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化学结构

合集下载

第六章 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

第六章 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

6)聚氧乙烯烷基胺
x、y较小时,不溶于水而溶于油,但因有机胺结构, 可溶于低pH值的酸性水溶液。也因于此,它同时具有非 离子及阳离子活性剂的一些特性,如耐酸,不耐碱,可 杀菌等。x、y数目较大时,非离子特性上升,阳离子特 性下降,可与阴离子表活剂混合使用,常用于人造丝生 产中,改进纤维丝的强度,并保持喷丝孔结。
的洗涤剂、乳化。
4)苯酚聚氧乙烯醚(P型表活剂),n=1-30 5)Pluronic型表面活性剂 聚丙二醇与环氧乙烷加成物,最初以“聚醚”的商品 名出现,故称之为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工业上习惯于用4个数字表示这一类活性剂,如 “2070”其分子式中a=c=53,b=34,4个数字中的头丙位 数20代表分子量约为2000,后两位数70代表聚氧乙烯部分 的分子量,占整个分子量的70%。
④磷酸酯盐 与硫酸酯盐相似,但有单酯盐和双酯盐两种。如:
用途:乳化剂,抗静电剂及抗蚀剂
优点:低泡,抗电解质及抗硬水性较强,
应用不多,生产较少。
2、阳(或正)离子表面活性剂 铵 盐 型
通式:[RNH3]+·CL- 或 RNH2·HAc
用途:酸性介质中作乳化、分散、润湿剂、浮选剂。
局限性:PH较高时(pH>7),自由胺易析出,失去表面活性
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由于这类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不同,种类较多,可进一 步分类: 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R―O(C2H4O)nH 平平加型Perqqal R中的C原子数8-18 n=1-45 稳定性较好,较易生物降解,较好的水溶性,润滑性好。
2)脂肪酸聚氧乙烯酯RCOO(C2H4O)nH
制备:a与EO缩合 b与聚乙二醇脂化
第六章 表面活性物质
物质溶于水后,对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 况,如图6-1所示:

(完整word版)表面活性剂

(完整word版)表面活性剂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的制备中被广泛应用,其结构特征是具有亲水性与亲脂性两种基团,其作用是能显著降低分散系的表面(界面)张力,因此可用作乳化剂、助悬剂、增溶剂、促吸收剂、润湿剂、起泡剂与消泡剂、去污剂等,是药用乳剂、悬浊剂、脂质体等的重要辅料.本章重点讨论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如CMC值、HLB值、Krafft点与昙点等)与测定方法等。

第一节表面活性剂分类一、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具有很强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1.①纯液体在一定温度有一定的表面张力,是液体的物理常数.②当在水中加入无机盐或糖类物质时,则水的表面张力略有升高;③当在水中加入低级脂肪醇、脂肪酸时,则水的表面张力下降,称此类物质为水的表面活性物质。

④当在水中加入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高级脂肪酸)时,则水的表面张力能够显著的降低,称此类物质为该溶剂的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2.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征:是由具有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组成,而且两部分分处两端。

因此,表面活性剂具有既亲水又亲油的两亲性质,但具有两亲性的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剂。

3.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殊结构可以在两相界面发生定向排列,来改变两相界面性质。

从而起到润湿、乳化、增溶、絮凝、反絮凝、起泡、消泡的作用。

(1)在溶液中的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聚集的现象为正吸附,正吸附改变了溶液表面的性质。

最外层疏水,表现低表面张力,产生较好的润湿性、乳化性、增溶性、起泡性.(2)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固体接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可能在固体表面发生吸附,使固体表面性质发生改变,易于润湿.二、表面活性剂的类型1。

表面活性剂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表面活性剂与合成表面活性剂;2。

根据溶解性质可分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与油溶性表面活性剂;3。

根据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大类;再根据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又分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介绍

表面活性剂介绍
表面活性剂的这一特性使其能够在界面上富集,降低界面张力,从而起到 润湿、乳化、增溶、起泡等多方面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01
按化学结构分类
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 两性离子型等。
按应用分类
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工业、医药、 农药等专用表面活性剂。
03
02
按来源分类
天然表面活性剂和合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固体表面与液体的接 触角,提高固体表面的润湿性,有利于物 质的分离和制备。
在泡沫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可以控制泡沫 的大小和稳定性,发泡和消泡在日化、食 品、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
工业清洗
总结词
表面活性剂在工业清洗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污渍和油 脂更容易被去除。
THANKS
感谢观看
石油工业
总结词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用于提高采收率和油水分离效果。
详细描述
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原油的流动性,提高采收率。同时,它 们在油水分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将水和原油有效分离,提高油品质量和 产量。
食品工业
总结词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用于食品加工、乳化、增稠和稳定食品体系。
04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发 挥重要作用,如纳米颗粒、纳米 纤维和纳米膜等。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胶束、乳液 、微乳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可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可降解表面活性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可降解表 面活性剂成为研究热点,如脂肪酸酯 、烷基多糖苷等。

常用的十七种表面活性剂知识讲解

常用的十七种表面活性剂知识讲解

常用的十七种表面活性剂常用的十七种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DLS)一、英文名:Disodium Mono lauryl Sulfosucc in ate二、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RO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 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C )为透明液体;2. 泡沫细密丰富;无滑腻感,非常容易冲洗;3. 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和性表面活性剂;4. 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5. 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一、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Sulfosucc in ate二、化学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RO(CH2CH2O)3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 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 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 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4. 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复配,形成十分稳定的体系,创制天然用品;6•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DMSS一、英文名:Disodium Cocoyl Mono etha no lamide Sulfosucc inate二、化学名称: 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一钠二、结构式:RCONHCH2CH2OCOCH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 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稳泡性能优于醇醚型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1.表面活性剂定义:在加入量很少时即能明显降低溶剂表面张力,改变物系的界面状态,能够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及分散等一系列作用,从而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的一类物质。

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按离子类型: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两性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结构:1.羧酸盐类2.磺酸盐类3.硫酸酯盐类4.磷酸酯眼泪5.胺盐类6.季铵盐7.鎓盐类8.多羟基型9.聚氧乙烯型3.表面活性,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使溶剂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表面活性物质: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表面活性剂:一类表面活性物质,其在浓度极低时能明显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4.表面活性如何表征:溶质在表面发生吸附,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5.表面活性剂的两大性质:1.降低表面张力2.形成胶束6.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及其测定方法:临界胶束浓度: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测定方法:1.表面张力法2.电导法3.增溶作用法4.染料法5.光散射法7.什么是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有什么意义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意义: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HLB只越小,亲油性越强8.影响表面活性剂性能的结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态,分子量和其润湿去活能力的关系?因素包括:亲水基;疏水基;分子形态;分子大小。

分子形态的影响:1.亲水基位于分子中间时,润湿性能比位于分子末端强,亲水基在末端的去活力强;2.亲油基团中带分子结构的具有较好的润湿和渗透性能,但去活力较小分子大小的影响:分子量大的洗涤,分散,乳化性能好;分子量少的润湿,渗透作用好。

9.表面张力的定义:作用在表面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

10.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滴重法;毛细管上升法;环法;吊片法;最大气泡法;滴外形法。

1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由一部分疏水基团和一部分亲水基团构成,这两部分处于表面活性剂分子两端形成不对称的结构,疏水基团由疏水亲油的非极性碳氢链构成,亲水基团由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团构成。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教案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功能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教案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功能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教案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功能导言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物质。

它们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和功能,能够在液体界面上降低表面张力,使液体能够更好地湿润固体表面,同时还能够起到乳化、分散、增稠等作用,广泛用于洗涤剂、个人护理品、油漆、农药等众多领域。

本教案将深入探讨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功能,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探究,加深对表面活性剂的理解。

一、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表面活性剂(又称表面活性物质或界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在液体表面或液体-固体界面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

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a. 根据表面活性基团的性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b. 根据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含有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数量关系:亲水型表面活性剂、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二、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结构:a. 亲油基团(疏水基团):通常是一些长链烷基或芳香烃基团,具有较强的疏水性。

b. 亲水基团(疏水基团):通常是带有氧原子的羟基、甲氧基、乙氧基等,具有较强的亲水性。

c. 表面活性基团:连接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的化学键,常见的有烷基硫酸盐基团、磺酸盐基团、胺基等。

三、表面活性剂的功能1. 降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液体界面上形成吸附层,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能够更好地湿润固体表面。

2. 渗透与乳化作用:表面活性剂能够渗透到物质的表面或内部,使其分散均匀,并起到乳化作用,使油水等不相溶物质能够较好地混合。

3. 分散与稳定:表面活性剂能够将固体或液体颗粒分散均匀,形成胶体溶液,同时能够阻止颗粒聚集和沉降。

4. 增稠与泡沫稳定: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加液体的黏度和浓度,使其变稠,并能够稳定泡沫的形成与保持。

5. 清洁与去污:表面活性剂能够与污垢分子结合并使其分散,从而起到清洁与去污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化学结构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化学结构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 天然高分子
• 果胶酸钠? • 藻脘酸钠? • 淀粉类? • 聚乙烯醇(PVA) • 聚丙烯酰胺(PAm)
• 合成高分子
• • • • • • 丙烯酸共聚物 马来酸共聚物 乙烯基吡啶共聚物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撑亚胺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 半合成高分子
• • • • • • •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羧甲基淀粉(CMS) 甲基丙烯酸接枝淀粉 阳离子淀粉 甲基纤维素(MC) 乙基纤维素(EC) 羟乙基纤维素(HEC)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 • • 羧酸盐 硫酸酯盐 磺酸盐 磷酸酯盐 RCOOM ROSO3M RSO3M ROPO3M
两性表面活性剂
• 氨基酸型
R
RNHCH2CH2COOH
R N C N CC HH ' + H
2 2 C
C
2
• 咪唑啉
C
-
O O
• 甜菜碱型
R
HN + C H
3
C
3
H
2
C O O
HO C O HC 2 O H P O O N N a a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表表表表表表
特 殊 表 型
高 分 子 型
两 表 Sa
非 离 子 型
阴 离 子 型
阳 离 子 型
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 仲胺盐
R RH NH C
C H N
H C
3
N
.
.
3 3
• 恶唑啉盐
R
C O
C
N
C 2 H
N
H
C 3 H C 2 O H H
2
. H X

不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

不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

不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一、引言二、表面活性剂的概述1、表面活性剂的定义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三、不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1、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2、分子间相互作用机理(1)范德华力(2)静电作用力(3)亲水作用力(4)电化学作用力3、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行为的影响因素(1)温度(2)浓度(3)离子强度(4)pH值四、不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在清洁剂中的应用2、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3、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五、结论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与物理学分支,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其中,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表面活性剂,其相互作用机理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表面活性剂的概述入手,系统地介绍不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分析其应用领域,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表面活性剂的概述1、表面活性剂的定义表面活性剂(surface-active agent)是一类能够在液体表面或液滴与固体之间形成极薄、均匀、柔韧的分子膜并降低表面或界面的能量,从而达到改变表面或界面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关键特征是有亲水头和疏水尾,亲水头向水相,疏水尾则朝向非极性相(如空气、有机溶剂及固体表面)。

由此可知,表面活性剂分子不同于一般的化合物,它表现出了分子级别的表面和界面活性(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降低)。

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根据表面活性剂头基的不同,可将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Zwitterionic表面活性剂四类。

其中,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们。

不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1、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指的是一类以烷基磺酸为主要疏水链,阴离子磺酸基为亲水头基并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 化学名词

表面活性剂 化学名词

化学名词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是能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也可作为极性亲水基团;而疏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

中文名表面活性剂外文名surfactant别名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学科化学分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特性两亲性作用降低目标溶液的表面张力简介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也可作为极性亲水基团;而疏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

起源历史①公元前2500年——1850年羊油和草木灰制造肥皂羊油——三羧酸酯简称三甘酯,经碱水解→羧酸盐+单甘酯+二甘酯+甘油19世纪中叶一方面肥皂开始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②土耳其红油的出现:土耳其红油即蓖麻油与硫酸反应的产物,蓖麻油为蓖麻油酸的三甘酯,深度磺化,耐酸耐硬水③19世纪初,矿物原料制备洗涤剂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硫酸(绿油)。

蜡和茶的磺化混合物,溶于酸中,呈绿黑色,用碱中和制得。

第十讲 表面活性剂

第十讲 表面活性剂
(6)加入无机盐(中性) 非离子SAa:不明显;
离子SAa: Γ 显著增大。
更多反离子进入吸附层削弱表面活性剂离子间电性排斥,排列紧密。
四、表面活性剂溶液在表面上的吸附
2、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吸附的影响
B 对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的影响 (1)由表面吸附的分子性质和密度决定;
(更主要)SAa类型: cm (c 离子 ) cm (c 非离子)
张力,电导,渗透压,界面张力,洗涤作用)在溶液 达到一定浓度后就偏离一般强电解质溶液的规律(即 使对于离子型SAa)且各种性质都在一个相当窄的范 围内发生突变。(20世纪Mcbain研究羧酸盐与NaCl 溶液差异)
二、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
二、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
T Kc
Γm 1Kc
常写作:
c 1 c Γ ΓmK Γm
c Γ
~ c 做图
极限吸附量 = 斜率 –1(一般不采用此法求)
四、表面活性剂溶液在表面上的吸附
1、吸附层结构与状态
C12SO4Na:2.1 nm ×(0.47 ~ 0.5 nm)
平躺时:1nm2以上 直立时:0.25nm2
C12H25O(C2H4O)nH
三、Gibbs吸附公式对各种SAa溶液之应用
维持盐浓度不变 则: dlnaNa 0
此时: d RΓ T A dln a A 1RT形式
同时:过量电解质的加入使溶液离子强度大致恒定,则 f 基本恒定。
此时: da l ndln cdln f
公式中可用浓度 c 代替活度 a 。
三、Gibbs吸附公式对各种SAa溶液之应用
(2)硅SAa (3)高分子SAa
一、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与类型

35种常用表面活性剂

35种常用表面活性剂

6135 种常用表面活性剂1,低泡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 XP\XL 系列一、产品组成:异构十碳醇的聚氧乙烯醚结构为:RO(CH2CH2O)xHR = C10H21x = 3, 5, 7, 8, 9, 10, 14二、用途 该系列产品为低泡洗涤剂产品用单体,泡沫低、具有良好的洗净性能。

用户可根据产品浊点不同来选择,满足配制需要。

洗涤性好;浊点低,消泡、抑泡性好。

三、 包装及储运 铁桶包装,每桶净重200kg 。

运输时注意轻装、轻卸、防淋,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期1年,一年后复检合格仍可使用。

供应商:巴斯夫化学2,13碳异构醇醚TO 系列一、TO 类型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饱和的十三碳异构醇加工而成。

用于清洗、去污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于相关的化学及工业领域,对环境无毒害。

结构式:RO(CH 2 CH 2 O)x HR = iso-C 13 H 27x = 3, 5, 6, 6.5, 7, 8, 10, 12, 15 或20 数字代号指示乙氧化程度。

二、Lutensol TO 类型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主要应用于清洁,清洗行业,也适用于其它相关的化学及工业领域,具有优秀的表面活性。

在清洁、净洗领域的应用涉及家庭、工业及公共设施。

由于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Lutensol TO 类型产品能够和其它非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活性剂及助剂复配使用,并与烷基磺酸盐等产品有良好的兼容性。

三、包装及储运 镀锌铁桶或塑料桶包装,每桶净重200kg 。

运输时注意轻装、轻卸,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期1年。

一年后,复检合格仍可使用。

供应商:巴斯夫、陶氏化学、沙索表面活性剂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一、 产品组份 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缩和物。

二、结构式:RO —(CH2CH2O )m —OH ,R=蓖麻油三、质量指标项 目 EL-10 EL-20 EL-30 EL-40外 观 淡黄色液体 淡黄色液体 淡黄色粘稠液体 淡黄色液体至膏状物 羟值(mgKOH/g ) 55—60 90—100 70—80 58—68酸值(mgKOH/g) ≤2 ≤2 ≤1.0 ≤1.062浊点(1%水溶液) -- -- -- ≥85PH(1%水溶液) 5—7 5—7 5—7 5—7水份(%) ≤0.5 ≤0.5 ≤0.5 ≤0.5四、用途 本品为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乙醇、油酸、矿物油、甲乙酮、三氯乙烯,部分溶于硬脂酸丁酯、花生油,可分散于水中,耐硬水、酸和无机盐,具有优良的乳化、抗静电性能。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活性剂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活性剂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物理化学领域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它们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化合物。

它们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

亲水基团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疏水基团则对水不具有亲和力。

根据亲水基团的性质,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四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最常见的一类,其亲水基团通常是负离子,如硫酸根、磺酸根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是正离子,如胺基、季铵盐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没有离子基团,通常是由多个氧原子组成的聚氧乙烯链。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同时具有正离子和负离子基团。

二、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这使得它们在各种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1. 降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液体表面形成单分子膜,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这使得液体能够更容易湿润固体表面,提高液体在固体上的润湿性。

2. 分散和乳化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液体中形成胶束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固体颗粒或液滴。

这使得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乳化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胶束形成:表面活性剂在适当浓度下能够形成胶束结构。

胶束是由表面活性剂分子组成的微小球形结构,疏水基团朝向内部,亲水基团朝向外部。

胶束的形成使得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乳化性。

4. 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能够在固体表面吸附形成单分子层,这对于改善固体表面性质、调节固体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 日用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肥皂、洗发水等产品的重要成分。

它们能够有效地去除油污和污渍,并提供良好的润湿性。

2. 医药领域: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中常用作乳化剂、分散剂和溶剂。

它们能够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3. 石油工业: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中被广泛应用。

常用的十七种表面活性剂

常用的十七种表面活性剂

常用的十七种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 DLS)一、英文Disodium Monolauryl二、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 RO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C)为透明液体;2.泡沫细密丰富;无滑腻感,非常容易冲洗;3.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和性表面活性剂;4.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5.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一、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RO(CH2CH2O)3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 复配,形成十分稳定的体系,创制天然用品;6.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DMSS一、英文名:Disodium Cocoyl Monoethanolamide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称: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结构式:RCONHCH2CH2OCOCH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稳泡性能优于醇醚型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单月桂基磷酸酯MAP一、英文名:Lauryl alcohol phosphate acid ester二、化学名:单月桂基磷酸酯三、化学结构式:ROPO(OH) 2 R:为天然月桂醇四、产品特性:1.优良的乳化性和增溶性。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性质与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性质与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性质与分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洗涤、化妆品、医药、食品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根据其电荷性质,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四大类。

本文将重点介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性质及分类。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性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头部通常是羧基、磺酸基、硫酸基等阴离子基团,这些基团通过离子键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使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增强。

同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尾部通常是长链烷基或芳基,这些基团通过非极性相互作用与有机物或其他不溶于水的物质结合,使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增强。

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1.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表面活性剂是最早使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一,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发泡性较强,广泛应用于洗涤和化妆品等领域。

但是,由于其刺激性较大,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逐渐被其他表面活性剂所取代。

2.磷酸盐表面活性剂磷酸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头部通常是磷酸基团,疏水尾部通常是由脂肪醇或芳基构成。

这些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广泛应用于清洁和工业领域。

由于其较低的刺激性,也被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中。

3.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是最常见的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由脂肪酸和碱反应制得。

这些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刺激性和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因此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和化妆品等领域。

同时,由于其较低的发泡性,也被应用于洗涤剂和工业领域。

4.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特殊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氨基酸为基础构建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

这些表面活性剂具有温和、高效、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洗涤剂、化妆品等领域。

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与其他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效果。

子在分子的一侧有一个胺基,在另一侧有一个羧酸基。

在生命系统中,这使得它们非常通用,因为其他分子可以通过分子两侧的不同过程非常特定地附着。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及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及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及分类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憎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的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也可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等;而憎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其实很多,根据疏水基结构进行分类,分直链、支链、芳香链、含氟长链等;根据亲水基进行分类,分为羧酸盐、硫酸盐、季铵盐、PEO衍生物、内酯等;有些研究者根据其分子构成的离子性分成离子型、非离子型等,还有根据其水溶性、化学结构特征、原料来源等各种分类方法。

WSI了解到,其实众多分类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难将表面活性剂合适定位,并在概念内涵上不发生重叠。

人们一般都认为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来分比较合适。

即当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后,根据是否生成离子及其电性,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阴离子活性剂1、肥皂类是高级脂肪酸的盐,通式:(RCOOˉ)n M。

脂肪酸烃R一般为11~17个碳的长链。

常见有硬脂酸、油酸、月桂酸。

根据M代表的物质不同,又可分为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和有机胺皂。

它们均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分散油的能力。

但又易被破坏,碱金属皂还可被钙、镁盐破坏,电解质亦可使之盐析。

碱金属皂:O/W碱土金属皂:W/O有机胺皂:三乙醇胺皂2、硫酸化物RO-SO3-M主要是硫酸化油和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

脂肪烃链R在12~18个碳之间。

硫酸化油的代表是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

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月桂醇硫酸钠)乳化性很强,且较稳定,较耐酸和钙、镁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 天然高分子
• 果胶酸钠? • 藻脘酸钠? • 淀粉类? • 聚乙烯醇(PVA) • 聚丙烯酰胺(PAm)
• 合成高分子
• • • • • • 丙烯酸共聚物 马来酸共聚物 乙烯基吡啶共聚物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撑亚胺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 半合成高分子
• • • • • • •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羧甲基淀粉(CMS) 甲基丙烯酸接枝淀粉 阳离子淀粉 甲基纤维素(MC) 乙基纤维素(EC) 羟乙基纤维素(HEC)
• 有机酸盐
羧酸盐(-COOM) 磺酸盐(-SO3M) 硫酸酯盐(-OSO3M) 磷酸酯盐(-OPO3M)
• 胺盐及季铵盐 • 不离解的羟基 • 醚链 在相同条件下,以上基团亲水性如下:
<<两性型 两性型< -COO-≈-N+(CH3)3<-SO3-≤-OSO3-<<两性型< 多元醇型≤聚氧乙烯型 <多元醇型 聚氧乙烯型
皮革常用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
• • • • 脂肪族烃基 带有脂肪族烃基侧链的芳香族烃基 芳香族烃基 带有弱亲水基的烃基 以上亲油基的亲油性依次减弱; 另外,特种表面活性剂中的聚硅氧烷基、 另外,特种表面活性剂中的聚硅氧烷基、 长链全氟烷基等亲油基的亲油性较好。 长链全氟烷基等亲油基的亲油性较好。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表表表表表表
特 殊 表 型
高 分 子 型
两 表 Sa
非 离 子 型
阴 离 子 型
阳 离 子 型
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 仲胺盐
R RH NH C
C H N
H C
3
N
.
.
3 3
• 恶唑啉盐
R
C O
C
N
C 2 H
N
H
C 3 H C 2 O H H
2
. H X
• 叔胺盐
• 咪唑啉盐
R
C H C H
特种表面活性剂
• 含硅类,如: (CH3)3SiOSi(CH3)2CH2Si(CH3)2CH2C OOH • 含氟类,如:CF3(CF2)6CF2SO3Na • 含硼类及含磷有机硼,如:
C H C H CO H
2 2
O B O H C
O
2
C 2 O H
2
O B C
2
HO C H C H O H
C R C O O CO 2 H H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 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性,由非极性的 (亲油的或疏水的)碳氢链和极性的 (亲水的或疏油的)基团两部分组成, 而且两部分通常分处分子链的两端。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
——不溶于水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碳氢链
• • • • • • • • • 直链烷基(C8~C20); 支链烷基(C8~C20); 烷基苯基(烷基为C8~C16); 烷基萘基(烷基碳原子数在3以上,且烷基 数目一般为两个); 松香衍生物; 高分子量聚氧丙烯基; 长链全氟(或高氟代)烷基; 全氟聚氧丙烯基(低分子量); 聚硅氧烷基。
HO C O HC 2 O H P O O N N a a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 • • 羧酸盐 硫酸酯盐 磺酸盐 磷酸酯盐 RCOOM ROSO3M RSO3M ROPO3M
两性表面活性剂
• 氨基酸型
R
RNHCH2CH2COOH
R N C N CC HH ' + H
2 2 C
C
2
• 咪唑啉
C
-
O O
• 甜菜碱型
R
HN + C H
3
C
3
H
2
C O O
C
. H
2
X
• 季铵盐 • 基胺盐 • 酯基胺盐
C H 3 XR + H C H X- C H N H 3
. 3 X
• 吗啉盐、胺氧化物 • 吡啶盐
R
3
) 2
R C H
2
O X(
N H
RCONHC2H4N(C2H5)2. HX RCOOC2H4N(C2H4OH)2. HX
• 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