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附答案(共3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
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
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
C. 烧制瓷器
D. 冶炼生铁
2、近期,一部系列科普专题片《我们需要化学》热播,该片深入浅出地为观众
呈现化学的本源,以及我们生活的化学本质。
下列对化学科学的认识错误的
是( )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B、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化学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
天然气水合物) 成3、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
功,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属于甲烷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
D、可燃性
4、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上要印有警示性标志。
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
是( )
5、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公共出行新时尚,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自带布袋购物
B、垃圾野外焚烧
C、乘坐公交出行
D、多使用太阳能
6、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目的在于强化学
生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为取用方便,用手接触化学药品
B、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着无人区
C、为快速清洗试管,用试管刷猛力刷洗
D、为节约时间,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7.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加热液体
8、氯气一种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用于自来水消毒、生产
漂白粉和盐酸等。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
下列关于氯气
制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B、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排水法收集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因此物理变化也伴随着化学变化
B、二氧化锰是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因此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
C、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都是剧烈的
D、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可燃性
10、A、C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中,属于
反应B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水氢气+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6分,每空1分)走进超市,小明来到食品区发现一些包装袋内充满了气体,
看上去好像小“枕头”。
如图是一包薯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属于(填“纯
净物”或“混合物”)。
(2)填充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回答两点
即可):
①②。
(4)薯片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变软了,说明
空气中含有。
(5)若所充气体是氮气,则实验室收集氮气的方法是。
12、氧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室中常用分解物质的方法制取。
(1)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工业制氧气是(填“物理”或“化
学”)变化。
(3)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写出该仪器的一种用途。
(4)请写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
气的原因是。
13、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小明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结合实验过程回
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底预先铺少量沙子的目的是。
(2)铝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引燃铝丝的办法是。
(3)若按照题(2)的方法操作,但未观察到铝丝剧烈燃烧,可能的原因是。
(4)铝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5)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类型
为。
14、某实验小组同学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了下列
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一:检验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
气
(2) 实验二:测定呼出气体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如图1),然后向袋内吹入气体。
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得到图2,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填“X”、“Y”或“Z”)。
Y的体积分数在60s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图1 图2
[数据处理]
200s时未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总体积分数为。
[评价与反思]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他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判断此说法(填“正确”或“错误”)
,理由是。
15、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
率加快。
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将带火星的
小木条伸入试管中
小木条不复燃
②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g淀
粉,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小木条复燃
③待②中反应结束,将试管中的剩余物质过滤、
洗涤、干燥、称量
得固体物质0.5g
④将③中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重新加入过氧化
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小木条复燃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③④证明淀粉的和在反应前后均未发生变化。
可作过氧化
氢分解的催化剂。
(2)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拓展]
该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
I 20mL 淀粉0.5g a
II 20mL 二氧化锰0.5g b
(1)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指;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
效果较好,则 a b (填“<”、“>”或“=”)。
附加分:若正确回答下列小题,将获得4分的奖励,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2)小明用坩埚钳夹取少量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后,
迅速插入一只装有2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且变黑的铜丝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于是得出结论: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有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
速率加快还可能与有关。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8分)
16、(6分)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铜粉在加热条件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固体)。
(1)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
合理,理由是。
(2)根据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见下表),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的
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
的空气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7ml
答案
一、选择题:
1、B 纺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
2、C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
其变化规律,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
的物质,A、B 项正确;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但这些问题利用化学知识是可控的,C项错误; 化学的发展不断解决了医疗难题,D项正确。
3、D 可燃性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项正确。
4、C C项是塑料制品循坏利用标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
5、B 自带布袋购物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A项符合; 垃圾野外
焚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 B 项不符合; 乘坐公交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C 项符合; 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D项符合。
6、B 为防止药品腐蚀手,禁止用手接触药品,A项不符合; 用试管加热液体时,
要将试管口对着无人区,以防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B项符合; 用试管刷猛力刷洗,容易损坏试管, C 项不符合; 试管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容易压破试管,D项不符合。
7、C 倾倒液体时,要将试管倾斜,试剂瓶标签朝向掌心,且瓶塞倒放在桌面
上,A 项错误; 点燃酒精灯应当用火柴,绝对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
个酒精灯,易引起火灾,B项错误; 应当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D项错误。
8、B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而制取氯气需要加热,A项错误; 氯
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 项正确,C 项错误;氯气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D 项错误。
9、B 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A 项错误;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项正确;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C项错误; 氧气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D 项错误。
10、A 反应 B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A 项正确; B 项是化合反应,但不
是氧化反应,错误; C项属于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错误; D项是分解反应,不是化合反应,错误。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
11、(6分,每空1分)
(1)混合物
(2)防止变质(或防止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答案合理即可)
(3)①安全、无毒②廉价、易得③化学性质稳定,与食品不发生化学反应(任写两
点即可)
(4)水蒸气
(5)排水法
12、(7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形成一
小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答案合理即可)
(2)物理(3) 试管; 用作少量试剂反应容器( 答案合理即可)
(4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分);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13、(7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铝丝燃烧的产物温度很高,集气瓶底预先铺少量沙子,可以防止掉落下来的
产物使瓶底炸裂(答案合理即可)
(2)在铝丝的一端绑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再伸入氧气瓶(答案合理即可)
(3)铝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未除去(或氧气不纯等,答案合理即可)
(4)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铝+氧气氧化铝(2分); 化合反应(或氧化反应)
14、(8分,每空1分)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着的蜡烛能够继续燃烧;干燥的玻璃片上有水雾
(2 )Z; 水蒸气冷凝
[数据处理] 76.66%
[评价与反思]错误; 由实验二可知,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 1.98%,而其他气
体和杂质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答案合理即可)
15、(6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质量; 化学性质
(2)过氧化氢水+氧气(2分)
[实验拓展]
(1)收集25mL 气体所需的时间; >
附加分: 若正确回答下列小题,将获得4分的奖励,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2)温度(答案合理即可)
用坩埚钳夹取少量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冷却后将铜丝插入一支盛有20mL 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内是否迅速产生大量气泡(3分,答案合理即可)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16、(6分)
(1)装置二(1分);
能使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2分)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3分)
2020-2021年最新
九年级(上)
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分)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B.
C.D.
2.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可压缩
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钙:4.69、钠:18.4.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
A.元素B.原子
C.分子D.离子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