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合集下载

猪生产学习题第六章(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

猪生产学习题第六章(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

第六章幼猪培育概念:●哺乳仔猪:指从出生至断奶前的仔猪。

●断奶仔猪:指从断奶至10周左右的仔猪。

●育成猪:指从10周至4月龄留作种用的猪。

●后备猪: 指仔猪育成阶段结束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种猪。

第一节哺乳仔猪初生仔猪三大变化:气体交换的变化:通过脐带靠母体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供给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转变为通过自身呼吸系统进行自主呼吸。

体温调节主体: 由母体的恒温环境而不需进行体温调节转变为随着外界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需要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免疫方式: 在母体内处于无菌环境,不需产生抗体以抵抗病原菌,因而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改变为处于外界的有菌环境中,且需要迅速从母体获得抗体以产生被动免疫力。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一)调节体温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如何调节体温?大脑皮层发育不全。

仔猪出生时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等系统的机能完善,但是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对各系统技能的协调能力差。

物理调节能力有限。

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隔热能力差。

皮毛、肌肉颤抖、竖毛运动和挤堆等方式进行。

化学调节效率低。

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提高物质代谢。

→主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氧化产热(效率低)。

化学调节能力6日龄前(效率特别低)、7-20日(逐渐得到改善)、20日龄(接近完善)仔猪不同日龄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1 — 3 日龄30—35℃;4—7日龄28—30℃;8 —20 日龄22—25℃;31 — 45 日龄20—22℃(二)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1)胃肠重量轻,容积小;50kg体重,接近成年胃重。

(2)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2~3月龄接近成年猪。

(3)胃肠酸度低;从20天开始,少量游离盐酸出现,70~90日龄以后盐酸分泌才接近成年猪。

(4)酶系发育不完善;出生时,胃内少量凝乳酶和胃蛋白酶。

乳糖酶高,是以消化母乳为主;3周龄后,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可以消化淀粉日粮,10日龄后可补充些植物性饲料。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生猪由于饲养条件有限,多圈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一起来看看。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一、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在饲养公猪时,必须时刻注意它的营养状况,使其保持不肥不瘦。

过肥的公猪整天睡觉,性欲低下,过瘦则营养不良,没有性欲。

(二)猪体应保持清洁卫生。

每天可刷拭一次猪体。

并要求每天在运动场地运动2小时左右。

此外,种公猪应单圈饲养,减少外界干扰,保持良好的性欲。

(三)种公猪的饲养应以精料为主,粗、青饲料搭配,饲料种类要求3种以上搭配。

配种旺季应加喂豆类、鸡蛋等蛋白质饲料,以提高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

二、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基本要求是保证母猪身体健康、按期发情,消除不孕因素,及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配种前母猪的膘情达到6—7成为宜,太瘦或太肥的母猪对受胎都不利。

经产母猪由于哺乳,体况消瘦,应在配种前20—30天实行“短期优饲”,使其恢复体力。

三、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身体健康和无遗传疾患。

后备猪应是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健康无病,并来自无任何遗传疾患的家系。

猪的遗传病有多种,常见的有疝气、隐睾、偏睾、乳头排列不整齐、瞎乳头等。

遗传疾病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严重的造成死亡。

2、体形外貌的选择。

后备猪体形外貌应具有品种特征。

例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体驱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种要求。

如长白猪毛色纯白,耳大且前倾,头小嘴长,体驱细长,后驱丰满,四肢细高,给人清秀的感觉。

3、繁殖性能的选择。

繁殖性能是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猪应来自繁殖力高的家系,并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

4、生长和育肥性状选择。

后备猪的生长育肥性状或者和其同窝猪的育肥性状都是挑选后备猪的依据,包括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等方面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2、配种初期的母猪应少受刺激,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母猪。

育成舍的饲养管理

育成舍的饲养管理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教材
育成舍的饲养管理
育成舍的饲喂
•不同的饲料在换料的时候,一定要按标准过渡尽量的减 少应激,具体的过渡标准为: 天数 1 2 3 原料与新料的比例 3:1 1:1 1:3
4
用新料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教材
育成舍的饲养管理
种猪的选择
选种前一天,清洗圈舍和猪体,以保证选种的准确,具体的 选种标准有: •眼睛不发炎,鼻不歪,耳不卷 •乳头最少6对 •母猪外阴部不能太小,不能有畸形 •公猪睾丸对称大小适中 •无四肢病及其他疾病 •符合品种特征 •整体状况为活泼好动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教材
兰州正大欢迎您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教材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体系
* * 部培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材
本教材题目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教材
育成舍的饲养管理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教材
育成舍的饲养管理
•育成猪舍的准备 •接保育猪进育成舍 •育成舍的换气及温度控制 •育成舍水厕所的管理 •育成舍的饲喂 •种猪的选择 •转出或出售育成猪的程序
通风换气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教材
育成舍的饲养管理
育成舍水厕所的管理
•育成舍水厕所占饲养面积的12-15% •育成舍水厕所的放水标准为最浅处的水面与池地的距 离为5-7cm •水厕所的换水次数为每天一次,直到出栏为止 •饮水中加药时要防掉水厕所里面的水 •水厕所的规格为宽1.0m,水沿高18-22cm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教材
谢谢, 祝您成功! 联系方式:139------E-mail leeeee66@
兰州正大公司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教材

保育猪和育成猪的调教

保育猪和育成猪的调教

背景猪群进行下一阶段饲养,通常要会转入新的环境饲养。

为了方便转群后的饲养管理,有必要对猪群进行定位管理。

根据猪的行为特点,人为的干预已达到调教的目的。

一批猪调教得好坏,将影响到这一阶段饲养管理。

次技能不适用于全漏缝版栏舍。

程序关键点:空栏的清洗:空栏清洗的清洁度,会影响的下一批定位管理。

如果栏圈未能清洗干净,因为上一批猪所留下来的粪便味,会错位的引导下一批猪只的调教,从而导致定位失败,给后期的饲养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

接猪前工作:清楚地划分栏圈的“采食-躺卧-排泄”三个区域。

饮水器的疏通。

及一些工具的准备,如:赶猪道、赶猪板、扫帚、饲料、青草、小石子等。

转群前一天做好通知和人员安排。

接猪时工作:按照之前的人员安排分工,快速的缷猪,赶猪,接猪。

当猪群转入新环境时,都有排粪标识的习惯。

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引导猪只排粪、采食、睡觉。

对出现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导去达到调教的目的,如:猪只排泄粪便到采食区或者休息区时,尽快清理干净,把排泄物放到排泄区。

快速的反应,做出正确的措施是定位成功的关键。

接猪后工作:通过饲养员的引导调教,小猪在转群后一般要经过3-5天左右,才形成“采食-躺卧-排泄”定位习惯。

在转群后这几天时间里,对还不能定位的栏圈进一步引导,对出现在排泄区外的粪便进行清理,以防其它猪只跟着乱排。

当发现这样的状况时,应立即清走污物,期间打扫卫生不铲粪或者留一部分的粪便在排泄区,引导猪只。

动物的行为习性,有的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有的取决于后天的调教、训练等外来因素,常常是这些因紊相互作用的结果。

猪有喜好清洁的习惯,因此一般不在吃睡的地方排泄粪尿,喜欢排在墙角、潮湿、有粪便气味处。

根据其习性去展开调教工作。

准备空栏,全水泥地板栏舍。

人员转群工具对猪群采取的干预操作过程猪只在进入新的环境中,首先会选择有粪便味处排泄。

空栏清洗,清除上一批猪所留下的粪便,特别是上一批猪没有定位好的栏圈。

1、准备清洁干燥的栏圈。

2、转群时间的确定和选择,夏季避开炎热的天气进行,选择在凉爽的早上进行,避免在雨天转群。

第八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ppt

第八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ppt
高瘦肉生长潜力的,前期(60千克体重以前)蛋白质水 平16%-18%,后期13%-15%。 中等瘦肉生长潜力的,前期14%-16%,后期12%-14% 为获得较瘦的胴体,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但要考虑 收支平衡。
蛋白质品质也很重要,氨基酸的水平及其相互间的 比例
首先应保证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 其次再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如果不添加第一 限制性氨基酸而单一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不 仅无效,还会因饲粮氨基酸平衡进一步失调而降 低生产性能。
猪的生长曲线-直线育肥
“吊架子”育肥法 也叫“阶段育肥法” 是在较低营养水平和不良的饲料条件 下所采用的一种肉猪肥育方法。将整个过程分为小猪、架 子猪和催肥三阶段进行饲养。目前使用较少。方法:小猪 阶段饲喂较多的精料,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相对较高。 架子猪阶段利用猪骨骼发育较快的特点,让其长成骨架, 采用低能量和低蛋白质的饲粮进行限制饲养(吊架子),一般 以青粗饲料为主,饲养4~5个月。而催肥阶段则利用肥猪 易于沉积脂肪的特点,增大饲粮中精料比例,提高能量和 蛋白质的供给水平,快速育肥。这种育肥方式可通过“吊 架子”来充分利用当地青粗饲料等自然资源,降低生长肥 猪饲养成本,但它拖长了饲养期,生长效率低,已不适应 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要求。
大白猪体组织的生长发育变化
品种及营养水平对体组织生长强度有一定的影响。瘦肉型 猪种肌肉的生长期延长,脂肪沉积延后,骨骼生长、肌肉 生长、脂肪沉积的三个高峰之间的间隔拉大。营养水平低 时生长强度小,而营养水平高时生长强度大。育肥猪体脂 肪主要贮存在腹腔、皮下和肌肉间。从沉积迟早看,一般 以腹腔中沉积脂肪最早,皮下次之,肌肉间最晚;从沉积 数量看,腹腔脂肪最多,皮下次之,肌肉间最少;从沉积 速度看,腹腔内脂肪沉积最快,肌肉间次之,皮下脂肪最 慢。腹腔脂肪分为花油(肠道周围和大网膜周围)和板油 (肾脏周围和腹壁)。其中花油先沉积,板油后沉积。肌 肉间沉积脂肪的顺序为先外后内。 应当根据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应的营养条件,促进 某些组织的生长发育。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概述:掌握好科学养猪方法,是**养猪效益的关键。

说起养猪方法,其实没有人会觉得有多难,当然的确不难,但科学的方法并非每个猪场都能细致的执行下来。

因此为帮助广大养猪朋友更好的养好猪,本文接下来将为大家全面介绍猪的养殖技术方法,供参考。

一般从初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仔猪。

仔猪出生脱离母体后,其生活环境和生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仔猪的管理任务是获得**的成活率,**的断奶窝重,均称的个体。

(一)**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1.**每窝产仔数,有利于**仔猪成活率。

据统计,每胎仔猪出生的活仔数增加1头,成活仔猪增加0.77头。

因此一定要选择繁殖力高的种猪。

2.加强对初生仔猪的护理。

⑴保暖防冻。

主要措施是用远红外线吊灯在保育箱上方或猪栏内供暖,设保育箱或保育栏,内铺垫草,隔寒保暖;利用暖床保暖;或产房内设暖气保暖。

⑵防压防踩。

主要措施是在猪产床靠墙面用木棍或钢管制成距离20—30厘米的护仔栏,以防母猪躺卧时压死仔猪。

另外吃乳后将仔猪放入护仔箱内取暖防压。

⑶固定乳头。

目的是使仔猪有秩序地在各自的乳头上吃乳,帮助弱小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在固定乳头时,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的乳头上,因为前面后的乳头泌乳量多,弱小仔猪可得到充足的奶水,生长发育快,有肋于获得均匀一致的断奶个体,**断奶窝重。

一般固定乳头在开始的2—3天内连续按编号或颜色固定**成功。

⑷寄养与并窝。

当出现产仔过多或过少时,或母猪生病无奶时,需要并窝式寄养。

一般并窝或寄养的仔猪应与原窝猪产期接近,相差不过3天,以免导致大欺小,强欺弱,发育不均的现象。

**是吃过亲生母猪的初乳。

并窝寄养时将“寄母”的奶水或尿液涂在代哺育仔猪身上,使其气味相投。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技术1.**仔猪出生重的关键措施⑴加强对母猪的选择。

这种选择包括遗传上的选择,从产仔数多,初生重大的窝仔中选择发育好、乳头多,排列整齐,**乳头,瞎乳头,体型好的仔猪做种用。

要定期更新,保持正常年龄结构,一般年更新率为20%—30%为宜。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育成猪指30日龄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也就是仔猪断奶后至转育肥前,此阶段的猪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对营养要求严格,主要是骨骼,肌肉的生长,育成舍仔猪相对成年猪不耐寒,主要是因为皮下脂肪少、皮薄、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怕冷怕潮湿,所以育成舍进猪时室温设置到28—30℃,湿度75%最宜。

1、进猪前的准备工作:1) 整栋猪舍密封熏蒸,熏蒸时间最少为24小时2) 地槽用石灰乳消毒,猪舍用2—5%火碱消毒,4个小时干燥后用清水冲净3) 悬挂保温灯,擦净料槽。

4) 用1:300—500的碘三氧溶液消毒。

5) 猪舍地槽内放水,打开保温灯预热。

6) 进猪前要把拌药的仔猪料添加好(泰乐菌素50ppm,金霉素100 ppm,硫酸粘杆菌素100 ppm)。

2、做好初步记录。

进猪当天,点清仔猪头数,分品种,公母,并和分娩舍交接清楚,观察好每一头仔猪的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观察猪群。

观察猪群有技巧和经验,贯穿整个育成饲养过程,需平时多积累。

观察内容为:1) 猪舍温度2) 饮水器情况,是否有水,是否漏水3)料槽内的饲料是否采食完,随时调整给料量,减少浪费4)观察以前处理过的猪只,是否有好转,如何再进行处理5)不吃料仔猪的观察。

不会吃料的仔猪腹部凹陷,很少排便,喜啃咬栏位及料槽,但不吃料,此种情况不包括病态下的不吃料6)拉稀猪只的观察。

栏位内比较脏,有稀便,有时猪身上也很脏,猪屁股上有稀便,腹泻的猪只肛门周围见不到稀粪,屁股上很干净,但很潮湿,此种很危险,如不及时治疗,很快脱水死亡。

7)精神状态差的猪的观察。

警惕性差,反应迟钝,不活泼,行动不迅速,被毛粗糙,无光泽,沉郁8)仔猪呼吸的观察。

健康仔猪呼吸均匀,病态下的呼吸有:喘气,呼吸快;呼吸道不通畅,有声音;腹式呼吸明显等9)对以上各种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作好记录,以备以后跟踪调查。

4、防疫程序:1)口蹄疫疫苗,一般是在仔猪从分娩转入育成后第2-3天注射,3D/头;2)猪瘟和丹肺在仔猪五周龄后注射,1 D/头,注射丹肺疫苗时前后3天注意不准添加抗生素药物;3) 伪狂犬仔猪六周龄时注射,1 D/头;4) 第二次猪瘟,在仔猪8周龄时注射,2 D/头。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生猪养殖技术目录一、实用简易养猪技术二、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三、生猪繁育四、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五、常见猪病的五个药方第一章实用简易养猪技术一、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

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

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三、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四、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

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五、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六、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

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

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

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

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七、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八、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规模猪场育成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规模猪场育成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饮 区、休息 区及排粪 区 的三区 定位 ,从 而为保持 含 内适 宜环境及猪群管理创造条 件。
鸡 的病理剖检 技术
夏方 圆 ( 山东省诸城外贸绿安检测中心 2 6 2 2 0 0 )
中图分类号 :¥ 8 5 8 . 3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号:1 0 0 7 - 1 7 3 3 ( 2 0 1 4 ) 0 2 . 0 0 8 3 . 0 2
6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 中图分类号 :¥ 8 2 8 .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 0 0 7 . 1 7 3 3 ( 2 0 1 4 ) 0 2 . 0 0 8 3 . 0 1
育成 仔猪是 指断奶 后在 育成 舍 内饲养 的仔猪 , 即从 离 开产 房开始,到迁 出育 成舍为止 ,一般在3 5  ̄ 7 0 日龄之 问 ,在育 成舍经历3 5 d 左右 。此 阶段 的猪 生 速度相对 较 快 ,对营养 要求严 格 ,主要 是骨骼 ,肌 肉的 生长,育成 舍仔 猪相对 成年猪 不耐 寒 ,主要是 因为 皮下脂 肪少 、皮 薄 、毛稀 、体温调节 能 力差 、怕冷 怕潮湿 ,所 以规模猪 场 要控制 各种可控 因素 ,给猪 群提 供一 个= r 燥 ,舒适 的 因为水 是维 持猪体 生命 不可缺 少的物质 ,对体温 调
1 做 好育成舍人猪前的清理和 消毒
上 批 育成 猪 转 出 后 , 及 时对 育成 葶 i l f 舍 进 行 彻 底清 理 、冲 洗( 包括 料箱、 刚床 、窗 台、风机 、天棚 、地 板及 各种用 具冲洗干净) 、消毒 。本着 一清 、二冲 、三消 、四 修 、五熏 、六 空 、七 再消 、八 接猜 的原 则,彻底 净化 消 毒 ,经一周 的空舍净化后调整 舍内环境( 温度 、湿度等 ) ,
经 验 交 流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1、猪的生理阶段猪的生理阶段划分说法不一,一般猪自出生到出栏要经历乳仔猪、断奶仔猪(15-30公斤体重)、育肥前期(30-60kg)、育肥后期(60kg-出栏)几个生长阶段。

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一一快一一慢。

(图)绝对生长模式绝对生长模式(2)相对生长相对生长速度一一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图)相对生长模式2・2局部生长从胚胎开始,最早发育和最先完成的是神经系统,依次为骨骼系统、肌 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

(图) 相对生长模式猪机悴组织的生檢发育顺序与増长强度弓自Kiichgessne^M.(1與了).2・3研究生长肥育规律的意义研究各种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调节营养水平,有目的地控制生长,包括速度、生产性能(效率),做到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畜牧生产。

3、不同阶段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M 帰敏'MTQMlW相对生长曲线引自Knch^ssne^M.(1937)p.W.屠1乌体負的出例的刊薇為豐样电早羸3・1乳仔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

这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

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断奶育成率高低和断奶体重的大小,影响母猪年生产力和肥猪的出栏时间。

其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哺乳和断奶阶段的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和断奶重,并使仔猪在断奶阶段平衡过渡。

乳仔猪的营养需要NRC营养需要量规定,5-10公斤体重的仔猪在自由米食情况下对日粮营养物质需要量如下表:侔重5—20益疔的乳蜡甩且融萱莠零要貝E借董r5—1Ukn aofctt•9蛋-5—10k E R10—20k!.-!iE白Si〔Kf■天〕500」1QQD o.sa.i0.2O.i3400•孔OS网呻““a」§.□.1320552BE!0.u-0.14、£1.^-僧卫镭vW^E iw・刃■翠5. 驭白. 3.0■1.2,1IO巧和・■0.3Q.I O.ZB.iQ.艸- IE-B4■0订 d.U«-**0.240和m«4.iu2300<・1730i蒯脈•0.?30R;33^3001.3Z1!!*eiu Ki H-坦顾■0.43 C.3®譚咄*It«<0负Q.0.QC o.ee.-CLW0.Q5■1.0? 3.08,国視・0.5B0.4-.D.S:0阳0.3.1才特伍丘乱,足見县EM15.0.112.S.-i0.@0 C.?D-1O.0.H Q.a.i0.肯O.W.i Anti JS1■0胃耐%一0.心肛33聲哇艇目話ms■im1雷a0.2D.-,C15i ft哇乱业ma 1.5.1 1.5.n IRs0.2D.a C_15.»1!?L5.!15.0.!炉、0.040.S0.1.i)乳猪饲料开食补料(1)母猪的泌乳高峰在产后20-30天,30天以后泌乳量明显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乳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尽早给乳猪开食补料。

猪饲养管理指南

猪饲养管理指南

猪饲养管理指南优良的种猪是现代化和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也不能养好猪,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猪生产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耗料省、产仔率高、抗逆性强的原则来选择品种。

养猪饲养新观念养猪饲养新观念1.养猪应该通过充分挖掘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赚钱,而不是期望涨价;2.养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省钱,应关注综合生产成本和最终的利润,而不是只注重兽药、饲料的表面价格;3.全面做好各项记录,是了解您猪场运营状况好坏的最佳方式;4.养猪更要注意细节,将小事一定要做好。

养猪黄金原则:每天观察每圈的每头猪;5.健康猪场的费用开支为:消毒药>预防药>治疗药,不健康猪场的费用开支为:治疗药>预防药>消毒药;6.“信息”和饲料一样,是必须的生产要素。

信息不灵,行情不清,犹如盲人骑马,风险很大;7.影响养猪效益的六大因素是:品种、营养、防疫、环境、管理、市场;8.病死猪永远都带不来效益,猪群保健预防比治疗更经济;9.养猪要掌握:多(活产仔数多)、快(生长速度快)、好(健康状况好)、省(饲料报酬高、省饲料)、高(卖价高);10.养猪的三个基本点:提供新鲜、干净的饮水,提供新鲜、无霉变的饲料,提供干燥、温暖、无贼风的舒适环境;11.生猪市场是有周期的,要了解和掌握它,以平常心面对市场变化,将养猪作为一个产业、一个事业去发展;12.猪是我们赚钱的工具,我们要每时每刻善待它,否则它会糊弄你,给你带来麻烦;13.不仅要关注烈性传染病,更要关注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虫、喘气病,他们会偷走你很多钱;14.在选择饲料上不要一味关注皮红不红毛亮不亮等表观性状,更重要应该关注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

选择良种选择良种优良的种猪是现代化和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也不能养好猪,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猪生产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耗料省、产仔率高、抗逆性强的原则来选择品种。

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的饲养管理

健康养殖·管理2021.02 畜牧业环境39摘 要:生猪从出生到出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哺乳期,保育期,育肥期,处于哺乳期的小猪称为仔猪。

仔猪生长管理水平决定后期生长发育状况,所以这一环节尤其重要,本文从事养殖行业二十多年,这里总结一下个人经验,仅共参考。

关键词:仔猪;断奶;补料1 仔猪的生理特点仔猪生长快,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哺乳阶段主要依靠母乳作为营养源,体温调节功能不发达,相对体表面积大,皮薄,膘薄,毛稀,冬天特别怕冷。

免疫力低下,30日龄内主要依靠母源抗体,抗应激能力差。

2 仔猪的管理要点2.1 把握好两关:出生关,断奶关出生关:出生头3d,一定要固定好奶头,让仔猪吃足初乳,同时防止母猪压到,冬天还要求做好保暖工作,5~7d,开始给仔猪补料,循序渐进,让仔猪从认料到吃料,过渡到断奶时的完全吃料。

同时注意产房卫生和母猪乳房的卫生,防止仔猪腹泻,断乳前7d去势。

断奶关:一般21~28d断乳,做到“两维持,三过渡”,尽量减少应激。

2.2 采取全进全出制度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要求所出仔猪同时迁出一栋或一间猪舍,对空出的栋舍彻底清扫,消毒,随后下一批猪只移入。

这样,猪舍得到清理净化,有效降低猪只生病的风险。

3 饲喂方式与全价饲料3.1 饲喂方式投料次数:仔猪自由采食自动供水:安装自动饮水器,保证随时供给仔猪充足干净的饮水。

3.2 全价饲料保证饲料适口性好,营养全面,容易消化,投喂要少量多餐。

4 仔猪免疫及补料由于仔猪对外界环境调节体温的机制和免疫力较弱,所以在这个时期是最容易得病,影响身体的健康成长,而且是容易诱发死亡的重要时期。

不是疫苗用的越多就越安全,最安全的还是要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安全的生物体系,全方位的防控措施,再加上适当的选用疫苗接种,才可以有效的防止仔猪各种疾病的发生。

仔猪出生后要尽早吃到奶水,最好人为固定一下乳头,吃足初乳,以便从母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

育肥猪饲养管理方法

育肥猪饲养管理方法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育肥猪品种,可以 提高养殖效益。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状况,合理安排育肥猪的生 产计划,提高产出和销售效益。
加强饲养管理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育肥猪的成活率和健康 状况,减少死亡率,从而增加养殖效益。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育肥猪饲养管理方法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饲养育肥猪前的准备工作 • 育肥猪的日常饲养管理 • 育肥猪的疾病防治 • 育肥猪的养殖环境和圈舍管理 • 育肥猪的出栏和管理 • 育肥猪饲养管理的技巧和建议
01
饲养育肥猪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养殖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确定适合当地和市场需求的养殖品种。 考虑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抗病能力等。
降低养殖成本的技巧
合理安排饲料投喂
根据育肥猪的生长阶段和食欲,合理安排饲料投喂量和时间,避 免浪费和霉变。
节约医疗费用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增强育肥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从而节约医疗费用。
科学利用粪便
将育肥猪的粪便进行科学处理和利用,如制作有机肥等,可以降 低饲料成本和环境污染。
提高养殖效益的建议
选择优质饲料
根据育肥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消 化率高的优质饲料。
考虑使用全价饲料或者自己配制饲料,以降低成本。
合理规划猪舍
根据育肥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规划猪舍的大小、布局和设施。 考虑猪舍的通风、采光、保暖、防暑等条件。
严格消毒猪舍
在进猪前彻底清洗猪舍,并进行严格消毒。
可以使用常见的消毒剂如漂白粉、酒精等,并注意按照说明 书使用。
温度过低
育肥猪在低温环境下则易感染多种疾病,如猪流感、猪肺炎等,影响其生长发育 。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一般饲养管理原则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一般饲养管理原则

五、对温度、湿度敏感,喜欢清洁,容易调教
• 猪对温度和湿度的反应比较敏感。大猪怕热是由皮下脂肪层较厚、汗腺 不发达等因素所致;小猪怕冷,尤其是初生仔猪,因为其皮薄毛稀、皮 下脂肪少以及体温调节中枢不发达等,需要较高的环境温度。
• 猪喜好清洁,采食、睡觉和排泄粪尿往往都有固定的地点。通过调教训 练培养猪群采食、睡觉和排粪尿“三点定位”的良好习性。
• (1)定时 是指固定每天的饲喂时间和饲喂次数,不要轻易变动, 般早、 中、晚饲喂三次较适宜,饲喂次数根据不同猪群类别而有差异。
• (2) 定量 是指固定每天每次的饲喂量,一 般以饲喂后饲槽内不剩余饲 料,猪也不舔料槽、安静休息为最佳采食量。
• (3) 定质 是指饲料的品质和配合比例, 不宜变化太大,饲料品种需要 变换时,新旧饲料必须逐步增减,避免暴食或食量下降,影响增重。
六、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
• 舍外自由活动或放牧运动后,猪都能顺利地回到固定的圈舍,表现出 定居漫游的习性。但在圈养时又表现出一定的群居性和明显的位次秩 序。猪群过大,生活环境改变,位次关系就会出现混乱,甚至难以建 立位次,此时猪之相互争斗频繁,影响采食和增重。生产中应根据 这一特点, 合理安排猪群大小及饲养密度,及时进行调教,保证猪群 健康有序的生活,以利于生产性能的提高。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一般饲 养管理原则
猪的生物学特性
任务目标
• 知识目标: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 • 技能目标:学会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指导养猪生产。 • 素养目标: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一、繁殖力高,多胎高产
• 猪性成熟较早,常年发情,且多胎高产。一般4~6月龄达到性成熟, 6~8月龄即可初次配种;猪妊娠期短,一般为110~118d, 平均114d。 在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猪每年至少可分娩2胎,每胎产仔数10~12头, 若缩短哺乳期,可达到2年5胎。

猪饲养管理技术ppt课件

猪饲养管理技术ppt课件
6
猪的行为特点
4.争斗行为 争斗行为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等,
生产中见到的争斗行为主要是为争夺群体 内等级、争夺地盘和争食。 密度太大、饲槽短窄、单位空间下降时采 食或游戏中的争斗行为会明显增加,当饮 水供应不足,钙、磷、铜、铁等矿物质缺 乏,或潮湿、拥挤或疥癣、虱子寄生或季 节转换,毛孔发痒或有病猪在群中发出异 味或陌生的异地猪合群均可引发争斗行为。 猪只争斗主要表现为咬头、咬尾或啃其他 部位,发现争斗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4猪的Biblioteka 为特点2.排泄行为猪属于喜欢清洁的一类家畜。在条件许 可的情况下,家猪很自然的将生存空间 划分为采食区、躺卧区和排泄区。
当猪圈过小、猪群密度过大时导致饲养 空间狭小,没有一定的功能分区,无法 使猪表现出集中排泄。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猪遍地排泄以求降 低温度。
5
猪的行为特点
3.群居行为
10
猪的行为特点
7.活动与睡眠 猪是多相睡眠动物。一天内活动与睡眠交
替几次,猪睡眠时全身肌肉松驰,发出鼾 声,仔猪昼夜休息时间平均60%~70%, 种猪70%,母猪80%~85%,肥猪为70 %~85%。休息高峰在半夜,清晨休息最 少。
11
猪的行为特点
8.探究行为 探究行为包括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猪通
3
二、猪的行为特点
1.采食行为
拱土觅食是猪的 突出特征。 猪的采食具有选择性,喜爱甜食,由于初生仔
猪就喜爱甜食,所以人工诱食补料要加糖,仔 猪蔗糖酶不发达,最好是乳糖和葡萄糖。颗粒 料和粉料相比,猪爱吃颗粒料;干料与湿料相 比,猪爱吃湿料(一般一斤料加一斤水)。 猪采食时有抢食、争食行为,单栏与群养相比, 群饲的猪比单饲的猪吃得更多、更快,而生长 也更快。

育肥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育肥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育肥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要点(一)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迁出育成舍为止,一般在35-70日龄之间,在育成舍经历35天左右。

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是:1、抗寒能力差:育成仔猪一旦粪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的怀抱,要有一个适应投资过程,尤其对温度较为令人不安,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的环境中,不仅干扰其生长发育,又能诱发多种疾病。

2、生长发育快:这期间仔猪的食欲特别稀少,常表现出抢食和贪食现象,称为仔猪的旺食建国初期,若是饲养管理工作得法,仔猪生长迅速,在40-60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1倍,不然易发生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多种疾病。

3、对疾病的易感性高:由于断奶而保护脱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而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又未建立生存能力或不健全,对传染性胃肠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都十分易感,某些斜向感染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在这时期也可能暴发。

工作要点:采取各种方法以减少幼生仔猪的转群应激,从饲料过度、猪群管理、环境控制及疫苗接种等方面入手提高本段猪群的生产性能及其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二):育成舍入猪前的准备工作:本单元的上批仔猪转出后,及时对本单元清查需要进行彻底清理(拆除一切没必要存在的及有可能对猪只造成伤害的“危险”物品)、冲洗(包括料箱、网床、窗台、风机、天棚、地板及各种用具冲洗做到晾干物见本色)、消毒(本着一清、二冲、三消、四修、五熏、六空、七再消、八接猪的原则,彻底净化消毒),经一周的空舍净化短果后调整舍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做好接断奶猪的准备。

(三):仔猪转入育成舍后的组织工作1、合理组群:为了提高雏鸟提高的均匀整齐度,保证“全进全出”工艺流程的顺利运作,从仔猪转入开始根据其品种、公母、体质等成功进行合理组群,并注意观察,再次发生以减少仔猪争斗现象的发生,对于个别病弱猪只要进行单独饲养特殊护理。

2、卫生定位:从仔猪转入之日起就应加强卫生定位工作(此项工作一般在仔猪转入1-3天内完成,越早越好),使得每一栏即使形成采饮区、休息区及排粪区的三区导向定位,从而为梅塞县保持舍内环境及猪群管理创造条件。

猪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猪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猪的养殖⽅法是什么 ⽬前饲养猪可以说是前景⼤好,那么怎么养殖呢?下⾯店铺为⼤家详细介绍猪的养殖⽅法,欢迎阅读。

猪的养殖⽅法之排污沟的污染问题 有的猪场对场内的道路消毒⾮常严格,猪舍内也经常消毒,但仍然年年发⽣传染病。

其原因之⼀就是排污沟的污染问题。

有些猪场发⽣了传染病,由于⽆法找到传染源,也就⽆法改进防疫措施。

部分猪场为了防病,每周对猪舍内环境进⾏消毒,⽤去了⼤量的消毒药品,耗费了⼤量资⾦,但收效甚微。

因此,排污沟是猪舍的主要污染源之⼀,不彻底改造排污沟就不能切断传染源。

解决办法 建议将猪舍的排污沟移到猪舍的墙外,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对排污沟的消毒问题。

如已经⽆法改造,我们建议,使⽤赛弗机。

赛弗机产⽣的强氧化剂是⽓体,其弥漫于空⽓中,扩散性好,容易流动到死⾓,浓度分布均匀,对不规则物品的表⾯和隐蔽死⾓都可取得满意的消毒效果。

且赛弗机消毒后⽆须任何外界因素介⼊,就⾃⾏快速分解,⽆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没有⼆次污染。

对多种病原微⽣物都具有极强的杀灭能⼒,可降解有害物质。

对于已建好的猪场,使⽤赛弗机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农户养猪,由于经济原因,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建猪舍,⽤不了⾼床,采⽤简易的暖圈养猪,是⼀个既实⽤、⼜经济的好办法。

暖圈的建造形式多种多样,单列⼀⾯坡式暖窝猪圈较常见。

在敞开式猪圈内,砌⼀道挡风墙,墙下留有仔猪的出⼊⼝,装上⾃动关闭的⼩门或挂上门帘,暖窝的上⾯加盖;然后将其周围⽤草塞严,⾥⾯铺上褥草,即成暖窝。

垫草可以保温,防潮、吸收有害⽓体,保持圈舍清洁。

采⽤垫草养猪,必须注意对猪只排放粪尿的训练,让猪的粪尿排到舍外,保持垫草的⼲燥卫⽣,才能取得良好的防寒、保温效果。

除垫草以外,也可以采⽤其他保暖措施,如红外线灯保暖、电热保暖箱暖和⽕炕保暖等。

猪的养殖⽅法之规模化猪舍的设计 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以上、地势⾼、开阔平坦的地⽅。

猪舍以南北向为好,有利于⾃然通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
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迁出育成舍为止,一般在35-70日龄之间,在育成舍经历35天左右。

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是:
1、抗寒能力差:育成仔猪一旦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的怀抱,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对温度较为敏感,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
下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

2、生长发育快:这期间仔猪的食欲特别旺盛,常表现出抢食和
贪食现象,称为仔猪的旺食时期,若是饲养管理得法,仔猪生长迅速,在40-60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1倍,不然易发生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多种疾病。

3、对疾病的易感性高:由于断奶而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而
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健全,对传染性胃肠炎、萎缩性
鼻炎等疾病都十分易感,某些垂直感染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伪狂犬
病等,在这时期也可能暴发。

工作要点:采取各种方法以减少仔猪的转群应激,从饲料过度、猪群管理、环境控制及疫苗接种等方面入手提高本段猪群的生产性
能及其经济效益。

(二):育成舍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本单元的上批仔猪转出后,及时对本单元进行彻底清理(拆除一
切没必要存在的及有可能对猪只造成伤害的“危险”物品)、冲洗
(包括料箱、网床、窗台、风机、天棚、地板及各种用具冲洗做到物
见本色)、消毒(本着一清、二冲、三消、四修、五熏、六空、七再
消、八接猪的原则,彻底净化消毒),经一周的空舍净化后调整舍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做好接断奶猪的准备。

(三):仔猪转入育成舍后的工作
1、合理组群:为了提高仔猪的均匀整齐度,保证“全进全出”工艺流程的顺利运作,从仔猪转入开始根据其品种、公母、体质等进行合理组群,并注意观察,以减少仔猪争斗现象的发生,对于个别病弱猪只要进行单独饲养特殊护理。

2、卫生定位:从仔猪转入之日起就应加强卫生定位工作(此项工作一般在仔猪转入1-3天内完成,越早越好),使得每一栏都形成采饮区、休息区及排粪区的三区定位,从而为保持舍内环境及猪群管理创造条件。

3、环境的控制:注意通风与保温,育成舍的室温一般控制在
22-28oC,湿度控制在60-65%,由于保育舍内的猪只多、密度高,在寒冷季节往往可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氨气、二氧化碳等),因此在保温的同时要搞好通风,排除有害气体,为猪只提供较为舒适的生长生活环境。

4、饲料过度:
4.1为了减少因饲料过度而造成的仔猪应激,建议用以下方案进行饲料过度:仔猪转入后1-7天饲喂乳猪料(8199);8-9天饲喂颗粒料:仔猪料=2:1;10-11天饲喂颗粒料:仔猪料=1:1;12-14天饲喂颗粒料:仔猪料=1:2;14天以后全部饲喂仔猪料。

在生产中可根据猪群的整体情况灵活掌握,对于病弱猪只可适当延长饲喂乳猪料或饲料过度的时间,而对于转群体重较大、强壮的仔猪则可反之。

这样可以调控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

4.2进入育成舍的第一周内,对仔猪要进行控料限制饲喂,只吃到七八成饱,使仔猪有饥有饱,这样既可增强消化能力,又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并能有效地预防水肿病和腹泻性疾病的发生。

对育成仔猪要求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

4.3合理饲喂:根据猪群的实际情况,在饲料中酌情添加促生长
剂或抗菌药物。

进行药物预防工作。

此外,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净槽,以确保料槽中饲料的品质。

5、疫苗接种:根据免疫程序及时准确的做好各项免疫工作,做
到注射部位的消毒准确、且免疫剂量要足、一猪一针、头头注射、
操作规范,确保免疫效果。

猪生长过程中应当自由采食不同原料成分和营养密度的日粮,这就是所谓的阶段性饲养。

在短短的生长期内,阶段性饲养对于控制
猪饲养成本并获得最佳生长性能是非常必要的(可防止营养过度或不足);此外,阶段性饲养还降低了猪氮、磷排泄量。

猪体重低于11kg 时,初始日粮中必须包含几种特定饲料原料成分(玉米和豆粕);此后,日粮更换应当以玉米、豆粕为主,接近上市体重时可适当降低日粮
中营养密度。

下面主要介绍育成猪饲养管理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公母分开饲养
油脂
一定范围内,油脂可不断提高生长-育肥猪的饲料转化率(见图1);平均水平看来,油脂添加量每提高1%,饲料转化率提高2%左右。

其中从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方面来说,夏季添加油脂的效果要好于
冬季。

比如,夏季每添加1%油脂,日增重可能提高1%,而在冬季并
没有得到改善,保持较稳定的蛋白能量比前提下,日粮中油脂添加
量不超过5%,对猪胴体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能量是限制育成猪(体重低于60kg)瘦肉率主要因素。

特别是天气炎热,玉米-豆粕日
粮中添加油脂可增加能量摄入,提高瘦肉率。

另一方面,添加油脂
对育肥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玉米-豆粕日粮中的能量已满足其
最大瘦肉生长率。

乳猪料中添加油脂有利于制粒。

研究表明,添加2.5%的油脂可降低密闭式饲养舍和饲料加工厂25%的粉尘,改善动
物和人类的健康。

高锌
日粮中添加锌100~150mg/kg即可满足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

最近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2~3g/kg高锌可降低断奶应激和下痢(锌
离子可降低内毒素产生)。

但部分研究发现日粮中高锌对生长速度和
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对其他方面影响大,如粪中锌残留量较大(日
粮中过量的锌99%排出体外),可能进一步影响水质与土壤,所以高
锌使用需慎重考虑。

添加高锌(一般氧化锌)需时刻监测猪生长性能,以防锌中毒。

仔猪断奶28d后锌最大添加量为2500~3000mg/kg,
同时保证约10mg/kg铜对维持生长性能具有协同作用。

蛋白含量过高
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过量通常增加氮排出量,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

猪氮排出量增加潜在的污染环境,提高大气中氨气
浓度;同时饮水增加,可能会出现轻微腹泻。

有效降低胴体背膘厚,提高瘦肉率的营养措施
降低胴体背膘厚或提高瘦肉率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遗传改良。

实际生产中最大程度提高生长速度,尽可能减少过多能量的摄入,可提
高胴体瘦肉率。

相关饲料添加剂可也可有效降低胴体背膘厚,提高
瘦肉率;下文详细介绍其他相关的营养措施。

限饲
限饲原则就是减少促进脂肪沉积多余能量的摄入,研究表明育成猪限饲到自由采食量的80%或85%,第10肋骨处背膘厚下降11%~17%(约0.38cm厚),然而上市前2周采食量应逐渐提高。

限饲也可
通过限制采食时间来实现,每天可少量多次自行觅食或地板采食。

一般不提倡限饲(自由采食量的80%或85%),因为高胴体品质带来的
额外效益并不能弥补为此改变所增加的生产成本(管理,监测和调节
进料输送装置的损耗)。

甜菜碱
甜菜碱作为甜菜加工副产品,已通过评估并应用于育肥猪日粮中。

屠宰前35~40d饲喂含1250mg/kg甜菜碱日粮,背膘厚下降8%~14%;但一些研究表明甜菜碱没有发挥实际功效。

可能甜菜碱在高粱-
豆粕日粮和玉米-豆粕等不同日粮中呈现的作用不同,因此需要对甜菜碱的功效逐一进行评估,以保证正常使用。

日粮中氨基酸水平
一般来说,日粮中氨基酸水平和营养密度升高,胴体背膘厚出现相应下降。

然而,育成猪日粮中赖氨酸水平大幅度增加,背膘厚只出现轻微下降。

最近研究表明,中等瘦肉型育成猪日粮中赖氨酸水平提高0.47%(从0.59%增加到0.87%),母猪背膘厚下降了11%(约0.28cm);公猪背膘厚只下降了6%(约0.20cm),其中赖氨酸水平高于0.75%时,背膘厚已趋于稳定,不再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