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教学资源拓展学的秘密》、《化学与生活》等科普书籍,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科普视频:推荐学生观看科普视频,如BBC的《化学奇遇记》、国家地理的《化学之极》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化学知识。
3.在线课程:推荐学生参加MOOC平台上的化学课程,如Coursera、edX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如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等。
针对以上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分步骤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开展小组讨论等。在实验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反馈:及时将作业评价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3.学生互评:
(1)小组评价: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进行评价,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家长沟通:
(1)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化学物质的基本概念。化学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它们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组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化学物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食品安全标准和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课学案(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课学案(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课学案(新版)沪教版【课堂检测反馈】1.澄清石灰水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上会出现一层固体白膜。

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下列有关氢气(H2)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可以燃烧并生成水 D.密度比空气小3.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 ) A.把硬水变成软水 B.对水进行消毒C.使悬浮物沉淀 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6.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代号)(1)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和两种装置相连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用和可组合成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的装置,发生装置应做的一点改动是,目的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实验结束时应先将,然后再。

(4)除(2)(3)所列方法外,实验室还可用另一种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发生装置可选用。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设计思想】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探究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

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

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

(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探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

(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课导学案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课导学案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掌握一般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

2.通过复习有关“水”的一系列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水相关的知识以及水的用途。

3.通过复习,我们要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并主动探究,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重难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水的组成。

3、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4、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在0℃,1.01×105Pa下,密度为g.L-1,液态氧为色,固态氧为的状固体,溶于水。

2、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固态的二氧化碳常被称为,常用于、、。

3、氧气的检验方法:。

4、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二、合作探究(一)O2和CO21、O2和CO2的性质和用途O2CO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功与过讨论:1、铝、铁是“同门”两兄弟,为何“自我保护能力”却截然不同呢?到底谁惹的祸呢?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能更少,能不能更多?2、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O2CO2原料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①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CO2;②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CO2 + H2O == H2CO3)③小苏打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④泡沫灭火器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⑤自制汽水: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⑥蒸馒头、做面包蛋糕:小苏打与有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⑦食醋除水垢时产生的气体:水垢中的碳酸钙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⑧NaOH、Ca(OH)2在空气中的变质(CO2 + 2NaOH == Na2CO3 + H2OCO2 + Ca(OH)2 == CaCO3↓ + H2O)(二)水1.水的电解实验。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讲义课件 中考主题复习 主题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0课时 海水中的化学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讲义课件 中考主题复习 主题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0课时 海水中的化学

对应训练 1.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某市对海 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蒸馏 (1)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常用的蒸方发法结是晶_______。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____________ 可得到粗盐。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上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
简单流程。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 M和g反(O应H,)2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M_;gC由=l=通2=电=无= 水Mg+Cl2
6.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所示利用海水为 原料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1)要鉴别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肥的皂试水剂是
_________。
氯化钠
(2)的步溶骤解①度中受选温用度蒸影发响结较晶小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
理由是_________
__玻__璃__棒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两种物质水依次氯是化__钠___和 ________。在海水中,溶解的盐的含量占3.5%; 最多的金属离子是Na+和Mg2+,最多的非金属氧 离子是Cl-。海水中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2.利用海水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海水本身就海是水含中有含Mg有C氯l2的化溶钠液等,多它种与溶通质过,步氯骤化①镁、的浓度 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重难点二:海水制碱 ☞典例2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 生产纯碱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NH3溶于水得到氨水,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氨红水 中,溶液显_____色。
2.1926年,我国化侯学德家榜_________在氨碱法的基础 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N即H4向Cl滤出 NaHCO3晶体的_________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 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 则可循环使用。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3课时 身边的化学物质(1)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3课时 身边的化学物质(1)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身边的化学物质(1)第3课时性质活泼的氧气【课时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2.了解氧气的主要性质和主要用途。

3.了解C、P、S、Fe、Cu、蜡烛等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及实验注意事项。

4.会设计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5.学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6.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自主复习】1.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不会大幅减少,这是因为绿色植物的_______作用所放出的氧气,弥补了自然界中氧气的_______,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几乎保持_______。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_______。

2.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色、_______味的气体,密度_______空气,_______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_______色的液体或_______色的雪花状固体。

3.氧气与下列物质的反应: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要比在空气中_______,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具有_______性。

4.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燃烧是_______氧化,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食物的腐烂、金属器皿的锈蚀、有机肥的腐熟等变化过程中都包含有物质的氧化。

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中的金鱼缸常常要通入空气,而大型鱼塘则用水泵向空气中喷水,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都是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氧气的物理性质)。

6.某同学取细铁丝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细铁丝在实验前应进行处理,常用的简单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

(2)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集气瓶中预先放入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在细铁丝前端要系一根火柴梗,点燃火柴梗后,细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盘州市第十一中学马大根一、教育教学理论指导1、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形成自我的人”,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促进者,主要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想要学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材料,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愿,维持某种滋养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

2、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自我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在文化基础中强调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示例进行分析、概括得到理论性知识,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这个学习过程是很有意义的。

在这一过程中,对具体示例选择和分析,对概念关键特征的提炼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影响概念学习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技、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分析课标,这个课题隶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版块,继金属之后酸和碱是学生将要认识的两大类身边常见的化合物,在新课教学中酸以盐酸和硫酸为代表,碱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代表,分别从部分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出发来介绍,并未进行归纳和总结。

虽能初步体现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但不能凸显出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类物质的学习既要从组成和结构认识这类物质的特点,又要认识这类物质的共性和每种物质的特性。

因此,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进行归纳和总结。

2014中考化学冲刺复习 第三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课件

2014中考化学冲刺复习 第三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课件

淡蓝色火焰
CO+ CuO 加热 Cu + CO2 (2)还原性:①炼铜 (写化学方程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与氧化铜反应的实 否
CO的化学性质
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置换反应?____________。 3CO+ Fe2O3 高温 CO 2Fe +( 3CO 2 ②炼铁:用氧化铁与 反应 写化学方程 红色固体变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与氧化铁反应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红蛋白 (3)毒性:极易与______________作用,造成人体 燃料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五分之一。但不能得出剩余的气体具有 性 质 A。 A、密度比空气大 B、难溶于水 C、不能燃烧 D、不能支持燃烧 实验反思: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 AB 。 A、红磷不足 B、气密性不良 C、集气瓶内没事先放少量水 不能 , 原因分别 ⑤能否可用铁丝或木炭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 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炭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 二氧化硫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氮 臭氧 和 可吸入颗粒物 。 、_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值得肯定。他们在探讨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时间分配不均、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
5. 价值观: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科学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2. 空气与呼吸、水与溶液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
1. 理解不同物质的分类依据
2. 掌握溶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物质分类的依据,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空气与呼吸、水与溶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化学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1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身边的化学》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二、考点清单1、知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2、认识水的组成3、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的区别、净化水的方法4、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5、知道六大营养素6、学会构建水的知识网络。

了解与水有关的实验三、全面突破知识回顾:(一)水的分类与净化:1、常见水的分类:(1)蒸馏水、纯水——纯净物(2)自然界中的水、各种饮品、矿泉水、有色水、石灰水等——混合物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无机化合物,氧化物.2、水的净化:软水和硬水的鉴别与转化:(1)鉴别:肥皂水、蒸发(2)转化:煮沸、蒸馏(二)水的组成和构成:1、水的组成:1)实验现象?试管中有无色气泡冒出,电源正、负极所连试管中产生气体体积比为1:2 2)各极产生什么气体?如何验证?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氢气:点燃,罩一干燥烧杯3)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2H2↑+ O2↑4)实验结论?元素知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微观实质: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2、“H2O”的含义:表示(1)水(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一个水分子(4)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三)水的应用:1、水能灭火2、水是人类重要的6大营养素之一。

组成水的H和O元素都是人体的常量元素3、实验中的水:(1)基本实验操作:(2)水的电解(3)过滤、蒸发、配制溶液(4)铁的生锈(5)水在实验中的用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物质;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的物质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的物质(6)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7)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8)二氧化碳的性质:4、水是重要的资源(1)水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渔业的生产。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工业、农业、生活污水);节约用水.(四)与水有关的化学反应1、有水参加的化学反应:(1)分解反应:水电解(2)化合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pH值大于7;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溶液呈酸性,pH值小于7。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教案
课题:化学反应
教学内容: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反应的种类及其特征,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能够简单解释化学反应的含义;
2.了解化学反应的种类及其特征,能够区分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
3.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反应的概念及种类;
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2.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讲解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条件,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等,并通过实验进行示范。

3.认识化学反应的种类:介绍化学反应的分类,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换反应等,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特征。

4.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详细讲解如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来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5.巩固知识: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
2.认真听讲,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3.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书写方程式。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观察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现象,并写出方程式。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种类及书写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在下节课中将继续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新)粤教版化学九上《身边的化学》公开课教案(word版) (1)

(新)粤教版化学九上《身边的化学》公开课教案(word版) (1)

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注意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 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过程与方法知道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奇妙现象。

教学重点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测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复案与调整导入与新课一、与化学有关的物质及现象●化学与家居●化学与出行●化学与环境、健康●化学与社会开展[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引入]出示收集到的材料,如玻璃、石头、塑料、火柴等,观看后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出问题]1.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2.家里的塑料3.做衣服的化学纤维4.食品中的添加剂5.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6.化学药品[问题]如果没有化学产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情景]一座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荒岛【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学生完成,教师评价二、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学探究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答复,并用多媒体投影展示课常小结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4条〕2.提前记忆元素符号碳氢氧氮C H O N3.化学常识:我国古代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瓷器、青铜器、冶铁炼钢学生复述,教师讲评要求学生记忆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解,学生感受稳固练习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的学。

2. 化学与生活请从以下方面举例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身边的化学》(粤教)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身边的化学》(粤教)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身旁的化学》◆ 教材剖析本课题是化学的第一课题,可否上好这一节课,充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此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生的实质出发,提出了很多富裕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自感觉到生活里离不开化学,由此产生了希望认识滑雪的激烈梦想。

教材抓住这种感情,导出了“什么是化学” “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括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转变学的历史与方法,充足展现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进而来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材内容的最末提出什么是化学,主要给学生一个定义什么是化学。

◆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亲密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3.培育学生察看生活、研究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科学研究方法既是学习方法,又是学习内容。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1.经过本课题的学习培育学生热爱化学、认识化学的激情;2.经过本课题学习培育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

◆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初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课难点】感觉巧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 课前准备◆紫甘蓝汁液、三只小试管,食醋,厨房洁净剂。

◆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导入】化学就在我们身旁,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林林总总的与化学有关的物件和现象。

【教师解说】一、化学与家居化学与我们的衣食住用密不行分,家居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制品。

(1)塑料制品:家里的塑料牙刷、肥皂盒、雨衣、食品袋、小孩玩具等。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
、消毒

。 。 。
煮沸 、
②硬水、软水的检验
用肥皂水 ③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蒸馏
四、三大气体的制取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O2、H2、 CO2的反应原理 O2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MnO +MnO +O ↑ 2KMnO4=K2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 2 CO2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水
稀盐酸
大理石

二氧化碳 浓硫酸 制取装置 A B
干燥的蓝色 石蕊试纸 C D
氢氧化 钙溶液 E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前 滴入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当有二 氧化碳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 明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 ;
CO2+Ca(OH) ③写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CO3↓+H2O 。
三、水
(1)电解水的实验: 通电 2H2O=2H2↑+O2 ↑ 化学反应方程式 。
生成物为负氢 正 氧 ,体积比为 2:1 ,质量比 为 1:8 。
注意: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要在水中加入少 量的 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2)水的净化
①水的净化方法
环节静置沉淀 吸附沉淀 、 过滤 、 吸附
5.小王、小张、小杨三位同学对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 试液的蒸馏水变红色进行了深入研究。 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假设:(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2) ; (3) 。 实验如下:
① 稀盐酸 大理石 二氧化碳 浓硫酸 制取装置 A B 干燥的蓝色 石蕊试纸 C D 氢氧化 钙溶液 E 蒸馏水

《我们身边的物质》作业设计方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作业设计方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我们身边的物质》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常见物质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周围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质的认知和理解,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4. 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三、教学内容1. 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3. 物质的变化和反应。

4. 常见物质的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式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2. 实验教学: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物质的变化和反应。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物质的认识和体会。

4.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到实验室或科技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考试:通过笔试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3. 实验成绩: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方面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第一课时:物质的基本概念- 通过视频介绍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物质,讨论不同物质的特点。

2. 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利用实验展示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认识不同物质的特点。

3. 第三课时:物质的变化和反应- 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和反应过程。

-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物质的变化规律。

4. 第四课时:常见物质的应用和意义- 分组讨论常见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 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分享对物质的新认识。

七、考核办法1. 期中考试:笔试形式,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次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3. 课堂参与: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讨论质量进行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设计思想】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探究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

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

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

(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探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

(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复习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掌握一般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

2.通过复习有关“水”的一系列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水相关的知识以及水的用途。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并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实验准备:维生素C泡腾片、澄清石灰水、水、试管、导管(带橡皮塞)。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实验)向烧杯的水中加入一粒“糖”(预先准备好的维C泡滕片)。

(现象)杯中嘶嘶冒出大量气泡,最后变成了一杯鲜甜的橙汁。

(设问)冒出的气泡是什么气体呢?学生七嘴八舌,最后达成共识——“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通过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

(设计问题)下图是“力度伸”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我们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了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

我们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一起来探究: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

(引入主题)在上面我们所探究的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化学物质?(学生)二氧化碳和水。

(提问)这两种物质中含有哪一种相同的元素?(学生)氧元素。

(提问)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什么?(学生)氧气。

(脑筋急转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这三种物质维系在我们每时每刻进行着的哪一活动中?(学生)呼吸。

呼吸的过程: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水蒸气的含量增多。

(小结)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中泡滕片溶解时嘶嘶冒泡的现象设计成实验导入课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只要细心观察,化学物质在身边处处可见。

在学生猜想气体是什么的同时,把实验融入探究题,把生活中的物质、现象与实际题目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二、展开(复习)今天我们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水两块内容进行复习。

(一)O2和CO21.O2和CO2的性质和用途。

(设问)铝、铁是“同门”两兄弟,为何“性格”却截然不同呢?到底谁惹的祸呢?(学生)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覆盖在铝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化学方程式:4Al + 3O2 === 2Al2O3而根据铁钉生锈的条件可知:铁与氧气、水蒸气等反应生成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 xH2O)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氧气的功与过,铝与铁在空气中的变化对比,凸现了化学学习中很多种物质利与弊的关系,教会学生看待任何一种物质都应辨证地进行分析。

2.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

(小结)氧气、二氧化碳是两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通过我们对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复习之后,我们记忆起了很多相关知识。

(设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学生讨论后小结)①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CO2;②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CO2 + H2O == H2CO3)③小苏打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④泡沫灭火器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⑤自制汽水: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⑥蒸馒头、做面包蛋糕:小苏打与有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⑦食醋除水垢时产生的气体:水垢中的碳酸钙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⑧NaOH、Ca(OH)2在空气中的变质(CO2 + 2NaOH == Na2CO3 + H2O CO2 + Ca(OH)2 == CaCO3↓+ H2O)设计意图:突破传统的就事论事的复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搜索学过的知识里哪些与二氧化碳有关,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整合,让课堂活跃起来,让知识丰富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开放起来。

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过渡)上述小结内容中,我们看到了“雨水”、“汽水”中有水。

那么水的奥妙有多少呢?(二)水(多媒体展示)与水有关的实验、图片。

1.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若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氢元素。

2.利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3.利用水洗涤试管等化学仪器。

4.借助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复习)①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插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什么现象?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占多少?③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明显少于1/5,请说出三种可能?5.做硫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到了水。

(设问)在这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6.借助水完成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

(设问)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学生)按要求组装好仪器后,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7.水的电解实验。

(设问)如上图所示,通直流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仪器1和仪器2中所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仪器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说明是;仪器2中的气体能够,火焰呈色,说明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设问)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9.过滤。

(设问)过滤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过滤后的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一帖、二低、三靠,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原因有滤纸破损、液面高出滤纸的边缘等。

10.鉴别硬水和软水。

(设问)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

(学生)取样,分别加入少量肥皂水并搅拌,泡沫较多的软水,泡沫较少且有浮渣的是硬水。

11.喷灌(用于农业)。

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分别可节水40%和70%以上。

1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设问)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如果过一段时间打开瓶塞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有什么现象?(学生)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时又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13.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问)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14.利用水扑灭火灾(用于消防)。

15.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设问)通过该实验可得出铁钉生锈需要哪些条件?(学生)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16.溶液的配制。

(设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一半步骤有哪些?(学生)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并贴标签。

17.水和油的小实验(运用于生活)。

(设问)通过回忆该实验回答:洗涤剂和汽油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渍的原理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洗涤剂乳化油渍形成乳浊液,汽油溶解油渍形成溶液。

18.稀释浓硫酸。

(设问)如何稀释浓硫酸?(学生)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学以致用)小红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墙上掉下来一块白色固体,她结合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很想探究这白色固体的成分,如果你是小红,该怎样设计实验来完成对该物质的探究呢?设计意图:把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让学生眼前刷地一亮,学习化学又出新花样,“水”一个字,“H2O”一个简简单单的化学式,我们通过“水”整理出一小条知识脉络就可以如此精彩,把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调整到最好状态,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学生意犹未尽,等待着下一堂化学课探索更新的知识。

三、小结同学们,简单的内容复习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整理旧知识的过程,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在我们学过的知识领域里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挖掘的秘密。

其实,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们发现化学物质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是无处不在的。

所以,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全体同学能学好化学、在生活中用好化学,长大了还要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设计意图:适当的小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在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中结束本节课恰到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