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促进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操作促进思维
教学大纲改编后的数学教材,既导教师如何教,又导学生如何学,很有规范性和示范性,这样的教材优点是明显的,教师易教,学生易学,但有利也有弊。
有些概念抽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较模糊,疑惑重重,也就是没有学懂。
怎样才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难懂题目容易化呢?那就是要亲自实践,多动手,多实践,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着重谈谈动手操作问题。
一、多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几何图形公式的推导,提高思维能力
我们在教学几何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概念抽象难懂。
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说,它的计算公式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为什么是底乘以高,我们已尝过长方形的面积,它是长×宽,是否与它的计算有关呢?这时学生的头脑有点懵:如果通过动手操作,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如下图
让学生用剪刀沿高的虚线剪下,移补到右边的缺少部分,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就转化成一个底(长)相等,高(宽)相等的长方形了,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要求学生自己讲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相当于长,高相当于宽,学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就把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转化为简单的已尝过的旧知识,学生易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渴望求学的动机,所学的知识也记得牢。
其中有个问题值得注意,切勿把平行四边形的斜边当作长方形的宽了,再继续观察: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后,斜边哪里去了?如果学生还没理解,就再演示一下,斜边哪里去了呢?啊,斜边在割补过程中,无形消除了,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成了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宽,底没变。
通过反馈,记得更牢,理解更透。
那么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根据以上方法,引导出旋转平移方法得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完全一样的梯形。
把它们分别重合(要求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梯形)。
通过旋转平移法。
如
通过上面的操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与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均可转化为各自的平行四边形。
要求学生反复拼凑,也就是旋转平衡,加学印象,自己去理解其中的奥秘。
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都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通过理解,要求学生说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二、动手操作能促进对复杂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分析能力
有些应用是条件较复杂,需要的条件不明,隐藏较深,或条件连环相扣,问题中存在问题,学生一时弄不清题意,使分析带来困
难,引入歧途,往往列错式子。
为了更好地解答应用题,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动手画画图,或用实物图,或用线段图,这样能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分析能力。
例如: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117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13天打通,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根据图章:解一(全长-甲队长度)÷天数=乙队工效
解二:(全长÷天数-甲数=乙队工效
解三:方程(甲效+乙效)×时间=全长
通过动手画图或实物操作,既直观,又易懂,还开拓视野,开发思维,激发学生对解应用题的兴趣,有些题目通过图形就迎刃而解。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内容很多,教师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