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及趋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汇率变动及趋势分析
作者:杨欣胡增芳
来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1期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5个时期的改革,才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状况、货币国际化程度、政治因素、财政政策等。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基础比较稳定,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将保持长期稳定并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从短期看,尽管受国际因素干扰,有升值或贬值的压力,但人民币汇率整体保持稳定,可能略有小幅波动。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变动;历史;因素;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7)01-0029-0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连续10年较大幅度升值后又持续3年贬值。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后的第五种世界储备货币。这一系列事件,将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到人民币汇率问题,也产生了“人民币汇率被高估”和“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以为:首先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然后应进一步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最后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现状和未来各影响因素的变化,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史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5个时期。
(一)1981-1984年,由单一汇率制到双重汇率制改革
1980年之前,我国长期实行单一汇率制。1981年起为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实行两种汇价制度:继续保留官方牌价作为非贸易外汇结算价,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即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四年间,我国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为1美元兑换2.80元人民币;官方公布
的外汇牌价为1美元兑换1.50元人民币。80年代初期,随着美元的大幅升值,我国也相应调低了人民币官方外汇牌价。到1984年底,人民币官方外汇牌价己调至1美元兑换2.7963元人民币,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基本持平。
(二)1985-1990年,实行新双轨制汇率制度
由于人民币外汇牌价己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持平,1985年我国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外汇牌价为1美元兑换2.50元人民币。1986年以后,随着全国性外汇调剂业务的全面展开,我国又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官方外汇牌价与多种不同的市场调剂汇价并存的新双轨制。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也逐渐从试办时的人为定价过渡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过程。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放弃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管理浮动。其间经过三次大幅下调,外汇牌价下调至为1美元兑换5.2221元人民币。
(三)1991-1993年,实行多重汇率制
1991年4月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外汇牌价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我国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外汇牌价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实行了官方外汇牌价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其间,人民币官方外汇牌价进行了数十次小幅调低。到1993年底,人民币官方外汇牌价为l美元兑换5.8元人民币,
而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左右。
(四)1994-2004年,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
从1994年l月1日起,我国真正实行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并钉住美元,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l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并轨后,我国人民币汇率逐步由官定汇率向市场汇率转变。
(五)2005年至今,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经短期小幅下挫后,进入了一个长期升值通道。至2009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1美元兑换6.8282元人民币。2010年央行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要求,使得我国的汇率制度更加合理地与世界接轨。到2014年3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扩大到2%。2015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货币篮子,形成“收盘汇率+-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透明的、规则化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自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汇率波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是较快升值阶段;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是基本稳定阶段; 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是弹
性增加阶段;2014年2月至今是贬值压力增大阶段。从2010年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七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升值、贬值的时期和幅度发生了较大差异,参见表1。其中,2010-2013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64%,2014-2016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3.78%;而这七年中人民币对欧元升值25.42%,人民币对日元升值23%,人民币对英镑升值20.85%。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加之我国汇率制度日益市场化、国际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起伏已成为新常态。人民币汇率变动不是某一因素所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只有全面综合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才能进一步判断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汇率变化趋势。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状况、货币国际化程度、政治因素等。
(一)经济发展状况
从根本上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决定其货币汇率高低的基础。按照购买力平价说,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该国货币购买力的基础,而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又是其汇率决定的基础。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决定人民币汇率高低的基础。
(二)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状况是引起一国货币汇率变动的最直接原因。国际收支直接影响着一国外汇的供求变化,从而引起汇率的变动。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顺差时,外汇收入大于支出,外汇供大于求,从而引起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逆差时,外汇收入小于支出,外汇供不应求,从而引起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引起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最直接原因。
(三)货币国际化程度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与其汇率的变动成正向联动关系。一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往往决定着其货币国际化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也越高;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国际供求变化对该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也越大。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国际影响也越强。
(四)政治因素
政治是经济的稳定器,经济是货币的稳定器。当一国政治稳定,其经济发展也必然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其货币币值也相对稳定,汇率的变动幅度较小;反之,政局不稳必然导致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