感。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 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 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 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 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 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能得出什么算式?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 其一,杜牧崇敬曹操,千古之上,灵犀心通,视为 知己。在人生抱负以及对理想无成的深深忧虑等方 面,杜牧和曹操极为相似,使杜牧对曹操在赤壁之 战的失利深为同情。
赤壁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 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 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 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 很得意。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 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 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以济世之 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 三篇。有《樊川诗集》。
走近作者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 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 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 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 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 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 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 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 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 1、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 • 2、能否根据刚才的减法算式推出一个加
法算式出来 • 3、“东风”和“锁二乔/二乔留吴”分别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诗的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 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 这次东风不给周郎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 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3.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Fra Baidu bibliotek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有 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 成败论英雄。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 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 ,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 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 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 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 思绪,为后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 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 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 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 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
• 其二,杜牧和曹操俱精研军事,推崇《孙子兵法》。 曹操对《孙子兵法》的评价,杜牧非常同意,也敬 佩曹操注解《孙子兵法》,可谓“心有灵犀一点 通”。
➢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 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诗歌赏析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折戟沉沙铁未销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
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
• 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 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
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 称之,何也?”
诗歌诵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在水底还没有销蚀掉, 拿起来磨光洗净,认出来戟是东吴破曹 时的遗物。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 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 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 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 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课堂小结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 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 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 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 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曲折地反映出他 的抑郁不平的怀才不遇之感。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部 编 版 八 年 级上第 25课《 诗词五 首—— 赤壁》 (28页P PT)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 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 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 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 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 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