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基础毕业设计
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817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2.png)
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_____项目,位于_____,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桩数量为_____根,桩径范围为_____至_____米,桩身长度根据地质情况而定,一般在_____至_____米之间。
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杂填土:厚度约_____米,结构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组成。
2、粉质黏土:厚度约_____米,可塑状态,承载力特征值为_____kPa。
3、粉土:厚度约_____米,稍密状态,承载力特征值为_____kPa。
4、卵石:厚度约_____米,中密状态,承载力特征值为_____kPa。
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埋深约_____米。
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桩位布置、桩径、桩长等设计要求。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
进行技术交底,将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传达给施工人员。
2、材料准备准备好钢筋、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进行检验和复试,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准备好护壁混凝土所需的材料,如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
3、机械设备准备配备挖孔桩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提升机、鼓风机、水泵、电焊机等,并进行调试和维护。
准备好检测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用于桩位测量和垂直度检测。
4、现场准备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修筑施工便道。
布置好临时排水系统,确保场地内不积水。
按照设计要求,测放桩位,并设置护桩。
四、施工工艺流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放桩位,并设置十字护桩。
对桩位进行复核,确保桩位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2、挖孔第一节桩孔开挖:采用人工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然后扩及周边。
每节开挖高度一般为 10 米。
安装护壁模板:第一节桩孔开挖完成后,立即安装护壁模板,模板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
浇筑护壁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厚度为 150mm。
人工挖孔桩专项设计方案
![人工挖孔桩专项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381a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8.png)
人工挖孔桩专项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_____项目,位于_____,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建筑结构形式为_____,基础类型拟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二、设计依据1、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
2、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等。
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和相关资料。
三、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填土: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建筑垃圾,结构松散,厚度为_____米。
2、粉质黏土:呈可塑状态,厚度为_____米。
3、淤泥质粉质黏土:流塑状态,厚度为_____米。
4、粉砂:稍密状态,厚度为_____米。
5、中砂:中密状态,厚度为_____米。
6、卵石:中密~密实状态,厚度为_____米。
7、强风化岩:岩芯呈碎块状,厚度为_____米。
8、中风化岩:岩芯较完整,呈柱状,为桩端持力层。
四、桩型选择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桩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桩质量易于控制、单桩承载力高、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
五、桩身设计1、桩径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桩径设计为_____米、_____米、_____米等。
2、桩长桩端进入中风化岩层的深度不小于_____米,桩长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一般为_____米至_____米。
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采用商品混凝土。
4、钢筋配置纵向钢筋采用_____钢筋,箍筋采用_____钢筋。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桩身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六、护壁设计1、护壁材料护壁采用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
2、护壁厚度第一节护壁厚度为_____厘米,往下每节护壁厚度为_____厘米。
3、护壁配筋护壁钢筋采用_____钢筋,环向和纵向间距均为_____厘米。
七、施工工艺流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放出桩位中心线,并设置好龙门桩和水准点。
人工挖孔桩基设计说明及详图_dwg
![人工挖孔桩基设计说明及详图_dwg](https://img.taocdn.com/s3/m/18e6a4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8.png)
人工挖孔桩基设计说明及详图_dwg 设计说明:引言:人工挖孔桩基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它通过人工挖掘地下土层,然后灌注混凝土来形成承载力强大的桩基。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挖孔桩基的设计原理和施工要点,并提供了详细的设计图纸(dwg)。
一、设计原理人工挖孔桩基的设计原理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承载力要求:根据地基的荷载情况和建筑物的重量,确定桩基的承载力需求。
2. 土层情况:对地下土层的稳定性、密实度、含水量等进行勘察和测试,确定不同深度的土质特性。
3. 桩的形式: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形式,如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或承力墙。
4. 施工条件:考虑到施工条件和工程的可行性,确定挖孔桩的直径、深度和间距。
二、施工要点人工挖孔桩基的施工要点如下:1. 施工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平整,并根据设计要求测量和标记桩位。
2. 挖孔施工:使用适当的挖孔设备,按照设计要求逐层挖掘土层,保持孔壁的垂直度和规定的直径。
3. 钢筋配置:根据设计要求,在挖孔过程中适时地布置钢筋,在孔中一定深度处设置钢筋笼。
4. 混凝土浇筑:在挖孔完成后,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5. 后续处理: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桩顶的修整和检查,确保桩顶符合设计要求。
三、设计图纸下面是人工挖孔桩基的设计图纸(dwg):(在此贴入详细的dwg设计图纸)通过本文提供的设计说明和详图,您可以了解到人工挖孔桩基的设计原理和施工要点。
希望对您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有所帮助。
总结:人工挖孔桩基设计是基础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准确的设计原理和合理的施工要点是确保人工挖孔桩基质量的关键。
通过本文提供的设计说明和详图,相信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工挖孔桩基设计。
人工挖孔桩专项设计方案
![人工挖孔桩专项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fe0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2.png)
人工挖孔桩专项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结构形式为_____。
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共计_____根,桩径分别为_____、_____等,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
二、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5、相关的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桩位布置、桩长、桩径、桩身配筋等设计要求。
(2)编制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护壁的类型和厚度。
2、材料准备(1)水泥:采用_____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2)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
(3)石子:采用碎石,粒径 5~40mm,含泥量不大于 1%。
(4)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级别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3、主要机具准备(1)提升设备:电动葫芦、慢速卷扬机等。
(2)挖土工具:短柄铁锹、镐、锤、钎等。
(3)通风设备:鼓风机、通风管等。
(4)照明设备:低压防爆灯泡、防水电缆等。
4、作业条件准备(1)场地已平整,具备“三通一平”条件。
(2)测量放线已完成,桩位已标定。
(3)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四、施工工艺流程1、放线定桩位及高程根据设计图纸,测量人员放出桩位中心线,并设置十字控制桩,以便校核桩位。
同时,测量出桩位的地面高程,确定挖孔深度。
2、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1)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画出桩孔开挖轮廓线。
(2)采用人工从上到下逐层开挖,先挖中间部分,然后扩及周边。
每节的开挖高度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一般为 09~12m。
(3)挖出土方及时运出孔外,不得堆放在孔口附近。
3、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1)第一节桩孔挖好后,立即安装护壁模板。
某工程桩基及其基础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某工程桩基及其基础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6db3146f78a6529647d5368.png)
筒式柴油锤冲击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虽然具有桩身质量较可靠、施工速度快及承载力高等优点,但由于其施工时噪声高、振动大和油污飞溅(三者统称为一次公害)等缺点,在城区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筑群等场地施工中受到很大限制,为此静压实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国内得到业主的青睐。国外已显现出用液压打桩锤取代筒式柴油锤的趋势。与筒式柴油锤相比,液压打桩锤具有桩锤短、噪声低、无油烟、省燃料、每一个工作循环中沉桩力持续时间长、打击力大、每一次冲击产生的桩贯入度较大等特点。
目前存在问题:①由于设计和施工方面考虑欠妥的原因而导致深基坑工程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②支护选型和设计极为保守,造成浪费。因此,基坑支护工程实施的路径并非唯一,对于给定的场地和建筑工程而言应当存在最优者,并且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
4、基坑支护的发展趋势
(1)改变传统的静态设计观念
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岩土工作者对探讨和建立动态设计体系已形成共识,许多学者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建筑物场地浅层地基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也不宜采用地基处理等措施时,往往需要以地基深层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深基础方案。桩基础是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深基础。近年来,桩的种类和形式、施工机具,施工工艺以及桩基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都在高速演进和发展。
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 m的比比皆是。深基坑的发展和安全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大批兴建,发展趋势是层数增多,高度增大,基础埋深加大,平面布置更加复杂,与周围建筑物联系更加紧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得基坑面积和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因此,传统基坑支护方式面临深度与广度的挑战。桩基及其深基坑正是在人们的不断实践探索中发展起来,本设计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实时反映。
人工挖孔桩基础毕业设计
![人工挖孔桩基础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f1dac0ad51f01dc281f1b4.png)
9.2桩基础截面设计与配筋图9.1 桩身大样图9.2.1 上部传到基础上的轴力标准值KMAX N 的计算:1082.5190.911.912K A K K K N N N N =++=++=风活恒 1265.5258.913.215K B K K K N N N N =++=++=风活恒 1591.8229.213.218K C K K K N N N N =++=++=风活恒 1490.3155.130.016K D K K K N N N N =++=++=风活恒 取 1834.2kN KMAX KC N N ==的计算:E K M AX N 111082.5190.957.91235.85kN 22EKA K K K N N N N =++=+⨯+=活恒地震 111265.5258.964.51459.45kN 22EKB K K K N N N N =++=+⨯+=活恒地震111591.8229.264.51770.9kN 22EKC K K K N N N N =++=+⨯+=活恒地震111490.3155.1193.91761.75kN 22EKD K K K N N N N =++=+⨯+=活恒地震取 1770.9k NE K M A X E K CN N == 9.2.2 桩基础截面设计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 qU K Ps i a ip aPQ l q A μ=+∑单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UK R Q =① 杂填土:层厚2.5m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20kpa sik =; ② 粉质粘土:层厚2.0m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68kpa sik =;③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4.5m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100kpa sik =; ④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3.5m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140kpa sik =; ⑤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嵌入层厚0.5m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pa q 2500kpa =。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毕业设计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2d74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7.png)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毕业设计一、前言人工挖孔灌注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工程施工方式,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对人工挖孔灌注桩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旨在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施工前准备1.工程前期调研:对施工地点进行综合勘测,确定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等信息。
2.设计方案确认: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适合施工地点的施工方案,确定桩的直径、深度等参数。
3.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三、施工流程1.桩位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地点标定桩基准点,确保桩位设置准确。
2.挖孔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机具进行孔洞开挖,严格控制孔洞直径和深度。
3.钢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孔洞内安装钢筋,保证在混凝土灌注时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要求。
4.灌注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车将预先拌和好的混凝土灌注到孔洞中,同时利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5.灌注结束:待混凝土充分凝固后,进行裁剪顶部处理,确保桩身平整美观。
四、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监测,保证挖孔、焊接、浇筑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
2.质量检测:对施工完成的桩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桩的承载力、弯矩和抗压强度等指标。
3.施工记录保存:保存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和数据,便于后期审查和整改。
五、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3.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语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程过程,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质量可靠。
希望本文设计的专项施工方案能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方案
![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6f86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e.png)
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方案1.2 项目地点:某某地区1.3 项目背景: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土层松软,需要进行桩基础施工。
1.4 项目目标:完成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概况2.1 工程内容:本方案主要涉及挖孔桩基础施工,包括桩基处理、桩身加固、钢筋安装等工作。
2.2 工程规模:共计100根挖孔桩,直径1.5米,深度20米。
2.3 工程进度:计划用时60天完成整个工程。
三、施工准备3.1 人员配备: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工人等,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关资质和技术。
3.2 设备准备:准备挖掘机、钻机、吊车等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现场设备齐全。
3.3 材料准备:准备桩基施工所需的水泥、砂石、钢筋等材料,确保施工材料供应充足。
四、施工工艺4.1 桩基处理: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然后对桩基位置进行标定,确定钻孔位置。
4.2 钻孔施工:利用钻机进行挖孔作业,根据设计要求逐步开展挖孔作业,控制孔径和深度。
4.3 桩身加固:桩基完成挖孔后,对挖孔的桩身进行加固,包括清理孔壁、喷浆加固等工作。
4.4 钢筋安装:在桩身加固后,进行预埋钢筋的安装,确保桩身结构牢固。
4.5 灌浆养护:对已安装好的桩身进行灌浆养护,确保桩体强度和质量。
五、质量控制5.1 施工监控:设立专门的施工监控团队,进行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5.2 施工质量检验: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重点检查桩基施工的质量和工艺表现。
5.3 施工记录保存: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施工日志、工艺记录等,建立施工档案,用于后期评估和验收。
六、安全保障6.1 施工安全培训: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施工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到位。
6.2 安全施工标准: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包括加固桩基、设备操作、施工现场管理等。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设计方案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e200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4.png)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设计方案1.项目背景本项目是建筑物的土建施工工程,需要进行桩基础的施工工作。
由于施工现场存在条件限制,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式。
2.设计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设计方案应符合以下原则:-安全可靠性原则: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基础的抗震和承载能力;-经济性原则:尽可能减少材料和人工成本;-环境保护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现场进行有效的管控。
3.施工准备-确定施工场地:根据建筑物的布置和地下管线的情况,确定桩基础的具体位置,并清理场地;-准备施工机械和材料:准备挖掘机、桩取样器、混凝土搅拌站等施工机械设备和所需的施工材料。
4.施工步骤4.1桩基础的型式选择根据桩基础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适合的桩基础型式,包括钻孔灌注桩、钻孔摩擦桩等。
根据土层的情况和承载能力要求,确定桩基础的直径和孔深。
4.2地勘资料分析根据现场地质勘探资料,分析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承载层和承载力,选用适合的土工材料和施工工艺。
4.3桩基础施工孔洞挖掘根据桩基础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采用人工挖孔方式进行孔洞挖掘。
掌握挖孔的方向、角度和长度,保证孔洞的准确度和垂直度。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孔口的尺寸和深度。
4.4桩基础钢筋的布置与焊接根据桩基础的设计要求,按照构造图纸和钢筋工程图纸的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焊接。
保持钢筋的纵横间距和间隔,保证钢筋的稳固和牢固。
4.5桩基础混凝土灌注根据施工准备中准备好的混凝土搅拌站,将预混凝土输送到施工现场。
按照设计要求,将混凝土灌注到桩基础孔洞中,同时通过振捣机械和人工手段进行振捣和压实。
4.6桩基础的养护与试验根据混凝土的固化时间,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工作。
养护期间,对桩基础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查,确保桩基础的质量和可靠性。
5.安全措施-挖孔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性;-设置施工现场警示标志,对施工区域进行隔离,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对挖孔现场进行合理的排水处理,防止地下水位过高影响施工。
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
![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4cf2c17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6.png)
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重要支撑结构之一,其设计与施工必须严谨而细致。
本文将从该基础的设计及施工工艺入手,对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的相关知识及其实践操作进行分析。
设计1. 荷载特性的分析与确定针对建筑工程的不同结构特性,荷载承受能力的差异性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确定,以便科学的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的设计工作。
荷载特性的分析将从结构荷载的类型、荷载极限值的确定、荷载影响范围的估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荷载特性的变化趋势。
2. 基础尺寸及设计钢筋的布置在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的设计工作之前,需要充分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对基础的结构尺寸以及设计钢筋的布置进行仔细分析。
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中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养护周期的变化趋势,以充分保证其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3. 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分析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重要支撑结构之一,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还需要充分分析环境地质因素的变化趋势。
通过进行现场勘测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充分考虑现场地质环境的情况,并且通过对周边地质情况的分析,充分考虑到基础所受力的各种特殊性质。
施工1. 施工人员培训及落实安全在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人员培训工作,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净的施工环境的管理,以充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 基础挖掘及灌注在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的挖掘工作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且进行真实的现场勘测。
在进行挖掘时要注意避免破坏周围土壤以及导致挖孔灌注桩基础的受力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同时,在挖掘完成后,需要及时清除基础内部产生的淤泥、杂草等不利因素,以保证基础整体性稳定性。
3. 基础养护工作在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完毕后,需要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
在完成施工作业之后,基础的表面需要进行覆盖处理,并且在一定的周期内,根据情况进行充分的加固修补,以保证基础的整体性稳定性。
桩基础课程毕业设计.doc
![桩基础课程毕业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1a6e867b33687e21af45a95b.png)
桩基础课程毕业设计桩基础课程毕业设计?以下带来关于桩基础课程毕业设计一般的选桩型原则,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桩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分布、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
1)预制桩适宜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不大的强风化层、风化残积土层、砂层和碎石土层,且桩身穿过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穿越层中存在孤石等障碍物的石灰岩地区、从软塑层突变到特别坚硬层的岩层地区均不适用。
其施工方法有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
2)沉管灌注桩适用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且桩身穿越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对于桩群密集,且为高灵敏度软土时则不适用。
由于该桩型的施工质量很不稳定,故宜限制使用。
3)在饱和粘性土中采用上述两类挤土桩尚应考虑挤土效应对于环境和质量的影响,必要时采取预钻孔。
设置消散超孔隙水压力的砂井、塑料插板、隔离沟等措施。
钻孔灌注桩适用范围最广,通常适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桩身穿越各类上层以及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大的岩层;如持力层为硬质岩层或地层中夹有大块石等,则需采用冲孔灌注桩。
无地下水的一般土层,可采用长短螺旋钻机干作业成孔成桩。
钻孔时需泥浆护壁,故施工现场受限制或对环境保护有特殊要求的,不宜采用。
4)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水位较深,或能采用井点降水的地下水水位较浅而持力层较浅且持力层以上无流动性淤泥质土者。
成孔过程可能出现流砂、涌水、涌泥的地层不宜采用。
5)钢桩工程费用昂贵,一般不宜采用。
当场地的硬持力层极深,只能采用超长摩擦桩时,若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或灌注桩又因施工工艺难以保证质量,或为了要赶工期,此时可考虑采用钢桩。
钢桩的持力层应为较硬的土层或风化岩层。
6)夯扩桩,当桩端持力层为硬粘土层或密实砂层,而桩身穿越的土层为软土、粘性土、粉土,为了提高桩端承载力可采用夯扩桩。
由于夯扩桩为挤土桩,为消除挤土效应的负面影响,应采取与上述预制桩和沉管灌注桩类似的措施。
人工的挖孔桩施工的方案设计的
![人工的挖孔桩施工的方案设计的](https://img.taocdn.com/s3/m/f3b0722a52d380eb63946d17.png)
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总体说明工程名称:崂山区中韩派出所及刑警大队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建设单位: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勘察单位: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青岛东方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青岛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场地位置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点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辽阳东路以北,刘家下庄东侧。
根据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地质资料报告,以第17层中风化花岗岩为持力层,采用人工挖孔桩,3、工程特点①崂山区中韩派出所及刑警大队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基础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共设计人工挖孔桩78根,桩端持力层为第十七层中风化花岗岩,且要求入岩深度不小于0.8m,设计护壁砼C30,桩芯砼强度为C35P8,护壁钢筋为HRB4008,桩径800mm主筋为12根HRB40014,加劲箍HRB40016,箍筋HRB4008。
②本工程施工范围:人工挖孔、入岩、护壁、钢筋笼制作安装、桩芯砼浇灌、竣工资料整理。
4、编制依据①本工程岩土勘察报告及施工图纸。
②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及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③本公司现有的施工能力,现有的机械设备、技术实力和类似工程实践积累的施工经验等。
④与本工程施工有关的相关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2);《建筑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GB/T50328-2014);《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5、编制原则①确保实现招标文件中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
②充分考虑本工程特点和工程施工环境。
③符合本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结合本公司类似的施工经验及施工机械、设备配套能力。
④以总体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主要工程项目、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及工期的合理安排为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
土木工程桩基础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桩基础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39636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4a.png)
土木工程〔桩根底〕毕业设计桩基础设计(3),斜截面抗剪验算(4)、受弯计算7.桩根底沉降验算8.结论与建议结束语参考文献1、建筑设计资料〔1〕>设计原始资料拟建三明大酒店工程位于三明市东兴五路以南,其东临电子商城,西侧为居民住宅,房地产公司.南侧为儿童服装设计公司.拟建建筑物为一框架结构,地面以上9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7000m:基坑长约60nb宽约40m,基坑开挖深度6%本次设计主要是对酒店的某根柱进行桩根底设计,作用于该柱〔600mmX 400ra m〕柱底面〔根底顶面〕处的荷载根本组合设计值有两类:大轴力组合:轴向力F=6200kN,柱底弯矩为510 kN , m ,水平荷载V=285kN;桩身采用C3.的混凝土浇筑0最大弯矩组合:轴向力F=4715kN,柱底弯矩为670 kN,m ,水平荷载V=385kN;〔M, H作用于柱的长边方向且均为从左指向右〕0基坑周边无复杂管线,有利于基坑施工.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阶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四周均无特殊情况分布.在基坑支护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有以下土层:①-1层填土:灰色,稍密,主要由碎石,碎砖、建筑垃圾组成,硬质含量30-60%,填龄大于5年.②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铁镒结核,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③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局部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响,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④层细砂:褐黄,黄色,细砂为主,含少量粘性土,分选性较好,成分多为石英质,含云母,很湿“饱和,稍密状态.⑤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丫/⑶浅肉红色,原岩结构根本保存,岩芯呈砂土状,岩芯手可掰碎,遇水易散、易软化,干钻困难,岩体根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层全场地分布,层厚5. 00-16, 50m测得孔内初见水位埋深2. 00-6. 50m,稳定水位埋深2. 20-6. 20m.地下水位埋深按3米计算,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影响.场地土体情况一览(2)、建筑基地平面图北环路总平囱函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1)、选择桩型由于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根底.又由于灌注桩具有承载力水平高,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施工时无振动、无地面隆起或侧移, 对周边建筑物危害小,使用范围大,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所以,根据施工场地属于市区,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应该选择灌注桩根底.(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由于基坑开挖深度为6米;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①层灰色的填土,厚度为1.5 米,第②层是黄褐色粉质粘土,厚度为6.5米,既不用考虑;第③层是黄褐色粉质粘土,厚度为3米,承载力低,土层太薄,不宜做持力层;第④层是黄褐色、黄色细砂土,厚度为5米,很湿〜饱和,稍密状态,土层比拟薄,桩承载力不够,所以不宜做持力层;第⑤层浅肉红色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丫52⑶c),厚度为12米,桩端承载力也比拟高;所以,综上各方面的情况应该选择第⑤层为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o故:h 2 3 5 1 11m选择承台埋深为2.0m ,桩基得有效桩长即为11-2=9.0m .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10时,桩边长取300〜400,故取d=350m ,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4.5m ,下段长4.5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0.5m ,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1)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Q uk Q sk Q pk u q sik l i q pk A pQ sk ——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NQ pk ——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桩的横断面周长〔R〕A p——桩的横断面底面积〔m2)桩周各层土的厚度〔弱q sik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明〕q pk ——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 a〕经查?建筑桩基技术标准?得: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Qk Qk uq S i k l i q pk A p=3.14 0.35 60 3 35 5 200 1 0.3523.14 4 7500609.945 721.219=1254.234kN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s p 1.65〕Q sk Q pk 1254.234760.142kN1.65R——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值, kNQ sk ——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力标准值,kN Q pk ——单桩总极限端阻力力标准值,kNs——桩侧阻力分项抗力系数 ——桩端阻力分项抗力系数 p所以最终按经验参数法计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即采用R 760.142kN ,初步确定 桩数.4、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下面以①一C 的荷载计算.柱底荷载设计值如下:最大轴力组合:最大轴力6200kN , 弯矩510 kN ?m,剪力285kN 最大弯矩组合:轴力4715 kN , 最大弯矩670kN ?m, 剪力385kN(1)①一C 柱桩数和承台确实定最大轴力组合的荷载:F=6200kN , M=510kN ?m , Q=285kN 初步估算桩数,由于柱子是偏心受压,故考虑一定的系数,标准中建议取1.1~1.2 ,取n = 9根,正方形布桩,查书161页表4-9有:桩距 S 4d=4可取S=1.4m 承台底面尺寸为 3.5m X3.5m;假设承台高为1.3m , 60mm ,钢筋保护层取80mm ,那么承台有效高度为h 0=1.3-0.08=1.22m如以下图所示:ID现在取1.2的系数,即:n 品1.2二黑二1-27.25 根0.35m 1.4m ,桩顶伸入承台装的布置图3501400 1400350 .阳©©©㊉ ㊉ ㊉㊉ ㊉ ㊉35.,3500桩基平面图14001400350(2)计算桩顶荷载取承台及其上土的平均为重度为G 20KN/m3___2F KG K 6200/1.35 10 2 3.52Q K9桩顶平均竖向力:n537.510KN R a760.142 KN 满足要求5、桩身结构设计计算(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两端桩长各4.5m,采用单点吊立的强度进行桩身配筋设计.吊立位置在距桩顶、桩端平面0.293L(L=4.5m) 处,起吊时桩身最大正负弯矩M max 0.0429KqL2,其中K=1.3; q 3.14 0.352 4 25 1.2 2.885kN/m..即为每延米桩的自重(1.2为恒载分项系数).桩身长采用混凝土强度C30, 级钢筋,所以:一2-一2 一M max 0.0429KqL0.0429 1.3 2.885 4.53.258kNm取桩身保护层的厚度50mm ,那么桩身截面有效直径d 0 0,35 0.05 0.30m M3.258 106s f y h .0.99537 300 300所以按最小配筋率计算A S 0.4% 3002 3.14 4 242.6mm 2台连接钢筋,锚入承台至少30倍主筋直径且伸入桩身长度不小于 5d ,对于沿管灌注桩,配筋长度不小于承台软弱土层层底深度; 所以,4_10(A S 4 3.14 102 4 314mm 2242.6mm 2)314配 筋率为 … 〞八2 ,0.444% % > min 0.4 %.所以,最终3.14 3004A S 4 3.14 102 4 314mm 2其他构造要求配筋见施工图. 桩身强度:(f S)1.0 (10143 314 3002 4 300 314)故满足要求1104495kN R 760.142KN如以下图所示:装的截面图桩身受拉主筋A s236.368mm又由,二级建筑桩基,根据桩径大小配置4〜8根①10〜12的桩顶与承桩的剖面图(2)、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该桩基属于非端承桩,并n>3,承台底面下并非欠固结土,新填土等,故承台底面不会于土脱离,所以宜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按复合基桩计算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目前,考虑桩基的群桩效应的有两种方法.?地基标准?采用等代实体法,?桩基标准?采用群桩效应系数法.下面用群桩效应系数法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3)、九桩承台承载力计算(①一C承台)222承台净面积:A 3.59 3.14 0.35 4 11.385m o承台底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 ck 2 f ka 2 170 340 KPaq c k A c340 11.385Q ck t一也2 430 .1kNQ sk uq.k l i 609 .945 kN Q pk A p q p 721 .219 kN分项系数s p 1.65, c 1.70B c 3.5———0.389 l9侧阻群桩效应系数端阻群桩效应系数 承台土阻力阻群桩效应系数 承台内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承台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承台土阻力分项抗力系数(kN),力标准值,可按?地基标准?中相应的地基土承载力 标准值乘以2取值,〔kN 〕;由于桩分布不规那么,所以要对桩的距径比进行修正,修正如下: SaA皿 0.886——e 0.886 d. nb\3.5 3.52.9530.35群桩效应系数查表得:s 0.8,1 .67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cA C A ce Aje cA cQc kck桩基中相应于每一根桩的承台底地基土极限抗力标准值 q ck承台底1承台宽度的深度范围内〔l 5m 〕,地基土极限抗A c ——承台底地基土净面积〔m 2).A ci ——承台内区的净面积A ——承台外区的净面积f k ——承载力特征值,kP a..e222承台外区净面积A 3.5 (3.5 0.35)2.3275m承台内区净面积 A A c83.5293.140.3524232759057n 2m 2查表得:c 0.14,: 0那么,C 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R:那么,C 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R:取R = 760.142KN(4)桩顶作用验算,桩承台验算(①一 C 承台)荷载取 C 柱的 Nmax 组合:F=6200 kN , M= 510kN ?m , Q=285 kN承台高度设为1.3m 等厚,荷载作用于承台顶面,桩顶伸入承台 60mm ,钢筋 保护层取 80mm ,那么承台有效高度为h 0=1.3-0.08=1.22m ,承台的平均埋深d 2m ;但由于基坑开挖深度为6米,地下水位埋深按3米计算,所以承台埋置于 地下水位以下.本工程平安等级为二级,建筑物的重要性系数.=1.0.那么作用在承台底形心处的竖向力有 F 、G,但是G 的分项系数取为1.2.___2__F kG k 4592.593 3.5210 1.24886.593kN作用在承台底形心处的弯矩M 510 285 1.3 880.5kN 桩顶受力计算如下:9.057 11.385八 2.3275 11.385 0.1114 Q skss609.945 1.671.65721.219 1.650.1114430.1 1.701053.876kNi区c A c 0.14Q pk pp0.80M y max (y 2)4886.593 880.5 1.4 Z -Z 2―96 1.4 647.776kNQ maxF kG knQF kG kM y maX逊93 8805单337.505kN(y i )96 1.44886.5939542,955kNR 760.142KN 符合要求Q max 647.776 kN 1.2R 1.2 760.142912.1704 kNQ min 0Q 542 .955 kN R 760 .142 kN满足要求M x ——作用于承台底面的外力对通过群桩形心的x 轴的力矩设计值V \——第i 桩至x 轴的距离荷载取 M max组合:F=4715 kN , M= 670kN ?m, Q=385 kNF G 4715 3.52 2 10 1.2 4715 294 5009kNM 670 385 1.3 1170.5kN桩顶受力计算如下:F G M y maxN max 2n(y \ ) F G M y maxN min/ 2、n(y i )F G 5009 N556.556kNn 9N max 678.483kN 1.2R 1.2 760.142 912.1704kN N min 0 N 556.556kN R 760.142kN 满足要求5009 50091170.5 1.6 6 1.621170.5 1.6 6 1.62556.556 121.927 678.483kN556.556 121.927 434.629kN6、承台设计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承台是正方形,双向配筋相同桩承台设计(C 柱)由于桩的受力可知,桩顶最大反力N max 678.483kN ,平均反力N 556.556kN ,桩顶 GN jmax N max 678 .483净反力:nN jmin N —523.889 kNn(1)、柱对承台的冲切层厚度取80mm.故取 出x 925 mm故取 a 0y 1025 mm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w 800mm 时,Bh=1.0;当 h n2000mm 时,取 Bh = 0.9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hp冲切力设计值:F | F Q6200 1 760.142 5439.858kN% 1200mma y1025mm a xx925mm:即 h 0/a y满足要求即:冲垮比oxa oxh 09250.758 1220a oy 1025 oy -y 0.840 h 0 1220冲切系数 0x — ox084 0.2 0.758 0.2084 八 0.877084 0yoy02 0.840 0.2 0840.808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t 1100kP a 3.51 2 2 10 1.29678 .483 32.667645 .816 kN计算截面处的有效高度h o1300 80 1220mm,承台底保护当00.20h 0时,取0.20h 0;当 0h 0时,取 0 h 0 ,满足0.2 —1.0 0.2h 0 244.mma 0x 1400 350/2 600/2 925mmh . 1220mm0.2h 0 244.mm a 0y 1400 350/2400/2 1025mm h 0 1220mm2 0xb c a 0 y2 0.8770.4 0y b c a 0xhp f t h满足要求(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角桩的冲切系数GC ——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的距离(m),此处应取桩的有效范度;GC a 1x ,a 1y ——从承台底角桩内边缘引一450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当柱或承台边阶处位于该450线以内 时,取由柱边或变阶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h 0 1200mm a y 1025mm a x 925mm:即 h 0/a y 1 满足要求al yax[1x (c 2 y) 1y (G])] ph f t h .1.0250.585 0.525 0.53821478.602 KN N max 678.483KN iax6448.329KNF l 5439.858KN1.0250.808 0.6 0.9250.968 1100 1.22由图9.1.1 ,叩 a °x925mm; a 1ya 〞 1025 mm; c 1 c 2525mm角桩冲垮比1xa 1xOxh e0.758;0y氏 0.840 h 01 x1x0.56 0.20.560.758 0.20.5850.56 0.2 0.56 0.840 0.20.538iy角桩的冲切系数;iy角桩冲跨比,具值满足0.2〜1.0 ,a 〔x0.9250.525 2 0.968 1100 1.22满足要求〔3〕、斜截面抗剪验算截面有效高度h o 1.22m,截面的计算宽度b b 3.5 2 0.08 3.34m,混凝土的抗压 强度f t 1100kPa,该计算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s 800/h o 1/4800/1220 /1/4 0.9 对। ।斜截面对于柱下正方形独立承台,只需要对柱的一个轴进行验算承台的斜截面抗 剪承载力即可.?桩基标准?规定,剪切破裂面为通过柱边和桩边连接线形成的斜 截面,抗剪验算应满足:垂直于x 方向斜截面的最大剪力值,可取抗剪计算截面一侧的桩顶净反力设计值总和〔kN 〕; V y ——垂直于y 方向斜截面的最大剪力值, 可取抗剪计算截面一侧的桩顶净反力设计值总和〔垂直于x 方向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垂直于y 方向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延轴方向一边的桩数0.3时,取 =0.3;当 3.0时,取 0.922645.816 1937 .448 kN 满 足要求对II II 斜截面:a y 1025 mm ;nV x V °x nV y V °y式中:VV °x V °ykN ) kN )V 0x = hsf c b y h .,V °y =hsa x 925mm;剪跨比 xh 0-0.758 ;所以:0.758 ; 剪切系数1.75x 1.0x肃T0 a955hs3 N j maxf c b y h . 3 645 .8161937 .448 kN 0.9 0.955 1100 3.34 1.223852.520 kN V 3N jmaxiaxV 3N 3 556 .5561669 .668 kNhs f c b x h 00.9 0.951 1100 3.34 1.22 3836.383kN V 3N3 556.556 1669.668kN 满足要求 (4)、受弯计算:承台I-I 截面处最大弯矩M y 3N jmax X 3 645.816 (1.4 0.3) 1937.448 (1.4 0.3) 2131.193kN.m2级钢筋 f y 300N / mm , f t 1100 kPa .f c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h .——构件截面面积;A S ——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f y — —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所以:A s 6469.924mm 2承台 II II 截面处最大弯矩 M x 3N 1669.668 (1.4 0.2) 2003.602kN.m级钢筋 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y 300N/mm 2,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t 1100kPa .剪跨比 ya y一 °a 0剪切系数1.75x 1.0 0.840 1.0人1.750.951 A s0.9f y h 02003.602 1060.9 300 122026082.580mm 2由于:A S 6082.58S 0.1493% b%3340 1220min0.15%A sM y 0.9 f y h .2131.193 106 0.9 300 122026469.924mm 2由于:A q 6469.9243-0.1588%b 0儿 3340 1220min0.15%所以,选用33 16 〜间距为S 100 mm,A s 6631 .68 mm 26469s〔双向布置〕如以下图所示:X截面桩基剖面图2 .924 mmY截面桩基剖面图7.桩根底沉降验算采用长期效应组合的荷载标准值进行桩根底的沉降计算.由于桩根底的桩中央距S 1.4m 6d 6 0.35 2.1m ,所以可以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桩基的最终沉降量表达式为:m nZ ijij Z i 1 j i 1 je %j iE si式中:S ——桩基的最终沉降量〔mm 〕;S 1——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经验系数〔mm 〕;S 1——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经验系数,当无地区经验时,可参考:非软土地区和软土地区桩端有良好持力层时,=1;软土地区,且桩端无 良好持力层时,当 lW 25m,=1.7;当 l 25m,=5.91 20 ;71 100S'l 桩长〔m 〕;e——桩基等效系数e——桩基等效系数.定义为:群桩根底按明德林解计算沉降量S m 与按布氏解计算沉降量S B 之比,可按下式简化计算:式中:C o, C1, C2 ——反映群桩不同距径比长径比L,及承台的长宽dd比生等因素的系数,可查?根底工程?的附录IV 表.Lc, Bc, n 分别为矩B c形承台的长、宽及桩数.In b ——矩形布桩时的短边布桩数,当布桩不规那么时可按n b J 吗,■, L c近似,当.计算值小于1时,取n b = 1m ——角点法计算点对应的矩形荷载分块数P oj ——角点法计算点对应的第 j 块矩形底面长期效应组合的附加力,kNn ——桩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C on b 1 -二,n ba( n b 1)C 2nB c L c 'E si ——等效作用底面以下第I 层土的压缩模量〔MR 〕;采用地基土自重压力至自重压力加附加应力作用时的压缩模量42 1j ——桩端平面第j 块何 在计算点至第i 层土,第i 1层土底面的距离〔项ij , i1j——桩端平面第j 块荷载计算点至第I 层土,第i 1层土底面深度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可按标准附录 G 采用矩形根底中央点沉降nzzz z i i z i 1 i 1eP 0"iE si计算各层土的自重应力:si第i 层土的重度,在地下水位以下用浮重度式中: 根据矩形长宽比■a及深度比冬刍z 1 2z 1 'bB cc查附录G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4,按应力比法确定,且 4处的附加应力z 与土的自重应力c 应该符合下式要求:0.2 °csi第i 层土底的自重应力,hi第i 层土的厚度,由于:B C H 1j_ _9_ d 0.3525.7sad1.4 0.35n b查表得:用内插法算得C o =0.06101=1.603 C 2=11.505e cn —1——0.061 C 1(n b 1) C 21.603 (3 1) 11.5050.197竖向荷载标准值: F k 4715/1.35 3492.593kN基底自重应力:G k d l 2 19 3 19.9 5 20.5 1 21 /11 102 9111.2kPa3492 .593 3.52 111 .23.5 3.52 193 19.9 5 20.5 1 21 /11 10 2 9111.2kPa基底处的附加应力:P 0P kc 396.310 111.2 285.110kPa c桩端平面下的土的自重应力c 和附加应力z( z 4 P0)计算如下: 一下不是特殊值用内插法计算:a(下面中的l b 3.5/2 1.25m 分别是小矩形的长与宽) ①.当在桩基下z=0时的自重应力:i h i 19 10 2 19.9 10 3 (20.5 10) 5 (21.0 10) 1111.2kPa在桩基下z=0时的附加应力:0.25,2 4 P0 4 0.25 285.110 285.110kPa ②.当在桩基下z 2m 时:⑤.当在桩基下z 6m 时基底处应力:P k F 〞实体深根底基地处原有 的土中自重应力396.310 kPac1lb 1, zb 0,c2ih i 111.2 2 (21.0 10) 133.2kPa1b 1, zb 21.25 m0.112,z2 4 P 0下z 4m 时c3 ih i 111.2 4 (21 10) 155.2kPalb 1,zb 41.25 32O .40,z 4桩基下z 5m 时.4ih 111.2 5 (21 10) 166.2kPalb 1,zb 51.25 4.°,0.027,z4 0.112 285.110 127.729kPa ③.当在桩基p 0 4 0.040 285.110 45.618kPa ④.当在4 p 0 4 0.027 285.110 30.792kPaih 111.2 6 (21 10) 177.2kPa各层土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成果表位置深度z i m z i /bl /bksz 4k s P n呜自重应力s呜1 0 0 1 0.2500 285.110 111.2 2 2 1.6 1 0.112 127.729 133.234 3.2 1 0.040 45.618 155.2 45 4 1 0.027 30.792 166.2 564.810.01921.668177.240.20.2 4 0.2 166.2 33.24kPaz30.792kPa故沉降计算截止到4号砂土状强风化岩 查标准得,当2, 3, 4,位置上的:2=0.1939,3 0.1310,4 0.09671 0.197285 .1102 0.19394 0.1312 0.19395 0.09764 035.035.035.03.13 m m 小于标准允许值,所以满足要求.1 ―—09— 1300 8000.9682000 800zb61.25 4.0,0.019, z 4 P 0 4 0.019 285.11021.668kPa30 .792166 .20.1850.2ne Piz i 1 i 1E si131。
人工挖孔桩基施工方案范文
![人工挖孔桩基施工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c861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4.png)
人工挖孔桩基施工方案范文
在工程建设中,挖孔桩基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它具有承载能力强、适用范
围广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人工挖孔桩基施工方案的设计要点和执行步骤。
一、方案设计要点
1.地质勘察:在选择挖孔桩基施工位置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确定地层情况,以便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案。
2.挖孔桩基设计: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设计合理的挖孔桩
基尺寸、深度和布置方式。
3.工程材料准备:准备好挖孔桩基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挖孔
机、导管、钢筋、混凝土等。
4.施工工艺设计:制定科学的挖孔桩基施工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过程
安全、高效。
二、执行步骤
1.挖孔桩基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地面标定挖
孔桩基位置,做好引导标志。
2.挖孔:采用挖孔机进行挖孔作业,按设计要求逐步挖取孔洞,注意
保持孔洞的垂直度和直径。
3.钢筋安装:在挖孔洞内安装预埋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间距
均匀。
4.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逐层浇入挖孔洞中,并采用振捣器进行振实
处理,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
5.桩顶整平: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水平仪对桩顶进行整平处理,
保证桩顶水平度达到要求。
6.养护:对挖孔桩基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稳定。
结语
人工挖孔桩基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执行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合理
的方案设计和严格的执行步骤,才能确保挖孔桩基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人工挖孔桩基础方案
![人工挖孔桩基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fc4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d.png)
人工挖孔桩基础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项目,位于_____,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建筑结构形式为_____,基础设计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二、人工挖孔桩基础设计1、桩型选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建筑物荷载要求,选用圆形人工挖孔灌注桩。
2、桩径与桩长桩径设计为_____mm 至_____mm 不等,桩长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为_____m 至_____m。
3、桩身配筋桩身纵向钢筋采用_____级钢筋,箍筋采用_____级钢筋。
纵向钢筋应均匀布置,箍筋间距根据桩身长度和受力情况进行设置。
4、桩端持力层桩端持力层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_____岩层,其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2、材料准备准备好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施工机具准备配备挖孔所需的提升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混凝土浇筑设备等。
4、现场准备平整场地,做好排水系统,设置测量控制点。
四、施工工艺流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桩位放线,设置桩位中心控制点和桩位标高控制点。
2、挖孔人工自上而下逐层开挖,每开挖 1m 左右进行一次护壁施工。
挖孔时应注意保持孔壁垂直,防止孔壁坍塌。
3、护壁施工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厚度一般为 100mm 至 150mm,每节护壁高度为 1m 左右。
护壁钢筋应与桩身钢筋连接牢固,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4、排水与通风在挖孔过程中,如遇到地下水,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
同时,应保证孔内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终孔验收当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终孔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孔深、孔径、孔底岩土性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在孔内安装钢筋笼时应保证其位置准确、垂直度符合要求。
7、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应分层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质量。
桩基础毕业设计实例
![桩基础毕业设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6698340912a21614792908.png)
目录1 .建筑设计资料 (1)1.1 上部结构资料 (1)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1)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1)2.1 选择桩型 (1)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2)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4.1 ①—C柱的桩和承台的确定 (4)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5.1 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①—C承台) (5)6 .桩顶作用验算 (6)6.1 四桩承台验算(①—C承台) (6)7 .桩基础沉降验算 (7)7.1 C柱沉降验算 (7)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8.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9 .承台设计 (10)9.1 四桩承台设计(C柱) (10)10.参考文献 (13)1.建筑设计资料1.1 建筑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七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底层层高3.4m(局部10m,内有10 t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m,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附图。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2.1。
表1.2.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2.1 选择桩型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②层是灰褐色粉质粘土,第③层是灰色淤泥质的粉质粘土,且比较厚,而第④层是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所以第④层是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
某服务中心人工挖孔桩施工设计方案
![某服务中心人工挖孔桩施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3c05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0.png)
某服务中心人工挖孔桩施工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提供了一个人工挖孔桩施工设计方案,用于某服务中心的地基加固工程。
该方案旨在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在设计方案中,将介绍施工的方法、工艺流程以及所需设备和材料。
2. 施工方法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它能够提供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本方案采用了以下的施工方法:2.1 预先确定桩的位置和布置在施工前,需要预先确定桩的位置和布置。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和设计要求,确定桩的位置,并制定相应的布置方案。
2.2 挖掘桩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使用适当的设备(如挖掘机)进行桩孔的挖掘。
在挖掘过程中,应注意桩孔的准确度和垂直度。
2.3 设置桩体在挖掘好的桩孔中,设置桩体。
桩体应具备足够的长度,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桩底深度。
2.4 灌注灌浆材料在桩孔中,进行灌浆材料的灌注。
灌浆材料应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和黏附性,能够填满桩孔并紧密地与周围土体接触。
2.5 整理桩顶在灌浆材料凝固后,对桩顶进行整理,以保证桩顶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6 桩身标定对桩身进行标定,以便检查桩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3. 工艺流程根据施工方法,可以得到以下的工艺流程:1.预先确定桩的位置和布置。
2.挖掘桩孔,注意准确度和垂直度。
3.设置桩体,确保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4.灌注灌浆材料,填满桩孔并紧密接触周围土体。
5.等待灌浆材料凝固。
6.整理桩顶,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
7.对桩身进行标定,以便后续监测。
4. 设备和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材料:•挖掘机:用于挖掘桩孔。
•灌浆设备:用于灌注灌浆材料。
•灌浆材料:提供填充和增加桩体承载力的作用。
•制桩机:如果需要设置桩体的话。
5. 安全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操作证书。
•所有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挖掘桩孔时,必须注意周围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桩基础截面设计与配筋
图9.1 桩身大样图
9.2.1 上部传到基础上的轴力标准值
KMAX N 的计算:
1082.5190.911.912K A K K K N N N N =++=++=风活恒 1265.5258.913.215K B K K K N N N N =++=++=风活恒 1591.8229.213.218K C K K K N N N N =++=++=风活恒 1490.3155.130.01
6K D K K K N N N N =++=++=风活恒 取 1834.2kN KMAX KC N N ==
的计算:E K M A
X N 11
1082.5190.957.91235.85kN 22EKA K K K N N N N =+
+=+⨯+=活恒地震 11
1265.5258.964.51459.45kN 22EKB K K K N N N N =++=+⨯+=活恒地震
11
1591.8229.264.51770.9kN 22EKC K K K N N N N =++=+⨯+=活恒地震
11
1490.3155.1193.91761.75kN 22
EKD K K K N N N N =++=+⨯+=活恒地震
取 1770.9k N
E K M A X E K C
N N == 9.2.2 桩基础截面设计
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 q
U K P
s i a i
p a
P
Q l q A μ
=+∑
单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
UK R Q =
① 杂填土:层厚2.5m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20kpa sik =; ② 粉质粘土:层厚2.0m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68kpa sik =;
③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4.5m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100kpa sik =; ④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3.5m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140kpa sik =; ⑤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嵌入层厚0.5m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pa q 2500kpa =。
q UK P sia i pa P
Q l q A μ=+∑
2
2
(20 2.568 2.0100 4.5140 3.5)25004
3537.41963.5d d d d ππ=⨯+⨯+⨯+⨯+⨯=+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计算要求: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作用力下应满足: R N EK 25.1≤,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R N E K M A X 5.1≤
轴心竖向作用力下:
2/25.1UK KA Q R N =≤
即 21834.2 1.25(3537.41963.5)/2
0.62m
d d d ≤⨯+≥
, 又 0.8m d ≥
取 0.8m d = 扩大头部分取 1.2m D = 偏心心竖向作用力下:
2/5.1UK KA Q R N =≤ 即 21770.9
1.5(3537.41963.5)/2
0.52m
d d d ≤⨯+≥, 又 0.8m d ≥
取 0.8m d = 扩大头部分取 1.2m D =
综上,所有桩基直径取 0.8m d = ,扩大头部分取 1.2m D =,满足要求。
9.2.3 桩基础截面配筋计算
桩基础中混凝土抗压承载能力强,所以一般按构造配筋。
配筋率: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 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截面主筋配筋:
%
52.0%)2.0%65.0(3002000800
2000%2.0min =-⨯--+=ρ
222s m i n 0
3.14
0.52%0.52%8002614mm 44
A A d πρ==⨯=⨯⨯= 选配11
18@230,2s 2799.5mm A =。
箍 筋: 采用螺旋箍筋,6@200φ 加劲箍: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