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透镜成像规律应用PPT课件

透镜成像规律应用PPT课件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题
引导学生就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和展望,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THANKS.
虚像)。
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02
如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透镜成像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03
通过公式和图表等方式,深入理解透镜成像的数学模型。
学生提问及讨论环节
针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 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 惑,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之间就透镜成像规律的应 用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 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透镜 成像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 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思维。
课堂小测验或思考题
小测验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一 些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检 验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
进行分 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
能够减小像差、提高成像清晰度、增大视场角等。
3
非球面透镜的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摄影、显微镜、望远镜等高端光学仪 器中。
现代光学技术发展趋势
微型化、轻量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学系统不断向微 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便携 式设备的需求。
智能化、自动化
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 现光学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设计、 优化和调控。
显微镜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透镜则是显微镜的核心元件之一。
通过使用高倍率的透镜,显微镜能够实现对细胞、组织等微小结构的放大和观测, 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透镜成像规律拓展知
05

复杂光学系统简介
复杂光学系统的构成
由多个透镜、反射镜、滤光片等光学元件组成,实现对光线的复 杂调控。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A. 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课后作业
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
否承接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v>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测焦距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v>2f

投影仪
不成像
u=f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获得平行光
|v|>u
不能
放大镜
★课堂活动
课堂练习
1.如图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
长相交成虚像。延长、反向延长都不
相交不成像。
s
o
F
F
S’
①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
2F
F
F
f
2f
2F
f
2f
①物距 u>2f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
f<v<2f
② 物距u : f<u<2f 时
2F
F
F
f
2f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ppt课件

成像规律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不同位置时,成 像的方式和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具体 来说,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 于凸透镜的焦点和两倍焦距之间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 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
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像距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是物 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成像过程中, 像距和物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 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31
02
当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时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03
04
当像距小于两倍焦距而 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17
当像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焦距变化对成像影响
焦距越长,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弱,成像位置离透镜越远。
焦距越短,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成像位置离透镜越近。
25
提问环节,解答学生疑问
鼓励学生提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疑
问。
2024/1/28
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 的解答和指导。
通过提问环节,帮助学生解决学 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效果。
26
07 课程总结与回顾
2024/1/28
27
重点知识点回顾
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和 性质
凸透镜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02
04
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05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
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03
2024/1/28
06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 关,不同的物距会得到不同性质的像。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 32 30
实像 实像
2.1 2.3
倒立
13.5
倒立
14.2
及相应的成像特点。
u>282f
26
实实实像像像
缩2.小5
2.6
倒倒倒立立立
2f>14υ.5>f
15
24
实像
3
倒立
15.3
22
实像
3.4
倒立
16
一倍焦距分虚实,
u=202f
18
实实像像
物距
u>2f u=2f 2f>u>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成像 放大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距
2f>υ>f υ=2f υ>2f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 像越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 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倒立
27
倒立
35.3
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 10
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8
虚像
放大
正立
6
虚像
放大
正立
4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发光物体高度 h=4.5 cm,凸透镜的焦距 f=10 cm。
根据记录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32
实像
2.1
倒立
此时可能成的是虚像。

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透镜成像的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理解凸透镜和凹透 镜的成像特点。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 纳的能力,提高实验 技能。
学习使用光具座、光 源、透镜等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
光源
发出平行光,使光 线经过透镜后能够 形成清晰的像。
3. 分别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
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透镜与屏幕之间的距离 ,观察成像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分析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到的成像特点,分析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得出结论 。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透镜成像规律的扩展
凹透镜成像规律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在摄影、摄像、显微镜、 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都 需要根据焦距来选择合适 的透镜。
透镜的光心
定义
应用
透镜中光线通过的点,即光束的中心 点。
在光学仪器中,光心是透镜的重要基 准点,用于确定透镜的位置和角度。
性质
光心是透镜上光线的对称点,通过光 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REPORT
CATALOG
DATE
详细描述:照相机的镜头通常可以调节焦距,以适应不 同距离的拍摄需求。通过调节焦距,可以改变透镜的焦 距,从而改变成像的大小和清晰度。
详细描述:照相机的镜头通常由凸透镜或凹透镜组成, 它们可以会聚或发散光线,以形成清晰的图像。
投影仪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优质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优质课件
问题: 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可能跟哪些因
素有关?
猜想: 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实验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思考
1、凸透镜、F光源、光屏应按什么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
2、物距一定时,如何操作使F光源的像(清晰明亮)呈现于光
屏上?
物距(u)
像距(v)
3、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u>2f u=2f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实像
f<v<2f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巩固提高
• 1、如果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那么这时 的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是( A )
A、u>f ; B、u>2f; C、u<f; D、2f>u>f
物距,重复以上操作。
4、继续移近F光源,当F光源距凸透镜很近时,移动光屏,观察
屏上是否总能得到F光源的像。如果屏上得不到F光源的像,
则通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凸透镜焦距 f = 10.0 cm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u/cm
虚实
u>2f
30.0 实像
25.0 实像
f<u<2f u<f
第四章 《凸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神奇的小水珠
1、将载玻片放到导学稿的 上; 2、在 对应的载玻片位置上滴一滴水; 3、通过水珠观察 的特点; 4、将载玻片逐渐远离 ,观察 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等。
误差来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器材误差、环境误差等。
减小误差方法: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使用激光测距仪代替刻度尺测量距离。
2. 选择质量更好的实验器材,如使用高质量的凸透镜和光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物距(u)、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M=h'/h=-v/u,其中h为物高,h'为像高,v为像距,u为物距。负号表示成像为倒立。
放大率公式
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可以确定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
确定像的性质
在凸透镜成像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如果光线能从A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B点,那么光线也能从B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A点。
结构特点
03
经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0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02
经过焦点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焦距是指从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通常用字母f表示。
焦距
主光轴
焦点
通过凸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主轴。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用字母F表示。
03
CHAPTER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或光源)、刻度尺等。
操作步骤
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此时像距和像的特点(大小、正倒)。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1)像的虚实: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得到缩小的实像; 物距大于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得到放大的实像。 两倍焦距分大小。
分析与论证
B
f定虚实 2f定大小 虚同实异 实倒虚正
凸透镜成像规律
得结论
F2
2F
F1
2F
O
实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U ↘V ↗α↗ 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U ↗V ↘α↘
成像规律
交流结论
F2
2F
F1
2F
O
虚象: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U ↗ V ↗α↗ 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 U ↘ V ↘α↘
F
F
2F
2F
物距u
像距 V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一、基本概念:
1.物距(u): 物体 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像距(v): 像 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猜想: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座(刻度尺)、凸透镜、蜡烛、光屏、天燃气打火机(或火柴)。
实验准备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灯具座上。 2.点燃蜡烛,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先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向凸透镜,在移动过程中,观察成像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物理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ppt课件

物理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ppt课件
学生演示如何正确放置凸透镜,并调整其与光源 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像。
物距与像距的测量
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分别测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 离(物距)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并记 录数据。
成像规律的探究
学生改变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像的 虚实、大小、正倒等变化,探究成像规律。
小组讨论与问题解答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
光线传播路径
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 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焦点。
特点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折射光 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主轴。
焦距、物距和像距概念
01
02
03
焦距(f)
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称为物距。
像距(v)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 为像距。
像,目镜负责将像放大到人眼可以观察的大小。
03
其他仪器原理
如摄影镜头、投影仪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复杂光学系统的
原理,实现特定的成像功能。
现代光学技术发展趋势
微型化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现代光学 系统正朝着微型化方向发展,实现更 小的体积和更轻的重量。
多功能化
现代光学系统正朝着多功能化方向发 展,实现多种成像功能的集成,如同 时实现拍照、录像、测距等功能。
02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
实验器材与步骤介绍
•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光屏、尺子等
实验器材与步骤介绍
实验步骤
1. 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大致在同一高度。
2. 将光源移动到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调整光屏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像。
实验器材与步骤介绍
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原理剖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人教版)(36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人教版)(36页)

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点
应用
u > 2f f < v< 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
u = 2f
v = 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测焦距
f < u < 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幻灯机
u<f
/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u=f
不成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两个决定成像性质的分界点:
2F F
F 2F
二倍焦距处 —— 缩小像与放大像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处 —— 实(倒立)像与虚(正立)像的分界点
动态规律
实像 成
时,物体向靠近凸透镜方向运动,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动态规律
虚像 成
时,物体向远离凸透镜方向运动,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
特别重要: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① 一倍焦距分( 虚实 ),二倍焦距分( 大小 )。 ② 实像都是( 倒立的 ),虚像都是( 正立的 )。 简记!③ 成实像时:( 物近像远像变大 ),
成虚像时:( 物远像远像变大 )。 ④ 像与物( 同方向 )运动。
➢ 实验考点
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 在 同一高度 ,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中间 。 2.当光屏上成清楚的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纸板挡住透镜下半 部分,光屏上所成的像 完整 (填“完整”或“不完整”), 此时像变 暗 。 3.小王不谨慎把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 此时光屏上像的亮度变 暗 .
光具座
模拟凸透镜成像
➢ 活动1:安装调整光具座 在光具座上依次插上 F型光源、凸透镜和光屏,将凸透镜固定

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光学基础知识,包括透镜成像规律的定义,凸透镜成像规律, 凹透镜成像规律,透镜成像的应用。通过实验演示,我们将深入了解透镜成 像规律,并进行结论和总结。
光学基础知识介绍
1 光的传播与反射
探索光的传播路径以及反射的规律。
2 光的折射与速度
揭示光在透明介质中折射的原理和速度变化。
1 装置与材料
展示透镜成像实验所需的装置和材料清单。
2 实验步骤
详细说明透镜成像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3 实验结果
展示实验结果,并解释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际表现。
结论和总结
总结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以及我们在本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实验结果。
3 光的颜色与频率
了解光的频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 颜色的光是如何形成的。
4 光的干涉与衍射
探索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并解释其原 理。
透镜成像规律的定义
1 透镜的类型
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 点和用途。
2 焦距与成像距离
3 成像方程
解释透镜的焦距是如何影 响成像距离和成像大小的。
介绍透镜成像的数学表达 式和计算方法。
凸透镜成像规律
1
追光法则
通过追光法则,了解凸透镜成像ຫໍສະໝຸດ 基本实物与像的关系2
过程。
探究凸透镜成像中实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3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总结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凹透镜成像规律
光线追迹
通过光线追迹法,了解凹透镜的 成像过程。
焦距与成像性质
探究凹透镜焦距与成像性质之间 的关系。
虚像与放大缩小
讨论凹透镜成像产生的虚像和放 大缩小的现象。
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目录•凸透镜基础知识•成像原理与规律•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验证•应用领域拓展•常见问题解答与误区澄清•课程总结与回顾CONTENTSCHAPTER01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定义与结构凸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结构特点一般由两个球面组成,可以是双凸、平凸或凹凸等形式。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光线传播路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特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光线会聚于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表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物体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像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

030201焦距、物距和像距概念CHAPTER02成像原理与规律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原理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的特殊形状,光线会发生折射,即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光线汇聚成像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会汇聚于一点,这一点即为物体的像。

像的位置、大小、正倒等特性与物体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有关。

成像规律总结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

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当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和像都变大;物距减小,像距和像都变小。

像的正倒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

像的大小当物体从无穷远处向凸透镜移动时,像逐渐变大;当物体移动到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像变得最大。

03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

01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02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

《凸透镜成像》课件

《凸透镜成像》课件
《凸透镜成像》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 凸透镜的应用 • 实验:凸透镜成像的观察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与生活实例 • 凸透镜成像的拓展知识
01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 射率不同,光线的偏折程度也不 同。
光的干涉
干涉与衍射的应用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 相互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和衍射在光学仪器、通信等领域 有广泛应用,如干涉仪、衍射光栅等 。
光的衍射
光波遇到障碍物或孔洞时,会绕过障 碍物或穿过孔洞传播,形成衍射现象 。
光学仪器的发展与未来
1 2
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放大镜、望远镜到现代的光学显微镜、 光谱仪等,光学仪器在科技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望远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能够将远处的物体放大并清晰 地呈现在观察者眼前。望远镜的成像规律是物像位于透镜的同侧,且像位于焦点之后。
显微镜
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凸透镜和多个反射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能够将微小的物体放大并 清晰地呈现在观察者眼前。显微镜的成像规律是物像位于透镜的同侧,且像位于焦点之
05
凸透镜成像的拓展知识
光的色散与光谱
01
02
03
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不 同颜色的光谱,这是因为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 度不同。
光的色谱
将光谱按照波长顺序排列 ,形成可见光、红外线、 紫外线等不同波段。
光的颜色
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 颜色,如红、橙、黄、绿 、蓝、靛、紫等。

透镜成像规律PPT教学课件

透镜成像规律PPT教学课件

物距小于2f、大于f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 主要应用:幻灯机、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小于f成像规律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 同侧,物距小于像距的绝对值。 主要应用:放大镜、老花镜。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S2
F
O
F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u<f
S`
S
F
O
F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凸 透 镜 成 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S`
F
O
S1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u>2f
S`
F
O
F
S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凹 透 镜 成 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F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
【标准解答】水的竖直分速度
vy=v0sin45°= 10 2m / s,
主光轴
光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经
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2024)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2024)
2024/1/26
02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03
04
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 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11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像距变化对成像影响分析
01
02
03
04
当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
当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 立、等大的实像。
照相机
投影仪
投影仪是一种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屏 幕上的光学仪器,其成像原理与凸透 镜密切相关。
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 拍摄照片的光学仪器。
2024/1/26
24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1/26
25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 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u)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称为物距。
像距(v)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 为像距。
6
02
成像规律探究
2024/1/26
7
实验器材与步骤介绍
•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
2024/1/26
8
实验器材与步骤介绍
实验步骤
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 致在同一高度。
2024/1/26
凹透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凹透镜是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 透镜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等形式,凹透镜的焦距是负的 ,表示它对光线的发散程度。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像? 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
作出猜想
物体离凸透镜远时,成缩小的像 物体离凸透镜近时,成放大的像
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想了解什么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
什么情况下用光屏能承接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 ?
要求:
(1)请同学们在使用打火机、蜡烛时,注意安全 (2)请爱护我们的实验仪器,轻拿轻放 (3)填写实验数据表格1
提示:
(1)安装实验器材,需调节三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观察当物距等于20cm(两倍焦距)时,像的特点如何?
当物距等于10cm(一倍焦距)时,像的特点如何?
实验小结
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趣味活动1
心中有爱, 眼中有光.
趣味活动1
1.左手举着凸透镜,右手举着光屏 2.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承接到最清
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 3.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出像的大小
趣味活动1
当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同时, 凸透镜成的像也会不一样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成像特点
像距
u>2f u=2f f<u<2f u=f u<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不成像
正立、放大、虚像
你能总结出哪些成像规律呢 ?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实像都倒立;虚像正立且放大。
趣味活动 2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像的大 小不断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 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接转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新型透镜
超级透镜捕获这种“渐逝波”后,将其转变为可 穿过显微镜的扩散波,从而把被视察物体最细微 信息保留下来。据报道,没有任何一种自然物质 能够令渐逝波”转变为扩散波,超级透镜的这一 能力源于它的结构:它就像是一块由纳米层组成 的有些隆起的三明治。斯莫利亚尼诺夫的研究小 组将金和塑料分层叠放,刘兆伟的研究小组则交 替使用银和氧化铝。
实像可以在光屏上 呈现出来,如照相 机底片上所成的就 是实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虚像:如果由面镜或透镜反射或 折射的实际光线是发散的,则它 们不可能会聚,它们的反向延长 线的会聚点,就是虚像点。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所有虚像点的集合,就是物体的虚像。虚 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可以用眼睛直接 视察到。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物距与
像的性质
焦距的 焦距f/cm 物距u/cm 实 大 正
关系
虚小倒
u>2f
像距v/cm
u=2f
f<u<2f
u<f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结论
1. 当u>2f时,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 原理)
2. 当u=2f时,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 3. 当f<u<2f时,成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投影
(接转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新型透镜
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斯特凡·林登认为,由 于“三明治透镜”中的“渐逝波”会部分 流失,并使透镜表面呈现出一定的粗糙感, 因此理论上可能到达的100%完善成像还不 能实现。
返回
上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口决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例、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采取 的方法是( ) 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例、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
几个术语: 焦距f、物距u、像距v
2F F
物距 u
F 2F 像距
V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物__距_(__物__体_到__透__镜_的__距__离有)关
2024/9/29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24/9/29
2024/9/29
练习: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 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 10 )厘米。
(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 到一个 正立 、放大、虚 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
(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 点在什么位置吗?
3、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 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024/9/29
4、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2024/9/29
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 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物距 (u)
倒立 或正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会聚作用
焦点、焦距 焦 点
焦距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发散的作用

虚焦距、虚焦点


虚焦距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离在(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一 倍 )与(二倍焦距)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一倍焦距)
之内。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镜,花镜是一个(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一 倍)与( 二倍 )之间, 如果要得
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
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凸透镜成像
S`
S2
F
O
F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S`
F
O
S1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凸透镜成像
S`
F
O
F
S1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凹透 镜 成 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F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缩小 )、( 实像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凹透镜

镜,花镜是一个( 凸透镜 )镜。
透镜分为了二类:
一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一类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主光轴:透镜中连接两侧面 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主光轴
光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个特 殊的点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 发生改变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A`
A
F
F
B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S`
S2
F
O
F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其主要应用在:放大镜、 老花镜。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凹透镜成像规律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 与物同侧,物距大于像距 的绝对值。
其主要应用在:近视镜。
练习1 练习4
练习2 练习5
练习3 练习6
结束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缩小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缩小 )、( 倒立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缩小 )、( 倒立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凹透镜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A
F
F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A
F B
B`
F A`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F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其主要应用在:照像机、 人的眼睛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等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等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其很少应 用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凹透 镜 成 像
A
A`
F B`
F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物距小于2f、大于f 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幻灯机、 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小于f成像规律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 与物同侧,物距小于像距 的绝对值。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一倍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概念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实像 虚像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实像 虚像
物距大于2f
物 距
物距等于2f
小于2f大于f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大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