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岗前培训文学作品教学目标设计技能训练(散文、诗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教学目标设计技能训练(散文、诗歌)教学设计同学们好!今天继续和大家交流文学作品中散文、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的技能知识。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上一节课主要内容。

1.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教学教什么)

①读懂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

②学会读懂文章的方法与能力;

2.教学目标的具体与细化。

特别提到了教学目标可操作性原则:

①学生行为主体

②描述目标行为产生的情境和条件

③用行为动词描述过程目标;(而不是心理动词)

④用行为动词描述结果目标,通过对目标的量化使之可观察、可测量。

简洁地表述就是: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目标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学目标的表述内容

——行为主体(学生)在具体的课堂条件(或教师营造的情境)下,通过可操作的动词达成行为目标。

课例1《蝉》(白引)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圈划、朗读等多种方式,把握蝉的特点、作者的心情变化,体悟积极的人生态

度;初步了解“咏物抒怀”类散文“物”“怀”结合、字字有情的特点,把握“先抑后扬”

的写作手法。

2.通过课外资料引入、讨论等方式,把握“咏物抒怀”散文“物”紧扣“怀”的特点。

3.学习写作“咏物抒怀”的散文。

PPT显示蓝色标注目标动词。

从表达方式来说,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我们上节课探讨的《蝉》一文,兼有抒情性与哲理意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领另一篇散文《散步》。

首先,我们来看课程标准中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目标的阐释——

请看表一:

从课标体系体现对的学理依据。

材七年级上第二单目标。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但彼此间有交融与整合,不可刻意孤立地进行切割,应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目标设计。编者对单元教学的单元目标也会考虑到三个维度的整合。同时,我们要关注统编教材单元编排时的两个维度:一是人文主题,二是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人文主题”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学法、学习策略的指导习得。前面我们提到:准确、具体、清晰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行为主体(学生)在具体的课堂条件(或教师营造的情境)下,通过可操作的动词达成行为目标。好,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课程目标、学段目标、以及单元学习目标,请大家独立阅读《散步》文本,设计教学目标。然后前后左右四人小组交流,并推选代表上黑板书写教学目标。(独立书写目标到讨论环节为到10分钟左右,考虑请2到3组代表上黑板板演,互动点评,补充修改)

预设小结语言:散文“贵在有我”,又有字字有情的文本特质,所以散文阅读的教学重点是品析语言、体验情感。《散步》这篇散文文质兼美,可赏可品的文字不胜枚举,如果从学情的角度考虑,我们要充分了解哪些是学生最期待品读,最希望探究或有疑惑的词句呢?

请大家看一组学生预习提问。

《散步》预习提问:(行为主体:北师大杭州中学生初一12班学生共41人沈云老师)

1.为什么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与她背上的好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全世界”?(23人)

2.为什么母亲觉得走大路平顺,还是选择了走小路?(19人)

3. 为什么本文以《散步》为名,但课文并没有着重写《散步》)(9人)

4.本文是叙事类的文章,为什么要添加写景的内容?(7人)

5.为什么第4段的风景能让作者想起生命?(5人)

6.为什么走哪条路这样的事会我觉得“责任重大”?(5人)

请根据提供的学生预习提问,来修改我们一开始的教学目标。(预设5——8分钟)

预设小结点评:《散步》一文在写作上有两个较鲜明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