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找单位1方法总结共24页文档
巧用单位“1”解决问题
巧用单位“1”解决问题沂源县悦庄二中阮阳在应用分数乘法、除法,百分数的乘法、除法解决问题时,很多同学不能正确的找到单位“1”,不会应用单位“1”解决问题,在此,就单位“1”的问题做一下研究。
一、找单位“1”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题目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量的几分之几,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这里的一个量就是本题的单位“1”,我们要弄清楚这里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那个量的,只要找出这个量,就找出了单位“1”。
例:1、鸡是鸭的16。
这里的16指的是“鸭只数的16”,由此,我们可以说:鸭的只数就是本题的单位“1”。
2、男生比女生多30%。
是与女生比较,比女生多30%,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女生的30%,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女生人数就是本题的单位“1”。
3、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1。
我们知道,水结成冰后,体积就变大了。
因此,题目中的“体积增加111”可以叙述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水体积的111”。
由此,可以断定:水的体积是本题的单位“1”。
二、正确分析单位“1”是已知量还是未知量,确定解决方法在一道题目中,如果单位“1”是已知量,该题用“乘法”做,如果单位“1”是未知量,该题用“除法”解决。
例:1、某超市运来白菜1500kg,运来的土豆是白菜的35,超市运来土豆多少千克?解析:本题的关键句是“运来的土豆是白菜的35”,由这句话可知:白菜的数量是单位“1”,第一句话又告诉了“白菜有1500kg”,故单位“1”是已知的量,本题用乘法解决。
可列式为:1500×35=900kg。
2、某超市运来白菜1500kg,是运来的土豆的35,超市运来土豆多少千克?解析:本题的关键句是“是运来土豆的35”,由这句话可知:土豆的数量是单位“1”,题中的1500kg是白菜的数量,不是土豆的,故单位“1”是未知的量,本题用除法解决。
可列式为:1500÷35=1500×53=2500kg。
3、某养殖场养鸡480只,养的鸭是鸡的56,又是鹅的47,该养殖场养鹅多少只?解析:由“养的鸭是鸡的56”可知,鸡的数量是单位“1”,又知鸡有480只。
如何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
在分数应用题中如何寻找单位“1”一、把分率作为突破口,找准单位“1”分数应用题存在着三种数量(即比较量、标准量和分率),这三种数量有着如下的关系:标准量×分率=比较量,比较量÷标准量=分率,比较量÷分率=标准量,要正确找准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必须从题目中的分率着手,看这个分率是哪个量的分率,哪个量就是标准量。
例如:幸福村有旱地300亩,水亩面积是旱地面积的3/5,水田面积有多少亩?这道题中的分率3/5是旱地面积的3/5,所以旱地面积是单位“1”的量。
二、部分数和总数有些分数应用题,存在着整体和部分两个数量,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例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 。
例如:红星小学有学生1000人,男生占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在这道应用题中,学生的总人数是标准量,男生人数量比较量。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三、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1”。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
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
找单位1的方法word精品
分数应用题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找单位“ 1”的方法,能否很快找到单位“1”。
以前,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一直沿用一种老办法,让学生在关系句中找“是”、“占”、“比”和“相当于”等这些具有标识性的词,在它们的后面,或者在“的”字的前面找单位“1”,并且让学生当公式来记,在分析和理解分数应用题时套用。
结果学生还不能正确找到单位“ 1”,解题时频频出错,使教学走入困境。
后来为了寻求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坚持查找资料,反复思考,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时发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依据这一基本理念,后来在单位“ 1”的教学中,大胆地尝试,革新自我,收到了显著成效。
具体做法是:一、抓基本概念,找根本,从深刻领会意义入手。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概念的教学中又明确指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 二者的关系相当密切。
为此,我让学生熟记分数的意义,以帮助理解单位“ 1”。
分析、理解、寻找单位“ 1”,关键要看是把谁平均分。
把谁平均分谁就是单位“ 1”。
如“修路队计划修路4千米, 已经修了3/4。
修了多少千米?”(九年义务教材六年级数学^一册P16练习四第1题)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画图,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达到体验。
再分析“已经修了3/4”,就是把4千米路平均分成4份,修了的占其中的3份,这里要把计划修的4千米路平均分,所以“计划修路4千米”是单位“ 1”。
教学中反复应用,效果很不错二、抓关系句,并补充完善关系句。
在实际教学中,分数应用题的叙述往往都不仅相同,也不像例题那么完整,许多习题省略了其中关键条件和问题的句子成份,造成学生理解、分析、解答的困难。
为了消除学生的困惑,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补充、完善句子中缺省的成份,使其隐含的单位“ 1”凸现出来,学生分析、解答就容易多了。
找单位1的技巧
在分数应用题如何寻找单位“1”在分数应用题中如何寻找单位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
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把分率作为突破口,找准单位“1”分数应用题存在着三种数量(即比较量、标准量和分率),这三种数量有着如下的关系:标准量×分率=比较量,比较量÷标准量=分率,比较量÷分率=标准量,要正确找准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必须从题目中的分率着手,看这个分率是哪个量的分率,哪个量就是标准量。
例如:幸福村有旱地300 亩,水亩面积是旱地面积的3/5,水田面积有多少亩?这道题中的分率3/5 是旱地面积的3/5,所以旱地面积是单位“1”的量。
二、部分数和总数有些分数应用题,存在着整体和部分两个数量,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例如:红星小学有学生1000 人,男生占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在这道应用题中,学生的总人数是标准量,男生人数量比较量。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三、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1”。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
如何让找准单位1
如何让找准单位“1”
学了分数乘除法后,学生做分数应用题时判定谁是单位“1”非常重要。
因为知道了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乘法,不知道单位“1”的量,求单位“1”是多少就用除法,但如何判定谁是单位“1”,说是容易,学生做起来难,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群里群策,归纳出找单位“1”的方法如下:
1、“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中“某数”是单位“1”。
比如:
48的1/3是多少?单位“1”是“48”
一个数的4/5是多少?单位“1”是一个数
甲的1/3是乙单位“1”是甲
原价打八折是40元单位“1”是原价
2、“谁比谁多几分之几,谁比谁少几分之几”中的“比”后面的数十单位“1”
比如:
甲比乙多1/3 单位“1”是乙
48比32多几分之几单位“1”是32
打折后,现价比原价少几分之几单位“1”是原价
冰比水多几分之几单位“1”是水
3、“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中是后面的数是单位“1”
比如:
甲是乙的1/3 单位“1”是乙
汽车速度是飞机速度的1/10 单位“1”是飞机速度
植树的40人是浇水的3/2 单位“1”是浇水人数
180米时全程的6/10 单位“1”是全程长3天吃了一桶油的1/3 单位“1”是一桶油以上是本学期备课中两个精彩部分,也是对本人的教学很有启发的两部分。
找单位的方法(“单位”文档)共9张
找单位“1”的方 法
找单位“1”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与关键,只有找准 了单位“1”,才能明确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那怎样来找单位“1”呢?
一、标准句式直接找 (1)找“的”字。
如“看了全书的1/5”,有 “的”字,那单位“1”就 是“的”前面的量,即全书的页数。但也要注意,不是所 有的“的”字前面就是单位“1”,这个“的”字既要在关
的量。
在题目的关键句5中找、“比甲”字,有单位人“1”就是民比“币字”后1面的0量0。元,乙的钱数相当于甲的1/2,
一5千本克求书,,这乙看时了桶有里还人剩17.民币多少元?在这道题中,甲的钱数是单位
“1”的量。 在题目的关键句中找 “比”字,单位“1”就是比“字”后面的量。
5千克,这桶汽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占其中的40份。
有些分数应用题,存在着整体和部分两个数量,一 分数应用题存在着三种数量(即比较量、标准量和分率),这三种数量有着如下的关系:
所以用(
)×4/7=(
)
般来说,部分是比较量,整体是标准量。 如“小明比小红高1/8”,单位“1”就是小红的身高。
有些关键句比较特殊,就像“吃去的比剩下的多总量的2/5”这个关键句中,既出现了“的”,又出现了“比”,怎么办?这就要仔细思考了。
所以用(
)×40%=(
),还可以用( )-(
)×40%=鸡的只数。
5.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1/10,,单位“1”是(
),把(
)平均分成10份,(
)占其中的1份。
(三)分析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 4.养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40%,单位“1”是(
),把(
)平均分成100份,(
六年级数学找单位1的技巧和方法
六年级数学找单位1的技巧和方法嘿,同学们!咱今天就来讲讲六年级数学里找单位“1”的那些事儿。
这可是个关键的知识点啊,就像你在数学世界里的指南针一样重要!咱先想想啊,什么是单位“1”呢?它就像是一个队伍里的老大,其他的数啊量啊都围着它转。
那怎么找这个老大呢?比如说,有句话是“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三分之二”,那这里的单位“1”是谁呀?对啦,就是女生人数!你看,男生人数是和女生人数去比较的,女生人数就是那个基准,就是单位“1”。
这就好像你要知道自己跑得多快,得找个参照物一样,单位“1”就是那个参照物。
再举个例子,“一条路已经修了五分之二”,那这单位“1”不就是整条路嘛!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那找单位“1”有啥技巧呢?咱可以从一些关键词入手呀。
像“是”“比”“占”“相当于”这些词后面的量,往往就是单位“1”。
就好比你在一堆东西里找宝贝,这些关键词就是指引你找到宝贝的线索。
还有哦,有些题目里没有这些明显的关键词咋办呢?那咱就开动小脑筋,想想题目里说的是谁和谁在比较呀。
比如说“这个月的用电量比上个月少了四分之一”,那单位“1”不就是上个月的用电量嘛。
找单位“1”可重要了,要是找错了,那后面的计算不就都错啦,就像你走路走偏了方向,那可就到不了目的地啦!所以啊,一定要认真找。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故意给你设个小陷阱,让你找不到单位“1”,这时候可别慌张,冷静下来仔细分析。
这就像你打游戏遇到了一个难关,只要沉着应对,肯定能闯过去。
咱再回过头来想想,找单位“1”其实也没那么难嘛,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就像有了一把钥匙,能轻松打开数学难题的大门。
同学们,六年级的数学可不简单,但只要咱把找单位“1”这个技巧学好了,那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啦!加油吧,小伙伴们,相信你们都能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无阻!这找单位“1”的技巧和方法,一定要牢牢记住哦!。
找单位一的口诀
找单位一口诀是“是”“比”“占”“相当于”的后面为单位一;“的”前面为单位一。
如: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女生就是单位一。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就是单位一。
找单位一的方法:
一、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二、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正好”。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
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最新巧找单位1方法总结
5
甲占乙的5
2 5
2、乙的几分之几是甲?女生的 2 是男生
5
乙的几分之几相当于乙甲?女生 2 的相当于乙男生
5
3、一根铁丝,用去 2
5
一本书,看了 2
5
一桶油,用了 2
5
二.填空题:
1. 看了全书的 4/7, 单位“1”是
但也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的”字 前面就是单位“1”,这个“的”字既要 在关键句中,又得紧挨在分数前面,否 则就会找错单位“1”了!
3. 省略句式补充找 . 如“现价降低4/7”,先补充成“现价(比 原价)降低4/7”,“原价”就是单位“1”的量。 4.、特殊句式慎重找 . 有些关键句比较特殊,就像“吃去的比剩 下的多总量的2/5”这个关键句中,既出现了 “的”,又出现了“比”,怎么办?这就要仔 细思考了。当“比”和“的”都出现时,以 “的”优先,所以单位“1”是总量,而不是剩 下的量。
四、分析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数量关 系,找准单位“1”
有些分数应用题,存在着整体和部分 两个数量,一般来说,部分是比较量,整 体是标准量。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 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 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 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 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三、把分率作为突破口,找准单位“1”
分数应用题存在着三种数量(即比较量、标准量和 分率),这三种数量有着如下的关系:
标准量×分率=比较量 比较量÷标准量=分率 比较量÷分率=标准量 要正确找准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必须从题 目中的分率着手,看这个分率是哪个量的分率,哪个 量就是标准量。 例如:幸福村有旱地300亩,水亩面积是旱地面 积的3/5,水田面积有多少亩? 这道题中的分率3/5是旱地面积的3/5,所以旱地 面积是单位“1”的量。
找单位“1”的方法
找单位“1”的方法
一、标准句式直接找 (1)找“的”字。 这个“的”字既要在关键句中,又得紧挨在 分数前面! 例:一本故事书有200页,小明看了全书的 1/2,求看了多少页?
(2)找“比”字。 在题目的关键句中找 “比”字,单位“1”就 是比“字”后面的量。 例“小明比小红高1/8” “四月份用水个果园共有果树480棵,其中苹果树占17% ,梨 树占25% ,桃树占28%。其余的是杏树,杏树有多少 棵?
2、 一个果园种苹果树1000棵,种的苹果树比梨树少 20%,梨树有多少棵?
3、学校有20个足球,比篮球多25%,篮球有多少个?
1. 看了全书的 4/7, 单位“1”是( ( )平均分成7份,(
),把 )占其中的4份。
2. 两次正好运了这批水果的25%,是把 ( )看作单位“1”把( 成100份,( )占其中的25份,
)平均分
3.养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40%,单位“1” 是( ),把( )平均分成100 份,( )占其中的40份。 所以用 ,还可以 用 。 4.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10%,,单位 “1”是( ),把( )平均分成 10份,( )占其中的1份。 所以用 ,还可以 用 。
• 二、省略句式补充找 • 如“现价降低4/7”,先补充成“现价(比 原价)降低4/7”,“原价”就是单位“1”的量。 • 三、特殊句式慎重找 • 有些关键句比较特殊 例:“吃去的比剩下的多总量的2/5” 当“比”和“的”都出现时,以“的”优先, 所以单位“1”是总量,而不是剩下的量。
一.填空题:
1、甲有人民币100元,乙的钱数是甲的1/2,求乙 有人民币多少元? 2、甲有人民币100元,乙的钱数占甲的1/2,求乙 有人民币多少元? 3、甲有人民币100元,乙的钱数比甲多1/2,求乙 有人民币多少元? 4、甲有人民币100元,乙的钱数等于甲的1/2,求 乙有人民币多少元? 5、甲有人民币100元,乙的钱数相当于甲的1/2, 求乙有人民币多少元?
如何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word精品
如何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正确找准单位“ T,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
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 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 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 1”。
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 1”。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 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一一谁就是单位“!”。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
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 1”。
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
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 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
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 1”比较难找。
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
象这样的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为单位“ 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 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 1”。
找单位一的口诀公式
找单位一的口诀公式
找单位一口诀是“是”“比”“占”“相当于”的后面为单位一;“的”前面为单位一。
如: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女生就是单位一。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就是单位一。
找单位一的方法:
一、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二、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正好”。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
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
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
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
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
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