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表格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第一章:信息化教学概述1.1 信息化教学的定义1.2 信息化教学的特点1.3 信息化教学的意义1.4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信息化教学策略2.1 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分类2.2 信息化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2.3 信息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评估2.4 信息化教学策略案例分析第三章:信息化教学资源3.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与特点3.2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3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3.4 信息化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信息化教学环境4.1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维护4.2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使用与管理4.3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势与挑战4.4 信息化教学环境案例分析第五章:信息化教学评价5.2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标准与体系5.3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5.4 信息化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第六章:信息化教学实践应用6.1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6.2 信息化教学工具的选择与使用6.3 信息化教学在各个学科的应用6.4 信息化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七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7.1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7.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7.3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7.4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案例分析第八章: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培养8.1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构成8.2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8.3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案例8.4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培养的评估与反馈第九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9.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流程9.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9.4 信息化教学实施的策略与方法第十章:信息化教学研究前沿10.1 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10.2 信息化教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10.3 信息化教学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10.4 信息化教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信息化教学概述信息化教学的定义: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区分它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
信息化教学设计表格

设计者: 时间: 年 执行者: 月 日 课件制作者: 所教学校、班级
一、教学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智力因素: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变量、认知能力 2.非智力因素: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学习风格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题名称 1 2 3 2.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 教学目标 描述语句 知识点 教学目标
画出流程图:
教 学 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 的运用
学生 的活动
教师进行 逻辑选择
对流程图简要说明:
修改意见: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及课件的运用
知识点 学 习 水 平 多媒体网络资源工 具及课件的内容形 式来源 使 用 时 间 多媒体网络资源 工具及课件的作 用 使用的方式或教学策略
注:Biblioteka (续表)五、形成性习题和开放性思考题的设计
知识点 学习水平 题目内容
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件课件规划方案表格实用模板.docx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者邓有路学号专业数学教育时间2011年3月 30日一、教材内容;学科:《数学》;第五章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下册具体内容如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教材先教学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再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二、学生特征分析1.广东省南雄市全安小学六年级2.学生以前学过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因此,学习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会很困难。
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和百分数的意义,十分必要。
同时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从而使其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热情、认真学习与积极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课题名知识点学习目标层次(对应打钩)计划称(章学时节)编内容知领会应用分综合评号道析价百分数1复习准备√√分 30与小数钟互化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2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
3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知识点学习水描述语句行为动词平1领会做好课前预习准备预习2 知道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应用 3会如何解题目,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互化解决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内容解决措施教学 1.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 2. 怎样能很快地把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重点小数化成百分数?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数互化的方法。
明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和百分数的意义,十分必要。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包括需要预习的内容,考虑的问题,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 课前预习第 4 课《窗口的操作及桌面背景设置》这一小节,对 Windows 窗口有深入的 了解。 教学媒体(资源)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J.打 开文 件并 播放
培养学生培养学生 合作、 交流能力。 积 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成为学习真正的主 人。
评价 修正
在学生实践的基础 上, 老师总结更有助 于学习效率的挺高。 在课堂将要结束时, 以一句简单问语, 得 以让师生平等、 自由 的交流, 解决学生的 困惑, 同时老师也能 掌握此节课学生的 学习情况。
教学流程图
பைடு நூலகம்
请各组同学派出代表上 讲台来完成任务。 通过实践,大家总结出 的窗口的操作主要有哪 些? (老师黑板上板书)
4
讲解拓展知识—查看窗 口内容快捷键及各键功 能。 展示桌面背景图片。 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么漂 亮的桌面, 想不想为自 自学和讨论,完成任务。 PPT 展示 , 己的桌面也制作一张? 呈现任务:请以小组为 单位,自主学习教材 P38—39 后, 为自己的桌 面换上漂亮的衣服。 桌面背景都挺漂亮!我 对大家更充满信心了! 小结:设置桌面背景可 通过右击后选择 “属性” 打开“显示属性” ,再选 择“桌面”对其进行设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对 置。也可以选定图片, 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屏幕呈现学生作品 右击后选择“设为桌面 提出问题。 背景” 。 大家觉得对这节课还有 什么遗憾或疑问吗?( 老师解决学生所提出的 困惑问题。 )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2、窗口 的操作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表

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表格的使用)
教学流程图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形成性评价
本栏在每节课后必须及时填写。
教学反思、总结
课程结束后对所设计的教学进行反思。
感谢、其他
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表示的感谢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
1.在学生接到任务之后,因为是一些新知识的探索,他们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刚出现的新知识会觉得有些突兀。
2.结论:文字、图片的处理为旧知,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使用为新知。
(1)文本框
① 移动光标到插入位置
② 执行“插入” → “文本框” → “横排”— 绘图画布
③ 绘制文本框并输入文字(彝人风情)。(其他设置由学生自主探索)
任务三 师生讨论,逐步分析任务
1.根据上一环节呈现的任务,结合在情景创设中涉及的案例,教师提问学生:新旧、知识分别是?
1.提出问题:在任务中,涉及到哪些知识,有哪些知识点是比较陌生的?
2.提示:呈现一个作品(含有以上内容的,直观的方便分析),可以结合这个作品来比较(文本框和自选图形)。
1.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并回答。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第一章: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1.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1.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1.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1.4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标第二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2.1 确定教学目标2.2 分析学习者需求2.3 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2.4 设计教学活动2.5 实施教学活动2.6 评价教学效果第三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巧3.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3.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技巧3.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案例第四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应用领域4.1 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4.2 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4.3 高等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4.4 企业培训领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第五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挑战与未来发展5.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挑战5.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5.3 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质量的策略第六章: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整合6.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6.2 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策略6.3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方法6.4 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第七章: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7.1 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类型7.2 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7.3 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7.4 信息化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八章: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8.1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类型8.2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原则8.3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8.4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工具与技术第九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9.1 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9.2 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9.3 高等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9.4 企业培训领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第十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与推广10.1 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的内容与方法10.2 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的实施策略10.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推广策略10.4 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与推广案例分析第十一章:信息化教学设计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11.1 特殊教育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殊性11.2 特殊教育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整合11.3 特殊教育中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11.4 特殊教育中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第十二章: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12.1 远程教育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12.2 远程教育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整合12.3 远程教育中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12.4 远程教育中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第十三章: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混沌学习中的应用13.1 混沌学习的基本理论13.2 混沌学习中的信息化教学设计13.3 混沌学习中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选择与整合13.4 混沌学习中的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第十四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14.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理念14.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实践14.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案例分析14.4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发展趋势第十五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未来展望15.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15.2 信息化教学设计面临的挑战15.3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建议15.4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全面内容,从基本概念、流程、方法与技巧,到应用领域、挑战与未来发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表格式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模板

设计者:__ __ 执教者:___ ____ 课件制作者:___ ___时间:20XX 年XX 月XX 日所教学校XX中学班级高二X班教学题目《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科高中语文年级高中2年级学时1学时教材新人教《语文》必修4一、教学内容简介这堂课将从辛弃疾写此诗的背景开始,涉及朗诵诗歌,品读诗歌,研究诗歌表现手法、感情,总结,拓展知识,现代演绎欣赏等部分,由表及里,由深入浅,多方面把握。
二、学生特征分析已有能力:高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诗歌阅读技能,对辛弃疾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已经了解了一些诗歌技巧分析方法。
缺乏能力:学生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诗歌的全部内容,对诗歌技巧掌握层次不一,锻炼不够,巩固不到位,知识不够系统。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学习分析技巧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的运用,培养自学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上结合教师的指导帮助,熟悉诗歌内容,掌握分析方法,分析表现手法,明确诗歌表达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欣赏,(辛弃疾的另一种风格的诗)提高学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诗作分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力求加强学生自主的意识和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分析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目标的确定知识点学习目标识记理解应用综合了解背景√理解内容、情感、手法√2.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语句成词背景了解背景了解词人生平与作词背景内容与情感理解内容、情感理解词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基调艺术手法学会词的艺术手法学习词的表现手法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学会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与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感受词人形象五、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和课件的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及课件的内容、形式、来源使用时间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及课件的作用使用的方法和教学的策略PPT课件:作者生平5分钟资料提供讲授、知识扩充PPT课件:全词朗诵10分钟资料提供、音频播放欣赏、朗读PPT课件:词句分析25分钟资料提供、创设情景讲授分析、知识扩充六、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以名言导入人物,大致介绍人物。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共计45分钟。
四、授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课程讲师:张华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 学生能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基本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升信息检索、筛选、评估和利用的能力。
-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培养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意识。
- 增强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兴趣和认同感。
- 提高学生信息伦理素养,培养其尊重知识产权、负责任使用信息的态度。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 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技巧。
- 信息伦理素养的培养。
2、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实践。
-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筛选与整合。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个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实际案例,如“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引发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兴趣。
-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起到哪些作用?”让学生思考并简单讨论,以此导入新课。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其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 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介绍信息化教学工具和资源的使用方法。
- 结合具体学科案例,分析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3、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学科领域,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 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等途径,搜集相关资源,进行讨论和分享。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供几个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实践任务,如制作思维导图、设计微课程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表(doc 6页)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表(doc 6页)教学设计表学科:信息技术授课班级:XXX 设计者:XXX章节名称2.3 网上资源检索2.4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计划学时1课时(40’)教学内容分析在上节课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学会利用因特网查寻信息的基础上,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进一步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三种主要检索方法: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主题目录检索网络信息和元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本节课的重点是搜索引擎的两大核心技术的工作原理,难点是结合多个关键词和逻辑运算符利用三种信息的检索方法进行信息的检索;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实践操作内容为主,在上一个课时学习的基础上系统的学习利用不同的信息检索方法检索信息。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关注生活时事,运用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从因特网上检索信息的多种方法;掌握通过搜索引擎、主题目录、元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操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实践并总结信息获取的策略,能以一定的策略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运用因特网检索信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感受不同的信息检索方法的优势;养成通过多种信息检索方法进行信息检索与信息评价;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点: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措施:通过讲授法来讲解这部分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法使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难点:利用多个关键词结合逻辑运算符进行检索措施:任务驱动层层递进解决难题教学方法教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学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设计思路(理念)第2.3与2.4两节内容,在1课时内完成教学。
本课内容是学生如何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并体验不同方法的优异性。
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呈现5个小问题请学生动手搜索答案,在竞争中进入新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表格

设计
学
者
号
专
时
年
月
日
业
间
一、 教材内容
选自
学科
章单元
节
课;
具体内容如下:
把这篇文章或者教学内容粘贴下来..或者写明主要内容..
二、学生特征分析
1、说明学生所在地区、学校、年级 2、分析学生基础水平、初始能力、学习风格等择关键特征分析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
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
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其他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图
例
1.画出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设计详案 教师活动
课题 名称 编 章节 号
知识点 内容
学习目标层次对应打钩 知领应分 综 评 道会用析 合 价
计划 学时
即几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 学习
点 水平
描述语句
个课 时
行为动词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具体内容
教学 重点
解决措施教学 难点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知 学
识 习
点 水
媒体类 型
媒体内容要点
点等
七、形成性练习的设计 知识 学习
点 水平
练习题目内容
本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及改善意见:
平
媒体
在教 学中 的作
媒体 使用 方式
使用 时间 分
资料 来源
用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
设计摘要
教学题目
课程学时安排专业所选教材
设计依据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态度目标:
2.学习内容
(1)教材分析:
(2)学习形式:
(3)学习结果:
3.学习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
2.学习资源类型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
2.学习情境设计
五、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
类型相应内容使用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2.协作学习设计
类型相应内容使用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设计设计说明信息技术使用
教学小结
与体会
七、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
2.测试内容。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表格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教
学难
点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知
识点学
习水平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媒
体在教
学中的
作用
媒
体使用
方式
使
用时
间
(
分)
资
料来
源
注: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其他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图
例
本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及改善意见:。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第一章: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原则。
3. 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 网络资源:相关的教育信息化网站和平台。
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一、教学目标1. 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2. 了解每个步骤中的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
3. 能够独立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初步规划阶段。
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详细规划阶段。
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和评估阶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2. 模拟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 网络资源:相关的教育信息化网站和平台。
3.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2. 模拟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的掌握程度。
信息科技教师工作计划表

信息科技教师工作计划表一、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积极参与信息科技教学团队建设,共同制定和完善信息科技教学计划和课程。
3. 不断学习和研究信息科技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 积极参与校内外信息科技教育交流和研讨,不断完善自身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计划1. 制定信息科技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2. 组织开展信息科技课程教研活动,制定教学设计案例,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
3. 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并实施各类信息科技教育活动,如编程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
三、教学方法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将信息科技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练习。
3.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四、课外辅导1.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信息科技竞赛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2. 为学生提供授课后的课外辅导和答疑服务,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3. 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与家长沟通交流,形成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五、考核评价1. 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科技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全面评估学生信息科技知识和能力水平。
2. 定期组织信息科技学科能力测试和综合能力训练考核,提供个性化评价和反馈。
六、自我提高1. 积极参加信息科技教育领域的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提高信息科技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
2. 阅读信息科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相关文献和专著,开拓教学视野,拓展教学思路。
3. 参与信息科技教师交流和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
七、教学环境1. 维护信息科技教室和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和设备设施的良好状态,提供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
2. 积极参与学校信息科技教育环境建设,为信息科技教育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件课件规划方案表格实用模板.docx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者邓有路学号专业数学教育时间2011年3月 30日一、教材内容;学科:《数学》;第五章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下册具体内容如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教材先教学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再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二、学生特征分析1.广东省南雄市全安小学六年级2.学生以前学过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因此,学习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会很困难。
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和百分数的意义,十分必要。
同时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从而使其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热情、认真学习与积极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课题名知识点学习目标层次(对应打钩)计划称(章学时节)编内容知领会应用分综合评号道析价百分数1复习准备√√分 30与小数钟互化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2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
3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知识点学习水描述语句行为动词平1领会做好课前预习准备预习2 知道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应用 3会如何解题目,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互化解决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内容解决措施教学 1.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 2. 怎样能很快地把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重点小数化成百分数?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数互化的方法。
明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和百分数的意义,十分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学号
专业时间年月日一、教材内容
节(课),
选自学科章(单元)
具体内容如下:
(把这篇文章或者教学内容粘贴下来。
或者写明主要内容。
)
二、学生特征分析
1、说明学生所在地区、学校、年级
2、分析学生基础水平、初始能力、学习风格等(择关键特征分析)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课题名 知识点
称(章
编 节)
内容
号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学习 知识点
水平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具体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学习目标层次 (对应打钩)
计划
知道
领会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学时
即 几 个 课 时
描述语句
行为动词
解决措施
知 学习
媒体在
使用 识 媒体内容要点
媒体使 资料
媒体类型
教学中 时间 点
水平
用方式
来源
的作用
(分)
注: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
B.设疑—播放—讨论;
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
—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 边播放、边议论; I.
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其他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图
例
1.画出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设计详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 引入 ] 我们已经学过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认识到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族——碱金属元素[板书 /投影 ]第四章碱金属元素
[提问 ]
[讨论 ]
......
七、形成性练习的设计
知识学习
点水平
回忆卤素、氧
族元素的相似性及
原因
练习题目内容
复习相关旧知
识,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探求
新知识的欲望
培养学生观察
和表达的能力,突
出重点等
本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及改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