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践论课件

实践论课件

实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 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社会制度优劣的试 金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实践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根本途径,是人的解放的现
实基础。
0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解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背景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和社 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人实践哲 学的批判继承。
实践论的意义和价值
课件强调了实践论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包 括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社会进步等。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实践论与人工智 能的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 展,实践论与人工智能的结 合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人 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人类实 践的过程,提高人的认识能 力和实践能力。
促进人类解放和全面自由 发展。
03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运 用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总结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01
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
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02
将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 理效能。
文化领域: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 新性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高 质量发展。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改革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 量和效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

实践论PPT课件

实践论PPT课件
26
四、抗日战争
2019/11/3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 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 族解放战争。
(2)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 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弘 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主战场。
2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实践论》强调的知行统一,认识和实践 的关系指导了革命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结束了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2019/11/3
28
六、改革开放
2019/11/3
时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总设计师:邓小平 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的实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 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成果:建立建立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4
表及里”的加工改造。
2019/11/3
15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3、强调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 第一,只有通过这次飞跃,理性认识才 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指导实践,才能达 2014 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019/11/3
16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实践
感性认 识
理性认识
4、(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
2013
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 实践相适应。 (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定了主 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 2014 (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毛泽东 实践论(PPT-51)

毛泽东 实践论(PPT-51)
40
二、内容提要
41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 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分析了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树立辩证法的发展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发 展观。
42
三、学习指导
43
1、论述了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
(1)毛泽东所讲的两种宇宙观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指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3)指出辩证法主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不断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毛泽东 实践论
1
一、写作背景和意义
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延安 抗日军事大学所作的讲演。
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2
二、内容提要
3
围绕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论述了五个问题:(1)实践的观点 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的观点;(2)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3)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改造主 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5)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4
中心思想:论述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 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因此,主观和客观、 理论和实践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 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5
三、学习指导
6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7
(1)实践和认识是对立的。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 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认识是指主体对客 体的能动反映,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活动。
31
(2)这里的品格可以作特点、优点理解。首先,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这是指实践的共同性、规律性。就是说,在实践中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同样的结果。当然,理论也具有普遍性,如马克思主 义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理论的普遍性,不过是正确地反映了 实践的普遍性而已。

实践论 PPT课件

实践论 PPT课件
阶级斗争科学活劢机械创作艺术活劢生产生活社会实践人的社会实践方式人的社会实践方式人的社会实践丌限二生产活劢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人的社会实践丌限二生产活劢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劢总之社会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劢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
艺术活动 创作
机械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 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 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 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 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 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
•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 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 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 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 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⑻ 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 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 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 到实践去。
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 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 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 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 ,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 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 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 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高二政治下册实践论ppt

高二政治下册实践论ppt

第二节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一、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 创造者

1)人民群众: 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包括劳动群众,也 包括其他属于人民群众的成份,人民群众不同 于现在的人民。 2)劳动群众; 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的主 要的、稳定的部分。它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 劳动者。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说个人是历 史的创造者,但个人又都对社会历史起一定的 作用。
第三、改革是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
3、科学实验 (1)涵义:科学实验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按照一定的目的、运用特殊的设施和手段,去探索事物规 律性的活动。 改造自然的实验 它包括两种形式 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 (2)作用:杠杆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 的水平上。表现为两种形式: 通过科学实验建立科学理论,进而指导人们的生产 和社会活动。 由科学实验获得应用型成果,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活动
第八课 实践论
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作用
(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对认识的作用
第二节在实践中锻炼成材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2、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3、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 一、实践的含义: 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1)注意: 实践的主体是人,不同于动物适应自然的本能。
二、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实践的形式: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 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PPT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PPT

三 、结构特点
•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全面地论述了认识对实 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 , 它不仅与一切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 内省论相反 , 而且与旧唯主义的机械论不同 ,它是能动的革命 的反映论。
• 第二部分(6—24自然段): 阐述了认识的产生 、 发展的历史辩证过程 ,揭示了认识发展中的两次 飞跃 。批判了哲学史上的唯理论 、经验论;批判 了中国党内的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
第二 ,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 ,通过艰苦的脑力劳动 ,
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 。
(保证)
2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毛泽东说:“认识的能动作用 ,不但表现于从感 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 ,更重要的 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 跃 。” “这次飞跃 , 比起前一次飞跃来 ,意义更 加伟大 。” 第一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才能得到检验和 发展。
二 、《实践论》 写作的历史背景
《实践论》 写于1937年7月 ,是毛泽东为纠正 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而写的。
《实践论》 不仅是对“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 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 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 苏联经验神圣化 ”的左倾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的 全面清算 ,也是毛泽东同志率领全党学习马克思 主义哲学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来所做的理论准 备。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 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 (3)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实践,才能 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 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 关系。

实践论与矛盾论原文课件

实践论与矛盾论原文课件

实践论与矛盾论原文课件【原文题目】实践论【原作者】毛泽东【原文摘录】一切知识,首先是从实践中来的,到实践中去而得到证验,又再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生产的实践,科学的实践,阶级斗争的实践,军事斗争的实践,政治斗争的实践等等,都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实践。

……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实践不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认识真理的来源。

无论何人,总是要在生活、在工作、在斗争中积累经验,积累了经验才能知道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对立统一是矛盾的普遍联系,是矛盾存在的普遍形式。

矛盾着的事物不但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排斥。

…… 矛盾着的事物之间,在它们的内部有各自的斗争,这是矛盾的斗争。

…… 总起来说,就是矛盾着的事物中包含着对立着的两个方面,这就是它们的内部矛盾。

《辩证法唯物论》的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把发展看作是由内部矛盾推动力的不断发展。

长期以来,各种反动派所讲的矛盾,就是离开人民群众的矛盾,离开客观实际情况的矛盾,否认人民群众对于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心的作用。

这种认识是错了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继续革命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是长期的、复杂的和尖锐的。

一切修正主义路线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产生,都是离开这个矛盾发生的。

对于这个矛盾,必须经常警惕,加以各方面的分析,详细地做出周密的部署,采取正确的政策,加以解决。

【思考题】1. 什么是真理的标准?2.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来源?3. 什么是矛盾的普遍联系?4. 矛盾着的事物内部有什么斗争形式?5.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继续革命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实践论与矛盾论原文(课堂PPT)

实践论与矛盾论原文(课堂PPT)
பைடு நூலகம்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 《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于当时需 要不能不写的。
——毛泽东
.
二、《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3
1、基本定位: 《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1937年7月) 《实践论》是毛泽东著名的认识论专著。它以马克
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 系及其矛盾运动为中心,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 全面系统地论述和发挥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 本原理,揭露了中国共产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 条主义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的认识论。
.
2、主要内容
(一)关于实践的内容与形式4。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它是决定其它一切活
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 了解自然的现象、性质和规律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 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 的相互关系。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步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因此,人的认识也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许多其他的 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因此人的 认识,在物质生活之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 不同程度上,知道人与人的各种关系。
在这一阶段还不能得出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的结 论。
.
➢其次,认识的第二阶段:理性认识,即随着社会实 践的继续,在人们的头脑中9 产生了认识过程的突变或 飞跃,产生了概念,它是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 联系的把握。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办法,就 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 《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所 谓的“让我想一想”,就是运用概念来作判断和推理 的工夫。 “外来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 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 这样一个判断了。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 话,那末他们就能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知识讲稿PPT共68页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知识讲稿PPT共68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知识讲 稿 Nhomakorabea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和行的关系
定义 认识 人类的实践活动 认识转化成实践的方式
定义
•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 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 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 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 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 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 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 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⑻ 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 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 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 到实践去。
认识
•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 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 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 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 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认识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
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
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
认识。
“没有革命 的理论,就 不会有革命 的运动。”
人的社会实践方式
生产生活 阶级斗争
科学活动
社会实践
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 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 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 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 ,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 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 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 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 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 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 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 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 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 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艺术活动 创作
机械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 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 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 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 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
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⑺。如果以为认识
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
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
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
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
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 怎样从实践发生,而 又服务于实践呢?
• 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 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 。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 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 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 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 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 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 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 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 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 ,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 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 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 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 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 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 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 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 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