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193)经典课文,常读常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常听到同事在教材改版时抱怨,好不容易熟悉的教材,又改掉了,又要花费精力重新备课了,每当此时,我都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老教材就不要备课了?你准备的那些东西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什么学生都放之四海而皆准吗?而我校的一位老教师,省特级教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堂课还没备好,还不满意,应该还有深度的更契合作者本意的解读。相形之下,理念的区别、态度的差异判若云泥。

众所周知,老教材大都是经典文本。而这样的文本,到底要表达什么观点,有个专指和能指的问题。作者本意即“专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千江有水千江月”则为“能指”。此即清代词学家谭献在《复堂词录》中所提“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心何必不然”之意。这种比较开放的阐释思路赋予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可以超越作者意义的权利,因此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力地甄别读者的文学鉴赏的能力,也为重构经典的可能提供了理论依据。诚如苏轼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无论什么课文,每读一遍,都可能有新的感受,特别是经典课文,它有更多的创作空白,召唤着读者用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验去填补,它们如同一座座挖掘不尽的宝山,每一次的涉足,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因为阅读过程中,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不是一次完成的,随着阅历的增加,经验的丰富,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会逐渐深入,乃至产生新的认识,王冶秋十几遍读《阿Q正传》的不同体会①,就是动态接受的绝好例证;再者,学生每届不同,他们阅读体验是独特的,不可能千篇一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千差万别,其间不乏真知灼见: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熟悉的经典的课文,更需要我们不囿于成见,而应该深入挖掘,品味涵咏,进行负责任地、创新解读。

还记得在备《阿房宫赋》时,我突然产生一个困惑:第三段形象地再现了六国与秦的一苦一乐,深刻地表现了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为什么说“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对比对象的选择,作者有什么深意?要形容宫殿柱子多,多于天上之繁星,形容架梁之椽多,多于瀚海之沙砾,这岂不更具夸张意味,更显秦的奢侈?这篇文章我已经上了三遍,过去我从没有这个想法,于是我细细玩味,终于发现其中奥妙,体会到作者的匠心:这个比较,不仅突出了“多”,更暗示了这个“多”是建立在增加百姓的徭役、加大百姓的负担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南亩之农夫”还是“机上之工女”,都因为秦建造阿房宫而被迫放弃生计。可以想见,大批的征发,其后果恐怕如杜甫所说“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萧条荒凉,它势必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样更深刻地揭露了秦统治者尽天下之美为其所用的残酷贪婪,突出纷奢亡国的主旨,从而为晚唐统治者敲了一记警钟。上课时,我将自己的发现和学生分享,他们纷纷点头称是。

而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中的月色下的荷塘这一部分时,一个女生突然发问:“这段文字意境朦胧迷离、清幽恬静,作者怎么会有‘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种不和谐的比喻?”说实话,我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她的疑问却激活了我脑海中有关瞬间和谐的记忆。于是我引导同学们梳理作者感情变化,于是他

们发现了:置身荷塘的那段时间作者的心是宁静的,而苦闷的现实生活使之不平静的感情并非因此消失殆尽,只是如同一个被强按在心湖湖底的水瓢,一不留神,就会冒出来,在冒出来的瞬间,这种感情便投映到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中,于是作者眼中的树影就像鬼影了。这一刹那的感受的形象再现,是和作者一刹那的心境一致的,它和其他那些优美的描写一样,都说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这里,一个被权威论者忽视的、被教师本人、被前几届学生都忽略的问题却被这届学生发现,并且一番思考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了情景关系。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学生的目光是敏锐的,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他们能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见仁见智,甚至会超越教师和教参。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还能抱着几年前的、甚至十几年前的东西照本宣科、喋喋不休地讲述吗?新课标准也强调:“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自主地涵泳文本、于无疑处质疑是实现课程目标、进行经典重构的一箭双雕之举。

德国的接受理论先驱汉斯·罗伯特·姚斯曾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这些关于重构经典的事实和至理名言都告诉我们: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乃是因为它充满了重新被解释的可能性;经典不是教条,它富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它就在我们的不断创新的解读中不朽。如果我们备课时,如果不在文本解读的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向下工夫,而是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样不考虑学生、不深入挖掘文本的徒具形式的备课又有多少意义和价值呢?

注:

①参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2002年版,第77页“练习四”;

②【联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