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高考作文解析
(精致)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解析
![(精致)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f2e7c9ed630b1c59eeb5fb.png)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白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 宾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 朽的信念。
语文Ⅱ(附加题) 20.用“/”给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13.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 用?(4分)
13.特点:既是容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 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
状态。
12.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 (6分)
12.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 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 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 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D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 顶。
仆之所拒,拒为师 弟子名,而不敢当
不是这样的。我所拒绝的是老师
其礼者也。若言道、 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那师生的
讲古、穷文辞,有 礼仪。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
来问我者,吾岂尝 古事、穷究文辞上有人来请教我
嗔目闭口耶?
的,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过吗?
吾子文甚畅远,恢 恢乎其辟大路将疾 驰也。攻其车,肥 其马,长其策,调 其六辔,中道之行 大都,舍是又奚师 欤?亟谋于知道者 而考诸古,师不乏 矣。幸而亟来,终 日与吾子言,不敢 倦,不敢爱,不敢 肆。苟去其名,全 其实,以其余易其 不足,亦可交以为 师矣。如此,无世 俗累而有益乎己, 古今未有好道而避 是者。宗元白。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861eeaa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1.png)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李彬按:以下记叙文,不一定都是非常优秀,只是阅卷专家组感到新鲜。
通过人景、物景、事景、场景来表达自己对材料的看法,是生活化文化作文必然的呈现方式。
但呈现过程的文学化,是高考记叙文区别小学生和初中生记叙文的关键要素。
这也是为什么文化作文是将文化价值观,通过文学的方式呈现的道理。
理解这一点,就懂得为什么文化作文将描写、叙事的基本功,作为小学和初中的重点训练,而将记叙文到小小说和散文化的训练,作为序列层级来打造。
同时描写的真实感与细节感、情景化与诗意化,叙事的生动性与曲折性,一直是作为文化作文生活化训练重点提升。
理由皆在于此。
获得满分的第一篇作文是我校高三(30)班周响同学《青春万岁》,在此向周响同学表示祝贺!向教学周响同学高中语文的祁利莹老师、董健老师表示祝贺。
青春万岁江苏一考生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
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细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活的,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本语教程》,水蓝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
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50374cd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8.png)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第一篇: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所选“材料”是“故事性”的,简称为“山洞·烛光·蝴蝶”。
这种有人有事、有头有尾的记叙性短文,由于“形象大于思想”,故包蕴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多达几十个。
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
但是,我们划定了“含义边界”,即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某一含义,进行写作。
去年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美。
只要涉及上述某一点,就算切题;如果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就是跑题。
打个比方:叫你写江苏人,你可以在苏南、苏中、苏北任写一个人或一些人,但绝对不能写到安徽、上海等省市去。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
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
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
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
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
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
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倒可能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
这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高考作文之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之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a8a9a871fe910ef12df8ef.png)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篇一: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及点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高中生应当写好记叙文从1999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起,文体不限已经15年了。
就是说,记叙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视同仁已经15年了。
但是,不知是何缘故,在江苏,乃至全中国,高中作文教学依然严重偏向于议论文。
我们接触过不少考生,都说:“老师不教记叙文!”“老师不让写记叙文!”有的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宣告:“我不会写记叙文!”一个高中生竟然把“不会写记叙文”视为天经地义,这,就值得中语界高度警觉了!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故写作的基础工程是“记叙文”,记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记叙文写不好其他文体必定写不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回忆道:“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再说。
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高中生茅庐未出,对世事人生了解得相当浅,要他们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所以,在目前的高考作文中,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
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
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相反,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人。
电影《城南旧事》借助一个小女孩的瞳孔凝视种种风物人情,拨动了千万人的心灵弦索,鸣响了“大美”之音,至今令人怀想。
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能解放一下高中少男少女的天真可爱的眸子呢?一种颠倒了的“认识论”。
一种颠倒了的“作文教学理念”。
恳请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把这种颠倒再颠倒过来。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全文5篇)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0a18e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60.png)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全文5篇)第一篇: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新面孔多,变化之大超乎意料――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江苏一所顶级高中名校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认为:经历多年相对稳定后,今年的江苏卷终于来了一个大变脸。
只是变化之大超乎意料,估计也超出一些考生的应对能力。
首先是布点的变化。
这主要体现在语知和运用。
乍看前五题,全是新面孔,考查点与近年完全不同。
表现在,词语辨析,除成语还有双音节实词;同时出现了江苏卷从未有过的对联下联的选择、用语得体的判别、语言连贯句子的选择、漫画寓意的选择。
变化之大,令考生措手不及。
尽管《考试说明》中出现的考点无论新旧,均有考查的理由,但一下子出现如此之多的新面孔,似乎与江苏命题多年坚持的“稳中有变”原则不太一致。
而2014年《考试说明》新增考点(字形、标点、语意提炼),在全省都成迎考热门的情势下一个都未涉及,让全省师生一起扑空。
其次是题型的变化。
语用题取消文字题,全用选择,与近年江苏卷方向完全相反。
文言文取消人物性格分析和文意理解选择题,换成虚词选择和文意理解问答题,翻译由三小题变为两小题,分值减为8分。
体现命题者反猜题的良苦用心,但也有故意为难考生之嫌。
再次是文本类型的变化。
文言文取材于柳宗元的一封书信,一改以往写人叙事风格;古诗考查韦应物和李商隐两首诗,第一次出现比较阅读;大现代文考长篇节选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著名段落“安娜之死”,体现对经典的回归,而小现代文则模糊文体界限,考查朱良志《乾坤草亭》(其实应为论述类文本)。
文本形式的变化体现了命题者对考卷呈现形式的创新追求,值得肯定。
通观全卷,清新,灵动,创意连连,确有可喜之处,但步子过大,难免有操之过急之惑。
相较于近年江苏卷,语知和运用的变化,与其说是一种创新,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换角度看,这样的命题对应考者来说,也是一个提醒。
无须徒劳猜题押宝,不要一味迎合追风,过分热衷于“应变”,而全面备考,逐点夯实,老老实实抓常规,似乎更有必要。
2014江苏高考作文讲评
![2014江苏高考作文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ca86aebbf705cc175527099e.png)
青春不朽根据以下材料,选择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这道作文题的题料只有两句话,乍一看好像是人们在面对青春这个话题时,所表达的相互对立的两个观点:一个认为“不朽”,一个认为“会老去”;一个理想,一个现实;一个说的是精神(虚),一个说的是肉体(实);甚至还可以说,一个积极,一个消极。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仔细再读,我们便能发现,其实,“有人说”和“也有人说”并不是从同一个角度说的:一是从青春的价值意义的角度说的,一是从人的岁月年龄的角度说的。
这样来看,这两句话所表达的观点其实并不相互对立,只不过一个从正面说“青春不朽”,一个从反面讲青春易逝,两者的交集是“(要)珍惜青春”。
所以,这道作文题的题料很像所谓旧材料作文的“导语”,就差“以‘(要)珍惜青春’为题作文”这行字了。
从作文立意必须与材料相切合的角度看,同学们在作文中如果单说“青春不朽”或是青春易逝,是有些问题的。
当然,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高考试卷命题人和阅卷人不可能是同一班人马,而阅卷标准又是要结合考生的答卷情况(所谓采样分析)来做的。
因此,不排除出现“这样写”的考生多了,“这样写”也算切题或基本切题的情况。
但是,就算因为单写“青春不朽”或是青春易逝的考生多了,阅卷专家组做出“这样写也可以”的让步,但要想在作文中取胜拿高分,还是要从两者的交集点上来立意作文。
估计大家在纸质媒体上看到语文高考卷前,应该在网上查看过高考作文题了。
我们现在在网上看到的江苏2014年高考作文题,不但文字表述上有出入,而且“什么是不朽”的标题加得实在是糟糕——题料中的“不朽”是有明确所指,考生又岂能罔顾材料写其他“什么”?其实,我最担心的不是学生写“什么是不朽”,而是学生会被材料中的最后一个词“信念”禁锢住。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9f7fc6cc7931b764ce15b8.png)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3分)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3分)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3分)阅渎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二、文言文阅读(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文赏析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f2b1c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7.png)
★以下是考试频道为⼤家整理的《2014年江苏省⾼考语⽂满分作⽂范⽂赏析》,供⼤家参考。
不朽的青春 有⼈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少,我赞同。
⼗⼋岁,很庆幸,我们相遇在这个年纪,相遇在这个可以做梦的年纪,共同造就着我们梦⼀样的青春。
还记得,我们都不想上⾼中,说⾼中太苦了,会受不了的,可是终究没有⼀个⼈会半路退出,却让⾼中成了过得最难忘的三年。
这些年,我们⼀起,风风⾬⾬。
还记得,我们⼀起偷懒。
不想跑操,就⼀块不去,却恰好被⽼师逮个正着,直到学期结束,就⼀次操都没有再敢逃过,只是每次都是怀着不忿的⼼情去的。
还记得,我们⼀起逛街。
每次来学校都⽐规定时间早那么⼀点,然后⼀起去玩,去买⾐服。
可是,每次的结果总是谁都买不到合适的,却总把卖家搞得⽆语。
估计现在街上的店家都认识我们了。
直到现在,⽼板们都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谁知道是哪个丫头的嘴巴太损了呢?! 还记得,我们⼀起减肥。
“肿么办?我⼜肿啦!”……谁都不想⽤运动减肥法,斟酌了三秒钟,都双⼿赞成⾷物减肥法。
于是抛弃了主⾷,取⽽代之的是各类⽔果以及零⾷。
结果,可想⽽知,瘪下去的没有⼈,只有钱包,⼈都吃肿啦。
还记得,每当看到别⼈有朋友带吃的来看望,便会聚之以羡慕的眼神,但随后都会消逝,继⽽都会不屑地说:“什么⼤不了的,我们⾃⼰看⾃⼰!”结果呢……⼤群吃货“共产”,我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记得⼀百天的倒计时那天,憧憬着会出现电影《青春派》中的“等⼀下,泰⼽尔曾经说过……”直到结束都没有⼀句“等⼀下”。
记得毕业那天,我们不顾形象地在班⾥给同学们表演节⽬,即使歌的调已不成调。
⾼考满分作⽂谁都知道,这是我们在校的最后⼀天了。
紧紧相拥,没有谁会掉眼泪,因为是在应⾼兴的时刻,可第⼆天,眼睛都肿了。
现在,我们坐在各⾃的考场⾥,临⾏前相拥着说不要紧张。
很好,我没有紧张,我想到的,只有你们——我的好闺蜜们。
想到的,只有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回忆。
不朽的青春,不朽的我们。
2014年高考作文试题解析资料
![2014年高考作文试题解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dbc7661711cc7931b716e9.png)
一、2014年高考新课标一卷作文简析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此题考点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审题立意】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和哲理)材料内容(关键词):学校运动会,游戏项目,“山羊过独木桥”,规则,突破阻拦,习惯,山羊角抵,转身换位,顺利通过,争议,讨论。
材料特点:今年新课标一卷的作文题与去年“切割钻石”的作文题相比,难度有所增大。
一是,本材料只摆现象,不像去年的作文,材料中的有许多暗示性的话语;另一方面是,即使确定了某一方面的立意,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学生积累的也似乎不多,因此,学生恐怕没什么话可说。
但正因为如此,却不易于产生“千人一面”的现象,恐怕让学生作文各有千秋正是出题者的本意。
但本作文材料以及出题者对材料中行为的双向认可,容易使本来就是非不分、观念不明的中学生更加惶惑,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遇到类似取舍难于做出正确的抉择。
审题立意:分析本材料,要抓住两个重点。
一个是“违背”规则,一个是对这种“违背”的看法。
文中明确指出了“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既然是“激烈争论”、“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可见,材料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边倒的倾向性,而是让我们见仁见智。
2014高考江苏卷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展示
![2014高考江苏卷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e794ae55f5335a8102d220eb.png)
201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解读及满分作文展示-作文教案论文201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解读及满分作文展示特别告知:本刊2014年4期《“走在时代前列”人物素材多维解读》中的人物事迹均是对“青春”与“不朽”的最好注解。
江苏刘国良真题回放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70分)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题解本题依然沿用了上一年的命题形式,为材料作文题,这既迎合了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总体趋势,也体现出了江苏卷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指导与促进中学作文教案改革的命题诉求。
审题要领:1.关于材料第一则言论用“没有……只有……”强调“青春不朽”;第二则以“天真”“自欺欺人”等贬义极其明显的词语对第一则言论的观点作了彻底的否定。
因此,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互异相斥的。
审题时,对这两种观点应作取舍,有自己明确的态度,不能摇摆不定。
2.关于“青春”“青春”是个不定指的概念,既可以作为界定或标明时间区域的词语,理解为青年时代壮丽的时光,少年、青年与“中年”“老年”相对应,具有短暂、美好、珍贵、多变等特点;也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有其象征意义,象征朝气、活力、阳光、雨露、新奇、成长、理想、憧憬、自由等。
“青春”还是一个未定型的概念,亦即处于“青春”时期的所有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并没有完全“成型”,而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故而,思考“青春”,应从表层义入手,读出引申义与象征义,对“青春”进行辩证的深入的思考。
“青春”是珍贵美好的,充满激情和活力,充满希冀和憧憬,但“青春”也有伤痛、烦恼、无助、诱惑、迷惘、无奈、叛逆、迷失、风险;“青春”还会慵懒、怠惰、涣散……青春易逝“速朽”,但也永恒“不朽”。
有志者珍惜青春,无志者蹉跎青春,颓废者糟蹋青春,成功者笑傲青春,落魄者慨叹青春。
2014年高考作文江苏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江苏卷素材运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edea0dccbff121dd368371.png)
2014年高考作文江苏卷素材运用解析作者:吴建刚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4年第35期【考题回放】根据以下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没有生命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命题解读】今年的作文题由两则言论材料组成,关键词是“青春”、“朽”或“不朽”,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哲学意味的材料题。
【考场佳作】终将逝去的青春江苏一考生就像电影《中国合伙人》中那句经典的台词:“如果皱纹终将刻在你的脸上,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到你的心上。
”皱纹终要出现,岁月终将流走,而青春也终将逝去。
对于每个人而言,青春都是美好的。
青春就像一个匣子,里面储藏着激情和活力。
古往今来,不乏有赞美青春的诗篇。
正因如此,青春才显得如此珍贵,而我们对青春也是如此的沉迷和留恋。
可是,人要老去,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自然之力,是任何人都辩解不了的真理。
人类的渺小被岁月一层层抽丝剥茧,明明白白地横亘在历史的姿态里,无论是追求年轻的外表,抑或是追求年轻的心,归根到底,这都是一场与自然之力的战斗,而这是一场注定要输掉的抗争。
俄罗斯撑杆跳“老将”伊辛巴耶娃在近几届的奥运会、世锦赛上频频失败,甚至到达不了曾经的高度,面对采访的镜头,她不无遗憾地说:“好吧,我承认我老了。
”对自己青春已逝的坦率接受,让她在失误之际不但没有受到指责,反而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很多人害怕青春的逝去,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年轻才是值得赞美的,才是人生最辉煌的阶段。
其实不然,正如麦加所说:“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花香,都有自己不同的美丽。
”青春自有青春的活力与张扬,但度过这个阶段才能拥有的成熟和稳重,亦是人生的宝贵品质。
柴静在刚刚进入中央电视台做记者时,自认为拥有青春活力、敢爱敢恨才是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必要条件,可是在进行几次采访之后,当自己“湿答答的青春被一扫而空”,而逐渐被沉稳所取代时,她才知道怎样才能算一个真正的记者。
2014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14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93600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7.png)
2014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解析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技巧1: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除非特定情况,建议学生在写下高考作文的时候,结尾结尾占到两行半的格子,顶多无法少于三行半。
技巧2: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准备工作题目的办法存有2个,你可以回去网络上搜寻作文题目,概括作文老师讲诉的相似技巧;二就是翻看最近一年的《读者》或《青年文摘》等杂志,根据题材挑选一些比较精彩的标题,记下来,也许考试的时候灵光一现可以投影运用。
技巧3: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考试作文的结尾方法很多:六要素结尾法、题记结尾法、悬念结尾法、惹来名句结尾法、排比句结尾法、拟人式结尾法、复述式结尾法、对偶式结尾法、氰化钠修辞学结尾法、巧述典故结尾法、解题式结尾法、诗文提及结尾法……期望学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自学、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用得上。
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
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要注意归纳。
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
技巧4:适度克隆和先进经验,备考备料攒信息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佳作的结构。
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一些散文的结构是很好的,适当对其归纳总结,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
另外必须高度关注去年至今年的社会热点。
技巧5: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一般来说,如果作文建议字左右,那就顶多写下至字。
如果就是“不高于多少字”,建议学生合理安排卷面,把卷面写下满到95%左右高考作文真题预测:生命的格调【金题录像】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馥郁就是丹桂的格调,温润就是美玉的格调,喧闹就是钱钟书的格调。
正像性格同意命运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
钱钟书先生一生莫斯季喧闹,却缔造了不喧闹的人生。
请以“生命的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
建议:①角度自定;②立意自的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14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14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b16c6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8.png)
14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The 2014 Jiangsu Chines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essay topic was "what kind of heart should we cherish?"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我们应该珍惜怎样的心灵?”In today's society, there are constant challenges that people face in their daily lives, whether it be pressures from the workplace, family, or personal struggle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cherish a heart that is resilient, empathetic, and compassionate.在当今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不断的挑战,无论是来自职场还是家庭,抑或是个人的挣扎。
因此,珍惜一个坚韧、有同理心和有同情心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Firstly, a resilient heart is crucial in overcoming obstacles and persevering through difficult times. When faced with adversity, having a resilient heart enables one to bounce back and continue moving forward, rather than being weighed down by the challenges.首先,一个坚韧的心在克服障碍和度过困难时期非常重要。
当面临逆境时,拥有坚韧的心使人能够反弹并继续前行,而不是被困随挑战所拖垮。
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
![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e4215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9.png)
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导读: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及范文:什么是不朽?相关考试作文范文分享给各位同学学习。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选评-精选教育文档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选评-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c632da0d0d233d4b04e6925.png)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选评【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题意解读】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思考,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作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是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第一段材料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段材料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
总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或“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2014年江苏省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评析_高中生
![2014年江苏省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评析_高中生](https://img.taocdn.com/s3/m/52365299998fcc22bcd10d82.png)
2014年江苏省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评析作文题目: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
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比照中,撑开思维的高度去年江苏高考作文除了题料出现问题外,还是一条很好的题目,依旧沿着人文的路子阔步前进。
但是,细致推敲,几年来江苏高考作文似乎都是人文有余,而思维矮化,今年的作文在承继去年新材料作文形式与人文关注之外,添加了思维的骨架;青春是生命绚丽的花朵,可对于青春的理解并非简单能为,尤其是处于青春时期的学生;认识与理解青春是一个自我感悟过程,需要在比照中,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度。
可喜的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做到了人文与智慧比翼齐飞。
我想,本年度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人借助于比照手法,拓宽作文写作的空间,撑开学生思维的高度。
第一层次的比照,青春与非青春。
《致青春》出炉引发了热议,点赞与批判飞舞在网络的世界。
但是,对于青春的思考却一直没有止步,当然,今年江苏作文命题与这部电影并非有多大关联,只是作为教育本身,无法绕过青春的话题,一个人的青春路径,基本决定了他的未来。
何况,苏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专题就是“向青春举杯”,孩子在进入高中之后,首先吟哦的是青春的诗文,基于这样的现实,这个材料会启发学生第一感觉从生命的长度视角去写青春与非青春的思考,由儿童时代转向青春时代,带来了思想的准备与身体的变化。
需要补充的是电影《致青春》之“青春”内涵与学生视域中的“青春”是不同的。
电影似乎挂着“致青春”之名义,却只是讲了青春的爱情、青春的迷茫与没有自我坚持的堕落;而本次高考作文的题料是从价值观的角度来审视青春。
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作文的材料“说青春”,似乎要生发出一个困惑:青春是不是永恒的?写青春就是思考与追问青春的本质,在青春与非青春之间徘徊!感觉,这样的比照是仅仅是写出了材料的表层,要写出深度,需要向更深处进发。
江苏高考作文2014
![江苏高考作文2014](https://img.taocdn.com/s3/m/d16601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b.png)
江苏高考作文2014江苏高考作文是每年高考时的必考题之一,而2014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的选材和要求为《校园安全全面推进》。
这个题目表明了江苏省教育部门对于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视,也反映了学生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江苏高考作文2014的主题,并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问题。
校园安全一直是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高考作文题目选择“校园安全全面推进”,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视,以及对学生的期望。
作为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校园安全做出贡献,保障自身和其他同学的安全。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校园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近年来,各种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无论是校园欺凌、校园暴力还是食品安全等问题,都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对这些问题高度警惕,积极参与到校园安全工作中来。
其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校园安全知识。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问题。
在学校和社会上,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安全演习、听取安全教育课程等方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这样不仅能够保护自己,也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
学校一方面应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感。
而我们作为学生,也可以通过成立安全宣传团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等方式,传播安全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我们还可以举报校园欺凌、暴力等不良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家庭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家长在教育子女的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了解和关注,与学校共同协作,共同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支持,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校园安全全面推进》突显了当时江苏省教育部门对校园安全的关注和期望。
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校园安全是我们应该关注和参与的重要议题。
2014江苏高考作文
![2014江苏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f88440561252d380eb6e3e.png)
2014江苏高考作文【篇一:2014年高考江苏满分作文】201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2014年6月25日《扬子晚报》b2版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
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
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
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
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
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
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倒可能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
这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
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
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
2014江苏高考作文评析(青春)
![2014江苏高考作文评析(青春)](https://img.taocdn.com/s3/m/41e51078b84ae45c3a358c0f.png)
•
直到现在,正在经历花样青春的我才开始有点 明白阿婆的青春。我一直以为,青春是需要绽放的 ,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要经历欢喜、悲痛、叛逆的 ,那才叫青春。然而,阿婆的青春显然不同于我们 的青春。有一条新的花裙子便可以兴奋上好几天, 细致地打理好家中所有家务,以及不辞辛劳地制作 桂花糕,为自己能担起家中一份担子而满足。这是 不同的两代人之间不同的青春,阿婆的青春多了一 份责任。
写议论文要注意三点: 第一点,“青春是不朽的”,但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是不朽的。那什么样的人的青春 才不朽呢?一定是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青春,才有意义,才不朽; 第二点,青春不能完全以自然年龄来评价。有的人虽然徒有青春的年龄,青春的容 颜,但没有青春的风采,挥霍青春、浪费青春,这样的青春,转瞬即逝,未老先衰;有 的人虽然老了,但老当益壮、老骥伏枥,仍然充满了雄心壮志,去追求,去奋斗,去实 现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这样的精神,就是不朽的。就像臧克家的名言:有的人 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三点,要有准确而有力的材料,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举两个例子:有一个青年叫 秦跃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聘成为湖南一个偏远山村的村主任助理。一年多来 ,他逐渐融入村民,了解他们的诉求,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为村民做成了不少事:修 筑水渠,维修道路,安装路灯,建养老院……还有一个青年左扬民,当很多官二代、富 二代都在集体炫富时,这个留学生却在网上晒苦,他晒在国外端盘子、卖寿司、送报纸 ……干各种苦活累活,他在一年之内瘦了40斤。 这样的人怀抱远大的志向,靠自己的双 手去创造生活,帮助他人,这样的青春是不朽的,这样的人会被人们永记。
谢谢,再见!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们学会“忘记”。生活中的挫折, 他人的是非之语,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 的伤害多了,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 。而学会忘记,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药”,青春上 的伤痕也会加速愈合。(怎么办:2、学会忘记) 一提到青春,人们自然会想到“热血”和“激情”,但 青春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热血和激情,更须难得的一份沉 稳。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绚丽却无法持 久;只有多一份沉稳,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而 且永恒。 (使论述更加严密的一段)
2014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2014江苏高考语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c222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1.png)
2014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信念与坚持》,以下是一篇高质量的范文:信念与坚持。
信念和坚持是成功的双翼,它们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石。
正是因为有了坚定的
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才使得一个人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信念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力量,它是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许。
有了
信念,一个人才能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能在挫折中不气馁。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能把世界搬到他的脚下。
”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让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被击倒,让一个人在迷茫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凭借着对科学的信念和对自己才华的信心,最终成为了世界级的科学家。
他的信念和坚持,成就了他的辉煌人生。
而坚持,则是信念的实践和延续。
没有坚持,信念就只是一种空洞的口号。
只
有坚持,才能让信念变成行动,变成成就。
坚持是一种毅力和耐心,是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坚持是成功的唯一秘诀。
”只有坚持,才能使得一个人在挫折面前不退缩,不言败。
比如,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是凭借着对发明的坚持,才创造出了一件又一件伟大的发明。
他的坚持,成就了他的伟大成就。
信念与坚持,是两种不可分割的力量。
有了信念,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有了坚持,才有了成功的保障和成就。
只有信念和坚持相辅相成,才能让一个人走得更远,成就更大。
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怀有信念,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江苏高考作文解析【篇一: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一、审题今年作文材料与去年“烛光﹒蝴蝶”的性质不一样。
一为哲思,一为故事。
今年重“聚焦”,去年贵在“多元”。
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有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做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十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
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现列简表示意如下:身体(可朽)青春﹛精神(可不朽)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
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二、判分1、判分原则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鉴于许多考生习惯于熟点写作,多以“青春不朽”为题,阅卷时务请关注如下三个方面:①看“青春”的界定是否恰当。
“青春不朽”或者“不朽青春”为题,均建立在精神层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须判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精神青春”的特质,如“靓丽”、“朝气”、“纯真”、“冲动”、“张扬”、“青涩”、“梦想”、“好奇”等相关特质。
如果全文没有关于“青春”精神特质的描述或诠释,则视为概念模糊、判断失当处理。
这类文章,原则上不能及格。
②看是否“讲道理”。
重点判断是否对“精神青春”、“所以不朽”或“怎样不朽”进行分析和论证,是否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
凡能够在分析与论述中得出“不朽的是沉淀在人类心灵中不会消失的东西,不朽的青春是一种来之于心也存之于心的东西”之类的结论,应该视为见解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在常识、常理范围内有分析,有议论层次,说理有一定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如果见解平等陈旧,至于浅表,论证分析比较简单,虽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如果仅仅是“青春不朽”的整体打包,或者堆砌熟知的事例故事,原则上判为“五类卷”。
③对于把“青春”理解成一种“记忆”,或者通过“校园青春记忆”等故事进行演绎,务必请关注其“青春记忆”是否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甚至薪火相传。
如是,可视为切题;否则,视为偏离题意。
4、个案处理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勺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终评 70分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无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枕头里的稗草籽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咋咋热热闹闹地去收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是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青春的……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
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如斯,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
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呀声中醒来,然后看到她梳着一个大辪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
从孟夏到深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躬……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
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老的生命。
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羽绒枕头,姨婆就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
宽阔的水泥路上,新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
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抓住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
他们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庄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
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月,永不老去。
老旧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
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说明】这篇文章是专家组在阅卷中印发的简报。
一评45分,二评59分,三评45分;专家组终评70分。
这显然是一篇极优秀的考场作文。
为何三位老师中有两位老师给45分?据我们组长说,这篇文章的字真的是太潦草!暂不考虑那两位给45分阅卷老师的责任心,从电脑阅卷角度而言,这篇文章给45分有它必然之处。
这篇作文如果不是给专家组或复查组给发现了,不就是45分的命运吗?这个事例虽然是个个案,有点夸张,但它的确是真实的,更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2014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选之一【郑重提示】高中生应当写好记叙文从1999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起,文体不限已经15年了。
就是说,记叙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视同仁已经15年了。
但是,不知是何缘故,在江苏,乃至全中国,高中作文教学依然严重偏向于议论文。
我们接触过不少考生,都说:?老师不教记叙文!??老师不让写记叙文!?有的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宣告:?我不会写记叙文!?一个高中生竟然把?不会写记叙文?视为天经地义,这,就值得中语界高度警觉了!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故写作的基础工程是?记叙文?,记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记叙文写不好其他文体必定写不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回忆道:?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再说。
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高中生茅庐未出,对世事人生了解得相当浅,要他们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所以,在目前的高考作文中,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
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
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相反,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篇二:2014年高考作文:201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十七篇】2014年高考作文:201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十七篇高考作文2014-06-25 1714201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
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
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
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
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倒可能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
这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
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
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