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安全疏散模拟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206 3.35(3扶1楼,K =1)
4.58
23 842 4.28(3扶1楼,K =1.4)
5.91
21 150 3.04(6扶2楼,K =1.7)
3.83
特点分析
站台至站厅高差5.1 m,疏散时间与人数成正 标准楼、扶梯布置,提升高度为二层,模拟疏散 因为深埋导致提升高度加大,但增多的疏散
模拟时假定车站出现了紧急状况,由事故广播通 知站内所有乘客向室外疏散,所有人员中止当前活动并 转换为疏散状态,疏散设施能够按既定的设计要求发 挥作用。相应地,软件仿真模式设定为紧急疏散模式 (Evacuation)。与普通环境不同的是,软件会考虑人 员可能出现的极端行为。模拟过程如下:
图3 交通设施剖面示意图
空间模型的建立通常使用节点和精细网格模式,可
以较真实地反来自百度文库人员在建
筑环境中的行为特征。首
先将空间划分为与人的平
面投影大小相近的网格。
在网格空间中,生成楼
梯段、平台、进出站闸
机、出入口等节点(见图
1),并对网格和每个节
点的属性进行定义。
图1 空间节点示意图
CHINESE RAILWAYS 2012/01
重庆地铁换乘枢纽冉家坝站为数据采集点,建立空间布 局、设施配置和乘客运动模型,通过客流疏散仿真模拟 分析和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1 疏散仿真模型
根据设计文件内容,按照计算机仿真软件要求建立
模型。该模型能尽量客观地反映在特定情景下各种物件
及其属性,如人、建筑结构、疏散设施、危险区域等。
1.1 精细网络模型
续建设的线路客流呈递减形态分布,并拟定一个递减系
数进行折算(见表1)。假定最不利的情况,即各站台
均有列车到达,疏散设施满负荷运行,站厅层客流按比
例系数进行估算。
表1 远期2037年早高峰小时客流预测参考值
人
标。鉴于换乘楼梯作为疏散使用时存在诸多问题,为简 化模型,假定换乘楼、扶梯不作为紧急疏散使用,数据 输入后的各层平面布置见图3、图4。
保证各站台乘客疏散到站厅安全区域,且疏散时间不大
于规范要求的6 min指标。但规范考虑在紧急情况时,
上行扶梯可正常运行,下行扶梯暂停作为降能的楼梯使
用,按公式估算得出的疏散时间明显小于软件模拟结果
(见图5),该结论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根据模拟数据,站台2的疏散时间已接近6 min限
值,在设计中,优化平面布置,适当加大楼梯宽度,改
0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总疏散时间/s
700 630 560 490 420 350 280 210 140 70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总疏散时间/s
计算客流/ (人·h-1) 估算时间/min
模拟时间/min
图4 1—3站台层乘客初始分布平面图
3.4 模型验证 根据软件要求,建立的模型需要进行复核和验证。
通过模拟和抽样检查方法确认数据的可靠性,运用长期 的专业经验及对类似项目的现场调研核实数据,确保所 建立的模型是高质量的,并充分反映了研究时段内的站 内状况,能够达到实验所要求的目标。将各站台层候车 与上下车乘客的分布情况、站厅层公共区人流动态和位 置关系与实际运营车站内的乘客分布照片进行对比,验 证所建立的模型是否接近实际运营车站的站内情景。
图3 站厅层乘客初始分布平面图
线路
6号线 5号线 环线 超高峰系数
上行
上车
下车
3 330
4 051
3 100
3 750
2 950
3 850
1.35
1.35
下行
下车
上车
5 102
5 709
4 950
5 600
4 300
4 560
1.35
1.35
客流在不同时段内构成不同。在早高峰时段,主要 为上班客流,其次为上学、早购、入城客流等。不同的 客流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直接关系到疏散能力,根据 调研和经验数据,拟定乘客的构成参数(见表2)。
(4)基于最终输出结果,确定枢纽站在现有的车
- 82 -
CHINESE RAILWAYS 2012/01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安全疏散模拟分析 邢彦林
城市轨道交通
站布局和客流需求条件下,紧急疏散能否满足规范要
求;分析哪些区域会出现拥堵,疏散路径的“瓶颈”位
置,楼梯等疏散设施是否还有余量等;最后评估当前设
4 仿真模拟结果
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运算后得到各种数据输出,包
CHINESE RAILWAYS 2012/01
- 83 -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安全疏散模拟分析 邢彦林
括客流平面动画、疏散时间曲线、人流密度图等。利用
各种输出数据,分析设施效能和疏散效率,确定瓶颈位
置,检查设计中存在缺陷的区域,对改进建筑设计和疏
2 模拟项目背景
左右线重叠5号线 左右线重叠6号线
最下层侧站台环线
冉家坝站为3条线换乘车站,属大型地 铁枢纽站(见图2),主体共地下6层。其中2 条线采用同站台平行换乘形式,第3条线与前 2条线形成十字换乘,主要换乘形式为“台台”直达形式,能方便地组织与出站方向一 致的站厅层换乘(见图3)。冉家坝站一次设 计,同期实施,对乘客进出站和换乘方案要 求更高,设计难度加大,在设计期对乘客疏 散进行模拟仿真研究,凸显其重要性。
比
时间已接近6 min限值
楼、扶梯数减小了总疏散时间
- 84 -
CHINESE RAILWAYS 2012/01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安全疏散模拟分析 邢彦林
城市轨道交通
时,利用率不高。在设计过程中,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条 件下,应布置足够的疏散楼梯,为安全提供保障。
5 分析结果
根据仿真模拟输出的数据和图表分析,得出如下结 论:
计方案能否保证枢纽站的安全运行。
3.2 客流数据拟定
对车站内公共区空间进行网格化定义是仿真模拟的
首要步骤。模型建立基于建筑设计的CAD图,客流需求
基于给定的预测数据。根据对地铁站项目的设计经验分
析核实模型的每一部分定义,确保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充
分、详实地反映研究时段内枢纽站的运营状况。
由于缺少5号线及环线的客流预测数据,故暂定后
3 疏散仿真模拟
图2 换乘枢纽冉家坝站总平面示意图
计算机疏散模拟软件通过对不同情境下 避难过程的模拟分析,检查紧急条件下人流 疏散情况。在平面网格化定义时,根据不同部位设置不 同的节点类型,包括自由节点、楼梯节点、出入口节点 等。通过对人员模块、人流模块、行为模块、灾情模块 等的综合分析,完成给定条件下的疏散过程分析。 3.1 模拟方法与目标
总疏散时间/s
图5 总疏散时间-人数曲线对比图
后,乘客已基本形成股状人流有序疏散,但在转角和闸 机部位出现了轻微的拥堵(见图6),提示设计中应优 化该类部位。需要注意的是,紧急疏散时,人员出现了 “从众”心理和靠近疏散指示标记的“顺墙”行为,体 现了设置地面发光警示和导向标识的必要性。最终,站 厅层乘客在2.5 min内疏散至安全出口处。 4.3 疏散楼、扶梯存在的问题
随 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大城市 地铁线路逐步形成网络化运营,随之出现了两线 及多线换乘的交通枢纽车站。该类车站建筑功能较多, 流线复杂,且大多数地铁枢纽站位于地下,空间受限, 向地面疏散困难。当前,地铁相关规范中对换乘车站的 疏散要求并不具体,且业内也缺少成熟的前期评估体 系,在设计阶段,更难通过实地验证的方法解决安全疏 散设施的配置问题。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可以 通过建立仿真模型研究特定条件下客流的疏散问题。以
散流程提供参考数据。
4.1 疏散时间与规范要求
GB 50157—2010地铁设计规范(审查稿)中推荐
使用公式(1)估算站台层疏散时间,并要求不大于
6 min。
T = 1+[
Q 1+Q 2
]×K
0.9[A 1Ny+A 2Nt+A 3B ]
(1)
根据公式(1)计算的时间与软件仿真结论的对比
见表3。
表3对比结果表明,现有的平面设计和疏散设施能
站台上的乘客同时疏散导致短时间内人流集中转移 到楼、扶梯出口,出现“瓶颈”现象(见图7),降低 了出口通行效率,需增设导流设施或管理介入。
每个站台均有2组楼、扶梯直达站厅,其中双扶梯 组疏散效率较低,导致较长时间的排队拥堵,且扶梯 构造宽度约2 m,使用宽度仅为1 m,作为紧急疏散使用
表3 公式估算与软件模拟疏散时间对比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安全疏散模拟分析 邢彦林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 安全疏散模拟分析
邢彦林: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与建筑设计研究院, 高级建筑师,陕西 西安,710043
摘 要: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客流进行仿真模拟 分析,提供详尽的接近真实的疏散过程,其数 据可以用于流线分析、成果验证及设计优化。 以重庆三线换乘地铁枢纽冉家坝站为例,建立 人、流线、结构、障碍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 模型,对紧急状况下的客流疏散进行仿真模 拟。结果显示:疏散设施、人员属性等要素在 疏散过程中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大型枢 纽车站疏散设计的优化思路与评价方法。 关键词:仿真;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疏 散;安全评估;方案优化;重庆冉家坝站
(1)对设计输入条件中的客流预测数据进行分 析,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模型的输入参数,并取全日客流 最大的早高峰小时客流作为基准数据。
(2)根据枢纽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立乘客疏散仿 真模型,对枢纽站客流进行适应性分析,验证需求变 化,保证数据准确。
(3)通过一系列模拟运算,获取重要的输出数据 和分析图表资料,能反映站内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乘 客进出站、换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延误,空间阻塞点, 紧急状况下的疏散时间等重要评价指标。
疏散的难度。 (4)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仿真软件能对事故
状态下可能发生的疏散情景进行模拟,且过程直观,数 据可溯,其结果比传统的估算方法更加科学、可信,能 作为设计时的评价手段之一。
(5)在复杂流线条件下布置平面时,应尽量减少 流线弯折,减少疏散路径宽度突变。
表2 早高峰客流构成分配表
性别 男性
女性
年龄/岁 17~29 30~50 51~80 17~29 30~50 51~80
百分比/% 8.0 31.0 10.0 7.0 31.0 13.0
3.3 平面布置模型 利用模拟软件导入设计图纸,去除无关内容,仅留
下墙体、扶梯、进出站闸机、出入口通道、障碍物等与 仿真有关的元素。将经过优化后的客流数据分配到枢纽 站各层中,根据站厅和站台层的平面布置设定各区域静 态人数,在公共区售票机、闸机处布置较多人流。设定 共8个安全疏散出口,关联各层楼、扶梯,安全疏散目
(1)疏散最重要的指标——“时间”受多种因素 的影响。其中,疏散设施和人员数量2个变量对结果起 主导作用,设计时应作重点考虑。
(2)在紧急情况下,出入口会出现“瓶颈”和 “排队”现象,设计和管理应提供相应措施,保障安全 疏散,如增加导向标识,口部专设管理人员引导疏散, 出口加强新风供应等。
(3)现有规范建议的估算公式和方法一般会低估
善疏散条件。
4.2 站厅层疏散
冉家坝站站厅公共区面积达到6 500 m2,足够容纳
预测客流范围内的乘客数量。模拟显示,在疏散30 s
人数/人
2 300 2 070 1 840
公式估算
仿真模拟
1 610
1 380
1 150
920
690
460
230
0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项目
站台1(6号线上行、5号线下行)
站台2(5号线上行、6号线下行)
站台3(环线站台)
人数/人 人数/人 人数/人
疏散时间与 人数曲线
800 720 640 560 480 400 320 240 160 80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总疏散时间/s
800 720 640 560 480 400 320 240 160 80
- 81 -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安全疏散模拟分析 邢彦林
1.2 乘客行为特征 当列车到达地铁换乘站后,乘客在短
时间内完成上下车,出站乘客沿侧站台集中 到楼梯口出站,换乘人流沿换乘流线进入另 一条线站台。通常疏散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 响,如寻找交通导向标识、行为决策等,同 时对其他人造成影响。在紧急状况下,人群 会出现挤行、从众、趋光等本能避险行为。 乘客的疏散反应过程为:感知(辨识导向) →确认(疏散方向) →评估(人流特征) →选择(自己的疏散行为)。不同乘客的生 理、心理、经验、影响等属性并不相同,在 建立模型时需设定不同的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